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6:5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美术《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术课《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要求:本课主要以欣赏,观察,描绘,游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蜻蜓。能够富有意地描绘出翅膀、身体花纹独特蜻蜓背景分析:本课是上海书画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第一课的内容,课的类型是绘画。针对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以及它身体的造型结构这一特点,我自制了有关蜻蜓这一课的课件,以便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较大的知识量,提高美术素养。过程:片段内容:

一、导入:以生动形象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导入:小动物大眼睛,飞来飞去忙不停。飞的高天气晴飞得低天气阴,飞来飞去飞累了,站在草间停一停。

2、揭示课题:画蜻蜓。

二、新授:

1、欣赏观察蜻蜓图片:引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自然中蜻蜓的生活习性,拓展学生知识,拓宽学生创作思路。你了解蜻蜓吗?(ppt演示)a请学生说一说b欣赏 ppt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

2、了解蜻蜓的结构,特点:引用多媒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并采用模板让学生拼贴使学生直观感受。

3、观察蜻蜓身体翅膀的花纹,画出花纹。通过欣赏蜻蜓照片,以及同龄人作品拓展学生表现花纹的思路。

三、评价:

1、过程中评价:以学生画出外形时抓住典型加以评价,利于学生直观感悟。

2、作业展评:在展评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荷塘景色的情景,让学生将自己所画蜻蜓进行展示,老师则用拟人话的口气说:你喜欢哪只漂亮的小蜻蜓,把她请出来和你一起玩。(并使用蜻蜓玩具进行模拟游戏。

反思:在教师预设的教学中,孩子们经常会产生许多老师预想不到的想法和做法,那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幼儿生成的契机,在学生表现身体和翅膀花纹时有些学生的想法很富有创意,但由于是第一课时比较注重蜻蜓身体结构和花纹的表现,对于画面情节的创设与想象没有给予很大的空间,因此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第二篇: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正确书写11个生字,会认6个只识不写的字,理解几个相关词语。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和高超的育人方法。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练习读好人物间的对话,品味重点词句,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

2.了解蜻蜓,懂得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和与人沟通的巧妙方法。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

3、收集蜻蜓和陶行知先生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放飞蜻蜓

指导书写“蜻蜓”学生书空,形声字 2.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

过渡:课文中陶校长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二、朗读指导

1.出示小提示:先读准课后的字词,再读课文,把有关蜻蜓的语句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指名读要求

学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陶行知图片,介绍陶行知

学习“陶”出示生字卡片,换偏旁记生字,书空右半边 课文中称陶行知为先生,为什么?

学生说,除了称老师为先生,还称谁为先生?(有学问的人)

3、课文中哪几小节写陶先生和孩子们谈蜻蜓 学生说

(2——10小节)在自由朗读谈蜻蜓的小节

4、陶先生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 学生说

板书:食物

尾巴

眼睛

5、开火车读2——6小节 学习生词语“翠贞”

出示词语“孑孓”指名读

齐读

“田埂”,田间的小路

出示“七嘴八舌”

是什么意思

表演:老师提问,学生抢着说(老师:蜻蜓到底吃什么呢?)

出示:苍蝇

蚊子

孑孓

介绍“孑孓” 出示图片蜻蜓

幼虫吃水里的孑孓,长大吃蚊子 再读词语

看蜻蜓捕食的画面

指导读“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先夸一夸蜻蜓,再用佩服的语气读

6、读7——10小节 指名读

你对蜻蜓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出示“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他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看蜻蜓尾巴,出示“一节节”,同桌互相读,再指名读 出示“一截”读 理解“据说”学生说

再找写蜻蜓尾巴的句子:“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出示“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2

又细又长。他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除了对尾巴感兴趣,你还对哪部分感兴趣

读描写眼睛的句子:“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出示:图片,蜻蜓的眼睛,它的眼睛像什么? 出示词语“复眼”识记“复” 用你的朗读夸一夸它,读,指名读,8、课文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又讲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一小节,讲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捉 指名读最后一小节,讲了什么?放

