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菌种保藏方案[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6: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生物实验菌种保藏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生物实验菌种保藏方案》。

第一篇:微生物实验菌种保藏方案

一、石蜡油低温保藏法

本方法的原理是在长好的斜面菌上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达到菌体与空气隔绝,使菌处于生长和代谢停止状态,同时石蜡油还防止水分蒸发,在低温下达到较长期的保藏菌种的目的。保藏温度要求在-4~4℃下。液体石蜡法适用于不产孢子的菌种。具体操作是:菌种为斜面培养菌种,斜面不宜过长;选择纯净优质石蜡油,置三角烧瓶中经过121℃高压蒸汽灭菌1~2h,将其放烘箱中(160℃左右)干热处理,去除灭菌时渗入的水分,待石蜡油变得清澈透明后冷却即可加入斜面,斜面上不能出现气泡,液蜡添加量以高出斜面顶部约1cm为宜。

二、甘油管冷冻保藏法

1.试验方法介绍本法也是利用微生物在甘油中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的原理达到保藏目的。其方法是,将80%的甘油高压蒸汽灭菌待用。将培养好的斜面菌种用无菌水制成高浓度的菌悬液(108~1010/ml)。取1ml灭菌甘油放入与甘油充分混匀,使甘油浓度约为10%-30%,于-70℃下冻存。-20℃保存时间较短。或采用体积比为8:2的甘油-生理盐水,加入新鲜培养的菌体肉汤,混合均匀后至-20℃冰箱保存。

2.效果该法适用于一般细菌的保存,同时也适用于链球菌、弧菌、真菌等需特殊方法保存的菌种,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变异现象发生。甘油-生理盐水保存液保存菌种优于甘油原液,其原因可能是加入生理盐水适当降低了甘油的高渗作用,且有肉汤培养物适量增加保存液的营养成分,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待保存的菌株。

三、真空冷冻干燥法

1.试验原理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是兼具低温、干燥、除氧三方面菌种保藏的主要因素,除不宜于丝状真菌的菌丝体外,对病毒、细菌、放线菌、酵母及丝状菌孢子等各类微生物都适用,不宜用冻干法保存的微生物不到2%。冷冻干燥法是在低温下快速将细胞冻结,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干燥,使微生物的生长和酶活动停止。为了防止在冷冻和水分升华过程中对细胞的损害,要采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使菌在冻结和脱水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的溶质,通过氢键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即是使样品中的水分在冰冻状态下,抽真空减压,使冻结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使样品达到干燥。干燥后的微生物在真空下封装,与空气隔绝,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2.试验步骤

1)安瓿管准备选取规格约直径为8mm,高100mm的中性玻璃安瓿管,先用2%盐酸浸泡8~10h,再经自来水冲洗多次,用蒸馏水涮洗2~3次,烘干;在每管内放入打好菌号及日期的标签,字面朝向管壁,管口塞好棉塞,灭菌备用。

2)保护剂的选择及制备冷冻干燥保藏法使用的保护剂种类很多,效果不尽相同,通常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在配制时注意比例、浓度、pH和灭菌方法。一些对热敏感的保护剂如血清等用过滤除菌,牛奶、葡萄糖及乳糖等要控制灭菌温度。一般情况下,多数菌种可以用脱脂乳糖等要控制灭菌温度。一般情况下,多数菌种可以用脱乳为保护剂。

3)菌种准备及分装菌种要求为生长良好的纯种,菌龄以处于稳定期为好,孢子是新鲜的。每支长好的斜面加2~3ml保护剂,用接种环将菌苔轻轻刮起(注意勿刮起培养基),制成菌悬液。如用液体培养的菌种,则需经离心收集和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细胞,收集的菌体用保护剂悬浮制成菌悬液。悬液中菌数要求达到108~1010cfu/ml为宜。悬液制备完成尽快分装和冻结。分装安瓿时可用灭菌的长滴入安瓿管底部,装量可依据冷冻干燥机效能而定。

4)预冻分装好的安瓿管需要进行预冻,即放在-30~-40℃下冻结20~60min,也可以用干冰和无水乙醇冻5~10min。

5)冷冻干燥经预冻的安瓿放入干燥箱中开始抽真空干燥。此时干燥箱温度控制在-30℃以下,并尽快使真度达到66Pa以下。此后可还渐升温以加速水分升华,但升温不宜过快,以

免引起样品融化。干燥时间视冻干机效率、样品装量及性质等而定,以样品最终水分含量达到1%~3%为准。具体操作时是根据冻干样品呈酥块工松散片状;真空度接近空载时最高真空;样品温度与管外温度接近。

