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袭警人犯罪心理分析
暴力袭警,是指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务或明知是人民警察而故意实施暴力袭击的行为。所谓暴力行为,是指殴打、捆绑、拘禁等侵害民警人身权益及侵害民警生命权的行为,同时包括毁损民警正在使用的武器、警械及其他警用装备的行为。
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6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英勇牺牲,3429名民警受伤;2002年,全国有75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663人受伤;2003年,全国有84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4000人受伤;2004年有48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遭受暴力袭击牺牲,3786人受伤;2005年,全国有2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932人受伤;2006年1月至3月,全国有7名民警遭受暴力袭击牺牲,106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07年,广东省共发生暴力袭警案件403起,有519名民警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实施暴力袭警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共计783人。2008年1至7月,暴力抗法袭警233起,导致民警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7人、轻微伤198人。①当前暴力袭击事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由个体突发性抗法向有组织的集体性抗法发展;二是由以犯罪嫌疑人出于拒捕目的的袭警向以泄愤为目的的挑衅性袭警发展;三是违法行为人的成份出现多元化趋势;四是数量增多,恶意程度增加。从侮辱谩骂、威胁、诬告等精神伤害,到围攻阻挠、暴力抗法、殴打袭击等人身伤害,甚至使用枪支、刀具、棍棒,采用爆炸等手段伤害公安民警。
警察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执行者、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妨害警察执行公务为目的的暴力袭警行为,严重侵犯了公安机关正常的执法活动,伤害了民警的身心健康,更是对整个国家的法律权威的公然挑战和损害,是对社会正义的严重亵渎。暴力袭警行为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降低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是什么原因促使暴力袭警者如此冒险地对警察权威进行公然挑战,是什么样的心理驱使他们公然向民警挑衅、示威甚至施暴,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暴力袭警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出他们袭警的动因。
一 暴力抗法心理
主要表现在民警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惩处,采取暴力手段反抗袭击民警;直接持凶器甚至持枪袭警,手段残忍,导致民警受伤,甚至献出生命。2006年,广东省共发生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700宗。从案件性质分析,数量最多的属暴力抗法袭警类,有477宗,占全部案件的68.1%;2007年,广东省共发生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1159宗,其中暴力抗法袭警896宗,占77%。2008年上半年,广州市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212起,其中暴力抗法袭警76起,占35.8%。②在暴力袭警案件中暴力抗法行为最常见。
一般来讲,暴力抗法的思维逻辑总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因为这明显是用的是一种后果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来“保护”原来后果并不严重的犯罪行为,理论上应会招致法律更为严重的惩处,所以人们常用“疯狂”“法盲”“非理性”
③等词汇来形容暴力抗法者。
1侥幸心理广东省公安厅2008年维权课题材料
广东省公安厅2008年维权课题材料
③ 《人民公安》2006、5 为暴力抗法核算一下成本常梦飞 ①②
心理学认为,一般情况下,人的需要不止一种,而是存在多种需要,因为条件限制或冲突原因,这些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特别是相对立的需要之间更无法同时得到满足。如:在理性思维下,犯罪收益与逃避惩罚之间就是相对立的需要。这时,犯罪人就会产生动机冲突以权衡犯罪与否的利弊。犯罪人是否会产生犯罪动机,往往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犯罪收益,二是犯罪成本。犯罪动机的产生并转化为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同犯罪收益成正比,而跟犯罪成本成反比。但是,当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已经暴露并被警察抓捕时,其预期的犯罪收益即将化零而所有成本也将付出时,不法分子即产生侥幸心理企图以抗拒、阻碍民警执法来逃避法律制裁。