默读2——10小节,用一个字概括写了什么?谈

为什么好不容易捉到蜻蜓又把它放了呢?这是下节课的内容

9、读陶行知的故事

第三篇:《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画》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本课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另外,应当明确——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重点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巩固认知以外,教学中还要大力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让识字自然地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整合在一起,让识字变得更轻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反义词并拓展积累。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图文、想象结合,多形式识字

五、教学准备:

1.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画中识得字

(1)展示山水画,引导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3)识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方式朗读。2.画中读出诗

(1)小组合作交流:用句式“图上还有 ”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2)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引导发生发现画上的课文)(3)学生读诗。

(4)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看图读诗句

(1)学生先看图,后自由朗读诗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考互学。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3)全班齐读——轮读。

(4)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有错及时纠正。(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检测助过关

(1)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2)学生自由读,引导评价。

(3)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重点抽读 “声、色、近”3个字。(4)全班齐读。3.比赛促巩固

(1)读准字音:大声朗读古诗,读准确,读通顺。(2)读出节奏:自由练习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3)朗读比赛(小组赛——组间赛)

要求: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读得最正确、最流畅、最有节奏。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我是背诵能手”(1)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2)教师抽测学生背诵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2.“我是提问能手”

(1)反复朗读质疑: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2)联系生活知疑: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3)对比朗读解疑: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3.回归主题,拓展积累(1)诗中读出画

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题。

(2)趣味找规律: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引导发现反义词(3)积累并拓展:

——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认识走之底,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有无:你有什么?他无(没有)什么?通过说一说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4)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生汇报:大—小 高—矮 多—少 早—晚(5)同桌读一读。

(6)认真写一写:指导书写“来”“去”。

(7)作业布置:选自己喜爱的画,口头为他配上几句诗。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与写字。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孩子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老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图、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2.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第四篇:放飞蜻蜓第一课时上课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落儿岭中心小学

陈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阅读的习惯。

4、初步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初步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初步了解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题质疑。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小精灵,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蜻蜓图(1)板书“蜻蜓”,提醒学生注意字形,认读,读准后鼻音。大家喜欢蜻蜓吗?说说你了解的蜻蜓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板书:放飞。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归纳出两个主要问题:(1)谁放了蜻蜓?

(2)为什么放蜻蜓?

过渡: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故事。

二、自读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2、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1)出示:陶行知 慈爱 七嘴八舌 抢着说 苍蝇 蚊子 掌握 据说 结构 复杂 ①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苍蝇(轻声)②简介陶行知,理解“七嘴八舌”。(2)出示另一组词语:翠贞 田埂 孑孓 一撅一撅 露水 调整 ①指名读,正音“孑孓” 出示图片。②理解“孑孓”、“一撅一撅”。

3、检查课文阅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指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老师觉得因为这么美丽的精灵来到我们的课堂,所以大家读书也特别认真。一天午后,陶行知看见一群孩子正在捉蜻蜓呢!(板书:捉蜻蜓)蜻蜓这么漂亮,孩子们捉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读第一小节,体会捉蜻蜓的快乐)

2、是啊,蜻蜓是美丽的,捉蜻蜓又是这么„„可是,这群孩子最后又把蜻蜓放了,(板书:放蜻蜓)他们是心甘情愿的吗?让我们去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捉蜻蜓是孩子们是快乐的,那么放飞蜻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呢?(体会急切)从孩子们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急切,让我们也带着急切的心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孩子们为什么舍得放飞这些精灵呢?(板书:谈蜻蜓)

4、陶行知和孩子们谈了蜻蜓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先来读读2——6自然段。①分角色朗读课文2——6小节。写什么? 板书:吃害虫 ②指读7——9小节。孩子们认为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板书:尾巴的作用。③陶行知是怎么说的呢?跟老师赛读第十小节。板书:眼睛的构造。