干燥完毕将安瓿管在真空下用火焰烧熔密封,并用高频真空检测真空度。

6)保藏及冻干管的启用密封好的冻干管在4℃或-18℃下保藏。当需用冻干菌种时,取出安瓿管用酒精表面消毒,用小砂轮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或将安瓿顶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迅速滴上冷的无菌水,使管破裂,然后用镊子等轻轻敲碎管口,加入0.3~0.5ml液体培养基溶解冻干菌块成为悬液,用无菌滴管或接种环移至斜面或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7)影响菌株生长因素

①菌的质量:保藏的菌种应培养在营养丰富的最适条件下,使之进入稳定期,稍老一些的菌体对环境抵抗力强。另处,作为冷冻干燥的菌悬液细胞浓度要高不同的菌对冷冻干燥的耐受程度不同,如果保存的菌液细胞浓度不高,就会使以后传种造成困难,保存期也会受到影响。

②保护剂:不同种类的保护剂对不同微生物的作用是不同的,如个别菌种在脱脂乳作保护剂的情况下死亡率高达99.99%,而采用葡聚糖等混和保护剂时死亡率大大减少。一般情况下,那些容易保存的菌种对保护剂的要求不很严格,而不易保存的菌种对保护剂的要求却很苛刻。因此,选择好的保护剂是冷冻干燥保存菌种的关键因素。

③干燥速度:实验表明,慢速干燥比快速干燥存活率高,如青霉菌6h干燥存活率为67.3%,而3h为59%。

④空气的影响:冷冻干燥后空气对细菌细胞影响较大,可导致细胞损伤进而死亡,故在冻干后应立即在真空下融封,才有利于长期保存。

⑤温度的影响在干燥和真空状况下温度的影响远没有上述几项因素重要,因此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但许多微生物在4℃保存的存活率要比在室温下高1倍。⑥含水量的影响:水分含量过高对菌存活不利,完全脱水也不利于保存,一般把干燥后的细胞含水量控制在3%以下(1%~3%)。⑦复苏培养:打开安瓿管后加入无菌水使 冻干菌融化,融化速度慢比快速融化的成活率要高。

菌种能否适宜于冻干保存,需经过实验来证明,一般是在保存1个月进行复苏培养,如果菌的成活率高于10%,即认为可用冻干保存法保存,以后6个月、2年、5年、10年再进行检查存活情况,以确定保存期的上限。

冻干保藏的效果因微生物种类而异,一般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而菌丝体不宜用此法保存。

3.试验效果冷冻干燥保存的菌种存活时间长、效果好,一般菌种可保存5年以上,有的可保藏15年以上不发生变异。还具有体积小、不易污染、便于运输等优点,是一种用得最为广泛的菌种保藏方法。

4.试验仪器及试剂冷冻干燥备有不同型号和类型,但都由四个部分组成:干燥箱、蒸汽捕集器、真空泵、冷冻系统。干燥箱可控制温度范围为-40~40℃。

四、液氮超低温保存

1.试验原理本方法是近年推广使用的一种菌种保存法。大多数微生物如病毒、噬菌体,立克氏体,各种细菌、放细菌、支原体,各种丝状菌、酵母、藻类和原虫,特别是一些无法用冻干保存的微生物,都可用此法长期保存。工业微生物高产菌种也逐步采用此法保存。液氮保存的原理是微生物在-130℃以下温度时,它的新陈代谢作用停止,化学反应也消失,而液氮温度可达-19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长期保存。

2.试验步骤

1)安瓿管准备一般要求用95%料或GG17的玻管制作,以能承受巨大的温差变化而不破损,大小根据需要而定。用印同在管壁上书写菌号,160℃烘干,加棉塞灭菌备用。

2)菌种准备在最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得到健壮菌种,制成悬浮液,如为不产孢子的真菌,则采用斜面或液体振荡培养,制成菌丝片段。将菌悬淮分装至灭菌安瓿管中,每管0.2~0.5ml,然后用火焰将安瓿熔封。

3)冻结将熔封后的安瓿管入大慢速冻结器上,以每分钟下降1℃的速度冷冻,当安瓿管温度下降至-35℃时,即可把安瓿管移入液氮内作长期保藏。

4)菌种的复苏培养直至全部溶化为止,当溶化后即开启安瓿移至培养基内培养,扣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止爆炸或冻伤,不宜戴线手套,要戴皮手套操作

3.试验仪器及试剂

1)保护剂与冷冻干燥保存一样,液氮保存菌种也需要有保护物质,可以用10%的甘油,使用方便、效果好,但有些菌对甘油敏感,效果不佳,可选用其他保护剂,常用的有5%~10%(V/V)二甲基亚砜;20%二甲亚砜加1%蛋白陈;吐温80及0.4mmol聚乙烯氮戊环等,糖类也可作为一种保护剂,但浓度适当加以控制。

