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工企业节能源管理办法
化工企业节能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减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节约型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部机关各部门、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原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强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完善节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集团公司中长期和年度节能目标,确保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第五条基本原则
(一)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效率为本,突出节能工作的战略地位。
(二)坚持优化结构、多能互补的原则,依靠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三)坚持节能与降本增效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四)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实现节能和发展双赢目标。
第六条 主要任务: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和配置,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 各单位要按照《节能法》等相关法律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节能管理体系。
第八条 集团公司节能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将节能工作作为重要事项纳入日常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第九条 设立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负责集团公司节能工作的综合管理。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设在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在集团公司党组领导下,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节能管理的工作方针、目标和决策;负责集团公司节能工作的统一管理、综合协调;负责节能综合目标分解,编制年度节能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负责各管理部门和各单位的年度节能综合指标考核工作;负责组织编制、修订集团公司节能管理办法和评价考核办法;负责提出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参加重点投资项目节能篇(章)的技术评估与审查工作,并进行监督落实。
第十条 集团公司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或岗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指派一名领导主管节能管理工作,明确节能管理业务处室和岗位。各事业部、管理部应设立专职节能管理岗位,其他相关部门应选派具有节能专业知识的人员兼职开展节能管理工作。第十一条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的职责
(一)集团公司财务计划部负责编制非上市部分的节能中长期规划;负责非上市部分能源
消费的统计工作;负责监督检查非上市部分各单位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
(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编制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节能中长期规划和节能指标的分解落实;负责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所属单位能源消费的统计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
(三)股份公司发展计划部负责汇总、编制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节能中长期规划;负责组织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节能篇(章)以及限额以上节能投资项目的评估、审查和报批;负责集团公司能源消费统计及汇总上报工作。
(四)科技开发部负责组织节能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组织国内外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交流;编写化工企业节能推广技术及节能产品目录;负责组织制定节能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完善节能标准体系;负责节能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评选。
(五)人事部负责根据节能工作考核结果,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会同节能办公室共同做好节能培训工作。
(六)各事业部、管理部是分管业务范围内节能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分管业务范围内节能工作的目标责任。
1.负责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节能管理的工作方针、目标、决策;制定分管业务范围内节能管理的工作目标;
2.负责提出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建议,提出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及分解到所属企业节能具体目标;
3.负责制定、修订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节能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4.负责实施或提出年终评比考核和奖惩建议;
5.负责制定或提出业务范围内主要节能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的建议;
6.负责组织限额以下投资项目、参加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节能篇(章)的技术评估与审查工作,并监督落实;
7.负责主要耗能设备、节能新技术、节能产品的市场准入;
8.负责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9.根据节能工作规划、节能新技术推广计划和节能管理工作需要,协助做好节能培训工作;
10.负责编制年度能源监测、能源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各单位是节能工作的主体。必须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委派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主管节能管理工作;明确节能管理业务机构和人员,设立专职节能管理岗位,安排专人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和节能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中聘任节能管理人员,同时向主管事业部、管理部备案。各单位的节能相关管理部门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兼职开展节能管理工作,形成单位内部的节能管理工作体系。第十三条 各单位领导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节能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范、标准,组织制定本单位节能管理制度、细则以及节能工作目标、规划和措施。
(二)负责本单位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攻关。
(三)负责本单位节能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节能项目的审定和上报。
(四)负责处理本单位节能方面的重大技术和管理问题,组织开展检查、评比工作。
(五)负责本单位节能管理队伍建设,指导本单位开展节能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第十四条 各单位节能主管部门职责
(一)贯彻上级有关节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有关节能管理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二)负责编制本单位节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或审查节能项目方案,经主管领导审定后上报总部,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本单位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和经验交流等,负责考核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工作。
(四)负责本单位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组织或参与节能技术开发工作。
(五)核定本单位的能源消费定额,逐级分解落实能耗指标,考核用能单位的能耗指标完成情况,实行节奖超罚。
(六)组织开展本单位的能源审计、能耗监察、节能监测和能量平衡测试工作。
(七)负责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档案和台帐;定期对本单位节能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制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建议,监督本单位节能措施的实施。
(八)参与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统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篇(章)的评估和审查及初步设计中能耗指标和节能措施的审查,参与节能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工作,并进行监督。
