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简答

时间:2019-05-15 07:0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简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简答》。

第一篇:行政管理简答

作为特殊管理的行政职能

1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防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

2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3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科教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社会保障职能、人口控制职能。

中国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1相同点:(1)法制管理。各国都颁布了一系列公务员管理法规系统的规定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考核、晋升、奖惩定内容,使公务员管理有法可依。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3)功绩制原则。中外公务员制度在考核、奖惩、晋升中都坚持了功绩制原则。(4)分类管理。

区别:(1)中国不搞政治中立。西方公务员制度坚持政治中立原则,要求公务员在党派活动中处于“中立”的立场,只能依据法律和政令执行公务。中国则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

(2)中国坚持党管干部,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是独立的管理系统。(3)我国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我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而西方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是政府的雇员,服从政府,为政府利益服务。

财务行政的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一级政权,一级财政 3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 1依法编制原则 2综合平衡原则 3量入为出原则 4经济节约原则 行政监督的原则1民主化原则 2公开化原则 3法制化原则 4有效性原则

构建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1完整统一原则 2分权管理原则 3依法设置原则 4精简高效原则5权责一致原则

行政执行中的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

1行政决策不完善。一方面体现在行政方案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行政执行标准不统一,甚至出现执行标准相互矛盾的现象。

2行政执行态度不坚决。一方面思想准备不足,有些行政人员受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正确的行政决策不理解,思想上产生抵触,从而行动上消极,影响执行的过程。另一方面,行政执行偏离目标。表现在一是行政执行中的“肠梗阻”,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行政执行中的“走样”,一些素质不高的行政人员常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到行政决策上,从而带来行动上的“走样”。

3行政执行效率低下。表现有一些机关和行政人员对工作采取“踢皮球”的态度,相互推诿、扯皮:一些领导大权独揽,要求下级事事请示汇报,造成时间耗费在复杂的“马拉松”之中 4行政执行资源不充分。表现为一些行政执行部门擅自将执行的专款挪作他用,从而影响行政执行的有效进行。

如何克服:1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

2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执行人员队伍。具体要求:一世故提高行政人员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二是要求行政人员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三是加强监督,从严治政。

第二篇:行政管理--地方政府学简答

地方公共财政的特点是什么?1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主体的地方性2地方政府公共财政需求的地方性3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地方性4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来源的地方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什么主要由地方政府税收和地方政府非税收两大部分组成。1地方政府税收:财产税、所得税、商品税2地方收费:行政性收费、事业性、资源性、基金、经营性3地方国有资产收益4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融资。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的区别是什么?1逻辑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2制度层次不同3内在暗含的理念不一致4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5用人方式不同6管理方式不同7薪酬待遇不同。实施政府雇员制的意义是什么?1在政府管理中引入了新理念,引入市场观念,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理念2有助于完善行政组织,避免因人设机构的弊端,提高整体素质,明确行政主体权责3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将优秀人才引起政府增加决策的科学性4有助于完善公务员制度,解决公务员队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弊端。简述隶属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隶属于中央和上级政府,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地方政府服从上级的指挥,对其负责;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代理人,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地方政府本身没有独立的人格。一般来说,在实行专制或独裁制度国家,或在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其地方政府大都属于这种类型。简述中西方地方政府的重要差异。差异如下:1机构组织原则不同。西方大都是按地方自治的原则,中国大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行政机关的性质不同。西方整体上并不隶属于上级政府,也不具有国家代表身份,中国则具有“双重性”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又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接受双重领导。3.政府机构组织的管理方式不同。西方一般可以自和确定,中国均由上级政府确定;4.职能范围不同。西方职能范围较窄,中国相当宽泛。最后西方的地方司法机关均独立于地方议会,而中国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更主要的是受地方党委(政法委)的领导。简述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一般趋势。政府基本职能有两个基本方面,即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并在所有国家都同样存在。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性质的国家,两种职能的具体内容、比重都有所差别,其总体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重要。简述立法自治权与一般地方立法权的区别。1立法主体的层级不同2立法主体的权限不同3立法依据不同4立法属性不同5制定的程序不同。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基本原则。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的统一、单一的国家结构2.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3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与执行4地方立法应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简述地方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地方立法草案的提出、立法议案的审议与修改、法案的通过和报批与备案。简述地方行政权的性质。1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2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实现地方公共利益3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的推行政令4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5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职权。简述中国司法权的地方配置模式。中国司法权在地方层面上的配置实行以“块块管理为主”的模式,即按行政区划,设立不同级别的法院和检察院,其司法管辖区域从属于该地方行政。立法管辖区域;地方各级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关系、人事管理、办案经费、物资装备等,均由地方负责供给和管理。每一级法院、检察院受同级党委的单独或双重领导,并受同级人大监督。简述地方政府的特点。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制度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与省相比,直辖市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是什么?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为止,中国共设有4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权利配置和机构设置采用职能调整模式2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向基层倾斜原则3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差异原则。简述地方立法权的构成要素。1)主体: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2)法律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特别授权 3)适用范围(或空间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所辖空间范围(领地、领空、领海)4)内容:制定、修改、废止权力 5)行使结果:表现为五种规范性法律文本(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四个经济特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6)调整对象:三大领域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的事项2.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3.除国家专属立法权之外,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行政法规的事项,地主可以先制定地主性法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是什么?弊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市管县”体制逐步失去当初的功效,成为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具体表现为1.由于大部分的经济、社会决策权归地级市所有,压抑了县级政府的公共行政创新精神,直接影响县级行政的效能;2.一些经济实力弱小的城市无法起到辐射、带动周边的作用,反而在与辖经济强县的博奕中耗费了本就不多的公共行政资源3.管理层次过多造成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高昂;4.出现“市”对“县”的“刮、卡、要”现象,使实行分税制后捉襟见肘的县级财政雪上加霜。同时,副省级市和“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痼疾:行政区划层次过多、同级政区之间规模大小悬殊、城市数量太少等。影响政府行为的WTO原则有哪些?公正或非歧视原则,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国内所有市场经济主体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待遇;公平竞争原则,要求用市场供求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如出现人为降低价格,则允许成员方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措施进行保护;透明度原则或公开原则,各国的贸易政策及政府的管理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要透明,成员方发生纠纷时,以公布贸易政策为解决依据;互惠原则,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合法合理的利益都应当给予充份考虑,使任何一方的正当利益不受损害或少受损害。简述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的构成。政治构成,共产党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地方政府中所占比例。学历构成,一般学历高低等同于能力高低。性别构成,根据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妇女干部在地方政府中应占有一定的数量。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干部在地主政府中应占有一定比例。年龄构成,不同年龄段的公务员在整体公务员队伍中所占比例。职务构成,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在整体公务员队伍中所占比例。简述任免干部的基本形式。三种,一直接任免。二中国共产党推荐,人大任免。中共地方各级党委对同级人大任免范围内的领导职务提出推荐名单,提请人大常委会或人大主席团通过法定手续将其纳入人大选举或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任免程序,实施任免。三中国共产党推荐,政府任命。由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党委提出相关人员的任免推荐建议,由地方各级政府履行行政任免手续。地方干部管理的主要制度。地主干部管理工作由地主各级党的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事行政部门具体执行,其主要制度包括党管干部原则,分部分级、任免干部、干部调配;地方干部的来源制度,一般干部和领导干部的来源;地主干部的鉴定考核制度。公务员的权利是什么?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享有权利如下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公务员的义务是什么?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义务如下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篇:2012行政管理本科 公共管理简答和论述题 经过整理

问答题:

1.试述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有: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公共利益的挑战。

2.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有那些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效能、效率、充分、公正、回应性与适当性。

一个组织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应该做到:每一个人都使学习者,彼此相互学习,学习促进变革,学习是持续的,学习是一项投资而非消费。

转换型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转换型领导应具备的特质是:创造前瞻远景,启发自觉意识,了解人性需求,鼓舞学习动机,树立个人价值及乐于工作。

你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有效地公共管理者必须做到:A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B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C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D必须具有耐心.E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F必须以民众为导向。G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公共管理推行顾客导向有那些深刻的涵义。A实行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关心的是顾客而非组织。B将顾客是为主要。资产组织的主要资产不在于盈利而在于顾客。C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工作的重点在于达成顾客的合理期待与愿望。D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加强与顾客的直接互动,针对顾客的需要,提供理想的产品和服务。

简述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异同。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有相似性,但也有本质差异。两者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都需要政策管理;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都要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等。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等多个方面。请简单描述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S是指优势(strength)、W是指弱势(weakness)、O是指机会或机遇(opportunity)、T是指威胁(threat)。SWOT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的一种方法。

何谓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有什么价值。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政策评估的价值在于它能向政府及社会提供政策绩效的资讯;重新检视政策目标及政策方案,以谋求政策改进之道;还可以作为形成政策问题或政策建议的基。

领导者主要具备那些领导权力。领导者主要具备

参考权、专家权、合法权、奖酬权、强制权。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技能。A技术性技能,只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B人际关系技能,对外联系、接触,对内联系上下级,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C概念化技能,指公共管理者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能力。D诊断技能,即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E沟通技能,利用各种媒介,有效、明确的向他人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的能力。试述公共管理民营化的优势与劣势。公共管理民营化的优势是(必须展开论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公共管理民营化的劣势是:可能会忽视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特权与贪污,公共服务的不公正,规避巧用,管理问题。

危机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包括:危机的疏缓,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应对,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能是什么?技术知能,组织知能,人际关系知能,知识知能。按佛兰奇的观点,领导权力分为哪几类?参考权,奖惩权,强迫权,合法权,专家权。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哪些优点?成本降低,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

何谓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政府失灵的原因为:(1)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3)内部性问题;(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5)另一种分配的不公平;(6)寻租(1分);(7)政策执行的无效率;(8)所有制残缺。

试述21世纪中国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1)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政府治理典范的变革;(2)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3)从以政府为本位和中心到新市场的政府;(4)从强势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5)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6)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7)从机械式的官僚组织到有机式的适应型组织;(8)从人治到法治。危机给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什么?(1)导致资源的损失,(2)导致发展计划的打断,(3)影响投资的气候和环境,(4)导致政治的不稳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人力资源的获取,(2)人力资源的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4)人力资源的维持,(5)人力资源的研究。

公共管理职业伦理包括哪些内容?(1)提供公共福利,(2)忠实地执行法律,(3)承担公共责任,(4)为社会树立典范,(5)追求专业的卓越,(6)促进民主。

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哪些缺点:(1)关于公共责任问题,(2)特权与贪污,(3)公共服务的不公,(4)规避巧用,(5)管理问题

