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祁门县紧紧围绕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加快实现“三最”目标,为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谋求更加切合实际的对策,组织开展了这次全面而深入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农业、林业、中药材、旅游、农村工业和环保六个调研组,我们农业调研以一个星期时间,抽调有关人员分别对八个乡镇、三个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有关生态农业专题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生态农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生态是我县最大的资源优势。
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区,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林密,现有耕地面积12.1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6%,茶园面积1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2%,林业用地面积29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7.1%。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整个行政区划位于北纬29°08′、东经117°12′至117°57′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717.6毫米,极有利于作物生长,境内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系为阊江、新安江、秋蒲、青弋江四大水系之上游,水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和林区及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均达(或超)国家一、二级标准。这些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基本条件,在全国县份中为数不多。
(二)现阶段我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农业部门抽样调查:2004年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民人均收入2373元,比上年净增261元,增幅12.3%。
我们从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上考量,生态农业建设已全面启动实施。突出表现为:一是以草原保护与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重点生态农业项目,顺利实施稳步推进。二是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着力点,致力于抢占先机,我县传统优势产业——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全县14万茶园全部通过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其中通过欧盟BCS有机茶园认证1万亩。为我县茶业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要支撑的生态工业,全县上下日益形成了广泛共识,摆上了加速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的主体地位。四是国家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毋庸讳言,尽管我县生态农业建设有着良好基础条件和有效的现实作为,但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现表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一是代表农业经济水平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以茶叶为例,解决茶叶农残问题,已成为各加工企业,特别是茶叶出口加工企业急切的呼唤。
二是农业频繁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加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难以保障。
三是农业的综合效益问题。突出表现为因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率低,往往是靠大量消耗有限的资源而换取少许的收益。事实将证明其终究是得不
偿试的。
二、我县生态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
抓生态农业就是抓农民增收,就是抓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就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但是,这条路子究竟怎么走?
(一)产业定位。
通过调研,客观分析祁门基础条件和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是打造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切实着力点。祁门茶业发展有着资源、品牌、文化三大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我县生态农业产业建设重点宜定位在以茶业产业为主,林业、药业、食用菌、养殖业为辅的发展思路上。
(二)优势与潜力。
茶叶历来是我县传统产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一直是我县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真正是我县影响最大、潜力最大、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近十年来,祁门茶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果。一是在坚持低改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早生优质无性系良种和无公害技术。二是加工名优绿茶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名优茶产量产值占总产量总产值的比重点由1994年的6.3%和22.0%提高到2003年的58.9%和81.9%,红绿茶平均价由1994年的8.6元/kg提高到2003年的24.5元/kg。三是积极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制定了以祁门红茶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19项。全县原有的120家红、绿茶初、精制厂通过体制创新与技术改造,已有16家达到一定规模。以金东大市场为中心的城乡茶叶交易市场,为广大茶农95%以上的名优绿茶提供了交易平台。
近三年来,全县茶农收入稳步增长。据农委统计:目前全县农民人均茶园面积0.93亩(不含土地承包到户后新发展的)。2003年茶叶总产值7386.6万元,亩产值527.6元,均比2002年增长14%以上,茶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7.3%。今年全县茶叶总产值8500万元,亩产值607元,比上年增长15.1%和15.0%。农民人均茶叶现金收入406元,占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343元的30.2%,占年人均纯收入17.1%,比2002年316元和2003年352元分别增长28.5%和15.3%。
然而,如果单单从这组数字看,似乎看不出有多大的优势,但是用辨证的方法来看待,目前茶产业所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该产业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为此,有必要通过横向比较的方式,对调研中发现并得以证实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目前我县茶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茶园效益低,仍有40%的低产茶园有待改造。茶园亩效益607元也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5%;茶园平均亩产仅23.3公斤,只有全国平均亩产的55%和全省平均亩产75%;无性系良种茶园普及率7.1%,远低于全国21%和全省13%的水平。二是茶业龙头企业少,实力不强,茶叶品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茶叶加工企业难以在产业化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茶叶品牌方面,“祁红”虽是国际知名品牌,但由于生产厂家的无序竞争和周边地区生产的红茶鱼龙混杂,导致祁红品质下降,市场萎缩,价格下跌,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名优绿茶虽有10多个品种,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且产销量小、品质不稳定。三是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明显滞后。千家万
