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时间:2019-05-15 06:1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第一篇: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发展论坛 时间:2014年10月16-18日地点:济南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

济南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卫生厅

山东省医科院

承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济南市商务局

济南博商展览有限公司

一、亚洲生物医药发展论坛

1、主旨论坛

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

我国最新生物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国际生物医药前沿科技与成果转化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生物医药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科技型企业发展与产学研结合2、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管理与发展专题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管理及政策完善

园区及管理者的自我定位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服务力提升

药效学筛选与评价服务平台建设

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平台建设

微小企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

园区招商引资常用策略

3、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专题

抗体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进展

抗体药物研究新思路

抗体药物研发热点

抗体设计及优化

抗体工程及工艺技术

抗体药物产业化及市场趋势

4、体外诊断的产业化发展专题

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试剂科研企业的产业化转型

体外诊断企业发展策略(临床诊断、体检中心、实验室)体外诊断企业跨国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试剂--设备同步化发展策略 试剂产品标准化及生产清洁化

5、抗衰老与养生保健产业专题

抗衰老及养生保健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产品品牌管理及营销策略 法务管理及危机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及应用

产品规范化政策建议

市场准入原则及产品标准化

6、个性化治疗的商业前景专题 个性化治疗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个性化治疗与转化医学

个性化治疗的共性问题

细胞治疗的进展和机会

肿瘤个性化治疗中的产业发展 个性化治疗与医疗服务产业

二、中国制药技术大会

1、主旨论坛

国际制药技术前沿与趋势分析

我国传统制药技术改良与现代化应用 生物制药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最新制药工艺设备及应用展望

制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最新制药技术推广与成果展示

2、药物研发技术论坛

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

原料药设备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 实验室设备技术革新

干细胞生成及诱导演化技术创新 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与新药研发 生物芯片技术应用

药物靶点发现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3、药物生产技术论坛

新版GMP标准在生产中的应用 药物提取、萃取新技术、新设备 原料选择、预处理及粉碎技术创新 沉淀剂在药物生产中的选择 过滤、分离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灭菌技术与纯化技术

酶的应用问题

4、质保技术论坛

检定技术创新

药物生产环境清洁技术与标准化 仓储技术与专业物流

质量管理软硬件设施与技术 无菌药品质量控制 纯化水技术及应用 过滤工艺研究

论坛注册:见会议通知

第二篇: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会议安排

会议主题:协作创新—加速融合发展 会议时间:2011年11月1日至3日 会议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一)大会报告

2013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将为全球药品销售增长贡献五分之一的份额。北京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城市,打造全球医药创新城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目标。大会将邀请来自政府、跨国公司人员、国内300强企业、知名学术机构专家等重磅嘉宾做大会报告。大会以“协作创新—加速融合发展”为主题,推动中国以及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帮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在中国和北京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二)专题论坛

论坛将主要围绕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人士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设置以下专题单元: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高峰论坛(邀请参加)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自2010年启动,是“科技北京”和首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本专题单元以G20企业和骨干企业为主体,与行业主管领导及北京市的重点医院直接对话,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共同讨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支撑作用,及十二五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共同探讨跨越发展工程实施的收获和经验以及2012年突破千亿的对策。 生物医药政策解读与研讨会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医疗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国的医药市场最大的是政策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国家的政策制定与调整”。因此及时掌握国家医药政策导向,掌握医改走向,对于医药相关机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峰会旨在深入解读国内外医改政策、北京医药产业相关政策,为医药相关机构尤其是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生物技术投资峰会2011 生物技术投资峰会将着眼于“国际风险投资策略”、“医药企业如何选择资本市场”、“上市关键政策及操作结点”、“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环境及并购时机”、“科技助推金融创新”、“建立全面的产业金融服务链”等议题,探讨多样化的金融形式为企业带来的机遇,并围绕私募基金、金融创新助推产业发展等环节进行讨论,以期用更加有效地金融手段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合作伙伴大会(ABO)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自2005年成立至今,支撑了研发服务产业的发展。2011年,为进一步增强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服务能力,提升北京研发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会以“技术突破,协同创新──构筑高端国际服务平台”为主题,广邀政策决策者、产业联盟代表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高管,采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国际CRO/CMO协同创新对中国的影响”、“创新驱动研发服务业”、“打造国际化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临床CRO发展环境”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动全球生物医药研发产业的发展。 “成果驿站”生物医药成果对接发布会

