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的初中生林岚由于把羽毛球打在一女生的头上,随之发生口角,便遭到了该女生及其同学的暴打,以至落水而亡。
③、报复性。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个别学生心胸狭窄、个性孤僻,不能宽容他人,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的行为的习惯。这一类中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失调后极易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我们在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报复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一方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以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
④、侵财性。侵财犯罪在中学生校园中占首位,从侵财的方式上看,大多数都是以“索要”为主,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的勒索现象。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影响,许多被勒索的学生日后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感到心有余悸。被勒索者如果没钱或钱少就会被毒打,或施以其它的暴力性行为,或进行恐吓等。
⑤、残忍性。现在的暴力行为在校园内不仅是小打小闹,而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预谋性、智商性,并且采用的手段是越来越残忍。有些为了达到目的甚至是致人于死地而后快。如1996年1月16日,北京市某中学学生遭三名同校高年级学生连续进行两次抢劫后被残忍打死。
2.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原因
要更好的解决校园暴力事件,必须要了解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①本能论
本能理论是最早出现的行为动力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是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从现有的资料看,多数学者认同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遭遇挫折时,会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容易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一旦遭遇不顺更容易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从而酿成校园暴力。研究表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人在多次受害后往往具有暴力的倾向,许多施暴者都是从受害经历中学会对他人施暴的。
②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家庭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家庭的价值取向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家庭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情绪。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都是家庭所造成。
相关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暴力与家庭有直接的关系。成长在溺爱和暴力专制家庭的孩子,其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如果家长对孩子平时打人、咬人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加以制止,等于是认可孩子的行为方式,一旦其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变本加厉地实施攻击行为。
另外,如果家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经济动用暴力解决问题。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孩子就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会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模仿家长行为模式,一旦情绪不好就会采取攻击行为,因此其发生攻击行为的几率很高。研究表明,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在成人期以前比没有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其因为暴力犯罪行为而被抓的可能性高出38%。
③学校因素
当下,当我们要讨论学校的功能的时候,会发现这个问题似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日益难以回答。因为大家都认为学校的作用不应该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但对学校究竟应承担怎样的功能似乎又争论不清。
具体到校园暴力,这些事情的发生与学校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是很值得探讨的。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学业优良是学生成功的标志。这种功利化的教育使得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长期活在被人忽视的角落,甚至被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而倍受歧视。这些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可能还没什么,但随着他们思想意识的成熟及行为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等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感日益明显、并且有能力反抗的时候,就会从行动上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时,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④社会因素
校园暴力的存在,是社会风气和青少年特点相结合后出现的现象。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暴力只是社会暴力的一个缩影,它来自于社会暴力的存在。尤其对处于社会急剧变动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接触到的来自各社会方面的暴力文化。
一方面社会主流媒体在进行相关的报道时为了吸引观众而过多的渲染暴力情节,这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很易激发他们探究甚至模仿的欲望,从而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各种暴力游戏是青少年学生暴力行为的重要源头。暴力游戏以其逼真的场面给游戏者感官上的刺激,玩的时间长了会使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很容易把人的攻击本能诱发出来,加上青少年学生情绪本身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一旦他们遭遇挫折时,容易丧失理智,会毫不犹豫地实施攻击行为。
3.减少校园暴力的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看,校园暴力的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但就其本质看就是现有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把部分学生内心的攻击本能给诱发甚至是激发出来了,关键是这些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这就不难解释有为什么有的孩子有攻击性而有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基于这样的思考,要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至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媒体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利益,至少是说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给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以不当的影响。当然,涉及到利益的事指望仅仅依靠自律来让行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约束谋体的不当行为。
其次,整个社会要学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这是所谓“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具体到中学生,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成功不仅是学业上的,应该包括其日常表现的各个方面,比如音乐、字画、体育等等,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在其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增强他们的合群性,从而减少因被冷落、歧视而导致的暴力行为。
中学生校园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资料看,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不过,要真正的解决问题,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调。
第二篇: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正因为中国的校园暴力事件造成的是一种隐性的心理伤害,而不是显性的身体伤害,所以很多时候都被忽视。校园暴力由于其危害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校园暴力的趋势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本文主要探讨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园暴力 成因 对策 中学生
一、前言:中学作为青山年成长的摇篮和教育场所,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能力培养、性格爱好与习惯形成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中学这个组织中难免会存在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由于这些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会造成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近年来,各地中学不断出现了一些中学暴力事件。为此,研究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学校园暴力成因的深入探索,进而再次基础上提出预防中学校园暴力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二、中学校园暴力现状
(一)核心概念
校园暴力指在校园内外发生的,目标直接或间接指向青少年学生,以辱骂、打斗、抢夺等多种暴力方式攻击。
有的专家认为,校园暴力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由同学或者校外人员等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狭义的校园暴力是指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者校外人员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
(二)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暴力现状
1、美国校园暴力现状
根据司法部1998年的统计,在1997年向警察局报告的所有犯罪案件中,最常见的犯罪类型是不带武器的身体攻击或殴打。向警察局报告的暴力事件数量下降是与被害事件数量的减少相吻合的。“从1992年至1996年,12岁、8岁的青少年被害事件,从每1000名学生大约164起减少到128起;而且,被害事件的下降类似于同期严重暴力犯罪的情况。[1]
2、日本校园暴力现状
201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最近10年,看到被欺侮者处于悲惨的境地,加害者不觉得其可怜,校园暴力事件逐年上升,由1998年的28526件,到旁观者也不觉得应该干涉,反映了青少年内心道德情感的2010年竟然达到了60913件,这种增长速度,让社会各界冷漠化。[2]
3、国内校园暴力现状