4什么是市场失灵?请举例说明,市场失灵有哪些主要表现?市场失灵,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主要表现为:①公共产品的提供,②市场经济中的垄断,③市场经济的外部性,④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⑤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试论20世纪中国政府改革有哪些经验与教训?(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2)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4)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络,(5)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答: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2.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的内部性和政府的扩张性;政府腐败。

3.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形成互动应注意的问题。答:。(1)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局面。(2)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组织(3)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

4.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答: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主要包括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和其他机构。政策规划的原则是: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

5.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答:(1)政治因素分析: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再次,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2)行政因素分析:A、政策执行机构;B、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C、政策执行的资源。(3)沟通因素分析: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其次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第三要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

6.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原则。答:公共组织的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通过组织设计使公共组织的各个要素合理配置、有机结合、协调运行、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组织设计的原则是职能的目标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效能原则;法制原则;职、权、责一致原则;人本原则

7.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答:公共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变革需求的认知;(2)组织现状的诊断;(3)变革目标和方案的确立;(4)变革方案的实施。

1.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1)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把组织看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3)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4)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5)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6)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又重视资历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理念不同;(2)管理原则不同;(3)管理方法不同;(4)管理内容不同;(5)管理部门地位不同;(6)管理机制不同。

3.如何评估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答:如果我们把接受公共服务的对象--公众比拟为顾客或用户,那么只有当公共服务能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时,公共部门才是有绩效的。由此揭示了政府绩效评估上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即用户满意原则。公共部门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与衡量:(1)税负水平;(2)受益程度;(3)投诉申诉;(4)工作效率。

4.简释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答: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政

府行政信息的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公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的过程,公开其有利于公众其权利的信息资源,云寻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包括:1)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2)政府向社会和公民公开信息

5.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答: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应用系统;政府部门内部的种类信息应用系统;涉及政府部门内部的种类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政府电子化采购等。

1.以用户满意原则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需要公共部门如何去做? 答:要使用户满足,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必须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2)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3)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源,免公众的满意程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税负水平、受益程度、投诉申诉、工作效率

.如何评估公共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答:第一,税负水平。社会团体、企业、公众以纳税形式为自己消费公共服务而向政府付费。于是,在同等程度的公共服务下不同的税负水平,或者在相同的税负水平下不同程度的公共服务,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自然也会有高低之别。第二,受益程度。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是要对社会、企业、公众实现其自身所设定利益有所助益。因此,社会公众从行政服务中的受益程度应是衡量满意程度的核心指标。第三,投诉申诉。投诉申诉数量的多少、比率的高低,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行政绩效的优劣。第四,工作效率。效率虽然不宜作为政府绩效的综合性评价尺度,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政府某项具体工作如开会、验审、审批、事务处理之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3.如何进行公共管理伦理的建设?答: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建设需要做好:

(1)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2)加强公共管理伦理的管理,包括:设立公共管理的伦理道德机构和加强公共管理道德的职业训练。.2.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3.对公共机构实行绩效管理.4.由重视工作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5.通过多种形式的受权改善公共部门的工作.6.把需要服务的公众视为公共机构的顾客,通过调查倾听顾客意见,建立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做出,统治者普遍推崇亚当•斯密的”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基本上不进行干预,只扮演”守夜人”和”警察”的角色.2.福利国家阶段:西方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失业.贫困.环境.卫生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把摆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的措施与”福利国家”联系起来,提出了一套对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即国家干预经济和实现充分就业,在”

有效需求理论”指导下,建立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要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就必须进行大规模政府干预.3.新自由主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由于高福利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凯恩斯主义失宠,新自由主义兴起,主张自由竞争,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适当干预经济,反对国家调节经济过程,认为政府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过分

.公共管理客体的公共性.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2.管理性.公共管理是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工具取向的结合体.3.公众性.一方面,公共管理直接面向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活动是在公共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

和沟通活动.4.公开性.公共组织必须将公共政策.公共物品.公共事务向公众公开.5.非营利性.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一种旨在追求有效..2.健全非政府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3.建立竞争机制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4.非政府组织的自律与强化.5.发展国际,具体表现为:

1.政府权力扩展,引发官僚机构膨胀和政务人员剧增,预算增长.2.”寻租”现象泛滥,即政府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为了维护既得经济利益,通过合法形式或非法形式谋取非生产性经济利益.3.滥用权力以及腐败现象频繁发生.4.成本与收益的分离.5.执法监督乏力,行政效率低.6.政策不完善.滞后..8.所有制残缺.”政府失灵”.2.财政状况恶化.3.公共选择理论的推动.4.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加剧以衣信息革命.5.官僚主义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分析政策方案的优劣.可生性与有效性,确保政策科学有效.2.规范化原则.由于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公共问题复杂化及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的不确定性,都要求决策制定程序必须规范化.法制化.公开化.多元化.科学化.3.民主化原则.公共政策涉及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必须让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倾听公众意见和建议,一目标..2.灵活性.公共计划具有灵活性,以针对发生意料不到的事件而作必要的调整.3.整体性.公共计划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涉及所有的行为的一系列目标.4.准确性.公共计划具有准确性,以简明扼要地陈述清晰而明确的目标.5.连续性.公共计划具有连续性,以保证目标的实现.6.强制性.公代计划具有强制性,公共计划以公共权

.,以大局为重,以公共利益.总体目标为基本准则.2.自觉原则.公共管理协调应充分发挥组织人员的主观能动性.3.动态原则.公共组织内部活动和外部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4.周密原则.公共管理协调必须事先有周密计划,作.执行主体的作用.2.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是指忠实于决策,贯彻执行不走样.3.效率性原则.效率性原则是指公共管理执行要求迅速果断,讲究效率.4.组织性原则.组织性原则是指公共管理执行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安排和具体的组织协调活动,使各项工作处于有条不紊的操作过程之中.5.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公共管理执行要在忠实于决策的前提下,执行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员的管理,并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等做了规定.2.公务员管理制度化.建立以考试为核心的任用制度.严格培训制度.考核晋升制度.优厚福利制度等.由于制度规范,强化职业道德,公务员队伍比较廉洁.3.公务员管理科学化.对文官进行严格分类.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两个层级,使各级各类文官各司其职,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实现科学管理.4.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制.规定文官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不得以公职身份参加某些政治活动,要,忠于职守..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的基础和指南.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层级,可以划分为总体性目标.一般性目标.专门性目标等.所谓总体性目标,就是公共财政管理部门着眼于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通过科学的财政管理,确保公共财政职能的全面履行.所谓一般性目标,又可称为部门目标,就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围绕总体性目标,结合各自的实际,进行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谓专门性目标,又可称为专题性目标或阶段性目标,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实现,确立的专门解决一定问题或.预算收入包括:1.税收收入2.依照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3.专项收入 4.其他收入.预算支出包括:1.经济建设支出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4.国防支出5.各项补贴支出6.其他支出.预算收入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2.邀请招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用邀请招标: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代应商处采购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3.竞争性谈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用竞争性谈判招标: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4.单一来源采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用单一来源采购: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发生不可预见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必须保证原有一致性或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5.询价.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采用询价方

1.加速”费改税”的进程.2.开征新税种,扩大税收覆盖面.3.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4.适当调整消费税的政收范围和片收内容.5.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务税制度.6.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7.规范其他零星税

务的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的范围包括:

1.投资性支出.包括基础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以及地质勘探.科技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等费用.2.科教文卫支出.包括教育支出.科学支出.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3.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支出出.外交外事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国防支出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工业交通

.流通等,政府本身运转也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出现寻租腐败现象.政府的过度干预可能会带来公共物品的过度供给;政府运行效益难以评价,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益.效率也难以核算;处于垄断地位的政府也存在信息掌握不全面.信息不对称,很难了解公共物品的需要偏好等情况,因此会出现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的决策失误

.公共物品选择脱离实际等担医疗服务.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及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卫生监督任务的各级卫生机构共出组成.2.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社会安全网)三部门组成.3.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包括综合监督——卫生行政监督.综合检测——专业监测机

.2.安全与保密问题.3.网部建设合理投入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问题.4.数据的可信度和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增加一个人消费,不会影响原来的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新增消费者使用该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而不是指微观经济学中经常分析的产量增加导致的边际成本.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即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中,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和理解。答: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2)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主要存在职能的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重点是: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3)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谈谈你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答:阻力是动力的对立面,有动力就有阻力。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认知;(2)利益;(3)成本;(4)组织惰性;(5)变革的不确定性;(6)习惯性。公共组织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不让那些阻碍变革的因素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消解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量降低。为此,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A、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强弱;B、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C、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D、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与程度;E、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的抑制心理;F、强化革新行为;G、折中妥协;H、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I、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

1.试述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对策。答: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得到集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公务员的“进”、“管”、“出”三个环节的具体规定上:(1)进入环节。包括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调入。(2)管理环节。包括考核、奖惩、纪律、职务升降、职务任免、交流与回避、培训、工资保险福利等。(3)退出环节。包括辞职辞退、退休、调出。

2.谈谈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的认识。答: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1)分类机制。主要是职位分类,以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为核心;(2)竞争机制。包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考绩考核、功绩晋升、适才适用、同工同酬、劳酬相符等;(3)保障机制。主要包含:公务员的职业身分保障、政治权利保障、经济权利保障、救济权利和其他法定权利的保障等;(4)激励机制。现代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通过以下管理环节和措施予以保证:人事奖惩、考绩考核、职务升降、在职培训、工资晋级、辞退和奖金等;(5)更新机制。包括:退休退职、教育培训、交流调配、任职回避、辞职辞退、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完善等;(6)监控机制。监控包括:公务员的纪律、行政惩戒、人事档案等

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答: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策略有:(1)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意识,并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进(改变政府垄断地位,将组织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相结合)(2)转变观念,建立民本主义的绩效观念(从公众的立场和角度来评估部门和个人的绩效);(3)绩效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完善政策和加强快立法);(4)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则;(5)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组织和权力机关评估、专家评估、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6)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重视精神激励,个人激励和团体激励,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结果导向激励);(7)重视管理者的作用。