“成果驿站”是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全力打造的面向国际的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平台,该平台整合资金、技术和孵化空间等要素资源,全方位开展成果引进、筛选、评价、孵化、落地等服务,实现项目与资本对接,每年能够促成3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本届峰会上,我们将围绕京区企业需求,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在京搭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和产品的高端展示舞台,从而树立北京在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方面的标志性影响力。 三小时创新圈区域合作论坛

三小时创新合作网络即以北京为中心,按三小时可到达的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建立合作,针对韩国、日本及台湾等地技术、品种的创新优势,增进区域间交流、信息展示,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区域内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本届论坛为首届京韩日台创新合作网络论坛,将邀请韩、日、台等地区企业、研究机构的高层和专家进行企业展示,为京区企业与日本、韩国及台湾知名企业、研究机构进行成果对接和技术转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从2009年开始,中药企业面临原材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同时自2004年起国家发改委共发布药品降价通知27次,致使中药企业面临“成本越来越高,售价越来越低”的尴尬局面。针对国内多家中药企业发展被“价格”问题所制约的现状,本次中药产业发展论坛集结中药生产链中多个环节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研究中药生产中的价格问题,同时希望能将这个制约很多中药企业发展的问题反映给政府决策部门。同时针对中药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的问题,邀请业内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借此论坛促进国内外中医药领域产、官、学、研的交流与合作,开启中药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 抗体产业与个体化医疗国际论坛

个体化医疗及转化医学涉及到从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患者病床前的临床诊治应用的全部过程,是提高健康和医疗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本届论坛将围绕个体化医疗和转化医学开展深入探讨,了解和把握国际、国内个体化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5-10年内的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国际新药转化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和应用。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论坛

再生医学是运用再生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临床上损伤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重建的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干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工程学为再生医学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了推动我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科学进展,特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国际相关标准规范等内容进行研讨,以促进交流、加强合作。

会议组织体系(拟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

承办单位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 

北京生物工程学会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北京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联盟

北京中关村和生物工程新医药企业协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北京德福投资有限公司 北医健康产业园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美中医药行业协会(SAPA)韩国京畿生物医药中心(GGBC)美国南加州生物技术协会(BIOCOM)

支持单位 主办单位 德国Ascenion GmbH技术转移公司 日本日经BP社

美中生物医药企业家协会(ACBEA)

第三篇:第三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第三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The 3rd International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novation Forum

主题:全球药业变革——创新药物研发与人类健康

Topic: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Innovative drug R&D and human health 地点:中国.上海淳大万丽酒店(五星级)时间:2010年4月22-23日(星期四-星期五)

业组织协办的第三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定于2010年4月22日-23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届时将有来自美国、欧洲、中国及亚太地区生物制药、新药研发及创新药物研发外包领域200多名代表和全球顶尖药物及医学专家与会,论坛关注全球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等抗重大疾病创新生物药物研发革新与人类健康。论坛还将探索一套独特的新药研发革新和全球创新药物研发合作新模式,来突破全球药业变革,可以给生物医药产业链带来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够邀请您出席本次论坛,分享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合作未来。

会议议程(Agenda)

执行主席:礼来公司全球研发总监Yetunde Taiwo, Ph.D.SECMA副会长Mr.Albert Yin 8:15-8:45AM嘉宾/代表注册/佩带论坛徽章地点:上海淳大万丽酒店四楼国际会议厅 8:00AM 创新展览厅全天开放

8:15-8:45AM特邀嘉宾接见地点:酒店四楼贵宾厅

9:00AM 开幕式/主席致辞,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Mr.Zhen Wu,中国国家卫生部药政司司长Mr.HongZheng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Mr.MingDeYu, 德国生物医学技术协会主席Prof.Olaf Doessel 9:10AM 主题:全球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创新与人类健康