2)液氮罐

第二篇:微生物菌种纯度检测技术规程

微生物菌种纯度检测技术规程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古菌、细菌、真菌、病毒(种)纯度检测的程序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从事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及研究的机构、大学、企业、个人等。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

纯度检测 purity check

指通过适当的方法检测菌种是否为纯培养物。

2.2

纯培养pure culture

由单个细胞的后代组成的培养物,即单细胞培养物或无性繁殖系。通常是由挑取单个菌落或利用单胞分离技术,移种繁殖获得。菌种的纯度检测

3.1 古菌和细菌的纯度检测

3.1.1 菌落形态

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将待检测培养物稀释涂布或平板划线,适宜培养后,同一平板上的单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光泽等是否相似;对于两种或以上形态的出发菌株,应再分别挑取单菌落划线或稀释涂布培养,检测是否重复出现相同特征。

3.1.2 细胞形态

对数生长期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反应应呈现一致性;细胞形状、大小、荚膜等特征应相似

3.1.3 芽孢大小、位置、形状

宜检测样品是否形成芽孢,对形成芽孢的菌种,其芽孢大小、位置、形状应相似。

3.2 放线菌菌种纯度检测

3.2.1 菌落形态

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将待检测培养物稀释涂布或平板划线,挑取单菌落,适宜培养后,在同一平板上单菌落形状、大小、表面状况、质地、光泽、颜色等应相似。如怀疑为细菌污染,则30℃液体培养24小时,培养液不应浑浊,如浑浊则视为细菌污染。

3.2.2 培养特征

分别接种三种以上培养基,在三种以上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应想同,包括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可溶性色素的颜色等。

3.2.3 孢子丝及孢囊

在特定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等条件下,孢子着生方式、孢子丝形态及其颜色或孢囊着生位置(气丝或基丝)、孢囊的形状,大小应呈现出一致性。

3.3 酵母菌种纯度检测

3.3.1 菌落形态

应对菌落形态相似性进行检测。在特定的培养基上,通过对待检测菌株进行稀释或划线涂布平板获取单菌落,一定的培养条件下,比较同一平板内,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隆起、表面状况、质地、光泽等应一致。

3.3.2 个体形态

应对检测样品的个体形态进行检测。在指定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细胞形状、大小及细胞的增殖方式应一致。

3.3.3 繁殖方式

酵母繁殖的方式应一致,如是芽殖,出芽的方位、数量应一致。

3.4 丝状真菌菌种纯度检测

3.4.1 菌落特征

菌落的形态等表观特征应一致。

3.4.2 菌丝特征

在特定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丝分隔、菌丝形态等应一致。

3.4.3 其他主要显微特征应一致

3.4.4 检测是否有细菌污染

3.4.5 对于外观上不能确定菌种纯度的,利用单胞分离技术获得纯培养物进行对比,其菌丝、孢子等特征应与原始菌株的描述一致。

3.5 病毒的纯度检测

3.5.1 纯粹检查

应将待检病毒液直接接种含硫乙醇酸盐培养基(T.G)、酪蛋白胨琼脂培养基(G.A)、葡萄糖蛋白胨汤。通过一定温度时间培养后,检查结果应无细菌生长为纯粹。

3.5.2 支原体检查

检测由禽胚组织或其细胞所培养的病毒应用改良Frey氏培养基。检测其它培养方法所得病毒应用支原体培养基。任何一次琼脂平板上出现支原体菌落,判为阳性。阳性对照中至少有一个平板长菌落,而阴性对照中无菌落生长,则检验有效。

3.5.3 外源病毒检查

病毒类制品在毒种选育和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动物或细胞基质培养,因此,有可能造成外源因子(特别是外源病毒因子)的污染。为了保证制品质量,需要对毒种和细胞进行外源因子检测。

3.5.3.1 病毒种子批外源因子检查

对病毒主种子批或工作种子批,应抽取足够检测试验需要量的供试品进行病毒外源因子检测。在试验前应用特异性抗体(血清)中和本病毒(或单克隆抗体),所用的抗体免疫源应采用与生产疫苗(或制品)不同种而且无外源因子污染的细胞(或动物)制品。如果病毒曾在禽类组织或细胞中繁殖过,则抗体不能用禽类来制备。若用鸡胚,应来自SPF鸡群。以下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进行。

