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6: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

第一篇: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

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

今天看了两份关于毒奶粉事件的官方声明,一份是伊利的,一份是蒙牛的,看过之感慨啊,同样的三聚氰胺,不同的处理办法,不一样的结果,双方具体的官方声明内容网上可以搜到,有兴趣的商友可以搜索看看。

1.蒙牛的官方声明非常有力度,首先是向消费者道歉,然后承诺所有问题产品收回,对染病患者按国家标准的两倍给与赔偿,并进一步承诺,今后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到底。这种负责的态度给人的感觉是爽快,有魄力,敢作敢当。这样的态度相信会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尽管蒙牛的奶粉含量少,而且三聚氰胺的含量比三鹿2000多毫克远远不及,但是蒙牛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而是很干脆的说:有问题?马上处理、马上赔偿,绝不拖泥带水。这样的企业才是负责任的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而在集团会上的这段话更是掷地有声:

“我们宁可轰轰烈烈地死掉,也不能猥猥琐琐地活着。如果因为负大责任而死掉,死而无憾!至少,负责任死了比不负责任死了光荣得多。这就是我们的“终极思考”。”——牛根生 这次蒙牛的危机公关,取得了双赢:

(1)赢得了消费者的民心,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2)成功渡过这次危机,在无形中进一步的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2.伊利的官方申明,除了收回问题奶粉的声明和道歉外,没有一句话提及赔偿问题,而是在极力宣传三岁以上的人食入微量的三聚氰胺一点事也没有,给人的应像是。

(1)声明承担责任不果决,反而这份声明给消费者以狡辩的感觉。

(2)教育消费者三聚氰胺微量服用没事,给人以暗示放心吃三聚氰胺,更是增加了消费者的反感。

一次危机是灾难,也是难逢的机会,伊利的危机公关稍逊一筹

如果伊利把以下三个问题处理好了,伊利和蒙牛将打平:

(1)为什么避实就虚,不作出赔偿消费者的承诺,难道你真认为消费者不会吃你们生产的奶粉或吃了没事?

(2)为什么不把这次危机当成契机,去勇于承担责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3)为什么不在庄严的赔偿承诺后再把有关饮食安全的知识写成软文放到卖场,一边宣传饮食知识,一边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

诚实守信,敢作敢当,言行一致。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篇:蒙牛伊利危机公关

对于企业的公关危机处理,三鹿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讨论价值,毕竟一个企业的决策层将问题隐瞒了42天,直得9月11号问题曝光,三鹿已经在公众的心目中烙下了不道德、没人性的印记。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通过关公层面的一招一式就可以解决了。企业要么更换品牌,要么转型,但这还取决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让其发展。另一个不具备太多讨论价值的企业就是光明,当年光明的回炉奶事件管理层可以把问题转移区域部门经理的素质上,但已让光明元气大伤。作为公司的高层决策者也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应该摆在第一。随着国人的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安全也必将是人们最重视的一个环节。

下面出场的是两个乳业巨头蒙牛、伊利,这两间公司的产品都是在某些批次出了问题,但因为危机公关没有处理好,现在也已是到了难以收拾的境地。

我将从四个回合对他们的处理方式进行一个回顾,并附上一些评价。

第一回合奶粉出问题

当9月11号,卫生部表示高度怀疑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至此奶粉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开始。马上三鹿承认奶粉受污染

8月6日以前产品全部召回。次日三鹿集团将问题发生的原因归咎于非法奶农私自添加三聚氰胺。随着事件越来越严重,三鹿董事长田文华终于承认奶粉事件前已经检测出相关问题,也已就检测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过汇报。“但当记者问及:在内部检测之后为什么没有采取紧急的补救召回措施,田文华却不愿意做进一步的解释。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各地肾结石患者的陆续披露,卫生部将此次事件定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到9月16号国家曝光了22家婴幼儿奶粉厂家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至此三聚氰胺事件全面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伊利还是蒙牛都错过了解决危机的最好时机。这段时间企业要给公众的感觉就是你会对生命负责,你尊重人的生命。本来在国家质检总局披露问题奶粉名单之前,伊利、蒙牛可以在这段时间向社会发出公告:为了防止因为奶源遭到污染危及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或者因为内部某个环节管理不善导致产品监控不到位,暂时停止全国奶粉的销售,建议消费者暂时停止饮用本品牌的所有产品,待公司对所有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后再饮用。我们会将检验结果尽快向公众发布。

对于自家奶粉遭到污染我百分百的相信企业的内部人士是知情或者有察觉的,不管是从企业会计的结构成本或者是从竞争者对同行的关注,企业内部都是知情的。但所有的企业都噤声了,都在心存侥幸,他们不相信国家会将一个辛苦培育的行业毁掉,毕竟里面还涉及产业的经济利益问题,从这方面也体现企业对环境和政府政策的预见力不够,如何把握新的政策取向也成了企业将来必修的一门课。

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太自大了,以为国家在这件事情上会手软。毕竟如果这些企业真出了问题,奶制品行业损失将非常巨大,这里边涉及到产业链条的利益关系,不关是这些奶农的利益受损,为这些奶制品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也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他们希望国家给他们时间慢慢处理这些出现问题的奶粉。但他们都估计错了,国家在这几年在处理一些重大安全事件的时候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躲躲闪闪,要树立一个干净的环境也需要铁拳出击。还有一个更主要的问题是奶企业家所忽略的,那就是网络与民间团体的力量的崛起。现在的民间组织完全可以自己承担费用,对这些产品进行抽样检查,且只要有事件发生的痕迹,通过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根本隐瞒不了。交流权从未如此平等与顺畅,无处不在的讯息交流途径使消费者在权威的危机公关新闻发布会举行之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对事件本身有了自己的看法。更别指望通过发布会忽悠大众,人肉搜索的恐怖力量已经被多次验证。国家也许深深的明白这点,所以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显得非常干脆利落。

既然问题已经被揭露,那么企业就开始要面对公众的质疑与媒体的相关报道。伊利和蒙牛都发布了道歉公告,且承诺会对消费者负责。不过伊利明显没有蒙牛做的好,蒙牛在申明中强调会对患者负责,而伊利却还在狡辩自己的三聚氰胺低于国家标准属安全范畴,并未声明对消费者健康负责。