四、总结全文。

通过读书,你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下面的填空。一天午后,陶行知看见孩子们(),就和孩子们(),告诉孩子们(),孩子们听了,便()。

五、生字教学

识记难写的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重点指导:“陶”“慈”“复”,描红难写的字。

六、作业

1、认真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2、收集蜻蜓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蜻蜓。

《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和凤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初步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捉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

报它内行。(打一昆虫)板书:蜻蜓 比较蜓与蜒

2、出示“蜻蜓”图片:看,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美丽的可爱的蜻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蜻蜓有关的课文。题目叫:放飞蜻蜓(板书)

3、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这篇课文不仅和蜻蜓有关,还和一个伟大的人物有关,同学们知道是谁吗?(板书:陶行知)

4、介绍陶行知。

对陶行知你了解多少?指名说说。出示图片及陶行知的两句名言

过渡:课文究竟讲了关于陶行知和蜻蜓的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来读课文,读课文之前,我要检查一下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 慈 舌 抢 蝇 蚊

陶 握 据 构 复

(1)自由读,分行指读(第一行难读的字音,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指导字形 :“慈 构 复” 注意要领及描红。

2、指名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注意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快速默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说,师板书: 捉 谈 放

3、一群孩子们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却把蜻蜓放飞了?陶行知究竟与孩子们谈了什么内容呢?

4、指名学生说。(板书:吃什么?好朋友?尾巴 眼睛)

四、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既然讲到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为什么问蜻蜓吃什么呢?指名读课文1—6自然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节,抓住“慈爱 抚摸”体会陶行知的——(板书:慈爱可亲)

指导朗读,感悟陶行知的慈爱可亲。

3、精读第五自然段:出示第五节,指导朗读,读好“七嘴八舌 抢着说”。

4、精读第六自然:出示第六节,陶先生是怎么说的呢?从他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名生说,师出示: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6、为什么说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们呢?指名回答。(苍蝇、蚊子、孑孓)出示:补充蜻蜓吃害虫的资料。

7、比较句子: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体会陶行知是位循循善诱的人民教育家)(板书:循循善诱)

8、小结1—6自然段。(1)读1—6自然段。

(2)陶行知为什么要问蜻蜓吃什么?有什么用意?(3)分角色朗读。

(4)对啊,陶先生的这番话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吃什么,更让孩子们明白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从这段生动的对话描写当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位慈爱,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人民教育家。

五、总结。

后来陶先生还谈到了蜻蜓尾巴的作用和眼睛的特点,他又是怎样谈的呢?他为什么要谈这些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再说。

六、作业。写习字贴。

七、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吃什么?

好朋友?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谈 尾巴(慈爱 亲切)

眼睛(循循善诱)

第五篇: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4、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家乡》这篇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蔚蓝无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乡村,平坦辽阔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现代化的繁华城市。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学情分析: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也基本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多种的教学情境,采取多样教学策略,教会识字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提高了学生识字兴趣和课堂识字教学效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2个字,会写“贝、虾”两个生字。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感受祖国的美,热爱自己的家乡。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几位小朋友呀他们和你们一样很喜欢画画,他们呀把自己美丽的家乡都画出来了,大家想去看看吗?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课文24课画家乡。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了课题,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渡:老师也很想知道,有谁在画家乡呢?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听视频朗读,一边听一边想,看谁最快找到答案。

1、那个小朋友眼睛最明亮,已经找到有哪些小朋友在画家乡了?

2、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小朋友的名字都是叠词,叠词第二个字我们要读轻声,我们再响亮地喊一喊他们的名字吧!

3、那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呢?

4、同学们,刚才我们细细欣赏了文中五个小朋友家乡的美丽风景,你们最喜欢谁的家乡呀?为什么?(通过视频朗读,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谁的家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图文识字 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涛涛家乡的?老师也很喜欢涛涛的家乡,那我们就跟着涛涛到他的家乡海边看看吧!

