第一篇:青年毛泽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在探究了青年毛泽东的经历后,我们应该明白,毛泽东的成功和青年时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青年毛泽东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学习的。
一、青年毛泽东的精神
(一)年少立志,胸怀天下
湘潭县韶山冲,在一片山峦绿茵环抱中,土墙草房间,水田杂陈。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一户条件较好的农家。取名泽东,意即“润泽东方”。16岁之前,毛泽东一直在这里生活。16岁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两个方向:父亲计划他去县城米店当学徒;他自己则筹划到一所新式学校读书。两种主张互不相让。争吵之余,毛泽东开始四处活动,暗中借钱。一日父亲抱怨,不做学徒,家中一年少12块钱。毛泽东当即拿出12块银洋,说,“我明日离家。”临行前,他写了首诗,夹在父亲毛贻昌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由此可见,青年毛泽东的志向是多么远大。
(二)探求新知,追求真理
青年毛泽东从少时起就勤奋好学,其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求知求真理。读书不畏苦,方能得真知。青年毛泽东刻苦学习的态度,在于他一同求学的学习中是有口碑的。青年毛泽东刻苦读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常常因为读书而忘记了吃饭,实在饿了,就到伙房吃点冷饭,优势则连冷饭都吃不上。当时,同学们抱怨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图书设备少,食堂伙食差,厌烦学习。毛泽东出来不参加同学们的议论外,还进场开导他们:学习当然要适当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假如自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没有努力学习的决心, 纵然学习条件十分优越, 也还是学不到多少东西。毛泽东除了刻苦读书外, 还特别注意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 诸如不动笔墨不看书;不耻下问, 虚心向他人求教;喜欢独立思考, 不盲从他人意见, 等等。正是由于青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地求学, 不断地在刻苦学习中获取新知, 探索真理, 最终, 他的知识大为长进, 政治觉悟也大为提高。
(三)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青年毛泽东认为, 青年人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有一种精神是必须大力提倡的, 那就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他在《讲堂录》的“ 修身” 一节中指出: “ 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 农则废其田畴, 工则废其规矩, 商贾则废其所鬻, 士则废其所学。业则废矣, 无以为生, 则杀身亡家乃随之。因而懒惰, 始则不进, 继则退行, 继则衰弱, 终则灭亡”。因此, 他主张:
“ 少年须有朝气, 否则暮气中之。暮气之来, 乘疏懈之隙也, 故曰怠惰者, 生之坟墓。他认为, 人的至刚至强的意志也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练和考验, 努力奋斗而形成的。基于此, 毛泽东很赞成孔门弟子的“ 安贫乐道” 精神, 认为“ 安贫者能成事”, “ 咬得菜根, 百事可为。”毛泽东不仅赞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 而且, 他将这一精神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在长沙求学的几年中, 他利用一切机会自觉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 每到假期, 他总是身无半文, 仅带一把雨伞和几件换洗衣裳, 邀好友去乡村“ 游学”。渴了, 就到溪边喝几口水, 饿了, 就摘山里的野果充饥, 夜里露宿河滩边, 以大地当床, 月亮作灯, 自寻其乐。毛泽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 既体察了民间疾苦, 又养成了自己能吃苦的品格。1918年, 新民学会成立时, 他把“ 不懒惰” “ 潜在务实” 等, 写进了新民学会的会章中, 希望会员们都能养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能打硬仗的精神。
(四)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毛泽东认为人生态度不只是指对衣食住行等问题所关注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社会改造的个人感想, 以及对人类进步的处世态度。毛泽东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国家现状民族前途所抱的悲观态度以及厌世情绪, 作了严肃的批评。他主张个人应当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竭力提倡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才不胜今人, 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 不足以为学” 因此, 青年毛泽东在求学中, 忍劳苦, 制嗜欲, 淡泊明志, 节俭朴实倾全力与读书学习、求新知、找真理之中。可见, 毛泽东在求学期间, 就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完成改造中国社会的大业。1915 年秋, 毛泽东通过“ 征友启事” 的方式,联络了一批“ 刻苦耐劳的, 意志坚定的, 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这批人, 都是生活态度严肃, 不屑于谈论身边琐事, 几乎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他们谈论最多的是“ 人的天性, 人类社会, 中国, 世界, 宇宙”, 是怎样使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的问题。1918 年, 毛泽东以这些青年志士为基础, 成立了进步社团新民学会。可见, 毛泽东不仅自己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就是结交的朋友, 也要求他们的人生态度必须奋发向上。
二、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青年毛泽东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丰富了各个方面的知识。他组织参加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他的书本以外的知识,锻炼了他社会活动的能力,也使他认识到改良救不了中国。
