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

时间:2019-05-15 06:1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会专题——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会专题——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

第一篇:两会专题——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

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

2014-03-14来源:北京晨报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机构也要优先选用基本药物。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在本次两会上,针对基药的讨论成为健康医疗的一大热点。

背景

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地方增补目录的修订、地方启动基药招标等,都让基药成为2013年医药舞台的主角。混乱、痛苦、滞后、迟缓……是业界对2013年基药招标的评价。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的广覆盖,但由于一些生产廉价基本药物的企业在低价中标后,药品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导致部分基本药品长期断货,群众只好无奈选择价高的替代药。

取消招标?

2013年,治疗甲亢病的常用药甲巯咪唑片闹“药荒”,曾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此外还有复方甘草片、注射用红霉素、红药水、三黄片等众多低价药品,近年来随着医院中标价被一降再降,药企因无利可图而纷纷停止生产。随着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价药生产成本逼近售价,中标的药企在承受原料涨价之重的同时,只能微利甚至亏本保证市场供应,久而久之导致药企不愿意生产基本药物,转而生产价格高昂的替代药物,导致部分基本药物等廉价药经常“断货”。

在2014年全国两会医药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取消现行招标制度”已被作为一个重要事项,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签字,并上交给相关部门。《关于取消政府统一的药品招标等制度的建议》文件中明确指出:十多年来,由于政府过多干预市场,不当设定“入门价”、“制定配送”、“限时回款”等规定,甚至出台使用本地药品比例的强制措施,干预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结果反而造成药价虚高和廉价药断档两种极端现象。群众、医院、企业、政府“四方都不满意”。刘革新认为,如果能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的药品竞争体系,这样的招标还是可以接受的。但目前是地方政府对招标的不当干预,造成了市场混乱。“如果这个招投标不能如我们所愿取消的话,也要实行全面综合评判的原则,摒弃由价格最低中标。”

叫停药房托管?

部分人大代表指出,目前不少地方以医院药房托管之名大搞“以药补医”,该模式不符合医药分开的初衷。当务之急是叫停行政权力配置资源的药房托管,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买卖双方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而对于药房托管,卫计委持不反对的态度。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曾表示:“我们认为部分地区将药房从门诊剥离这一现象对于切断医疗卫生人员和药品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管理体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员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基药采购“去中介化”

“基药制度中的药品采购也需要去中介化。”

南存辉认为,药价被抬高,是因为从采购、配送到监管的整个流程中留下过多缺陷,成为腐败滋长的区域。去中介化,即在建立健全药械采购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将药品集中采购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药品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的直接交易。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如政府集中采购并选定配送企业配送药品,让中标药企不得不通过„二次公关‟向医院促销;在药品流通中,还要经过各级代理及医院多层流转,导致公关等企业运营成本将药价提高;另外,这种模式也让政府监管职能依靠药企提供的资料,难以核实。”

规范基药使用比例

“应尽快出台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新版基药目录公布以来,二三级医院基药配备比例细则迟迟未出。胡季强建议,应尽快出台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他以浙江省举例称,“去年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医院加起来,基药使用量不到20%,这样的比例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据今年1月卫计委下发的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比例征求意见稿,我国计划到十二五末,二级公立医院的基药使用金额占比要达到40%~50%,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则需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也需要实现25%~30%占比。目前的情况距离规划目标线,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健”言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健康险

“在全民医保的欧洲高福利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占医疗保险的份额达到10%左右,而我国商业健康险尽管规模增长较快,但起步较晚,发挥的实际作用还未显现。”郭广昌表示,建议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健康保险行业。他指出,民营资本相对灵活,在保险市场信息上具有天生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民营资本进入健康保险市场,将有效带动市场竞争,促进整个行业的专业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郭广昌的具体建议为:首先,建议保监会逐步放开对民营企业参股或控股的健康保险公司的审批;其次,建议加快推动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统一的疾病数据库和医疗费用数据库,提升商业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精算和风险管理、核保核赔等各方面的能力;再次,建议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步即时结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