人的侥幸心理属于意志活动的心理状态范畴。当人的主观想要做的事情与客观情况不相符合,一旦做了就可能归于失败,而行为人不顾这种与主观矛盾的客观实际情况,抱着试一试可能成功而去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侥幸心理。暴力抗法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一旦失败即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但是却抱着抗法可能还有机会逃逸并获取所有犯罪收益的心理去暴力抗法,就是侥幸心理的体现。警察在侦查破案、依法执行拘捕任务或追缉、堵截中,尤其是在涉及枪支、爆炸物品等暴力案件时,一旦与罪犯遭遇,这些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往往凶狠残暴、人性泯灭,孤注一掷,拼死反抗,拒捕行凶,敢于同警察相抗衡甚至袭击警察。这种心理状态在胡益华枪杀广东两名交警的案件中有很好的体现,从胡的行为中我们不难推断出其侥幸心理:不开枪可能暴露原来的犯罪行为,开枪即有机会逃逸。而事实证明,胡益华在枪杀两名干警后“一度成功逃逸”,但终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2畏罪心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畏罪的解释是:犯了罪,害怕受到制裁。畏罪心理使指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刑罚处罚的一种心理。在暴力抗法行为中,畏罪心理十分常见。
在暴力抗法中,畏罪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当其犯罪欲望、犯罪目的得到满足或者犯罪心理结构早已形成,不思悔改,在特定的环境下因无法摆脱被抓捕的现实而形成的一种极端对立的态度,由此而产生暴力抗法行为。也正因如此,在暴力抗法案件中,受害警种主要是;派出所民警、交警、巡警、治安警等一线执法民警。
畏罪心理者因害怕受到惩罚而必须抗法才能逃脱,从开始与警察对峙的时候就处于高度紧张的准备状态,伺机产生攻击行为,畏罪心理者往往是先下手为强,趁民警不备时突然下手,袭击民警,以赢得逃跑时间。这就要求一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务战术能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3法不责众心理
法不责众,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行为含有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一般来说,惩罚总是针对少数人的,但是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理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正因如此,许多暴力袭警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心安理得,对犯罪的后果漠然置之,毫无罪责感。
2009年12月12日发生在广州天河区的暴力袭警案件,在一施工点数辆非法营运泥头车违规停靠路边,一执勤交警执法时,突遭至少六名违规车主及同伙的围殴。数名车主抢走所有被扣证件,抢对讲机重摔地上,被打交警身上多处
受伤。从事件的发生过程看,交警在执法至第五辆违规车辆时,突然遭到围攻,也就是在对多名违章司机执法的过程中,违章司机产生法不责众心理,从而导致暴力袭警行为的。
在处理一些预谋性群体性事件中,部分群众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挑唆或指使,在“法不责众”的错误心理支配下,对处置民警进行围攻、袭击;情境性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依靠情绪感染来互相激励,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借机发泄自己对政府或公安机关的不满;有些人在自己的亲人违法犯罪时,不惜以身试法,聚众抗拒阻碍民警执法;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有的民警考虑到其事件的特殊性质,关键时刻后顾之忧很大,在某些时候即使遭到袭击也不能还手而受到伤害。
4特权心理
在暴力袭警人中,有一部分是现役军人袭警案件,他们抱着“特殊身份”“老子天下第一”,的特权思想,为所欲为,无视法律权威,公然与法律对抗。2006年5月12日,犯罪嫌疑人郭高峰、郭敏峰、李金桥在广东河源城区一大排档内与房东因收房租发生纠纷,房东报警后,民警骆建华带领该所治安协管员曾宏东前往现场依法处警,骆建华上前示警表明身份,要求打人一方“不要打人,有什么事到派出所说”,却遭到郭高峰辱骂。当他再次殴打房东时,被骆建华制止,于是郭高峰气冲冲地从口袋拿出一本“军官证”拍在桌子上,用手拍着骆建华的脸说:“你算什么?!我是部队的,这事不用你管,滚出去!”并用手推骆建华出去,被骆建华用手挡开,郭高峰恼羞成怒,用手抓住骆建华的头发从房里拖出客厅,郭敏峰见状,大声说:“把他警服剥下来,别让他穿制服。”于是郭高峰与郭敏峰上前强行将骆建华按倒在地,郭敏峰用膝盖顶住骆建华的颈背部,与郭高峰一起强行撕扯骆建华警服。在犯罪嫌疑人郭高峰等人踢打撕扯之下,骆建华的警服被撕破,当骆建华冲进房间想拿回被撕破的警服时,被李金桥扼颈并要求骆建华跪下求他,遭到骆建华拒绝。他们追出并将骆建华拉倒在地继续强迫骆建华下跪,见骆建华不从,郭高峰等人再次殴打骆建华。还有一部分人仗着有钱、有关系而胆大妄为,一手遮天,养成张狂、霸道的气焰,公然暴力抗法,这在交通警察执法受袭案件中比较常见。
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助长一些不法分子嚣张气焰,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总认为有了权力,就可以践踏法律,认为权力就是法律。说到底,特权意识,是权大于法的体现,更是权力不受约束的结果。
二报复心理
报复心理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在利益上产生一定量的损害后,会让后者期待前者也产生不低于该量的利益的损害。人的这种反应,称为报复心理。报复心理者与他的仇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深仇大恨,当强度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般的办法不能宣泄其心头的怨恨,必须使其“仇人”遭受皮肉之苦,或者遭受致命打击,才能发泄其心中的怨恨,恢复心理平衡。报复心理具有攻击性、偏执性、冲动性、泛化性、仇恨性的特征,因而这种心理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
一些受到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有过违法犯罪经历的人员,仇视公安机关,伺机报复,发泄不满;政府经常指派公安机关参加计生、征粮、征地拆迁等一些非警务活动,在此遭遇挫折或遇不公平待遇后产生仇视社会心理的人,往往以警察作为攻击目标,以达到报复社会的目的。
