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谭明:“天阶计划”致辞
灵思总裁谭明启动“天阶计划”并致辞
2009-6-8 14:35:06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佚名
文章摘要: 灵思总裁谭明在灵思“天阶计划”启动现场致辞,对全球营销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莅临灵思演讲表示欢迎并提出为未来将把灵思打造成为华系华系传播的领导品牌。
灵思总裁谭明在“天阶计划”启动现场致辞
全球营销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于6月8日和灵思总裁谭明共同启动天阶计划。之后,菲利普·科特勒发表现场演讲。
谭明:尊敬的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尊敬的密尔顿·科特勒博士,以及我们所邀请的各位尊敬的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领导,还有所有在九层和八层各个会场的来宾,大家上午好。
在昨天灵思传播机构搞了自己的一个庆典,庆祝灵思传播机构成立十周年,这是对灵思来讲意义非凡的一件大事,今天会更精彩,除了灵思内部的600多名员工,我们还迎来了在座的诸位,你们作为嘉宾共同见证灵思天阶计划的启动,再次我再一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6月7日和6月8日还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对很多的中国人来讲都是这样,因为在中国会发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高考。在高考的过程中,我记得20年前我本人也作为一名学生也在参加高考,迎来自己18岁成人之后在职场上去拼搏的第一步。我想在今天灵思传播机构也在迎来一个大考,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志向,我们把它铭刻在墙上,叫做打造华系传播的领导品牌。虽然这句话看起来很宏伟、遥远,但是我相信包含我自己,包含灵思传播机构的所有人,都会为我们的这一个愿景而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当我们回顾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远远的走在全球的前端,也就是说在制造行业里面,我们不断的在涌现着混合冠军、单位冠军等一系列非常优秀的制造业企业。但是在灵思所投身的中国的智业,我们还没有看到能够有跟全球力量相比的华系企业,这也正是灵思传播机构的愿景,我们希望推动自己以及我们的行业在全球的竞争中居于领先和主导的地位。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从智业的本源来选择答案,也就是人才培训。因为只有把人才培训体系做好,我们才有机会在全球的人力资本市场上跟全球的跨国企业竞争。当然我们也知道达成这一个愿景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在昨天所有灵思传播机构的员工一起盟誓,我们希望用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来促成我们这个愿景的达成。为此我们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未来的十年之内,我们要累计投入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我们会在未来的十年培养智力行业十个著名的大师,我们会培养五十名专家级人才,以及超过五百名部门经理以上的人才,还包括累计超过五千人的各方面专向人才培养计划。
我们知道要达成灵思的这个愿景还需要有一些更广阔的胸怀和勇气,我们不但自己要做得好,我们还希望能够跟我们的客户、媒体朋友,跟广告公关的业界共同成长,所以我在这里也做一个承诺,我们在灵思的天阶计划未来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充分的共享灵思所独有的资源,我们会充分的拿出我们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跟业界互动,希望能够促成中国智业的全面发展。在此也希望我们在这里的嘉宾给我们做一个见证,希望灵思能够执着的、坚强的履行我们的誓约。
再次对来宾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在今后灵思的天阶计划可以有跟大家共享的地方,希望大家随时跟灵思互动,也希望大家没事的时候来灵思做客。
第二篇:学习谭明建心得体会
学习谭明建心得体会
谭明建同志是省纪委信访室一名普通的接访干部。1988年考到省监察厅后,领导安排其到信访处做接访工作,一干就是24年。24年来,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有时一天要接听几十个电话,接待上百人次,常常午饭来不及吃,去卫生间都没有时间。24年来,他接待上访群众几万人次,疏导教育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多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谭明建同志很有恒心,他24年坚守在接待群众来访第一线,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了一份优秀答卷。谭明建同志很有爱心,他视上访人如亲人,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做信访举报工作。谭明建同志很有公心,他坚持原则,作风朴实,严于律己,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谭明建同志很用心,他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本领。
二十四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坚守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的品德。
