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xx村“薄弱村”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大全
xx镇xx村“薄弱村”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薄弱村党组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水平,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 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夯实基础、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为目标,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提高素质、改进作风、规范运作、整治后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主要任务,按照“一村一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标本兼治”的原则,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目标任务
本着“硬件上档次、软件上水平”的原则,通过整治转化、实 行“赶超”工程,确保薄弱村党组织达到“班子团结、队伍坚强、硬件达标、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的创建目标。
三、主要措施
1、狠抓领导包村制度。建立镇领导联系后进村制度,镇党委成立了着力推进薄弱村 “赶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镇长、副书记担任,其它党政班子成员任组员。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党委书记总体抓,镇长、副书记亲自 1
抓,小组成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镇党委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xxx、镇党委副书记xxx为挂点领导,包村干部xxx为联络员的xx村“薄弱村”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机制到位。包村领导干部要定期到村调研指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2、配强配优干部,加强班子建设。要建设一套好的领导班子,配强党支部书记是重点,使其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根据xx村从2011年10月至今缺乏村党支部书记的实际,镇党委以薄弱村整顿为契机,选好村党支部书记,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致富能人吸收为村党支部书记。下大力气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采取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充实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理顺两委关系,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切实解决有人管事、能管好事的问题;要采取培训教育等多种手段,对班子成员重点是对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岗位素质培训,提高工作能力,打造一支团结、奉献、敬岗、爱业的领导集体,带出一个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好班子。
3、培养一支队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搭建农村党员创业平台,同时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来,引导党员带领群众振兴农村经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好党员作用。重视发展青年党员,重视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4、找准一条路子,坚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薄弱 村”转化的重点工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动党员群众献计献策,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制定村级发展规划,找准一条适合村情的发展好路子,带动群众致富。经济上不去,缺乏致富带头人,经营模式单一,有较多的贫困户,生活困难,是薄弱村落后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集体经济薄弱。xx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存量少、收入薄,另一方面负债重、支出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是提高基层党组织为群众办事能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抓好整顿的同进,必须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上。要教育他们把发展经济的基点定准,克服畏难情绪,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艰苦创业,走出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xx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模式,通过发挥村党组织和种养协会的作用,积极为种养户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在苗种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指导,引导种养户科学种养,激发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5、抓好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到活动室设施齐全,争取资金对村委办公楼维修改造,对室内外进行装修,配备必备的办公设施,彻底改善办公条件,建设文化活动室和党员活动室,切实加强阵地建设。指导村级党组织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村两委的各项学习和工作制度,实行“四民主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抓好村民代表议事、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增加工作透明度,做到有章理事,按章办事。提高群众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切实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6、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镇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为薄弱村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干
部的培训、民政优抚、低保、农业科技培训、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加强政策倾斜,在同等条件下薄弱村优先,改善村发展环境。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要采取积极向上级挂钩联系单位畜牧兽医水产局争取帮扶等办法,争取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倾斜扶持,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
7、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开展爱心求助活动,积极争取上级低保、慈善求助、关爱残疾等有关政策和项目,使村里困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有效的求助和关爱,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抓好整改工作,事关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巩固,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效果。镇党委对整改落实工作负总责,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体系。
2、加强协调,互帮互助。包村干部、村党支部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镇党委。广大党员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上下联运,加强协调;先进村要积极帮助后进村,主动沟通,介绍经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努力抓好落实。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2年4月19日