将医疗机构列入公共场所进行安保

近年来医院工作秩序受到严重扰乱,医务人员被威胁、辱骂、殴打、伤害的事件呈上升趋势。据央视报道,前卫生部及卫计委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且存在黑社会介入专业制造医闹牟取暴利的现象。去年仅8个月时间,伤害医务人员数就达2240人,比2012年全年人数的1865人还增加了20%!这种愈演愈烈的医院暴力是历史上所没有的,而且在全世界都罕见。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明确将医疗机构从事业单位中拿出来,列入公共场所范畴进行管理,而不应是内保单位。只有公安部门是医院治安的主体,才能有效遏制、弹压日益频发的恶性伤医案件。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亚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武贤:

加快药品审评速度

“我们的仿制药同时向欧洲、美国申报,肯定是我们中国5年以后甚至10年以后才能拿到批件。”任武贤指出,加快药品审评审批速度,既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也能够让广大群众及时用上价廉物美的好药。国外专利到期的仿制药未能及时审批上市,造成国外原研药品生产企业在国内长期独占市场。据了解,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按照国家配给有120人的编制,但其中从事一线审评工作的仅80人。按照近几年全国年均申报量6000余件计算,平均每年一个人要接受80多件申请。我国每年药品审评投入仅6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美国年评审经费达数十亿美元。应加大药品评审的经费投入,打破科研投入上百亿元而评审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

第二篇:两会医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0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记者会上说,医改最核心的是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改善医患关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大问题。现在很多问题出现在大医院,医改要让公立医院真正公立,真正公益。

钟南山表示,从基本面看,全国的医疗覆盖、新农合、城镇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好的范例、创举。

钟南山认为,医改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公立医院公立,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

“大医院医生收入从医院得到的大概不到四分之一,其他都由自己搞定。这里面涉及很多,进而出现很多问题。”钟南山说。

“医改进到深水区,特别避不开大医院,大医院是矛盾集中所在。大医院现在是体制问题。公立医院的改革是要更好地向公益性方向发展,而不是向市场方向发展,要着力提升大医院的公益性。”钟南山说,“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应该是国家给的,而不要让医院自己想办法。这样医生不用考虑药的问题,不用想五花八门的办法。”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田野 余里 刘巍巍 牟旭)中国的改革者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新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公立医院。

中国人喜欢到公立医院看病,因为那里汇集了中国最优势的医疗资源,承担了全国医院90%左右的服务量。相比而言,基层医院和私人医疗机构少人问津。

在北京,虽然已经开通网上挂号和电话预约业务,老百姓带着板凳大半夜到公立医院门口排队的现象依然常见。

另一方面,为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在持续高强度地工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刘鹏说,他所在的科室每天接诊的病人超过500名。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次,他曾在手术室站了超过10个小时。

医疗服务向公立医院的过度集中、以药养医的机制和“看病难”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也间接激化了医患关系,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就在7日,一名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候诊的患者突然闯入诊室,用锤子将一名正在看病的医生打伤。

两会开幕前夕,医患沟通平台薏米网在微信上列举了今年2月以来发生在深圳、河北、南京等地的6起袭医事件,并发起拒绝医患暴力的万人签名。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医改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难点还是要啃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

李斌说,今年将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破除“以药补医”、健全医院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制定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等措施继续攻坚公立医院改革。

李克强向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举办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中国医生在取得资格证书之后,只能在所属的医院行医,不能多点执业。

目前一些正在试点的公立医院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设立阶梯定价等改革措施开始触及“看病贵”等深层次问题,但是推行改革仍有许多障碍需要清除。

唐山市结核病医院副院长戚恩来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惠及民生,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让公立医院成为公益性的机构。

戚恩来坦言,目前基层医院面临增收等压力,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也是推进公益性改革的障碍。此外,他还了解到,基层医院待遇不好,留不住人,国家在推进医改时亟需织好基层人才这张网。

专家建议,从长远看,要缓解优质资源紧缺,医改必须要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竞争。

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在推进政府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医院的“去行政化”、给医生职业自由度尤为重要。

他认为,把医生从体制中释放出来,可以起到充实基层医疗机构、盘活医疗资源等多重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华力控股集团董事长丁明山在今年的提案里写道:“鼓励投资民营医疗机构不只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平竞争,提高效率,从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对中国的改革者来说,“中国式”医改始终无法回避的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

一、人均GDP排名世界近百位、城乡差距大、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缺乏、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