1、出示幻灯,师介绍涛涛的家乡。

2、涛涛的家乡美吗?我们来到涛涛的家乡,你看见了什么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不分先后顺序出示图片,学习生字 出示:宽宽的大海

(1、师:读宽字的时候要注意它是三拼音,而且是前鼻音,跟老师读一读。

(2、指2、3名读

(3、出示练习:除了宽宽的大海,还可以宽宽的什么?(4、全班再读一遍

涛涛的家乡除了有宽宽的大海,蓝蓝的海水,我们还看见了 出示:鱼虾(1、谁来读一读?(2、跟老师读一读(3、你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虾字呢?(4、全班再读一读

同学们看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 出示:捡贝壳(1、师带读、指几名同学读、全班读(2、出示口头练习:捡()

同学们看涛涛赤着脚在海滩上捡贝壳多开心呀!出示:赤脚(1、跟老师读一读赤脚(2、同学们看,脚字是什么结构?你还认识带月字旁的字吗?(3、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我们再把它读一遍吧!

4、同学们,看涛涛在海滩捡贝壳那么开心,你们想去捡贝壳吗?(1、(出示幻灯),同学们看多美的贝壳呀!只要我们把这些生词读对了,贝壳就是我们的了。(全班读)

5、这些生字宝宝的跳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吗?(1、老师想请一列小火车读一读(2、我们全班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图认识生字,有助于识记生字,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6、同学们,请睁开你们的小眼睛看看这些生字宝宝

(1、你在它们的字音方面有哪些发现呢?

(2、同学们再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认真观察,在这些生字宝宝的结构方面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3、全班再读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培养学生归类和观察能力。)

7、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他们记住呢?

(1、同学们知道的识字方法真多,那赶快告诉你们的小组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些生字宝宝吧!(2、学生汇报

(3、同学们真是识字能手呀,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宝宝读一遍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并应用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做课间操

过渡:多响亮的读书声呀,老师为了奖励大家想和同学们一起唱一唱,跳一跳,大家起来做做课间操吧!

(设计意图:通过做课间操,活动学生的筋骨,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

五、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大家做个课间操,身体是不是充满力量,同学们看生字宝宝真淘气,玩着玩着却跑到这个句子里面去了,大家能准确的认出他们来吗?(出示第二自然的内容)

(1、指2、3名学生读(2、师范读

(3、师带读最后一句话(4、(自由练读)那你们自己先练一练,待会老师请同学跟老师赛一赛(5、你能邀请你的好朋友读一读吗?(6、全班读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巩固学生生字的学习。)

六、书写“贝、虾”

1、这个句子里面有两个生字宝宝是要求我们会写,大家读一读,你们认为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呢?

2、师边范写,边强调注意事项:写贝字的时候要注意贝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或竖弯钩,写虾字要注意虫和下左右中分,各占一半,虫字横变成一提。

3、学生练写,师边巡视,边端正学生书写姿势。

七、总结

(出示幻灯)同学们,我们欣赏了涛涛美丽的家乡,被那蓝蓝的海水、美丽的贝壳深深吸引住了,那其他四个小朋友的家乡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登记好作业,我们收拾好行装,准备向下一站出发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归纳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了字词,又让学习积累一些短语。)

八、自选作业:

1、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把虾和贝各写一行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作业,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提高学生兴趣。)

下载小学美术《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画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自学生字、词,指导规范书写。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笔人:马荣)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 2、会用句型“______ 那么 _________那么 _________”口头造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

    《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范文]

    《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引导学生逐步养......

    《画家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1、认......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德化尚思小学 林金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写“拱、批、抹”3个字。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尚田镇中心小学沈玲玲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读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8个生字字音,通过课文的朗读能读准“玲玲、端详、评......

    《放飞蜻蜓》第一课时语文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一、交流自学导入新课1、按照惯例,我们要学新课文了,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大家的预习收获吧!2、出示图片初夏时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些小家伙们早早的飞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