2.试分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效率至上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并论述解决的对策。答:在传统的公共管理过程中,效率原则一直是评价公共部门绩效的最高标准。正如专家所言:在行政学中,基本的善就是效率。即以最少的成本、消耗做相应最大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如我们的公路、公共设施建设缺少计划性。但是作为公共部门来讲,仅有效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考虑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极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评估标准,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效率至上使人们忽视了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公平与民主是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效率固然重要,但是背离了核心价值,就会失去它服务于公众的基本宗旨第二,效率至上使人们专注于公共部门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其活动的价值前提。所谓价值前提就公共部门在进行一切活动时,是否来自于公众的真正需要,如果不是公众所需要的,那么这些活动就毫无意义。正像戴维.奥斯本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在做一件我们不该做的事情上效率很高,那是再愚蠢不过的。”第三,效率至上使测评偏向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对公共部门进行评估不能简单的关注活动的投入和产出

上,要看实际效果,高效率的努力并不一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3.阐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答: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包括:(1)行政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2)立法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不信任表决权等作用;(3)司法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诉讼责任和侵权责任。

五、案例分析 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中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杂费、书本费的‘一费制’收费制度。” 请依据公共政策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一政策。答:1.本政策是国务院根据我国贫困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正确决策。2.以政策规划原则中受益原则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此案例。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的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3.本政策有明显的针对性,关注的是接受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对推进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4.改变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状况就是促进了我国整体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政策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案例分析二“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了,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始在中国公用数据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上建网站,可以将各部门的名称、职能向公众公开,及时宣传各项政策、法规,公开各项活动了。一时间反响热烈,叫好制胜不绝于耳。

这是一篇反映政府上网的评论报道,请结合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答: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和应用时期。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第一,对快速发展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政府网站上发布的只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信息,一些基层干部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电脑远未普及,基层干部截留政策。第二,政府信息化缺少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障。政府不对接收到的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和答复,缺少实际操作性。第三,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不高。有些信息已经陈旧过时,缺少利用价值。1999年3月3日,政府上网一个多月后,信息产业部门的官方网站其“自费索引”上提供的竟然还是1998年3月31日的价格。

改进对策:第一,发展重点依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将中央和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重点进行区别

对待。第二,提高政府网站服务能力。进一步完按照他们以为“通行”的方法,向劳务输出国的依据,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善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第三,不断创新有关机构送了礼。结果受礼者被该国司法机关逮答:(1)目前我国的矿难很多,暴露了政府在监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捕,我国驻该国的劳务输出的办事机构也被查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政府案例分析 三 中共新领导层执政严厉 官员问封。公共部门的责任意识差,缺乏对服务对象的责任责制震动中国政坛请依据公共管理伦理的基本原理(含义)分和义务无疑是重要原因。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电 上海一家媒体析案例中我国涉外人员的做法错在什么地方?(2)“人民授予公共部门多少权,公共管理部门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新领导层上任之初的一系列答:公共管理伦理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就要负起多少责”,这说明公共部门的权力和责举措:四月二十日免去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同文化的因素任是统一的。好政府就应是负责任的政府,公共长孟学农的职务,近日免去海军司令员石云生、的影响,表现为:尊重、诚信、公正、廉洁、负管理责任可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主观责海军政治委员杨怀庆的职务,标志着官员“问责责、民主、程序正当等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任指管理者对责任的感受和信赖。客观责任指按制”将逐步在中国确立,这使中国政坛为之一振。是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案例中的工作照法律对管理对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结合以上案例说明你对公共管理责任的认人员“送礼”的行为违背了以上的行为准则。(3)对违法矿主和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识和理解。案例分析六

任,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提高事故赔偿标准,实答:1.公共管理责任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责任自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行行政问责制,并严查公务人员失职渎职和事故机制保证。建立官员问责制就是政府落实责任机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实背后的腐败问题。加强公共管理的责任需要相制的具体体现。2. 广义的公共管理责任就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即免收学杂费、免费提应的责任机制作为保障,这种机制主要包括行政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公共利益的追求和分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和司法控制机制。通政配使公共管理主体必然要承担的责任。狭义的则请你依据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谈谈对这一府部门的努力保证这三种机制的顺利运行,才能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政策,道德等社会政策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加强公共管理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答:(1)说明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主要有:公正务。公共管理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为行政监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则。(2)公共这个办法侧规划的收益原则特别3.提高官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他们为公共服务注意反映了特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在的质量和态度,打破“能上不能下的”陋规,建政策的规划价值取向上向那些最需要得到政府立一种更直接更有效地官员淘汰机制。关照的人倾斜,使之收益。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案例分析四我国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学生实行“两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免一补”的政策,正体现了这一点。(3)这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采取了一政策施行的非常及时,这不仅降低了中小学生失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生育实行高额罚款。学的概率,又大大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失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望政府部门积极监督保障此项政策的落实。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案例分析七 款10000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你如何看待以上这些情况?请依据公共政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策规划的原则或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分析此案作的艰巨性,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例,说明你对“缴够了社会抚养费”,就可生二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胎,”这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分析公共政策未得答:(1)说明政策规划的原则主要有:公正原则、到有效执行的原因,并提出其对策。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2)答:导致该项政策未能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有: 政府规划要坚持公正的原则,由于政策规划过程(1)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中难免会存在利益博弈的现象,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2)执行政策的行调节“超生”现象应坚持公正原则,遵循制度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程序,最大限度的考虑各方利益,做到公正全面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的解决问题。(3)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事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实标准和价值标准。事实标准指这一政策的实际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3)政策执行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价值标准是指着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一政策在价值评定上是否公正、符合社会大多数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沟通不畅,政策对象人的利益。(4)在对生二胎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需考虑实际情况,坚持政策规划的原则,做到赏理解,而政策执行者宣传不够,解释工作不到位罚分明,这样才有利于政策规划的建设。等。案例分析八

有效执行政策的对策:可针对上述问题阐述对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策。管理总局5日通报了近期五起煤矿特大瓦斯爆炸案例分析五 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我国某涉外单位,负责组织到某国的劳务输 “人民授予公共管理部门多少权,公共管理部出工作。该单位人员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便门就要负起多少责”请以公共管理的责任为理论

第四篇:统计学(简答)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

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例如我们要研究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总体则是开发区范围内的所有工业企业,总体单位则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什么是统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中,统计学是指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来确定;而典型调查中调查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的;(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基本情况;而典型调查是用于分析研究并推断总体。(3)推断总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同。重点调查不能用来推断总体,而典型调查虽然可以推断总体,但由于是有意识地选取单位,所以难以保证可靠性和准确性。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区别?

重点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抽样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而掩盖了总体在其它标志下的差异。分组标志的选择,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及反映现象内在联系的标志来作为分组的标志。

●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统计分组是指按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以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因素? 结构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总体的内部构成,从而认识事物各个部分的特殊性质及其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比例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总体内部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较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强度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动态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动态。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主要用于检查和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区别何在?

强度相对指标同其它相对指标比较起来,其区别在于:用以进行对比的分子、分母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前者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的,只能用文字表示;后者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如成绩、工资。●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有什么区别? 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的;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一是二者反映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相对单位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总体而言;二是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回答,而质量指标则都是用数值表现的。

●简述并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区别与联系

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 是标志表现。

●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在于: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综合性,而标志则不具有综合性;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则并不都具有可量性。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在于:标志是指标的计算基础,没有标志就没有指标,指标的数值是通过对标志值的汇总而得到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的关系如何?

数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数量指标是质量指标的计算基础,质量指标是数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是数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国家统计的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国家统计兼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系统的职能。三种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信息职能是咨询、监督职能的基础;咨询职能是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监督职能是在信息和监督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

按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和问卷调查。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等六项内容。●简述并举例说明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不同

答: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例如:对大型煤矿的产量及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对所研究的总体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借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它们不同有:(1)选取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是是根据重点单位标志 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统计分布就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排列。形成总体中各的一种调查方式。三者都属于非全面调查,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其实质是把总体其区别在于:第一,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的全部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不同,重点调查的调查单位是客观存在的;形成的数列,所以又称分配数列或分布数典型调查的单位则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列。

地选择出来的;而抽样调查的调查单位则统计分布由两个构成要素所组成:总体按是按照随机的原则在总体是抽取的,不含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有任何主观意识。第二,调查的目的不同,次数。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分重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总体的基本情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况;典型调查是为了对总体进行典型推断

和典型事例分析;而抽样调查的目的则主●变量分组有哪几种?各自的运用条件是要是为了推断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什么?

●简述抽样调查的特点和优越性 变量分组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之特点:(1)用部分推断总体(2)抽样调查分,在组距式分组中又有等距式分组和不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3)抽样调查的等距式分组两种形式。对于离散型变量来误差在事先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4)抽样说,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较小,可采用调查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单项式分组;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很大,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变量值的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组距式分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组。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只能采用组距作用:(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式分组。在进行组距式分组的时候,如果的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标志值的变动比较均匀的话,可采用等距果 式分组;如果标志值的变动很不均匀的话,(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的则要采用不等距式分组。

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组数和组距的关系如何?等距分组和不

等距分组的运用条件是什么?

●简述并举例说明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组数和组距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一般来关系

说,组距小,组数必然多;组距大,组数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必然少。反之亦然。在标志值变动比较均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匀的情况下,宜采用等距式分组;在标志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值变动很不均匀时,宜采用不等距分组。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哪些分类? 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者。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概念不是固定不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变换。

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按反映时间状况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的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时一致,如对工业企业普查,有时不一致,在统计分组在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的单如对企业设备进行调查。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

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统计分布包●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括两个要素:一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答: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什么是变量分组?按变量分组的目的是系: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总体和个体什么? 的关系:调查对象是调查目的所决定的是变量分组就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变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量分组选择反映总体单位数量差异的数量位就是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承标志作为分组标志,目的是通过各组在数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是量上的差异来区分各组不同的类型和性调查对象组成要素。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质。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如何区变化二者可以互相转化;2)调查对象与填别?

报单位的关系: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总体单位总量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的指调查资料的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标,在一个特定总体中只能存在一个单位3)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关系:调查单位和总量;而总体标志总量则是说明总体综合报告单位都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调查数量特征的指标,在一个特定的总体中可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以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二者之间随研的:有时是一致的例:全国人口调查中,究目的的不同可以相互转换。

调查对象是全国总人口,调查单位是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如何区别? 填报单位是 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时期指标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报单位不一致;而全国住户调查中,全部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属于连续发生的住户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 户,填报单现象,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有经济意义,位是 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其数值的大小同时期的长短成正比关系。致;(又例如:在对某种工业企业设备使时点指标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用情况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部该种设备,时刻上所处的水平,现象本身不是连续发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填报单位是每家生的,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无意义,其数工业企业,这时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值的大小同时间间隔长短没有关系。致;而在对工业企业现况调查中,全部工●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的特点和作用如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每家工业何?