(九)负责主要耗能设备、节能新技术、节能产品的市场准入。
(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职工岗位培训,提高员工节能管理水平、技术素质,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第十五条 企业所属用能单位的职责
各单位根据集团公司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所属各用能单位职责。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节能监测中心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职责
(一)承担企业能源利用监测和节能技术服务工作。
(二)参与制定或修订节能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跟踪国内外节能标准、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发展动向,为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提出规划建议。
(四)承担或参与企业节能规划与用能优化、节能咨询服务、能量平衡测试、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节能篇(章)评估等工作。
(五)开展节能技术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工作。
(六)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第三章投资项目节能管理
第十七条 投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篇(章),凡无节能篇(章)的投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第十八条 投资项目的节能篇(章)应进行评估审查,评估部门的评估报告必须包括对节能篇(章)的评估意见,集团公司的批复文件必须包括对节能篇(章)的批复内容。对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或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开工建设。
第十九条 节能篇(章)的编写、评估和审查都要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原则,依据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行。
第二十条 投资项目的节能篇(章)应包括投资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投资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投资项目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及其用能产品的效率、能耗指标;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工艺和设备用能指标、公用工程、装置能耗、单位产品能耗、全厂能耗指标要以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第二十一条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必须采用先进、成熟、合理用能的工艺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设计能耗数据,禁止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耗能设备。
第二十二条 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节能主管部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节能篇(章)的节能措施与能耗指标,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节能主管部门监督设计、施工部门组织实施,并认真落实。项目竣工后,由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能耗测试标定验收,其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不予验收。
第二十三条 投资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节能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企业要做到用能计划到位、节能目标到位、节能措施到位、节能管理制度到位。
第四章 节能管理
第二十四条 节能例会制度。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建立节能季度例会制度,对照年度节能工作目标计划,小结当季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第二十五条 节能计划管理。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机关各部门和各事业部、管理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范围,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国家总体节能目标,结合集团公司具体情况提出节能中长期规划建议及年度节能计划,确定各自管理范围内的节能指标和主要节能措施。
规划、计划建议的上报:各单位在规划期前1年的6月底前,将节能中长期规划建议报主管事业部和管理部;各事业部和管理部应在规划期前1年的8月底前,将各业务范围内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建议按辖属关系,分别报集团公司财务计划部、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财务资产部、股份公司发展计划部。
各单位应在每年8月底前,将下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建议报主管事业部和管理部审核,并抄报集团公司节能办公室备案。各事业部和管理部应在每年l 0月底前,审核、汇总、编制出本事业部、管理部下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建议,报集团公司节能办公室。
规划、计划的编制、审批和下达:由股份公司发展计划部汇总,编制集团公司节能中长期规划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审核各事业部和管理部的节能工作计划建议,汇总、编制集团公司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并于每年12月底前,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
各事业部、管理部根据下达的集团公司节能中长期规划、年度节能工作计划,编制业务管理范围内的中长期或年度节能目标分期计划,确定所属各单位年度分解节能目标和主要节能工作措施,下达各单位执行,并组织实施,同时报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备案。
各单位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节能计划、分解节能目标和主要节能工作措施,结合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制定本单位的实施计划和措施,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和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备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能源计量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和仪表,建立健全节能计量管理体系,完善各级节能计量台帐和节能关键计量设备运行状况档案,努力提高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十七条 能源统计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集团公司有关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建立节能统计台帐,定期开展能源消费统计、分析、核查工作,并将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按月上报集团公司统计主管部门,抄报集团公司节能办公室。各事业部、管理部每月总结各板块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形成工作月报,报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汇总。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建立季报公示制度。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开展能量平衡和能源审计等工作,摸清并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要加强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定主要装置、产品和主要设备能耗定额
或指标,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
第三十条 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宣传贯彻和执行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的相关节能标准,编制、完善节能设计标准和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标准,加快节能标准化进程,完善节能标准化体系。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节能主管部门要委托有资质的节能监测机构,对重点耗能设备、系统进行节能检测,评价能源利用状况,定期发布节能监测信息,根据监测结果向被监测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年度节能监测费用分别由各级节能主管部门提出计划,审核批准后纳入财务预算。