震惊全国的“杨佳袭警案件”就是报复心理的典型案例,当其受到惩罚、利益受损或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即产生了极端的报复心理。报复对象可以是直接伤害其利益的特定对象,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群体、职业等,杨佳案件中就体现了报复心理的“泛化”特点,他将私愤放大到对公安部门的仇恨,从而引起更大的关注,达到刺激报复对象,对其造成沉重打击的目的。
三敌对心理
敌对心理使指个体因遭受挫折或利益受损而引起的强烈不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抗态度。表现为:直接攻击引起挫折的对象;怨气转移到他人他物身上;冷漠无情等。这种情绪一旦被激活,其攻击性就被释放,产生暴力行为。警察处于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第一线,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一些违法行为人由于被罚,会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对警察产生敌对心理,往往出现对执勤的警察侮辱、漫骂,出现动手扯领带、掀警帽、揪衣服等行为或发展成为起哄、闹事、围攻等情况,故意殴打、伤害民警。警察又是国家权力的代表,基层公安民警往往处在各种矛盾的交叉点上,很容易成为一些人发泄对社会不满的对象;有的人把对社会、政府的不满转嫁于警察,借机泄愤;当前社会治安不良,有诸多因素,但是有的群众认为公安工作不力,把怨气都撒在警察身上;另外媒体的错误导向,也极易使部分群众对警察产生敌对心理,如,近年来媒体对公安文明服务形象的宣传过多,而对民警执法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宣传过少,导致老百姓对警察工作职责产生错误理解,执法环境差等等。
另外,在敌对心理的作用下,民众在遇到袭警案件时冷漠无情,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义感、责任感淡化,当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妨碍公务、行凶逞恶、抗拒逮捕时、伤害警察时,围观者却在“权衡得失”之后,明哲保身、自私苟安。2005年9月,石家庄一名防暴警在阻止歹徒拎包抢劫时遭到歹徒袭击,向围观者大呼求救报警,但没有一个人帮忙报警。这样的执法环境严重打击民警的工作热情,自豪感丧失,士气低落,对被害民警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使袭警人的罪责感大大减少,胆大妄为,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 犯因物质作用
犯因物质是指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具有诱发、促进、助长作用的物质。典型的犯因性物质有枪械、酒精和毒品等。
1枪械等武器
作为犯因性物质的武器,是指能够造成他人伤害或者死亡的器械,包括枪支弹药和道具等。在暴力袭警案件中,犯因性武器起着非常重要的负面作用。犯因物质能助长犯罪嫌疑人产生暴力心理,当犯罪嫌疑人感觉不通过暴力袭警的手段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如:逃逸的目的、报复的目的、抗法的目的等等),其见到武器,就会使其犯罪心理迅速产生并很快得到加强,并由此而产生暴力行为。
2010年7月20日发生在惠州的毒贩卢志胜用枪杀害民警案例。干警已成功控制毒贩,在指证过程中,手被反铐的犯罪嫌疑人卢志胜忽然挣脱两名警察的押解,冲向车尾厢,迅速转身背靠车厢,从夹缝中掏出一支手枪,再迅速转身将枪指向警察。卢志胜企图制服他,却被卢志胜背对着用枪顶住肚子扣响了扳机,子弹从杜宇华的前腹贯穿腹腔,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在该案例中,枪支作为重要的犯因物质在暴力抗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反面作用。案犯卢志胜居然能在反铐双手的情况下突然摸出枪再转回来射击,应该事先他进行了多次演练,很有经验。
作为犯因性物质的武器,为实施暴力袭警提供了便利条件。犯罪分子掌握了武器,会增强其犯罪成功的信心,他们认为警察可能会对此感到恐惧而放弃对他们的追捕,攻击意识因此而削弱。这就是为什么犯罪分子经常手持武器并熟练使用武器而进行犯罪活动的原因。
2酒精
酒精作为犯因物质之一,主要在于过多饮用后会造成酒精中毒,酒对中枢神经起抑制作用,又以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最敏感.使人们出现意识不清,不能辨认周围的人或物,地点,时间,有强烈的兴奋性, 使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严重削弱,可延续几小时,极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具有个人意识的失控性、行为动作的暴力性、力度暴发的超常性、侵害目标的不特定性等特点,从而诱发暴力袭警行为。民警在处理纠纷、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当事人酒后发生暴力袭警案件占较大比例。
深圳福田公安分局在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间,共处理侵权案57起,其中39起属酒后闹事,占68.4%④,该类案件多发生于民警处理群众纠纷、聚众斗殴等的过程中,肇事人借酒力耍酒风,企图以醉酒为幌子对民警进行言行攻击,耍赖撒泼,混淆黑白,无理取闹,逃避处理。如:2007年3月11日,深圳一民警陈宇辉在接处警时,被醉酒肇事人员突然开动汽车撞伤,导致其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尿道损伤并伴有出血,身体的肋部、胸部、腹部、大腿等部位共有十五处明显的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
在处理这类案件的时候,要果断出手,不宜长时间对抗,应尽可能保证人数上的优势,使用必要的警械,迅速制服对象。
④广东省公安厅2008年维权课题材料
第二篇: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
1、青少年为什么会犯罪?诱因?