企业,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

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具体地表明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如何正确选择分现象的规模和水平。其作用:一是具体表组标志?

明现象的规模和水平,二是计算价值指标统计分组是指按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现象总的基础。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单位计算的体的内在特点,把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总量指标,价值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一种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它的主要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作用在于综合表明总物量在不同时间的变选择分组标志,这是因为选择什么样的分动程度。

组标志就有什么样的分组和分组体系,它●统计中常用的相对指标有几种?各有什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统计任务的完成和目的么作用? 的实现。分组标志一经确定,就突出了总常用的相对指标有六种: 1

指标的性质不同;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同(一般用复名数表示);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互换有正、逆指标之分;作用不同。

●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结构相对指标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用于说明总体内部结构的综合指标。其特点是:(1)用于对比的分子分母是同质总体内的部分数与总体总数之间的关系;(2)计算结果一般用成数或百分数表示;(3)各组比重之和等于是100%;(4)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其特点是:(1)用以对比的分子分母是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2)用于对比的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3)计算结果可以用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比例的形式表示;(4)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如:男女学生各占比重分别为60%、40%,是结构相对指标;男女学生比例为60:40是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特点?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其特点是: ⑴用于对比的分子分母指标不属于同一总体;

⑵用于对比的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⑶计算结果一般以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⑷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算术平均数同强度相对数的区别是什么?

算术平均数同强度相对数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算术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之间的关系,分子依附于分母,分母是分子的承担者,而强度相对指标则没有这种严格的要求,用以对比的两个总量指标不要求是同一总体的;其次,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分母不能互换,而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则可以互换,且有正、反指标之分。

●什么是权数?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权数的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举例说明。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是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在计算平均数时由于各组次数的多少或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的大小对平均数的大小有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将其理解为权数。其作用主要在于权衡平均数的大小。

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权数相等时,比如计算某厂工人平均工资,当各组工人数完全相同时,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的相同的。●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绝对指标,由于它与平均指标有相同的计量单位,所以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还同标志值水平的高低有关。因此,为了排除标志值水平高低的影响,有必要计算变异系数指标(变异指标与平均指标之比),以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为什么要计算变异系数?

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绝对指标,由于它与平均指标有相同的计量单位,所以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还同标志值水平的高低有关。因此,为了排除标志值水平高低的影响,有必要计算变异系数指标(变异指标与平均指标之比),以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什么是平均指标?它的特点和作用如何?平均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它的特点在于它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其作用是: ⑴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⑵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的发展水平; ⑶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它的意义在于它把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抽象化了。其作用是:

⑴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 ⑵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

⑶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什么是总量指标?它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作用如何?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其作用是: ⑴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⑵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 ⑶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对应值是随机的,而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的对应值是确定的;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y = f(x)表现,而相关关系则不能。

●什么是相关关系?分为哪几类?如何判断相关密切程度?

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因素标志的每个数值都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与之对应。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分,有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有正相关和负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有单相关和复相关。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标准为:

(1)当|r|=1时,两变量完全线性相关,表现为确定的函数关系。

(2)当0<|r|< 1时,表示两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相关。|r|的数值越大,越接近于1,表示两变量的直线相关程度越高;反之|r|的数值越小,越接近于0,表示两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程度越低。通素;而在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

同度量因素是指能够使不同度量单位的复杂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或比重的因素。

同度量因素的时期,要根据编制指数的具体任务和指数式的现实经济内容来确定。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应固定在报告期;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应固定在基期。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为什么又要强调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独立形式?

平均指数做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存在的条件: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在p0q0这个特定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在p1q1这个特定权数条件下。平均数指数只有在这样特定的权数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关系。

●进行动态水平和速度分析分别运用哪些指标?

进行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主要有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数列速度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如何?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的关系如何?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如何?

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由于对比基期的不同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比较的基础不同有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特点是:

⑴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

⑵抽样推断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⑶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⑷抽样推断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的。

●什么是抽样误差?为什么它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计算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单位的结构,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由于思想、作风、技术等原因产生的误差,一般来讲是可以防止和尽可能避免的;抽样误差则是由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引起的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的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主要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误差是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主要依据,所以要计算它。

●参数估计的优良标准是什么? 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参数和统计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参数是由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或属性决定的反映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全及指标;统计量是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属性决定的样本指标。

参数和统计量之间的区别在于参数是唯一的确定的量,而统计量是随机的,是随样本的不同而不同的随机变量。

参数和统计量之间的联系在于样本来自于总体,总体是样本的母体;统计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做为总体参数的代表值;统计量和参数的结构是一致的。

●什么是概率度?什么是置信度?二者的关系如何?

抽样误差的概率度是测量估计可靠程度的一个参数;置信度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抽样误差的范围越大,则概率保证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点估计是以样本指标的实际值(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直接作为相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区间估计则是根据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要求,利用实际抽样资料,指出总体被估计值的上限和下限,即指出总体参数可能存在的区间范围。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以样本指标作为估计的基础。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在于,点估计没有考虑和涉及抽样误差,直接以样本统计量代替总体参数,而区间估计则是在计算出的抽样误差的基础上指出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从概率度t、抽样误差范围Δ和抽样平均误差μ的关系式Δ= tμ中可以看出,当平均误差μ一定时,允许的误差范围越大,则概率保证程度也越大,当抽样误差范围一定时,平均误差μ越小,则概率保证程度越大。

●什么是相关关系?它与函数关系有什么不同?

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因素标志的每个数值都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与之对应。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不同表现在:

常的判断标准是:|r|< 0.3称为微弱相合指数的变形存在。离开了这个特定的权关,0.3 <|r|< 0.5称为低度相关,0.5数平均数指数就不是综合指数的变形,而<|r|< 0.8称为显著相关,0.8<|r|<1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指数计算形式了。称为高度相关。

●在一般情况下编制综合指数,对数量指(3)当r>0时,表示两变量为正相关,标指数要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当r<0时,表示两变量为负相关。

对质量指标指数要以计算期数量指标为同●什么是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举例度量因素,原因何在?而这种同度量因素说明。

所属时期的确定方法,又不能机械地加以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一致应用,又是什么理由? 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如广告费增加与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品销售额上升之间的关系;因素标志与结一方面要考虑指数式组成的现实经济内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相反的相关关系为容,另一方面要考虑保持指数体系的严格负相关,如商品价格上扬与商品销售量减关系,以利于进行因素分析。对于质量指少之间的关系;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标指数的编制来说,我们关心的是同现实量变动互不影响的关系为零相关,如工人实际成果相联系的质量指标的变动,而不的出勤率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是同以往时期相联系的质量指标的变动,●相关系数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利用相关既要计算质量指标的变动程度,也要计算系数来判别现象的相关关系?

在计算期条件下由于质量指标变动的绝对相关系数r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影响值。对于数量指数的编制来说,主要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是考虑同质量指标指数相对应,以保持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与±1之间,数体系的严格关系,借以进行因素分析。当r为正时表示正相关;当r为负时表示上述的指数分析中的同度量因素的确定方负相关;当r为0时表示不相关;当r为法,主要立足于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具±1时表示完全相关。(具体标准同45题)有普遍的应用意义,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原●简述相关分析的含义及相关的种类。则,仅仅是指数分析方法中的一而已,所答:相关分析就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以不能机械地加以应用。

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研●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究二元总体和多元总体的重要方法。分类系?

有:(1)按相关的程度分类有完全相关、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区别在于:一是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三种;(2)按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前者是先综合后对方向分类有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3)按比,后者是先对比后综合;二是应用条件相关的数学形式分类有线性相关和非线性不同,前者必须使用全面材料,后者则没相关两种;(4)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分类有有严格的要求;三是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一元相关和多元相关。不同,前者不仅能对复杂现象的总体变动

方向和程度进行测定,而且可以进行因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分析,以测定在总的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响方向和程度;后者一般只用于测定现象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则是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一般不进行因素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关系的形态,分析。

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用以近似表达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联系在于在一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存在着变形关法。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为:

系,即平均数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1)相关分析既研究因果关系,也研究共形形式使用。

变关系;回归分析只研究因果关系。●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有何区别?(2)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区别在于:改变两变量的地位不影响相关系数的数一是平均数指数是对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值;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的地位是不能均,而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平随意改变的。均指标对比;二是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3)相关分析中的两个变量可以都是随机有变形关系,而平均指标指数则没有;三的;回归分析中只有因变量是随机的。是平均数指数反映的是总量指标的变动方(4)相关分析能确切地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向和程度,而平均指标指数反映的是平均关方向和相关的密切程度,但不能说明变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什么是动态数列?它的意义何在?编制析则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动态数列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的具体表现形式,但不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动态数列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的一系列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 后形成的数列。其意义在于它是计算动态(1)二者都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速度,计分析方法。预测现象发展趋势的基础。

(2)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编制动态数列时应在保证各指标数值可比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以相的前提下做到:时间长短前后一致、总体关分析为基础。

范围统一、计算方法统一、经济内容统一。●拟合回归方程yC =a + bx有什么要求?●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回归方程中参数a、b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点?

拟合回归方程的要求是找出合适的参数a、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总量的b,使y与yC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参数a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称为时期数列;由反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参数b称为回归系数,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的时点指标构表示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成的数列称为时点数列。二者的不同点在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于: ●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期的要求。

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个指标值不具有连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续统计的特点; 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2)时期数列中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点,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值不能相加; 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3)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中的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2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1即为平均增长速度。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对个别现象的数量差异进行抽象化,概括出一般水平。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是计算依据不同,前者依据的是时间数列,后者依据的是分配数列;二是抽象化的内容不同,前者抽象的是某种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后者抽象的是现象在同一时间不同总体单位上的差异;三是前者是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后者反映的是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在动态数列分析中,为什么要注意速度指标同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

现象发展水平分析是发展速度分析的基础,速度分析是水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能从多个角度对现象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以求得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一,要注意把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同隐藏在其后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第二,要注意把平均速度指标与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结合起来;第三,在进行长时期的动态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各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段分析,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说明总平均速度。

●什么是动态数列?构成要素是什么?与变量数列的区别有哪些?