古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排在第一位的。历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在修身方面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唐太宗李世民在官德修养问题上,认为“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王安石则认为,为官者要“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修身这一优良文化传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要求。谭明建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信访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四年,从未向组织、向领导提出过调换工作。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都要学习谭明建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学习谭明建心得体会:本色谭明建更可敬
谭明建作为一名山东省纪委信访室监察厅举报中心的普通接访干部,24年如一日,坚守在纪检监察接访的第一线,他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有的只是一件件的平凡小事,但他始终把这些小事当成大事来干,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事业充满执着,对党充满忠诚,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本色男儿;(心得体会 www.xiexiebang.com)从他身上,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行为可学、可做,这也正是他的可敬之处。
因为谭明建明白,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哪,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该如何去做!谭明建这样定位自己的工作:接访员不是裁判员,而是信息员、协调员、宣传员、疏导员,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减震器”、“减压阀”,“让群众满意,不给领导添麻烦”是工作要求,也是一种政治责任!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24年来,接待了几万人次上访,始终坚持不停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疏导教育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正是凭着对工作职责的执着认识,才有了工作就是一种幸福的崇高感受。现在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感觉在工作中缺乏激情,甚至出现慵懒散的不良工作作风,说明他们没有像谭明建一样,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事业来干,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因此就不会对工作有感情,更不会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有感情,也绝对干不出出色的成绩!对照谭明建,再看看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有一种做得到的感受吧!
因为谭明建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政治品格!谭明建曾经说过:“选择了党就得为党负责,为党做事,即使做不出什么大事,也要为党分点儿忧,做点具体的小事,尽到一名党员的责任!”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的形成,只有长期扎根于工作,植根于群众才会产生的“忠诚”信念。凭着“对老百姓好,永远没有错”的党性观念,谭明建无怨无悔地长年工作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誓言。从他身上,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什么叫党性,什么叫信念,什么叫操守!当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时,用党性来支撑自己;当面对工作上的不如意时,用信念解脱自己;当面对名利诱惑时,用操守证明自己,你就会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真正本色!谭明建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得到!
因为谭明建明白,自己作为普通的人,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生活坐标!谭明建对生活的热爱更让我们为之动容,他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他珍爱自己妻子,为生病的妻子多方奔波联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大夫做手术;他对自己的兄弟宽容谦让,主动承担照顾家庭和老人的义务,精心伺候父亲十九年,没有一丝抱怨,直到父亲去世。只有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家庭,才会热爱自己的事业,谭明建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完美。当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在忙于事业时,能否也像谭明建一样在家里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让家庭成为自己永远的幸福港湾!
这就是可学可做可敬的本色谭明建,一名没有任何光环的普通纪检监察干部,让我们在平凡中感动着,看得见他的幸福,听的见他的笑声,更感觉得到他的内心世界!
第三篇:学习谭明建先进事迹
学习谭明建先进事迹
做一名经得起检验的共产党员
——记省纪委、省监察厅接访干部谭明建
24年,他一直坚守在接待群众来访第一线,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甘当党和政府的“减压阀”、老百姓的“出气筒”;24年,他信守“群众说好就是‘名’,群众受益就是‘利’”的名利观,想方设法支持群众的合理诉求;24年,他视上访人如亲人,累计接待上访群众数万人次,一件意外事故也没有发生过……24年,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他用忠诚与担当,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优秀答卷。
他,就是省纪委信访室副处级检查员、接访干部谭明建。
小事干好了就是大事——老百姓对我满意,就是对纪检监察机关满意,这就是大事!