户筛网制作的黄山翠兰,普遍存在细胞破碎率低和茶叶干度不足等加工品质问题,降低了名茶声誉与经济效益,近几年平均价仅30元左右,只有本省名优茶均价的79%和浙江名优茶均价的46%。四是与县内购销两旺、管理有序的茶叶交易市场相比,外销市场开发力度明显不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内外不对称的市场体系也是制约祁门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把茶业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理应是我们最现实的选择。
三、加快发展茶业产业的思考
充分认识祁门优势,进一步更新观念,实现发展思路从资源开发导向向市场开拓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要发挥茶叶资源和生态环境两个优势,以茶业产业为重点,确立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着力解决祁门茶业效益低、龙头企业缺、市场竞争力弱、投入扶持不足等现实问题。
(一)以加大扶持优化服务为手段,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科学规划是推进茶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组织专家制定茶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社会共同参与机制与投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持之以恒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领导与服务,扎实有效地为加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量化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抓落实,要切实把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和发展生态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推行“一片叶子(茶叶),脱贫致富”工作思路。二是制订政策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集中财力,加大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技术推广、产品开发以及茶叶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扶持和奖励。三是进一步优化宣传舆论环境。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祁红振兴和名优茶的深度开发,在全社会形成做大做强茶业经济,打造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强势推进氛围。
(二)以发展壮大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提升、培育发展、引进嫁接等方式,鼓励个人和企业兴办各种类型名优茶加工厂,同时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或“订单茶叶”的模式,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名优茶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良性互动局面的形成,缔结茶叶加工产业集群,为茶业产业化经营打造强势主体。一是加快培育绿茶加工企业。为应对QS制度的实施,新建茶叶加工企业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有茶叶加工企业更要抢抓机遇,严格按QS制度要求,加大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及过程、原材料要求、产品标准要求、包装标识要求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步伐,力争率先通过国家QS认证,同时进一步加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和产品认证工作。二是推进红茶龙头企业整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祁红公司改制;鼓励和引导红茶加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内引外联、重组、收购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实施资产重组、人才重组、品牌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组建紧密型红茶企业集团或茶业联盟,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价格,扩大自营出口数量和市场份额。三是精心打造茶叶精品名牌。加快“祁门红茶”证明商标的申报步伐,结合祁红原产地保护,加大对祁红品牌的整合力度,把红茶生产、销售统一到“祁红”这一品牌上来,避免企业间无序竞争及打击假冒伪劣“祁红”,重振祁红雄风;加大对黄山毛峰、黄山翠兰、凫绿三
个绿茶品牌的系列化、标准化、产业化开发改造,使之尽快成为我县绿茶的主打品牌,创出具有祁门特色的全国名牌绿茶系列产品;积极迎接江西“得雨活茶”和石台“仙寓香芽”等外来名牌茶叶对我县茶叶的名优化辐射和改造,努力将我县茶叶融入大品牌、高效益的循环当中。
(三)以高效生态茶叶基地建设为基础,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茶叶的竞争除了加工制造的竞争外,更重要的是基地的竞争。建设生态条件好又有一定规模的基地,既有利于与市场对接,又有利于本身增值和产业链的延伸。一是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以胥岭乡、箬坑乡和金字牌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加快杨树林783、凫早2号、仙寓早等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建设,确保基地面积达300亩以上,年提供无性系良种茶苗达3000万株,逐步扩大无性良种茶园比重,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为茶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坚持以发展无性系数良种茶园为主的原则,把新茶园发展及老茶园改造的重点放在标准化高效茶园的建设上来,通过淘汰一批劣质茶园、改造一批低产茶园、发展一批标准化茶园,力争今后每年全县良种高效茶园的比重增长5%以上,逐步实现茶园机械化管理和采摘,努力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三是全面推进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按照统一环境条件、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保障、统一服务规程、统一认证标识的要求,在巩固和提升14万亩无公害茶园建设的基础上,选择生态条件较好的茶园进行有机茶开发,力争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
(四)以拓展茶叶销售市场为支撑,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内外结合,建立健全茶叶销售网络与市场体系,是拓宽茶叶流通渠道,提高祁门茶叶市场份额的关键。一是进一步完善金东大市场的功能。不仅要在茶季为茶叶购销双方提供良好的服务,而且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茶商来祁门设立常年茶庄,经营各地各类茶叶,将金东大市场建成象峨桥市场那样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辐射全国的黄山市最大的茶叶市场。二是进一步扩大茶叶营销宣传。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参加或举办茶叶交易会、产品推介会及农展等,宣传推介祁门茶叶;发挥县内旅游资源优势,结合旅游开发,弘扬祁门茶文化,提高祁门茶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政府网络平台优势,及时采集、处理和发布祁门茶叶供求信息,为茶农、茶叶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和茶叶营销大户提供一条方便快捷网上信息交流和贸易通道。三是培育壮大茶叶经纪人队伍。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的意见》,鼓励和扶持茶叶经纪人到省内外大中城市中设茶庄,或与外地茶商和超市建立贸易伙伴关系,直销、代理或连锁经营祁门茶叶,拓宽茶叶外销市场,实现互惠互利。
四、分类指导,开发无公害农产品为旅游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的走势一方面是更加适应市场,另一方面是向现代农业迈进。这两点都与生态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调整时机,通过改善经营方式,调整发展方面来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水平,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一)围绕旅游发展,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要着重开发一些特色产品。如纯天然绿色食品、优质米加工食品、山野菜、果类等小包装产品开发;根雕、竹编等小型旅游工艺品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调研中我们了解
到,新安乡“云谷籽”座垫个私生产企业业主王仕兵把当地出产的茶叶、灵芝等制成小包装,作为服务于旅游的产品投入市场,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二)突出转换增值,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大米和畜牧养殖业。粮产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同时做好粮食转换,大力发展养殖业,为旅游提供优质大米及多样化的肉类无公害产品。