3.5.3.1.1 动物试验法

3.5.3.1.1.1 小鼠试验法

取15-20g小鼠至少10只,用经抗血清中和后的病毒悬液,每只脑内接种0.03ml,同时腹腔接种0.5ml。至少观察21天。在观察期内至少有80%最初接种的小鼠存活,试验才有效。如果没有小鼠出现病毒感染,为符合要求。解剖所用在试验24小时后死亡或有患病体征的小鼠,直接观察期病理改变,并将有病变的相应的组织悬液通过脑内和颅腔接种另外至少5只15-20g小鼠,并观察21天,如果没有小鼠出现病毒感染,则符合要求。

3.5.3.1.1.2 乳鼠试验法

取出生后24小时内的乳鼠至少10只,用经抗血清中和后的病毒悬液,脑内接种0.01ml,同时腹腔接种至少0.1ml。每天观察,至少14天。在观察内至少有80%最初接种的乳鼠存活,试验才有效。如果没有小鼠出现病毒感染,为符合要求。解剖所有在试验24小时后死亡或有患病体征的乳鼠,直接肉眼观察其病理改变,并取有病变的相应的组织和脑、脾制备成悬液通过脑内和腹腔接种另外至少5只出生后24小时内乳鼠,并每天观察至接种第14天,如果没有小鼠出现病毒感染,则符合要求。

3.5.3.1.2 细胞培养法

3.5.3.1.2.1 非血吸附检查

用经抗血清中和后的病毒悬液,接种于生产用的同种的细胞。细胞至少接种6瓶,每瓶病毒悬液接种量不少于培养液总量的25%。于36±1℃培养,观察14天,必要时可更换细胞培养液,未见细胞病变(CPE)为阴性,符合要求。

3.5.3.1.2.2 血吸附病毒检查

上述接种病毒的各个细胞于第6-8天后和第14天,取出2瓶进行血吸附病毒检查。用0.2%-0.5%鸡和豚鼠红细胞混合菌悬液覆盖于细胞表面,分别置于2-8℃,20-25℃,3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未见血球吸附现象为阴性,符合要求。

3.5.3.1.3 鸡胚检查法

在禽类组织或细胞中繁殖过的病毒种子需用鸡胚检查禽类病毒的污染。选用9-11日和5-7日龄两组SPF鸡胚,每组至少5只,分别于尿囊腔和卵黄囊接种经抗体血清中和后的病毒悬液,每胚0.5ml。孵育7日后,取尿囊液用豚鼠和鸡血细胞混合悬液做血球凝集试验应为阴性。被接种的鸡胚至少80%存活7天,试验有效。

3.5.3.2 生产用细胞外源因子检查

3.5.3.2.1 细胞直接观察

每批生产用细胞应留取5%(或不少于500ml),细胞悬液不接种病毒,作为对照细胞加入与疫苗生产相同的细胞维持液,置于与疫苗生产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14天,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细胞病变(CPE)出现,无细胞病变(CPE)出现者为阴性,符合要求。在观察期末至少有80%的对照细胞培养物存活,试验有效。

3.5.3.2.2 血清吸附病毒检查

对生产用细胞外源因子检查的(1)项细胞培养物在观察期末取至少25%的细胞培养瓶进行血吸附病毒检查。(方法同病毒种子批外源因子检查的血吸附病毒检查)

参考文献

[1] 刘志恒,姜成林主编.放线菌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Pp1-353.2004

[2] 杨苏声主编.细菌分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1-145.1997

[3] 沈萍,彭珍荣主译.《微生物学》,第五版,中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常见与常用真菌》编写组.常见与常用真菌.北京:科学出版社,P1-317,1978

[5]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手册》编著组.菌种保藏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P1-839,1980

[6] David R.Boone et al.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Second Edition.Volume One.Springer.2001

[7] Kirk P.M., P.F.Cannon, J.C.David and J.A.Stalpers(ed).Dictionary of the Fungi.9th edition.CABI Publishing.2001

第三篇:微生物实验心得体会

微生物实验心得

姓名:关琦琦

学号:09070401048 班级:生物科学09-2班

指导老师:吾尔恩 微生物实验心得

本学期已临近尾声,我们即将告别微生物实验这门课程,在这一学期,八个微生物实验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将会陪伴我们一生,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些实验来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微生物实验。

我选取的实验是《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之所以选择这则实验是因为这则实验比较简单,而且涉及面非常多。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则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面。环境对微生物生长影响主要分以下几种

温度:通过影响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结构入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完整性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最快的温度为其最适生长温度。

PH: H+影响菌体细胞质膜上电荷性质,微生物吸收物质变化,影响代谢,高浓度H+或引起菌体表而蛋白质和核酸水解以及影响酶和活性.渗透压:微生物在等渗溶液中可正常生长繁殖;在高渗溶液中细胞失水,生长受到抑制;在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具有较为坚韧的细胞壁,细胞一般不会裂解,可以正常生长,但低渗溶液中溶质含量低,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抗生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能选择性的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

