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企业管理变革中市场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国有企业管理变革中市场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作者:咨询部日期:2010-10-29
一、咨询背景
G公司由某大型国有集团IT部门发展而来,主要依托集团从事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业务贯穿了信息化咨询、定制化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及后期运维服务的全过程,同时也面向外部市场提供服务。资产总额2100万,年销售收入1.2亿,具有国家系统集成贰级资质,也是国际某知名软件公司在国内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伴随着G公司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逐步凸显。一方面,G公司迫切需要通过拓展外部市场获得更大发展;另一方面,延续自母公司的管理方式带有明显的国企特征,整个公司尚未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思路和文化氛围。在企业信息化这样一个由技术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里,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影响了公司的战略转型,已经成为公司的长远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之一。
为此,G公司希望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建立一套体现市场化经营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良好的支撑。其中,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变革作为核心问题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二、调研分析
项目组对G公司的战略、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进行了全面的审视。结果显示,G公司立足母公司、同时积极对外扩张的发展战略在内部达成了普遍共识,但落实到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具体问题如下:
1.未形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G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角色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上,尚未形成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在短期内导致公司对关键岗位人才的需求不清晰,相应缺乏招聘、培养、选拨、激励等环节的明确标准;在长期将导致公司的发展难以为继。这样一个低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使得公司的战略实施缺乏有效支持,仅在熟悉的地区及业务上保持有限的优势,难以在新的市场参与更高水平的竞争。
2.职位管理基础不完善,缺乏统一规范
G公司没有一套成型的职位管理制度:
(1)缺乏职位等级和序列划分,造成了薪酬标准与职位晋升通道的单一,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2)任职资格条件等没有根据职位特点进行科学区分,造成“人岗不匹配”,既有闲置又有浪费,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职责与权限划分不明确,造成工作中协调成本过高,人均产值较低。
3.平均主义式的薪酬管理
G公司的薪酬体系是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职务工资制”而非面向市场的岗位薪酬制,没有突出对关键岗位人才的重视,保障有余,激励不足,无论对人才的吸引还是保留都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1)薪酬水平定位缺乏客观依据,只考虑当地经济水平,未考虑行业特征,尤其对一些行业关键岗位类人才薪酬标准存在严重的低估,薪酬缺乏足够的外部竞争力;
(2)薪酬标准与职位之间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对应关系,薪酬标准单一;
(3)关键岗位薪酬标准没有与一般岗位拉开合理差距,挫伤关键人才的积极性;
(4)薪酬结构中浮动部分标准单一,且比例过小,薪酬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
(5)薪酬体系对人的因素考虑不充分,不同资历、技能水平的员工薪酬标准差别不大,进一步强化了平均主义,形成了更大的内部不公平。
4.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G公司现有绩效管理体系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没有对公司战略发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支持,流于形式且产生了更大的负面效果。
(1)指标体系不够系统,没有根据年度经营目标和战略工作安排进行合理推导和逐层分解,与公司目标的联系不够紧密;
(2)定性指标多于定量指标,难以体现出各部门对公司目标实现所承担的实际责任;
(3)考核方式以传统的360度考核为主,缺乏客观量化标准,人为因素过多;
(4)仅以考核为中心,疏于过程管理,没有形成对绩效的持续改善的支持;
(5)考核结果应用方式单一,仅与年终奖挂钩,且因比例太低而效果有限,没有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帮助。
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保留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其体系和制度建设也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阶段。然而,G公司所处行业却具有典型的知识经济特征,强调高度市场化导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规范。因此,本次咨询项目,必须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出发,以完善职位管理为基础,以改革薪酬和绩效管理为核心,以培训为辅助,强化人力资源对战略发展的支持,逐步建立起更加市场化、更加符合G公司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方案设计
调研分析结论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形成了以下的技术路线:组织结构优化调整——职位管理体系完善——薪酬管理体系改革——绩效管理体系改革——培训与实施。
1.组织结构优化调整
这一阶段,项目组根据G公司未来五年战略规划,结合对行业特点的深入分析和把握,对G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主要调整方向是对各职能体系的进一步区分,将客户摆在首要位置,以此为基础对市场营销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进行了结构性完善,从整体结构上更加符合市场状况,并根据流程的重新定义与梳理完善了对组织职能的划分,对部门间协调细化了制度接口。
2.职位管理体系完善
组织结构优化完成后,项目组根据新组织结构下的职位设置进行了全面梳理,基于部门职能对职位职责进行重新定义,并突出了对任职资格条件的要求,强调技术类职位的专业细分,对市场营销类和售后服务类职位的要求也更加规范和严格。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在新的组织结构下划分了七个职位序列,重点对技术类职位建立了单独的晋升通道。
职位管理的优化和完善工作得到了G公司的高度肯定。在此基础上,公司薪酬绩效委员会运用太和顾问职位评估工具对新组织结构体系下的职位进行了评估,对不同职能体系、不同行政层级的职位形成了合理的相对价值排序。
3.薪酬管理体系改革