重庆江北区中医院院长黄效东指出,公立医院的改革既是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又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改革

第三篇:两会思想汇报:从两会看党性

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4月我参加了第二十二期校党课培训,悉听了老师的教导,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这就必须提高自身党性的修养。这要求正处于考察时期的预备党员应该做到:

一、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党理论的学习自觉性。

二、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和世界眼光。和平时代的共产党员一定要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研究,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三、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改造,树立共产党*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今天,我们应牢记宗旨,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党性的分界线。

四、开拓创新,当好先锋。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保持过去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确立起“三个代表”意识,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始终保持“拓荒者”精神,开拓创新,永不停步,才能看到国内外一些不利于我国发展的复杂因素,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才能汲取建国以来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刻防止因骄而败的现象发生;才能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正负效应,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当前两会刚闭幕不久,对两会的关注,特别是对民生问题的的关注,成了我最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每日的两会报道我都特别关注。这不仅仅与我们当代80后的大学生日后的就业和生活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当代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体现。下面简略概括一下在两会中提到的民生问题,以及共产党员在民生问题上党性的发挥。

根据媒体“两会”民意调查结果,公众除对医疗、教育、就业等“老难题”保持关注外,今年对物价上涨、工资增长、城市治堵、搬迁补偿、社会管理等新热点表达更多关切。

稳定物价 防通胀考验调控智慧。“稳定物价严防通胀”被列为网民最为关注的话题。网络调查显示,如何调控物价是公众重大民生关切。在国内外流动性过剩助推下,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国内CpI节节走高。

工资上涨 劳动性收入比待提高。今年一些地方“两会”透出信号:调低经济增长速度,调高居民收入增幅。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已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使新一轮工资性收入增长预期增强。

楼市调控 保障成关键词。一段时间以来,房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意最关心的是,今年的房价调控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政府如何确保更多的保障房让百姓受惠,真正在商品房市场之外建立一个平行的“保障房供应体系”。

城市治堵 破解城市病需新思维。随着“汽车时代”到来,我区城市交通拥堵引起空前关注。今后城市扩容如何创新模式预防“城市病”?在“治堵”等城市管理中怎样“以人为本”、增强市民“幸福感”?人们期待“两会”广纳民智。

上学看病就业 解老难题期待大力度。“两会”前夕,教育、医疗、就业三大难题再次引起网民关切。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就业促进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法规密集出台,使三大民生难题有所缓解,但离百姓期待尚有不小距离,特别是“优质、均衡、公平”的呼声仍然较高。新的一年,教育改革如何围绕百姓期盼的公平问题实现新突破?医疗改革如何打好“新医改”攻坚战?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和破除就业歧视?这些问题无疑都是两会的重要关切。

社会管理 幸福指数成为新课题。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除了让群众更富裕外,关键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人们期待“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改进网络管理方式等重大议题,提出真知灼见,促进改革突破,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很多民生问题已经摆上了两会的议台,这不仅是百姓密切关注的,同时也反映了,近年来我们的执政党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开始关注民生的问题,因为“民为国之根本”,民强国才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党*的历史重任,共产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在领导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永远站在世界前列。两会的百姓对民生问题的提出,共产党与代表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积极地解决问题,更加体现共产党员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光辉崇高的党性。

此外,我了解到加强党性修养,同时也要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既干事,又干净,既要干成事,又干实事。我们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在提升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汇报人:好范文

第四篇:两会之我见医改

两会之我见医改

敬爱的组织: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已在北京成功召开并落下帷幕。每年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盛事,代表委员纵谈国是,各地民众积极参与。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年,召开两会,意义重大。

在两会讨论的几个热点话题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医疗改革方面的话题,因为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会生病,随时都会和医院打交道。在我们身边,你随时可以发现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般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冷清无人问津,医院实现预约挂号后还是一号难求……如何改变人们就医观念?难道真的是在大医院就能把病看好,而小医院真的不行吗?我觉得这是很多人的错误观点,虽然大医院的检查设备比小医院的好,医生的学历比小医院的高,但是大医院的医生不一定比小医院的医生有责任心,药价不一定比小医院的便宜。