在液态奶检验报告出来之前,他们又犯了一次同样的错误,还是被动的等待国家的调查结果,一直未表现出主动及负责任的态度出来。这让他们再一次陷入民众讨伐的漩涡。

投资人对于伊利蒙牛的反应在股票上得到了反应,伊利在沪市连跌三个跌停,蒙牛在香港复牌大跌60%,牛根生团队的财富一日蒸发50亿。

第二回合:伊利蒙牛的回应

17日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一篇博文引起网友热议,阅读量达到98万多次。在这篇《在责任面前,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的文章中,牛根生指出自己对此并不知情。但是,新民网今日从该博文留言中发现,网友对此并不认同,互联网的平等互动效应再次得到展现。

在博文中,牛根生指出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虽然牛根生最后表示无论如何都会负起完全的责任,但是其自称不知道的言论,却让自己的慷慨激昂适得其反,网友纷纷跟帖,提出自己的质疑。一位网友跟帖指出,”作为一个业内人,奶里

面加三聚氰胺早已是乳品市场公开的秘密,也只有可怜的老百姓不知道吧。作为你,如果说不知道,就像杀人犯不知道杀人是犯罪一样,不合情理。“

而另一网友指出,牛根生如果真不知道三聚氰胺,就说明蒙牛不专业。”作为一个巨头奶业企业,对于质量检验,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检验环境,导致三聚氰胺从未被检出,这样的企业能够算是一家专业的奶业企业,蒙牛专业企业是空话。“

对于现在蒙牛的频频出现问题,网友”新客“痛心的说道:”从奶粉到液态奶,我们己经对你们没有任何的信心了,你们比中国男足还要伤害我们!“。

在这一回合中,伊利保持了沉默,但沉默不代表事情会自然解决,伊利的股票还是以跌停收盘。

当企业发生问题时,企业家第一时间该想到应该是消费者怎么样了?我该如何帮助消费者?而不是我该怎么推卸责任和辩解?在消费者情绪没有得到安抚之前,任何的辩解和推卸的理由都是苍白的。

第三回合:沉默之后的回应

9月23日蒙牛集团通过媒体向公众表示,蒙牛集团已抽调8000多名员工直接进驻奶站,24小时监控奶站和奶车,车车检测,批批检测,全力防范源头造假。同时在出厂销售环节进行批检,重点增加了对三聚氰胺的检测。蒙牛乳业奶源本部总经理郭晓岑仍然表示,企业愿意为奶农承担倒奶的损失,不会让此前奶农倒奶哭泣的场面再度发生。9月25日蒙牛通过媒体表示,蒙牛产品接受第三方检测

无三聚氰胺方可上市,检科院已经完成了一千多份份蒙牛产品样本的检测工作,所有受检产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今后经该院检测合格的蒙牛产品,外包装上也将贴上一枚醒目的安全标识,标明该产品”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消费者可以此来判断产品的安全。

在这点上蒙牛还算做的不错,向社会展示了蒙牛作为一个企业应该负起的责任,除了加强奶源的监管并愿意承担奶农的损失,在这点上至少是可以获得国家的支持,毕竟奶农的利益国家是必须得考虑的。

在这个回合中,伊利继续保持沉默,集团没有任何的作为。

第四回合:蒙牛的又一个重大错误

9月24日蒙牛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另据香港商业电台消息。蒙牛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供港蒙牛产品都来自大型供货商,出现问题可能性比大陆低。姚同山说,在大陆出现问题的蒙牛产品来自极少数供货商,包括小型奶站和奶农,也未确认何方要负主要责任,但目前还没有人因饮用蒙牛产品健康受损而提出索偿。

在这件事上蒙牛的做法是极不明智的,蒙牛的主要消费市场是在大陆,香港的人口不足大陆的一个比较大的市。如果蒙牛的高管只是单纯的想要稳定股票市值,这种方式也是愚蠢的,设想你这样的表态随时有可能丢掉大陆的市场,那香港的投资者还会买你的股票吗?这件事情在消费者中间引起轩然大波,本人之前觉得蒙牛对消费者比较负责,经过慢慢的改善应该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谅解。但这件事之后连我这样的国产品牌铁杆支持者都不会再喝蒙牛的产品。

伊利蒙牛应采取的总策略——5S原则

速度第一原则: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名单公布之前,伊利蒙牛应该把握新闻发布的主动权避免坐以待毙,主动发表声明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停止所有产品的销售,等公司进行全面清查之后再进行销售。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让媒体与公众的猜疑在消费者中蔓延。在这种关键时期其实产品的销售本来就不大,主动停止销售不仅损失不大而且还能挽救公司的信誉。

承担责任原则: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公司要做的就是表现出一个大企业所应有的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实际上,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秆,对企业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即企业应该怎样处理我才会感到满意。因此企业绝对不能选择对抗,态度至关重要。

真诚沟通原则: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都将接受质疑,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而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如果做到了这”三诚",事情的负面影响就会小的多。

系统运行原则:

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应该将员工、顾客、供应商、代理商、销售商、媒体、政府等都纳入整体的考虑范围。

权威证实原则:在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要自已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在前

台说话,使消费者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个人觉得他们现在任何的表白已经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企业应该静下来统一内部思想,用真正的行到慢慢的消除消费者心中的偏见,待时机成熟用几个典型的公关策划活动重塑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一个公司难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怎么办?

蒙牛和伊利是这样做的。在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不合格产品名单后,这两家公司分别于第二天上午发表道歉声明,宣布召回全部问题产品,表示将完善检测手段和方法,并承诺今后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蒙牛还对相应产品的生产线停业整顿,并承诺对因此造成疾患的消费者加倍赔偿、负责到底。

尽管如此,事态还是在朝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它们花费了数年建立起的信誉几乎毁于一旦,上星期天在北京沃尔玛万达店奶粉柜台看不到这两家的产品,液态奶柜台里它们也风光不再„„消费者对其谈虎色变,不再敢饮用它们的任何产品。蒙牛的商业合作伙伴肯德基和星巴克决定暂停销售和使用其产品和原料。它们的液态奶、奶粉甚至冷饮,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除了赔礼道歉外,它们要想恢复曾经的辉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1.采购全新检测设备,至少要保证能检测出三聚氰胺,当然其他有害健康的物质检测也要包括在内。