薪酬管理体系改革是本次项目的核心之一,通过前期调研与分析,项目组与客户对薪酬体系改革的要点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要建立以公司战略为根本、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薪酬管理制度,打破平均主义,科学体现职位价值、绩效贡献和人员差异;
二是参考行业和区域状况,对现有薪酬水平进行调整,重点体现关键职位薪酬水平的市场导向,对吸引、保留核心人才发挥作用;
三是在薪酬结构上区分出不同职能体系的具体特点,在考虑人力总成本规划的前提下让现有薪酬发放产生更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四是浮动薪酬部分必须以科学的绩效考核为依据,这将在绩效管理方案中予以体现;
五是薪酬调整机制与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充分的结合,特别对于关系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技术人员应开辟独立的职位晋升和薪酬调整通道。
经过设计与反复调整,项目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薪酬体系设计方案。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以科学的职位评估形成的职位相对价值排序作为职位定薪的基础,体现了职位价值的区别;
二是以公司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依据,根据行业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情况,结合太和顾问全国及区域行业薪酬数据调查报告,对不同序列职位的薪酬水平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定位,重点突出对高管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和营销类职位的倾斜。同时,改变了现行薪酬水平严重倒挂的状况;
三是针对行业特点,采用宽带薪酬方式解决人员晋升与薪酬调整之间的矛盾,对高管、技术、营销序列的职位拉大带宽,与行业标准对接;
四是改革了销售人员的提成方式,通过更为动态规划和更为精确的测算合理控制了销售费用,激励导向更为加强。同时,项目组对G公司的技术实施人员也设计了单独的项目制提成方案,以体现公司高层对实施人员的激励,逐步改善内部不公平的现状,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五是在薪酬组成内容上进行重新划分,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了季度奖、年终奖、各种特殊贡献单项奖等多种激励方式,对非物质薪酬方面结合公司文化建设的需要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体现更为人性化的合理因素;
六是改变现有的单一薪酬调整机制,对各职位序列,特别是技术类职位序列建立了单独的薪酬调整通道,通过任职资格要求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薪酬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公司人员的长期培养和稳定。
整个薪酬设计方案突出体现了符合行业特征和市场导向的薪酬制度建立,重在新体系的建立和对不合理的改善。方案在G公司下一年度人力成本规划的框架内进行,体现物尽其用的思想,让有限的薪酬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绩效管理体系改革
G公司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重在考核形式而不在绩效改善,应用上以罚款为主,却少有奖励,严重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对绩效管理的信心。基于现状,项目组提出了绩效体系的整体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建立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指标的设计和目标的设定必须严格以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为根本,通过总体目标的建立和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上,最终支撑公司未来规划和目标的实现;
二是采用目标管理结合KPI的考核方式,以合理量化的指标作为主要考核内容,更好的体现战略导向;
三是在指标的建立上进行更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设计,合理区分出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在工作职责和工作特点上的差异;
四是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设计多样化的方式,强调绩效改善而非一味的惩罚。特别在与薪酬的结合上突出绩效导向,对人员晋升和薪酬调整作出具体规定,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
五是建立绩效管理组织和流程,形成了公司人力资源部、薪酬绩效委员会的两级管理机构,详细定义了绩效循环中各个主要流程。
在绩效方案设计过程中,项目组始终坚持绩效对战略的支撑,浮动薪酬的给付必须以绩效为主要依据,通过对过程的监控和改善支持目标的实现。
5.培训与实施
项目伊始,培训就作为主要工作内容放到了整个工作计划中。从组织结构调整、职位评估,再到薪酬和绩效的设计与应用、整体方案的对接与过渡,项目组准备了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一方面以从理念上引导客户,一方面形成知识的有效转移,对G公司的组织过渡和体系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尚未形成市场化经营理念的G公司,项目组认为,方案实施既要着力建设新体系,又不能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的变革,要充分考虑国有背景的文化特点,实现体系的平稳过渡和状况的逐步改善。具体到薪酬和绩效方案的实施中,项目组制定了稳妥的过渡计划,以不伤害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前提。针对G公司较好的信息化基础,项目组还对薪酬与绩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施提出相关建议,这将对后期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项目组的辅导下,G公司开始在几个部门试行新方案,并于第二季度开始在公司内全面贯彻落实。太和顾问也在结项后对G公司本次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进行了长期的支持。一年后我们进行回访时,G公司在新制度运行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经于年中就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并对集团下达的5年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项目总结
在一个主营业务和人员构成都来自于国有集团的公司里进行管理变革,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传统和习惯的阻力。然而,从企业长远发展看,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才能最终受益到具体的个人,这是每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和企业家必然的选择。在项目过程中,太和顾问项目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强调基础管理变革必须对国有企业在开放市场环境中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到战略上的支撑,这一观点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平稳过渡的策略,也让公司现有的结构和人员保持足够的稳定,为未来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咨询顾问,我们由衷的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份力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作为中国人,我们由衷的希望看到更多的本土企业越来越强大。