第二篇:经济发展薄弱村整顿总结
对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周村区萌水镇党委书记 尹斌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抓住机遇,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乡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近期,萌水镇党委围绕如何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萌水镇辖行政村36个,2007年前共有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明显呈现出东强西弱、发展不均衡的局势。近几年来,在区委组织部和市区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萌水镇各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致富,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基础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全镇原有的18个经济薄弱村,已有南池、北池、魏家等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顺利实现转化。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查,分类施治,选好薄弱村两委班子成员。镇党委专门成立经济薄弱村调查领导小组,在开展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逐个逐个会诊,找出症结,定准措施,一村一策,分类施治,动态管理,切实提高了整顿质量和效果。结合07年村两委换届,摸清竞选者基本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心态及竞选目的,按照不同村情民意有针对性的鼓励“能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等)参与竞选,并努力营造适于他们参选的良好氛围。通过选举,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年富力强,符合“双高双强”的同志被选进了村“两委”班子,村“两委”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群众基础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我镇现有121名村“两委”成员,其中党员92名,占76%,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1%。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实现一人兼的村已达到29个,占80.6%;“双高双强”型人才占96%,为全镇薄弱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建立薄弱村转化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薄弱村整顿转化台帐。镇党委建立薄弱村整顿转化台帐,包括薄弱村“两委”班子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整顿转化目标及措施、整顿责任人和转化时限等事项,实行动态管理,转化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建立调度通报制度,对整顿转化情况每季度调度通报一次,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及时总结推广薄弱村整顿转化的典型经验,把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引向深入。二是规范薄弱村村级事务管理程序。坚持用“一提四议一公开”工作法催生民生新项目,保证薄弱村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运行。在村级财务、合同及印章规范运转方面,由镇农村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严把民主程序关,避免造成遗留问题。深入开展村级风险预警方案及时掌握村里的情况,扎实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和谐稳定大局。三是加强薄弱村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强化薄弱村后备干部日常的教育培训,安排后备干部担任村远程教育干部、团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职务,增强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其领导才能。同时,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为巩固薄弱村发展转化成果提高了后备人才保障。
(三)创新思路,明确目标,营造薄弱村发展良好环境。一是创新薄弱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镇党委充分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积极争取市直部门下派、区领导和部门帮扶的基础上,完善了帮扶干部包村办法,实行了下派干部党支部制度,成立了由镇党委主要领导、市区下派干部、薄弱村支部书记、包村干部等组成的薄弱村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为薄弱村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加快薄弱村转化步伐。二是完善薄弱村党建工作帮扶模式。建立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积极引导党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交流,按照“强村+弱村”、“农村+企业”、“农村+社区”、“行业+协会”等模式建立“东衣村和南唐村”、“北安村和后坡村”、“萌四村和吕家村”联合党支部。根据区委部署,镇党委与丝绸路办事处实施共建,成立“胜利社区+金山村”、“赵家社区+张家村”两个联合党总支,有效推动薄弱村转化。三是积极引导薄弱村带头人找准工作突破口。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薄弱村支部书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聊计划、说想法,定措施、讲落实,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加快发展。每年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学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正确处理两委关系和增加集体收入等内容,召开经济强村和经济薄弱村互助发展研讨会,使薄弱村“两委”干部在比较中解放思想,查找差距,明确村发展的方向,为经济薄弱村工作的尽快开展奠定基础。
(四)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薄弱村帮扶支持力度。镇党委充分利用萌山水库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以都市农业带动旅游服务业发展为方向,在“特”字上做文章,突出优势,着力培育特色种植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投资460万元硬化东西两条环湖路,投资400余万元修建农业开发路,方便了群众生产出行,为张家、东南侯等周边薄弱村发展铺平道路。投资21.5万元完成南唐、张家、东南侯、后坡、马庄等薄弱村的办公场所及文体广场建设,投资18万元完成南唐、后坡、金山等薄弱村村内道路建设及路灯、自来水管道的安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证了薄弱村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完成萌东1100亩绿化、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范阳河生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6000亩金山土地整理等,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南唐等薄弱村做好千亩桃园、千亩荷园、千亩茶园、千亩金银花园及乡村农家乐园等都市农业新文章,努力推动旅游服务业大发展。在薄弱村经济发展上,积极与淄博华泰烧饼有限公司协调,在北唐和西南侯村成立了烧饼车间;协助于家村利用荒芜多年的山地完成养殖基地建设和夏侯村藕池种植基地建设;帮助张家村、东南侯村建成经济林果生态区等,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全镇薄弱村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存在问题
(一)地理环境制约着村级经济发展。萌水镇经济薄弱村大多集中在萌山库区周边,因修建萌山水库而多次搬迁,有7个村无偿奉献良田近3000亩,剩余土地多为荒山薄地,老百姓靠天吃饭,守着青山过穷日子,思想守旧,市场意识差,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另外,随着萌山水库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水库周边各村禁止新上工业项目,禁止网箱养鱼和开设临时餐饮摊点,村民致富缺门路,生产生活水平较低,村内基础设施较差,集体收入无来源。