2.封装挤奶和运送环节。向国外先进同行学习,让牛奶挤出后,直接流入4℃的保鲜密封罐内,使得中间商根本无法向其中添加任何物质。但这无疑得颠覆目前的采购管理体系。

3.建立集中的奶源工厂,逐步剔除牛奶中间环节。

4.找第三方权威机构或学者参与监督管理。聘请具有声望的研究学者,直接赋予其独立权利进行管理监督,并对发现的若干种问题给出建议。

5.产品使用新批号,或者在产品包装上做明确的指导性标识。

6.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将每一步的进展与媒体进行沟通,并提供开放性的采访。

7.调整广告的角度。广告不能戛然而止,也不能继续沿用原有广告,而应该选用一些无自夸性质的内容。

8.避免与三鹿混为一谈。强调自己的性质与其他人不同,当然尺度需要把握好。

9.不回避问题,在网站上公开此次事件及进展。

10.说服超市重新上架,并出示新的检验结果。

11.与政府做好沟通工作,使其了解自己的努力。

12.协助政府制定更为严格的质量监督标准和法规,以及惩罚措施。

13.超市留人。为了不给消费者留下躲避责任的印象,要派业务员进驻各大超市,不推销做做解释也好。

14.医院留人。安抚患者(如果出现的话),目前只有三鹿在这样做,因为它不做不行。

15.保持价格平稳,不能对产品进行大幅降价,否则将让消费者不自觉地认为产品质量低下。

16.对外承诺绝不再犯,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并邀请国际知名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时发布报告。

17.成立专案小组,厘清内部管理体系,公司管理层应先带头降薪示过,并开除有腐败嫌疑的职员。

18.回购公司股票,让投资人找回信心。

19.安抚奶农,保证后续的牛奶供应。

20.防止过快发展,先练好内功。之所以出现牛奶厂不养奶牛、奶源方变成卖方市场的现象,正是由企业扩张过快、市场恶性竞争所导致的。

真正实施、真正要解决的恐怕还不止20条,而按照什么顺序、如何进行科学地组织也成了问题。比如,如果先做广告后上架,在消费者买不到的情况下,广告做了也没用;反过来,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还未改善,上架也还是卖不出去。再比如,在封装挤奶和运送环节,并不是简单地引进几个取奶设备就能搞定的,这需要整个上游的配合,甚至将牵动整个奶业的利益。

不管怎么看,事情的严重程度都已超出了普通危机公关的范畴。在此方面从未经历过如此挫折的蒙牛伊利陷入了焦头烂额的境地。但不管它们决定按照什么顺序去实施这场自我救赎,首先都必须具备一个要素,那就是一颗真正悔悟的良心。

从三鹿事件中蒙牛、伊利的表现谈危机公关

近日,甘肃14名婴儿因服食三鹿奶粉而患肾结石的事件震惊全国,随后,国家有关部门从22家乳制品企业的婴幼儿奶粉中检出了三聚氰胺。一时间,三鹿陷入危机之中,整个国内乳业陷入危机之中。

在这次危机事件中,三鹿品牌获得重生的几率几乎为零,这是企业愚弄消费者生命健康应该付出的代价。不过对于深陷危机的乳业其它企业,如何危机公关,转“危”为“机”,则是企业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蒙牛、伊利两家企业在三鹿事件中的表现。

三鹿事件后,蒙牛官方很快作出声明,首先是向消费者道歉,然后承诺所有问题产品收回,对染病患者按国家标准的两倍给与赔偿,并进一步承诺,今后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到底。其实蒙牛的奶粉产量少,而且三聚氰胺的含量比三鹿2000多毫克相差很远,但是蒙牛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特别是牛根生在蒙牛全员大会上的表态更令人佩服:“大品牌要负大责任。无论是与非,无论长与短,我们都要坚决地、彻底地、全面地负责任„„为了承担责任,我们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即使公司完蛋,我们也要毫不犹豫地履行承诺,把细节做到位,哪怕牺牲自我也要营造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乳制品市场„„我们宁可轰轰烈烈地死掉,也不能猥猥琐琐地活着。如果因为负大责任而死掉,死而无憾!至少,负责任死了比不负责任死了光荣得多。这就是我们的‘终极思考’„„”

另外,我们再看看伊利的表现。三鹿事件后,伊利高层说:“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15毫克/公斤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安全危害,三岁以上的儿童安全量会更高。虽然我公司生产的这批次产品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但我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伊利虽然声明要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但没有一句话提及赔偿问题,而是在极力宣传三岁以上的人食入微量的三聚氰胺一点事也没有,给人一种推卸责任的感觉。

蒙牛和伊利的不同态度让我们不能不深思一个问题:企业面对危机事件,如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进而转“危”为“机”,化险为夷呢?

应该说,企业要想成功应对危机事件,最关键一点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这个世界没有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品牌也是如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在所难免。然而,关键问题是错误出现以后,企业以何种态度面对错误。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处理危机事件,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

危机爆发后,企业可能会“四面楚歌”,政府批评、媒体曝光、公众质疑等都会纷至沓来。此时企业最明智的做法是,正视问题,以诚相待,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敢于公开真相,积极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且“闻过即改”,做出相应的改进举措,争取赢得公众的谅解和同情。

不要忽略,企业真诚的态度对单纯的公众的影响力。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不管它做错了什么,往往会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信任!其形象不但不会受到损害,反而会有所升华。许多危机成功的案例显示,企业在危机事件中的诚恳态度,不仅化解了一场灾难,而且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相反,许多企业担心危机事件曝光后会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采取隐瞒、掩盖、敷衍、“无可奉告”等愚蠢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雪上加霜。企业应该明白,在危机时刻,公众对企业的反应高度敏感,任何敷衍、傲慢、推卸责任的言行都可能激起公众的愤慨之情,使事态进一步恶化,一个被消费者憎恶抛弃的品牌其实一文不值。几乎所有的危机处理失败的案例,都存在着企业态度上的失误。

三鹿事件后,蒙牛除了道歉、赔偿、承诺外,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表示“为了承担责任,我们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这种真诚负责的态度,展示了蒙牛“大品牌要负大责任”境界,在消费者心里树立了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人心。

相反,伊利的声明避实就虚,不作出赔偿消费者的承诺,反而教育消费者三聚氰胺微量服用没事,这种态度给人以推卸责任,抽身事外,拿消费者当弱智的感觉。身为国内乳业的领先者,伊利不考虑如何勇于承担责任,反而试图抽身事外,这更是增加了消费者的厌恶感。试问,潘刚敢让自己的孩子吃这种所谓的安全奶粉吗?