主要议题:

●全人源化单抗药物技术与新型疫苗技术●干细胞和小分子RNA干扰、药靶发现与药物创新 ●全球创新药物研发与开发热点●抗重大疾病药物新药发现与研制技术●抗肿瘤疾病单抗药物革新 ●新药研发与临床外包●传染病疫苗研发与临床诊断●H1N1流感疫苗开发与诊断和治疗

9:10AM Model based approaches to drug development;how to achieve the impossible

Bradley Marchant, MD

辉瑞制药公司临床开发部总监,亚洲(日本除外)

9:30AM In search of Innovation in Asia

Frank Grams , Ph.D

罗氏制药公司(亚洲)执行董事,9:50AM Eli Lilly External Innovation Partnering Strategies

Yetunde Taiwo, Ph.D..礼来公司全球研发总监

10:10AM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Kogenate

J Michael Rozycki, Ph.D..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10:30和记黄埔医药的新药研发策略和实践

Samantha Du, Ph.D.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总裁

10:50 AM茶歇/互动交流

11:10AM专题讨论:中国制药研发如何成功融入国际新药研发链优化创新发展?

[目标针对]全球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变革和中国新医改政策实施,制药产业正面临着机遇和竞争博弈,中国对全球制药业的影响?医药产业链将如何优化创新发展?中国制药研发又将如何成功融入国际新药研发链?抗感染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前景? 讨论嘉宾:

Mikael Dolsten Ph.DFrank Grams , Ph.D.辉瑞制药研发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罗氏制药公司(亚洲)

Yetunde Taiwo, Ph.D.Anders Ekblom PhD

礼来公司全球研发总监阿斯利康制药开发执行副总裁

Nick.Chang, Ph.D.Merv Turner, Ph.D

诺华全球研发药化药学研发部总监默克公司高级副总裁

Samantha Du, Ph.D.Mr.HongZheng

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国家卫生部药政司司长

J Michael Rozycki, Ph.DMr.MingDeYu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12:10AM创新宣言签字仪式(创新生命科技,缔造人类健康)

12:20AM嘉宾合影

执行主席:德国生物医学技术协会主席Olaf Doessel教授

13:30PM专题报告主题: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医学试验外包亚洲机会

13:30PMCrown Bioscience: Introducing a New Paradigm for Cancer Research in Asia

Jean-Pierre Wery Ph.D

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13:45PM Partner Up for Drug Discovery & Drug Development with CRO in China---New Models

with Sundia

XiaoChuan Wang Ph.D

CEO of Sundia MediTech Company, Ltd

14:00PM International R&D teams:How to optimize the cooperation?

Ms.Barbara van wissen

法国施维雅临床研究中心总监/SEBMC执行理事

14:15PM中国GLP实验室能力

Conglin Zuo Ph.D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14:30PM创新药物开发与技术许可合作模式

Jennifer Hu Ph.D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技术许可和外部研发总监

14:45PM Greg B.Scott Ph.D

主席,ChinaBio公司/SEBMC执行理事

15:00PM 15:15 PM茶歇/互动交流

15:30PM Ge Li Ph.D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CEO

15:45PM“What does healthcare reform mean for the industry?”

Mr.Robert.W Pollard

Synovate Healthcare China

16:00PM How to In-license Pharamceutical Products for Chinese Companies

Allan Liu Ph.D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商务发展总监/SEBMC理事

16:15PM“Clinical study updates of a cancer vaccine KH901 and an anti-angiogenesis agent KH902”

Bo Yu Ph.D

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发总监

16:30PM专题讨论:中国新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实施,药物研发服务的新机遇与挑战?

[目标针对]创新药物发现与研发,基因研究、抗体和蛋白研究、药物临床前评价、临床样品检测,药代动力学和药理毒理学研究,临床前医药开发及后期临床实验在中国CRO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中国CRO在创新药物开发中的角色?中国新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实施,药物研发服务的新机遇与挑战?在中国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外包与临床技术服务新模式?制药企业与CRO又将如何寻找合作的共赢点?