(二)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意识不强。经济薄弱村除固有基础和资源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村级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有些村干部自身文化程度较低,能力不够强,“双带”作用不明显,造成工作没思想、发展无良策的被动局面。部分村干部思想觉悟不高,责任心不强,不愿意为群众服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有些村“一人班子、一人干事”现象较为突出,虽然通过民主选举配齐了班子,但有些是“联合政府”,只有书记一人正常参与村级事务,加上一些村经济薄弱,村两委成员报酬难以保障,因此,对村里工作不主动、不积极,致使这些村缺乏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发展思路存在误区。有些村干部认为三年一届,时间很短,急于干出成绩,“求大、求快”的思想较重,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时,脱离现实,急于求成,企望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大跨越、大发展。其结果导致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低效产业、劣质工程、短期行为等十分突出。有些村干部“低调、保守、求稳怕冒”,认为贫困不是一两年能消除的,因而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缺乏信心和勇气,缺乏激情干事的实干精神,以致经济发展总比别人“慢半拍”,难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需要,而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建议及对策
(一)选好带头人,增强薄弱村班子活力。一是更新用人观念。“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采取多种形式选准配好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树立“只要政治上靠得住,就要大胆选拔各方面能人能手当干部”的思想,大胆起用那些有真才实学、敢作敢为,敢为群众说真话办实事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二是拓宽选人视野。在选拔村带头人上不能老是瞄着本地的,盯着身边的,看着熟悉的,必须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区域、身份、职业等条件限制,着力解决“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拓宽选拔渠道,注重从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民营企业家中选拔人才,进一步扩宽村带头人来源,优化村干部的素质结构。三是提高致富水平。从薄弱村中选派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到经济强村挂职锻炼,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措施,提高致富能力水平,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加强薄弱村“两委”班子活力,进一步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拓宽致富路,提高薄弱村经济收入。一是找准经济发展路子。组织薄弱村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会议精神,激发致富热情,增强发展信心。理顺发展思路,帮助村“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地制宜,面向市场,找准发展经济的路子。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就必须拓宽致富路子。在探索富民强村的过程中,仅靠承包荒山、搞林果开发,靠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帮扶和资助还远远不够,要发展就需要寻找更大的机会和出路。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薄弱村,紧紧抓住萌山生态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契机,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吸引企业落户,引进资本投资,抓好项目开发,培育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借外力增加集体收入。三是提供科技信息服务。采取领导挂村、专家进村、部门联村、强村带弱村等形式,帮助薄弱村挖掘本地资源、引进、兴办项目。同时,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强村党建资源优势,由镇党委牵头,不定期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积极为薄弱村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服务,有效推动“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使联系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目标,切实增强薄弱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
(三)完善新机制,实现薄弱村按期转化。一是严格实行四级责任制。实行区挂包领导、镇党政成员、帮扶部门分管负责人、机关包村干部四级责任制,严格实行责任“三定”:即定工作目标、定转化措施、定工作责任,实行不转化,不脱钩,责任一包到底,从工作机制上形成抓薄弱村转化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村干部专项考评。突出村干部工作实效,以落实党建、经济、综治、计生、精神文明等中心任务为基础,为薄弱村“两委”班子每位成员设置相应岗位,年终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对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专项考评。三是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专门在机关中挑选思想政治素质好、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到薄弱村任专职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重点加强薄弱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同时,每季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听取薄弱村党建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供党团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四是扎实推进固本强基维稳等工作。严格落实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的各项任务,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谈心和入村调研活动,及时掌握村里的情况,扎实切实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薄弱村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和谐稳定大局。
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开展,我镇在薄弱村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转化目标仍有不少差距,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在帮扶的过程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科学规划,循序推进,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积极探索适合薄弱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力争2010年底前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彻底实现有效转化。2012年底前,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篇:经济薄弱村整顿帮扶工作总结
经济薄弱村整顿帮扶工作总结(河洼村)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今年我们经济薄弱村帮扶对象是欢墩镇河洼村,为认真做好经济薄弱村整顿帮扶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并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健全帮扶班子