危机是灾难,也是的契机,企业要想在危机事件中转“危”为“机”,化险为夷,切记: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

第三篇:案例二——伊利、蒙牛危机公关四大“战役”

伊利、蒙牛危机公关四大“战役”

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本应该让所有的食品生产商记住,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过人总是很容易健忘,在问题没有爆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伤痛总是很容易被忘记。

对于企业的公关危机处理,三鹿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讨论价值,毕竟一个企业的决策层将问题隐瞒了42天,直得9月11号问题曝光,三鹿已经在公众的心目中烙下了不道德、没人性的印记。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通过关公层面的一招一式就可以解决了。企业要么更换品牌,要么转型,但这还取决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让其发展。另一个不具备太多讨论价值的企业就是光明,当年光明的回炉奶事件管理层可以把问题转移区域部门经理的素质上,但已让光明元气大伤。作为公司的高层决策者也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应该摆在第一。随着国人的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安全也必将是人们最重视的一个环节。

下面出场的是两个乳业巨头蒙牛、伊利,这两间公司的产品都是在某些批次出了问题,但因为危机公关没有处理好,现在也已是到了难以收拾的境地。

我将从四个回合对他们的处理方式进行一个回顾,并附上一些评价。

第一回合奶粉出问题

当9月11号,卫生部表示高度怀疑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至此奶粉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开始。马上三鹿承认奶粉受污染 8月6日以前产品全部召回。次日三鹿集团将问题发生的原因归咎于非法奶农私自添加三聚氰胺。随着事件越来越严重,三鹿董事长田文华终于承认奶粉事件前已经检测出相关问题,也已就检测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过汇报。“但当记者问及:在内部检测之后为什么没有采取紧急的补救召回措施,田文华却不愿意做进一步的解释。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各地肾结石患者的陆续披露,卫生部将此次事件定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到9月16号国家曝光了22家婴幼儿奶粉厂家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至此三聚氰胺事件全面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伊利还是蒙牛都错过了解决危机的最好时机。这段时间企业要给公众的感觉就是你会对生命负责,你尊重人的生命。本来在国家质检总局披露问题奶粉名单之前,伊利、蒙牛可以在这段时间向社会发出公告:为了防止因为奶源遭到污染危及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或者因为内部某个环节管理不善导致产品监控不到位,暂时停止全国奶粉的销售,建议消费者暂时停止饮用本品牌的所有产品,待公司对所有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后再饮用。我们会将检验结果尽快向公众发布。

对于自家奶粉遭到污染我百分百的相信企业的内部人士是知情或者有察觉的,不管是从企业会计的结构成本或者是从竞争者对同行的关注,企业内部都是知情的。但所有的企业都噤声了,都在心存侥幸,他们不相信国家会将一个辛苦培育的行业毁掉,毕竟里面还涉及产业的经济利益问题,从这方面也体现企业对环境和政府政策的预见力不够,如何把握新的政策取向也成了企业将来必修的一门课。

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太自大了,以为国家在这件事情上会手软。毕竟如果这些企业真出了问题,奶制品行业损失将非常巨大,这里边涉及到产业链条的利益关系,不关是这些奶农的利益受损,为这些奶制品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也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他们希望国家给他们时间慢慢处理这些出现问题的 奶粉。但他们都估计错了,国家在这几年在处理一些重大安全事件的时候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躲躲闪闪,要树立一个干净的环境也需要铁拳出击。还有一个更主要的问题是奶企业家所忽略的,那就是网络与民间团体的力量的崛起。现在的民间组织完全可以自己承担费用,对这些产品进行抽样检查,且只要有事件发生的痕迹,通过互联网的放大效应根本隐瞒不了。交流权从未如此平等与顺畅,无处不在的讯息交流途径使消费者在权威的危机公关新闻发布会举行之前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对事件本身有了自己的看法。更别指望通过发布会忽悠大众,人肉搜索的恐怖力量已经被多次验证。国家也许深深的明白这点,所以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显得非常干脆利落。

既然问题已经被揭露,那么企业就开始要面对公众的质疑与媒体的相关报道。伊利和蒙牛都发布了道歉公告,且承诺会对消费者负责。不过伊利明显没有蒙牛做的好,蒙牛在申明中强调会对患者负责,而伊利却还在狡辩自己的三聚氰胺低于国家标准属安全范畴,并未声明对消费者健康负责。

在液态奶检验报告出来之前,他们又犯了一次同样的错误,还是被动的等待国家的调查结果,一直未表现出主动及负责任的态度出来。这让他们再一次陷入民众讨伐的漩涡。

投资人对于伊利蒙牛的反应在股票上得到了反应,伊利在沪市连跌三个跌停,蒙牛在香港复牌大跌60%,牛根生团队的财富一日蒸发50亿。

第二回合:伊利蒙牛的回应

17日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一篇博文引起网友热议,阅读量达到98万多次。在这篇《在责任面前,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的文章中,牛根生指出自己对此并不知情。但是,新民网今日从该博文留言中发现,网友对此并不认同,互联网的平等互动效应再次得到展现。

在博文中,牛根生指出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虽然牛根生最后表示无论如何都会负起完全的责任,但是其自称不知道的言论,却让自己的慷慨激昂适得其反,网友纷纷跟帖,提出自己的质疑。一位网友跟帖指出,”作为一个业内人,奶里面加三聚氰胺早已是乳品市场公开的秘密,也只有可怜的老百姓不知道吧。作为你,如果说不知道,就像杀人犯不知道杀人是犯罪一样,不合情理。“

而另一网友指出,牛根生如果真不知道三聚氰胺,就说明蒙牛不专业。”作为一个巨头奶业企业,对于质量检验,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检验环境,导致三聚氰胺从未被检出,这样的企业能够算是一家专业的奶业企业,蒙牛专业企业是空话。“

对于现在蒙牛的频频出现问题,网友”新客“痛心的说道:”从奶粉到液态奶,我们己经对你们没有任何的信心了,你们比中国男足还要伤害我们!“。

在这一回合中,伊利保持了沉默,但沉默不代表事情会自然解决,伊利的股票还是以跌停收盘。

当企业发生问题时,企业家第一时间该想到应该是消费者怎么样了?我该如何帮助消费者?而不是我该怎么推卸责任和辩解?在消费者情绪没有得到安抚之前,任何的辩解和推卸的理由都是苍白的。