谭明建今年58岁,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起在省纪委从事接访工作。每一天他的工作都是这样的:早晨提前半小时上班,登记、核查、接谈、协调、交办,其间电话铃跟着响个不断,有时一天要接待上百人次、接听几十个电话,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为了能多接待一位上访人、多接一个电话,他总是自带午饭不离座位,常常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他告诉记者:上访人没把话说完你出去了,他就可能认为我们不耐心听、不尊重他,就会火气更大,容易激化情绪。
长期的接访经历让谭明建知道,很多时候,倾听就是一种理解,倾听也是一种化解。有的上访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他的诉求,讲一个小时、讲两个小时、讲半天,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听着,直到对方讲够了为止。
一位母亲来省纪委上访,哭诉反映十几年前她的儿子在济南上学期间,被同学带到黄河边上发生争执死亡,法医鉴定是死于溺水。母亲不相信这个结论,为了给儿子申冤,多年来不停地到各处上访。(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谭明建了解,十多年来案子经过公安部门多次调查,没有充分证据能够改变案子的结论。但是,为人父母,他感同身受,深深理解这位母亲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她反反复复地讲,他就认认真真地听,让她的情绪在倾诉中得到尽情地释放。走的时候,这位母亲拉着谭明建的手表示感谢:“俺走了这么多地方,就你对俺最好,俺忘不了!”
上访人员千差万别,能用一颗平等心接待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上访者有利于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去年夏天,济宁医学院有位老师因学校不给他实验室钥匙来上访,当时谭明建正在接访两位能说善道的中年妇女,忽然一股非常浓烈的狐臭味传来,顶得两位妇女喘不过气来,捂着鼻子跑出了接访室,而谭明建没有露出一丝不悦之色,耐心听完教师的陈述后,他理解了学校的难处:肯定是其他教师不愿意呗。了解到这位教师已经55岁,老谭跟他说: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忙活这么多年咱也该歇歇啦!如果学校不给你发工资你找我,如果一分钱都不少你的,咱自由自在的,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番话说得老师连连点头,以后再也没来过。
有位要好的同学曾问谭明建:老谭,这么多年你整天净管这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不烦得慌吗?谭明建说:小事做成了也是大事。我们纪检监察的工作,办大案要案是大事,但接访这样的小事也得有人管。一个接访事项办好了,给机关添不了多少光彩,但做不好,却能给领导增添许多麻烦。同样,接访工作做好了,只是解决了当事人的具体问题,没办好可能引起一片群众的意见。老百姓上访,都是冲这块牌子来的,他们对我满意,就是对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满意,这就是大事!
坐到了群众堆里,就坐到了群众心里——一根火柴的温暖,也能给上访群众三分春意!
上访是有成本的,到县里上访,还是到省里上访,首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为什么花那么多钱跑许多路到省里来上访呢?这里面既有老百姓传统观念“往上走”、“见领导”、“告御状”的问题,更大程度上,还在于有些群众确实受到了冤屈,利益受到了损害,到省纪委来上访,希望能给主持个公道。24年来,谭明建对上访群众待如亲朋——笑脸相迎、和气作别。接访时,他从不面对门口坐,总是把来访群众让到上座。他说:“你坐到了桌子后面,就坐到了群众对面;你坐到了群众堆里,就坐到了群众心里”。遇到集体上访时,他就走到人群里面,或者和群众一块儿坐在台阶上。他相信,人的距离近了心就近了,感情就近了,信任也就有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一位农村妇女来上访,反映在一家人外出打工期间,村支书以其大伯哥欠他4万元不还为由,克扣了自家应得的8000元拆迁补偿款。谭明建将此事交由当地县纪委办理,经协调,村支书答应10天后归还。没想到,十几天后,妇女又来反映:村支书不但不还钱,还要打人!农村人常说:扫帚扫不到的地方,灰尘不会自己跑掉。谭明建想,这件事情如果我们不管到底,恐怕就难办成。他通过电话寻问情况,县里面又说,这是民事纠纷,应该由法院来解决。谭明建明确告诉办事的同志:这件事情看起来是民事纠纷,其本质是村支书利用职权侵犯群众的合法利益,必须由纪委来纠正!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作为纪委的信访干部,必须有心有胆。有心,就是对人民要有同情心、善良心;有胆,就是对事业要有正义胆,敢于坚持原则。有一位县里的干部,受到处分后,对自己被安排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不满,到省里上访。经省纪委安排调查,发现他的家庭确实非常困难:一家4口人,岳母瘫痪在床,妻子因工伤也失去劳动能力,儿子正读高中,一旦他再下岗,家庭将失去经济来源。谭明建建议当地有关部门重新考虑,但是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个事情是市里主要领导定的,不能改!谭明建跟市纪委的同志讲:这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如果保证不了,当事人肯定不会息诉罢访,甚至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不管哪个领导定的,做得不合适就得改!”最终在他的协调下,当事人的家庭风险化解了,再也没有上访过。