第三十二条 各级单位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节能意识,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抓好采暖、空调、照明系统及办公设备节能,在节能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办公区域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减少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耗能设备的待机能耗;优先使用绿色节能照明灯具,办公区域尽量使用自然光,走廊、通道等照明要求较低的场所,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刊物、讲座和其他宣传工具,积极宣传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节能科学知识,弘扬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教育广大职工提高节能意识和节能观念。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节能培训,使节能管理人员和用能设备操作人员熟悉国家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节能专业知识,推广节能降耗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节能管理和技术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用能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节能知识,重点耗能设备操作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由企业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未经节能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应加强多层次节能人才的开发,有计划地培养节能管理、技术人才。
第五章合理利用能源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努力降低能源消费,防止和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应用效率、转换效率和输送效率;努力节约非生产用能。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要加强用能产品和设备规范管理,不得生产、销售、使用、转让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和用能设备。对退役、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按规定必须进行解体处理的,应当交指定单位进行解体或者监督其解体。
第三十八条 各单位要规范用能计量和缴费管理,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无偿供能或者实行包费制。要建立市场化收费机制,逐步实行按户用能计量收费制度,促进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节约能源。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约定,向外部用能单位提供能源。第四十条 各单位应积极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对现有工艺和设备进行节能改进,优化操作,提高用能效率。
第四十一条鼓励发展和推广应用天然气、煤气、太阳能、水煤浆等优质、清洁能源。积极发展煤制油、气制油,甲醇制烯烃、二甲醚、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第六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四十二条 集团公司积极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推行节能技术进步。
第四十三条 集团公司积极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工程;对国内外节能新技术进行评价,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定期发布化工企业节能推广技术目录,组织节能技术交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四十四条 集团公司节能投入资金优先考虑节能示范工程和节能技术推广项目。制定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解决节能技术改造投资不足和项目实施风险问题。
第四十五条 各事业部、管理部要加强节能技改技措项目管理,由节能主管处室负责汇总、优选和提出节能技改技措项目建议计划,会同投资主管部门审查节能技改技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重点节能技改技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组织评价、考核、验收项目竣工后的节能效果。
第四十六条 各单位每年要安排节能专项投入资金,有计划、分重点地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更新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四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各单位要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检查企业的用能情况、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等,及时制止和处理浪费能源、违规、违法等行为。
第四十八条 加大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落实节能措施和能效指标。对不按要求开展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擅自批准末通过节能审查的建设项目、不按照节能审查批复意见建设的项目,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节能措施的建设内容和生产行为,要责令停止施工并限期整改,同时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 加强对节能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岗位责任不清、工作开展不力、节能指标不达标、能耗超过定额、浪费能源的企业,将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第五十条 集团公司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将能耗指标作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
第五十一条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各事业部、管理部和各单位的节能综合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事业部和管理部对所属各单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并在年终业绩奖金中兑现。对评价考核结果未达到要求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一票否决”,一律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投予荣誉称号(集团公司节能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办法另行下发)。第五十二条 集团公司对具有下列情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节能管理方面措施落实到位,节能指标居于行业先进水平的单位。
(二)在节能降耗、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三)积极参与节能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为节能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第五十三条 各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要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按月对用能单位进行考核,对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 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节能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化工企业节能源管理办法
化工企业节能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减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节约型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原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强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完善节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公司中长期和节能目标,确保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第五条基本原则
(一)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效率为本,突出节能工作的战略地位。
(二)坚持优化结构、多能互补的原则,依靠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三)坚持节能与降本增效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四)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实现节能和发展双赢目标。
第六条 主要任务: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和配置,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 单位要按照《节能法》等相关法律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节能管理体系。