第二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
关键词:高管培训、需求分析、效果评估,评估维度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国内企业都在不断接受着国内外各种机遇和挑战。国企作为我们经济的主心骨,它所经受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从客观上说,我国国企管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负担沉重,人员过剩,资产闲置,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技术进步缓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①,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力量不足,不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等。要使我们的国企改变现状、发展壮大,在经济潮流中激流勇进,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实践证明,每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他们卓越的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只有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才能使企业发展保持持久的活力。国外长寿企业的经验也表明,注重管理人才培养,拥有“育才”能力,使企业成为人才的“生产线”和“孵化器”②,这是企业长寿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目前国企高管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部门和单位很多,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EMBA培训班、清华大学的高管培训班、北京大学的高层管理培训班等,再有就是我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高管培训班。所设培训课程也丰富多样,比如:清华大学的课程就分为总裁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经理人领导力脱产培训班、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房地产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等。我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所开设的培训班主要是基于本校优势专业-建筑来进行的。课程分为中冶经理班,中冶董秘班,酒钢高层培训班等等。纵观这些培训班总体来说存在的问题如下:
1、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
在培训前做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过程的第一环节,只有准确的分析了企业的培训需求,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了解企业内部的需求而开展培训活动。但是,由于培训需求分析是一个一系列的活动,没办法在短期内靠一两个人的工作就能完成,所以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国企内,领导层面不是很重视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而是直接派一部分管理人员进行一些理论化的培训,这使得培训效果针对性不强、系统性差、目标不明确,这样的培训导致资源的浪费,效果也不是很佳。
2、培训模式单一
目前我们的培训,还依然延续学校一贯的教学作风,多采用师生一对多的面授形式,进行业余或脱产式的上课。授课方式单一老化,尤其对管理阶层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效果不是很好。课程也比较固定化,没有灵活的变化机制保证,使得课程的更新性欠佳。
3、培训对象面窄
国企的高管培训,主要是针对一些企业中高层领导进行的,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所以并不是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有机会进行定期培训,学员只局限于企业的一部分领导,一些更需要进行培训学习的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参加培训。目前在很多企业里,高层领导职务一般都是要求参加过一些高级培训的人担当,所以,培训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职位向上发展的阶梯,而对于一部分人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饽饽。
4、培训时间无法保证
因为培训对象多是在本单位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单位事务多要他们进行商议与决策,故无法完全做到脱产进行全日制的学习,而是在培训地与单位两地往返中,而且他们多数无法在心目中很快的找到自己在培训时的定位,而依然用自己在企业职位上的心态来对待培训,认为自己有知识、有经验,不需要再接受什么培训,一味的把培训当作一次任务在进行,这样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起初的培训目的。
5、培训长期效果无法评估
目前我们的培训都是根据企业与培训单位的协商进行安排,在培训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需求分析,学员多只是被安排来进行学习,并无在学习效果上的有效机制来进行评价与约束。对学习结果一般没有衡量的标准,有的培训单位用考试的方法评估,有的根本没有任何检验。而且学员在回到单位时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很快的显现在实践中,这导致对培训效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与总结。长此以往,形成对培训的误解而放松培训,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反面后果。
二、针对目前国企高管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深入,经济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管理的竞争上。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更是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管理效率,在此环境下,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针对以上我们总结出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在企业内部做自上而下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培训来说,做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企业来说,在派出培训人员之前进行一定的需求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人员及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进而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这样即节省资源,又提高培训效率,达到起初的培训目的。在这方面,企业可以和培训单位合作,首先做出一份针对本企业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在企业内部进行调查后,再合作做出分析。