2、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3、如何使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
4、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5、青少年犯罪的日后趋势?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比如,据报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县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耐心规劝,居然动手“修理”了8名老师长达1小时,造成2名老师下鄂骨折,一名怀孕女教师险些流产。时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训斥,放学后用一把小刀连刺老师十刀,致老师惨死刀下。(13)
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前文谈到的我所曾承办的三名未成年人强奸案,三个被告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其共性是对孩子缺乏关爱。法庭教育时,这三个父母都痛哭流涕,说对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四)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五)司法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尽量减少对其羁押,显得更为重要。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
一)自身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26)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规定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职责,但并未规定父母教育不力所应承担的严厉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条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责令其严加管教”,但不管教怎么办?尤其是对父母已经离异(且已另外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应增加规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英国就有“孩子逃学、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经常逃学,而被判监禁60天,她上诉后,尽管刑期减半,但仍要执行30天的监禁。(27)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有委员就曾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来,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10条中写到:“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笔者以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主要做到:
1、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
第1款)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做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各种知识,增强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只“授业”不“传道”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尤其应注意抓好“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对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一般来讲,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时的“差”,并不代表全面、永远的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教育,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先进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益的人 或者国家的栋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
“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模范表率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是终生受益的。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学生懂法,教师必须先学法,要想使学生做好人,教师必须先做好人,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这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对于那些歧视学生,动辄体罚学生的教师,要予以严厉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采的法制教育活动。笔者作为三门峡市依法治市讲师团的讲师曾被邀请到学校给青少年讲法制课,结合自己所办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反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四)社会预防
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黄色”、“灰色”和“黑色”这“三大污染”对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坚决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
第三篇:电视剧犯罪心理分析
电视剧《犯罪心理》分析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B13020205杭禹婷