第八条 公司节能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将节能工作作为重要事项纳入日常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第九条 设立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司节能工作的综合管理。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设在设备科。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在公司领导组织下,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公司节能管理的工作方针、目标和决策;负责公司节能工作的统一管理、综合协调;负责节能综合目标分解,编制节能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负责各管理部门和各单位的节能综合指标考核工作;负责组织编制、修订集团公司节能管理办法和评价考核办法;负责提出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参加重点投资项目节能篇(章)的技术评估与审查工作,并进行监督落实。
第十条 公司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构或岗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指派一名领导主管节能管理工作,明确节能管理业务处室和岗位。各部门应设立专职节能管理岗位,其他相关部门应选派具有节能专业知识的人员兼职开展节能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公司相关部门的职责
(一)公司财务计划部负责编制节能中长期规划;负责能源消费的统计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
(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编制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节能中长期规划和节能指标的分解落实;负责单位能源消费的统计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单位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
(三)公司生产计划部负责汇总、编制公司节能中长期规划;负责组织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节能篇(章)以及限额以上节能投资项目的评估、审查和报批;负责公司能源消费统计及汇总上报工作。
(四)节能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节能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完善节能标准体系。
(五)设备科负责根据节能工作考核结果,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会同节能办公室共同做好节能培训工作。
1.负责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节能管理的工作方针、目标、决策;制定分管业务范围内节能管理的工作目标;
2.负责提出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建议,提出节能工作计划及分解到所属企业节能具体目标;
3.负责制定、修订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节能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4.负责实施或提出年终评比考核和奖惩建议;
5.负责制定或提出业务范围内主要节能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的建议;
6.负责主要耗能设备、节能新技术、节能产品的市场准入;
7.负责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根据节能工作规划、节能新技术推广计划和节能管理工作需要,协助做好节能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 单位是节能工作的主体。必须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委派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主管节能管理工作;明确节能管理业务机构和人员,设立专职节能管理岗位,安排专人做好能源消费统计工作。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和节能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中聘任节能管理人员,同时向主管事业部、管理部备案。各单位的节能相关管理部门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人员兼职开展节能管理工作,形成单位内部的节能管理工作体系。
第十三条 单位领导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公司有关节能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范、标准,组织制定本单位节能管理制度、细则以及节能工作目标、规划和措施。
(二)负责本单位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攻关。
(三)负责本单位节能中长期规划、计划和节能项目的审定和上报。
(四)负责处理本单位节能方面的重大技术和管理问题,组织开展检查、评比工作。
(五)负责本单位节能管理队伍建设,指导本单位开展节能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第十四条 单位节能主管部门职责
(一)贯彻上级有关节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有关节能管理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二)负责编制本单位节能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或审查节能项目方案,经主管领导审定后上报总部,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本单位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和经验交流等,负责考核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工作。
(四)负责本单位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组织或参与节能技术开发工作。
(五)核定本单位的能源消费定额,逐级分解落实能耗指标,考核用能单位的能耗指标完成情况,实行节奖超罚。
(六)组织开展本单位的能源审计、能耗监察、节能监测和能量平衡测试工作。
(七)负责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档案和台帐;定期对本单位节能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制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建议,监督本单位节能措施的实施。
(八)负责主要耗能设备、节能新技术、节能产品的市场准入。
(九)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职工岗位培训,提高员工节能管理水平、技术素质,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提高员工节能意识。
第三章 节能管理
第十五条 节能例会制度。公司应建立节能季度例会制度,对照节能工作目标计划,小结当季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第十六条 节能计划管理。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管理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范围,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国家总体节能目标,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提出节能中长期规划建议及节能计划,确定各自管理范围内的节能指标和主要节能措施。
第十七条 能源计量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和仪表,建立健全节能计量管理体系,完善各级节能计量台帐和节能关键计量设备运行状况档案,努力提高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水平。
第十八条 能源统计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公司有关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建立节能统计台帐,定期开展能源消费统计、分析、核查工作,并将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按月上报公司节能办公室。
第十九条 单位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开展能量平衡和能源审计等工作,摸清并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第二十条 单位要加强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定主要装置、产品和主要设备能耗定额或指标,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要积极宣传贯彻和执行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的相关节能标准,编制、完善节能设计标准和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标准,加快节能标准化进程,完善节能标准化体系。
第二十二条 单位节能主管部门要委托有资质的节能监测机构,对重点耗能设备、系统进行节能检测,评价能源利用状况,定期发布节能监测信息,根据监测结果向被监测单位提出整改建议。节能监测费用分别由各级节能主管部门提出计划,审核批准后纳入财务预算。
第二十三条 单位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节能意识,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抓好采暖、空调、照明系统及办公设备节能,在节能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办公区域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减少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耗能设备的待机能耗;优先使用绿色节能照明灯具,办公区域尽量使用自然光,走廊、通道等照明要求较低的场所,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第二十四条 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刊物、讲座和其他宣传工具,积极宣传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节能科学知识,弘扬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教育广大职工提高节能意识和节能观念。