2、培训单位给出详尽的、科学的培训计划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培训单位应该给出一个详尽的培训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培训时间、实践环节、考察项目等。要求这个培训计划既要满足企业人员学习的内容是最新的市场理论,又要满足学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需求,还要对学员有一定的检测考察作用。
3、开发多种培训渠道
培训手段要多样化,改变一贯的面授方式,可以结合函授、电授、沙盘演练的方式,开发更多的学习方式。考虑学员年龄较大,接受性较慢的情况,有区别的进行培训学习。培训方式既可以在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也可以在本单位请专家进行现场培训。
4、分层次、分批次对不同职位的人员进行外派培训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对不同级别,不同职位的人员进行不同的需求分析之后,要有针对性的,有区别的派出学习。
对即将迁职的管理人员进行职前岗位培训,加强其管理协调能力,使其科学的对待前职务和新职务之间的工作过渡与交接。
对现在岗人员进行针对其岗位的专业业务培训,包括本职务内业务知识、管理科学、领导艺术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方法等。
对所有管理人员都要统一进行更新知识的培训,要树立领导者有创新与终身学习的意识。
5、严肃培训纪律
好的学习效果要靠好的学习纪律来保证。对于参加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也是如此。国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本来就有其特殊性,比如年龄偏长,在本单位职位高,经验丰富,工作时间安排较满,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少等。这种特殊情况使得其在参加培训时效果很一般,所以,企业和培训单位要合作制定出严格的培训纪律,并把它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学员要自觉遵守,保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优化培训效果。
6、企业内部与培训单位共同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监测机制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目前培训单位与企业的难点。因为,来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即使是他们接受了科学的领导培训,本位主义也会使得他们在实际中依然按照自己的惯例去进行操作。所以,在企业内部,制定出一套与培训效果相结合的评估机制是很重要的。
此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③:
(1)工作业绩:主要是将培训前工作业绩与参加培训后的工作业绩进行一个量的对比与质的分析。
(2)员工反响:员工反响是一个直观的评价维度。通过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可以获得其对管理人员存在变化的一个直观认识。这对克服管理人员的本位主义、官僚主义都有一定的监察与监督作用。
(3)管理行为能力:作为管理人员,提高自己管理行为能力是很重要的,通过培训学习,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能力应该具体体现在对本企业的整体控制上,包括对企业人、财、物系统性的管理。
(4)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可以量化分析的指标,因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投资和现有财产获得利润。在局部范围内它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出高管在对企业投资时进行的分析与决策,适当的应用此维度对高管培训效果进行考评有其可行性。
(5)变革创新能力:变革创新是目前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时代素质,国企本来就存在思想陈旧、管理老化、固守常态的问题,只有管理人员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的接受市场上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才会更有活力去参加经济社会的竞争。
(6)决策规划力:决策规划力同管理行为力同属于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并不断进行加强的基本素质。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艘船的帆,其直接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所以把决策规划力作为评估管理人员培训效果是必要的。
(7)再次学习能力:在终身教育提的火热的时代,作为国企的高管人员也不例外,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终身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知识储备,跟上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要有对企业各层职工都进行定期、针对性的培训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才能带领本企业立于不败之林。
评估可以通过考察学员后期的行为能力进行,培训单位可以在培训结束后定期的对企业进行回访,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后期行为指导,针对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实践、反馈、评价。
企业内部也要制定出针对评价而采取的一些激励措施,有奖有罚,这样培训才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推动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向强大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张杰品,唐乃萱.国有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6月第20卷第3期
② 王可飞.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企业导报,2010 年第5期③ 高管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第三篇: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
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概述
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即按照市场体系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可能的市场,使各单位之间形成一种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企业内部从计划经济行政管理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有计划”表现在企业决策层面上继续保留计划行政管理的控制权,“市场”则表现在企业管理层面上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内部市场化,其核心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某项具体工作按照给定价格计算出产值,扣除各项成本消耗后计算利润,职工按规定从利润中获取工资。这种买卖关系使产品变成了商品,在管理层面上实现计划行政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转变。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主体和内部价格体系,运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理顺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借助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带动企业内部管理变革,使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将上下级之间的协作与管理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财、物的潜力,用价格结算的形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矛盾,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内部市场化管理既不同于简政放权,又不同于独立承包,而是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管理紧密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模式克服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职工队伍缺乏活力的弊端,将广大职工带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氛围。