微生物的实验其实简单来说步骤几乎相同:制作培养基、倒平板、接种微生物、培养、观察菌种生长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本次实验也是这样首先制作培养基,在进行倒平板步骤时,对平板环境进行区分,然后进行接种。

在进行倒平板的时候,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倒置,同时也要保持平板的厚度均匀。

在进行菌种接种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划线方式,一般是选择Z字形划线法,注意不要把平板弄破,等到平板凝固后才可以进行接种。接种时也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接种。经过培养后,再观察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我越发的明白实验操作对于结果的重要性。实的基础。实验操作可以说是实验成 功与否的关键部分,可是马虎不得。对于需要团队合作的实验,个人 认为要有强势的人员搭档,不说是精通实验操作规程,最少也得知道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要做实验的操作方法,这对于后续的实验无疑 是与决定性作用的。对于个人的实验能力,关键还是要看平时的积累,有些实验操作繁琐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这些都应该是逐渐培养起 来的。最后,简单谈一下自己在微生物实验室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刚开始的时候,最令我头痛的就是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与灭菌两个实验可以说是微生物实验的最近本课程,内容有配制培养基、分装培养基、为下次试验准备菌种及无菌器材等,内容显得非常繁多紧凑,需要准备的器材、药品及用具较多、较杂、较细。最后只能是提前参照微生物实验教材,将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药品、器材及仪器等统统罗列出来,计算出实验时大小材料需用的数量,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实验准备时遗忘相关物品,另一方面也可为以后同一实验的准备工作提供依据,使实验准备工作逐步趋于程序化,从而在有效低实验准备工作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准备效率。还有一点很重要,在科研型实验室里就不能不说导师和师兄师姐,其实他们才是最具价值的“活文献”,他们就是实验室里的参考文献,活参考书。生物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其中科研经验的积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导师和师兄师姐的一句话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大幅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效率。总之,为了保证实验过程高质高量完成,除了实验准备及实验过 程外,还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实验操作人员必须 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及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同时还要和理论课老师积极沟通,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学好微生物实验这门课程。

第四篇:微生物实验工作总结

一、教学实验室的改建与新建工作

XX 年初我院对 qj05 楼一楼进行实验室改造,成果如下:

1.更换中央实验台 8 只

2.qj05 楼 108、112 两个实验室原为工艺实验室和书库,经改造建成微生物实验室,可兼做化学类实验。

3.改建预备室 1 个

4.改建微生物培养室 1 个

5.改建饲料工艺实验室 1 个

6.改建计算机房 1 个

此次改造后,我院教学实验室增加面积 200 多平方米,并且将本科教学实验室集中在 qj05 楼一楼,可基本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也便于管理。

二、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最近几年食品学院在调整教学计划,增开大型综合实验的同时,也加强了实验室条件建设,基础实验分室的仪器设备得到补充更新,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实验条件,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生均仪器设备占有量已超过 1000 元。

XX 年食品学院新开了一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需要进行必要的建设,另外由于我院教学实验室基础实验分室经改造后,在原信控大楼一楼成立了本科教学实验室,有五个实验室,比原先增加了两个实验室,以前由各研究所承担的部分实验课现在也由院教学实验室承担,现在承担的实验课增加了 14 门学院基础实验分室承担的实验课程增加,需要添置仪器设备;部分仪器设备需要更新;部分 实验分室的 仪器设备需要配套;学院新办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建设,由于以上原因学院向校教务处申请实验室条件建设项目预计需要建设经费 80 万元(表 1),但该项目 XX 年初批准后,实验室的有关同志从寒假开始就进行了采购工作,在上半年全部完成。本项目建成后,所有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全部可对食品学院三个专业的学生开放,除教学实验课外,对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可提供较好的条件。每年受益的学生人数约 600(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有两届)多人,并为 XX 年《食品分析》这门食品学院公共课程的教学实验提供一定的准备,该项目完成后也为学院的研究生实验课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尤其是工艺实验分室购置了一套肉制品的小型实验室加工设备,为本科教学实验以及科研项目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期建设项目结束后,教学实验室已向教务处递交了总结报告。

表 1 XX 年完成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实验分室名称

申请经费金额(元)

执行金额(元)

食品专业综合实验条件建设

工艺实验分室

304100

353605(还未完成)

新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条件建设与仪器购置

基础实验分室

440899

293934

焙烤实验分室条件建设

焙烤实验分室

63299

63762

工艺实验分室条件建设

工艺实验分室

18000

共计(元)