第三回合:沉默之后的回应

9月23日蒙牛集团通过媒体向公众表示,蒙牛集团已抽调8000多名员工直接进驻奶站,24小时监控奶站和奶车,车车检测,批批检测,全力防范源头造假。同时在出厂销售环节进行批检,重点增加了对三聚氰胺的检测。蒙牛乳业奶源本部总经理郭晓岑仍然表示,企业愿意为奶农承担倒奶的损失,不会让此前奶农倒奶哭泣的场面再度发生。

9月25日蒙牛通过媒体表示,蒙牛产品接受第三方检测 无三聚氰胺方可上市,检科院已经完成了一千多份份蒙牛产品样本的检测工作,所有受检产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今后经该院检测合格的蒙牛产品,外包装上也将贴上一枚醒目的安全标识,标明该产品”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消费者可以此来判断产品的安全。

在这点上蒙牛还算做的不错,向社会展示了蒙牛作为一个企业应该负起的责任,除了加强奶源的监管并愿意承担奶农的损失,在这点上至少是可以获得国家的支持,毕竟奶农的利益国家是必须得考虑的。

在这个回合中,伊利继续保持沉默,集团没有任何的作为。

第四回合:蒙牛的又一个重大错误

9月24日蒙牛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另据香港商业电台消息。蒙牛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供港蒙牛产品都来自大型供货商,出现问题可能性比大陆低。姚同山说,在大陆出现问题的蒙牛产品来自极少数供货商,包括小型奶站和奶农,也未确认何方要负主要责任,但目前还没有人因饮用蒙牛产品健康受损而提出索偿。

在这件事上蒙牛的做法是极不明智的,蒙牛的主要消费市场是在大陆,香港的人口不足大陆的一个比较大的市。如果蒙牛的高管只是单纯的想要稳定股票市值,这种方式也是愚蠢的,设想你这样的表态随时有可能丢掉大陆的市场,那香港的投资者还会买你的股票吗?这件事情在消费者中间引起轩然大波,本人之前觉得蒙牛对消费者比较负责,经过慢慢的改善应该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谅解。但这件事之后连我这样的国产品牌铁杆支持者都不会再喝蒙牛的产品。

伊利蒙牛应采取的总策略——5S原则

速度第一原则: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名单公布之前,伊利蒙牛应该把握新闻发布的主动权避免坐以待毙,主动发表声明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停止所有产品的销售,等公司进行全面清查之后再进行销售。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让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让媒体与公众的猜疑在消费者中蔓延。在这种关键时期其实产品的销售本来就不大,主动停止销售不仅损失不大而且还能挽救公司的信誉。

承担责任原则: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公司要做的就是表现出一个大企业所应有的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实际上,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秆,对企业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即企业应该怎样处理我才会感到满意。因此企业绝对不能选择对抗,态度至关重要。

真诚沟通原则: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都将接受质疑,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而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如果做到了这”三诚",事情的负面影响就会小的多。

系统运行原则: 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应该将员工、顾客、供应商、代理商、销售商、媒体、政府等都纳入整体的考虑范围。

权威证实原则:在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要自已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在前台说话,使消费者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个人觉得他们现在任何的表白已经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企业应该静下来统一内部思想,用真正的行到慢慢的消除消费者心中的偏见,待时机成熟用几个典型的公关策划活动重塑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

蒙牛、伊利致歉书:

蒙牛的承诺

9月16日国家公布了检出三聚氰胺的22家乳制品企业名单,其中蒙牛集团2008年1月8日(批次号20080108/B11030080103)、1月9日(批次号20080109/B21030071224)、1月14日(批次号20080114/B21010071228)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也检出三聚氰胺。

我们对因食用上述批次奶粉而造成身心伤害的消费者表示诚挚的道歉,并对消费蒙牛其他产品的全国消费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在此,蒙牛集团郑重承诺:

第一,将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由蒙牛公司承担。相关产品的生产线停产整顿。对因食用上述批次奶粉造成身体疾患的消费者,我们将按照国家标准加倍赔偿,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我们负责到底。

第二,从即日起蒙牛集团将委托国家及地方相关检测机构,对蒙牛所有产品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将于几天后予以公告。

第三,为了维护奶农的利益,凡经检验合格的原奶将继续收购。

退货咨询电话:4006603333;8008053333

附件:问题奶粉下架、召回及消费者办理退货流程

二OO八年九月十七日

问题奶粉下架、召回及消费者办理退货流程

一、目前仍处在市场流通领域的问题奶粉,蒙牛乳业工作人员将与相关卖场、销售终端进行联络,迅速将其下架、召回;

二、已购问题奶粉消费者退货流程:

1、准备好所购买蒙牛产品的包装或票据;

2、拨蒙牛退货咨询免费电话:4006603333或8008053333,按照工作人员指引前往附近蒙牛销售点;

3、所有问题奶粉一律按照原价进行退货,如消费者票据遗失,则根据当地市场价格进行退款处理。

伊利致歉书:

一、16日接到国家质检总局通知伊利集团一款儿童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伊利集团在第一时间内将市场该批次产品已经全部收回,目前市场上已没有该批次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二、北2008年奥运会所有乳制品都是伊利集团提供的,经国家监测全部合格。市场上销售的伊利奥运产品与供应奥运会的产品是相同品质的。

三、国家本次抽检了伊利35批婴幼儿奶粉和儿童奶粉,其中有一批2008年7月16号生产的批号(5133811)3+儿童奶粉普通袋装三聚氰胺含量每公斤12毫克。9月17日一早,国家公布伊利所有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合格。

四、根据最新发布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信息,以最严格的0-6月龄的婴幼儿作为保护对象,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15毫克/公斤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安全危害。三岁以上的儿童安全量会更高。虽然我公司生产的这批次产品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但我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消费者手里若还有这批次产品的,请与400169999客服电话联系进行退货。

五、对本次产品中三聚氰胺检出给广大消费者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歉意,我们保证在今后的生产中,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奶农的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注明:

退货产品:

生产日期:20080716

批号:5133811 儿童 3+奶粉普通袋装

联系电话:400816999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0八年九月十七日

第四篇:从3Q大战看企业危机公关

从3Q大战看企业危机公关

叶珍晶

内容提要:腾讯与奇虎360两家公司自9月起展开口水战,随即逐渐升级成一场人尽皆知的“3Q大战”,在这一过程中,两家公司为赢得舆论及用户的支持采取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措施,本文从个层面解析了两家公司危机公关战略。

