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用药调研材料
医疗机构是药品终端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报道我国%以上的药品从医疗机构流向病患者(药品流通机遇偏爱谁中国医药报,月日第版)。农村医疗机构尤其是由撤并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薄弱,安全用药隐患严重。
一、现状
国家卫生部推广在城市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浙江省鼓励条件成熟的乡村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程。中央和浙江省的决策非常正确。但是,部分县、市在执行过程中,采用行政命令将村卫生室撤销,由个村卫生室或个体诊所联合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服务机构在药品管理上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⒈重赢利轻管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来自各村卫生室,本村医生的心理尚且能够接受,外村并入的医生心存寄人篱下的思想。因此,人心不齐,管理涣散,许多服务站出现白天有医生上班、晚上回家各自行医的“日公夜私”现象,有的甚至出现集体上访事件。温岭市政协在视察该市箬山某服务站,指出存在药品管理混乱问题时,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盼望服务站早点解散。因此,药品管理在撤并而成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根本排不上位置。
⒉药学人员奇缺。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剂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几乎都是非药学技术人员,而且由站内其他人员临时兼职做药剂工作的非常普遍。这些从业人员中,大部分不懂药品基础知识和药品管理知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也是一篇空白。
⒊设备条件简陋。由于多个村卫生室撤并,服务站缺乏医疗、预防、保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长远规划,村集体经济不愿投入,心存各异的从业人员也不愿意投资搞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添置。因此,这些卫生服务机构中的药房和药品仓储面积普遍很少,条件非常简陋,并且缺乏必要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虫、防鼠、降温、通风和避光等设施,更谈不上根据药品性能需要建立阴凉库。
⒋药品管理落后。思想不统一,药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大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药品性能要求进行储存、陈列药品,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购进验收、保管养护没有记录台帐。药品采购渠道不规范,有的甚至采购回收药品、走私药品。
二、原因
部分县、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现的安全用药隐患,既有国家立法上的问题,又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⒈法律滞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医疗机构既没有设定药房设置的标准,更没有实行药房准入制度;在责任条款上,对违反药品保管储存要求、非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药剂工作、药品从业人员不进行健康检查或健康检查不合格仍然上岗等义务的,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行制约,以致在医疗机构留下药品执法盲区,无法可依。
⒉机制不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浙江省鼓励农村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而没有要求撤并村卫生室。用行政命令撤并,一夜之间组建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体制不顺(由何村管理),运行机制不畅,人心不齐,从组建开始就隐藏管理问题。
⒊思想偏差。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目的是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而撤并而成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医疗业务,轻药品管理;重岗位设置,轻素质教育;重机构现状,轻制度落实的思想。
三、建议
⒈加快配套法律立法步伐。国家应尽快出台能够调整和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国家应出台与《执业医师法》对应的《执业药师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或省人民政府应出台《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出台《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或联合国家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等,使农村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⒉强化农村医疗行业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强医疗行业管理,强化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并将药品使用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的议事日程,监督医疗机构开展药房(库)技术改造,开展药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重点对乡、村卫生机构合理用药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消毒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农村卫生服务行为,保证农民就医用药安全。
⒊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渠道和药品质量的检查,开展对制售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联合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开展药房规范化工程建设,加强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要充实县级药品监管力量,改善药品监管装备条件和现场检测设施,扩大农村用药监督检查和抽验的覆盖面,保证农民用上合格药品。
⒋建立部门协作监管机制。各级药监和卫生行政部门应通力合作,整合监管资源,全面建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首先,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情况;研究并协同开展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管;研究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宏观政策,落实综合治理措施;部署药品打假治劣专项执法活动;二是认真履行部门在药品监管中的各自职责,对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进行综合监管;三是以镇(乡、街道)卫生院防保队伍为基础,共同构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协作网,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使用的协助监管。规范药品采购渠道,堵住假劣药品流入源头。
第二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用药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用药
医疗机构是药品终端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据报道我国%以上的药品从医疗机构流向病患者(药品流通机遇偏爱谁中国医药报,月日第版)。农村医疗机构尤其是由撤并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薄弱,安全用药隐患严重。
一、现状
国家卫生部推广在城市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浙江省鼓励条件成熟的乡村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程。中央和浙江省的决策非常正确。但是,部分县、市在执行过程中,采用行政命令将村卫生室撤销,由个村卫生室或个体诊所联合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服务机构在药品管理上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⒈重赢利轻管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来自各村卫生室,本村医生的心理尚且能够接受,外村并入的医生心存寄人篱下的思想。因此,人心不齐,管理涣散,许多服务站出现白天有医生上班、晚上回家各自行医的“日公夜私”现象,有的甚至出现集体上访事件。温岭市政协在视察该市箬山某服务站,指出存在药品管理混乱问题时,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盼望服务站早点解散。因此,药品管理在撤并而成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根本排不上位置。