近年来,校园暴力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城乡中学校园内,以斗殴打架、欺侮学生、勒索钱物、残害师生、逞凶作歹为典型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行为有蔓延发展的趋势[3],通过6000多份问卷调查发现,有41..2%的学生遭受过威胁和打骂,31..4%的学生被勒索钱财,33..3%以上的学生被偷盗过[4];另外,给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三、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1、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纪守法的习惯。
许多学校缺失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有些中学生因为校园暴力被学校开除甚至被判刑入狱,还不知道自己是违法违纪行为。从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同学之间的偶发小摩擦积累成大冲突;高年级的同学恃强凌弱,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寻衅滋事,索要钱财;因为早恋引发纠纷;为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争夺校园“老大”,聚众斗殴;与外校学生发生冲突,引发不同高中学校同学之间的相互群殴;因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学校处罚违纪学生不当而引发的过激行为。
2、对情绪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
在青春期有一个普遍的特征,从儿提时期的伙伴关系过度到成人世界的社会关系,孩子们会建立一些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不完全是社会规则,还有这个年龄阶段非常独有的特征,那就是模仿。中学阶段是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少年处于情绪易冲动的年龄阶段,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特别自尊,自己又不能够正确估计行为的后果,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生理力量虽然在成长,但心里依旧幼稚,现在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条件好了,身体发展比较快,会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但是没有地方去使用,有些中学生比较叛逆,厌烦校园的紧张学习生活,又没有更多的课余活动,那么很可能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能量,如暴力游戏,久而久之甚至就会转化为真实版的校园暴力事件。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1、“成绩唯一论”“唯分数论”主导学校的教学目标。
中国历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现在集中地体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由于人的性情、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各不相同,仅仅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个性,应试教育使得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歧视,但是他们不甘于寂寞,不臣服与人,面对家长、老师、成绩优异同学的压力,在情感的冲动之下,积蓄的不满情绪易通过校园暴力来发泄。
2、学校管理的缺失。
某些学校存在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某些中学采用的是寄宿式,封闭式管理模式,由于平时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同学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摩擦、纠纷,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很可能就会引发校园暴力事件。同时,有些施暴的学生很有社会背景,学校出于某些部门领导的说情,外界的压力,同时又担心校园暴力事件败坏学校声誉,出了事则能捂则捂,息事宁人,没有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三)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它们娇生惯养,缺乏对他们进行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许多中学生是非不分,自私、冷酷。难以经受挫折和打击,心理素质差,遇事好冲动,走极端;有些家长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自身素质差,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吃亏,向其灌输“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一些学生的家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从小稍微不服父母的要求,就会遭到一顿毒打,幼小的心灵很早就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有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其缺少父爱或母爱,性格变得孤僻、扭曲,人格分裂;有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要么把其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要么独自一个放在家里,无暇顾及。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有效监管,从小容易经常进入游戏室、网吧、歌厅等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场所,慢慢长大以后容易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追求刺激,张扬个性;也有一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比较护短,认为孩子还小,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是没事的,以后会改好的,在其犯小错的时候,会出面干涉其父母对教育、管理,使其识认为自己有“靠山”而变得有恃无恐,当其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时候,其爷爷奶奶才知道后悔,但悔之已晚。
(四)从社会角度来看
据相关权威的教育专家说,暴力、色情文化是产生校园暴力的第一推手,在许多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网络、电子游戏中,到处都有暴力、色情的场面。网络和游戏迎合了广大中小学生渴望交流和猎奇的心理,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严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对缺乏辩认和识别能力的中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如当年风靡一时的《流星花园》、《野蛮女友》等美化校园暴力事件的影视剧,大受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亲睐,广大中小学生缺乏对自身行为的清醒认识和评判,加上模仿欲极强,在校园生活中体会到了校园暴力解决问题的快感,以后就更容易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对策
(一)个人方面
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学生既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又是防制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每位中学生应当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树立正气,养成自尊自爱,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格。同时,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二)家庭方面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父母要为孩子的行为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尊敬和模仿的对象,避免家庭暴力。
首先,坚决杜绝家庭暴力,父母不能将打架作为解决冲突或争吵的方法。不能虐待孩子,要信任孩子,要与孩子建立友好、稳定的关系。家庭教育的误导与校园暴力案件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预防校园暴力至关重要。其次,校园暴力的干预需要父母的高度参与和积极的配合。研究表明,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加强沟通并积极开展活动,父母的参与水平能够促进健康、稳定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家长的广泛参与及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对校园暴力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三)学校方面
1、学校应加强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
建立和建全规章制度如建立护校队、夜间巡逻制度;门卫制度等减少或杜绝校外闲杂人员出入,防止暴力事件发生。
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
学校应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如网吧、麻将馆、录像厅、歌舞厅、夜市、娱乐场所等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取缔、清理和整顿和严格管理,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避免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产生过激行为。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学会合理控制情绪。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打骂、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首先,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和管理。其次,加强对教师的普法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最后,提倡人性化管理,在学生管理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6、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密切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青春不是校园暴力的借口,更不是校园暴力的根源。所有的学校应当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预机制,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增开心理健康课程,全方位的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经常性的开展集体娱乐活动,帮助同学之间建立友谊,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导学生,释放心中烦闷的情绪,愉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四)社会方面
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高中生能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法制教育应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强化法制教育,定期安排学生参加法制教育活动,聘请司法部门、高校法学院、社会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人员担任本校的法律顾问和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要借“模拟法庭进高中”“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使广大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不因法律的无知而违法乱纪,甚至走向犯罪深渊。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在加大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切断学生与黑恶势力的联系。其次新闻出版和文化部门应当调整审查标准,优化文化市场,坚决杜绝色情、暴力内容的图书、报刊、影视在社会蔓延。再次,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依法打击黑网吧,治理网络环境。在高中校园附近坚决禁止开设网吧,游戏厅、歌舞厅、桑拿足疗等娱乐场所。
参考文献:
[1]王志亮.美国的校园暴力及其应对.[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1期
[2]李万豫,舒丹丹.浅析日本校园暴力成因.[J].黑河学报.2011年6月.第6期
[3]王超,马迎华.校园暴力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79.[4]王大伟,余红梅.校园警钟声声惊心[J].人民公安,2004,10:19.