动态数列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其构成要素,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同反映现象总体单位数分布状态的分配数列比较起来,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静态数列,后者是动态数列;前者反映的是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后者反映的是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前者的构成要素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后者的构成要素是时间顺序和各时间上的指标值。●说明求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方法的特点。

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推算最末一年的定基发展速度和实际资料的定基发展速度一致。方程式法侧重于考察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按这种方法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全期各年实际资料总数一样;而推算的各年定基发展速度的总和与实际资料的定基发展速度的总和也是一致的。

●作为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数量方面有哪些特点?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特点有:社会性、总体性和变异性。

●调查误差有哪些种类?调查资料的检查是检查哪一类误差?

统计调查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种。调查资料的检查主要是对登记性误差进行检查,即审核和订正发生在调查过程中的登记性误差。

●简述统计指数的分类?

按反映的对象分有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总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按所表明的指标性质分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分有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应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统计指数的作用?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态;分析现象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第五篇:国际金融简答

1、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答:国际储备对于持有它的国家主要有下述四方面的作用:(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4)影响货币发行量。

2、经常转移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各级政府(官方)和其他部分(私人)两部分经常转移。政府经常转移的国外损赠者或受授者为政府部门或国际组织,它涉及政府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定期费用、军事和经济援助、战争赔款等。其他部门经常转移的国外捐赠者或受授者为政府和国际组织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它涉及转让、继承、捐赠、退休金支付等。经常转移记载无需偿还的实物和金融资产的所有权跨国转移,但是,不包括固定资产的所有权的跨国转移。

3、储备资产的具体有哪些?

答:储备资产是储备及相关项目的简称,指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为应付国际收支方面的需要而持有的资产。这些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即中央银行作为储备持有的黄金)、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特殊的账面资产)、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自由提取的资产)、外汇资产。与储备相关的项目还包括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的信贷(不包括储备部分提款)、对外国官方负债(本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对非居民的负债)和例外融资(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资金融通措施,如中央银行对外借款)。

4、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为了在调节国际收支时能够对症下药,我们需要找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根据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国际收支失衡被分成五种基本类型。

(1)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指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周期性失衡。指各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3)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指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4)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指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5)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它指一国产业结构不适应世界市场变化而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

5、简述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

答:持续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首先,表现在它会带来失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由于外贸乘数的作用,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要成倍地高于逆差额。其次,它会造成本币对外贬值压力,从而影响汇率的稳定,并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此外,若一国政府要维持汇率稳定,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可能引起外汇储备减少;若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就会影响该国的国际信誉。当政府使用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稳定汇率时,则会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6、简述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作用。

答: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加,并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政府由私人手中获得外汇时,要付给他们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因此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往往会带来国内物价上涨。其次,一国持续的顺差意味着其他国家存在持续的逆差,容易引起国际矛盾,不利于该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政党发展。此外,长期的顺差会带来本国货币对外升值的压力;若政府不愿让本币升值,就需要相应增加外汇储备,并可能引起外汇储备数量过多。

7、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有哪些局限性?

答:(1)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影响其国际收支调节作用的发挥。(2)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见效较慢。(3)市场调节机制无力解决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4)在市场调节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国民收入、价格、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变量的变化可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5)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极调节国际收支,这有时使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受到限制。

8、简述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答:(1)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或临时性向外借款来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政府进行需

求管理的主要手段。(3)汇率政策。指政府通过影响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4)直接管制。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9、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2)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带来过大的消极影响。(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带给国际社会的刺激。

10、简述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

答:在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增强趋势,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也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具体说来,1979年以来我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外贸计划、外汇管制、汇率政策、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等。(1)外贸计划。外贸计划包括外贸收购、调拨、出口、进口、外汇收支以及其他有关计划的编制、下达和执行。(2)外汇管制。(3)汇率政策。(4)税收政策。(5)信贷政策。

11、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是:(1)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即持有国际储备所相应放弃的实际资源可能给该国带来的收益;(2)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3)政府的政策偏好;(4)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5)该国的对外交往规模;(6)该国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7)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8)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

12、发展中国家调节国际储备不足通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1)通过出口退税、出口担保、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等手段鼓励出口;(2)以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限制进口;(3)以外汇管制和延期支付等办法限制资本外流;(4)货币对外贬值。

13、我国国际储备有哪些特点?

答:我国国际储备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重大调整。(2)外汇储备在我国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3)我国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增长幅度较大。(4)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我国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

14、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的三个原则:(1)坚持储备货币多样化,以减少汇率变动

可能带来的损失。(2)根据对外支付的需要确定该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3)随时根据外汇市场的汇率运动趋势调整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

15、广义的外汇包括哪些内容?

答: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金。这里使用的便是广义外汇概念。人们通常以美元、英镑、日元等各种外国货币的名称来表示外汇,它们所代表的往往不是相应的外国钞票,而是相应的外币有价证券和外币支付工具。

16、简述一篮子货币的内涵。

答:一篮子货币指由多种国家货币按特定的权数组成的货币单位。由于货币篮中各种货币的汇率变动方向并不一致,货币篮所代表的价值可以相对稳定。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属于钉住美元的钉住汇率制,它只是维持港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并听任港币随美元汇率波动而对其他国家货币浮动。

17、简述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答:(1)国际范围内的资本资产组合投资。(2)国际范围内的投资套利活动。(3)国际间接投资的“自增强”倾向。

18、简述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经济效应。

答:(1)发达国家在输出资本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2)延长了产品和产业生存空间。(3)通过独资、控股等方式可以控制东道国的某些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并利用自己的垄

断地位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19、试比较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

答:浮动汇率制能够取代固定汇率制,在于它有一些长处:(1)它具有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2)有助于遏制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潮。(3)使各国政府摆脱了固定汇率制对经济政策自主权的约束。(4)它有更强的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生命力。(5)它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现实生活中,各国都不是完全听任汇率浮动,因为自由浮动具有一些缺陷:(1)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带来外汇风险,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它们的顺利发展。(2)它削弱了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助长了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倾向,各国政府无需通过抑制通货膨胀来履行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3)会助长金融泡沫,即金融资产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4)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钉住汇率制的货币特别容易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20、影响汇率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汇率制度。一国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取决于该国的国情以及它是否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汇率制度的主要因素是:(1)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2)贸易依存度;(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4)相对通货膨胀率。(5)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21、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六个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为1949-1952年。我国实行具有爬行钉住汇率制特点的汇率制度,在此阶段,人民币汇率频繁调整,调整幅度有时很大。第二阶段为1953-1973年初。我国实行钉住美元的钉住汇率制,1955-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始终不变。第三阶段为1973-1980年。我国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第四阶段为1981-1984年。我国实行双重汇率制。非贸易外汇收支结算继续根据按一篮子货币定值的官方汇率,贸易外汇收支结算根据外汇内部结算价。第五阶段为1985-1993年,我国实行官方利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汇率制。第六阶段从1994年至今,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2、简述人民币汇率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答: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民币汇率从长期来看呈稳中有降趋势。这种汇率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的有利影响。(1)人民币贬值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发展。(2)人民币贬值推动了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3)人民币贬值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4)人民币贬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贬值带来连年贸易顺差和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相应产生了通货膨胀压力。在199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为212亿美元,目前已超过14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上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量在结汇售汇制下,转化为10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增量,这是使我国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因素。而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小幅上升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23、简述人民币反常的汇率现象及原因

答:在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运动中,隐藏着两种反常的汇率现象:我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但人民币反而对美元升值,在人民币汇率上升时,我国仍然存在国际收支顺差。第一种反常汇率现象的原因是:(1)在1994年1月1日的汇率调整中人民币贬值过度,显著背离出口换汇成本;只有在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的情况下,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才会促使它下浮。(2)自1994年以来,我国连年国际收支顺差,产生出人民币汇率上浮的压力。第二种反常汇率现象的原因是:(1)我国实行了出口退税等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对资本流动特别是资本外流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进口关税高于发达国家,这些政策有利于我国在人民币汇率上升时保持国际收支顺差。(2)在我国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已达一半以上;人民币汇率上升能够降低进口原材料的成本,相对减轻了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消极影响。(3)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国内生产竞争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自1994年以来占新增出口的80%份额。(4)从根本上看,尽管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然低于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汇率,使我国得以维持对美贸易顺差。

24、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1)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该国的出口量会增加,进口量会下降。(2)汇率变动对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汇率的心理预期。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资本流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数次下调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大量利用外资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5、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汇率变动可以影响国际储备总量。例如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带来国际收支顺差时,会使该国外汇储备相应增加。汇率变动也可以影响外汇储备结构。例如当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时,持有该外汇储备的国家便会蒙受一定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它们可能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26、汇率对国内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1)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上升。(2)汇率对国内产量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使该国产量增加。(3)汇率对就业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往往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4)汇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根据近几十年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政府实行压低本币汇率的政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7、简述外汇管制的目的。答:(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2)稳定本币汇率,减少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3)防止资本外逃或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4)增加本国的国际储备。(5)有效利用外汇资金,推动重点产业优先发展。(6)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能力。(7)增强金融安全。

28、外汇管制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答:(1)汇率扭曲,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3)出现外汇黑市,而且外汇官价和黑市并存可能带来权钱交易。

29、外汇管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答:(1)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2)对进口外汇的管制。(3)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4)对资本输入的外汇管制。(5)对资本输出的外汇管制。(6)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7)复汇率制。

30、实现经常项目下货币可兑换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汇率水平比较合理,能真实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否则,实现货币可兑换将导致外汇供求严重失衡,使它难以持续下去。(2)政府拥有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能够应付人们的兑换要求。(3)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4)市场机制有效运行,产品和要素市场价格信号能够传递真实信息,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积极反应。

31、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有哪些重要意义?答:(1)它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利于塑造我国开放社会的形象,能够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往来。(2)它改进了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3)它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4)它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货币兑换的需要。(5)它将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深入。

32、简述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1)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4)停止发行外汇券。(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

33、以邓宁的国际直接投资折衷论,阐述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动机是什么?

答:(1)各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及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动,投资者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2)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要求更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作为服务和引导。(3)各国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纷纷放松资本管制,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的浪潮增大了国际资本直接投资的利润空间。

34、当代资本国际流动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2)区位和部门配置发生结构变化。(3)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膨胀。(4)国际金融创新的。(5)跨国公司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

35、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答: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解决债务危机,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进行了种种尝试。(1)最初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让债务国有能力不断支付利息,重新安排大量贷款并对原有债务重新安排。(2)贝克计划。1985年美国财长贝克提出了为债务国提供新贷款或重新安排债务期限,而不是简单地依靠紧缩经济来平衡国际收支。(3)布雷迪计划。1989年,美国财长布雷迪提出了如果有国家和债权人愿意减少其部分债务,作为交换,这些国家和债权人剩下的债权将得到世界银行借出资金的“强化”担保。

36、简述国际金融危的制度背景。

答: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都是因为某种制度安排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并最终促成这种制度的崩溃,这些制度缺陷包括:(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制度缺陷。(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制度缺陷。(3)牙买加体系下的制度缺陷。

37、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易变性。

答:资本国际流动的易变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相对较小。(2)信息不对称。(3)资本流动的逆向效应。

38、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内部因素是什么?

