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市新版GSP实施方案摘要
《温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摘要:
1、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2、药品GSP检查事项进一步下放至各县(市、区)局实施。
3、市局负责新开办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未特别指出的,专指连锁企业总部。下同)
4、各县局负责药品零售企业(包括单体药店和连锁门店,下同)和除新开办以外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经营许可与药品GSP检查组织实施工作。
5、对经营条件差、管理不规范、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或者在规定时限内难以按照新修订药品GSP标准完成改造的企业,按照“宁缺毋滥”原则,依法清退出药品零售市场。
6、通过新修订药品GSP的推进,提高我市药品零售连锁率和行业集中度。
7、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变更(包括增加)经营场所和仓库地址或者增加药品经营范围的,应当通过新修订药品GSP检查,符合要求的准予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GSP证书;原地址新建(改、扩建)营业场所和仓库的,应当通过新修订药品GSP检查。
8、自2014年7月1日起,药品零售企业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有关人员事项的,应当符合新修订药品GSP第三章第二节“人员管理”规定的要求。6月30日前提出变更的企业,可按照原有的许可变更条件给予办理(已通过新修订药品GSP检查的除外)。
9、2014年12月31日前,经营罂粟壳、第二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胰岛素针剂以及经营生物制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当通过新修订的药品GSP检查。符合条件的给予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GSP证书;不符合条件的,核减其相应经营范围。
10、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无论其《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GSP证书是否到期,均须达到新修订药品GSP的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未达到新修订药品GSP要求的企业不得继续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继续经营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等法律规定予以处罚。
11、证书延续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GSP证书任何一证到期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均须在先到期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向所在地县局(连锁企业向总部所在地县局)同时提出《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和 —1—
新修订药品GSP检查申请。所在地县局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工作,符合经营许可设臵标准和新修订药品GSP标准的一并换发有效期一致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GSP证书。、12、2013年12月31日前,证书到期但未能按照新修订药品GSP完成改造的企业,可在先到期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向企业所在地县局提出延期申请(程序见附件1),经现场检查与审核后认为基本符合2000年版药品GSP要求的,县局将给予期限不超过2014年6月30日的证书延续,并在政务网站上进行公告。
13、企业拟不经营罂粟壳、第二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胰岛素针剂以及生物制品的,可主动向所在地县局申请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经核减经营范围后GSP检查时相关内容将作为合理缺项。
14、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药品批发企业所属零售门店应与连锁总部或者批发企业总部一并通过新修订药品GSP检查。
若门店《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先于总部《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GSP证书到期的,可在门店许可证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门店所在地县局提出延期申请,经现场检查与审核认为基本符合2000年版药品GSP要求的,县局可对该门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给予延续并进行公告,延续的期限与总部两证中先到期的一证有效期相同(实施程序见附件3)。
15、已通过新修订药品GSP检查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批发企业所属分支机构,核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均应与总部一致。
16、跨县(市、区)设臵门店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所在地县局负责《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和新修订GSP检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与跨县(市、区)门店所在地县局的协调和工作衔接;
17、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贯彻实施新修订药品GSP时,可同时开展信息化远程处方审核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步骤按照《浙江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执业药师远程审方试点工作方案》(浙食药监市„2013‟19号)执行。
18、已取得药品GSP证书的企业非因证书有效期届满而提出的新修订药品GSP检查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
—2 —
第二篇:温州市课堂新常规
温州市课堂新常规 ——备课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初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了解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大语文”课程意识,结合学生实际,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①班级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习惯等;②本册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③提高本班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④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⑤安排教学进度,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教学具体安排,包括课外阅读、语文活动、习作安排等内容。学期教学计划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上交。2.制定习作教学专题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习作水平制定学期习作教学专题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习作教学的总体要求、习作重点和教学措施;②以表格形式列出学期课内外习作训练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习作教学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3.制定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制定学期语文活动计划,内容有:①本学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要求和交流形式;②本学期开展的语文活动,以表格形式呈现具体内容。课外阅读、语文活动计划附在学期教学计划后。
二、设计课时教学方案