而如今的当代大学生,总是茫然地看着未来,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现在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无聊,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玩游戏看电视,完全堕落了,这使当代大学失去了它最基本的意义。青年毛泽东在这个年纪时,已经在思考国家的出路和民族的前途,已经在为自己的理想日夜不息的奋斗和积累着。强捻毛泽东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他理应成为我们的榜样,成为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而我们应该反思过去,下定决心好好利用未来的时间。在未来里,我们还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有着比青年毛泽东更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比青年毛泽东更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还在等什么,还在犹豫什么,努力,奋斗,明天再我们脚下。正如毛主席曾今说过,“世界是
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第二篇:毛泽东青年观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青年观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使得毛泽东从少年时就树立了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远大理想,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之风在中国大学内可谓是狂风暴雨,大有不可收拾之势。当代大学生更是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还很自我解嘲说:“我不是伟人,也不要做伟人。经济社会有钱才是硬道理。”老实说,大学生能在万人齐挤独木桥时突围出来本来就是时代的骄子,上帝的宠儿,可是我们中的一些人 明显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容易满足现状。从来学生都是社会中最纯净的,最富有活力的团体。一个民族,当大学生人人都谈论着名利、金钱的时候,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类?还记得当初党代表下班级的时候很多人都提到,现在的社会上的腐败问题。一个个对于它都是深恶痛绝的样子。然而试问,在私底下真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会咋样做拉?而贞德 到了那个时候也只能以:“哎,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来聊以自慰。而我们在发出这样的感慨的时候,一方面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内心对它的默认。我们认为我们无力改变它便接受了它。实则无奈之举,或是无能之举,不知曾有君想过能去改变些啥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做些啥拉?答曰:“正视它,接受它,改变它,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如若这样我们的祖国将会更美好,我们的主席何尝不是这样类。
第三篇:青年毛泽东与当代大学生
恰同学少年
——由青年毛泽东而感 10056062 信管 石露
青春是美好的,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无不展露着生命的蓬勃活力,预示着人生价值的不可限量。---题记 青春,无限美丽,因为它代表着风华正茂;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敬,我认真地查阅了一些关于毛泽东的故事和资料。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当年那气宇轩昂、胸怀天下的少年学子毛泽东所震憾,深刻地感受了时代伟人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非凡的风采。
毛泽东,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人。毛泽东在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给自己的父亲留下这样一段话“孩儿立志出乡山,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此时的毛泽东心中已有那份成就一番自己事业的豪情壮志。尽管此时他还不知道在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可是他知道男儿志在四方,他知道他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但是这已足够,也正是这样给他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敢于人先,认真刻苦,游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赏湘江美景,看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记得他去参观岳麓书院时,萧子升感叹书院所出的人才都已经作古,只空留书院的旧址。毛泽东却自信的认为“我们”便会是今日之人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正是这份自信,他才敢不带分文游历湖南,率领学生军智斗北洋军阀,揽下工人夜学的招生任务。
毛泽东,是一个从容自若的人。考第一师范的时候,别人都十分紧张。只有他不慌不忙地拉着蔡和森他们去吃臭豆腐。说:“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了也白想。”当溃兵的探子已经揭穿他的计谋时,他还在镇定的品茶。最后,枪都顶到他太阳穴上了,他也纹丝不动。真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一个是勤奋认真的人。黎锦熙说:“每天睡得最晚起的最早的就是毛泽东。”可见他是多么的用功。他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每次读书看报纸,一有不会的问题,他就马上去请教同学和老师。连睡着的时候,书都还在手上。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见证了他脚踏实地的学习。书上批注和心得,更字字都刻出了他求学的孜孜不倦。如果说光是学习刻苦,这并没有什么。可是,锻炼身体,他也一样风雨无阻。无论是,太阳高照的三伏天,还是打双下雪的日子,都丝毫不松懈。我想,正因为这样的努力,他才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为今后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满怀崇高理想,忧国忧民,指点江山社稷之事;他爱憎分明,激浊而扬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常形之于文字,付之以行动;他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地痛斥他们的行为。他是伟大的,他用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满腔的热情和无所畏惧的行动,在漫漫长夜击起了一声闪电,响起在巍巍岳麓之巅,惊醒了全长沙人民,也惊醒了全中国人民。他将人之“小我”融入宇宙之“大我”,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的良好开端做出了不懈努力!