826298

三、实验室岗位聘任工作

XX 年我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聘期已经到期,学院结合实验室调整的机会,通盘考虑岗位的设置,按照学校《江南大学 XX-XX 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的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学院开展了 XX-XX 的岗位聘任工作,在实施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的过程中,学院对教职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有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文件、要破除平均主义,坚持以责定岗、以岗定酬、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强化聘任,严格考核,岗位聘任工作在 XX 年 2 月底之前完成。通过本轮岗位聘任工作消除了部分同志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完善了学院实验室的管理,有利于完成学院的实验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表 2 各实验室实验人员安排情况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

实验技术人员姓名

重点实验室 楼

史小华

肖刚 楼

朱雅东

檀亦兵 楼

闻芳

陆建安 楼

袁信华

院教学实验室

主任

王希东

基础实验分室

徐榕榕

姜瑞霞

黄文利

吕源玲

暂缺编 1 人

工艺实验分室

孙定红

王革新

薛其生

邹建新

焙烤实验分室

王领军

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员

钱玲

学院维修电工

王锡栋

食品科学研究所

朱卫红

袁博

历凡

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所

代卉

张添

粮油科学研究所

潘秋琴

杨庆萍

四、教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

我院教学实验室 XX 年完成了 2 台大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表 3 XX 年食品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一览表

仪器设备名称

实验室名称

安装调试责任人

安装调试完成日期

双螺杆挤出机

工艺实验分室

孙定红

XX.5.13

超高温瞬时杀菌装置

工艺实验分室

王革新

XX.2.19

五、教学实验室的教学任务

XX 年年底学院对实验室进行了调整,原研究所的教学实验分室全部撤消,成立教学实验中心,下辖三个实验分室:基础实验分室、工艺实验分室、焙烤实验分室。学院教学实验室承担全部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

表 4 XX 年食品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

学期

实验课名称

课时数

实验人数

实验人时数

实验员姓名

05-06 学年

(第 2 学期)

食品基础、专业综合实验(02 级)

160

244

39040

徐榕榕

1952

姜瑞霞

1952

吕源玲

1952

黄文利

1952

王革新

5205

孙定红

5205

薛其生

5205

王领军

3904

潘秋琴

3904

史小华

生物化学(包括动物生物化学)

355

5325

徐榕榕

5325

姜瑞霞

饲料工艺

561

邹建新

饲料加工综合实验

1000

邹建新

孙定红

饲料工艺

饲料加工综合实验

吕源玲

黄文利

仪器分析(04 级食质)

472.5

吕源玲

仪器分析(04 级食质)

472.5

黄文利

06-07 学年

(第 1 学期)

微生物学

353

5295

吕源玲

5295

黄文利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和方法

665

吕源玲

665

黄文利

仪器分析(食科试点班)

240

吕源玲

240

黄文利

食品化学

1174.5

徐榕榕

1174.5

姜瑞霞

感官评定

169

3042

袁 博

多糖与糖化合物分析

210

徐榕榕

210

姜瑞霞

食品质构与流变

256.5

徐榕榕

256.5

姜瑞霞

食品生物检测技术

220

徐榕榕

220

姜瑞霞

食品基础、专业综合实验(03 级)

120

259

1554

徐榕榕

1554

姜瑞霞

1554

吕源玲

1554

黄文利

4144

王革新

4144

孙定红

4144

薛其生

6216

王领军

3108

邹建新

3108

王希东

动物解剖与组织学

208

王希东

饲料化学

234

王希东

动物生理

390

王希东

动物营养综合实验

3440

代卉

袁信华

合计

107002

表 5 XX 年食品学院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

学期

实验课名称

课时数

实验人数

实验人时数

实验员姓名

05-06 学年

(第 2 学期)

食品酶学

1328

吕源玲

1328

黄文利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和方法

380

吕源玲

380

黄文利

06-07 学年

(第 1 学期)

淀粉化学

182

徐榕榕

182

姜瑞霞

食品酶学

120

1920

吕源玲

1920

黄文利

天然产物化学

378

王希东

现代毒理学与方法

378

徐榕榕

378

姜瑞霞

合计

8754

表 6 XX 年食品学院短学期实验技能培训实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

学期

实验课名称

课时数

实验人数

实验人时数

实验员姓名

XX 年暑假(03、04 级培训)

生物化学(03 级)

307

767.5

徐榕榕

767.5

姜瑞霞

生物化学(04 级)

353

882.5

徐榕榕

882.5

姜瑞霞

微生物学(03 级)

307

767.5

吕源玲

767.5

黄文利

饲料工艺(03 级)