第三篇:中学生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近年来,高中校园暴力事件日益增多,在校高中学生大多在15-20岁左右,正值花季少年,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如果能够艰苦奋斗,踏踏实实,顽强拼 搏,考上大学,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然而在许多高中校园,却经常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不仅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良好学习环境,破坏正 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因此,查阅本院侦监和公诉部门审理的在校高中生因校园暴力而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案件,结合自己在高中阶段发生在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的 体会以及走访一些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高中老师和在校学生,现写此报告,分析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寻求对策,建章立制,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为广大 高中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高中校园发生的暴力事件的特点
1.涉案人员增多,暴力活动呈现规模化趋势。过去校园暴力事件参与人数较少,多是偶发性,属于个别行为。而从近几年发生的案件来看,一起稍微有些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其参与者人数平均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上百来人的也时有发生,而且多是以暴制暴。
2.结成团伙,“帮派”。从许多学校了解到,该校园存在一些所谓的“黑恶势力”,某某小团体以主要成员的家乡命名,成立所谓的“某某乡/镇帮”或“某某县/市帮”。在“帮内”还自立“帮主”、“大当家”,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帮内”兄弟特讲哥们义气。
3.涉案罪名复杂。从因校园暴力事件被审查批捕和提起公诉案件的涉案罪名来看,主要涉及故意伤害案、故意杀人案、聚众斗殴案、寻衅滋事案、抢劫案、强奸案。其中,以故意伤害案和聚众斗殴案最多,约占总数的70%-80%之多。
4.跨地域作案。由于手机在高中生当中的普及,当出现纠纷,某些自恃很有势力的人,会四处寻找帮手,一个电话就能叫来许多在异地学校读书的同 学。许多在校的学生还和已经毕业的“老大”相呼应,曾经有一个昔日的校园“老大”专门坐火车从外地赶来参加斗殴。某些“帮派”还在某个地方设立专门的联系 点并派专人联络。
5.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严重威胁校园教学秩序稳定。由前面几个特点决定了某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后果相当严重,经常会有人因校园暴力事件被打伤、打死的报道。涉案人员不仅自身触犯刑法,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还严重搅乱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稳定。
6.校园女生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据相关媒体报道,校园女生暴力事件无论是案发的数量还是受害人受伤的程度以及事件的恶劣性质都有超过男性校园暴 力事件之势,让人触目惊心。女同学给老师和家长印象多是乖巧、听话,似乎和校园暴力事件毫不相关,其实不然,校园女生暴力事件的泛滥已经严重危害青少年学 生尤其是比男生更需要关爱女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为了治理高中校园暴力事件,预防犯罪必须深刻的分析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高中校园暴力事件恰当得力措施。高中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深层次的外部原因:
(一)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1.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纪守法的习惯。从目前的高中阶段教育体制来看,高中的课程比较紧张,所以,许多高中学校缺失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有些 高中生因为校园暴力被学校开除甚至被判刑入狱,还不知道自己是违法违纪行为。从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同学之间的偶发小摩擦积 累成大冲突;高年级的同学恃强凌弱,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寻衅滋事,索要钱财;因为早恋引发纠纷;为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争夺校园“老大”,聚众斗殴;与 外校学生发生冲突,引发不同高中学校同学之间的相互群殴;因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学校处罚违纪学生不当而引发的过激行为。
2.对情绪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在青春期有一个普遍的特征,从儿提时期的伙伴关系过度到成人世界的社会关系,孩子们会建立一些游戏规则。这些规 则不完全是社会规则,还有这个年龄阶段非常独有的特征,那就是模仿。高中阶段是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过度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少年处于情绪易冲动的年龄阶 段,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特别自尊,自己又不能够正确估计行为的后果,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生理力量虽然在成长,但心里依旧幼稚,现在的孩子由于 家庭条件好了,身体发展比较快,会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但是没有地方去使用,有些高中生比较叛逆,厌烦高中的紧张学习生活,又没有更多的课余活动,那么很可 能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能量,如暴力游戏,久而久之甚至就会转化为真实版的校园暴力事件。
3.性别的中性化使得很多女生倾向于模仿男生,搞“暴力崇拜”,以身体力量的博弈来解决问题。她们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和身体,并以此为乐,将暴力、野蛮当时髦,在是非颠倒的意识环境里集体狂欢。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1.“成绩唯一论”“唯分数论”主导学校的教学目标。中国历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现在集中地体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 大学是所有高中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期盼,能否考上大学,高中三年的紧张学习生活是关键,但是,由于人的性情、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各不相同,仅仅以成绩论 英雄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个性,应试教育使得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歧视,但是他们不甘于寂寞,不臣服与人,面对家长、老 师、成绩优异同学的压力,在情感的冲动之下,积蓄的不满情绪易通过校园暴力来发泄。
2.老师威严的降低,“震”不住学生
高中老师的威严不像中小学老师那样被学生看重,高中生更加注重人权意识。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于某些比较调 皮的学生,高中老师也无计可施。在发生校园暴力的时候,在安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高中老师只能拨打110,请求司法机关介入,不少老师趋于“麻木”,对于 学生的暴力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只
要课堂45分钟不出事就行。