答:(1)宏观经济政策失误。(2)亚洲模式的局限性。(3)汇率政策的失误。

39、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传递?

答:(1)经济类型的相似性。(2)货币的一体化安排。(3)过分依赖资本流入的国家。

40、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答:(1)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增长放慢。(2)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受阻(3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

41、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道国经济发生哪些影响?

答:(1)经济危机引发经济、社会危机。(2)金融危机对经济秩序的强烈震荡。(3)补救性措施对危机国的不利影响。

42、简述外商直接投资的曲折发展历程。

答:(1)第一阶段:1979-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外商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2)第二阶段:1983-1991年出现外商投资的第一次高潮。(3)第三阶段:1992-1996年,出现外商投资的第二次高潮。

43、我国对外债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在保证外债规模适度的宏观控制下,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降低筹资成本,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对外资的需求,建立健全外债经营管理体制,保持合理的外债规模和债务结构,发挥外债的最大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对外信誉。

44、我国应如何加强金融安全?

答:(1)引导外资的产业投资。(2)避免“超国民待遇”。(3)支持民族企业。

45、我国对外投资的原因是什么?

答:(1)寻求和占有更广阔的市场,企业通过跨国发展,可以取得原先局限于国内所无法获得的某种有利的经营条件。(2)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3)更好地利用外资。

46、如何支持民族企业发展?

答:(1)市场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变经营机制。(2)严厉打击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3)坚决打击走私贩私活动,保护市场的正常秩序。(4)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47、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的主要内容。

答:(1)建立常设机构组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3)促进汇率稳定,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4)协助会员国建立针对经常项目的多边支付制度。(5)向会员国提供临时性资金。(6)缩短会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时间。

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哪些特点?

答:(1)贷款对象为成员国政府。(2)贷款用途仅限于解决成员国中短期国际支付困难,贷款用于经常

项目支付。(3)贷款额度与成员国认缴的份额挂钩。(4)贷款期限一般为3-5年。(5)贷款利率在总体上低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但是二者差距有缩小趋势。(6)贷款本息均以特别提款权为计算单位。(7)贷款采用提款的特殊形式,除某些专项贷款之外,借款国在获得贷款时要用本国货币购买等值的外币或特别提款权,通称提款;在偿还贷款时要用外汇或特别提款权换回本币,通称购回。(8)提用种类贷款均需一次支付手续费0.5%。

4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答:(1)通过发行特别提款权来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供应和分配。(2)通过汇率监督促进汇率稳定。(3)协调各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活动。(4)限制外汇管制,以促进自由多边贸易结算。(5)促进国际货币制度改革。(6)向会员国提供技术援助。(7)收集和交换货币金融情报。

50、简述世界银行的宗旨。

答:(1)通过促进生产性投资,以协助成员国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鼓励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开发。(2)通过提供担保和参与私人投资,促进私人对外投资。(3)通过鼓励国际投资,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发展、国际收支平衡、生产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改善。(4)对有用而急需的项目优先提供贷款和担保。(5)注意国际投资对成员国商业情况的影响。

51、简述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和贷款方向。

答:(1)世界银行只向成员国政府或由成员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担保的机构提供贷款。(2)世界银行不与其他贷款机构竞争。只有当世界银行确认成员国无法以合理的条件从其他来源获得资金时,才考虑给予贷款。(3)世界银行只向有偿还能力的成员国发放贷款,它在承诺贷款之前要审查成员国的偿还能力。(4)世界银行贷款一般针对它所认可的特定项目,该项目应具有可行性和紧迫性;在某些特定用途上它也发放非项目贷款。(5)世界银行贷款一般只涉及项目建设中的外汇需要,它往往不到项目所需全部资金的一半。

52、国际开放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成员国认缴的股金。其中发达国家必须用可兑换货币认缴,发展中国家可以用本国货币认缴90%。(2)由会员国政府定期提供的援助性的补充资金。(3)世界银行每年的赠款。(4)国际开发协会的业务收入。由于其贷款条件十分优惠,这部分资金数量很少。

53、国际金融公司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答:(1)它以私人企业为贷款对象;其贷款无需政府担保,但是以政府不反对为贷款前提。(2)它有时以入股方式对私人企业投资,但是其股份投资不超过公司资本额的25%,它不承担对有关企业的管理责任。(3)它特别重视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不。(4)它一般联合私人资本共同提供贷款不,它在促进国际资本流动中担任组织角色。(5)其贷款一般以7-15年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其中限期比较长,它往往把还本期限推迟到资助项目已取得收益的时刻。(6)其贷款金额较小,一般不超过项目金额的25%,每笔贷款通常为200-400万美元。(7)其贷款利率一般高于世界银行贷款利率;与商业银行利率形式相比,它有采用固定利率的特征。(8)它要求借款者以原借款货币偿还贷款。

54、简述国际金本位制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答:(1)各国货币以黄金为基础保持固定比价关系,即以铸币平价为中心的比价关系,汇率波动幅度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2)实行自由多边的国际结算制度,政府不对国际支付进行直接管制。(3)国际收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4)黄金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5)这种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它的运行无需国际金融组织的监督。

55、政府应如何加强金融安全的措施?

答:(1)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和国家政策。(2)处理好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关系。(3)建立健全的金融机构。

56、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2)实行

黄金—美元本位制,即以黄金为基础并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3)国际货币基金通过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它们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4)取消外汇管制。(5)争取实现国际收支的对称性调节。

5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积极作用:(1)通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体系,解决了国际储备供应不足的问题。(2)它所推行的固定汇率制显著减少了国际经济往来中的外汇风险,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发展。(3)它所制定的取消外汇管制等一系列比赛规则有利于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并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4)它们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事务协商,建立多边结算体系。帮助国际收支逆差国克服暂时困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有助于缓和国际收支危机、债务危机和金融动荡,推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缺陷:(1)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牟取特殊利益。(2)国际清偿能力供应与美元信誉二者不可兼得,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3)该国际货币制度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过分依赖于国内政策手段,而限制汇率政策等手段的运用。(4)在特定时期,它会引发特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潮。

58、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有哪些?

答:内容(1)承认现行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2)实行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特别提款权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修订份额。特征(1)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2)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3)国际收支调节手段的多样化。(4)外汇管制和对进口的直接限制进一步放宽。(5)在国际储备多元化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货币区,如欧洲货币体系等。

59、牙买加体系的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汇率体系不稳定,货币危机不断。(2)国际收支调节与汇率体系不适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能力有限。(3)国际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的监督。

60、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1)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对主要货币的汇率范围规定一个目标区、建立令人满意的波动幅度小的汇率结构。(2)实行对称、有效和公平的国际收支调节原则。(3)通过国际集体行为来创设国际储备资产,使特别提款权成为增加国际清偿能力的主要手段并改进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方式。(4)国际货币事务民主化,打破美国和少数发达国家在决定国际货币事务上的垄断地位,加强基金组织的地位并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中的发言权。(5)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实际资源的转移。61、国际外汇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国际外汇市场一般分布于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2)国际外汇市场是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市场,即各地的外汇市场有很大的同质性,并且价格均等化。(3)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币种具有集中性。(4)国际外汇市场具有不间歇性,即外汇市场昼夜不停地运转。62、简述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过程。

答:1980年10月为了解决外汇留成制度下的调剂余缺问题,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开办外汇额度调剂业务,调剂价格允许在贸易外汇结算价10%的范围内波动。1985年以后,我国外汇调剂业务迅猛发展,事实上形成了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并存的新的双重汇率制。1986年第四季度,我国进一步开放了外汇调剂市场,允许外商企业之间通过外汇管理部门买卖外汇。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单一汇率制,并开始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我国外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市场机制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提高了企业创汇的积极性,也改善了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

63、在进行即期外汇交易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外汇银行对外报价时,一般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2)外汇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根本原则是贱买贵卖,从中牟利。(3)为避免外汇交易的风险,外汇银行需不断进行轧平头寸交易。

64、什么是远期外汇投机,如何进行远期外汇投机?

答:在一般情况下,外汇投机是指投机者根据其对汇率变动的预期以赚取投机利润为目标的外汇交易。外汇投机主要是在期汇市场上进行的,因为在签订远期交易合同时,投机者手中无需足额现金,只需要掌握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就使期汇投机规模成倍地超出投机者手中拥有的资金数量。远期外汇投机有买空和卖空两种基本形式。

65、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

答:外汇期货交易是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方式成交后,承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当前所约定的价格交付某种特定标准数量的外汇,它与一般现货交易相比,有如下特点:(1)它的交易的对象是外汇期货合同,而现货交易的标的是实际货物。(2)它只能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而现货交易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3)实行保证金制度。(4)实行日清算制度。(5)外汇期货交易实行限价制度。(6)外汇期货交易公开喊价方式。

66、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有何异同?

答:(1)市场参与者有所不同。(2)交易场所与方式不同。(3)交易金额、交割期的规定不同。(4)交割方式与报价性质不同。(5)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情况不同。(6)有无保证金的不同。(7)受监管的方式不同。

67、套期保值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答:套期保值的原意为“两面下注”,引申到商业上是指人们在现货市场和期货交易上采取方向相反的买卖行为。套期保值的客观基础在于: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存在平行变动性和价格趋同性。平行变动性是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相同,且二者变动幅度也比较接近。价格趋同性指随着期货合同到期日的临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差额越来越小;在到期日,二者相等产。正是由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上述关系,期货交易能够适应人们套期保值的需要,这也是它得以产生的基本原因。

68、外汇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看涨期权:期权买方(有权在到期日之前依履约价格购买外汇)期权卖方(有义务在到期日或之前应买方要求依履约价格卖出外汇)。看跌期权:期权买方(有权在到期日或之前依履约价格卖出外汇)期权卖方(有义务在到期日或之前应买方要求依履约价格买入外汇)。

69、决定外汇期权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答:外汇期权价格,即外汇期权的市价,表现形式就是期权费,也称权利金和保险金。(1)外汇期权协定汇价与即期汇价的关系。(2)外汇期权的期限。(3)汇价波动幅度。(4)利率差别。(5)远期性汇率。

70、外汇期权交易有规避外汇风险时有哪些优点?