犯罪心理是讲述几个优秀的探员组成FBI行为分析组(BAU),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对罪案进行侦察,从罪案现场的蛛 丝马迹,不明嫌疑人的犯罪手法和作案虚拟演练等方式,进行犯罪心理侧写,一步步锁定嫌疑人的作案套路和 作案目标。分析组的每一位探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专职,他们在探案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在第三季第一季就发生了校园连环杀人案,许多女生被残忍地杀害。在分析尸体和与同学交流时BAU发现受害者在遇害前没有反抗,于是最推出结论,凶手是让受害者感觉到安全和熟悉的人。同时发现三个受害者都是深色的头发,由此可以做出猜想凶手是刻意为之,有可能凶手曾经收到过深色发色白人女子的伤害,在对凶手的测写中我们了解到凶手可能对生活感到无力甚至沮丧,最近遭受过伤害才会接二连三地伤害女大学生。经过交叉比对,嫌疑犯是一位保安6天前和妻子离婚并失去了女儿。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放了一段嫌疑犯和受害者的对话,嫌疑犯提到了自己的女儿和婚姻并且问了受害者“你不会这么做的吧,对吧,和别人生一个孩子然后把孩子带走”,并且要求受害者发誓不会这么做。随着对话的展开,嫌疑犯渐渐陷入焦躁,显然他受到了伤害。在嫌犯审讯过程中他一直在咬自己的手指,这在心理学中表示惩罚自己用这双手做的事情。但是不幸的是即使嫌疑犯已被关押还是有一位女生被杀害,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这一次仅仅是一个模仿作案,无论是手法还是下刀时的犹豫都表示这不是同一个人,根据对凶手的分析表明他是一个狂热追随者,随后一个女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她很古怪,用刀片割自己,染黑了自己的头发,女生和嫌疑犯在校园里见面并且要求他杀了自己,结果两个人都死了。不得不承认第三季第一季很好看剧情紧凑并且无时无刻都有测写和剧情的交叉放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George Washington的一句话用你的心去感受所有人的苦恼与悲痛。本集中保安因为遭受家庭的创伤就杀害了和他妻子长得类似的三个女生,而那个女生则是因为长期的心理疾病折磨导致她想死。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与伤痛。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件是一件发生在迈阿密的连环杀人案。为什么这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死者眼睛睁着从水里浮出来吓到我了还有本次讲述的是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性取向并且冒充他人生活的凶手。本集一开始就对死者遗物进行查看,奇怪的是他的PDA里没有一项工作安排是来迈阿密的,西装也没有打包,他还有一个划船比赛的编号可是在这个月份的迈阿密俱乐部没有划船比赛。随着调查的升入,BAU发现死者都在死前不久出柜。由受害者侧写凶手在25到30岁之间,身材强壮,也可能参过军,长相迷人,熟悉四周环境和社交场合。队员还推测出凶手肯能在受害者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做回自己的自由。随后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据目击者陈述凶手冒充了受害者的身份进行社交。聪明的BAU对受害者和失踪者的家人进行了询问,Steven是其中一个失踪者,他的父亲是狱警非常厌恶同性恋,Steven受到了父亲的威胁开始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厌恶,他的姐姐帮助他离开了自己家来到迈阿密。BAU在赌场找到了化名为麦克的Steven,Steven十分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份并扬言自己什么都没做。的确他是无辜的,他只是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有一个扭曲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越来越开放,平等的看待同性恋这一类人,我认为同性恋并不是罪大恶极,他们只是有一个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性取向,美国有半数的州都开放同性恋结婚,英国更是有名的腐国,苹果CEO都宣布出柜了,是时候摒弃旧观点去平等的看待“异类”了。
在看了那么多的破案类电视剧后我发现不同的破案电视剧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犯罪心理讲的大多是连环杀人案,凶手往往近期遭受重创或者从小受到伤害留下了阴影,或者有某项心理疾病从而变得疯狂,当然也有迷信认为死是让受害者解脱。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内地的破案类电视剧 以案发现场为例,连环杀人不多,凶手杀了人往往在逃,什么心理测写,计算机交叉比对得出嫌疑犯的也不多,大多都是凶手因为生意失败,妻子背叛,吸毒贩毒,老板拖欠工钱,或者上一代的纠葛引发的一个个家庭的悲剧,破案方式也同样更接地气,找出目击者,询问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分析出作案动机,再仔细现场勘查找出指纹,DNA进行比对。这两类的破案电视据侧重点不一样,犯罪心理侧重理分析也就是侧写,而案发现场侧重现场的勘查和分析,两类电视剧各有千秋,同样精彩。
不得不提的是犯罪心理第四季第8集,我一直很喜欢这部剧里的Rossi,在这一集中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心理战。这一集主要讲述了Rossi和Reid在某大学讲课,Reid讲了个很冷的笑话。下课后,一个男人找到他们,并递上一迭照片,他自称是名杀手,照片上是受害者,而且此时还有5个人在他的秘密地点被关押,他说十个小后,他们都会死掉。当然他被现场抓捕,Reid不解为什么他要自首,他自比为达芬奇,把杀人当作艺术,艺术需要向世人展示。凶手非常自信,声称只和高智商的Reid交锋,在BAU的审讯室,Rossi玩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心理战…….凶手非常自大,他一直强调基因决定智商,有些游戏只有智商高才能玩。通过凶手的吊坠和他的言语Rossi发现是一个上帝主义者。Rossi首先用侧写了凶手的性格,然后说他是一个只会跟踪别人的胆小鬼,这激起了凶手的怒火让他说出了作案的手法。凶手说他比常人多一个Y染色体所以是一个杀手,我无法理解这是什么逻辑。在我看来杀人是一个选择,选择是否杀人。凶手对数字十分着迷,在小组分析出受害者被关地点后,Rossi和凶手展开了一场对话,凶手对犯罪的人十分痛恨并且扭曲了对于复仇的理解,他深深的恨着Rossi因为凶手的弟弟是被Rossi逮捕并被称为恶魔,他认为Rossi毁了他的生活,原本的他已死。电视剧里貌似整个小队都落入陷阱死了,其实Rossi只是假装他们落入陷阱,让凶手招供,让罪名坐实。马丁路德金有一句话说的好——必须摒弃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寻找拒绝侵略和复仇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基础 就是爱。每一个普通人,有时也很想往掌里吐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咽喉。阻止这发生的就是爱,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懂得谅解与体谅。
最后,引用一位著名心理学家Sigmund Freud的一句话:没人能保守秘密,即是双唇紧闭,指尖也会说话,每个毛孔都泄露着秘密。犯罪心理中对凶手的侧写就是一种对凶手作案心理的分析,侧写可以是外貌,工作,喜好,习惯,甚至遭受过什么。我感觉在凶手在这种行为分析下无所遁形,至少在电视剧中是这样的。这部电视剧本身完全是根据真实的联邦调查局行为分析科设计的。Jason Gedion这个角色是基于真实的FBI侧写探员John Douglas。电视剧的重心不同于以往说看到的,编剧们将电视剧的重心从主角转向罪犯,真正从罪犯的角度去叙述故事。一件又一件的连环变态杀人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和心理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在论文的结尾,我想说,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杀戮与血腥,表面上这部电视剧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几点,第一,变态往往是小时候造成的,所以你看小孩的教育有多重要,当然我们暂时不用考虑;第二,无论是什么病都得及时治疗,心理疾病也是一样的;第三,不要自负也不要妄自菲薄,你有你的价值;第四,保护好自己,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他也许是披着羊皮的狼。