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做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精神,多次召开会议对欢墩镇河洼村的挂钩帮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帮扶干部组成的帮扶班子,切实把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放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落实帮扶资金
欢墩镇河洼村是个农民人均收入只有6000多元,集体年收入只有12多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基本没有工业收入,村级经济十分薄弱的区级贫困村。根据帮扶工作的目标要求,在县委组织部部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对河洼村进行资金扶持,帮助东村发展农家乐,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另外,在县委组织部的带领下,全村已有60%的农户参加参与村里的黑莓、草莓种植及生猪养殖,逐步过上了小康生活。
三、继续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前几年承包租赁稻田养殖的基础上,完善规范土地承包制度,切实保护村民利益,1
增加村民收入,亩均增加250元。
四、继续做好帮扶工作
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落实帮扶资金,寻求帮扶对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使薄弱村能够真正脱贫,才是我们帮扶的目标。组织部帮扶班子将在明确帮扶对策的前提下,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了解掌握帮扶政策、帮扶信息,主动与县领导汇报寻求支持,与欢墩镇沟通搞好协调,与河洼村协商共谋发展。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做好对欢墩镇河洼的帮扶工作,使之真正脱贫,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谢厝薄弱村整顿发言稿
谢厝薄弱村整顿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结合个人的一点体会代表谢厝村党支部、村委会将开展薄弱村整顿的一些做法和成效向大家做个简要的汇报。
谢厝村抓住整顿机遇,班子建设、生产发展、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四大关键一起抓,村干部同群众一起,积极筹资,通过一系列的可行措施,逐步地改变了村容村貌、生产方式和拓宽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尽可能地改变村民的陈旧思想。现在的谢厝村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化:村貌外观上,一条贯穿全村的主干道7米见宽,是漂亮的水泥路面,两旁是整齐的金属垃圾桶,树起了现代化的路灯;三段6米宽的环村路沟通了与周边村的联络;生活污水能顺利排出了,清澈的小河水破村而出,没有污染没有垃圾。从内部看,有了农民自己的书屋和休闲场所;污水池变成了休闲的好去处,大大小小的村间“土路”也都变成了水泥路;村部得到重修;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提高,思想也开阔了;新一届村委班子经过一年的磨合和整顿,班子核心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战斗力,能团结一致,共同推动谢厝村的各项工作。
谢厝村开展整顿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一)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干群积极性。一是建好班子,提高认识。召开会议统一村委班子的思想,增强村干部开展整顿的共识;成立整顿领导小组,驻村干部及村两委紧密配合,分工协作。二是注重宣传,凝聚人心。深入宣传,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媒体跟踪报道等方式进一步统一了全村党员及群众的思想认识。
(二)以组织建设为引导,增强薄弱村整顿保障。整顿的根本在于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始终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巩固班子队伍,完善组织功能。结合2009年的村级换届,新班子吸收
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致富能人;下大力气抓好村级群团组织的建设,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配套组织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民主管理。制定和落实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规则;以规范重要村务的决策为切入点,有效保障党员群众决策权的落实;通过各种方式把村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清集体“家底”,明群众“心底”,进一步增强群众当家作主和监督的意识。
(三)因村制宜制定方案,多渠道筹集整顿资金。通过问计于群众,集思广益制定《整顿方案》;2010年3月借助融入“重点村”建设的契机,修订整顿方案。在用好整顿启动资金的基础上,采取“上级帮扶带动项目启动,村里组织实施完成项目”的办法着手整顿;2010年,借助新农村“重点村”的建设资金,在完善2009年整顿项目的基础上,将整顿推到了“整村整顿”的高度。
(四)实施项目带动办法,全方位开展整顿工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谢厝村处于我市相对偏僻的地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开展整顿以来,我们在修路、建公厕、修排水沟、村容村貌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好成效。二是因村制宜发展种殖业,增加集体及村民的收入。谢厝以农业种植为主业,辖区没有任何企业,我们通过引进开发规模种植业增加村民及村集体的收入;挖掘并用活村里特有的农业资源,设立种植场和合作社,利用科技的帮扶,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带动本村经济增长。三是以弱势群体为基点,发展好各项社会事业。以人为本,想法设法帮好贫困群众,加强防范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一年里,谢厝村的整顿工作能取得这些成效,是有原因的。
一是各级领导的真切关怀。挂钩市领导多次率帮扶及相关职能部门到村里了解情况,解决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勉励村两委要珍惜群众
对成立新行政村的高度热情与期望,要依靠群众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同时,主持开展现场办公活动为事实项目筹集资金;协助村里争取重点村建设指标;市、镇派驻干部单位领导多次深入村里看望、勉励驻村干部、慰问当地群众,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解决驻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挂钩单位的真心帮扶。市直各挂钩单位及相关部门把帮扶谢厝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经常深入调研、现场办公,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倾斜扶持。
三是基层群众的真情拥护。在这一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未见的干群一致、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风气又重新体现,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经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干部带头,户户参与,人人动手,广大群众自觉地充当了建设工程的监督员,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谢厝村的整顿工作。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份成立的以三个退休教师为主的首届村老人协会在排纠纷、搞募捐、献点子、当义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整顿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四是驻村干部的真抓实干。在工作中,两个驻村干部能够主动协调,紧密配合,主动当好整顿的政策调研员、工作联络员、项目督查员,把选准项目、争取资金、落实项目当做驻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向市挂钩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上级的更大支持,保证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积极创造机会并主动参与新一届村委班子的磨合。
谢谢大家!