答:(1)期权买方一开始就能预知最坏的情形,即最大的损失就是所支付的权利金。因为不必付其他现金,权利金便能固定汇率行情不利的风险。(2)期权无必须履约的义务,因此常是对于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实现的期资产或收益的最理想的保值。(3)期权可说是保值交易中灵活性较大的一种,因为它能提供一系列的协定汇价;而远期外汇交易和期货交易只能在市场现有的某个远期汇价上成交。(4)期权毋庸置疑地为企业和交易商们增加了新的保值或投机工具。可把它单独用于保值,也可和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结合起来以达到综合保值及盈利的目的。

71、简述银行间进行即期外汇交易的基本程序。答:第一步是作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步是报价和询价。第三步是成交。第四步是成交后的善后工作。第五步是调价。

72、什么是外汇风险?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外汇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如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交流等)因外汇汇率的变动,使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涨跌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三类,即(1)交易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贸易、非贸易收支活动中,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2)经济风险。指企业或个人的未来预期收益因汇率变化而可能受到损失的风险。(3)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和“评价风险”。指经济实体在将

各种外币资产负债转换成记账货币的会计处理业务中,因汇率波动而出现账面损失的可能性。

73、为什么要进行外汇风险的管理?

答:1973年主要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后,汇率再无波动上下限的规定,汇率波动频繁,变化无常,各主要货币之间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地位强弱转化。因此在涉外业务活动中,如不考虑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化趋势,就容易因外汇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因此,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以及外汇储备管理与营运国际经济活动中,外汇风险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各国有关经济主体在其经营活动中,都把避免外汇风险作为管理外汇资财的一个重要方面。

74、经济主体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经济主体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1)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外汇风险管理战略。(2)外汇风险管理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3)全面考虑外汇风险。(4)根据特定的约束条件采取不同的避险措施。

75、折算方式的选择如何影响会计风险的计算?

答:(1)流动与非流动法。该方法按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分别选择不同的汇率。流动性项目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对非流动性项目则按历史汇率折算。在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时,外币升值能获得折算收益,贬值遭受折算损失。在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时,情况正好相反。(2)货币与非货币法。是针对消除流动与非流动法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使汇率的风险与企业的流动资产的组成相联系;同时把长期债务本国货币等值的变动反映在各个发生期间,这样能及时地反映汇率变动的影响。(3)时间度量法。按照外币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折算相应金额,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和长期负债都按现行汇率折算,固定资产按历史汇率折算。(4)现行汇率法。对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按结账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资本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对收入和费用一般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现行汇率折算。为了简化,这些项目通常按当期现行汇率的适当加权平均数折算。

76、如何预测经济风险?

答:一般来讲,预测经济风险,重点分析:(1)该国经济和财政管理质量。(2)自然资源及其发展潜力,劳动力资源及其接受教育和训练的程度。(3)政府以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所需资金的能力,以及通过商品构成市场反映的出口多样化程度。(4)对外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的前景如何,外债增长的比率和这些债务的条件,官方外汇储备的实力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的提款权。(5)政局的稳定性,经济政策的连续篇性以及两者适应世界形势变化的弹性等等。

77、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中有哪些常用的手段?

答:(1)货币选择法:这是经济主体通过涉外业务中计价货币的选择来减少外汇风险的一种管理手段。(2)货币保值条款:是防范汇率风险常用的一种手段。(3)提前错后法:即在国际支付中,通过预测支付货币汇率变动趋势,提前或错后了结外币债权债务关系,来避免外汇风险或获取风险报酬。(4)外汇交易法:指企业通过外汇交易减少或消除外汇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5)平衡法和组对法:平衡法指在同一时期内,设立一个与受险货币币种相同、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交易,以避免外汇风险的方法。(6)BSI法和LSI法。BSI法指有关经济主体通过借款、即期外汇交易和投资的程序,争取消除外汇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LSI法是具有应收外汇账款的公司,征得债务方的同意,请其提前支付货款,并给其一定折扣。(7)价格调整法:指承担外汇风险的进出口商人通过在贸易谈判中调整商品价格,以减少使用外币结算给自己带来的损失的外汇风险管理办法。(8)易货贸易法:在汇率波动异常剧烈的情况下,易货贸易可以作为进出口商防范外汇风险的手段。

78、简述欧洲货币市场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欧洲货币市场有其特定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中介等,构成了区别于其他市场的独特性质。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非居民;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欧洲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从事欧洲货币有关业务的银行,是欧洲货币市场有机总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欧洲货币市场是一种完全国际化了的金融市场。特点(1)管制较少,欧洲货币市场从事对非居民的欧洲货币借贷,从而有效地逃避管制。(2)市场范围广阔,从地理上看,欧洲货币

市场遍布全球各个角落。(3)利率体系独特,欧洲货币市场的利率同各国的利率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完全相同,因为它还受欧洲货币市场上该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4)批发性市场,欧洲倾向市场的借款人和存款人都是一些大客户,不仅包括国际性银行、跨国公司、而且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也经常出入其中。(5)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地位突出,欧洲货币市场上的交易以银行同业交易为主,银行同业间的资金拆借占市场总额的很大比重。

79、试述欧洲货币市场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

答:欧洲货币市场是国际资金流动的重要渠道,在促进资金国际转移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国际金融市场所无法比拟的。欧洲货币市场灵活多样的动作机制缓解了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诸多矛盾,从而使得国际间资金的大规模运动得以顺利进行。(1)欧洲货币市场上银行借短放长解决了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矛盾。(2)欧洲货币市场通过使用国际上流行的几种主要自由兑换货币,并且这些货币间存在着广泛的套期保值活动,从而解决了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币种矛盾。(3)欧洲货币市场的中介,使得来自各国的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得以间接地实现资金中国转移。从积极方面看:(1)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国际融资便利。(2)缓解了国际收支失衡问题。(3)大型跨国公司利用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促进生产国际化的发展。(4)欧洲货币市场为国际贸易融资提供便利,满足各国对外贸易活动中对国际结算支付手段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消极方面看:(1)扩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2)助长了投机因素,加剧金融市场动荡。(3)削弱了有关国家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4)加速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国际上的传递,一国的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可能迅速波及其他国家。

80、简述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

答:作为新兴的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股票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加速发展阶段,无论在规模还是结构上都有与过去不同的突破,新的国际股票市场格局正逐步形成。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股票市场多元化和集中化并存。(2)国际股票市场投资者机构化。(3)股票存托凭证市场方兴未艾。(4)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股票市场正在形成。81、简述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答:主要衍生金融工具有(1)欧洲货币期货与欧洲货币期货期权。欧洲货币期货是利率期货,是关于欧洲货币的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的期货。(2)互换。是一种金融工具,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以达到双方互利的目的。互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降低交易成本;转嫁利率和汇率的风险;逃避政府管制;调整财务结构。(3)利率上限与下限:利率上限指买方向卖方支付一笔费用为代价,获得在一定期限内由卖方支付基础利率高于协定利率的差额的交易。利率上限实质上是以利率为对象的期权交易。利率上限可用于防止利率上升的风险。利率下限是指买方向卖方支付一笔费用为代价,获得在一定时期内由卖方支付基础利率低于协定利率的差额的交易。它主要被浮动利率存款者和固定利率负债者用于防止利率下降的风险。(4)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确定时间,对一笔规定了期限的象征性存款按协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交易合同。

82、简述当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答:(1)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2)国际融资证券化。(3)国际金融创新层出不穷。(4)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

83、试述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作用。答:从积极的的方面来看,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对国际金融的作用:(1)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增强了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了市场的融资效率。(2)增加了风险管理的手段,增强了风险管理的能力。(3)降低了交易成本。(4)在交易所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可以降低信用风险。(5)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不仅增强了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性,而且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投资手段,带动了储蓄的增强,这也间接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消极的方面来看,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在提供避险手段的同时,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2)导致货币供应量反复无常的变化,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3)逃避政府管制性质的金融工具创新和垄断势力对市场的操纵,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4)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化加大了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管理的难度。84、简述国际银行贷款的主要类型。

答:根据国际银行贷款自身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之分为许多类型。(1)根据贷款的期限,国际银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2)根据借款人的类型,分为同业拆放和商业贷款。(3)根据利率的类型,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4)根据贷款的提取方式,分为定期信贷和转期信贷。(5)根据使用的货币,分为硬币贷款和软币贷款。

85、试述国际银行参与贸易融资和项目贷款的方式。答:银行除进行纯粹的国际银行贷款外,还参与贸易融资和项目融资。由于贸易融资和项目融资的特点不同,银行参与方式也大不一样。(1)贸易融资。是指与进出口贸易有直接联系的融资。短期贸易融资是为了解决进出口商短期资金需要的融资。银行对进口商的短期融资包括:银行承兑远期汇票,使进口商获得资金;银行不收或少收开证押金替进口商开立信用证,从而对进口商融资。银行对出口商的短期融资包括: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出口信贷是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者外国进口商及其银行提供的贷款,目的是解决本国出口商的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满足外国进口商支付货款的需要。(2)项目融资。指为了特定的工程项目,如大型的采矿、能源开发、交通运输以及动力、化学、冶金企业等建设融通资金。银行参与项目融资一般采用联合贷款形式,联合贷款指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对某一项目提供资金。

86、简述我国对国际银行贷款的管理。答:为了保证对外借款的适度性和合理性,国家有必要实行宏观管理。(1)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管理。第一:规模控制。第二,分级审批。第三,窗口管理。第四,统计、监测和监督制度。(2)短期国际商业贷款管理。我国对短期国际商业贷款实行余额管理。

87、什么是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有哪些特点?

答:出口信贷指发达国家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资本货物的出口,通过提供信贷担保给予利息补贴的办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和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中长期贸易融资。特点是(1)出口信贷的金额大、期限长和风险大。(2)出口信贷与信贷保险相结合。(2)出口信贷与信贷保险相结合。(3)政府设立专门的出口信贷机构,对出口信贷给予资金支持。(4)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下的市场利率。(5)出口信贷有指定风险,即该项融资限于购买贷款国家的商品。

88、在当代,买方信贷比卖方信贷更为流行,为什么?答:在当代,买方信贷比卖方信贷更为流行,因为对于进口商来说,采用买方信贷,在与出口商的贸易谈判断中无需考虑信贷,避免了对价格构成缺乏了解的问题。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直接承担贷款手续费,比卖方转嫁这笔费用更为合适。对于出口方来说,采用买方信货,可以省去联系信贷的手续,并可消除卖方信贷对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卖方信贷所产生的巨额负债和应收款项对股票价格有消极影响。对于出口方银行来说,买方信贷可以使它贷款给进口方银行,这比卖方信贷业务中贷款给国内出口商更为保险。此外,买方信贷使它可以直接介入国际贸易谈判和国际融资,增强它的万能垄断者地位。

89、福费廷与一般贴现业务的区别是什么?