(三)加强保护与利用,适度发展菌类产品。如香菇、木耳、灵芝之类,包装整合,投放旅游市场,同时开发野生菜、果类产品。
第二篇:我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我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不仅自然资源生态性能得不到恢复和提高,反而由于要保持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稳定增产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致使农业内生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生产、生活消费废弃物不断增加,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越来越明显,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立体污染并存。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农业污染防治为基础,以食品安全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试图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少国家陆续提出并实践多种替代常规农业的模式,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这些替代农业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量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生资源,减少外部投入,通过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太阳能、生物固氮和其他生物技术以及生态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众多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探索中,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广泛选择的发展模式,生态标志性农业产品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回归自然、关注环境、食品安全等意识促进了生态标志类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为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以发展绿色食品为标志,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过有关部门持续不断地努力,扩大影响,打造市场品牌,树立消费者信心,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食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安全健康食品,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绿色食品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2007年我国参与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达到2047家,产品个数达到4030个,实物产量达到3260万吨,年销售额达到723亿元,出口交货值为10.8亿美元,覆盖范围7710万亩。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到2007年底,农业系统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达到441家,产品713个,实物总量为33.7万吨。目前,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已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2007年全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有117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占当年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的生产企业总数的16.9%;经深加工的绿色食品品种1621个,占当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的40.2%。
二、我区现代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困难
近几年来,我区农业始终抓住结构调整主线,经过三次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区域特色明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区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有优势。北仑位于长三角南端,紧靠东方大港,毗邻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处长三角大都市圈,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都市的资金、科技、人才资源,实现城市与农业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也有利于农产品打入大城市市场以及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
2、经济基础有实力。经过改革开放,我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无论是国内生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是工商资本、民间资金都具有一定实力,同时对外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发展生态农业成为必然的可能。
3、产业发展有基础。经过了优高农业、效益农业和都市型农业等三次大发展,我区的农业特色比较显著,农产品知名品牌市场认同度高,特色主导产业的规模较大,都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生态环境有保障。建设生态农业生产基地,除了经济功能外,更要注重开发农业的生态、文化等功能,改善自然环境,缓解城市污染,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营造优美绿色景观。通过植树绿化、面源污染治理、土壤矫治改良都有相当大的进展,通过推广生物有机肥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和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使生态农业发展有了保障。
5、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打造北仑农业发展新平台,展示现代农业新风貌,2007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建设北仑现代农业生态园。该园区位于大碶沿山公路西侧,紧邻通途路,总面积约2万亩(大部分为山体),整个区域分二期开发建设,一期先由布阵岭东侧开始建设,总面积2000亩,一期为园区目前建设重点和核心区块,计划总投资1亿元。该园区的目标是争取成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相结合的复合型区块,北仑城区的重要生态区块,高科技农业人才创业基地,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浙东花卉科技中心。园区拟建设科研与综合服务区、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科普教育区等功能区块。农业生态园的建设,为北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新的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提高我区农业生态环境水平,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建设,大大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区生态农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农业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开发相对滞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设施化、市场化等程度还不高,尚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重点发展、重点投入。另外,我区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用地紧张,加上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对发展生态现代农业极为不利。
三、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区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选择期,要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使得今后我区农业体制创新有新突破、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和农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态质量的提高。