讨论嘉宾:

Jingsong Wang Ph.D.Garry Neil, Ph.D.美国施贵宝药物发现与临床药代动力学主任强生集团全球副总裁

Ge Li Ph.DPerry Nisen, Ph.D.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CEO葛兰素史克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

Nahed Ahmed,Ph.DJean-Pierre Wery Ph.D

美国安进公司研发副总裁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Soo Peang Khor Ph.D.Ms.Barbara VAN WISSEN

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裁法国施维雅临床研究中心总监

XiaoChuan Wang Ph.DJennifer Hu Ph.D研发总监

CEO of Sundia MediTech Company, Ltd美国默克制药公司技术许可和外部

Conglin Zuo Ph.DBo Yu Ph.D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弘药业集团生物研发总监

8:15-8:45AM 嘉宾/代表注册

8:00AM创新展览厅全天开放

9:00AM专题报告主题:抗肿瘤疾病单抗药物创新研发与临床诊断技术

9:00AM possible to Win the War on cancer

Prof.Xin.Yuan Liu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及细胞所

9:25AM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癌症中心主任/

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Prof.Guo YaJun

9:45AM drug development and safety which will touch upon the observational study

Jian-Wen Chen M.D., PhD

诺和诺德制药总监

10:05AM抗肿瘤药物创新研究发现

Prof.Guoqiang Chen,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10:25 AM 'Antibody drugs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on?'

Daniel Lee.PhD

GlaxoSmithKline R&D, China

10:45 AM茶歇/互动交流

11:00 AM Novel Antibody Drug Development for Immunotherapy of Ovarian Cancer

Zhou Zeqi ,Ph.D

中国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11:20 AMDNA methylation for cancer detection: opportunity and

Professor Jingde Zhu.Ph.D

中国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

11:20AM专题讨论:单抗药物治疗肿瘤的发展前景与抗体人源化技术革新

[目标针对]抗体药物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现存的技术问题,引发抗体药物新一轮技术革命。工程细胞株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和工程细胞株的规模化培养成为抗体的大规模制备和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抗体人源化如何技术创新,单抗药物治疗肿瘤的发展前景?中国抗体又将如何寻找适应药物研发环境的有效战略? 讨论嘉宾:

Prof.Xin.Yuan LiuProf.Guoqiang Chen,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及细胞所/分子生物学家/院士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Neil W.Gibson.PhDProfessor Jingde Zhu(Ph.D

辉瑞公司肿瘤研究首席科学官中国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Morten Stenkilde Ph.DZhou Zeqi ,Ph.D

诺和诺德制药总监中国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Daniel Lee.PhDProf.Guo YaJun

GlaxoSmithKline R&D, China副总裁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癌症LIYUAN PH.D中心主任/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默克公司临床抗肿瘤药物研发部副总监

执行主席: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外部研发创新副总裁Laurent Bertin PhD

13:30PM专题报告主题:传染性疾病疫苗创新研发与临床诊断技术

13:30PM Global Medical Affairs, Adolescent and Adult Vaccines

Jovelle B.Laoag-Fernandez Ph.D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Belgium Director,13:50PM Eszter Nagy Ph.D

Intercell.AG,Austria.SeniorVice.President,Pre-clinical.Research&Development

14:10PM Peter Khoury PhD

美国百特公司全球疫苗市场副总裁

14:30PM Prof.XinLiangShen

14:50PM中国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5:10PM John D.Clemens,PhD,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

15:30PM茶歇/互动交流

15:45PM专题:H1N1流感疫苗开发与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

15:45PM Prof.Ze Chen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6:05PM Marc Cluzel Ph.D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研发执行副总裁

16:25PM专题讨论:全球研发框架下新型疫苗技术革新与亚洲创新合作?

