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论如何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治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中国已经进入了法治的新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逐渐提
高,民警在执法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民警在执法中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执法水平。如何提高执法水平?我想应该首先从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入手。
所谓法治观念就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是主体将自己的经验和片断的法律知识加以组合的结果。法治的核心是制约执法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一、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法治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
1.法律至上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宪法的精髓在于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至上性又一重要内涵,法律不仅在老百姓之上,也在所有官员之上,在国家最高权力者之上。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国在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实际上,法律还未能真正成为权力产生、运行的源泉。所以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人权保障观念。人权保障是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人权权利范围的大小与保护程度好坏是一个国家进步与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国家的进步过程,也是人权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国家由非法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换,也是人权内容与保护的一次飞跃。人权保障状况的良好与否是区别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显著标志。法治国家与非法治国家的区别,不是法治国家中没有侵犯人权的事件发生,而仅是在于:法治国家侵犯人权的事件相对较少;侵犯人权的事件一旦发生,即能获得依法处理――侵权者会受到应有制裁,受害者能获得应有保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公安人员所享有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授权。增强人权保障观念,要求公安人员真正树立人民权力至上,人民意志与利益高于一切,人权与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行为准则。
3.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依照法治原则,凡是在法律上没有根据的行政行为就是违法行政,就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而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行政执法部门之一,除依法承担刑事司法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治安、交通、消防、户籍、边防、出入境、计算机安全保护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行政管理职权的运用,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联系十分密切。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安行政管理活动点多、面宽、量大,任务繁重,仅行政复议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总数的70%。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公安机关要完成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艰巨任务,处理解决好社会治安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对策、加强公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已不适应行政执法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法治观念,以法律为准绳,学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行使管理职能,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上来。
(二)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所以,“执行宪法和法律,是按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是对人民意志的尊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性的行动指南。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增强法治观念,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藉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
第二篇: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加强青年民警能力培养
提高青年民警执法水平
当前新的形势给劳教工作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我们这支劳教民警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希望和栋梁。青年民警是我们劳教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但他们成长于全球经济文化大交融、科技信息大爆炸、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物质环境与前几代民警有显著差异,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因此如何针对青年民警的特性加强其能力培养,提高其执法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青年民警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民警自身情况:
1、理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实际操作经验尚浅,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2、身体素质较好,但工作中吃苦精神较差。
3、思维活跃敏捷,付诸具体行动方面较欠缺。
(二)现实情况:
1、青年民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强烈愿望与培训机会少、种类单调的现实形成矛盾。
2、领导与下级之间、青年民警之间有积极的沟通,但在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3、现有奖励与青年民警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奖励指标过于单一,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和其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容易催生青年民警的优越感。
当代社会物质条件普遍较好,青年民警往往成长环境单一,教育背景单纯,人生历练较少,又经层层选拔参警,容易产生优于常人的优越感。同时其教育背景和目前的选拔机制会造成青年民警应试能力强,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尤其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民警大多数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对场所科学管理理论还比较陌生,而在招录时,只求学历,而对专业知识考核不够,造成一部分人进入劳教警察行列后不具备管教劳教人员所必须的知识,而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程度又不够,使得他们在管理劳教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欠佳,造成学历与实际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劳教工作单调乏味,条件艰苦,尤其一线民警工作压力大,而当前
又缺乏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青年民警吸收资讯广泛、思维活跃、价值观多样,而在此情况下,难以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劳教人民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每天面对的是数百个失足的矫治人员,既要管理好三大现场,维持场所安全稳定,又要抓好生产工作和教育工作,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较大。而现有的奖励方式和奖励分配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能够获得奖励的青年民警比例仍然较低,不能满足大多数青年民警对奖励的不同心理期待。在此种矛盾的冲击下,导致导致青年民警工作热情下降。
三、解决的办法
1、通过对青年民警进行业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工作效
能。
(1)在开展具体的培训活动前需要对青年民警的“充电”需求进行深入
了解。定期、及时了解青年民警对培训的反馈信息,听取青年民警对培训的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2)首先针对民警工作所迫切需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开展培训,再针对