1、积极实施四大战略,推进生态效益农业的新发展
当前我区农业发展正处在新阶段的转折时期,面对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双重任务,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观念,拓宽思路,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行区域化战略:发挥区域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实行差异性竞争,以规划为龙头,抓好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把生态农业文章做大做强。实行产业化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龙头企业布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实行科技兴农战略:以现代生态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的良好生态结构;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以种子、种苗工程为抓手,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同时要争取建立农业信息中心,开展全方位科技信息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到产后的系列服务。实行标准化战略:推行农业、林业标准化管理,形成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格局,从而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竞争力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产品生产从田头到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品牌、生态名牌,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加强品牌营销和运作。
2、抓好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推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进程
扎实推进生态园区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北仑农业生态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是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大投资力度,解决资金紧张等困难,能够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的要求进行建设,使之成为我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坚强阵地。目前园区一期已经开发完毕,二期因种种原因无法启动,希望能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积极协调解决征地等困难,加快建设步伐。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抓好森林和土地资源保护,遵循生态优先,实行保护管理和开发并举。继续开展万亩生态公益林工程,对全区142个行政村普遍开展整治,建成10个示范村、100个生态和文化旅游特色村;建设100家花园式单位和100个园林绿化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严禁使用高毒农业,鼓励使用生物药肥。
促进生态产业持续发展。以绿色经济长廊为重点,启动绿色市场、绿色品牌、绿色企业、绿色基地等“四绿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型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同时挖掘其他农业旅游潜力,以人文典故、自然风貌、民间风情、绿色食品为特色,开辟农业旅游项目,尤其要搞好九峰山片的农村生态旅游开发,成为大都市的后花园。
3、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新体制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民办、民有、自愿和多元化原则,以产业为纽带,采取互助合作、股份合作、行业联合等不同合作形式,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成一种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培育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到较高水平,进而不断完善,真正建立起组织有序、竞争有力、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先要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对合作组织的工作应转向以指导和引导为主,逐步强化农民在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培育合作组织市场竞争力。第三要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第四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订单农业等契约合作方式保证农民利益,在发展壮大起来以后,应逐步使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其中按照合作制运行的合作组织,应逐步建立盈余按社员交易额比例返还的分配机制。
4、突破农产品加工,使农业龙头企业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深加工,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围绕我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切实做好加工农业、出口农业工作。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全面发展,按照生态环境、经济区域布局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壮大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
加大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姻,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名特优产品;坚持高标准,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加工产品的优质化;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加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步伐,建设一批生态型农业企业,使企业既充当产业发展的“龙头”,也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龙头”。要逐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聚,分别在农业园区内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专区,建立出口产品基地。
5、争创生态品牌,强化我区农业的生态特色
走绿色路、创生态品牌也是我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此,一是加强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标准化来建设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区域特色和资源特色,加快花卉、蔬菜等五大产业为主导的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二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质量安全体系,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运作,对农产品真正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三是抓住蔬菜出口通过原产地标志认证的契机,加强对地理产品的管理,进一步拓宽地理产品市场,为农产品出口打好基础。同时要搞好社会化服务,将生产者、原料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营销服务者之间利益连接成产业化群体。推进市场信息体系、配套服务体系、流通销售体系的建设。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按照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农产品外贸出口,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第三篇: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王国忠 朱恩 市农委种植业办公室、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