市场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是利益,就是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利
益而奋斗、竞争,通过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自身的经济资源,来获取最佳的经济结果。而这种市场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在各方认可的规则下进行竞争,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消除不利隐患,最终达到效益最大化。在企业内部,没有企业的利益,就没有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的利益又怎么能保证?通过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可以达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统一,从而实现“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
就以前的企业管理,尤其是在国企当中,存在一些通病。一是一直延续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上级指挥下级靠行政命令下达,下级只能执行上级的行政命令。这种管理方式造成上级领导琐事多,工作精力不能集中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而下级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不转变,必将遭到市场无情的淘汰。二是内部缺乏有效竞争。由于计划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上级给下级下达固定式的生产经营指标,缺乏激励机制,职工干多干少没有太大差别,这样就造成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追求更高利益的积极性。这种局面必然造成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动力,使得企业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三是决策者对内部管理缺乏强有力的调控。行政命令式的管理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不管上级的命令正确与否,下级必须执行。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挫伤下级改革进取的热情,长此以往,必将
造成行政命令在执行过程中不是走了样,就是打不到预计目的,从而使决策者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乏力。四是一味地放大检查考核,缺乏自觉的自我约束力。企业行政命令管理,往往容易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容易造成制定计划目标与责、权、利的脱节,容易使上下级之间产生矛盾,容易形成检查、不合格、考核,再检查、还不合格、再考核的管理怪圈,不仅浪费人力,往往还会激起职工的反感情绪。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内部市场化管理将职工的劳动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的工作状态决定其收入的高低,这样能进一步跳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转变为职工自身的费用,从而把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变为职工的自我管理,激励职工注意节支降耗,努力减少费用支出,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都可以通过价格引导而合理流动,按生产需要和利润最大化原则优化劳动组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国有企业成本高筑的现状,可是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改革转型。企业内部市场化,加速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更
加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竞争状态,使企业在更高的平台上运作,彻底打破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内部市场化,可以将领导层的工作精力从烦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注重企业的宏观调控和重大事件的决策。
推行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要灌输理念、转变观念。企业计划经济行政管理是管理上集权、分配上平均主义大锅饭。而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管理上分权、经营上自治、分配上按效取酬。在生产经营中,职工自身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他应获得的报酬,这样在内部市场中实现了公私互利,逐步走上精细化管理的道路。要让职工明确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优势,使职工敢于突破固有状态,勇于改革创新,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即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自身收入也会随着提高。其二要优化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由于以前的经营管理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工作职责划分模糊,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实施内部市场化运作之间,要按照生产流程以及内部管理关系进行流程再造,建立职责明确,工作范围清晰,各单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管理运行机制。将原来直线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为平行的水平流程网络结构,以适应市场化管理模式的要求。首先要组建内部市场化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内部市场化工作,一是市场运作方案、规则、管理办法等
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工作;二是制定与完善内部价格体系;三是生产经营的统计结算,并结算工资;四是对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纠纷进行仲裁处理。其次要建立内部市场价格体系与结算体系。没有准确的计量,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凡是内部市场涉及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支出都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数可查,将方方面面的企业行为逐步地纳入到内部市场化管理中,不留死角。再次要建立内部市场运行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与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程度和工作标准,规范市场运行活动,保证内部市场的顺畅、高效运行。