第五篇:发展党员工作薄弱村情况汇报
发展党员工作薄弱村情况汇报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新站镇发展党员工作薄弱的两个村情况汇报如下:
------靠山村:
一、该村自然情况。靠山村地处新站镇西南隅,西隔江与大安市毗邻,南与民意乡接壤,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交通便利,水陆两通。辖靠山和新路2个自然屯。现有农户875户,人口2947人,劳动力1860人。幅员面积45913亩,耕地面积21500亩,其中水田面积7000亩,旱田面积14500亩。其中栽培高产花生17300亩(含外包地2800亩),占全村播种总面积的80.5%。全村经济总收入3120万元,人均纯收入9700元,一品产值可达1934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1.9%,从事高产花生生产的人员212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2%。
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情况。靠山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1名,其中女党员1名、35岁以下党员5名,高中以上学历党员6 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15名,其中女入党积极分子4名、35岁以下的13名、高中以上学历的5名。培养时间在2年以上的8名。
三、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支部班子薄弱。受地理区域影响,2个自然屯自立山头,坚持从小
团体利益出发,将自己的亲属、亲信列为发展对象,导致上届班子意见不统一,支部书记怕影响团结、怕得罪人,不想因为发展党员引发矛盾,新班子刚组建不久,增进班子团结,在发展党员上,改变过去定势,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二是发展党员力度不大。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中素质较高、头脑活络、敢闯敢干的优秀人才致力增收致富,支部又不善于引导、不有意物色、不主动联系,导致一些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向村党组织靠拢的机会,即使有加入党组织意识的也无人培养,自觉不自觉地对党组织疏而远之。三是党员结构优化较困难。发展党员工作缺乏前瞻性,没由长期规划和客观指导,不着眼长远。如果上级有任务,就“冷手抓热馒头”,突击发展几个就应付了事,尤其是长期不发展女党员,女性比例过少,导致党员结构不合理。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是做好思想转化工作。提高政治觉悟,消除私心杂念,增强发展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严格程序,使“慢发展”、有意压制入党等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二是加大党员培养力度。改进育人方法,采取一帮一、一带多的形式,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党员致富能手、乡镇包村党员干部、村党支部班子与优秀人才结对联系,变被动为主动,变自然成熟为上门教育促熟。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带培养,帮助提高服务农村的能力,促使其在政治上尽快成熟。三是完善发展党员机制。
针对过去党员无计划、无规划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统计调查,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五年计划,确保发展质量和结构改善的硬性目标顺利实现。
------新站村:
一、该村自然情况。新站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现有农户910户,人口3500人,劳动力2420人。辖新站和旭日两个屯,幅员面积48500亩,耕地面积26500亩,其中水田面积7000亩,旱田面积195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4540万元,人均纯收入9700元。
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情况。现有党员59名,其中女党员8名、35岁以下党员12名,高中以上学历党员17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21名,其中女入党积极分子5名、35岁以下的16名、高中以上学历的6名。培养时间在2年以上的13名。
三、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支部班子薄弱。班子成员坚持从家族、小团体利益出发,将自己的亲属、亲信列为发展对象,不考虑其结构、素质、能力。有的支委害怕“青草芽子拱掉老草母子”,采取“拖、卡、压”等手段,人为设置阻碍,将能人、富人、外出优秀青年等先进分子拒之门外。二是发展党员力度不大。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了抓经济建设,忽视了党员队伍建设。在进行村级
组织换届时才想到发展党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党员结构优化较困难。发展党员工作缺乏前瞻性,没由长期规划和客观指导,不着眼长远。如果上级有任务,就“冷手抓热馒头”,突击发展几个就应付了事,尤其是长期不发展女党员,女性比例过少,导致党员结构不合理。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是整改党员发展薄弱村,破解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难题。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书记责任。结合全县后进村整治工作,实行重点管理,逐村制定整改措施。同时要派出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落实整改责任和完成时限,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完善发展党员规划,破解党员结构不合理的难题。制定发展计划。在新发展的党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要达到一定比例;要适当提高35岁以下的青年、妇女党员的比例额度,建起梯队人才充足的农村党员发展队伍,逐步改善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35岁以下年轻党员和女党员偏少的状况。三是拓宽“选优培育”渠道,破解党员源头渴水的难题。拓宽选人渠道,努力在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纪人、外出务工中的年轻人、回乡创业的军人和大学生的优秀分子中做好引导和发展工作,每年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重点发展对象、发展新党员的数量上,要保持一定的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