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瑶族村开展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汇报
开展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瑶族村党支部、瑶族村委会向百忙中来我村检查指导工作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瑶族村开展薄弱村赶超工程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瑶族村地处**区江湾镇的西北部,是全区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作为今年确定的薄弱村,瑶族村也是省级扶贫双到帮扶村。瑶族村下辖6个(自然村)村小组,共有103户565人,其中贫困户36户(占全村总户数35%)14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2人,下设3个党小组。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45亩(水田275亩,旱田70亩),山林面积3万余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村民居住偏远、分散,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离村委会最近的村小组有8公里、最远的12公里,村小组与村小组之间相距达20公里以上),人多地少,经济落后。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关于开展赶超工程的通知精神,瑶族村整顿转化工作结合扶贫双到,充分整合资源,组建了由市人大机关、市质监局、江湾镇组成的驻村工作组,通过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方案,提出了操作性强的整顿措施,明确了整顿责任人和目标,为赶超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将赶超工程摆上本村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配合驻村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协调力量,及时解决整顿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确保集中整顿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二)重点解决四大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以班子建设为关键,进一步充实基层组织力量。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镇党委选派了驻村领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惠得兼任村党支部的第一支书。杨副镇长与扶贫双到工作组的叶主任及其他驻村干部首先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村班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对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教育,为尽快转化提高奠定组织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形成了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带领群众谋求发展的良好局面。其次是抓好教育培训。结合远程教育领导带学活动的开展,组织收看各类专题讲座,先后举办了灵芝种植培训班2场次,提高党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本领。第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把青年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干部,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2、以脱贫致富为核心,重点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我们始终将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赶超工作的重点,今年继续把灵芝种植作为实现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产业,进一步扩大灵芝种植的规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认真组织基地和农户按时种植灵芝种木。为了确保灵芝种木的顺利分发和及时埋种,驻村工作组从灵芝种木成活率的统计到灵芝种木分发、运送、签收和现场指导埋种等各个环节,都一一把关抓落实,保证了灵芝种木及时下地埋种。根据灵芝种植的不同关键环节和农户需求,加强技术跟踪管理,切实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为办实事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驻村工作组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是大力推进瑶族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中心为二层框架结构,使用面积约380平方米,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村集体无集中活动场所的问题;二是加快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今年计划改造 户;三是想法设法推进**、左坑村小组3500米村道硬底化工程;四是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36户贫困户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12名60岁以上贫困老人上报申请新农保资助;五是15户贫困户20名子女在适龄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入校就读,没有发生因贫困而被动辍学或失学现象。
4、以建章立制为重点,规范民主议事程序。结合三资清理清查工作,我们进一步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在财务管理上,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开支审批等制度;在党务管理上,健全了民主评议、领导带学等制度;在村务管理上,制定了村委会工作制度,村民大会议事决策制度等,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力明显得到了加强。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实施赶超工程,目前我们的工作中呈现了三个新。一是农村经济有新发展。灵芝种植面积扩大到 立方米,目前首批灵芝 斤已顺利收成。通过发展灵芝种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逐年提高。二是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瑶族社区服务中心目前已顺利封顶,计划将于近期交付使用。三是村务管理建立新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规范了村组干部的行为,使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群众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第二篇:2010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总结
2010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总结
欢墩镇河洼村
欢墩镇河洼村位于赣榆县西22公里、欢墩镇驻地东北5公里,有人口1200多人,土地面积1500多亩。耕地面积少、无地理条件优势和特色产业,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基础设施比较差,群众怨声载道。因为本村不是移民村,无后扶项目,所以没有资金来源;09年集体经济收入仅为5.9万元,目前村级负债总额达到61.82万元,其中07年以来,新增债务53.12万元,仅化解23万元。随着农民减负政策逐步到位,村级集体经济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行政村的社会管理、为民服务等刚性支出急剧增长,村级负债数额较大且呈上升趋势。