答:(1)在福费廷业务中包买商放弃了追索权,这是它不同于一般贴现业务的典型特征。(2)贴现业务中的票据可以是国内贸易或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任何票据。(3)在贴现业务中票据只需要经过银行或特别著名的大公司承兑,一般不需要其他银行担保。(4)贴现业务的手续比较简单地,贴现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小,贴现率也较低。

90、保付代理涉及哪些金融服务项目?

答:保付代理又称承购应付账款业务,指保付代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以承购应收账款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些服务项目包括:(1)信用销售控制,指保理商利用它的信息网络,向供应商提供核定信用销售额度的服务。(2)债款回收指保理商和供应商提供的收债服务。(3)坏账担保即保理商对销售额度内的应收款项提供100%的买方信用担保。(4)短期贸易融资,即保理商买入全部或部分以票据表示的应收账款,使赊销的出口商得到融资便利。(5)销售分户账管理即保理商利用它在账户管理方面的各种有利条件,代为管理供应商的销售账户。

91、简述保付代理的利弊。答:对出口商来说,首先,保付代理业务使那些对国际市场情况不够了解的中小企业获得有关进口商的资信情况,有助于其克服信息障碍。其次,当这些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的中小企

业缺乏资金时,可以将票据卖断给保理商,克服资金不足的障碍。第三,由于信用销售额度内的根据买卖无追索权,出口商可以将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转嫁给保理商。最后,在贷款方式融资相比,利用保理业务融资,可以减少其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有利于企业的有价证券上市和扩展融资渠道。但是,出口商要为此支付较高的融资费用。对于进口商来,保付代理业务使它能够以赊购方式进口商品,增加了贸易机会。显著地简化进口手续。与此相对应的是它不必支付担保费用,也不用承担信用证押金利息。但是,它必须以较高的进口价格的形式承担出口商转嫁的融资费用。对于保理商来说,保付代理业务使它们能够利用自己的信息渠道和金融业务知识,开展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并获取相应的报酬。但是,核准信用销售额度的保理商要承担买方信用风险,提供短期贸易融资的保理商要承担汇率风险。

92、比较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异同。

答:外国债券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在一国债券市场上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国际债券。欧洲债券与传统的外国债券不同,是市场所在地非居民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的若干个市场同时发行的国际债券。二者都是国际债券。区别(1)外国债券一般由市场所在地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主承销商组成承销辛迪加承销,而欧洲债券则由来自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组在国际性承销辛迪加承销。(2)外国债券受市场所在地国家证券主管机构的监管,欧洲债券发行时不必向债券面值货币国或发行市场所在地的证券主管机构登记,不受任何一国的管制。(3)外国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必须受当地市场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管制和约束,而欧洲债券不受面值货币国或发行市场所在地的法律的限制。(4)外国债券的发行人和投资者必须根据市场所在地的法规交纳税金;而欧洲债券采取不记名债券形式,投资者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5)外国债券付息方式一般与当地国内债券相同,而欧洲债券通常都是每年付息一次。

93、试述欧洲债券的发行程序及其创新。

答:在欧洲债券一级市场上,借款人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资金,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进行投资,新债券的发行通常要经由来自若干国家的金融机构组成的承销辛迪加进行。欧洲债券的发行不受当地金融管理当局的管制,手续简便,要求也相对宽松。当借款人确定通过债券形式筹集资金,则需要通过由国际市场上著名的金融机构牵头组成的承销辛迪加来实行进行债券的发行。

94、试述欧洲债券的主要类型。

答:(1)普通债券:是欧洲债券的典型和传统形式。特征是面值固定;债券利率是固定的,随有年息票,1年支付一次利息,票面利率根据发行时的市场利率确定,期限一般在5-10年间,也有长达40年的。(2)浮动利率票据:息票是每季度或半年支付一次并重新确定一次;利率的确定以某一基础利率为基准再加上一定的加息率;期限相对于普通债券较短,通常在5-7年间。(3)零息票债券:是不支付任何息票的债券,借款人的债券到期前不支付任何利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4)可转换债券:除进行正常的利息支付外,还向债券持有人提供了在未来某一时间或时期,根据事先确定的条件,把债券转换成另一种证券或其资产的权利。(5)双币债券:是以某一种货币为债券面值货币,并以该货币购买和支付息票,但本金的偿还按事先确定的汇率以另一种货币支付。是普通债券与远期外汇合同的结合物。

95、简述欧洲债券市场上的交易策略。

答: 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外国债券都是在市场所在地进行交易和清算。欧洲债券的交易以场外交易为主。欧洲债券的场外交易主要通过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有经纪商和造市商两类。经济商接受客户的买卖委托,并负责寻找交易的另一方。相反,造市商实向报价制,同时向零售客户报出买入和卖出价格,并按报价随时从事其中任何一种类型的交易。造市商的主要作用是创造市场,在债券交易中充当买方或卖方。除了委托经济商进行交易外,在欧洲债券交易无需支付任何佣金。造市商买卖债券的收益来自买入和卖出价格的差价。债券买卖一旦成交,交易价格也就确定下来。但债券和资金的转手即交割要到起息日才能进行。

96、简述汇率变动的物价效应。

答: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指的是汇率水平的变化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这种价格效应具体可分为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上:(1)若汇率贬值,则刺激出口,国内市场的货源相对紧张,从而价格上涨;反之,如果本国货币升值、汇率上升,则抑制出口,国内物价相对下降。(2)如果汇率贬值,出口

商为了多出口,会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3)如果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降,那么,同样数量的进口商品,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从而带动国内价格水平的整体上涨。一国对进口商品的信赖越大,则汇率的变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越显著。从宏观层次上看,汇率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总量以外币表示的规模,影响该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具体地说,如果一国的货币贬值,对外汇率下降,则在同样规模经营国民生产总值的条件下,以外币所表示出来的该国经济实力就要相对下降。反之,如果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上涨,则即使国民生产总值不变,以外币所表示出来的经济实力将相应上升,从而可以提高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97、外汇风险有哪几种类型?可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风险?

答:类型主要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种:(1)做好计价货币的选择。(2)提前收付或拖延收付法。(3)平衡法。(4)本币计价法。(5)调整价格或利率。(6)在合同中加列货币保值条款。

98、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1)合同大小不同。外币期货合同较大且是标准化操作,而远期外汇买卖合同则无统一标准,其交易数量由顾客与银行商量而定。(2)交割方式不同。远期外汇买卖一般都会在合同到期时进行实际交割,并直接与交易对方进行清算,而期货交易并不一定都在合同到期时进行实际的交割,往往以做一笔相反方向的相同合同数量和交割月份的期货交易,进行所谓的“平仓了结”。(3)交割方式不同。外币期货交易的到期交款日期有严格的规定,而远期外汇买卖则没有固定的交割日期。(4)价格波动上的不同。期货交易的价格,在没有实际交割之前,每天都在不停地变化,而远期外汇买卖在到期日之前,不论外汇市场如何动荡,其远期外汇全同不会发生损益。(5)交易方式不同。外币期货有固定的交易场所,远期外汇买卖则没有。(6)支付保证金规定的不同。从事期货交易者须向交易所支付保证金,而远期外汇买卖则无此要求。99、试述信用证结算的主要程序。

答:信用证是进口国银行应进口商的要求而向出口商开立的,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一个书面承诺条件。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业务程序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以下主要环节。(1)进口商向进口国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2)进口国银行开立信用证。(3)出口国银行通知、转递或保兑信用证。(4)出口国银行议付及索汇。(5)进口商赎单提货。

100、在不同的汇率标价法下,汇率的升值和贬值是如何表示的?

答: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值和贬值是通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所折成的本国货币的数量的减少和增加来表示的。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值和贬值是通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所折成的外国货币数额的增加和减少来表示的。

101、什么是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金融期货交易是以尚未到期的金融工具作为买卖对象的市场行为。金融期货合同承诺在将来买进或卖出一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金融期货交易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货币期货交易、黄金期货交易、利率期货交易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等。金融期货交易的主要作用是套期保值和投资获利。

102、简述买方信贷的主要程序。

答:(1)进口商与出口商洽谈贸易,签订贸易合同后,进口商缴纳相当于货价15%的现汇定金。(2)进口商与出口商所在地银行签订贷款协议。(3)进口商用其借到的款项,以现汇付款条件向出口商支付贷款。(4)进口商对出口商所在地银行的欠款,按贷款协议的条件分期偿付。

103、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及其原因。

答:(1)周期性不平衡。原因是国际间各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不同。(2)结构性不平衡。是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对本国出口和进口的需求与供给条件发生变化,本国贸易结构无法迅速调整所导致的。(3)货币性不平衡。是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变动造成的。(4)收入性不平衡,是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进口需求所引起的。

下载行政管理简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简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 简答

    简答题 1. 简述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一)鲜明的主观色彩。(2分)(二)杂文般的随意性。(2·)(三)急促的节奏感。(2分) 2. 简析......

    简答练习

    简答练习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概述 11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登记注册及管理 2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市场交易活动的检查以及违法交易活动的查处 3对合同的监督管理 4对商标的注册管理......

    幼儿园简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行动研究的四个过程。 2.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4.幼儿推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1)计划,主......

    建筑材料简答

    1.沥青有哪些组分?石油沥青胶体结构有何特点?溶胶结构和凝胶结构有何区别? 答:沥青组分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组分:油分、地沥青、树脂 石油沥青主要组分之间的相互亲和程度不同:地沥......

    教育学简答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1)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考试题:简答

    1、执业兽医的权利及义务答:权利:①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范围开展疾病诊疗活动,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②执业兽医享有处方权;③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教育;④对所在地动物防疫及防疫......

    简答论述

    3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内科学简答

    内科学简答 一]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慎用E.镇静药 2.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禁用 B.吗啡 3.男性,56岁,高血压及慢支病史多年。睡眠中突然气促、端坐呼吸、咳吐泡沫样痰,血压升高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