与青年民警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素质开展培训,并将知识培训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可在青年民警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
培训,帮助青年民警了解矫治人员的心理特征,在工作中打好“心理战”。
(3)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促进青年民警的职业生涯发展。推进这项
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立青年民警培养档案,有计划地在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民警带领下进行岗位锻炼,提高业务技能和对工作的适应性。②加强与同级和上级团委的联系,相互借鉴先进的培训经验,同时实现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加强典型案例、业务骨干培训经验的交流。③团组织需要与基层领导、政工干部相互配合,把对青年民警的思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之中,力求实现通过僵硬的说教所不能实现的效果。一方面,增强青年民警的防腐抗变能力,避免其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增强青年民警的爱岗敬业意识,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2、根据青年民警在人际交往方面所暴露出的交流简单、忽视交流对象的差异性等缺陷,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沟通技巧的锻炼和培养。上级领导和团组织要加强与青年民警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积极探索民
警心理服务机制,为青年民警倾吐心声、疏导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创造条件,缓解青年民警的心理压力。同时努力为青年民警提供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鼓励青年民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视野,来促进青年民警的“情商”发展,通过职业之外的话题拓展人际交流的空间。
3、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一是要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必须从场所自身特点出发,按照工作发展的目标设定。同时,指标的衡量要具可操作性,注重绩效。另外,指标要使民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完成,而不是可望不可及。二是考核手段要合理、公平。场所要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多样化的考核手段,构建立体的考核体系,并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对民警产生激励效力。三是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及时。考核结果的及时运用最容易对民警产生激励力,场所须及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事关民警切身利益的培训、奖励、晋级等方面,使民警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工作强度、不同学历等角度进行衡量,与评先,评优,晋升等劳教人民警察切身利益相结合,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奖励体系,包含一套多元化、差异化的绩效衡量标准,并且向一线岗位适当倾向,从而克服目前奖励体系过于笼统、奖励标准过于单一的弊端,以此监督工作职责的履行和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三篇:浅谈派出所民警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执法水平
浅谈派出所民警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执法
水平
修武县公安局高村派出所所长 李新明
公安机关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在当前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安机关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如何才能完成好这一光荣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呢?派出所民警最基本的活动就是执法活动,只有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才能顺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任务,才不愧于人民公安这个称谓和这个时代,当前派出所民警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呢?结合当前派出所的业务工作,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道德教育,克服特权思想,根植执法为民意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行动,各级公安机关要认清形势,充分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加大对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教育,将对党、对人民负责同对法律负责有力的结合起来,帮助民警树立起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人生观,自觉摈弃落后的特权思想,牢固树立起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用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执法行为上的正确。
二、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民警业务水平。法
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们要有做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若不学法、不懂法,就形成执法滞后于立法,更谈不上依法行政。公安执法以“人”为本,执法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法质量的好坏和执法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对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其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势在必行。公安机关要全力抓好派出所民警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警种和执法岗位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结合日常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经常组织民警到法院旁听法院庭审,学习如何收集有效证据的知识;到检察院观摩、学习、熟悉法律程序等方法,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民警的法律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使广大民警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三、不断加大对案件的审核把关,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内部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是保证执法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执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案件的审核把关,要严把案件质量关,坚持案件标准,坚决将不合格案件予以退查,并限期予以补查,做到漏洞不消除不放过,隐患不改正不放过,促使执法办案
部门自觉提高案件质量。要大力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错案坚决一查到底,根据执法责任,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保证责任追究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促使广大民警切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公安机关内部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执法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业务熟练的同志,深入到执法部门及其辖区开展专项检查、专案检查和调查以期能够找准执法中的薄弱环节,收集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场发现的问题当场予以纠正,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建议,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纠正,并针对问题进行讲评,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执法监督检查的起长效机制来,促使自觉约束不规范执法行为,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执法问题发现在初期,纠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树立起公安机关的正确形象,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
五、建立起以执法质量、执法水平来衡量一个派出所民警工作实绩为主的一整套绩效考评考核机制。建立完备的执法质量档案和考评考核体系,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在经济上重奖重罚,政治上竞争激励,对执法质量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作晋升提拔的重要考评依据,对差的部门和个人通报批评并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六、认真开展学习法律知识活动,适时开展相互学习交流,探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展案件交叉评查、讲评、组织观摩等活动,创造一个抓“执法质量”,争办优质案件的良好氛围,推进派出所民警个人执法水平和公安机关整体执法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四篇: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