为了全面落实县委关于整顿转化薄弱村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薄弱村党组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就薄弱村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围绕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打造一支“双强”型党员干部队伍、找准一条富民的发展路子、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五个一”的总体要求使我们这个有名的经济薄弱村有了脱离了以前的薄弱状况。
1、镇党委以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切实加强班子建设。特别是在今年的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选出了一个战斗力强的“两委”班子,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了“两委”班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提高了班 1
子成员服务群众、致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培育了一批“双带双强”型村干部。从而使薄弱村党组织在建设新农村、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级班子团结协作、和谐共事,整体功能得到增强。
2、在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以提高党员素质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畅通推优渠道,大力从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将文化程度高、市场经验丰富,致富能力强的青年,吸收到党组织,改善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教育方式,使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得以提升,监督管理机制得以落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从能人党员中培养后备力量,我村培养了数名后备干部。
3、以富民强村为目标,找准促进发展的路子。立足本村实际,根据当地发展潜力和优势,明确我村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的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鼓励领办协办村专业合作社。发形成了具有本村特色和发展后劲的主导产业,展了以芦笋、黑莓、草莓种植;黑鱼、生猪养殖、再生塑料颗粒生产以及打井为特色的一系列村产业。使村级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4、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们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我村党组织学习教育制度、组织生活制度以及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公开、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程序,提高我村党组 2
织依法办事的水平,形成了民主、规范的村工作运行机制。
5、以促进稳定和谐为目的,着力加强环境建设。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在强调和谐的今天,更是如此。薄弱村转化领导小组通过全面、细致的走访调查,听取、收集、归纳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使各种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使涉及村级财务、土地承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县委县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在欢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如今,我们河洼村已经脱离了以前所谓的“薄弱”状态,选出了战斗力强的村“两委”领导班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村中各种矛盾化解了;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百姓的科技知识增强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增加了;村债务化解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了。
相信在上级好政策的引领下,我们河洼村会更加努力发展,争取跻身全县强村行列。
第三篇:**村整顿工作汇报材料
**村整顿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村隶属箕城镇乡(镇),距县城
公里,总人口196
人,常住人口63人,耕地面积
421.8
亩,机动地74.92亩,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84
人,其中五保低保
户
人。属贫困村,2020
年整村退出。主要产业为
种植。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主要来源为土地出卖、党建经费等。
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共
3人,村委班子成员
人,交叉任职
0
人。村务监督委员会
人。党员总数
人(男
人,女
人,县外流动党员
0
人),2018年发展党员
0
名,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0
名。民主评议党员中优秀
人。包点干部是
曹晓芳包村干部是
王晓峰
。驻村包扶单位是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队共
3人,队长或第一书记是
王鑫
。包联县领导是。
二、存在的问题
1、支部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龄化现象严重。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
2、支部后备干部的发掘和培养力度不足以及党员发展不够。
三、整顿情况
1、党建方面:完善后进基层党组纵“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流动党员管理、党员学习培训等制度。
2、产业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玄参,帮扶单位联系制药厂,从种植指导到成熟收购一条龙服务,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3、民生方面:修缮村委会,购买办公桌椅,为党委成员及村两委改善了办公条件,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重整打谷场与健身场,为村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四、工作成效
经过整顿,我村部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整顿后面貌明显改观,整顿工作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主要表现在:
1、支部书记带头走访村内党员,党支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支部观念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2、修缮村委会,购买办公桌椅,为党委成员及村两委改善了办公条件,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3、加强学习教育,每月召开党支部专题学习会议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内读物。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使党员从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增强集体荣誉感更好的为全村村民服务。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一)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筑强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完善落实村级学习制度,始终坚持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水平。二是完善议事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二)、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党员发展的条件和程序,认真贯彻党建十六字方针,严格按照程序及有关规定发展党员,做好党员信息库完善工作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二是认真抓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持续党员先进性、纯洁性。三是将创先争优工作常态化,用心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廉政工作体制,对全村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层级管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坚持群众决策、民主管理。三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打好群众基础,树好社会形象。