第二十五条 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节能培训,使节能管理人员和用能设备操作人员熟悉国家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节能专业知识,推广节能降耗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节能管理和技术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用能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节能知识,重点耗能设备操作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由企业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未经节能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第二十六条 单位应加强多层次节能人才的开发,有计划地培养节能管理、技术人才。
第五章合理利用能源
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努力降低能源消费,防止和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应用效率、转换效率和输送效率;努力节约非生产用能。
第二十八条 单位要加强用能产品和设备规范管理,不得生产、销售、使用、转让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和用能设备。对退役、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按规定必须进行解体处理的,应当交指定单位进行解体或者监督其解体。
第二十九条 单位要规范用能计量和缴费管理,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无偿供能或者实行包费制。要建立市场化收费机制,逐步实行按户用能计量收费制度,促进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节约能源。
第三十条 单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约定,向外部用能单位提供能源。
第三十一条 单位应积极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对现有工艺和设备进行节能改进,优化操作,提高用能效率。
第六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三十二条 公司积极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推行节能技术进步。
第三十三条 公司节能投入资金优先考虑节能示范工程和节能技术推广项目。制定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解决节能技术改造投资不足和项目实施风险问题。
第三十四条 各部门要加强节能技改技措项目管理,由节能主管处室负责汇总、优选和提出节能技改技措项目建议计划,对重点节能技改技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组织评价、考核、验收项目竣工后的节能效果。
第三十五条 单位每年要安排节能专项投入资金,有计划、分重点地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更新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六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检查企业的用能情况、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等,及时制止和处理浪费能源、违规、违法等行为。
第三十七条 加强对节能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岗位责任不清、工作开展不力、节能指标不达标、能耗超过定额、浪费能源的企业,将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第三十八条、公司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将能耗指标作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
第三十九条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办公室每年对各部门、车间的节能综合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评价考核结果未达到要求的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一票否决”,一律不得参加评奖。
第四十条 公司对具有下列情形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节能管理方面措施落实到位,节能指标居于行业先进水平的部门。
(二)在节能降耗、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三)积极参与节能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为节能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第四十一条 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要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按月对用能单位进行考核,对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第八章附则
第十四二条 各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节能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第三篇:化工企业劳动纪律管理办法
化工企业劳动纪律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提高劳动纪律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秩序,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和员工劳动纪律管理。
三、管理职责
1、人力资源部是公司劳动纪律的主管部门,岗检科对各单位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请假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2、各分厂、部门、车间(作业区)是本单位劳动纪律工作的管理主体,各单位要严格检查本单位劳动纪律执行情况,及时处理违规违纪行为。
四、考勤管理
1、考勤是单位对员工出勤情况的记录,是劳动纪律管理的基础工作;
2、员工按公司统一规定的时间上下班,倒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达工作地点,进行班前检查和交接班工作;
3、考勤表加盖单位公章张贴在班组,考勤员要及时、真实、规范考勤,各类请假条经单位领导签字同意并附在考勤表上,班组长每天要对考勤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每月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各单位考勤表每月15日前上报岗检科检查。
4、违反考勤规定,由人力资源部对单位进行经济考核,对考勤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追究单位领导的管理责任。
五、请假管理
请假制度是劳动纪律管理的重要环节。公司员工请假必须履行必要的程序,各种假期请假程序如下:
1、病假
(1)员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不能工作,需提供淮南市医疗定点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病历及费用清单三项材料,经单位领导核实批准按病假处理;一般必须向单位领导提前请假,以便安排人员接替工作;
(2)1天以内病假由班组长批准,5天以内病假由车间(作业区)领导批准,超过5天以上(或连续累计)病假由分厂、部室领导批准;
(3)员工班中生病去医院就诊的时间,按病假处理;生病员工应填写书面病假请假条,请假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由当班班长批准;凡月度内累计达到8小时的,应在考勤表上按1天病假考勤;多请多记,达不到8小时的病假由单位考核请假人的绩效工资;
(4)员工请病假减发工资按照《薪酬管理办法》执行。
2、事假
(1)员工因私事请假,须事先申请并提供事假条,1天以内由班组长批准、5天以内由车间(作业区)领导批准、15天以内由分厂、部室领导批准,一个月以内单位审核后报人力资源部批准;
(2)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按管理权限请假;
(3)一般情况下,不得在请探亲假、年休假的同时请事假;
(4)员工班中因私事请事假,应填写书面事假请假条,请假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由当班班长批准;凡月度内累计达到8小时的,应在考勤表上按1天事假考勤;多请多记,达不到8小时的事假由单位考核请假人的绩效工资;
(5)员工请事假减发工资按照《薪酬管理办法》执行。
3、产假、节育及哺乳期假
(1)女职工法定产假为3个月(其中产前休假15天),晚育的初产妇奖励1个月、领取《光荣证》奖励1个月,期间享受其在岗在职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请休一年产假(公司对女职工的优惠政策),从第6个月起奖金不再享受,工资按80%发放,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如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产妇,只能享受产假3个月;如产妇为晚婚晚育的初产妇,可享受产假4个月;
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光荣证》的,男方享受10天的护理假;夫妻异地居住的,男方享受20天的护理假;
(2)对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不安排其加班加点和从事夜班劳动,每班(8小时)安排工间休息1小时,应视同劳动时间,并核减相应的劳动定额;
(3)怀孕3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宫外孕的女职工,产假20天,3个月(含
3个月)至7个月的女职工,产假42天,7个月以上(含7个月)自然流产者,按正常产假处理;
(4)节育、绝育假按国家及公司相关规定执行,男扎:休假7天,女扎:休假21天,上环:休假2天,取环:休假1天;