具体课文的备课,要先做好以下工作:一读教材,了解单元学习目标,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觉,理清思路,品读语言并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二做练习,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作业的要求,理解编者的意图,并先做一做;三查资料,关于课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如作者、写作背景、拓展材料等;四想过程,了解各层次学生学习本课的学情基础,关键学习活动等。在此基础上,编写课时教学方案。1.确定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关注语文学科核心能力培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渗透。(2)突出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能力,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2.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学习学习的心理逻辑,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学语文。具体要求:
(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突出年段学习目标,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重点,根据年段目标与教材特点,联系学情,落实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目标。
(2)根据学情确定重点指导内容。预测学生学习课文的的兴趣点或情感触发点,选准教学的切入点,突出重点,注重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计,有对难点突破的设计,预设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引导方案。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4)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型。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尝试在第三学段开展“1+X”群文阅读教学改革。
(5)具体课型备课要求参见上课常规。3.设计作业和板书。根据学习活动的过程和需要,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体现本课教与学的思路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可操作性。板书设计可以参考《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精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
三、其他
1.提前备课,认真写好教学方案,教龄五年内(含五年)教师和第一次使用本册教材的教师必须写详案。精品教案还要包括课文解读、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等,每学期至少一篇,逐步积累自己的优秀教案作品(教学设计格式参考附件1)。
2.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两次。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3.教学反思篇数不少于备课数的20%,一学期上交一个详细的教学反思课例。备课情况具体检查方式由各县(市、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上课常规——
一、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目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2.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3.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调控有序,反馈评价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4.教学思路清晰。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预设问题。环节简化,板块清晰。教学方法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方法,体现启发性、灵活性与操作性。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5.教学过程体现“以学为主”。让学生有较充裕的学的过程,突出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一学段要保证每节课的写字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其他年段每天的语文课至少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阅读课上每位学生每节课读书时间总量不少10分钟,读书方式多样。根据学情合理安排学生自主研读探究或合作交流。能根据年段特点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6.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方法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关注全员参与。重视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调动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8.注重教学生成。充分发挥师生双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和教学设计。
9.灵活运用教学技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准确,速度恰当,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板书合理,书写规范,能根据教学实际正确熟练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
10.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主动,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能力、方法与语言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相应发展。
二、具体课型要求 1.拼音教学
(1)汉语拼音教学讲求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2)充分用好课文情景图和语境歌,在拼读和读准上下功夫。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常用音节,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听写,不默写,不给汉字注音。一年级下册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不默写。采取多种方法化解拼音教学的难点,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主动性和自豪感。
(3)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时间确保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建议在学期中期进行。把学习拼音和读儿歌、读韵文、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巩固形式要多样。
(4)对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写法的掌握应循序渐进。开始只要求认读,能写的可以鼓励。不要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抄写。
(5)拼音部分出现的汉字只要求认识,能认读,了解词的大概意思即可。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出现,让学生整体认记,一般不分析字形结构,不要求抄写或默写。2.识字、写字教学
(1)准确把握现行教材中“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的不同要求,对只要求认的字词不提出写的要求。
(2)识字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在游戏、表演、比赛等活动中,在语境和情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阅读和查字典等来认识生字,多采用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复现生字。
(3)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感受汉字之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组词一般要求写常用词,避免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脱离、一味求多的现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主动识字的愿望。
(4)注重写字指导,要写的字应注意音、形、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读田字格中的字,不必过细分析字形,难写的字教师要范写,加强对汉字的审美指导。保证写字时间,对难写的字要做针对性的范写指导,有展示和讲评的环节。