(四)、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工作
一是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党务公开资料:村两委任期内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主要分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办实事、争创“五好”先进党组织等项目;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讨论透过的关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状况;二是规范运作,切实解决“如何公开”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各种新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日益显露。实践证明,党务公开结合村务、财务公开,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第四篇:经济发展薄弱村整顿总结
对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周村区萌水镇党委书记 尹斌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抓住机遇,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全面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乡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近期,萌水镇党委围绕如何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萌水镇辖行政村36个,2007年前共有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明显呈现出东强西弱、发展不均衡的局势。近几年来,在区委组织部和市区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萌水镇各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致富,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基础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全镇原有的18个经济薄弱村,已有南池、北池、魏家等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顺利实现转化。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查,分类施治,选好薄弱村两委班子成员。镇党委专门成立经济薄弱村调查领导小组,在开展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逐个逐个会诊,找出症结,定准措施,一村一策,分类施治,动态管理,切实提高了整顿质量和效果。结合07年村两委换届,摸清竞选者基本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心态及竞选目的,按照不同村情民意有针对性的鼓励“能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等)参与竞选,并努力营造适于他们参选的良好氛围。通过选举,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年富力强,符合“双高双强”的同志被选进了村“两委”班子,村“两委”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群众基础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我镇现有121名村“两委”成员,其中党员92名,占76%,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1%。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实现一人兼的村已达到29个,占80.6%;“双高双强”型人才占96%,为全镇薄弱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建立薄弱村转化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薄弱村整顿转化台帐。镇党委建立薄弱村整顿转化台帐,包括薄弱村“两委”班子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整顿转化目标及措施、整顿责任人和转化时限等事项,实行动态管理,转化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建立调度通报制度,对整顿转化情况每季度调度通报一次,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及时总结推广薄弱村整顿转化的典型经验,把薄弱村整顿转化工作引向深入。二是规范薄弱村村级事务管理程序。坚持用“一提四议一公开”工作法催生民生新项目,保证薄弱村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运行。在村级财务、合同及印章规范运转方面,由镇农村财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严把民主程序关,避免造成遗留问题。深入开展村级风险预警方案及时掌握村里的情况,扎实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和谐稳定大局。三是加强薄弱村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强化薄弱村后备干部日常的教育培训,安排后备干部担任村远程教育干部、团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职务,增强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其领导才能。同时,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为巩固薄弱村发展转化成果提高了后备人才保障。
(三)创新思路,明确目标,营造薄弱村发展良好环境。一是创新薄弱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镇党委充分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积极争取市直部门下派、区领导和部门帮扶的基础上,完善了帮扶干部包村办法,实行了下派干部党支部制度,成立了由镇党委主要领导、市区下派干部、薄弱村支部书记、包村干部等组成的薄弱村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为薄弱村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加快薄弱村转化步伐。二是完善薄弱村党建工作帮扶模式。建立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积极引导党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交流,按照“强村+弱村”、“农村+企业”、“农村+社区”、“行业+协会”等模式建立“东衣村和南唐村”、“北安村和后坡村”、“萌四村和吕家村”联合党支部。根据区委部署,镇党委与丝绸路办事处实施共建,成立“胜利社区+金山村”、“赵家社区+张家村”两个联合党总支,有效推动薄弱村转化。三是积极引导薄弱村带头人找准工作突破口。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薄弱村支部书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聊计划、说想法,定措施、讲落实,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加快发展。每年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学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正确处理两委关系和增加集体收入等内容,召开经济强村和经济薄弱村互助发展研讨会,使薄弱村“两委”干部在比较中解放思想,查找差距,明确村发展的方向,为经济薄弱村工作的尽快开展奠定基础。