172

邹建新

合计

5007

六、实验室的本科教学迎评工作

按照校评估办以及教务处的工作要求,学院首先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评估工作的各项文件及评估方案,正确理解评估方案的内涵。通过学习评估工作文件,理解了评估工作的目的、原则、方法和内容。大家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评估,更重要的是要搞好本科教学工作,在做材料工作时候注意到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提供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数据必须是可靠的;第二个就是材料必须要有针对性,即材料必须是针对评估方案的,不要有关无关的材料都放在一起;第三就是材料要有层次性;第四是材料要有原始性,最好是把原来有的文件、制度拿出来。因此每个实验室对基本情况和数据进行了仔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

按照学校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教学档案的归档、教学资料的整理工作,以及评估的材料工作。教学档案和教学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应该是看实验室平时工作的基础,但我们平时没有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工作量是比较大的,通过这次评估工作要把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规范起来。

(一)按照规定学校的六种规章制度(《学生实验守侧》、《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学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已经在实验分室上墙。

(二)各种帐册、记录本已经按照规定填写。

(三)各实验室应按照学校的规定收集整理各种工作资料。

七、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

XX 年我院为了加强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制定了《开放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实验室规章制度》。

(一)本科生课余研究项目进展情况

XX-XX 学年我院有 7 个本科生课余研究项目,XX 年完成了 5 个项目。

表 7 XX-XX 年 食品学院本科生课余研究项目一览表

序号

课余研究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备注

猪肉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吕文平

路静、徐文婷

抗菌肽的抑菌作用及制备

乐国伟

刘卫云、王婷婷

完成

血脂代谢与机体抗氧化状况的关系

乐国伟

孙国栋、龚如

完成

寡糖的微波固相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施用晖

原雪琦、刘意

完成

方便面的营养评价

施用晖

周成成

完成

花式香肠的研究与开发

王海鸥

王芳

完成

黑豆制品加工工艺研究

王海鸥

张海明、胡茂浩

XX 年在大三年级(XX 届)招聘一批本科生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活动,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院实验室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实验室。今年的课余研究项目中有 4 个项目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这在往年是没有的。本期项目原则上应该在 XX 年 4 月 30 日 之前结束,因此目前正在进行中,但在本科评估中得到评估专家的好评。

钟 芳

平向莉 *、徐优、陈敏敏

食品化学研究室

红枣软糖加工(学生立项)

王海鸥

吕建功 *、赵明思、王娜、仇美娟、庞安平、金凤

本科生课余研究实验室

膨化食品

钱 和

朱勇进 *、姜森、冯园、张嫔娉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室

注 1 : * 者为课题组长。:本科生课余研究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位于 qj05 楼 102 室。

(二)焙烤实验分室开放情况

一年来,焙烤实验室承担了一次本科生的大型综合实验,两期学生焙烤俱乐部培训班,研究生实验,以及有各学科组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题。

本科生的大型综合实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共八个班 240 人,进行为期 3 周四个实验的遁环。

XX 年实验室举办了两期学生焙烤俱乐部培训班,第 1 期为 60 人,第 2 期为 77 人,每期 11 周,每周一次,每次下午 1 点到 5 点进行焙烤理论与实践操作培训(先讲解后操作),培训结束后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共有 112 名通过者获得焙烤中心发的合格证书。

第五篇:微生物实验总结

食品卫生综合检验试验总结

食品质量091金秀建2009016521

为期五天(2012年6月11日-15日)的食品卫生综合检测实验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一周的微生物实验主要包括牛奶中大肠菌群的计数、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和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三个实验,经过三个综合实验的课程,能让我更能理解试验时要掌握的细节,也要保持头脑的时刻清醒。同时让我对这三种微生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让我也对实验也更加熟悉了。

首先我们做的是大肠菌群的计数,它是采用MPN(最大可能数法)的计数来测定的。大肠菌群的特性为:在37℃,24小时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好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其检测原理为细菌在样品内的分布是随机的,所以检测细菌时,可按概率理论计算菌数。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为样品的稀释、初发酵试验、复发酵试验和最后的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那么在第一天的上午,老师基本给我们讲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便开始计算自己需要配制的实验试剂的量,并且称取试剂的量和清洗所要用的实验器皿,首先配置的是生理盐水和LST肉汤,并且把生理盐水和LST肉汤分装到试管内,盖好盖子包扎好进行灭菌,灭完菌也就到了吃饭时间,等下午来接种培养了。

牛奶样品与生理盐水以1:9的比例进行混合,摇匀后做10倍系列的稀释,做了3个稀释度。随后将三个稀释度的样品匀液以每个稀释度3支试管接种到内装小导管的含LST肉汤的试管中,最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在经过24h的培养后,所有的试管内均产生气体,而后我们要将培养后的有菌落的LST肉汤接种到BGLB肉汤试管中进行培养24-48h,观察后发现所有的BGLB管都产气,颜色也有原来的绿色变成暗黄色,证明也产生了酸,所以记为所有产气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最后查MPN表可得出每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为大于等于1100ml/MPN。