(5)充分利用田字格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来帮助书写。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写字姿势要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注重面批指导,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和成功感。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质量。3.阅读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简洁。教材处理能根据语文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重视朗读背诵等基本训练,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1-2年级以学习朗读、识字、积累语言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内容,丰富语言积累,掌握阅读方法为主,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2)教学过程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学的活动。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上作精要点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3)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凸现语文本体。注重朗读、积累、诵读、静心默读、圈点批注、品词品句、背诵、复述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和内化语言。第一学段保证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第二学段注意默读静思和发表见解的引导,第三学段保证学生阅读批注和课堂练笔的时间。(4)关注学情,注重课堂有效生成。掌握学情,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全程参与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5)结合学段特点进行阅读策略、学习方法等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相应发展。4.习作(写话)教学
(1)根据各学段习作目标,把握目标序列,明确指导重点。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2)习作内容要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减少学生习作束缚。加强随文练笔,强化有序表达,灵活进行模仿训练。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激发写作兴趣,丰富习作形式。
(3)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有充裕的习作时间,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4)丰富习作讲评形式,注重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交流和评价,在讲评中突出对习作的具体指导。一学期至少有一次对学生的作文面批。
(5)多鼓励,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多用宽容、激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写话,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敢于交流、自行修改的习作习惯和能力。5.口语交际教学
(1)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学生实际,明确、合理、可操作性强。
(2)口语交际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可交流性,使学生有话说。(3)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敢说,培养学生的交际礼仪和习惯。(4)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敏感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5)形成多角度的交流互动,通过插话、提问、评议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6.语文综合性学习
(1)体现活动性。通过活动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让学生亲历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2)体现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3)体现开放性。开放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评价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实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
一、作业布置 1.作业内容
(1)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体。课后习题和课堂作业本上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内完成,课外练习可以由教师精选或师生共同选择合适的内容,不随意使用教辅资料。书面作业力求少而精。课外作业要紧扣学段要求和教材内容做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实践性、情趣性、开放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有基本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创造型作业、准备型作业等不同类型。不布置机械抄写、枯燥乏味和题海苦练的作业。要配合教学开展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参
观、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作业内容可参考《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精选》一书(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编)。
(2)让课外阅读成为最重要的作业。要让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最重要的作业,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阅读”活动。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重点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习作、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各校要逐步建立本校课外阅读阶梯书目。2.作业的形式
作业形式要多样,从作业的时间角度考虑,可以安排即时作业和长时性专题作业相结合;从作业承担者角度考虑,可以安排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不同的作业;从作业兴趣角度分析,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和趣味性、多样化作业相结合等。
二、作业批改与辅导
1.作业指导。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养成少用或尽量不用橡皮的习惯。
2.作业批改。教师应对学生语文作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作必要的监控,培养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批改要认真、及时。批改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重点作业精批细改。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到面批和针对性的辅导。所有作业均需进行书写与作业质量的等级评价。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见附件2:作业内容及批改参考要求)
3.作业讲评。作业本有发必收,有收必改。认真做好作业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评价常规——
一、评价内容与形式 1.评价内容
质量测评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1-2年级不进行期末试题式纸笔测验,以学校进行语文学习项目的过程评价为主,对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外阅读、作业展评等学习项目进行等级评定(参考附件3《温州市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学业质量项目评价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6年级对书写、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业展评等 项目进行过程性考查评定,期末测试以基础积累、阅读理解、习作表达等书面测试项目为主,也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年级教材重点进行专题项目测试。2.评价形式
质量测评要加强针对性,采取口试与笔试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生评与师评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重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考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师生对话等方式,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并纳入学期总评。根据需要,也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成果。