(5)在八小时工作内,未满十二个月的婴儿哺乳两次,哺乳往返时间(指回生活区)倒班女职工每次不超过45分钟,白班女职工每次30分钟也可提前30分钟下班;多胞胎生育者,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哺乳时间视同劳动时间,并核减相应的劳动定额;
(6)以上休假依据医院出具的病假条,到计生办审核签字后方可享受;
(7)公司参加生育保险后按生育保险有关政策执行。
4、婚丧假
(1)员工亲属(父母、公婆、岳父母、配偶、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丧亡,给丧假3天(路程假另加);
(2)员工结婚,给婚假3天,符合晚婚条件的初婚者(男25周岁、女23周岁)延长婚假20天,计生办出具晚婚假条。再婚者和未达晚婚年龄者,只能休假3天。
5、探亲假
(1)员工与配偶或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享受探亲假待遇。探望配偶的每年只准一方享受探亲假一次,假期30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一次,假期20天,如因工作需要或员工自愿两年探望一次的,假期45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一次,假期20天。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2)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上半年到期下半年享受,下半年到期次年享受)方可申请办理探亲证;
(3)配偶在农村的员工,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当年的探亲假可分为两次使用,但只报销一次路费,给一次路程假;
(4)员工探亲假由各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凭探亲证按规定自行办理,销假、报销路费由单位领导审批。
6、工伤假
(1)员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
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根据伤情按《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2)期满仍需治疗的,需申请淮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延长,未确认的停发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
7、“三八”妇女节公司女员工放假半天,开斋节回族员工放假一天,工资照发。如生产(工作)需要不能放假的,节后安排等量时间补休。
8、年休假
按集团《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执行。
六、劳动纪律管理
1、劳动纪律是员工在共同劳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按违反劳动纪律处理:
迟到、早退、看小说、看电子视频、玩电子游戏、干私活;脱岗、窜岗、睡岗、吃零食、班中外出吃饭、班中洗澡、班前班中饮酒、打牌、聚岗打闹、打架、辱骂威胁管理人员及其他违纪行为;
2、员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根据情节给予违纪者下岗一至三个月,再次违纪的给予下岗四至六个月的处理,下岗期间执行淮南市最低工资标准;
3、违反劳动纪律员工所在单位根据本办法落实考核处理违纪行为,并将处理意见报人力资源部岗检科备案;
4、人力资源部对发生员工违纪行为的单位领导纳入绩效考核;
5、旷工是员工严重违纪行为,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按旷工处理:
(1)要求调动工作未批准或对单位调动工作不满而不上班者;
(2)请假未经批准而不上班者;
(3)未经批准私自调休者;
(4)其他未经单位同意无故不上班者。
6、员工严重违反公司劳动纪律管理,经单位书面督促上班无效,连续旷工达到15日者,或者累计旷工达到30日者,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7、各分厂、车间(作业区)切实加强节假日及夜间的值班管理,值班人员应参加公司值班调度会并签字,夜间检查各岗位劳动纪律不低于3次,两小时一次并在生产报表上签字;
8、人力资源部在公司调度会上定期通报讲评劳动纪律管理情况;
9、对考勤、请假、劳动纪律管理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由人力资源部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批准。
第四篇:化工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化工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劳动合同管理,明确公司和员工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所属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管理。
三、职责
1、人力资源部是劳动合同的管理部门。
2、公司工会负责在发生合同争议时进行调解。
四、管理内容
1、公司招用的员工都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公司和员工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签订后的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部报市劳动部门备案。
2、劳动合同期限
(1)公司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
(2)固定期限合同按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合同(一至三年期)、中期合同(三至五年期)和长期合同(五至十年期)。
(3)公司在与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按不同劳动合同期限,可约定1至6个月的试用期。
3、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五、劳动合同的变更、续订、延长、终止和解除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劳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员工可向公司提出续签申请,人力资源部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协议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如同意续签,通过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3、当员工在医疗期或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合同期将自动延长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满为止。
4、有下列情形之一出现,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公司与员工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7、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公司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
(2)员工要求辞职的,但是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
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不同意,员工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合同正在履行中,公司生产(工作)确实不能离开的;
(2)在公司担任某项重点工程建设改造任务或科研项目等,而任务未完结的骨干。
六、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发放经济补偿金的按规定计算发放。
七、劳动合同的管理
1、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员工可向公司工会申请调解,也可直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员工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司法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在员工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公司将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或解除劳动合同,不再承担合同规定的义务;当员工被证明是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赔偿,公司不负担赔偿责任。
3、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凭公司发给的失业证明,到户口所在地的社会失业保险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八、员工在合同期内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待遇
1、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其工资按公司工资分配制度执行。
2、劳动合同期内,员工享受公司的福利待遇。
3、在劳动合同期内,员工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九、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借用人员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的整顿工厂秩序,强化劳动管理,经研究决定对公司各类借用人员做出如下规定:
1、为保持各单位内部各工种、岗位人员的相对稳定,公司内部单位之间人员一般不得互相借用。
2、特殊情况下,临时借用人员必须办理相关手续。
3、公司内部相互借用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借用时由双方车间、分厂(部室)、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总经理审批,人力资源部备案执行;公司内部借用者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不按上述程序办理,单位之间私自借用的,一经发现,停发被借人员的工资,单位主要领导到整风办学习一个月。
4、确因工作需要的,外单位借用本公司人员的,应由借人单位写出书面申请,借用期限不超过三个月的,由所在单位、分厂(部室)、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后,人力资源部备案执行。超过三个月的由董事长审批。凡私自借用者一经发现,单位主要领导到整风办学习三个月。