我认为,大医院之所以越来越大,看病越来越贵这都是人民群众给“宠”出来的,谁都要到大医院看病,即使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这时看病的钱就开始水涨船高,大医院就可以利用这笔钱去购买先进的设备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如此操作形成恶性循环。而小医院呢?由于患者流失严重,收入减少,造成资金匮乏,很多小医院不能生存下来,在这场与大医院的战争中失去了一块又一块的领地。而生存下来的小医院一般都是凭借良好的服务态度去吸引患者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小医院一般都在农村或城中村,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无力负担大医院高昂的医药费。如果大家都有钱了,肯定都不会去光顾校医院了。

以便是大医院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无力承担医药费,另一方面是医生们在开处方时不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而是看医药公司给的回扣进行开药,哪种药贵开哪种,哪种药给的回扣高开哪种,简直无视患者的经济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人们的看病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领导也在想办法解决。就在这次两会,代表们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例如加强对医院药品价格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小医院的指导,尽力帮其解决在营业过程中的问题,继续推行医保政策,部分报销住院费和药费。但是中国在短期内海不会推行免费医疗政策,因为中国的经济水平还不行。相信听到这些,很多中国人会很郁闷,不过我们会理解,这是迟早的事,我们这代人享受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会有纳闷一天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深信中国在党中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我深为自己所处的盛世感到自豪和兴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业为我们每个青年知识分子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我十分感谢这些年来国家、社会和母校为培养我们这些学子所付出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本人将竭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决不辜负……

汇报人:

第五篇:两会陈竺谈医改

两会专访卫生部部长陈竺:推进医改需凝聚卫生界共识

时间:2010-03-09文章来源:健康报浏览:717

调动积极性=增加收入?目前医生的收入是高还是低?医改的首要问题是缺钱吗?“药品加成”变“药事费”是拆东墙补西墙吗?公立医院改革有无时间表?3月6日,健康报记者就医改中广受公众和医务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两会驻地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

近几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一直是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之一,今年的全国两会也不例外。从人民大会堂门前的围堵,到委员驻地餐厅外的紧逼,面对记者的追问,这位曾经做过赤脚医生,又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技术官员,总是有问必答。

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间隙,陈竺就公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关注的医改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陈竺动情地说:“卫生工作富有挑战性。我希望同志们能够理解我在想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我希望取得全系统的理解和支持。”

问:调动积极性=增加收入?

答:不能完全画等号。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医改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增加收入。请问两者可以画等号吗?

陈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首先要把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起来,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这也应该是有志向的医务人员首先追求的目标。

医改为医务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这就是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总理的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粗算一下,儿童白血病1年新发1万多例,需要手术的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年有6万~8万。这意味着儿科、血液病、心脏学这些专业将得到极大增强,医务人员大病救治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医保筹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大病的救治范围会扩大,这不正是中国卫生事业腾飞的机遇吗?同时,我们正在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包括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这么全面地针对各种疾病进行防控,推行健康促进等,这不是在为公共卫生人员搭建事业发展的巨大舞台吗?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还表现在,要通过制度创新解放生产力。目前的制度安排不能让医务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和潜能,如执业医师注册,现行的僵硬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医生潜能的发挥。所以,现在我们考虑如何制定合理的多点执业的文件,让医生动起来,解放生产力。请注意,这是合理、规范、有序地流动。我个人不太赞成公立医院的医生去营利性的医院多点执业,这在国际上也有严格的规定。我们现在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匮乏,所以我更赞成在体现公益性的范畴内解放生产力,释放医生的潜能,包括制度化的对口支援、大医院支持农村医院、城市三级医院支持社区等。当然,这只是大原则,我们也鼓励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达成协议,有序流动,给民营医院应有的空间等。

此外,要加强绩效考评,打破大锅饭,让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精湛的医术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分配制度应该向那些多劳、优劳者倾斜,向那些责任大、风险大、数量大、强度大的医务人员倾斜。

我想强调的是,医生收入提升和能力提升、事业上有所作为是相辅相成的。调动积极性就是要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强化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强化维护民众健康权益和尊严的大爱之心。医生,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医生,绝不能脱离敬业精神来谈收入、谈钱。

问:目前医生的收入是高还是低?