二、命题要求
质量测评的笔试命题要注意试题的科学性,试题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试卷题量和难度适宜,要符合课标、教材的要求,不出现怪题、偏题,期末测验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85~0.9。校内阶段性检测应由本校教师命题,期末测试可采用上级有关教研部门提供的抽测试题。
三、分析与反馈 对学生的测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改进教学。要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不能用对答案的方法代替讲评。每学期写出一份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报告,对教与学作出恰当评价,并提出学习改进的意见。
通知公告录入:obzxzzh
责任编辑:obzxzzh 上一个通知公告: 瓯北中心小学改卷老师名单
下一个通知公告: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试行)【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通知公告温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常规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试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瓯北中心小学班容班貌评比要 发表评论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1 2 3 4 5
没有任何评论
第三篇:温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
温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温政办„2009‟54号
数字化城市管理(以下简称“数字城管”)是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和网格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实施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为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工作,全面提高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数字城市”、网格管理等技术措施和思想理念为依托,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改造流程、提高功效,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实施市、区两级合一的“数字城管”模式,构筑覆盖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数字城管”综合管理平台,对城区(包括城乡结合带)部件、街面和地面进行快速、精确、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促使城市管理从“小城管”向“大城管”转变,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从突击向常态转变,全面提高我市城市管理总体水平。
二、建设目标
2009年,在市区城市建成区170.3平方公里范围内先行实施“数字城管”,市城管执法局、市规划局、市市政园林 1
局、市温瑞塘河综治办为第一批实施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城建系统相关部门及通信、电力、水务等单位。
三、主要内容
(一)运行模式。实行“一个平台、二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即整合建设“数字城管”管理办公室,在同一“数字城管”平台内分设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实现监管分离和协同管理。“数字城管”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指挥、协调全市“数字城管”工作;监督中心为发现问题和综合评价系统,指挥中心为派遣任务和处理问题系统。各区设立指挥中心,不独立建设平台,由市级平台提供虚拟平台服务,利用各区政务网络进行分办。
(二)硬件建设。重点实施基础设施体系和应用系统体系两大体系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源库、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应用系统体系包括呼叫中心系统、视频监控共享系统、综合业务受理系统、移动采集(城管通)与处置系统、GIS系统、车辆/人员定位系统、协同工作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其他业务子系统(地理编码、部件管理系统、应用维护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以及城管执法、市政园林、规划等专业子系统)。
四、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数字城管”建设主要分3个阶段实施,力争在2011年前全面完成“数字城管”工程,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第一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6月底前),明确牵头单位、责
任单位,完成组织机构建立、方案制定、项目立项、标准制订等前期工作;第二阶段(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底),完成城管执法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启用,完成鹿城片中心城区“数字城管”建设,开展城市部件信息普查、视频监控系统整合、协同办公系统和办公大厅建设;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12月底),完成“城管通”、信息资源库等项目,“数字城管”正式投入使用。
五、工作分工
市城管执法局为牵头单位,全面负责实施“数字城管”建设。市规划局、市市政园林局、市温瑞塘河综治办、市信息办为责任单位,负责抽调技术人员参加“数字城管”建设,建立相应工作机构,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交警支队为配合单位,协助“数字城管”实施。市发改委负责“数字城管”项目审批。市财政局负责落实“数字城管”经费,确保项目实施。市人事局负责落实“数字城管”专门机构编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建立温州市推进“数字城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城管”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与检查督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数字城管”监督、指挥、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人力保障。在现有城管志愿者和特约监督员队伍基础上,通过聘任、外包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业
务熟练的信息采集员(监督员)队伍。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资金保障。政府要投入足够的建设资金和运作费用,确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可考虑“企业建设、政府租用”等投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缓解政府投资压力,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
(四)制度保障。建立问题举报、问题处理、信息反馈、人员管理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促进城市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确保系统正常运作。
各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本意见施行。
附件:温州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九年四月十七日
温州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叶际仁
副组长:冯鸣(市人民政府)
李世斌(市城管执法局)
成员:梁超(市发改委)
沈强(市公安局)
孙建伟(市财政局)
吴家斌(市人事局)
张建明(市国土资源局)
郑晓东(市规划局)
陈高鲁(市建设局)
蒋理江(市市政园林局)
鲍小瓯(市卫生局)
彭魏滨(市环保局)
戴吉林(市房管局)
陈伟光(市城管执法局)
王文一(市城管执法局)
毛必土(市信息办)
张俊凯(市温瑞塘河综治办)
高金纯(市工商局)
屠明申(市交警支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文一兼办公室主任。主题词:城乡建设信息管理通知
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抄: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法