(四)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加大薄弱村帮扶支持力度。镇党委充分利用萌山水库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以都市农业带动旅游服务业发展为方向,在“特”字上做文章,突出优势,着力培育特色种植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投资460万元硬化东西两条环湖路,投资400余万元修建农业开发路,方便了群众生产出行,为张家、东南侯等周边薄弱村发展铺平道路。投资21.5万元完成南唐、张家、东南侯、后坡、马庄等薄弱村的办公场所及文体广场建设,投资18万元完成南唐、后坡、金山等薄弱村村内道路建设及路灯、自来水管道的安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证了薄弱村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完成萌东1100亩绿化、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范阳河生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6000亩金山土地整理等,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高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南唐等薄弱村做好千亩桃园、千亩荷园、千亩茶园、千亩金银花园及乡村农家乐园等都市农业新文章,努力推动旅游服务业大发展。在薄弱村经济发展上,积极与淄博华泰烧饼有限公司协调,在北唐和西南侯村成立了烧饼车间;协助于家村利用荒芜多年的山地完成养殖基地建设和夏侯村藕池种植基地建设;帮助张家村、东南侯村建成经济林果生态区等,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全镇薄弱村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存在问题
(一)地理环境制约着村级经济发展。萌水镇经济薄弱村大多集中在萌山库区周边,因修建萌山水库而多次搬迁,有7个村无偿奉献良田近3000亩,剩余土地多为荒山薄地,老百姓靠天吃饭,守着青山过穷日子,思想守旧,市场意识差,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另外,随着萌山水库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水库周边各村禁止新上工业项目,禁止网箱养鱼和开设临时餐饮摊点,村民致富缺门路,生产生活水平较低,村内基础设施较差,集体收入无来源。
(二)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意识不强。经济薄弱村除固有基础和资源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村级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有些村干部自身文化程度较低,能力不够强,“双带”作用不明显,造成工作没思想、发展无良策的被动局面。部分村干部思想觉悟不高,责任心不强,不愿意为群众服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有些村“一人班子、一人干事”现象较为突出,虽然通过民主选举配齐了班子,但有些是“联合政府”,只有书记一人正常参与村级事务,加上一些村经济薄弱,村两委成员报酬难以保障,因此,对村里工作不主动、不积极,致使这些村缺乏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发展思路存在误区。有些村干部认为三年一届,时间很短,急于干出成绩,“求大、求快”的思想较重,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时,脱离现实,急于求成,企望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大跨越、大发展。其结果导致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低效产业、劣质工程、短期行为等十分突出。有些村干部“低调、保守、求稳怕冒”,认为贫困不是一两年能消除的,因而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缺乏信心和勇气,缺乏激情干事的实干精神,以致经济发展总比别人“慢半拍”,难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需要,而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建议及对策
(一)选好带头人,增强薄弱村班子活力。一是更新用人观念。“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采取多种形式选准配好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树立“只要政治上靠得住,就要大胆选拔各方面能人能手当干部”的思想,大胆起用那些有真才实学、敢作敢为,敢为群众说真话办实事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二是拓宽选人视野。在选拔村带头人上不能老是瞄着本地的,盯着身边的,看着熟悉的,必须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区域、身份、职业等条件限制,着力解决“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拓宽选拔渠道,注重从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民营企业家中选拔人才,进一步扩宽村带头人来源,优化村干部的素质结构。三是提高致富水平。从薄弱村中选派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到经济强村挂职锻炼,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措施,提高致富能力水平,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加强薄弱村“两委”班子活力,进一步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拓宽致富路,提高薄弱村经济收入。一是找准经济发展路子。组织薄弱村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会议精神,激发致富热情,增强发展信心。理顺发展思路,帮助村“两委”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地制宜,面向市场,找准发展经济的路子。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就必须拓宽致富路子。在探索富民强村的过程中,仅靠承包荒山、搞林果开发,靠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帮扶和资助还远远不够,要发展就需要寻找更大的机会和出路。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薄弱村,紧紧抓住萌山生态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契机,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吸引企业落户,引进资本投资,抓好项目开发,培育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借外力增加集体收入。三是提供科技信息服务。采取领导挂村、专家进村、部门联村、强村带弱村等形式,帮助薄弱村挖掘本地资源、引进、兴办项目。同时,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强村党建资源优势,由镇党委牵头,不定期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积极为薄弱村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服务,有效推动“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使联系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目标,切实增强薄弱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