一、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资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就能把农业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生产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安全、优质的生态农产品成为首要选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洁土”、“净食”的生活环境,就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生态农产品,拓展广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应用生态农业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化肥农药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减小环境压力,为上海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注重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应用,健全生态农业管理制度,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值,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增收。
总之,上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初步成效
(一)积极探索区域生态农业建设
1、农业部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上海郊区崇明县、宝山区已分别被列为农业部生态农业试点县和示范县(区),根据“立足示范、着眼推广、点面结合、讲求效益”的原则,在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发展上海都市生态农业,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协调合理,整体功能较强,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优美整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环太湖流域生态建设。上海市涉及环太湖流域有青浦区的金泽、练塘两个镇,共有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9万亩。近年来,这两镇围绕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推行绿肥养地轮作休耕制度,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及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工程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1、推进绿肥生产。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肥源,种植绿肥既可以增加农田经济效益,又可利用绿肥根瘤菌固氮、以小肥调大肥、以磷肥调氮肥等特点,富集或固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它养分资源,翻压后可提供作物多种养分,绿肥秸秆还田还可增加土壤碳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其它理化性状,实施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地力提高。在绿肥种植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上海大力推进绿肥生产,2004年以来累计推广绿肥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2、完成耕地质量普查。2002-2003年,完成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耕地符合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占38.1%,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占47.9%,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占10.8%。2006年,又完成356万亩耕地的地力调查
与等级划分,全市耕地总体上处于较高等级,其中,一等地占17.4%,二等地占32.76%,三等地占26.09%,四等地占20.17%,等级最差的五等地仅占3.58%。同时,摸清当前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农田耕作层变浅,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有所增加,养分失衡现象较严重,耕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3、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耕地质量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性的农业基础工作。上海已在2007年底建立了500个地力定位监测点、100个环境质量监测点和30个肥料效应流动监测点,覆盖郊区大部分土壤类型和种植利用方式,每年为政府提供上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报告。
4、加快中低产田改良建设。近年来,针对郊区部分耕地存在一定的障碍因素,一是推进松金青地区低洼地土壤改良工程建设,标准粮田建设面积30.4万亩;二是开展南汇5万亩滩涂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以及奉贤每年约2万亩平整田土壤熟化与改良工作;三是开展3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四是嘉定等区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生物修复技术示范工作。
5、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为落实“占补平衡”政策,2010年以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工作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为重点,把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和验收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部省共建、因地制宜、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构建农业、国土资源两部门共同开展补充耕地验收工作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工作模式。2010年计划在奉贤区开展“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做好评定和验收补充耕地质量工作,指导补充耕地质量建设。
(三)全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l、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推广作为解决全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2004年在郊区水稻地区试点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吨;2005年至2007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工作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推广范围以粮田为主,兼顾种植蔬菜和西甜瓜的基本农田,三年累计推广应用33万吨;2008年、2009年继续加大推广力度,推广数量分别达15万吨和16万吨。至2009年累计推广数量达64万吨。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每年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50-60万吨,保护了郊区生态环境,改善土壤地力,减少氮化肥用量,减轻盐渍化程度,提升农产品品质。
2、资源化利用秸秆。一是推广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是在农作物收割时留高茬或利用农机设备直接将秸秆还田,以及稻田秸秆覆盖还田。目前,全市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后还田的比例占到全市稻麦种植面积的80%左右。二是发酵制作食用菌培养料。以现有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食用菌培养基料生产中心,集中收集周边地区的稻麦秸秆,并加工成食用菌培养料,用于蘑菇等食用菌生产。同时,蘑菇种植后的废料还可用于水稻机械化育秧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地遏制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的生物质平衡,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3、减量化使用肥料农药。