院、市检察院,驻温部队,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主 题 词:城乡建设 信息 管理 通知
发布机构: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4-20
第四篇:新GSP人员要求
医药企业要申请GSP认证,对人员方面要求,做药品批发和做药品零售的是不同的。
一、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
1、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
2、企业质量负责人应为注册执业药师。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具备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正确判断和保障实施的能力。
3、企业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是注册执业药师或具有药师(含药师、中药师)或药学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含)以上技术职称;②疫苗经营企业,应是注册执业药师;3.体外诊断试剂专营企业,应是主管检验师,或具有检验学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并从事检验相关工作3年以上工作经历。企业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能坚持原则、有实践经验,可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4、企业质量管理员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具有药师(含药师、中药师)或药学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含)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中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②体外诊断试剂兼营企业,应具有主管检验师职称,或具有检验学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并从事检验相关工作3年以上工作经历。
5、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6、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质量管理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7、企业从事验收、养护和销售工作的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具有高中(含)以上文化程度;②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企业的验收员、售后服务员具有检验学中专(含)以上学历。
8、疫苗经营企业应配备2名(含)以上负责疫苗验收、养护等质量管理,以及相关记录和档案管理的疫苗质量管理人员。疫苗质量管理人员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具有预防医学、药学、微生物学或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及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②具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验,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③对疫苗的接种反应和疫苗质量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9、具有“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企业,应配备执业中药师或中药师(含)以上职称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养护人员应熟悉中药材、中药饮片相关知识。
10、企业从事验收、养护和销售工作的人员应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11、企业在国家有就业准入规定岗位工作的人员,需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1034企业从事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应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4%(最低不应少于3人),并保持相对稳定。
12、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药品流通电子监管信息的维护、更新及上报。
13、企业每年应组织在质量管理、药品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企业发现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患者,应立即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14、企业应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技术、药品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或培训,并建立档案。
15、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每年应接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从事验收、养护、销售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接受企业组织的继续教育。以上人员的继续教育应建立档案
二药品零售药店:
1、大中型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应具有药师(含药师和中药师)以上的技术职称;小型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应具有药士(含药士和中药士)以上的技术职称。
2、药品零售中处方审核人员应是执业药师或有药师以上(含药师和中药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师(含药师和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中专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指医学、生物、化学等专业)的学历。
3、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工作的人员以及营业员应具有高中(含)以上文化程度。如为初中文化程度,须具有5年以上从事药品经营工作的经历。
4、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的人员以及营业员应经专业或岗位培训,并经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发给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5、国家有就业准入规定的岗位,工作人员需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6、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每年应接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
7、企业从事验收、养护、计量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接受企业组织的继续教育。
8、企业应建立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
9、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
10、企业每年应组织质量管理、药品验收、养护、保管、营业员等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注:药品零售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可以由处方审核人员执业药师或有药师以上(含药师和中药师)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兼任。药品验收、养护、保管、营业员之间可以兼任。
第五篇:新GSP检查流程
新GSP检查流程
1、到证务中心上报申报材料,形式审查,同意受理,转送认证中心(3个工作日内)2、认证中心作出申报资料技术审查意见(15个工作日内)3、认证中心组织现场检查(15个工作日内)4、认证中心提前3个工作日告知申请企业现场检查
5、随机选派3名药品GSP认证检查员,可派观察员参与,检查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6、现场检查过程:首次会议、检查取证、情况汇总、末次会议四个阶段
7、《药品GSP现场检查不合格项目情况表》检查组和被检查企业双方各执一份
8、检查组在检查工作结束后报认证中心(1个工作日内)9、现场检查结束后,企业进行整改,报送认证中心(3个工作日内)10、认证中心进行审核,提出通过、限期整改、不通过建议(10个工作日内)11、省局做出药品GSP认证检查结论(5个工作日内)12、审核为合格的企业,省局应向社会公示(10个工作日内)13、对公示期间无异议的,公示结束后作出检查合格的结论(5个工作日内)14、企业经检查合格的,省局应在公示发布5个工作日内,向其颁发《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最长历时70天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