到省里来上访的大部分都是基层的一些困难群众,看到他们穿得脏衣旧衫的,谭明建总是先问问:“吃饭了没有?”“回去怎么走?”“有钱坐车没有?”他的兜
第四篇:科技示范户谭明典型材料
科技能使“土”变“金”------记蔬菜种植示范户谭明
编者按:谭明是江口镇黄桷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自远程教育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转化机制研究课题启动以来,他在课题组的指导帮助下,在江口镇政府以及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白手起家,建棚种菜,靠勤劳增加收入,靠科技发家致富。从2009年纯收入近万元到今天的年纯收入超过6万元,家庭经济和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收入的增加,谭明深深地认识到:远程教育是敲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科技是财富。下面根据谭明口述整理。
一、昔日穷,虽艰苦打拼,仍致富无门
1990年,他已是一个拥有一双儿女的四口之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建房子和结婚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那时,总共种了二亩六分地,种了玉米和一些小菜,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起五更睡半夜,年底一算帐,去掉投资,根本剩不下几个钱,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常言说:“花钱两大项,孩子和来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的家庭负担也是越来越重;同时,沉重的债务像大山一样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还债,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他东奔西走,北上南下,干过建筑,下过铁矿,搞过蔬菜贩运,做过各种各样的小买卖,出过各种各样的苦力,全力打拼还是入不敷出。春去秋来,汗水与泪水相伴,艰苦和贫穷共存。
同时,债务象滚雪球一样,每年还在增大。“穷难过,药难吃”,穷苦的日子使他深深地感到贫穷比罪恶的魔鬼更加可怕。他清楚地记得,1994年的春节前夕,要帐的接二连三地挤破了家门。“锅台上搁着两个碗,趁着光棍的胆”,他痛恨自己的无能和无用,甚至绝望到了极点,那年他在自家春联的大门上写下了两个大大的“恨”字,他因此而出了名。
二、今朝富,因建棚种菜,靠远程教育科技“生”金 2009年,课题组在蔬菜大棚种植选址时,考虑到他那里各方面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镇政府以及课题组决定在他那里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示范片。虽然镇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村里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对于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求稳怕险的农民来说,依然不敢越“雷池”半步。当时,镇农技员杨明芬得知后,找到他说:“玩龙玩虎不如玩土”,“一亩菜园,十亩粮田”,你带头建个大棚种菜,我全程指导扶持你,一年挣个万儿八千的不成问题,干还是不干?已走投无路、又不愿服输的谭明立马回答:愿赌一把。说干就干,在杨明芬的指导帮助下,第一年,他建了一个一亩地的竹竿大弓棚,一年三种三收,种植本地常用蔬菜,年底一盘算,去掉成本投资,一亩大棚净赚8000多元。一年内能从一亩坷垃地里扒弄出8000多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这一下,全村的群众看“热”了、眼“红”了,在他的带动下,2009年下半年,大弓棚迅速发展到300多个,2010年,他又投资新建了四亩大弓棚,成了全镇的种菜大户,一年苦干之后,不但添置了不少生产机械,并还清了积压多年的债务。随着建棚种菜规模的扩大,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也就日趋暴露出来,如竹竿棚体抗御风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菜品种单一老化;丝瓜死苗导致减产;施肥用药不合理影响蔬菜质量等等,一时间,全镇农民调整种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针对这一实际,课题组立即召开菜农会议,决定成立“蔬菜种植协会”,谭明被推选为“蔬菜种植科研小组”组长,为了不辜负大家的重托,他除了带领大家学习课题组刻录的远程教育蔬菜光盘外,还先后多次自费到东北、寿光、苍山等地参观学习,到重庆、涪陵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考察,并且多次到市农科院求教取经,还自费订阅了《农村百事通》、《农业知识》等五几种报刊杂志。通过学习实践,在镇科协和课题组的技术指导下,他带领的科研小组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完成了从竹竿棚体到水泥结构棚体的更新换代。这种棚体不但降低了投资成本,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已被全镇乃至周边乡镇的农民兄弟推广使用。二是蔬菜品种的更新,与县翔宇公司合作,采用“西葫芦”苗嫁接技术对茄子苗进行营养钵培植,既可重茬种植西瓜,又可增产增效;采用遮阳网、防虫网技术,引进以色列“夏宝”“百利”等新品种进行栽培种植,亩产效益可达一