第四篇: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激烈争吵后将母亲杀死 25岁男子被判无期徒刑
案例概述:25岁的孔某常因家庭生活问题和母亲发生矛盾。去年11月21日凌晨,母子俩又因琐事争吵,积怨之下,孔某将母亲杀害。今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孔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近日,此案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后,维持了原判。
术后患上癫痫 母亲骂他是“累赘”
孔某是个身高一米九几的壮汉,说话逻辑清楚,只是时不时目光呆滞。因脑部做过手术又患有癫痫,他被鉴定为轻微精神残疾。
孔某今年25岁,家住泉山区,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和母亲不太亲近。虽然上学后跟随母亲生活,可母子俩总感觉隔着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孔某和母亲常因家庭生活问题发生矛盾。
2007年,不满20岁的孔某因脑垂体瘤手术后,患上癫痫病,需要吃药控制病情。孔某因病没法出去工作,经常流连网吧、游戏厅。孔某向母亲要钱时,两人总会发生争吵,有时还会出现对骂、对打的情况,母亲有时会骂他是“累赘”,双方关系更为恶化。
想睡大床遭拒 与母亲激烈争吵
去年11月中旬,案发前两天,孔某的奶奶生病住院,孔某和奶奶感情深厚,和父亲轮流去医院照顾。
11月21日凌晨1时许,在医院看护了许久的孔某又困又乏,从医院回到家中,觉得自己的床铺又小又冷,便准备到父母的大床上睡觉,但遭到母亲的拒绝。母亲一句“不要到床上睡,你去替你爸,让你爸回来„„”,使得孔某平时积累的愤怒一下子爆发了,双方发生激烈争吵。一气之下,孔某将母亲摁倒在床,用掐脖子、拳击头面部、枕头捂头等方式将母亲杀害。
作案后,孔某将枕头带出家门扔掉,并找朋友借钱。第二天一早,孔某的父亲回到家发现惨剧,立即报警。
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形成)
1、社会因素:孔某自小与母亲不太亲近,母子俩关系僵硬,父母对孔某的教育与关心不够,致使孔某积怨已久。
2、情景因素:
(1)受害人的态度,孔某母亲不顾及孔某的感受,对孔某又打又骂,对孔某不够关心,骂孔某“累赘”,伤及孔某自尊。
(2)犯罪时间为凌晨1时许,犯罪地点为孔某家里,没有第三人在场,为孔某提供了极为方便的现场。
3、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孔某患有癫痫,有轻微精神残疾。
(2)心里因素:孔某对母亲积怨很深,母亲经常打骂孔某,伤及孔某自尊,孔某非常恨自己的母亲。
4、犯罪心里的形成模式:
原发型渐变模式,孔某自小就与母亲关系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孔某与母亲的矛盾逐渐激发,孔某因病不能出去工作,经常流连网吧、游戏厅,向母亲要钱,母亲总是骂其“累赘”,孔某由问题少年逐渐发展成犯罪人。
第五篇: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
问 题 研 究
论文摘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公安机关肩负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职责,使人民警察处于群众矛盾的中心,一部分人心态失衡,法律意识淡薄,导致袭警案件不断攀升。只有加大对公安硬件、软件的投入,加强对民警技能战术的培训力度,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强化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权益保障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袭警案件的发生,保障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 警察 执法权益 保障
警察执法权益就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具体来说,是指警察执行公务时其人格不容侮辱和侵害;其人身、财产、精神以及其他权益不受侵害;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中和执法后不容受到诬告陷害;其家庭和家属不容受到侵扰或打击报复等等。而现实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遭到多方面的不法侵害,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受侮辱、诬告,1 甚至遭到不法分子暴力抗拒、围攻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民警的身心健康,而且公然挑战警察执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遏制。
一、袭警案件发生的特点
1、从被侵袭对象看,多为基层一线单位民警尤其是巡逻大队民警。巡逻大队的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处臵警情的第一环节,民警到现场后,往往面对的是情绪比较激动的当事人、纷繁复杂的现场情况。根据当前的警力实际,处警民警一般都为两到三人,与当事人相比,人数上往往处于劣势,一旦现场难以控制,而援警不能迅速赶到,处警民警很容易受到侵袭。
2、从侵袭环节看,一般发生在民警接处警的传唤和调解过程中。多为民警处臵纠纷、殴打他人等警情时,个别当事人将激动的情绪发泄到民警身上,由抗拒民警的依法传唤发展至对民警的人身攻击,这些人也由一般纠纷或案件的当事人转化为妨害公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3、从袭警发生的时间来看,具有不确定性。民警在处警过程中难以确定违法犯罪嫌疑人袭警的时间,特别是在判断违法犯 2 罪嫌疑人是否存有暴力袭警、阻碍执法意识上,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尽管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小心谨慎,但难免还是会被违法犯罪嫌疑人袭击,造成自身伤害。
4、从袭警人员看,人员成分复杂。既有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不强、自制能力差的人,也不乏对法律知识略懂,恶意攻击民警的人。前者有些是受过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对公安机关不满,对社会报复情绪强烈,一旦和民警接触,情绪极易失控,对民警实施侵袭。还有个别是醉酒人员,酒后失控,对民警的人身造成伤害。后者往往对公安机关工作纪律比较了解,多采取煽动周围群众或恶意攻击的方式,对民警造成伤害。
二、袭警案件发生的危害:
一是严重侵害国家公权和法律尊严。警察执法权属于国家公权范畴,是实现警察职能、履行警察职责的重要保证。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代表着国家法律尊严。在袭警案件中,被打掉的是警帽,被撕破的是警服,被侮辱的是民警个人,但被亵渎的是法律尊严,更是神圣的国家公权。