⒉药学人员奇缺。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剂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几乎都是非药学技术人员,而且由站内其他人员临时兼职做药剂工作的非常普遍。这些从业人员中,大部分不懂药品基础知识和药品管理知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也是一篇空白。
⒊设备条件简陋。由于多个村卫生室撤并,服务站缺乏医疗、预防、保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长远规划,村集体经济不愿投入,心存各异的从业人员也不愿意投资搞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添置。因此,这些卫生服务机构中的药房和药品仓储面积普遍很少,条件非常简陋,并且缺乏必要的防潮、防火、防尘、防虫、防鼠、降温、通风和避光等设施,更谈不上根据药品性能需要建立阴凉库。
⒋药品管理落后。思想不统一,药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大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药品性能要求进行储存、陈列药品,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购进验收、保管养护没有记录台帐。药品采购渠道不规范,有的甚至采购回收药品、走私药品。
二、原因
部分县、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现的安全用药隐患,既有国家立法上的问题,又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
⒈法律滞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医疗机构既没有设定药房设置的标准,更没有实行药房准入制度;在责任条款上,对违反药品保管储存要求、非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药剂工作、药品从业人员不进行健康检查或健康检查不合格仍然上岗等义务的,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行制约,以致在医疗机构留下药品执法盲区,无法可依。
⒉机制不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浙江省鼓励农村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而没有要求撤并村卫生室。用行政命令撤并,一夜之间组建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体制不顺(由何村管理),运行机制不畅,人心不齐,从组建开始就隐藏管理问题。
⒊思想偏差。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目的是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而撤并而成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医疗业务,轻药品管理;重岗位设置,轻素质教育;重机构现状,轻制度落实的思想。
三、建议
⒈加快配套法律立法步伐。国家应尽快出台能够调整和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国家应出台与《执业医师法》对应的《执业药师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或省人民政府应出台《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出台《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或联合国家卫生部出台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等,使农村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⒉强化农村医疗行业监管。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强医疗行业管理,强化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并将药品使用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的议事日程,监督医疗机构开展药房(库)技术改造,开展药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重点对乡、村卫生机构合理用药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器械消毒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农村卫生服务行为,保证农民就医用药安全。
⒊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渠道和药品质量的检查,开展对制售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联合卫生行政部门积极开展药房规范化工程建设,加强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要充实县级药品监管力量,改善药品监管装备
条件和现场检测设施,扩大农村用药监督检查和抽验的覆盖面,保证农民用上合格药品。
⒋建立部门协作监管机制。各级药监和卫生行政部门应通力合作,整合监管资源,全面建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首先,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情况;研究并协同开展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管;研究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宏观政策,落实综合治理措施;部署药品打假治劣专项执法活动;二是认真履行部门在药品监管中的各自职责,对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进行综合监管;三是以镇(乡、街道)卫生院防保队伍为基础,共同构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协作网,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使用的协助监管。规范药品采购渠道,堵住假劣药品流入源头。
第三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妇社发〔2006〕2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卫 生 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的管理,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设置的、经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三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区(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第二章 服务功能与执业范围 第五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暂住居民及其他有关人员。第六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公共卫生服务:
(一)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辖区有关卫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
(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三)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负责疫情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四)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五)精神卫生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六)妇女保健。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
(七)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八)老年保健。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九)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十)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
(十一)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十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第七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基本医疗服务:
(一)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二)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三)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四)转诊服务。
(五)康复医疗服务。
(六)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第八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供与上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第三章 机构设置与执业登记 第九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以政府举办为主。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小于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由区(市、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第十条