推行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经营机制转换的有效途径。利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价格为纽带,统一价格、统一结算方式,将企业内部所有关系由行政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不论是管理的形式还是方式方法,都打破了旧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内部市场化,建立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机制,实现管理模式的一大转变。
推行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推行内部市场化,从实质上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立内部市场后,运用经济杠杆和企业内部法规来调整和规范各类经济关系,用货币结算的方式解决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各种矛盾,将责任转变为职工的自我价值体现,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挖掘自身潜力,最终,企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推行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把企业推向市场,决定了企业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逼迫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的竞争。如果不靠加强内部管理,不靠提高生产效率,在市场中就失去了竞争力,就会难以生存。企业要生产、要发展,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否则,对外面临着市场的严峻考验,对内依然靠行政命令式的传动管理模式,脱离了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企业迟早要垮台。因此,推行企业内部市场化,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
第四篇:建立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地教学管理机制
推进我校素质教育
降河流中学
一、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1、办学思想:
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确立我校办学思想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而且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能力。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德育是核心,一切工作服务于教学工作。
2、办学目标:
(1)近期目标:把我校办成全县先进学校。校园环境整洁、舒适,硬件设施达到市级标准,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农村中学前列。
(2)远期目标:把我校办成我县一流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教研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并在素质教育方面创出特色。
二、建立规范有序、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
人是管理的核心,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尤其在新世纪里教学管理更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了科学、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机制。
1、逐步建立校务公开制度,使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学校的大事、要事的决策,严格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意识,发挥教代会议事参政的作用,发挥党支部监督保证作用。实行学校重大事项向全体教职工通报制度,形成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2、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学校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水准、提高教学质量出发,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逐步修订、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内部改革、教职工职责和考核、班主任工作职责与考核、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职责与考核等等,形成了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分层量化,科学考核的机制。深化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转换了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发展出发,制定了《降河流中学学生须知》,确定了校训、校风、学风,设立了 制度、规则、条例和要求,全方位全过程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强化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员与示范班的评比以及“规范学生行为,创建“ 文明校园”的活动。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对行为不良学生,采取学校领导人员结对帮教措施。学校还制订了期中,期末学生成绩优胜奖、进步奖评选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以有序管理为基础,常规管理是有序管理的根本。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必须常抓不懈,必须科学规范,同时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注重课堂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制订各年级学科教学责任目标。学校根据起始年级实际情况,以合格率为总目标,优秀率为主目标,遵循“抓两头,促中间”的指导思想,在提高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使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落实基础和能力双差学生的帮教措施,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2、狠抓教学全过程管理中的检查和指导。