第四篇:“青年毛泽东与当代大学生”演讲比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演讲稿
姓名:刘倩
学号:10022227
年级:2010级
班级:工商(13)
专业:工商管理大类
从青年毛泽东看当代大学生
一、毛泽东的求学经历
1893年毛泽东生于湖南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他在家乡接受了6年的中国传统私塾教育,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
第五篇:毛泽东学习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学习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学习在他的生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诗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来自他对一切先进文化孜孜不倦的灵活学习与运用。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内容的广泛性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大学时间进行学习,从毛泽东学习思想中会得到许多启示。关键词:毛泽东;学习思想;大学生;启示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A
学习是一个探求知识,寻找真知的过程,是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团体以及个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是国家的的人才和希望,他们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和他们在校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大学时间读书学习,这几乎是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在学习领域里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堪称是学习的典范,他的学习思想中关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等对于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毛泽东学习思想
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等,并不是天赋造就,而是跟毛泽东一生孜孜不倦的学习有关。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他的学习,一直到老。1.1 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毛泽东从小就养成爱读书学习的习惯。无论什么书,只要他认为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见识,能够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理,他都会废寝忘食地读。少年时,他在学习和干农活之余,经常从老师或同学那里借阅各种书籍躲在被窝里或田间地头勤奋学习;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毛泽东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尽一切可能购买各种书报。
全国解放后,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毛泽东有了自己的图书室,他的读书内容就越发的丰富了: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名著,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到一些地方杂志,甚至是一些读书笔记,他都拿来学习。毛泽东读书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很惊人的,可与其相比的大学问家也不多。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他在中南海的各类藏书近10万册。因此毛泽东在和客人谈话时总是能够博古通今,旁征博引,让人感到他的学识渊博和明达开朗。
通过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毛泽东从最初的“自由主义、民族改良主义、乌托邦等混合思想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读了第一本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后曾说:“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初步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除了认识更加深化,他还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民族资本赎买理论等。在马列主义的指引下,毛泽东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的道路,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总之,毛泽东不仅是一代伟人,而且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话幽默风趣的伟大学问家。
1.2 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毛泽东不仅爱学习,而且非常讲究学习方法。他在看书的过程中总是边看边记笔记,对书中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质疑。他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认为学习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因此在他看过的书里,经常会发现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些书不仅看一遍,如果遇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还要反复看,甚至能达到过目成诵的水平。比如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毛泽东至少读了五遍,对书中塑造的人物和书中的语言非常欣赏,他甚至在文章中经常引用《红楼梦》中的故事和语言,并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通过《红楼梦》的学习可以更形象的了解封建社会的生活,对于阶级斗争也有更深刻的体会。
毛泽东还非常重视自学。可以说毛泽东的知识大部分是自学得来的。除了在家乡私塾及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受过老师的直接教育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自己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在他私塾毕业辍学回家后,尽管父亲经常给他布置很多农活,可他还是在干完农活之余抓紧时间看书:有时候在田间地头,有时候在晚上豆大的油灯下,就这样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后,毛泽东去了北京。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时,毛泽东更像是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疯狂的吸取知识的甘露。在革命战争中,有过毛泽东担架上学习的故事,马背上看书的笑谈。建国后,毛泽东在学习方面从来没有懈怠,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同时提倡干部们都要发扬“钉子”精神,勤于钻研。
毛泽东经常告诫身边的战士和干部,学习不要死板教条,否则就要犯错误,要活学活用。他提倡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他曾经在1938年的抗大毕业典礼上告诫学员们:“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是讲义之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毛泽东在他的许多讲话和谈话中,引证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反复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际的知识,这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知识。毛泽东本人一生中也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并且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写出了许多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优秀著作,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1.3 学习态度的严谨性
毛泽东认为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只有靠老老实实的学习才能获取知识,并且在学习中要有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态度。学习可以从人民群众中学到想要的东西,也可以从其他行业中学到知识。因此,毛泽东自幼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只要有空就去向学校的教员讨教学问,如杨昌济、李锦熙、徐特立等,他们经常谈论“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改造社会事”。很多老师很欣赏毛泽东的才华,认为他的言谈“大有见地,非庸碌者”。而毛泽东也认为“生平不见良师友,甚愿日日趋前请教。”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谦虚好学的态度。毛泽东还认为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他曾经对身边的秘书表示要“决心学习,至死方休”。他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他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晚年毛泽东在患了老年白内障时,仍然坚持学习英语,有时候用放大镜看,有时候让工作人员给他读。一直到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他还让人给他读报纸。毛泽东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用自己严谨治学,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毛泽东学习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学习思想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系,对当今的大学生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过去相比,大学生现在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技术的发达,让他们面临的诱惑比过去增多了,休闲娱乐方式也变的多样化,他们缺少完整的时间规划读书学习。因此,当今的大学生在学习
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仍然以被动学习为主,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面对就业压力,学习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也增强。很多大学生把对自己在将来的就业中有利的科目,放在首要位置,如英语和计算机考试;然后是自己的专业书籍。除此之外,其它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修养的社科类书籍则很少涉猎。
毛泽东学习经验启示我们,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青年学生要想在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才能够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大学时光。2.1 要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才能激发自己学习的动力。大学生在进入校门之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业适时地制定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和近期的目标。然后结合一系列的学习计划,从而不断达到自己的近期目标。在学习中,要像毛泽东一样善于思考和质疑,勤记笔记,不懂就问或反复阅读达到理解消化的目的。在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我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2.2 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自学相结合
从毛泽东学习的经验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知识也是同等重要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但反过来又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因此只有把书本知识融汇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强化自己的知识,才能在这种相互融汇的过程中有所创造和有所发明。青年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走向社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不足,再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增强。因此在课堂学习之余,可以由老师向学生推荐需要看的书籍,同学之间也可以自发组织读书学习会,经常交流看书的内容和体会,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看过的好书。这样就可以发挥学习自主性,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
总之,大学生一定要摆脱考试性被动的学习模式,要主动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读书学习,寻找最前沿的一流的知识,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边学边做,为解决实际问题去读书学习。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创造人人奋发学习的氛围,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学习思想的精华,做到全民学习,人人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唐蚚.毛泽东与读书学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9),2,203. [2]毛泽东年谱(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