3.学校管理的缺失。某些高中学校存在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高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寄宿式,封闭式管理模式,由于平时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同 学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摩擦、纠纷,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很可能就会引发校园暴力事件。同时,有些施暴的学生很有社会背景,学 校出于某些部门领导的说情,外界的压力,同时又担心校园暴力事件败坏学校声誉,出了事则能捂则捂,息事宁人,没有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三)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高中生一般都90以后出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它们娇生惯养,缺乏对他们进行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许多高中生是非不分,自私、冷酷。难以经爱挫折和打击,心理素质差,遇事好冲动,走极端;有些家长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自身素质差,害怕孩子在学 校里吃亏,向其灌输“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一些学生的家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从小稍微不服父母的要求,就会遭到一顿毒打,幼小的心灵很早就蒙 上一层灰色的阴影;有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其缺少父爱或母爱,性格变得孤僻、扭曲,人格分裂;有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要么把其留给年迈的爷爷奶 奶,要么独自一个放在家里,无暇顾及。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有效监管,从小容易经常进入游戏室、网吧、歌厅等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场所,慢慢长大 以后容易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追求刺激,张扬个性;也有一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比较护短,认为孩子还小,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是没事的,以后会 改好的,在其犯小错的时候,会出面干涉其父母对教育、管理,使其识认为自己有“靠山”而变得有恃无恐,当其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时候,其爷爷奶奶才知道后 悔,但悔之已晚。
(四)从社会角度来看
据相关权威的教育专家说,暴力、色情文化是产生校园暴力的第一推手,在许多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网络、电子游戏中,到处都有暴力、色情的场 面。网络和游戏迎合了广大高中生渴望交流和猎奇的心理,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严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对缺乏辩认和识别能力的高中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巨大。如当年风靡一时的《流星花园》、《野蛮女友》等美化校园暴力事件的影视剧,大受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的亲睐,广大高中生缺乏对自身行为的清醒认识和评 判,加上模仿欲极强,在校园生活中体会到了校园暴力解决问题的快感,以后就更容易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预防和制止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建议和对策
防止高中校园暴力,营造良好和谐的高中校园环境,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积极的采取行动。
(一)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学生既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又是防制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每位高中学生 应当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树立正气,养成自尊自爱,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格。同时,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 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二)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高中生能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法制教育应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在高中阶段应强化法制教育,定期安排学生参 加法制教育活动,聘请司法部门、高校法学院、社会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人员担任本校的法律顾问和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要借“模拟法庭进高中” “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使广大高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不因法律的无知而违法乱纪,甚至走向犯罪深渊。
(三)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密切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青春不是校园暴力的借口,更不是校园暴力的根源。所有的高中学校应当尽快建立一套完 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预机制,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增开心理健康课程,全方位的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经常性的开 展集体娱乐活动,帮助同学之间建立友谊,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导学生,释放心中烦闷的情绪,愉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四)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制度,坚决预防治理高中校园暴力事件。进一步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完善值班制度和接访制度,对于校外陌生人来访,要严把审 查关,坚决杜绝校外无业不良青年进入高中校园;要严禁学生私自携带管制刀具器械,并定期检查学生宿舍,一经发现,要及时没收;要组织男老师和学校保安定时 定点在校园巡逻,一旦发现校园暴力事件要及时的制止,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对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人员,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严厉的处分。
(五)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针对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偏激、冲动、争强好胜、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家长应当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 健康,要与孩子多保持沟通与交流,以主流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言传身教感化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反错误,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这样的一个心理 多变时期,犯了错误并不可拍,可拍的是不能正确的引导,以后可能还会犯更大的错误。孩子犯了错以后,要以“真善美”进行人格教育,切忌使用家庭暴力,一打 了之,更不能溺爱,护短,一味的纵容其犯错。
(六)全社会应当共同合作,努力为高中校园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在加大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切断学生与黑恶势力的联系。其次新闻出版和文化部门应当调整审查标准,优化文化市 场,坚决杜绝色情、暴力内容的图书、报刊、影视在社会蔓延。再次,要整治高中校园周边环境,依法打击黑网吧,治理网络环境。在高中校园附近坚决禁止开设网 吧,游戏厅、歌舞厅、桑拿足疗等娱乐场所。最后,还必须尊重和保护校园弱势群体,尤其是校园贫困生。由于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高昂的学费、家庭的贫困 使得贫困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危机,就业的无望,生存的压力又使他们感到绝望。因此,社会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些贫困的学生,要确保每一位贫困生不因贫困 而辍学。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让我们多给广大高中生们一点关爱,哪怕走在路上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微笑,他们心中也会多一份阳光,多一份驱走心灵黑暗的力量。