[目标针对]案例分析,传统疫苗技术转向新型疫苗技术的变革;如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进传统疫苗和解决新型疫苗的研发难题,面对全球艾滋病、流感、丙肝、登革热病等重大疾病,新疫苗研发与创制关键技术革新,亚洲国家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及新疫苗技术发展趋势?中国疫苗研发将如何有效融入国际研发产业链突破创新发展?疫苗制造商又将如何优化产业链,参与全球创新合作?

讨论嘉宾:Jeffrey B.Ulmer PhD,John D.Clemens,PhD

英国诺华疫苗公司合作研究全球总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疫苗研究所所长

Marc Cluzel Ph.DKelly Lyn Warfield PhD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集团研发执行副总裁Integrated公司疫苗研发部副总裁

Prof.XinLiangShenMr.ZhengAanYuang

中国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Jovelle B.Laoag-Fernandez Ph.DEszter Nagy Ph.D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Director,Intercell.AG,Austria.SeniorVice

Prof.Ze ChenPeter Khoury PhD中国医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美国百特公司全球疫苗市场副总裁

17:10PM大会闭幕

会议费用:

学术界代表:RMB1700元/人;企业界代表:RMB2980元/人;学生代表:RMB800元/人(不含晚宴)。

会务组联系:

电话:021-51086647传真:021-51714555*11372

联系人:章顺利E-mail: Secma2009@gmail.com

论坛组委会

中欧生物医药委员会

Add:4F,Offshore Oil Tower, No.583 Lingling Rd, Shanghai, P.R.China Post code:200030 Tel:+86-021-51086647Fax: 021-51714555转11372E-mail:

第四篇:天津滨海新区力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力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中投顾问提示:目前,30多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正在天津滨海新区积极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已建成并投入生产。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目前,30多项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正在天津滨海新区积极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已建成并投入生产。天津滨海新区始终瞄准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沿,大力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至今已聚集了包括大型生物医药制造企业、传统中医药生产企业、生物医药孵化器和医疗器械企业在内的100多家企业,产业规模近100亿元,年均增长率接近40%。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成为本市工业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已经成为近年来滨海新区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

随着大量生物医药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投资机构落户滨海新区,新区已逐渐形成了集产品研发、技术转化、生产制造、商业物流和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天津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地区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大力促进生物医药项目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建设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新区重点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将在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孵化平台,推进100项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重大项目,聚集100家左右企业和研发机构,吸引200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最终带动并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

为加速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聚集,滨海新区筹备设立5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大力促进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聚集,吸引并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市科委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药研发与转化,并根据不同研发阶段及项目规模,安排资助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的补贴。目前,滨海新区已经聚集了包括葛兰素史克、诺和诺德、诺维信等大型生物医药制造企业,中新药业、金耀集团等传统中医药生产企业,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美国亚历山大公司等生物医药孵化器,哈娜好、美国德普等医疗器械企业100多家,产业规模近100亿元,年均增长率接近40%。

在扶持企业发展的同时,滨海新区加快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发转化项目建设,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截至目前,天津中维药业有限公司维生素B1合成与高效分离新工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天津信汇制药有限公司年产120吨头孢菌素中间体GCLE改扩建等一批产业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新增利税近10亿元。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产品以及基因工程重组PF4和HAPO新药研制、茂祥集团(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安体舒产业化、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药物模板及药用化合物库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高标准原料药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30多项重点项目也在积极推进,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

第五篇: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历史跨入了21世纪,中国的医药经济将何去何从?