设区的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行政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并纳入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须经同级政府批准,报当地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立足于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政府举办的一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应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举办的部分二级医院和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可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第十二条
新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由政府设立,也可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举办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第十三条
设置审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征询所在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意见。第十四条
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由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同时报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由卫生部另行制定。第十五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含民族医学)、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有条件的可登记口腔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原则上不登记其他诊疗科目,确需登记的,须经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同时报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有条件的可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学),不登记其他诊疗科目。第十六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设住院病床,现有住院病床应转为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或予以撤消。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设住院病床。第十七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实行独立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第十八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专有名称,未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命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执业登记,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所在区名(可选)+所在街道办事处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办事处名(可选)+所在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第十九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识,专用标识由卫生部制定。第四章 人员配备与管理 第二十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居民的服务需要,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设置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配备适宜学历与职称层次的从事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等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护士,药剂、检验等其他有关卫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合理配置。第二十一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第二十二条
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注册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可从事社区预防保健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不得从事专科手术、助产、介入治疗等风险较高、不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专科诊疗,不得跨类别从事口腔科诊疗。第二十三条
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取得初级资格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须在有关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第二十四条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含符合条件的退休医护人员),依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相应专业的临床诊疗服务。第二十五条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需依照国家规定接受毕业后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职业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在区(市、县)及设区的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支持和组织下,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和培训,参加学术活动。各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使高等医学院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有关医学专业毕业生,逐步经过规范化培训。第二十六条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岗位管理、绩效考核、解聘辞聘等项制度。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自主用人制度。第二十七条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维护居民健康。第五章 执业规则与业务管理 第二十八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第二十九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
(一)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三)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
(五)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六)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七)财务、药品、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八)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九)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
(十)其他有关制度。第三十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根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履行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第三十一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妥善保管居民健康档案,保护居民个人隐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关闭、停业、变更机构类别等情况下,须将居民健康档案交由当地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妥善处理。第三十二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严格掌握家庭诊疗、护理和家庭病床服务的适应症,切实规范家庭医疗服务行为。第三十三条
