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试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zēnɡtiānyù hãkūlonɡxiànmù()()()()límíngbēicǎnyāquâwúshēnghãyányuâsâ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裁()愉()嘱()墨()载()愈()属()默()
三、补充词语。(6分)
()椟还()孤单()()业()于()坚持()()竭()全()脚()实()
四、我会选字填空。(4分)
串束阵对身支幅眼
一()微风一()清泉一()金光一()珍珠 一()歌曲一()羽毛一()翅膀一()画面
五、我会读句子,划掉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4分)
1、大家(连续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才把这件事完成了。
2、妈妈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能(排除去除)衣服上的污迹。
3、老师把这一条意见当作最(宝贵珍贵)的礼物。
4、老师对我们提出了(严肃严格)的要求。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的翅膀洪亮的()光彩夺目的()
好奇地()飞快地()时间过得()
七、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4分)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能嘲笑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吗?(改成肯定句)
2.满天的星星就像.(使句子生动、形象)
八、背诵积累,补充空白.(4分)
1.雨里鸡鸣一两家。2.,亲口尝梨知酸甜。
3.穿花蛱蝶深深见,款款飞.4.等闲识得东风面,.阅读与感悟(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的,像一个个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我会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2、第一自然段共有句话。从第句到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形状。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句。(4分)
3、我能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3分)
4、我能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5、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3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坡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
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若再给我一青春,我就一定从学起,做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得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她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钟!
1.在文中找出词语,作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后悔()央求()假若()依然()
2.在短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4分)
()地哭着哭得()()地问()着说
3.仿写词语。苦苦哀求、().()()(3分)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4分)
习作(30分)
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抓住自己的特点.爱好等,展示真实的自己.要做到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
姓名:_____学号:___
一、写字。(4分)
1、卷面书写。要求整洁、清楚、美观。(2分)
2、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结构匀称,笔画端正。(2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二、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提示写字、词。(10分)
mãiguīpúsàhámátánglángbiānfú)()()()()jiã半()()识快()()奏()净wâi()蓝安()保()()惧()置
2、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禀报(bǐngbǐn)望洋兴叹(xìngxīng)捕蝉(bǔpǔ)矿藏(cángzàng)拱着身子(gōnggǒng)推辞(cíchí)
4、填字成词。(4分)
明察秋()()然大悟万()俱寂银装()裹百()交集如()如醉()山峻岭()虚而入
5、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4分)
⑴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此句中“鲜”选()①少②新鲜③味道美
⑵“昼出耘田夜绩麻。”此诗句中的劳动要用到的农具是()①木犁②耙③镰刀④锄头
6、“笑”的神态很多,你知道哪些笑呢?请你写下4个来,再根据具体的情景和你的生活体验填上适当的写笑或者笑的神态的4字词语。(4分)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
①吴王()只看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比楚国强大,()准备出兵攻打楚。②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大臣们都不同意吴王的主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1题2分,其余每空0.5分,计15分)
1、《长江之歌》中赞美长江有母亲情怀的诗句是:()。
2、《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3、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
4、鲜明地表现出南宋爱国词人李清照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她的另外一首词《如梦令》是常记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
5、告诉我们要多听取别人意见的名言是:()
6、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要(),而且还要(),有()。
7、上半学期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人:被日本人民称为 “()”、“()”的聂荣臻将军;法国的()一家保护秘密情报;的诸葛亮;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意大利科学家()。同时我们还知道了现代社会离不开();了解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
四、阅读理解。(17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6分)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2、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 ________________。(2分)
3、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二)父亲(11分)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洞穿: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①“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2分)
②在文章中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做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③"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五、习作以 读《父亲》有感 为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字数450字左右。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段落清楚。(另附纸)
第三篇: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答案
1.①鞠躬②“以”改为“已”
2.(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如: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4.略
5.行,喜悦(欢乐、快乐、愉快等,意同即可)。
6.①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7.①终于②达到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④帮助