按照上海市第四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实施方案,6个区县(农场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示范基地,累计示范面积8720亩,基本代表了本市种植业的主要生产方式,示范基地分3种类型:一是以规模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的粮田双减示范基地,例如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奉贤庄行现代农业园区和长江农场;二是以种养结合小型家庭农场为主的双减示范基地,例如松江新浜家庭农场;三是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双减示范基地,例如青浦练塘茭白生产基地和嘉定华亭城市超市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通过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肥耕地地力技术、农药合理科学使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和种养结合等措施,减肥减药效果明显,各示范基地水稻、小麦、蔬菜化肥用量比2008年减少6~
12.11%,有机肥料与化肥、化肥中氮磷钾使用比例逐渐合理,农药减17.7-38.2%。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目前,本市郊区除闵行区外,其他区县均列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2009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303.44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一是初步建立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包括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水稻施肥分区图,稻、麦推荐施肥技术模型,以及推荐施肥的主要技术参数。二是肥料施用结构渐趋合理,氮磷钾比例逐渐合理,中高浓度复混肥料、配方肥用量增加,有机无机肥料平衡使用。三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良好,水稻亩均节本增效38.98元,小麦亩均节本增效41.59元。
5、探索种养结合农业。目前,上海已经在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方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典型的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松江区结合土地集中流转试点工作,推出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00-150亩,并在农场内建设一个年出栏1200头的猪场,猪场里产生的粪便和尿液,收集经发酵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二是种养结合大型农场模式。警备区农场和海丰农场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大型农场种养结合传统模式、现代模式以及欧盟模式。传统模式是指猪一猪粪一牧草一养猪模式、猪一猪粪一围河养鱼模式和猪一猪粪一林苗木一发展林业模式;现代模式是指猪一猪粪一有机肥还田一有机水稻和蔬菜模式、猪一猪粪(农作物秸秆)一沼气发电一养猪供暖和生活用电模式、猪一污水一氧化塘处理一还田模式;欧盟模式即“粪水生态还田”模式,建设全封闭粪水收集系统,将猪粪收集后由管道泵入储存6个月的大池中,经自然发酵无害化处理,然后通过大型粪水施肥机和搅拌机将发酵后的粪水喷洒农田。三是林下经济生态农业模式。随着上海生态林建设推进,逐步发展形成了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据统计,2006年上海林地养殖规模百亩以上的使用林地11.6万亩,年出栏家禽115.37万多羽,产值约2000万元。2008年上半年,仅科委项目的一个示范基地约10000亩林地,养殖肉鹅60000多羽,实现产值约600万元。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一)加快规划制度建设
l、制订发展规划。各区县应根据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生态循环链建设为核心,科学制订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区域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目标。一是近郊城乡一体功能区(包括闵行、嘉定、宝山三区)。由于城乡处于一体,对农业生态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求将农业的自身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而且要求农业本身对都市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所以它是以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环境友好农业,着眼于通过使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手段及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还必须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发挥农业的生态友好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远郊湿地生产功能区(松江、金山及青浦三区)。远郊湿地生产功能区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稻田的种植面积,以“稻田圈”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减轻氮、磷元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双赢,确保上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在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河、湖蓝藻肆虐,局部地区取水口水源严重污染,百姓生活用水发生困难的现象屡有产生的今天,充分发挥“稻田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更显重要。因此,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应放在“稻田圈”为主的人工湿地建设上。三是滨海果品生产功能区(包括奉贤、浦东两个区)。该生产功能区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是上海市果品生产和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南汇的两甜瓜、水蜜桃,奉贤的黄桃,早已成为上海市著名的名、特、优产品。该功能区农田中经济作物栽植的面积较多,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作物对土壤肥办的要求较高,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投入较多,且对农田排水系统的要求较为严格,农田地力培育投入费用较多。四是三岛生态旅游功能区(包括崇明、长兴及横沙三岛)。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素以水清、气净、土洁而著称,加之岛上工厂企业少,所以生
态环境十分优良。三岛是上海绿色蔬菜和稻米的生产基地。该区域每年还有大量的滩涂经过熟化培育后转化为基本农田,该区域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快熟化滩涂土壤,促进耕地质量提高。
2、出台相关法规。生态农业建设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生态农业立法,制订出台“上海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上海市耕地保养管理办法”、“上海市耕地质量验收办法”、“耕地质量验收标准”、“畜牧业粪便污染处理规范意见”、“秸秆处理办法”、“种养结合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为限制环境污染、鼓励资源再循环利用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考核制度。为有效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工作责职,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长效机制,配套制订《上海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对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做出成效或者失责的单位和人实施奖罚。同时,对区县、乡镇政府,应从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索新型绩效考核体制。
(二)加强队伍体系建设
1、恢复农业环境保护站。建议协调市有关部门,尽快恢复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站,具体承担本市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指导工作,各区县农委相应成立本区域农业环境保护站,组织和实施本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工作。