万余元。三是积极推广“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即早春育苗,卖苗,露天种植丝瓜、辣椒等,立秋栽种秋延迟蔬菜品种。这种模式,管理过程比较集中,产品上市早,且效益非常好,倍受广大农民朋友所喜爱。四是科研小组协助课题组,每月推出一期《种菜信息指南》,将各种蔬菜种植环节中的管理要点,编辑印刷成明白纸,发送给大棚种菜户。
2010年下半年,他又率先投资四万多元建起了一个占地一亩的高科技冬暖大棚,墙体采用双层砌块填充,棚架为无缝钢管焊接,节能灯取暖,微滴灌技术,施用有机肥种植并引进名优特稀品种,实行“订单”销售,他接着卖了一台蔬菜运输车,成了蔬菜经纪人。短短两年时间,年收入都在8万元左右,不但建起了新楼房,而且添置了各种高档家用电器,成了全镇的富裕户,样板户。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谭明却说:“土”中也有颜如玉,“土”中也有黄金屋。有了有了远程教育科技就有了钱,活得越来越滋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三、明天美,共奔小康路,做新型农民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小康路”。为了使全村乃至周边的群众共同富裕,谭明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蔬菜种植技术无偿地传授给广大乡亲;同时,采取“一学、一赊、一让、一增、一补”的“五个一”带动周围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一学”,即免费发放光盘让农民学习种植技术; “一
赊”,即免费将大棚培育菜种苗赊销给社员;“一让”,即蔬菜种苗按成本价收取;“一增”,即回收蔬菜时价格高于同期市场价格;“一奖”,即同一种蔬菜亩单产高于他种植的亩单产给予奖励。目前,我镇的大棚已发展到2000多个,形成家家种菜,1400多户有棚,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的种植规模,菜农人均年纯收入超过7000元,黄桷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强村,并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村庄的蔬菜种植。富了口袋更应富脑袋,如今电脑这种高科技远程教育已进入了百姓农家。劳动之余,谭明喜欢浏览市场动态,研究种植新技术,将了解到的各种信息、知识与广大群众交流的新型农民。
课题组王寿和于2010年12月整理
第五篇:谭红个人计划
2011年秋季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署假已结束,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性的理解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涵义,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和所面临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个人工作计划:
在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方面,坚决维护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严于律己。加强学习尤其是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要注意转变观念,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在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方面,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因为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尤其我是一名青年教师,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更应该加强学习,向老教师学,向优秀教师学习。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丰厚自己的积淀,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一名创新型、科研型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必须有一个源源不断的水源,那就是学习。
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计划,而是怎样贯彻和实行自己的计划,而这份计划同时又是我的工作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谭红2011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