8.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9.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10.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11.“我”急于回家见爸爸,把自己这一天的情况和收获告诉他。
12、这段景物描写,回应前文爸爸种花、爱花的句子,这里是以花喻人,将即将丧父的悲痛推到极点。
13、写到弟妹的玩耍是暗示年纪最大的。13岁的“我”从此将担负起家庭“大人”的重担。
14、指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爸爸生命即将逝去。
15、“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镇静,这样的安静”;“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一大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我最大了”。
16、略(要把握某个角度,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
17.指甲厚裂口多血痕深惭愧和感激(感恩))
18.勤劳克俭无私坚强
19.要点:①指甲厚难剪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 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
20.D
21.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升华了主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22.略(要扣心酸难耐的事谈心理感受)
23. 人的头发为什么会交白(或:头发变白的原因: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24.这里用“正常”一词强调的是人老了头发逐渐变灰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下文所讲的影响毛发变白的其他因素则是“非正常”的。
25.她可能是得了某种导致头发早白的疾病,也可能是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导致早生白发。
26.略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计划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计划
三(2)班 肖雁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82名学生,其中男生49人,女生33人。本学期教学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愿意学习这门功课,学习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在汉语拼音方面,除个别同学需要进行拼音的复习巩固外,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较好。
(2)在生字词的掌握上,由于本学期识字量大,再加上平时的巩固复习不到够,汉字书写正确率较差。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听写,强化巩固。特别要注意几位后进生的书写练习。同 1
时,对生字词的掌握,还要注意把生字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书写。还要加强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字体较美观。
(3)在阅读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文章,一些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够强,阅读后对文章内容依然是一知半解,面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阅读练习,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方法。还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反复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
(4)在习作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把所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恰当地使用一些写作方法,使句子通顺,文章生动。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写作及表达能力差,甚至有无话可写的现象。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拓展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多动笔,多练习,并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词汇积累。
(5)在学习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书写、学习等习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书写乱、书面差的不良习惯。在答题过程中,还有学生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有些学生还存在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作业中错字连篇。这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与复习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不良书写与审题习惯,让学生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6)后进生情况。本班共有黄恒瑜、黄福靖、何基龙、卢国宇等8位后进生。其中3位同学在智力上有所欠缺,记忆效果不理想。另外5位同学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不积极,学习习惯较差,所以成绩不理想。
三、复习内容:
4个单元12篇课文阅读训练、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训练及习作训练。
四、复习目标:
为了在本次期中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特制定如下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
生有较大进步。
五、复习总要求:
1、掌握本册书所学生生字新词,并能熟练理解运用。
2、能熟练背诵并默写本册书1-4单元所要求的片断。
3、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等等。
4、能根据具体的环境写清一件事等,并能初步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具体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掌握改写句子、写比喻句等基本知识技能。
6、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六、复习方法:
单元复习、讲练结合、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七、复习时间:
4月14日——4月23日
2014-4-30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小结
三(1)班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小结
本月我们结束了第四单元的学习,完成了全期教学任务的一半。从孩子们期中测试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阅读理解水平和写作水平较上期有大幅度提高。本次考试基本情况及个别题型的分析。
平均分:80.8分 合格人数:39 人 及格率:95﹪ 优秀人数:20人 优秀率:51.2﹪
本次考试试题题量适中、难度一般,但孩子们的考试情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主要表现在两极分化严重,孩子间的分数差距越来越大。
试卷失分较多的有三道题:
1,第四题:连线题。很多同学填写的是动词。这道题在语文园地四进行练习时我作为重点进行了强调,但部分孩子急于答题,在未细心审题的情况下就进行作答,导致失分,实在可惜。2,是排序题中,非常遗憾,这道题全班做对人数极少。我没有责怪孩子,但由此我再次提醒孩子们,课外阅读中我们应该学会刨根究底,更要养成勤学的好习惯。3,作文题,很多孩子多数孩子认真地审了题,精心地布局谋篇,并且将平日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交上了一篇精美的习作。一小部分孩子没有将日记和习作区分开来。他们没有认真研读题目,只图把事情讲完,没有注意将老师平日所授的写作技巧、优美词句用在作品中,所举事例没有完全展开,致使内容不具体,篇幅也就没有达到三年级的写作要求(300字左右)。
针对这种情况,下半期我将提高日记写作的要求,对篇幅不够的作文将要求补写或重写。(对个别暂时还没有掌握如何展开材料的孩子,我将在中自习挤出时间进行单独辅导,也请家长朋友配合,孩子在家时要多和他交流,鼓励他们将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与您分享,鼓励他们将话说完整、将事情说清楚,然后再引导他将所说的内容记录下来成文。)我细细翻阅了每个孩子的试卷,并针对孩子的情况逐一进行了试卷分析,在试卷上写下了对孩子们的期望和鼓励。
张雪梅
201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