(1)对教师的“备、上、改”检查和管理,学校规定两次定期,两次不定时的检查。给教师修订适应素质教育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评价指标要求。在检查和评比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及时指导,发现好的及时总结表扬,鼓励教师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对平时考查和期中期末考试,管理严格有序规范。特别注重每个阶段,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了解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平时教学动态,分析现状,讨论并制定有效措施。同时我校十分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为学生在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上有差异性,为了不放弃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关心困难学生,课外个别辅导困难学生,建立帮教制度,做好帮教记录卡,做好帮教过程记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学校建立了规范、有序、科学的管理机制,特别是重视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因此,近二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们认为要推进素质教育,创办农村中学一流教育,除了硬件建设以外,最关键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和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因而我校十分重视师干训工作,在“九五”期间,初步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作
风优良,勇于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因而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管理网络。
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和人事干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以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指导。学校将师德好,业务精、有较强指导能力和知名度的教师聘为指导教师。他们在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新教师的指导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定期召开师训工作会议,研究师训工作计划、实施、检查等工作环节,提高师训工作质量。
凡是参加师训和专升本以及骨干教师培训的,学校全力支持。教导处尽量安排好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进修,使教学进修两不误,学校全力支持教师高一层次学习。
对新教师培养,安排教育教学指导教师,严格要求新教师。以教研组为培训基地,加强新教师基本功训练,重视对新教师备课、上课检查与指导,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教师。同时学校努力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建立校级导师制。一是指导和组织教师学习理论;二是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使他们能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三是教育科研方面指导,使他们具备教科研能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3、建立考核评估制度,激励教师参加进修,并使进修卓有成效。学校对教师进修,实行开放式。教师的学历进修作为学校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并在学考核。考核、年终奖励中也充分体现出来。
2010年9月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对自身进行变革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全球性竞争环境。在企业管理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工具,诸如BpR(业务流程重组)、CRM(客户关系管理)、ABC(作业成本管理法)、6Sigma、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从而使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这些基于西方文化发展起来的管理工具在中国本土企业使用过程中,有时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先进的西方管理工具与传统的东方企业文化二者之间的冲突逐渐凸现。如何在变革过程中结合企业文化的变革推进企业管理变革已逐渐成为众多企业高层领导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根据RobGoffee和GarethJones的观点,企业文化根据社交性和目标性,可分为四种:社交性和共有性都很高的共有型,社交性高而目标性较低的网络型,目标性高而社交性较低的图利型,以及社交性和目标性均较低的散裂型。各种文化类型的特点是:
共有型的特点
利于组织高效运作,能够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员工对流程和结果都很重视,但容易导致员工与家庭成员的疏远、忽视竞争和对顾客的教育,以及领导风格的发挥过头
网络型的特点
具有友好的氛围和文化,但可能导致派系生成,另外绩效突出的员工可能会因为公司对表现不佳的员工的过度容忍而感到不公和愤怒
图利型的特点
更多地使用明确的目标标准而非笼统的方向性描述,但可能导致仅注重短期目标而舍弃长期利益,并可能导致企业内部过度竞争
散裂型的特点
员工直抒己见,畅所欲言,但可能导致个人的自私傲慢,不利于信息沟通和团队学习
中国的大多企业处于网络型中社交性偏低的一类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人治”超越了“法治”。员工不习惯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办事。当员工与领导层出现意见分歧时,他们习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抵抗领导的决策。通过行动上的敷衍了事,阴奉阳为来拒绝接受新的工作方式,避免直接冲突。
西方管理工具基于的文化却是属于一种以目标为导向,规范性和标准性较强的“图利型”。在这种文化下,一旦企业制定了清晰的管理制度,员工将严格遵守,并自觉为达成企业战略目标而奋斗。公司倾向于按员工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付酬和激励。而员工也乐意接受有建设性的、与目标相关的意见和方法来解决冲突、达成目标。管理工具在这种员工标准化操作下,能发挥出极大的效果。
基于西方理念发展而来的管理工具在中国运用时“水土不服”,管理工具实施困难、效果发挥缓慢的现象,不得不归咎于隐藏在工具背后的文化差异。中国企业要通过管理工具的更新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考虑在进行企业变革的同时,引入文化变革,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推动企业管理的变革。从而保证变革达到真正预期的效果。
基于近年来对中国企业文化变革的研究和在中国企业进行变革管理的实践经验,企业文化变革必须通过以下步骤、有计划的自上而下进行。
1.首先必须清晰的界定驱动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外部因素
导致企业文化变革的因素可以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全球化、企业合并等都可能引起企业战略发生变化。企业战略的变化会对企业文化提出新的挑战。例如网络型文化中更注重成员间和谐的关系而非明确指标的倾向将不能适应注重目标导向的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其次根据变化,明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
根据来自社会、市场、经济、法律、企业自身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制定相关的未来战略,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战略目标。
3.诊断现有企业文化