2、健全市、区县和乡镇三级农业环境保护队伍。进一步健全市区乡镇三级农业环境保护队伍,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土壤肥料与环境保护实验室力量,承担农业环境检测监测工作。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投资小、易操作、实施面广、增收明显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等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同时,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与宣传工作,加快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l、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一是推广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重点推广松江区新浜“畜禽养殖一粮食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模式;二是示范大型养殖场的生态利用模式。建设“畜禽养殖一废弃物综合利用一种植”示范工程,将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固体加工生产有机肥还田,畜禽粪便液体采用管道田间配套工程辐射周边地区还田。
2、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研究碳循环中的适用农业控制技术措施,并加快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排放。3~5年内加大水稻、小麦、茭白、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力度,降低碳排放;发展有一定效益的经济绿肥50万亩,建议对实行低碳农业的栽培措施推行生态补贴。
3、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和蔬菜标准园建设。重点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基地生态配套工程和千公顷设施菜地标准园的建设,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商标注册,参加农产品质量评比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标识,打造知名品牌。
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按照稻麦、蔬菜、水果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肥与中微量元素肥料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保障上海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优质、高产。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点,加强上游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实施重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
治技术,继续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降低上海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推广商品有机肥20万吨/年;加快推进上海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工 作,争取在1~2年内摸清上海农产品产地环境基本情况,全面开展上海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农业投入品的有害物质跟踪分析和环境效益风险评估。
6、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生态庄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建设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生态庄园。使农民在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村风光、带农特产品”的旅游消费中实现增收,并促使生态农业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
(四)强化资金政策保障
加大支持生态农业的投入,建立生态发展基金,以市政公债形式,社会化募集生态建设资金,并通过向污染者收取垃圾处理费、生态补偿费等补充生态建设资金: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发展生态农业。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生态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篇: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
http://2010-4-13 9:41:19红网字体: 【大 中 小】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北部,总面积约1462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整体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区,现有耕地面积42.35万亩,森林面积121.16万亩,森林覆盖率60.3%。生态环境良好是安仁县最大的优势,农业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强化农业经济功能,完善农业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一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建设生态安仁,展现山清水秀的生态安仁魅力。
一、夯实基础,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村能源建设。
以项目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工作。围绕农业生态环境优化抓建设。高标准建成江河湖防护林、工业防污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绿化带等一批新的造林基地,调节农业生产小气候,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质量。建设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业食品“三品”基地,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水源,以典型引路,大力实施“三清”工程,形成秸秆—养殖—沼气—有机农业、秸秆—食用菌—有机肥—无公害生产等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全县规模养殖场开展清洁化生产,基本实现沼气净化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节约能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建设。
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努力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者“放心”,尤其要抓好食用地产农产品,重点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同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三品”认证工作。加快农业企业标准(含地标)的制定,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强化全县农资市场和“三品”基地的监管,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从基础性工作抓起,坚持“三品”标准指导、督促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调优结构,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水平。
整合资源,放大特色,强力推进主导产业,进一步夯实基础产业,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建立农业内部合理的生态平衡,提高生态农业效益。种植业是农业基础产业,与农业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要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种植业水平。在布局上做到“一个确保、五个扩大”,即确保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0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扩大蔬菜面积,扩大特经特粮,扩大优质饲料牧草,扩大设施栽培,扩大立体高效种植。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带。
四、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选定一批符合或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扶持单位,加大从源头抓质量工作的力度,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进一步完善扶优扶强的奖励政策,对于被评为名牌产品的“生平米业”、“天扶菌业”、“豪峰茶业”等农业企业,要增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扩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名牌无形资产,为名牌产品开拓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以名牌为纽带,进行联合兼并,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名牌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围绕区域特色经济的建设,通过产业和品牌的聚集优势,努力打造一批区域生态农业特色品牌,以壮大安仁农业经济实力。