答:医生收入要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记者:关于医生的收入,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医生抱怨收入低,与付

出不相配;另一方面,社会上有不少人却说医生收入太高,有些医生“胃口太大了”。您怎么看这种反差?

陈竺:医生的收入曾经非常低,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客观地说,这几年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大幅度增长,同时,社会的投入也在增加,我们的医疗总费用增长速度不低,但是医务人员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医疗总费用增长快。这就意味着,医务人员的相对收入是增加的。特别是大医院,增长幅度非常大。从全国看,过去几年(大医院医生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5%~20%。

有的医生说收入低,可能是和发达国家医务人员的收入相比,是绝对比,而相对比更科学。如果绝对比,队伍总体收入确实不如发达国家。但我们的收入也要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人民可承受水平、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们这支队伍很不容易。曾经有一种说法,中国用全球1%的医疗卫生资源维护了全球1/4人口的健康。现在则是用2%~3%的资源维护了1/5人口的健康,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这正是我们这支队伍的可爱和令人尊敬之处,这是一支有着高尚医德和献身精神的队伍。医务人员和卫生技术服务应该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

问:医改的首要问题是缺钱吗?

答: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钱花好。

记者: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有人说,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首要问题是钱。您怎么看?

陈竺:我说过,目前医改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资金,而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不是说钱不成问题,但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实际上是投入如何能够花好的问题、医疗资源如何合理使用的问题。

医疗费用的控制非常重要。就如同面粉和水,如果医保是面粉,这一块增加了,但控制不了费用,还在过度诊疗,诱导不当消费,就相当于掺了很多的水,面粉还得加。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哪有那么多钱投入?

我们需要增加向供方和需方的投入,但同时要强调医疗资源的控制。过度医疗和诊断的确存在,必须承认这个现实。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如果不把以药补医这种不合时宜的政策改掉,投多少钱都没有用。放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走商业化创收的道路,由于信息不对称,医方有很多办法诱导更高的医疗消费,投多少钱都没有用。所以,转变我们的体制机制,包括转变我们的行为,转变医务人员对于积极性的认识等都非常重要。

问:“药品加成”变“药事费”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答: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

记者:最近大家都很关心药事服务费的话题。有人提出,其中也包括不少医务人员,说按处方收药事服务费,医生可以通过多开处方来规避政策,患者看病的钱不会减少。还有人质疑,把原来的“药品加成”变为“药事服务费”是拆东墙补西墙。您怎么看?

陈竺:收取“药事费”是以成本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现在的关键是,处方技术服务含量及为了药事管理医院必须承受的运行成本能不能得到合理补偿。除了这些之外,药品加成取消后补偿不足的部分,一要靠政府增加投入,二要靠技术服务价值的提升来恢复均衡状态。

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技术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调整,如手术费等,原来不合理的状况要改变。还有一个办法是按病种付费,把所有的成本都打在里面,等于自然消除了以药补医的弊病。如儿童白血病,先设定一个一定额度的支付包,所有的成本都在里面,总额控制以后,就会使医院的行为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以利润为中心转变为以成本为中心,从以创收为中心变为以服务为中心。

我认为,把以药补医这块全部打包在一起解决,比调整单个项目收费价格更为合理,这

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式。同时,对一些慢性病可以按人头付费。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变成预付制,根据过去若干年内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评估,如评估一年内主要疾病发病情况、资源配置情况,基本定出额度,先预付给你,到年底结算。这些都是国际上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

说到多开处方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对处方有管理制度,对医疗机构有处方点评,如果不合理的话,会被监管系统捕捉到,会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医生要换个脑筋,脑筋动在多开处方上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问:公立医院改革有无时间表?

答:争取两年的探索能取得一定经验。

记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是另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有医生提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医生,如果都按临床路径管理,那刚毕业的学生和有着30年临床经验的老医生还有什么区别?此外,按您的设想,包括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管理在内的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措施,有无具体的时间表?