Summary: Since September, Tencent and JiHu 360 two companies launched a spat and the immediately escalated into a everyone knows “3Q war”, in this process, the two companies in order to win public opinion and users support adopted a series of crisis management measures, this article analytic the two companies PR strategy from a level.关键词:腾讯 360 危机公关 3Q

2010年十一月初,腾讯与奇虎360两家公司的矛盾迅速激化,进而展开了一场互联网上人尽皆知的3Q大战。虽然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3Q大战已暂时告一段落,但这两家企业在这场战争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措施也为新闻公关以及危机传播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

“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①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情势或状态。”

②而企业危机则是指“意想不到的,危机企业生命财产和名誉的重大事件。”腾讯和奇虎两家

公司在这场战争中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然而,两家的策略各有所不同。

一、双方业务对比:

·360公司创立于2005年,旗下拥有360安全卫

士、360杀毒、360安全浏览器、360保险箱、360·腾讯成立于1998,旗下拥有即时通信QQ、腾

讯网、腾讯游戏、QQ空间、无线门户、搜搜、手机卫士等产品。

拍拍、财付通等平台。

二、事件回放:

9月27日,360推出隐私保护器,称QQ偷窥用户隐私,随后又推出扣扣保镖可屏蔽QQ弹窗和广告等功能。两家公司自此陷入长达一个月的口水战。

事件在11月3日晚18:20左右达到高潮,腾讯通过全国IM弹窗形式,向网友表达其刚刚做出的“艰难决定”:

“在360公司停止对QQ

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

② 《危机传播管理》

胡百精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公关策划实战》 易圣华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③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腾讯再次发出一条公告称360推出的扣扣保镖通过“恐吓”和“诱骗”用户的手段对QQ软篡改,并呼吁用户不要使用360软件,更不要通过360软件备份QQ资料,“以免个人数据被窃取”。

19:18分左右,360通过向新闻媒体发布公告的形式正式表态,指责腾讯要挟用户,并

透露“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大家能够继续同时正常使用QQ和360软件,相应措施将尽快推出,请大家稍候。”

就在两分钟后,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通过新浪微博公布了这一“保证360与QQ同时运营”的举措:为腾讯9月推出的基于浏览器的WEB QQ做了一个客户端,用户使用这款客户端可以保证360与QQ聊天的顺畅进行。

19:40分,360官方通过新闻稿正式向外界公布推出WEB QQ客户端。

针对奇虎这一系列举措,腾讯公司迅速反击,关闭了WEB QQ的网站入口。

21:20左右,360对扣扣保镖做下线处理。21:30分,360发布致网民紧急求助信,称目前是360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恳请”用户能够坚定地站出来。

360在紧急求助信里呼吁,“请您及您身边的朋友们,为了互联网安全的未来停用腾讯

QQ三天,以示对腾讯公司不尊重用户权益的抗议。在这三天之间您或您的朋友可以使用MSN或飞信等其他聊天工具代替。”④

11月4日早晨腾讯召开了发布会,发布会现场,腾讯副总裁刘畅接受采访声音哽咽,声称这不是战争。

与此同时,腾讯发出第二封致用户的公开信,称“我们只是在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去发起一次呼救”,“宁肯背负可能的骂名,以如此激烈的方式来表达的原因,是因为任何的劝说,舆论,正义的声音都无法遏制360没有道德底线的破坏和窃取,是因为我们已经退无可退,让无可让,我们的身后,是悬崖万丈!”⑤

11月6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对外发出一封名为“不得不说的话”的公开信。周鸿祎在公开信中称表示腾讯此前抄袭360安全卫士并强制推广的行为是置360于死地。周称,“这种赤裸裸的抄袭,明目张胆地欺负人,别人忍得住,我忍不住。”

周鸿祎在公开信中还表示,“QQ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它强制弹窗、强制扫描、强制升

级、强制推广,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依靠用户在QQ上积累的社会关系,强制用户接受它的产品。这种商业模式,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创新寥落,寸草不生。”⑥

11月10日:360称QQ已与360全线产品兼容。

同日,腾讯回应称仍有500万用户受威胁。

11月21日,在工信部的干涉下两家公司分别发出了一份道歉信,向广大用户致歉。

至此这场纷争逐渐告一段落,3Q案也将于11月25日开庭。

三、解析

在这场战争中,腾讯公司作为一个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平台的公司,所作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都显得有所欠缺,以至于舆论从一开始就倒向360公司,从而使自己出于了相对被动的地位。

首先,腾讯公司以QQ为主,推出了门户网站、对战平台、购物网站等项目,并凭借巨大的用户群迅速打开市场。但与此同时也引出了一大片质疑声,网友指出QQ游戏是对联众对战平台的抄袭,拍拍是对淘宝的抄袭,问问是对百度知道的抄袭,财付通是对支付宝的抄③ 《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 腾讯公司

《360致网民的紧急求助信》 奇虎360公司

⑤ 《难以承受之痛的背后——致QQ用户的第二封信》腾讯公司

⑥ 《不得不说的话》 周鸿祎 ④

袭,同样,腾讯微博、搜搜甚至QQ音乐、QQ电脑管家等都可以看做是对新浪、google、酷狗、360保险箱等的变相模仿。腾讯的各类山寨产品虽然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却也使大量用户对其原创性产生了质疑,于此同时,腾讯通过QQ秀、QQ游戏、QQ空间等以及各种钻收取了用户大量的金钱。这一切都使腾讯公司在从一开始面对声称永久免费的360公司时处于不利地位,以至于腾讯在发出第一封公开信要求用户二选一时,引发了大量QQ付费用户的不满和抵制,不少用户选择MSN代替QQ导致了QQ用户短时间内大量下降。

对腾讯的舆论压力形成于第一封公开性后,政策的不合理导致公众对企业美誉度的丧失,企业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受损。从腾讯整个处理危机的过程和措施来看,其公关危机不当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没有立即阻止事态的发展