我们小组在做大肠菌群测定还是很顺利的,中途没有出现什么错误,实验很顺利,小组成员的配合和分工也都很好。

第二个实验是鸡蛋中的沙门氏菌的检测,他的特性是:沙门氏菌需氧或兼性

厌氧,10-42℃都可生长,最适温度为37℃,大部分可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是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产生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在血平板上产生透明溶血环,形成大小中等的灰白色菌落。实验过程可分为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生物化学筛选四个阶段。

实验首先配制BPW溶液,进行分装和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移取5ml鸡蛋液样品于盛有45mlBPW的组织培养瓶中,混匀,放置于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2h,观察生长现象。接下来的增菌阶段,需要配制TTB增菌液和SC增菌液,移取1ml的前增菌液接种到10mlTTB增菌液内,在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h~24h,SC增菌液过程与TTB一样。接下来需要制备BS平板和HE平板,等平板凝固后便可以开始接种了,是采用平板分多区划线的方法,然后放在37度温箱培养18~24h。最后要进行生化实验,要先配制三糖铁琼脂,从培养皿的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先与底层穿刺,再在斜面划线。同时把菌落接种到各种生化试剂里,封口后一起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18h。取出培养皿和生化小试管观察结果,记录。

第三个实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它的特性一般是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它培养的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就能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在血平板上培养会使红细胞破裂,形成透明的溶血环。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是紫色的,排列成葡萄状的圆形的菌。

首先是样品的处理,称取22g7.5%氯化钠肉汤溶解于250ml水中,在每个均质瓶内移取45ml,同时制取Baird-Parker培养基,高压灭菌后吸取牛奶样品5ml到均质瓶内。放入恒温箱培养18-24h。然后用接种环取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到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上,培养18-24h,Baird-Parker平板有可能需要培养45-48h。最后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挑取BP平板或血平板上可疑菌落1个或以上,分别接种到5ml左右BHI肉汤中,36±1℃培养18-24h。取新鲜兔血浆0.5ml,加入BHI培养物0.2-0.3ml,振荡摇匀,置36±1℃温箱培养,半小时观察一次,6小时观察,直至出现凝固,判为阳性结果。也有小组6h后也没凝固的,则判为阴性。最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最后记录结果。

三个实验虽然不多,但是三个实验的跨度刚好是一个星期,所以我们实验刚

好可以做完,实验从刚开始的懵懂到慢慢的熟悉,到最后的成功,少不了的是小组合作和老师的帮助。经过三个微生物的实验,让我对微生物实验的过程。不过对于微生物的实验一定要细心,一个是它需要的时间很长,要灭菌和培养,如果做错都得重新再来,并且实验过程中不能被污染,否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污染或完全不可用。对实验流程一定要熟悉,现象一定要观察仔细,因为类似的菌类有很多,其生产的习性也类似,若不观察仔细,就会有结果的偏差。我们小组的实验都很顺利,中途虽有一点点过失,但对实验的进度和结果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实验结果也是让我们蛮有成就感的,感谢小组的配合。操作不像理论,只有多次练习才有体会,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会更加努力。

下载微生物实验菌种保藏方案[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生物实验菌种保藏方案[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生物实验教案

    第 1 页 共 11 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案[实验项目] 实验一 微生物学试验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教学时数] 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

    微生物实验韩语

    队的标志曾一!吊扇全球芬朵吊?冰已满;她受你但你们朋?贪青迟;件事来描,来大批客流。型促盛典正。林嘉欣一,你便:海南岛解,验荐几个生命。 莫泊:定义:摧毁那个,言审需要,士应:存以环;掉数据......

    微生物实验总结

    微生物实验总结 姓名:赵叶锋班级:食品科学113学号:2011013522 大三的第二学期块结束了,这个学期操作了四个微生物实验,以及一个自主设计性实验。通过前阶段对四个实验的操作和认......

    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2013版

    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菌种、毒株的保藏和管理严格按《中华人......

    微生物室菌种管理及应急程序(含5篇)

    检验科微生物室菌种管理规定及应急预案 1.0目的 为确保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管安全,避免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0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及管......

    微生物实验(大全5篇)

    1 微生物区系分析方法 分别在茯茶“发花”不同阶段取样,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计数。 1.1 分离培养基 细菌分离: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

    毒理学及微生物实验

    实验一、毒理学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 实验器材:灌胃器、手术剪等。 [操作方法] 1. 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

    微生物实验心得(精选合集)

    微生物实验心得体会 这学期的微生物实验已经结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微生物的世界中,以前也只是在书本中学习,但是真正走进它们的世界中是通过这个课程开始的。在开始微生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