陈竺:临床路径管理更有利于一个医生的成长。我曾经在法国工作过,那时候我就纳闷:为什么法国的住院医生能独当一面?后来才明白是因为他们有比较规范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方案。当然,这种治疗方案也不是铁板一块。疾病要按病因、临床表现等分类,在每一类疾病中又可以分成不同的风险度,如肿瘤的早、中、晚期,肿瘤的不同亚型,相对来说较好的预后、中等预后和差的预后等。这些因素在较完整的临床路径中都应该加以考虑。合理的临床路径应该满足同一种疾病的主要分型和分期,这也是临床路径的题中之意。

临床路径管理在不少国家实现得比较好,如德国有1100种临床路径,奥地利、法国等国的临床路径也很合理。我国刚刚开始做这个事情,去年做了112种。我们的计划是,用两年时间制定出300种~400种主要疾病的临床路径,基本涵盖97%~98%的主要疾病。此外,我希望两年内试点地区至少在若干大病救治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比如儿童白血病。公立医院改

革,争取两年内摸索到一定经验。

问:最想对医疗卫生队伍说什么?

答: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

记者:一方面,百姓不希望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医生又不希望收入减少。怎么平衡?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您最想跟医疗卫生队伍说什么?

陈竺:回归合理是理想状态,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平衡的根本之道是做大医疗保障制度。做大保障制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特别是在大病抗风险能力方面就会更为从容,在大病治疗的时候自己支付的比例就能明显下降。对医院来说,通过合理的收费确保质量,也能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医院内部,通过加强管理、优化流程也能很好地提高效益。比如,我国的平均住院天数如果从11天减少到9天,少2天,就意味着医院的效率可以提高15%~20%,意味着单位收入会明显增加。所以,医院自身也要不断发掘潜力。

我想说明一点,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最初的医改方案中没有这项内容,是我主动提出来的。我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如果不启动,那么再过几年,我们即使有钱,也很难再把它的发展方向拉回来。如果观念不改变,投入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改革的风向标,把这个事情搞好,其他事情就比较好解决。换句话说,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有了高效率必然会增加收入。总的医疗费用大盘子,特别是保障制度完善后,会激发群众就医需求,以前不看病的都来看病了,就意味着医院收入的增加;但如果收入增加被过度诊疗消耗掉的话,人民群众就得不到更好的健康效益。

既然是真正的改革,那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我既不会向一些商业利益妥协,也不会向我们队伍中的某些不良倾向妥协。比如,总理报告中提到的两个农村儿童大病(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社会同情度很高。如果有人想把对这方面的投入当成唐僧肉来割的话,那么

对不起,我要革你们的命了。我知道这肯定要得罪人,但是,我不会退缩。

我还想对我们这支队伍说,要牢记宗旨,不要忘了业务水平的提升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要有所作为,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国家经济发展总的大局中来考虑自身的使命和任务。也就是说,我们要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疾苦,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端正,业务水平达不到一个理想状态,必然就要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支队伍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没有了。

请记住,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卫生事业,基本特征就是以公益性为特征的事业,因此,有些方面要忍一忍。要认清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先要多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必然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各方面的支持,而收入等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下载两会专题——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会专题——两会看医改:基药“机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会热点:从两会看中国新走向(5篇)

    两会热点:从两会看中国新走向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陈思武)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新......

    2013年3月两会思想汇报:从两会看党性[五篇范文]

    2013年3月两会思想汇报范文:从两会看党性 敬爱的党组织: 2011年4月我参加了第二十二期校党课培训,悉听了老师的教导,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这就必须提高自身党......

    关于医改的2011两会心得体会

    关于医改的2011两会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有关医疗保障方面的一个目标是: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我个人觉得国家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目的还是......

    关于医改的2011两会心得体会

    关于医改的2011两会心得体会“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有关医疗保障方面的一个目标是: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我个人觉得国家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的目的还是......

    放开基药制度 让“出走”村医回归

    放开基药制度 让“出走”村医回归 从新医改启动之初到现在,五年的基药推进之路可谓一路艰辛,不少村医已经转行或正在考虑转行。对于基药政策上一些关键问题我们有了重新的认识......

    代表将7条医改建议带上“两会”

    代表将7条医改建议带上“两会” 2014年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业内人士预计医疗将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代表关注“医改......

    两会关于医改热点提案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医改提案范文

    两会关于医改热点提案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医改提案 《两会关于医改热点提案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医改提案》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两会关于医改热点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医改提案(一)

    两会关于医改热点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医改提案(一) 《两会关于医改热点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医改提案(一)》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