在危机状态下,企业处理危机的首要原则就是立即控制事态发展,显然腾讯忽视了这一点并因“公开信及相关措施”而加大了舆论的火候。在前期“技术暗战”阶段属于企业纯粹的技术竞争,并未和用户扯上关系,到了“弹窗口水战”阶段腾讯的应对措施开始显示出不当的地方:首先,腾讯没有顾及自身企业形象,选择了比较滑稽的“弹窗大战”为主要形式,集合“谩骂、声明、联盟对抗、专题、白皮书、曝光、报案”等各种战术手段的混战,这让公众感觉到企业行为的“娱乐式”、不够严谨、轻肆。到了矛盾激化阶段,腾讯亦做出了最为关键的不当措施,即“二选一”,殊不知腾讯的产品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涉及亿万用户的切身权益,果断的停止产品服务显然过于随意和鲁莽,另外以一种强制性的威胁姿态干预用户选择权,必然很容易激起用户的抵制。最终舆论普遍反映出此举带有“要挟、强制”等色彩,缺少对用户的重视和责任,遭到了用户的指责和反感。

2、没有利用权威管理部门和第三方力量

在法律没有定义的情况下,公众的恐惧需要权威证实。腾讯一直忙着“自示清白”,忽略了请权威机构证明,然而公众舆论此时是对腾讯不利的,公众在舆论当中总是习惯自觉的支持“弱者”,因而360一开始就占据了正面舆论和道义的有利战地,还带有“挑战霸权”的正义色彩。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应该及时利用权威管理部门资源,挑动第三方力量参与对公众的沟通工作,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缺乏有效沟通

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整个事件当中,腾讯只是通过两次“公开信”来和公众沟通,显然无法满足公共对组织信息的需求。相反,360公司迎合了公众的需求,周鸿祎更是通过微博赢得了大量的网民支持。

腾讯的公关策略是大演苦情戏,从两封语句偏于公式化的公开信,到公关总监在记者招待会上“飙泪”,戏做到十分足,看似十分感人,可惜由于缺乏诚意,晶莹的泪珠变成“鳄鱼泪”,沦为赤裸裸的做戏,让人倒足胃口。此后,马化腾的公开道歉也被网友指不真诚,无法接受。

相比之下,360的应对策略棋高一着。11月6日,周鸿炜发表《不得不说的话》回应外界,信中拍胸脯担保做扣扣保镖软件实为保护用户利益。还剖心剖肝地回顾了自己一路创业的心路历程,言辞激切,被众多网友称赞“真性情”。360的做法也难以排除做戏的成分,但同为做戏,手法比腾讯高明不少,四、结语

文显堂先生的新作《搞定》(政府、企业、机构新闻传播实战教科书),书中提到,“在新闻媒体时代,化解公关危机必须要做到真诚、善意和承诺。”而从这三方面考虑,腾讯公司都逊于360一筹,此战也暴露了其内部组织混乱,公关能力低下等原因。虽然基于强大的用户网络的支持,腾讯公司并不会处于绝对被动的状态,但此战过后,腾讯公司的信誉已然大受影响,能否挽回用户的信任仍需一段较长的时间。至于360公司虽然获得了大量的舆论

支持,但在此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其浏览器的网络占有率在此期间大量下降,这使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道德色彩,将许多事物归结为对错二字。这场战事,就社会发展而言没对没错。本质上这是一场用户资源争夺战,是一个生意,而不是什么对错。周鸿祎说的很直接:用户体验,用户选择。这背后还是一个词:用户利益。用户与这两个企业,存在的是利益与选择。用户的桌面,用户的选择权,用户的体验,都将决定用户最终的选择与归属,都将成为企业最终价值的数字。任何形式的商业竞争都不应该将用户的利益置于不顾,腾讯和360上演的这一场闹剧使用户的桌面演变成为战场,此举都算不上明智。排除法律层面不说,两家公司的声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损害,接下来的官司无论谁输谁赢,两者都不能算的上是赢家。

这场战争也为腾讯公司的公关能力敲响警钟,作为一个大型网络媒体企业,薄弱的公关意识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弱点而被对手有机可乘。

参考文献:

《危机传播管理》 胡百精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公关策划实战》 易圣华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 腾讯公司

《360致网民的紧急求助信》 奇虎360公司

《难以承受之痛的背后——致QQ用户的第二封信》腾讯公司

《不得不说的话》 周鸿祎

《搞定》 文显堂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叶珍晶,人文学院汉语言083。

QQ:230917844

email:yzhj009@qq.com

第五篇:从双汇看危机公关

从“双汇事件”透视企业危机公关 环测学院 土地09-2班 顾伟 07093301 摘要:2011 年3 月15 日,中央电视台的维权行动中曝光了济源双汇集团所用生猪中含有大量瘦肉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此次事件引起广泛热议。双汇集团进行了一些危机公关行动,但其中漏洞百出。

关键字:瘦肉精 双汇 危机公关 双汇事件回放

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双汇集团济源公司收购屠宰喂养瘦肉精的“健美猪”的事件;3月16日,双汇集团发表致歉声明;3月17日,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声明,撤销了济源公司相关责任人的职务。但是虽然各地商超纷纷自主下架,但双汇一直没有发出召回声明,也没有启动赔偿机制。

这里,我们暂且不谈双汇是不是“流着道德的血液”,也把检验检疫的漏洞、政府部门的责任暂搁一旁。我们单单看看双汇的危机公关能力。值得欣慰的是双汇没有像当年的三鹿一样,报道一出,强词狡辩,甚至宣称状告失实报道的记者。该案例被列为央视3.15行动的重头戏,涉及的“人证”、“物证”俱已摆在台面上,强辩无益。虽然陷入事件旋涡的是双汇集团的一家分公司,可借着品牌“一荣皆荣,一毁同毁”的辐射力,此次事件对双汇集团整体的商业运营、品牌信誉的打击在所难免,当是时,最需要的就是开展一轮积极得体的危机公关。虽然双汇集团已经发出了若干声明,可是“无为”的反应本身就是消极的鸵鸟策略,在舆论火力最猛的第一天里,双汇没有人出来说话。甚至在各方媒体闻讯赶来之时,集体躲避采访,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双汇集团要求员工一律不得私自接受媒体采访,否则扣发奖金。目前,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或逐渐平息中。我大胆预测,双汇不会是2008年的三鹿,轰然倒掉。但双汇一定会成为2005年的光明,在回锅奶后让位蒙牛伊利,从此退出行业老大的地位一样,成为行业第二阵营品牌,让贤雨润金锣得利斯甚至更多的弟兄。