二是藐视公安机关及民警的尊严和形象。从表面看,袭警是个别不法分子藐视警察个体尊严的行为,但结果是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被扭曲。袭警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而且其他社会成员可能不自觉地仿效挑战执法权威。
三是使公众置疑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袭警案件接连发生,客观上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公安机关的执法威慑力在减弱。如果警察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怎能保护老百姓?怎能给老百姓安全感?人民群众因此受到社会心理暗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社会公信力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严重挫伤民警的执法积极性。在当前从严治警、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的形势下,基层民警怕媒体曝光、怕群众投诉,对如何应对暴力袭击事件普遍感到束手无策,担心把握不好尺寸会被追究责任,导致一些基层民警“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执法不作为。
三、袭警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警察正当行使防卫权的行为存在苛求的现象,严重束缚了警察正常行使自卫权。近年来,随着执法环境发生的根本变 化,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作用显得弱不禁风。我国司法实践是把警察行使防卫权归入正当防卫的理论体系中,但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的相当大的。权利行使主体、权利的性质、权利行使的强度以及防卫过当后承担民事责任赔偿的主体都不同。同时,公安机关为了树立人民警察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普遍要求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如有违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以致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一些民警因为担心使用警械出错会受到处罚,为降低风险而放弃使用警械。在遇到不法行为侵害时不敢行使正当防卫权,以致陷入被动执法局面。加之社会上普遍过于强调警察的义务、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忽视了树立警察的执法权威,这给执法的社会大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积聚,而公安机关则承载了过多的社会矛盾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复杂。社会各类矛盾的集中发生有时会直接反馈到社会治安领域。人民警察处于社会治安管理的第一线,容易受到个别不正当意愿不能得到满足或利益受挫的社会成员的攻击,人民警察成为他们发泄对社会不满的对象。特别是涉及征地拆迁、企业转制、退耕还林、矿产水电开发等触及群众个人利益的问题常常引发社会不安定 事端,甚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肩负的维护社会稳定的 特殊职责,决定了在处臵过程中很容易处于矛盾的中心、冲突的前沿,经常会被群众认为是其对立面,加上一些片面舆论的误导,易引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偏见,将对社会的不满转嫁到公安机关,一旦受到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或是个别人员的过激行动,极易引发袭警察案件。
三是警务行为、装备、训练等方面规范的缺失,民警装备训练不足,是袭警察案件多发的间接因素。“警务法定规范的缺失,在导致警察违法犯罪的同时诱发或者助长了袭警行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说。中国内地在警察的技战术方面少有人研究,缺乏统一的、有法律强制力的装备配臵、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方面的具体规范,培训也不到位,致使民警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差。部分民警认为自己是执法者,代表着国家强制力量,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警惕性,出警时没有携带必要的武器警械及防护装备,加之个别民警警务技能不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遭受攻击受伤的可能性。少数民警素质跟不上尊重保障人权、严格文明执法的要求,以管人者自居,缺乏群众工作技能和方法,易与当事人发生言语冲突引起群众对立,易导致非对抗性矛盾升级引发袭警案件。与此同时,袭警案件查处工作中往往以提供有利证据一方占先,一些民警执法过程特别是袭警过程中缺乏取证意识,导致在案件审理操作中很难真正有效维护民警自身执法权益。
四是对暴力抗法者惩处过轻,在较大程度上助长了袭警案件的发生。当前,我国法律对警察执法权的保护散见于《刑法》、《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等一些法律法规中。《刑法》没有将暴力袭警行为单独列罪,只是将行为人实施犯罪后为逃避抓捕而暴力袭警作为一个从重情节,或以妨害公务罪处罚,量刑明显偏轻。对其他袭击民警情节轻微的,则依据《人民警察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处罚轻微起不到震慑效果。对无理取闹、侮辱民警及诬告民警行为的处理,现行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的规定,难以处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与实战相结合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定,造成许多民警被袭击时不敢轻意使用武器警械,无形中助长了袭警人员的嚣张气焰。
五是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及其民警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对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的揪打民警、撕扯衣服、谩骂侮辱民警的行为,大多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实际是一种放纵不管的默许,导致袭警成本过低,达不到震慑暴力袭警犯罪的目的,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安机关的一些承诺,反过来去投诉受到伤害的民警违反规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警面对暴力袭警的执法意志。部分民警缺乏证据意 7 识,在被侮辱和殴打时,未能够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以致无法对袭警者依法处理,不能够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六是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出警或巡逻时人数太少。一些基层办案单位警力严重不足,个别派出所甚至只有民警三四人,遇到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和执行抓捕任务时,无法及时组织有效警力对付,遇到暴力抗拒明显力不从心。基层办案单位一般出警人数为2至3人,有时一名民警带二名协警,在这种“警力薄弱”的状态下,民警经常处于警力劣势,在处臵案、事件过程中难以驾驭和控制复杂的局面,一旦冲突,往往陷于被动,甚至受到伤害。