第四篇:校园暴力现象分析
校园暴力现象分析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引言:
在我们现在这个美丽文明的社会里,原本干净与纯洁的校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知何时那一片净土开始变得浑浊了,有了很多的校园暴力的发生。那暴力的行为开始走向纯洁的校园,由于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正在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安全并不是那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面的力量,公共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安全的校园。下面就用一系列的案例来分析学校暴力事件,具体分析它暴力事件的原因、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受害人的权利、和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具体案例:
1、广东省因教师制止考试纪律被殴打
据华西都市报2010年4月26日报道:4月23日上午11时35分,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甲子第一中学,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该校一位姓范的语文教师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
2、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校园惨案
据《大众生活报》报道 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2011年2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8号,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3、几句争吵酿校园惨案两少年被毁
2012年3月一位学生到大通县公安局自首,称自己捅伤自己的同班同学,经过调查得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现年19岁县大通某高中高三学生。受害人王某某是其同班同学,两个人家住在一起,平时关系相当不错。3月6号11时张某某在教室里写信王某某好奇的在身后看了一下张某某回头大骂了一脏话,引起王某某的不满,两人遂发生争吵。在家里从来没有吃过亏的张某某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受到了奇耻大辱,就回家取了一把匕首,等在校门口伺机进行报复。这时其另一好友多次对张进行劝阻,让张某某不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打一顿出出气算了。但红了眼的张某某根本不听劝告,执意要把王某某“捅下”。13时许,王某某放学后从学校出来,快走到校门口时,被张某某拦住。张某某持刀朝王某某左肋处猛刺一刀,王某某受伤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4、四川岳池发生血案名学生校门口被捅伤
2010年7月收治受伤学生的岳池县人民医院了解到,三名伤势较重的学生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一名学生已被医院下了病重通知书。医生初步判断其伤到了肝部,目前仍在观察治疗中。
受伤学生中有一名叫曹更生的男生,他父亲曹昌云介绍说,曹更生是岳池县第一中学校高三的复习生。据曹昌云询问伤者曹更生获知的情况是,当晚自习快十点下课后,曹更生和几个同学准备出校吃点东西,谁知刚刚走出校门口就和等在学校门口的几个人发生了冲突。由于曹更生身中三刀伤势较重,所以曹昌云也没有把情况了解得很详细。“但是我晓得,事发后警方和学校保安挡获了参与捅人事件的几个嫌疑人”曹更生说道。
二、校园暴力的特点:
(1)突发性和随意性。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很少、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好鉴赏能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复杂、极不稳定、精力旺盛、好动,理性意识薄弱。好逞强、求胜心切、任性、随心所欲、稍有诱因、一触即发。有时候的犯罪动机很笨就没有,只是单纯的一时情感冲动,有的也是出于好奇、有的则是盲目的表现自己和追求自己的刺激。(2)以侵财性的目的为主。当前,一些学校里的青少年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人富裕的“潇洒”的消费,盲目的追求那所谓的潇洒部分的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畸形的物质欲望,盲目的追逐享受和玩乐。当自己的正常渠道不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会往往通过自己的不正当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如:盗窃、抢劫、向同学收保护费、向同学借钱„„.(3)青少年所谓的“兄弟伙”。在学校里一些青少年拉帮结派组成一个自己的的团体,往往正因为这些所谓的的“兄弟伙”,通过接伙相互壮胆、相互利用、相互依存。因此,多是三五成群、七八接伙的共同作案。(4)青少年的“四化”。现在的青少年都成人化、暴力化、智力化、都低龄化。
三、校园暴力事故发生的原因
(1)受社会经济的负面效果的影响。
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发展促进的了社会的进步,但也推动了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的成长,见利忘义、唯利视图、坑蒙拐骗、金钱交易、贪污受贿、等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的影响。然而在学校里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不住诱惑,在一定的条件下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2)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化人们的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响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有损坏人们群众的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一定污染。这种污染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危害极大消费影响。相当一部分缺乏分析能力和抵御能力不强的青少年,一旦接受不良的文化影响,便会很快的堕落,难以自拔。(3)受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父母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缺陷是陷入形成不良的性格的基础。放任子女的不良个性和性格的养成,使其养成任性、质呦、蛮横、粗犷、放纵等畸形性格,当其不断的增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很容易的采取犯罪的手段。有的家长则奉行“棍棒成才”的观念,也可能导致子女离家出走、流浪在外,极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拉下水。有的家长本来就有恶习,子女受其影响,染上不良的坏习惯,甚至演变成犯罪,此外,那些离异的家庭中的青少年的犯罪率明显的高出正常家庭。也正因为这些离异的子女缺少家庭的教育,失去家庭的幸福。到社会上去寻找“同情”“关心”往往被坏人利用、拉拢、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法制道德教育的滞后
近几年来,虽然中小学虽然设立了法律知识课堂和品德课堂,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法律多种普及活动,就、但教育的力度还不够,还有很多的死角,一些青少年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使其很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恶与非罪恶的界限,此罪和此罪的观念,往往与很多的青少年自己的犯罪了都还不知道,更是不知道自己犯的什么罪。
(五)自控能力的脆弱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大,虽有很多的青少年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是很脆弱的。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知道也会很容易的走上犯罪的的道路,不有一句话就说到好奇心害死猫?