第一,医药产业高成长性和制约性并存,医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当前,我们国家采取的医疗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价格管理改革,都是围绕着抑制社会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抑制虚高定价的机制、抑制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为目标。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医药产业结构和经济利益的形成机制,将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对这种挑战和冲击,我们既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随波逐流,否则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但是,从宏观、长远分析,医药经济仍将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

1、医药产业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生命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医药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每年保持1%人口的自然增长,老年人口每年保持3%的递增,对药品的需求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我国医药工业年增长率为16.6%;自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年增长率达到18.3%,超过同期GDP增长速度(7.45%);预计在“十五”期间,我国医疗费用将增长60%,医药产业将保持15%的递增。

2、医药产业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除了中西药械外,目前正向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卫生药品、环保产品、绿色食品等方面渗透。这正是医药经济潜在的增长点。

3、医药产业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国际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5个产业之一。1998年,全球财富500强的八个领先行业中,医药收益率位居榜首,达到18.4%。在美国,医药仅次于软件、网络产业,居第三位。1990年到2000年的10间,世界药品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5.5%。美国在90年代GDP平均年增长率是1.2—2.5%,而医药产业仍然保持7—10%的增长水平。200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达到3600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5400亿美元,年递增8%。

我国2000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1750亿元,折美元只有200亿,仅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5%。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品的需求理应比发达国家保持更快发展势头。

4、我国用药水平的差异性,正是医药经济潜在的购买力。

全球中等发达国家用药水平是50美元,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19美元,法国356美元,日本348美元,而中国不到10美元。我国城市用药水平人均193元,而农村用药水平人均25元;公费、劳保人均用药水平是560元,非公费、劳保人均用药水平是37元;老年用药水平人均358元,非老年用药水平均58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用药水平的差异性正是我国医药经济发展的潜在购买力。

第二,医药产业趋向规模化、集约化,中小企业仍有发展空间。

竞争和选择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规模化追求的是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集约化追求的是市场的覆盖面。步入21世纪,全球医药市场已经进入了集团军作战的新时期,国际上跨国制药企业凭借产品、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输出和有效的兼并联合,实现低成本的商品扩张和资本扩张战略。1999年,全球前100家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球销售收入的60—70%。中国医药企业要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发展规模化、集体化经营,加快有效的兼并、联合、建立联盟,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但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小企业仍有它发展的空间,关键是要扬长避短,体现企业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第三,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将异军突起。

所有制的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医药产业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垄断的特殊地位,所有制改造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医药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多种所有制的实践形式,将是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2000年,我国中外合资企业占17%,股份制企业占43%,国有企业占15%,民营企业占7%,集体企业占18%。非国有经济在医药产业中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大势所趋。

第四,产品结构趋向个性化、特色化。

产品始终是医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线,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当前,我国医药市场出现“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其核心就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的综合反映。没有个性就形不成规模,没有特色就形不成效益。由于产品研究开发的滞后性,药品审评注册分级、分散、多头管理体制,导致低水平重复乃至高水平重复。

在美国,制剂产品达15万种,在市场上销售的就有37万种。在我国,一个原料药只有1—2个剂型,2—3个制剂品种;在美国,有的3—5个剂型,多的达到20—30种剂型,一般产品都有5—10种,多的达到100多个品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趋向规范化和理性化,加快产品结构性调整已成为诸多企业家重大的战略投资,追求产品文化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文化的内涵,反映在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质量、先进工艺和使用价值上。产品结构的调整将呈现三个特点:个性化、特色化、门类化、系列化、品牌化。

第五,医药产业步入微利化,低毛利、低成本、上规模、高质量将成为医药企业谋求商品扩张的必由之路。

迈入21世纪,医药产品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商品经营、资本经营的理念和方式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以高毛利、高成本、小规模、低质量为支撑的营销观念将不再有其生存空间。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商业的毛利率逐年下降,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使医药商业步入了难以继的困境。2000年全国医药商业毛利率是12.69%,而费用率却高达12.59%,利润率仅0.62%。全国有15个省市是全省性亏损,近40%的企业出现了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利空间过高、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随着药品招标的受逐步推广、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的增强,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利润空间将会逐年下降。在美国,批发企业的毛利率是

4.5%,费用是2.7%,净利率是1.5%;欧洲毛利率是5—6.5%,日本毛利率是2—3%。医药产业步入微利化,将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六,市场开发趋向网络化、国际化,代理制将成为现代营销的有效途径。