区(市、县)及设区的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信息平台,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本地有关大中型医疗机构专科设置、联系方式等转诊信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协作关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难以安全、有效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相应医疗机构诊治。对医院转诊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医院建议与病人要求,提供必要的随访、病例管理、康复等服务。第三十四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服务,应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药品,遵守相应的中医诊疗原则、医疗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第三十五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医疗服务、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严格执行相关价格政策,规范价格行为。第三十六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与其服务功能和执业范围相适应的基本药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药品,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单位购入。严禁使用过期、失效及违禁的药品。第六章 行业监管 第三十七条
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日常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实行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第三十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防治院(所)等预防保健机构在职能范围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业务评价与指导。第三十九条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定期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第四十条
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审制度,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建设。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和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卫
办妇社发〔201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卫人发〔2010〕98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经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我部研究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完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切实使群众受益,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运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对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管理、功能实现、服务模式和服务效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 本办法考核对象为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整体接受考核。
第四条 考核原则:
(一)科学、规范、有序。科学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绩效考核工作流程与方法,有序开展考核工作。
(二)公平、公正、公开。不同举办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等参与考核。统一考核内容、标准与方法,公开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三)简便、适宜、高效。简化考核程序,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采用适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四)激励、促进、有效。发挥考核作用,奖励先进、改进不足,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机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群众受益。
第五条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领导,积极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转,为绩效考核提供条件。
第二章 考核内容与方法
第六条 考核内容:
(一)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药品管理、文化建设、信息管理和服务模式等。
(二)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
(三)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医疗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合理用药、医疗费用、康复服务等。
(四)中医药服务,包括中医治未病、中医医疗服务。
(五)满意度,包括服务对象和卫生技术人员满意度。第七条 考核指标体系:
(一)遵循科学性、重要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制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二)考核指标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明确考核指标内容、权重、标准以及评分办法。
(三)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指标标准及评分办法。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考核指标体系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八条 考核方式方法:
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方式,通过现场查看、资料查阅、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考核。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九条 考核主体:
(一)区(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本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
(二)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区(市、县)考核结果抽取一定比例进行复核或组织统一考核。
(三)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第十条 考核组织:
(一)设区的市、区(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成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协调。
(二)成立绩效考核工作组,成员可由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行业组织及社区居民代表等组成。
(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委托第三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
(四)原则上考核周期为一年。第十一条 考核程序:
(一)组织准备。确定考核实施机构和考核人员,明确考核程序和工作安排。如委托第三方实施考核,应当签订相关协议。
(二)具体实施。制订考核方案,考核工作组根据方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绩效考核领导小组。
(三)公示公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将考核结果以适当形式公示公布。
(四)沟通反馈。领导小组对被考核机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二条 考核工作要求:
(一)卫生行政部门要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经费,用于绩效考核组织与实施。
(二)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订本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和方法以及考核结果应用,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三)建立绩效考核责任制,明确考核相关人员职责和纪律要求,考核过程中尽可能不影响被考核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
(四)被考核机构确保提供信息真实、准确,积极配合绩效考核工作。
第四章 结果应用
第十三条 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各个等级的绩效分值。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拨付和负责人聘任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成绩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予以表彰或奖励;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给予警告直至取消机构资格。