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
(一)厌学现象。
受害者让校园里的暴力现象吓怕了,因此不敢去上学,上课也不敢主动提问题,胆子更小,最后导致辍学。
(二)学习效率下降。
学生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回避、逃避、躲避状态,学习精力分散,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三)学校正气受压抑,邪气上升。
学生不是在团结的气氛中,比学习、比智慧,而是在霸道的环境中比拳头、比地位,班级风气、学校风气无形中自然偏离了方位,邪气不除,正气难正。
(四)学生人格扭曲。
当学生受到无端欺辱时,其他同学由于害怕报复,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正义感被泯灭。周围都是冷漠的眼神,“打去吧,打死偿命,与我何干。”同情心、团结协作精神都一刹那转变为倚强欺弱,人际关系淡漠,相互勾结、利用,一旦被坏人利用,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五)爆发恶性事故。
由于多次受到欺辱,受害者压力很大,等压抑达到不能承受时,就会产生报复心理,宁肯鱼死网破,挺而走险。小者找上更多的人打击对手,大者致人死命。这些事件的发动者,往往都是平时的受害者,由于一时的冲动,闯下了大祸。冲突中,如果双方的社会关系、家庭势力参与进来,将会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五、校园暴力的防范和措施
(一)教育主管部门
1、改革教育评估和教育评价方式。鼓励学校扎扎实实的改善校风,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技巧,搞好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尊严和学习兴趣等。
对学校的评估应该侧重于学校中教育机会的平等地,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估;同时教育评估应更加注重学校是否建立健全了全员式的、发展的师生平等、和睦相片的教育关系模式。
2、努力创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教师能够愉悦工作、学生能够快乐学习的家园。
(二)学校方面
1、加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和教育力度。由于我们对未成年人保护宣传不足,学生错误认为自己受到法律特殊保护,即使犯法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实际上,《民法》、《刑法》都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垮掉人,对于抢劫、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等8种严重刑事犯罪也是要承担责任的;而16周岁以上的垮掉人,对于所有的刑事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授之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挑衅行为。譬如西方学者在对中小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针对同伴或同学来意的挑衅性的行为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告诉老师,请求朋友的帮助、不予理会或不做出挑战行为;而无效的或失败率较高的应对措施往往是予以反击、消极承受伤害、无助的行为举止。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高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分割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
3、加强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教育学生谨慎结交朋友,并让父母了解自己的交状况。选择正当的休闲活动,勿涉足不良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舞厅等)。
4、设立学生心理辅导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青少年特定时期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发生校园暴力的内因。
(三)家庭方面
1、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宣传力度,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孩子,又要约束自己的孩子,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
2、和家长签订《学生安全事故责任状》,明确家长的责任,督促家长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改变把孩子的教育全都扔给学校的思想行为。
3、进一步开展关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的讲座,强化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时时关心孩子,了解其心理需求、生活善及行为改变原因,了解孩子交状况,并与子女的朋友与其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四)社会方面
1、社区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整治整治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这些青少年容易聚集的经营单位,一定要其规范经营;而小吃摊点,集贸市场等人员杂乱的经营场所,要纳入政府有效监管体系,加强管理。
2、社会和相关政府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加强对电视、电影、网络的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宣扬色情、暴力的“口袋书”。
3、当地公安机关与学校建立联运机制。学校把发生在校内以及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因素都及时报告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尤其在易发学校,让警察进校进行普法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
六、对学校的建立、与期望
(一)将家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特别是幼儿及小学低年级家长的培训工作,要让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家长掌握一定的科学的育儿知识,同时,学校要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家长行为规范,尽可能地消除家长有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让校园暴力事件消灭在起始阶段。
(二)净化文化环境,用健康的文化活动取代不良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地开放图书室及活动室,让学生有健康成长的硬件环境,同时还要按有关规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同学建立友谊,学会人相处,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从而减少受不良文化的影响。
(三)加大法制教育并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杜绝空洞的说教。大部分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均是由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无知造成的,虽然每一个学校都开展了法制教育课,但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很多课程就流于了形式,没有达到法制教育课应当具有的功能。学校可在法制教育上多通过学科渗透、案例分析、角色体验、知识竞赛等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提高学生关注法制知识的重视度,将基本的法制教育理念入脑入心,为校园安全筑上一条牢固的防线。
(四)认真地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规范》,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抛弃过时的“师道尊严”,要用平等友爱的方式学生沟通。
2、在教学上要认真分析学生学情,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防止揠苗助长,让学生在适度的压力下保持身心的愉快。
3、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心灵都能在学校找到合适的位置,让每一位学生心灵都充满阳光。
4、在处理违纪学生的问题上,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教育制度,让对学生的处理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5、要教会孩子自护。学校是学生群居之地,在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学生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家长要在课内外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教给他们一定的自救自护知识,减少校园伤害。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虽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居多,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承担起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五篇:中学生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关于高中生校园暴力的调查和思考