5、人员外借在三个月以内的,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超过三个月以上的,工资关系一律转入公司人力资源部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原则上,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特殊情况下,工资标准执行本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年功工资),同时签定外借协议。
6、外借期满后,被借者要持借用单位的工作评价及时返回公司,未经同意不按时返回公司的按旷工处理。
7、外借人员在外,不得从事任何与借用单位事前约定工作内容以外的其它活动,外借期间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均与本公司无关。
内部退养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劳动用工、人事制度的改革,解决部分年龄大、身体病残员工的退出通道,维护内部退养员工的切身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内部退养、病退的条件
1、内部退养:
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
2、内部病退
(1)本公司连续工龄五年以上,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事岗位工作的;
(2)经市级以上医院确诊患癌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
(3)因工负伤,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1-6级伤残的,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执行。
二、内部退养员工的审批程序
1、要求办理内部退养的员工,本人书面申请,所在分厂(部室)签字同意,人力资源部初审后,分管领导审核,上报公司经理办公会审定,总经理批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2、要求办理内部病退的员工,本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公示无异议后,分厂(部室)签字同意,并出具相关病情材料,经公司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符
合条件后,人力资源部初审,分管领导审核,上报公司经理办公会审定,总经理批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内部病退手续。
3、内部退养、病退员工中,凡符合国家法定特殊工种退休年龄和工种条件的,报劳动部门按特殊工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4、未达到调研员年龄条件的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管理员工,申请内部退养的程序为:本人书面申请、所在分厂(部室)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分管领导审核、由党委组织部提交党委会研究审批同意后,组织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三、内部退养、病退员工的待遇
1、男员工连续工龄35年(含35年)以上、女员工连续工龄30年以上,退养费按现岗位工资的95%计发;男员工连续工龄30年不满35年、女员工连续工龄25年不满30年,退养费按现岗位工资的90%计发;男员工连续工龄25年不满30年、女员工连续工龄20年不满25年,退养费按现岗位工资的85%计发;男员工连续工龄不满25年,女员工连续工龄不满20年,退养费按现岗位工资的75%计发,按上述条件计算后达不到940元的,补发至940元。原年功工资照常支付。
2、病退员工按岗位工资十档(940元)加本人年功工资标准执行。
3、内部退养、病退员工不参与公司增资,不参与绩效工资分配,不享受生产性劳动保护用品,但可与在职员工一样享受以下待遇:
(1)公司按规定为其缴纳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员工按规定缴纳个人部分;
(2)连续计算工龄。
4、内部退养、病退的员工,人事关系转入人力资源部人才交流中心,副科及其以上管理员工内部退养,人事关系转入党委组织部。
5、内部退养、病退的员工,若在外单位从事其他工作,发生劳动争议或纠纷、人身伤害等其它情况责任自负,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
四、内部退养、病退员工,均不得重返本企业从事任何工作。达到退休年龄时,按照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退休费用以社会保障部门核定数为准。
五、公司独立核算或工资自付单位可参照本规定执行,费用自理,员工自管。
六、本规定自2011年4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化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工程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制定本办法。
工程项目是指公司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安全措施项目,环保措施项目,构建筑物维修项目,其他项目等。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预算、施工、变更和验收的管理。2 总则
2.1管理流程。工程项目建设严格遵循可行性报告(方案)、审核、批准立项、设计、概算审定、预算审定、开工报告、质量和工期的过程控制、竣工验收、结算、财务报告、审计等管理流程。
2.2 建设方式。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以及大型技术改造、安措、环措项目等委外建设由公司确定建设方式;内部工程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其他项目由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
2.3 计划管理。工程项目实行计划管理。除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批准的影响安全生产、经营的临时追加项目外,未列入计划的工程项目原则上不予实施。3 项目的立项、审批
3.1 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由研发中心编排下一实施项目、储备项目、前期调研项目计划和可行性报告,经总工程师审核后,企业管理部列入公司计划。3.2 技术改造、安措、环措项目。由项目所属单位提出立项方案建议,经专业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评审完善,提出投资效益评价报告和可行性报告,报分管领导审定,企业管理部列入投资计划。
3.3 构建筑物维修。各单位界区内由各所属单位报生产技术部核准,公用设施由生产技术部安排,报分管领导批准立项,由企业管理部列入计划。3.4 其他项目。除上述项目外,其他项目由企业管理部编制实施计划,报分管经理批准立项,由企业管理部列入计划。
3.5 以上各类项目由公司经理办公会审核,董事会批准立项。
3.6 项目立项、审批权限。概算投资额在10万以下,由总经理批准,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由经理办公会审核批准,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由董事长或由董事长代表董事会(股东会)批准。
3.7 突发事故处理项目由主管部门报告相关领导批准后即刻实施,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周内按照管理流程补办相关手续。4 项目实施部门及基本职责
4.1 项目经理部。由公司确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并报公司批准。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的安全、质量、环境、进度、造价、竣工验收和交付。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4.2 未实行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的项目,由专业管理部门或企业管理部负责实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项目的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的安全、质量、环境、进度、造价、竣工验收和交付。5 项目设计
5.1 项目设计单位。原则上各类项目由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设计,对于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不能承担或不能单独承担的设计项目,由公司组织招标确定设计单位或直接指定有资质或能力的设计单位。委外设计合同由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负责组织起草,总工程师审核,公司授权签订。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承担委外设计的联络及技术服务。
5.2 设计委托。由项目实施部门提出设计条件及要求,报企业管理部下达设计任务。
5.3 关键点控制。设计关键控制点如工艺流程图、重要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及仪表控制水平等需由项目实施部门组织评审,形成会议纪要。
5.4 概算控制。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前,设计单位将工程概算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若可行性报告中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的偏差大于10%,应对可行性报告进行重新审批。施工图预算与概算偏差大于10%,应提出修改报告。
5.5 设计进度。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每月25日前将当月项目设计任务完成情况报企业管理部。6 预算管理
6.1 项目预算为项目造价控制的基本依据。原则上,项目造价必须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6.2 项目预算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根据概算和设计图组织编制,一式五份提交预算审核部门,并根据工程量提出审核完成时间的意见。
6.3 预算审核部门按照相关定额标准及市场行情,及时完成预算审定,分别提交项目实施部门、财务部、供应部、审计法务部。7 项目开工与施工