四、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对策
一要抓好宣传公关,融洽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应把宣传公关作为新形势下拓展群众工作、密切警民关系、维护警察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以创新完善,使之为我所用。一是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唱响执法为民主旋律。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执法为民这个主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用足用活新闻发言人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安执法为民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使人民警 8 察为人民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公众对警察职业的认同感和理解度,不断增强警察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二是建立舆论信息收集机制,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公安机关应以开拓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媒体监督,主动加强与新闻传媒的协调联系,建立长期的互信、沟通、配合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信息来源广、反应快的优势,积极进行搜集研判,把握公众诉求的热点、焦点,适时答疑解惑,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警民良性互动。三是完善形象危机处臵办法,提高应变能力。媒体的负面宣传对公安工作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不容低估。为此,要事先制定警察形象危机的公关预案。当发现媒体有损警察形象的失实报道后,要本着诚恳、公开、透明的原则,快速反应,启动预案,全面弄清事实真相,并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正视听,表明态度,划清责任,将危机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要强化立法保障,提供有力执法后盾。建议应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对现行法律及规定作出修改或补充解释,在《刑法》中专设袭警罪,明确规定袭警的各种表现形式,制定相应的罚则,加大对袭警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无故谩骂、侮辱民警等违法行为,适用《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以侮辱罪定罪处罚;对无故诬告、诬陷正在执行公 9 务的人民警察,按照《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第五款的规定“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给予行政处罚。同时,建议修改、细化武器警械使用标准,出台相关使用手册,明确武器警械使用的具体要求,使之更加适应公安实战需要,保证民警使用武器警械前,能够迅速的判明使用武器警械的合法性,使犯罪嫌疑人得到有力打击,民警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要改善基层装备条件,强化民警个人执法技能和战术训练。要强化对单警防护装备的管理使用。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公安机关警力、经费、装备的投入,配齐单警防护装备以及摄录机、密录设备等现场取证器材,进一步明确武器警械使用的具体要求,鼓励民警对暴力袭警者正确果断使用警械武器,提高民警执法时的自信心和工作效率。开展袭警案件现场取证培训,依法打击暴力袭警犯罪行为,维护法律尊严。还要针对当前执法环境的变化,加强岗位技能练兵培训.按照“缺什么、练什么”的要求,大力加强一线民警岗位练兵和警务实战技能训练,开展具有实战特点的战术训练、技能训练、体能训练以及必要的心理训练,确保一线民警在接处警、现场处臵、抓捕人犯、执法办案过程中,自觉形成防范暴力袭警的警惕意识,提高预见、处臵和打击袭警行为的能力。技能练兵中要纠正“只练基层不练机关,只练民警不练领导,只练年青民警不练老同志”的误区,切实解决“说不过、追不上、打不羸”的问题,努力提高在一线执法中掌握现场局势的能力。四要完善维权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警察维权长效机制。要提高《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涉及到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进行无故谩骂、殴打、诬告、陷害以及其他拒绝、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处罚幅度。要将袭警行为从《刑法》中的“妨害公务罪”中剥离开来,增设袭警罪,严厉打击袭警行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制定独立的警察执法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民警应有的权利,为维护和保障民警的执法权益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护。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共同打击防范袭警事件。健全多警种联动机制,形成公、检、法、司联合机制,建立民警权益保障机制,建立袭警后续处臵机制。坚持依法履职与依法维权并重的原则,教育引导基层民警在热情服务的同时,理直气壮地大胆依法执法。民警执法过程中遭到殴打围攻、推搡辱骂后,政工、法制、督察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步处臵袭警案件,做到既防止民警违法违纪,又保护民警合法权益,从严处理袭警案件的行为人,确保民警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有苦可以吐、有冤可以伸、有难可以解。
参考文献:
1、《谈袭警现象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罗卫东、周炳仙 《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第一期
2、《暴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张飞虎、李志贤 《政法学刊》 2007年第03期
3、《论保障警察正当执法权益》 作者:傅冰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4年 第05期
4、《浅谈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问题》 作者:李忠信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