2012年春期法学本科:彭伟
近年来,高中校园暴力事件日益增多,在校高中学生大多在15-20岁左右,正值花季少年,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如果能够艰苦奋斗,踏踏实实,顽强拼 搏,考上大学,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然而在许多高中校园,却经常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不仅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良好学习环境,破坏正 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因此,查阅本院侦监和公诉部门审理的在校高中生因校园暴力而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案件,结合自己在高中阶段发生在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的 体会以及走访一些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高中老师和在校学生,现写此报告,分析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寻求对策,建章立制,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为广大 高中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高中校园发生的暴力事件的特点
1.涉案人员增多,暴力活动呈现规模化趋势。过去校园暴力事件参与人数较少,多是偶发性,属于个别行为。而从近几年发生的案件来看,一起稍微有些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其参与者人数平均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上百来人的也时有发生,而且多是以暴制暴。
2.结成团伙,“帮派”。从许多学校了解到,该校园存在一些所谓的“黑恶势力”,某某小团体以主要成员的家乡命名,成立所谓的“某某乡/镇帮”或“某某县/市帮”。在“帮内”还自立“帮主”、“大当家”,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帮内”兄弟特讲哥们义气。
3.涉案罪名复杂。从因校园暴力事件被审查批捕和提起公诉案件的涉案罪名来看,主要涉及故意伤害案、故意杀人案、聚众斗殴案、寻衅滋事案、抢劫案、强奸案。其中,以故意伤害案和聚众斗殴案最多,约占总数的70%-80%之多。
4.跨地域作案。由于手机在高中生当中的普及,当出现纠纷,某些自恃很有势力的人,会四处寻找帮手,一个电话就能叫来许多在异地学校读书的同 学。许多在校的学生还和已经毕业的“老大”相呼应,曾经有一个昔日的校园“老大”专门坐火车从外地赶来参加斗殴。某些“帮派”还在某个地方设立专门的联系 点并派专人联络。
5.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严重威胁校园教学秩序稳定。由前面几个特点决定了某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后果相当严重,经常会有人因校园暴力事件被打伤、打死的报道。涉案人员不仅自身触犯刑法,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还严重搅乱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稳定。
6.校园女生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据相关媒体报道,校园女生暴力事件无论是案发的数量还是受害人受伤的程度以及事件的恶劣性质都有超过男性校园暴 力事件之势,让人触目惊心。女同学给老师和家长印象多是乖巧、听话,似乎和校园暴力事件毫不相关,其实不然,校园女生暴力事件的泛滥已经严重危害青少年学 生尤其是比男生更需要关爱女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为了治理高中校园暴力事件,预防犯罪必须深刻的分析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高中校园暴力事件恰当得力措施。高中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深层次的外部原因:
(一)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
1.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遵纪守法的习惯。从目前的高中阶段教育体制来看,高中的课程比较紧张,所以,许多高中学校缺失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有些 高中生因为校园暴力被学校开除甚至被判刑入狱,还不知道自己是违法违纪行为。从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同学之间的偶发小摩擦积 累成大冲突;高年级的同学恃强凌弱,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寻衅滋事,索要钱财;因为早恋引发纠纷;为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争夺校园“老大”,聚众斗殴;与 外校学生发生冲突,引发不同高中学校同学之间的相互群殴;因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学校处罚违纪学生不当而引发的过激行为。
2.对情绪自我管制能力的欠缺。在青春期有一个普遍的特征,从儿提时期的伙伴关系过度到成人世界的社会关系,孩子们会建立一些游戏规则。这些规 则不完全是社会规则,还有这个年龄阶段非常独有的特征,那就是模仿。高中阶段是未成年人走向成年人的过度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少年处于情绪易冲动的年龄阶 段,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特别自尊,自己又不能够正确估计行为的后果,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生理力量虽然在成长,但心里依旧幼稚,现在的孩子由于 家庭条件好了,身体发展比较快,会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但是没有地方去使用,有些高中生比较叛逆,厌烦高中的紧张学习生活,又没有更多的课余活动,那么很可 能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能量,如暴力游戏,久而久之甚至就会转化为真实版的校园暴力事件。
3.性别的中性化使得很多女生倾向于模仿男生,搞“暴力崇拜”,以身体力量的博弈来解决问题。她们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和身体,并以此为乐,将暴力、野蛮当时髦,在是非颠倒的意识环境里集体狂欢。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1.“成绩唯一论”“唯分数论”主导学校的教学目标。中国历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现在集中地体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 大学是所有高中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期盼,能否考上大学,高中三年的紧张学习生活是关键,但是,由于人的性情、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的各不相同,仅仅以成绩论 英雄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个性,应试教育使得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歧视,但是他们不甘于寂寞,不臣服与人,面对家长、老 师、成绩优异同学的压力,在情感的冲动之下,积蓄的不满情绪易通过校园暴力来发泄。
2.老师威严的降低,“震”不住学生
高中老师的威严不像中小学老师那样被学生看重,高中生更加注重人权意识。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于某些比较调 皮的学生,高中老师也无计可施。在发生校园暴力的时候,在安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高中老师只能拨打110,请求司法机关介入,不少老师趋于“麻木”,对于 学生的暴力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只要课堂45分钟不出事就行。