7.1项目实施部门将项目开工报告提交董事长或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组织项目开工。开工报告须包括开工、竣工时间,工程预算等内容。
7.2 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组织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并经授权签署施工合同。无监理单位的项目,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工程监理。零星项目、抢修项目或不易招标(拥有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的项目,由项目实施部门直接委托施工单位,并经授权签署委托合同。
7.3 项目实施部门负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落实“三通一平”,负责项目“三同时”工作。
7.4 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绘制统筹网络图,制定施工进度目标,工程质量目标、安全和现场管理目标等,明确进度、质量和费用控制点。施工计划由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7.5 项目实施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与监理单位共同审核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8 厂供物资管理
8.1 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物资的领用通过工程项目专用章(或工程项目专用卡)的形式管理和控制。
8.2 工程项目专用章由计划部门统一管理。
8.3 工程项目施工前,项目实施部门将专用章启用报告报公司总经理或分管领导批准后,交企业管理部安排制作,并从企业管理部登记领取使用。
8.4 工程项目建成、试车成功后,应及时移交使用单位。在工程项目移交后的下一个工作日,项目实施部门将工程项目专用章返交至企业管理部。企业管理部及时书面通知供应部和财务部停止该项目的领料和结算、入账。
8.5 工程项目专用章返交至企业管理部后,用户单位为该项目领用的设备、材料原则上计入本单位的可控费用或技改技措费用,若确需进入项目造价的,由用户单位专题报告总经理或公司分管领导,经批准后,由企业管理部特别说明并加盖工程项目专用章方可领料。8.6 有关责任:
8.6.1 公司办公室负责工程项目专用章的刻制。
8.6.2 企业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专用章的发放和回收,负责工程项目专用磁卡的制作。
8.6.3 项目实施部门负责开具领料单或在使用单位的领料单上盖章,严格执行预结算部门审核后的备料计划,非备料计划中的材料一律不准盖章。
8.6.4 供应部及仓库负责按照预结算部门审核后的备料计划的明细项目对项目实施部门的领料单进行审核、采购和发放,不符合领料要求的领料单一律退回,非备料计划中的设备、材料一律不准采购和发放。9 项目变更管理
9.1 用户变更。用户单位需修改任务范围、内容或增加内容,须提出书面申请,提交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立项部门确认,报公司批准。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根据确认意见出具修改或补充通知单,分别送交项目负责人、用户及施工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并作出估算。
9.2 设计变更。设计部门因设计遗漏或错误而需补充或修改设计文件时,须提出设计补充或修改通知单,并作出估算,由项目实施部门组织立项部门、设计单位进行确认,并报公司批准,分送项目负责人、用户及施工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9.3 施工变更。因施工原因而要求设计作修改时,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批准。设计单位依据批准文件出具修改通知单或设计联系单,并作出估算,分别转发项目负责人、施工监理部门、用户和施工单位。10 竣工验收
10.1 竣工图的绘制与审核。施工单位负责绘制竣工图,提供相关的竣工资料,交项目实施部门汇总及审核。
10.2 申请专业验收,编写验收报告。项目实施部门组织公司各相关部门向市专业主管部门申请消防、环保、劳动、卫生防疫等专业验收,安排施工单位整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编制专业验收报告。
10.3 竣工资料的准备。项目竣工验收前,公司各相关部门准备好以下竣工验收资料: a、项目立项部门负责提供项目立项过程中的各种请示报告、审批文件、往来文件及会议纪要;设计审查的会议纪要。
b、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负责提供设计委托书,项目建议书,设计文件、工艺流程图、重要技术方案、设计变更资料。
c、项目实施部门负责提供建筑、安装施工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土地拆迁协议书;建筑安装竣工图;建(构)筑物的使用要点;交工验收证书及相关资料;工程审价报告;质监报告;单机试车运转记录;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竣工验收报告;各类其它协议或合同等应当归档的资料。
d、供应部负责提供采购报告;采购清单;工程备品备件清点交接清单;设备采购合同;材料采购合同;质量保证书;使用许可证(压力容器)及设备使用、维护说明等相关资料;各类其它协议或合同等应当归档的资料。
e、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机电设备、阀门、管道试生产情况评定;设备缺陷情况;分类检修规程;岗位操作法、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联动、生产试车运转记录及交工验收证书;开车报告;各类生产考核报表;试生产及正常生产水、电、汽供应情况;消防设施、“三防”措施情况评定;事故统计及技术处理资料;工程环保、三废处理及有关资料。
f、监理单位负责提供监理资质证明;项目监理合同及监理规则、监理实施细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分项、分部预验收资料;工程验收意见;监理工作总结及其它相关资料。
g、施工单位负责提供质检报告;建(构)筑物的使用要点;工程设备材料清单;设备竣工图和使用说明书;施工日记;交工验收证书;隐蔽工程记录和验收资料。
h、预算审核部门负责提供项目预算、项目结算完成报告。
i、财务部门负责提供项目筹资报告;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报告等相关资料。j、审计部门负责提供项目实施过程审计报告等相关资料。
k、档案管理部门提供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批准书全过程资料的归档。10.4 项目验收。由政府审核批准的项目,在施工结束、试生产检验合格,专业验收完毕并准备好各种相关资料后,项目实施部门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接受主管部门的验收。公司自行立项的项目由立项部门组织验收。10.5 固定资产移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10.6 施工结束一年仍未验收的项目,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人提出报告报公司,报告内容包括:未能验收的理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由公司决定竣工验收事宜。11 项目结算
11.1 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编制项目结算书提交项目实施部门,经初审并根据工作量提出结算审核完成时间建议,报结算审核部门预审核;结算审核部门在接到工程结算及时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论返还项目实施部门。11.2 项目监理单位协助项目实施部门完成项目工程量的审核及资料的收集和审核。
11.3 项目实施部门在竣工验收后收集项目结算资料,作出结算报告,由审计法务部签署审计意见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后,交财务部作为项目最终结算的依据。12 财务管理及审计
12.1 财务部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和备料计划,安排项目资金计划,筹资并支付项目建设资金。
12.2 财务部要建立项目建设超概预警制度,跟踪进度及资金支付情况,控制项目造价。
12.3 财务部根据项目施工合同,提取质保金。
12.4 财务部依据项目结算书,及时将建设费用转为固定资产。
12.5 审计法务部要建立项目过程审计和终结审计制度,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项目总结与资料归档
13.1 项目投用后,项目实施部门及时将工艺查定资料及考核资料汇同项目试运行总结报项目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同时递交监理总结,以此作为监理合同的付款凭据。
13.2 项目竣工资料、监理资料、验收资料及固定资产资料由项目实施部门整理汇总,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的30日内交公司档案科归档。
13.3 项目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等,由生产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建档归口管理。各项申报、审批工作程序
公司内部的申请批复由立项责任单位负责;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申请批复工作,由各专业部门负责。
14.1 环保审批、消防审批、劳动安全审批、工业卫生审批由安全环保部负责; 14.2 规划许可证审批由项目立项部门、技术研发中心设计院负责; 14.3 施工许可证审批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
14.4 资金筹集由财务部负责,项目评估资料由项目立项部门提供; 14.5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由设备管理部负责; 14.6 投资计划、统计由企业管理部负责; 14.7 项目审计由审计法务部负责; 14.8 其他专业审查按协商情况解决。15 后评估
项目投用一年后,由项目立项单位组织生产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财务部、审计法务部等对项目进行后评估,主要评估投资实施计划、各项单耗、效益达标情况和环保达标情况,提出后评估报告,经公司审核后,作为项目资料存档。16 其他
16.1 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审计结算、总结与资料归档各阶段工作的计划及完成情况按月定期报企业管理部,列入绩效考核。16.2 本办法未涉及的其他项目管理仍执行原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