药品的市场的开发问题,关键是渠道问题。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关键是要建立快速的“绿色通道”,建立以资本或以商品为纽带的总代理、分代理、零售连锁经营的现代营销网络,建立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区域性的连锁经营网络,将市、县级药品批发企业改组为基层配送中心。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把药品购销渠道网络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重大投资和无形资产。我国医药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要改变属地经营的传统观念,培育产品、网络、人才、管理和成本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增强竞争的优势。

第七,零售业将成为医药市场的主战场,连锁化经营是发展零售业的必然选择。药品零售业是具有高成长性,高竞争性的产业,当前,我国药品零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基础差、冗员过多、素质低下、经营成本高,尤其是布局十分不合理,重城市,轻农村。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健康投入的增强,OTC产品的研发,和占90%左右的自费群体,零售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世纪,药品零售业既面临“四改一加入”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在国际上,连锁经营发展非常地迅速:1998年,全球零售业前50家中,药品占2家,都在美国,一家有2549家门店,另一家有4122家门店,两家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超过我国纯销售的总额。我国现有药品零售连锁店300多家,门店为7300多家,与国外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发展连锁药店,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确保药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品牌效益,也有利于对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我国药品零售连锁经营,进展缓慢、步履艰难的原因,既有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和零售业自身素质不高的因素,也有监管政策上的原因。因此,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连锁经营监管体系,是加快推进药品零售连锁化经营的重要环节。

第八,人才、知识资本化。

21世纪的医药产业,不仅需要资本,需要市场,更需要知识和人才,这将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科技、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崛起,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对人才的要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和人才将成为企业的资本,而且是主体资本。现代医药企业,人才是立业之本,知识是创业之源,智力资本将在成功企业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他是企业的精华,在带动企业资源增长和超常规发展上发挥着卓越的作用。一个合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是集哲学、经济学和管理理论为一体的人才,否则他就不可能使自己管理的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

第九,企业管理趋向现代化。

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效能主义,网络组织,线性规划等,它与传统管理中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形成鲜明的对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成本的最低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首先,要抓好企业的战略研究。70年代的美国,70%以上的企业都重视战略研究;90年代,美国有将近1/4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战略研究。而我国往往是重眼前、轻苌远、重投机、轻战略研究,以致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其次,建立“沙环节、短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内部组织运行机制,也就是说,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距离、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参与市场竞争。

之三,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技能,运用经济学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经济学管理和理论能为人们提供一套系统集训市场和经济运营的方式和工具,它的内涵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来投入,形成少投入、高效率的投入产出机制,以最低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之四,注重企业优秀的文化和无形资产的扩张。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物质和精神的汇总,是企业标志、宗旨、理念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美誉经济的崛起,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伴随着无形资本逐渐成为当代企业倡导的主体资本,企业文化的开发和管理,将成为企业进入21世纪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证。

第十,生产、经营行为规则趋向理性化、规范化、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了非理性、非规范的行为规则,产生了诸多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竞争,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采取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对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强,将会促使企业改变“破釜沉舟”式的恶性竞争,步入依法经药、依法制药的良性循环。

下载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中国(山东)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世界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http://.cn2009年08月13日10:12常州日报 国务院办公厅于6月5日下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从加大投入,引导社会......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2007-03-21源自: http://www.xiexiebang.com/Ar您是第316位阅读者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

    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简介

    生物与医药产业 高新区依托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长春生物所、吉林大学和东北师大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致力于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形成完整产业链,提高生......

    2010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2001年中国铺就了首条轻轨线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年后将超过2500公里——立体网络交通缓解了中国的城市化之困,城市群亦借轨道交通之热潮涌; 2007年首列200公里时速动车组“和......

    国际氢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函

    国际氢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函 富氢水产业是国内近几年新兴且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它依托各国专家学者对氢分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开创了全新的氢健康理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第三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策划案

    第三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策划案(草案)一、 论坛时间:2008年11月27日-28日二、 论坛地点:北京 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三、 论坛形式开幕式+专题研讨会四、 论坛组织指导单位:中......

    科技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科技集群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关键特征是知识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在集群这种组织形式下使知识......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小编整理)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09-2012年)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制定《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