3.学校管理的缺失。某些高中学校存在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高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寄宿式,封闭式管理模式,由于平时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同 学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摩擦、纠纷,如果学校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很可能就会引发校园暴力事件。同时,有些施暴的学生很有社会背景,学 校出于某些部门领导的说情,外界的压力,同时又担心校园暴力事件败坏学校声誉,出了事则能捂则捂,息事宁人,没有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三)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高中生一般都90以后出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它们娇生惯养,缺乏对他们进行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许多高中生是非不分,自私、冷酷。难以经爱挫折和打击,心理素质差,遇事好冲动,走极端;有些家长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自身素质差,害怕孩子在学 校里吃亏,向其灌输“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一些学生的家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从小稍微不服父母的要求,就会遭到一顿毒打,幼小的心灵很早就蒙 上一层灰色的阴影;有些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的离异使其缺少父爱或母爱,性格变得孤僻、扭曲,人格分裂;有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要么把其留给年迈的爷爷奶 奶,要么独自一个放在家里,无暇顾及。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有效监管,从小容易经常进入游戏室、网吧、歌厅等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场所,慢慢长大 以后容易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追求刺激,张扬个性;也有一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比较护短,认为孩子还小,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是没事的,以后会 改好的,在其犯小错的时候,会出面干涉其父母对教育、管理,使其识认为自己有“靠山”而变得有恃无恐,当其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时候,其爷爷奶奶才知道后 悔,但悔之已晚。
(四)从社会角度来看
据相关权威的教育专家说,暴力、色情文化是产生校园暴力的第一推手,在许多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网络、电子游戏中,到处都有暴力、色情的场 面。网络和游戏迎合了广大高中生渴望交流和猎奇的心理,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严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对缺乏辩认和识别能力的高中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巨大。如当年风靡一时的《流星花园》、《野蛮女友》等美化校园暴力事件的影视剧,大受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的亲睐,广大高中生缺乏对自身行为的清醒认识和评 判,加上模仿欲极强,在校园生活中体会到了校园暴力解决问题的快感,以后就更容易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预防和制止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建议和对策
防止高中校园暴力,营造良好和谐的高中校园环境,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积极的采取行动。
(一)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学生既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又是防制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每位高中学生 应当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树立正气,养成自尊自爱,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格。同时,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 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二)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高中生能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法制教育应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在高中阶段应强化法制教育,定期安排学生参 加法制教育活动,聘请司法部门、高校法学院、社会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人员担任本校的法律顾问和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要借“模拟法庭进高中” “以案说法”“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使广大高中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不因法律的无知而违法乱纪,甚至走向犯罪深渊。
(三)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密切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青春不是校园暴力的借口,更不是校园暴力的根源。所有的高中学校应当尽快建立一套完 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预机制,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增开心理健康课程,全方位的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经常性的开 展集体娱乐活动,帮助同学之间建立友谊,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导学生,释放心中烦闷的情绪,愉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四)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制度,坚决预防治理高中校园暴力事件。进一步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完善值班制度和接访制度,对于校外陌生人来访,要严把审 查关,坚决杜绝校外无业不良青年进入高中校园;要严禁学生私自携带管制刀具器械,并定期检查学生宿舍,一经发现,要及时没收;要组织男老师和学校保安定时 定点在校园巡逻,一旦发现校园暴力事件要及时的制止,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对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人员,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严厉的处分。
(五)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针对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偏激、冲动、争强好胜、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家长应当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 健康,要与孩子多保持沟通与交流,以主流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言传身教感化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反错误,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这样的一个心理 多变时期,犯了错误并不可拍,可拍的是不能正确的引导,以后可能还会犯更大的错误。孩子犯了错以后,要以“真善美”进行人格教育,切忌使用家庭暴力,一打 了之,更不能溺爱,护短,一味的纵容其犯错。
(六)全社会应当共同合作,努力为高中校园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在加大打击黑恶势力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切断学生与黑恶势力的联系。其次新闻出版和文化部门应当调整审查标准,优化文化市 场,坚决杜绝色情、暴力内容的图书、报刊、影视在社会蔓延。再次,要整治高中校园周边环境,依法打击黑网吧,治理网络环境。在高中校园附近坚决禁止开设网 吧,游戏厅、歌舞厅、桑拿足疗等娱乐场所。最后,还必须尊重和保护校园弱势群体,尤其是校园贫困生。由于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高昂的学费、家庭的贫困 使得贫困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危机,就业的无望,生存的压力又使他们感到绝望。因此,社会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些贫困的学生,要确保每一位贫困生不因贫困 而辍学。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让我们多给广大高中生们一点关爱,哪怕走在路上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微笑,他们心中也会多一份阳光,多一份驱走心灵黑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