(三)完善新机制,实现薄弱村按期转化。一是严格实行四级责任制。实行区挂包领导、镇党政成员、帮扶部门分管负责人、机关包村干部四级责任制,严格实行责任“三定”:即定工作目标、定转化措施、定工作责任,实行不转化,不脱钩,责任一包到底,从工作机制上形成抓薄弱村转化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村干部专项考评。突出村干部工作实效,以落实党建、经济、综治、计生、精神文明等中心任务为基础,为薄弱村“两委”班子每位成员设置相应岗位,年终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对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专项考评。三是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专门在机关中挑选思想政治素质好、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到薄弱村任专职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重点加强薄弱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同时,每季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听取薄弱村党建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供党团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四是扎实推进固本强基维稳等工作。严格落实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的各项任务,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谈心和入村调研活动,及时掌握村里的情况,扎实切实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薄弱村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和谐稳定大局。
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开展,我镇在薄弱村转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转化目标仍有不少差距,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在帮扶的过程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科学规划,循序推进,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积极探索适合薄弱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力争2010年底前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彻底实现有效转化。2012年底前,8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9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第五篇:##街道##村后进村转化工作汇报
**街道**村后进村转化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街道南部偏东,南为**水库,西接***公路。村辖 **个队组,***户***人,原有土地***亩,2002年后已被政府收储征用;有山林***亩,多分布在村庄周边,2011年村集体收入**万元。村建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经济合作社及团支部、妇代会、老年协会、计生协会,现有党员**人。
近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两委”班子领导信心不强,缺乏凝聚力,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落实不到位。村主要干部由于工作方式、民主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出现了不和谐现象,且工作精力不集中。另外,村内还存在由于历届换届政治斗争遗留下问题引发的村民派别之分的现象。
为摆脱这种落后的局面,促进后进村的组织、经济建设,街道整改工作组与村两委一同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顿建设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施治,抓主要矛盾,整顿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经过街道党工委研究专门派出****办的**同志对**村后进村的转化工作进行指导,及时会诊和解决整顿转化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确保转化工作深入有序开展。加强村级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把强化班子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对后进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市场、管理和科技知识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着重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公仆意识,切实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创业精神,增强后进变先进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本领。
2、加强与村干部的谈心谈话。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同志、组织委员**同志负责,对村里的班子成员分别进行了谈话交心,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统一了支委会成员的思想,提高认识,引起重视,促进工作。
3、健全规章制度。街道干部与村干部一道,多次组织村内召开“两委”班子会和党员会,认真分析后进原因,研究制定了后进支部整顿转化实施方案,规范了村务运作,建立健全了党支部议事、民主理财、“两委”班子联席会议、民主评议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财务全公开,收支透明。
4、县农村指导员驻村帮扶。街道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县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整顿帮扶,帮助村内办实事、解难事,解决了村建造办公用房的资金问题,并且帮助村内制定了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激发调动了村内干部、党员、群众的工作热情。
5、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此次后进村整治为契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解决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作为后进村集中整治的突破口,利用本村的优势,切实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经过县农林局农村技术员的指导,将村后山坡地改造成柑桔园,三年后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6、整治村容村貌。组织村“两委”班子和部分群众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彻底整治,将生活垃圾进行了统一清运。每条巷道配置垃圾桶,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同时,村内修建了休闲场地1个,配备健身活动器材6套,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取得的成效
自开展整建工作以来,工作组配合村党支部以建章立制、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为突破口,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两委班子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二是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村级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化的正常轨道。三是部分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理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排除了不稳定隐患,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和支持村级工作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村书记已停办企业回村集中精力做村里工作。五是理清了村里经济发展思路,经济发展正在积极开展中,村办公大楼工程已在实施。六是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村容村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