第十四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结合本办法建立和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和要求对工作人员实施分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及人员聘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根据考核结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整改存 在问题,调整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和规范日常管理,提高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订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后30日起施行。
附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五篇:秦皇岛市农村用药安全知识普及调研团调研报告
资源与材料学院秦皇岛市农村用药安全知识
普及调研团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资源与材料学院
指导教师:杨凝
学生:郑恩亮、陈士富、马宝军、张成龙、刘洪杰、柳峻鹏、熊君喆 实践时间:2013年07月26日-2013年07月30日
时间地点:秦皇岛市抚宁县香营村
摘要
07月26日-07月30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秦皇岛市农村用药安全知识普及调研团开展了“秦皇岛市农村用药安全知识普及及情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发放了安全用药知识手册,并对村民逐一了解安全用药情况,对安全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帮助广大村民“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关键词
安全用药知识手册问卷调查服务农民
一、实践背景
为响应中国环境科学文件《关于开展2013年“大学生志愿者千村万乡环保科普行动”的通知》以及省食药监局发布的《公众十大安全用药隐患》,针对农民患病时存在的“自我医疗,凭经验治疗、抓药,盲目用药”等问题,加强农民安全用药意识,我秦皇岛市农村用药安
全知识普及调研团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校团委的支持下,开展了“秦皇岛市农村用药安全知识普及及情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我调研团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的减少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用药安全隐患,提高他们的用药安全意识,并减少其在用药方面的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我调研团的实践目的也正在于此。另外,此次活动也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议,关注民生。
二、实践过程
实践中,调研团来到校医院,深入咨询医生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为拓宽调研范围,我们对学生常见病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学生群体,我们对在校学生到校医院的就医情况做了简单的了解。
因开发区医院离校较近且偏近农村,我校部分学生常去开发区医院就医,但很多同学对开发区医院并不是十分了解。本着“源于实践目的,高于实践目的”的原则,实践第一天下午,我们抵达位于珠江道一号的开发区医院。在实地考察并向医院医务人员咨询了解了医院的布局之后,我们向医生调查了附件农村村民来院就医情况,并从医生口中初步获知农民的安全用药相关情况。对于我们自身,我们也学习到了从未接触过的医疗知识,这也为接下来的实践打好铺垫,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实践过程。
第二天,我们来到学校旁边的东白塔岭村,我们调查了该村村民的安全用药情况,并作了相关记录与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活动。次日上午,队员一起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汇总,以使我们接下来到抚宁县香营村的用药安全调查更具针对性,突出调查重点。当天下午,我们整队出发,乘坐12路公交车,来到秦皇岛长途汽车站,前往秦皇岛市抚宁县。
抵达抚宁县后,我们对实践地香营村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团队讨论部署安排最后两天的实践工作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实践第四天,在村官高冰珂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村委会,以及香营村的规划发展情况。后来,我们惊讶的发现,村官高冰珂是我们无机化学魏珺芳老师的大学同学。在村委会办公室,我们向村干部说明了在香营村的实践日程等具体安排。然后,在了解村民人数、年龄组成等基本情况之后,我们认真咨询了村民健康情况、医疗保险普及度以及村庄医疗卫生条件等基本医疗问题。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调研团在村中拉起了“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安全用药水平”的条幅,先后开展了安全用药知识宣讲活动,向各位村民发放了我们团队所准备的“安全用药知识手册”,对于存在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我们一一进行了解读。此外,针对在前几日实践所突出的用药安全问题,我们尤其做了额外的宣传,以突出实践重点。实践第五天即最后一天,我们团队六人分成3个小组,每组两人同样来到了村民纳凉休闲处做了问卷调查。接近一天的实践中,100份问卷全部用光。问卷调查结束后,在简单的道具下,我们向村民表演了普通民众买药上当受骗,在公安机关的全力配合下,将不法药贩成功抓捕的情景,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最终,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全部结束。
三、实践成果
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文档
材料上,我们制作了“安全用药知识手册”,涵盖了家庭安全用药的方方面面,并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出了特定的用药注意事项。此外,我们在村委会的资料查询到:该村400多户1100余人中,60岁以上老人超过170,村中医疗水平比较靠前,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险制度下,看病难看病贵已不再是难题。
从100份安全用药问卷调查中,我们汇总结果如下:
所有村民在用药时均会注意药品的保质期、对推销药品的商贩均不予理会;但80%的村民日常生活中均是将药品简单混放在一起,未做到将药品分类存放于药箱之中,这一习惯有待改正;针对东白塔岭村所调查得知的村民对乱用抗菌药的危害并不了解的现象,在抚宁县香营村也同样存在;所有村民在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中,均可以做到谨遵医嘱;75%的村民在用药时会注意药品的禁忌项。整体看,除药品存放方式不科学和抗菌药的危害不了解外,村民用药习惯整体良好,要真正达到安全科学用药水平,还有待对安全用药知识进一步掌握。
本着“源于实践目的,高于实践目的”的原则,在校医院获知在学生患病群体之中,感冒发烧所占比重较大且接近60%,其次是大家打球过程中的跌打损伤。同时,在校医院,在开发区医院,我们团队自身的安全用药常识的掌握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此次实践活动,在我们的辅导员杨凝老师和郑恩亮学长的指导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很好的达到了实践目的,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赏,取得了实践地接收单位的好评,也提升了自身素养。
四、实践体会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在接触社会中让我们思考社会和学校的不同,让我们提前了解社会,也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时间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更有利于我们更快的成长。过程中付出汗水,收获良多。
为期五天的实践结束后,调研团成员对实践成果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此次实践很好的达到了预期实践目的,除了解了村民的安全用药情况之外,而且有效的普及了安全用药的相关常识,赢得了村民的赞赏,并获得了实践地村官的一致好评。
五天的走访,天气炎热,大家虽然每日疲惫不堪,可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现在回想起来才看到苦涩中流露着甘甜。在实践当中我们也
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但在我们团队一起努力下,困难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实践虽然结束,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世面、展才华、长才干、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我们也丰富了自身的安全用药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知识,锻炼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