双汇危机公关中所存在的问题

1、没有确定完善的危机公关系统。

危机管理的HACCP模型告诉我们,平时的政府和媒体关系决定危机时的损失情况。从双汇的情况看,虽然一直是央视的大客户,天天在央视喊着“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但显然并没有受到相应的中国特色的媒体保护。虽然央视本次瘦肉精的选题来头不小,但明明是行业的问题,却为什么一定拿双汇开刀,实在值得反思。同时,也没有得到其他媒体或相关部门的信息预警。显然,平时的公关功课,并不出色。

2、没有积极引导舆论导向

社会舆论不会因为受到阻力就偃旗息鼓,相反,在信息源不公开的环境下,它会迅速滋生、膨胀,朝着“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对方”的方向狂奔。于是我们看到这件事在网上、报纸、电视、人们的口中迅速流传,信息的缺失被愤怒的情绪所填充。危机发生过程中,双汇虽然也内部禁止员工接受采访了,但一是“禁令”本身居然从员工口里传递给媒体被媒体当新闻报道出来;二是实际上多人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既造成了非必需信息传递,甚至信息矛盾,给媒体抓住些把炳,又因为回答前没有经过团队斟酌,出言不慎。如副总经理杜俊甫第一次接受采访时显然还没准备好,完全否认事实,称“农业部对瘦肉精有严格的规定,双汇集团同样对瘦肉精一直有严格的管理和检测规定,不可能出这样的事情,所以集团一定会严格核实,了解具体实情,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别说你明明知道瘦肉精的事是行业潜规则的基本事实了,就算真是偶然事件,确实不一定发生,也不敢一口否了。这让我们想起当年2005年光明乳业河南山盟公司出事后,光明铁娘子王佳芬也是第一时间说”上海没事“,结果非把媒体的矛头引到上海,引出个”早产奶"的不是事的事。以至于危机雪上加霜。

3、没有积极承担责任。

3月16日上午11点5分,双汇集团官网首次就此事发表声明,在致歉的同时公布了一些处理措施。这份声明来得有点迟,舆论在过去的25个小时里已经得到剧烈发酵,延误了最佳“诊治时间”。且这迟来的声明,也被官方辞令包装得缺乏诚意。“深表歉意”是必须的,“停产整顿、全面检查”也不过分,可是事件的主体——参与“健美猪”交易的人、用“健美猪”加工的产品该怎么处理?这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却没有交代。3月31日上午10时,双汇集团在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双汇董事长、71岁的万隆鞠躬道歉。会上,双汇集团特别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全国各地经销商“即兴”发言,多位经销商表示对双汇依然充满信心。一位来自辽宁的经销商最后高喊“双汇万岁,万隆万岁”,被主席台上的万隆连摆手叫停。没有积极引导舆论导向,道歉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一,道歉诚意与民意期待有很大距离,道歉的诚意明显不够。其二,道歉大会似乎变成了娱乐大会。经销商高喊“双汇万岁,万隆万岁”成了一出闹剧,完全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其三,道歉的对象理应是广大消费者,但此次道歉大会云集了职工和经销商,更像是一次热热闹闹的“家族聚会”,淡化了道歉。双汇集团在道歉大会结束后,没有提出一系列的反馈措施,没有积极承担责任。

4、滥用危机公关手段,反而起到反效果。

3月17日19时50分,双汇发布了第二份集团声明,方才提及问题产品的下架召回、相关管理人员免职的要点,并别出心裁地将每年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这份声明本身可以说比较让人满意,只是第三天才缓过神来,拿出实在有效的公关方案,也实在难以平复消费者狂澜般的怒气了。

双汇事件至今余音袅袅,它除了给我们的食品企业一些苦涩的前车之鉴外,还告诉我们:企业要有危机意识,建立系统化的危机公关策略,在危机来临时,方能沉住气,采取冷静恰当的公关措施。当然,危机公关首先应该发生在管理层的意识中,才可能“治未病”,规范企业公民的日常运作。双汇集团完全可以凭借其实力依靠规范运营获得可观利润。舆论监督这只“Hello Kitty”发威很厉害,比尔盖茨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唯有秉持危机感方能闲看市场风云或卷或舒。

作为一家“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大型企业,对管理层的违法行径没有雷厉风行的处置,呈现的却是软弱、姑息的企业形象。而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没在第一时间召回问题产品,免不了被人诟病为责任心不够、罔顾消费者健康。危机公关的动作要快,轻重要分,这个含糊的声明显露出双汇在这两方面的不足。大公司无疑更有能力进行自我纠正,从而“回头是岸”。

在此,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学会危机公关,更懂得在公关之后真正负起责任,痛改前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个人,时时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冀朋元 许超 《公共关系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郑成武:媒体危机公关 5S 通用原则[J].中国行政管理

下载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伊利蒙牛的危机公关看企业诚信(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蒙牛特仑苏OMP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蒙牛特仑苏OMP事件看危机公关 一、案例: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迅速地在世界各地蔓延,全球经济尚未快速回暖,在这个寒风萧萧的经济危机年代,有一个来自中国的企业的心情却比......

    从霸王危机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霸王危机事件看危机公关 一、 事件背景 事件主角:霸王、发生时间:2010年7月、危机根源:媒体报道、危机类型:产品质量危机。 短短二三天时间,霸王经历了企业最惊险生死劫。 20......

    蒙牛的危机公关营销

    营销策划 期中作业蒙牛的危机公关营销案例分析 ——三聚氰胺事件透析危机公关营销的两种解决办法作者宋澈 学院 专业 年级 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2008 2200708101 成绩 学......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概述丰田汽车公司由于踏板问题等汽车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召回汽车,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面对全球性的危机,丰田展开了大规模的危机公关......

    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

    从SK-II事件看宝洁危机公关 发布时间:2006-10-30 12:53:00 点击:1714 从某种角度上说,SK-II事件的起因与背景几乎与不久前的KFC苏丹红**如出一辙:同样的归属国、同样的大型......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丰田雪崩式的召回始于美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丰田公司接连曝出油门踏板、驾驶座脚垫、刹车等部件存在缺陷,累计逼近1000万辆汽车的多起“召回门”......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从丰田召回事件看危机公关 关键词:丰田“召回门”、危机公关、企业形象、国家形象 内容摘要: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制造业一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品质在全世界享有声誉。此次丰......

    从杜邦特富龙事件看企业公关危机管理_NEW

    从杜邦特富龙事件看企业公关危机管理 信管0301 冯雁 (3130030105) 去年7月开始,杜邦“特富龙”这个名字又在我们耳边回响起。这一次不是因为用特富龙这种材料制造的锅有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