五、拓展功能,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进一步加快大石国家森林公园申报步伐,充分发掘渡口丹霞地貌、龙海温泉的资源优势,把安仁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扩大农家乐接待点,进一步规范农业旅游的服务和管理,提升农家乐档次,使广大市民享受“吃、住在农家”的农业风情游,做到“乐在农家、富在农家”。
六、科教兴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三更新”工程,增强农业科技辐射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示范推广粮油、蔬菜、特经特粮、林业园艺、畜禽及特种水产新品种。大力推广轻型、省工、节本、高效和无公害生态农业技术。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和技能培训工程,开展生态农业和相关基础知识培训,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的本领。积极开展农业科普宣传,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七、引进“三资”,积极培植外向型市场竞争主体。
“三资”农业的数量、质量决定一个地区农业经济的实力和活力。大力宣传安仁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三资”,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培植市场竞争主体。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落户安仁县农业“三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地等参加各种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第五篇:推进发展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推进发展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的灵魂。《规划纲要》提出: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整个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现绿色发展。要充分利用农业大省的省情,突出生态优势,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抓手,在区域发展战略中赢得绿色发展先机。
以生态农业彰显在长江经济带中的优势——
在长江经济带的十一省市中,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还相对欠发达,却是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农业大省,突出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彰显湖南优势。
当前,湖南生态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全省性战略布局正在逐渐形成。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探索实践推进了全省生态农业建设步伐;2014年批准的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范本;“一湖四水”的全面治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专项整治,优化了湖南生态农业的发展环境。全省生态农业已形成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为核心的都市生态农业核心区、以环洞庭湖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试验区、以武陵山、罗霄山片区生态扶贫攻坚为生态农业特色区的多重发展格局。全省农业领域转方式促绿色发展,突出“绿色、精细”,集成、推广、应用既节本环保又提升品质还增加单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推动生态大米、有机茶叶、生态养殖、生态蔬菜等各种生态农业品牌不断涌现。
全面实施生态农业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生态农业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整个生态系统的一种生物产业。全面实施生态农业战略必须从现有的石化农业中实现生态转型,目前正面临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成本与效益的挑战。众所周知,农业并不是 “赚大钱”的产业,生态农业更不是“赚快钱”的产业。因为发展生态农业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须摒弃现代石化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催长、大量使用农药防虫防病的耕作措施,也要放弃生物激素、添加剂等助推动植物快速生长的种养方法,短期内其成本必将升高,收益却不一定很理想。
挑战之二: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不仅农业生产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等不断被侵占,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现代石化农业造成的大量化肥农药残留,矿物质重金属污染等,为湖南发展生态农业带来了较大挑战。
挑战之三:技术与制度的制约。发展生态农业面临大量技术问题,既需要一系列防范和检测技术的支撑,也需要农业经营主体有较高素质、能有效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加速转变以往“重产量、轻质量”的耕作制度和农业绩效评价标准,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以五大战略措施推进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对接长江经济带,应成为整个湖南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推进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措施。
立足区域特色。突出湖南的自然区域特色,结合各地生态资源情况确定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模式和区域布局;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促进种、养、加的生态化循环和协调发展;结合精细农业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速形成农业生产内部物资和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态生产体系。
完善补贴政策。以完善现有补贴政策为切入点,从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加快推动落实生态农业的相关补贴政策改革,加大耕地、草原、林业、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补贴支持,探索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高效节约用水等有效支持政策,把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上来。
强化技术支持。向江苏等农业强省学习,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加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力度,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使用量;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替代中高毒农药,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广泛实施植保绿色防控技术。
深化生态意识。加大生态农业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教育资源,结合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等教育平台,强化公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生态习惯、生态自觉,为生态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区域生态合作。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湖南应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建立跨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合作机制,加大与全国各地特别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合作,拓展出生态农业发展的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