在进行文化变革之前,我们必须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组织研讨会、员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如企业成员的沟通方式、时间管理方式、空间布局、个人身份地位的表现方式等信息,以及员工对领导关系、员工管理、成功标准等方面的描述)评估企业文化现状。即搞清楚“我们现在在哪里”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文化分析,大致了解未来文化变革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助力。
4.明晰对未来企业文化的期望
弄清了“我们在哪里”后,就要确定“我们要去哪里”。未来的企业文化首先应结合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需求,遵循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并且必须与推动企业战略实施的管理工具在文化上保持趋同。
5.分析现有企业文化与未来企业文化间的差距
明确了“我们在哪里”和“我们要去哪里”后,就要判断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非常重视通过讨论沟通确认现有企业文化与未来企业文化的差距,进而明确当前与未来期望的员工行为表现的差距,以确保未来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性和员工对其的理解和认同。
6.制定并执行企业文化变革行动方案
在明确企业现有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判断并确定现有企业文化与未来企业文化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企业文化变革行动方案。我们认为在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从领导承诺、个人和团队能力、沟通与交流以及绩效管理四方面的紧密结合和共同作用,才能在推动员工行为转变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企业文化的变革。
-成功的企业文化变革首先需要得到领导层的承诺和支持
企业文化变革方案的落实必须有来自企业最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企业可通过聘请专家、组织研讨会等形式首先获取高层对企业文化变革内容和必要性的共识。然后通过组织变革领导小组的形式,让中高层领导亲自参与到变革方案执行过程中。借助其领导的个人管理权力和技巧,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指导、帮助员工更快地认同并接受新的行为方式。
-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降低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进而推动企业管理的变革。
企业应为文化变革搭建多渠道的、双向沟通机制,可通过企业内部刊物、广播、电视、网站,会议、文件
等多种渠道、配以知识竞赛、征文等各式活动持续向员工传达企业倡导的未来文化内容,明晰的告知员工企业进行文化变革的原因、变革的方式、变革的参与者、变革对员工个人的影响以及要求等信息,从而避免由于员工对文化变革的不了解而产生了疑虑、谣言等现象,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促进员工对变革达成一致,使之成为变革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从而提升企业凝聚力,共同塑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提升个人和团队能力
企业文化的转变需要培养个人和团队新的能力或对现有的个人和团队能力进行调整,从而鼓励人人参与变革。如当A公司为适应市场需要采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战略时,企业文化需要向鼓励创新、打破常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来提高个人和团队整体的能力。
-通过绩效管理确保员工和团队的转变
绩效管理是推动员工和团队表现转变的最直接方式,结合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能够明显地促进企业员工行为向新的企业文化方面转变。
在文化变革过程中,为了确保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的符合,需要设定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绩效考核指标,来对员工表现进行衡量。例如设定部门合作满意度和内部满意度指标,促进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定期审视评估基准点并鼓励互评,扭转员工自满情绪,鼓励积极行为。
当企业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应该充分结合员工的绩效表现和对企业核心价值的遵守情况进行考虑。对绩效表现好且遵守核心价值的优秀员工配合薪酬管理,进行奖励。通过具有竞争性的奖励措施,有效避免人才流失。而对两方面均表现不好的员工要进行惩罚甚至解雇。
7.文化变革管理和评估
在企业实施文化变革的整个过程中,领导层或变革领导小组需特别关注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反馈意见,并据此不断的修正完善文化变革行动方案。通过充分运用有效的变革模式,来巩固变革的成果。
企业文化变革的成功能为企业管理变革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员工转变了原有的态度和想法,行为向企业倡导的方向转变,结合个人和团队能力的提高,使得企业引进的先进管理工具的作用能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在企业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通过企业文化向目标导向、资源共享、效率优先的成功转变,可以推动原来只限于小范围沟通的信息得到及时共享,消除员工为保护个人或局部利益采取消极敷衍的行为,加强业务流程中采购、销售和财务间的联系,达到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并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时企业文化的转变又会对企业管理工具产生调整需求,因为此时的管理工具中如果还蕴涵原有的企业文化特征,将对新的企业文化产生负面作用,甚至会导致企业文化退回到原有的状态中。
例如,在企业文化向鼓励创新转变后,势必需要在提升个人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需要对个人和团队进行一定的授权,并允许其在创新过程中发生小的错误。这时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因此,文化变革也可能引起企业组织架构、运作流程、管理制度包括绩效管理的调整,通过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二者的结合,真正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变革对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及企业管理对实现企业文化变革的促进作用使得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在中国企业改革过程中,众多的企业领导已逐渐开始意识到如果文化不随着管理的变革而变革的话,将会影响到管理变革的顺利推进,从而开始关注文化变革如何去配合企业的管理变革。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中国企业文化变革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对企业文化变革管理的研究和实施虽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由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我们仍将以探索者的身份继续前进,并作为企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企业文化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