对提高基层民警执法水平的思考
提高基层执勤民警的执法水平,是边检机关坚持执法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笔者综合分析了基层执勤民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迪。
通过分析看,当前基层执勤民警在执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执法主体整体素质不达标。工作经验丰富的大部分是转制民警,但是学历普遍不高;而新来的年轻民警虽有学历,但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强。这种知识结构和实践应用上的差异,导致在执法工作中,不同的执法主体对方针政策理解层次不尽相同,执行有区别。
(二)执法主体对理论学习及培养“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重视不够。多数一线民警理论修养不深,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匮乏,执法方式相对简单,接待服务对象缺乏应有的耐心和热心。
(三)执法程序不严谨。部分民警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认识。
(四)接受执法监督的意识淡薄。缺乏对监督工作理性的认识,将执法监督狭义地理解为是对个人行为的苛刻约束,在某种程度上不支持、不配合、产生厌倦抵触情绪。
分析上述执法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层领导和执勤民警自身的主观原因,又有执法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基层领导对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不到位。只注重执法过程,不注重执法质量,草率阅卷批案,审查把关流于形式,从客观上助长了民警执法观念的弱化。
2、部分民警法律素质跟不上时代要求。基层警力紧张,任务繁重,民警忙于日常工作,对边检业务和法律知识缺乏学习研究,有的民警甚至连基本的法律文书都制作不好,因而导致执法效率低、程序偏差等执法方面诸多问题的发生。
3、有些群众法律意识缺乏和当事人的不作为。一些群众既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对边检机关的公务活动不支持配合,增加了执法难度。
为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解决队伍中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首先要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执法思想上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观念,提高执法为民的自觉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边检工作提出的要求,敢于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执法观念,真正把执法为民的思想化为灵魂,融入血液,植根于头脑,体现到每一名基层民警的执法活动中去。
二、认真解决能力问题和规范问题。解决基层民警执法能力不高的问题,要大力推行执法岗位适任考核制度。首当其冲的是现任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执法资格考试合格后才能任用。其次是要全面推行执法资格准入制度,对执法岗位民警定期进行岗位基本业务知识测试,不合格的取消其执法资格。第三要下功夫培养 “专家型”执法人才,挖掘现有业务骨干的潜能,培养一批有丰富执法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壮大执法办案能手队伍,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尽快改变部分基层民警执法素质偏低的局面。许多执法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具体执法环节的不规范而长期积累形成的。可以说,彻底根治执法行为的不规范,是加强执法工作、改善执法形象的关键。要把规范执法活动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用严格、规范、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本案卷、每一个执法主体。要全面清理现行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废、改、立,解决执法依据不足、陈旧和相互矛盾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教育机制、刚柔相济的约束机制和求真务实的考评机制。
民警队伍素质是战斗力的决定因素。而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因此,对基层民警的法制培训和执法教育要切实摆上位臵,做出长期规划和不同时期的具体安排,狠抓落实。基层执勤队要充分运用“小问答、小交流、小辩论、小擂台、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采取集中培训、岗位练兵、案例分析、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对基层领导和一线民警进行多层次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实践,增强一线民警的法律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增强依法执法的自觉性。
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严格执法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要认真学习贯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范》,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因工作失职造成勤务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各级领导和纪检监察、督察、法制等部门,都要从公正、严格执法,爱护民警,维护边检机关形象的高度,重视责任追究工作,坚持依法、依纪治警,使责任追究制真正落到实处。
要以建立动态考核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梳理现有的执法基本工作规范,建立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给民警一个清晰的思路。认真总结基层执法质量考评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对执法质量考评办法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针对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不佳的基层执勤单位,分析原因,强化执法意识,制定整改措施,实现执法质量新突破。
第五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加强水政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水政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水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水的关键,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作为滕州市供水中心基层的执法队伍,其执法素质、执法水平,将直接代表着整个滕州市供水中心的执法形象。下面我将结合我们水政监察中队工作的实际,谈一些体会:
一、分解岗位职责,责任明确到人
定岗定责是建立执法责任制的基础,也是对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的依据。我们要根据上年具体情况和依照中心给我们的考核指标制定了全年任务并分解到人,同时按照分解后的岗位职责,结合现行监察工作实际,以书面形式明确每个水政人员的执法职责。做到职责清楚、目标具体、奖惩有据,既不能超越权限、滥用职权,也不能应为不为、玩忽职守。要适当确定主要量化指标,明确工作的侧重点,以保证考核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二、完善考核标准,开展评议考核
评议考核是实施执法责任制的关键,也是综合考评工作最公平、最公正的体现。衡量水政监察成效的基本标准是:办案数量、实事求是,既不定硬性办案数量指标,也不能有案不办,压案不办;办案质量、效率高,办案的各个环节符合法律规定;办案重点突出,社会效益良好;办案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没有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这个标准是水政监察中队工作的出发点,同样也是水政监察中队的归结点。要在公开执法情况的基础上,适时邀请社会各界对水政人员执法情况进行外部评议。定期组织以办案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执法岗位相互之间、上下之间的内部考核。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减少人为的感情因素,得出执法行为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效果。
三、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文明执法
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能力,努力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用法律手段规范管理自来水水事活动。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文明执法,树立文明执法形象。根据我们水政监察中队以往的经验,我们去年向社会做出了“五要”执法形象建设承诺,即一要文明执法,亮证执法;二要廉洁执法,做到廉洁奉公,遵纪自律,务实高效;三要公正执法,做到纪律严明,秉公施政,恪守职责;四要规范执法,做到程序规范,证据确凿,量罚准确;五要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实践证明,“五要”执法形象承诺的做法,对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作法,大力促进水政监察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文明执法机制的形成。
四、充分依靠群众,及时查处案件
水利工程巡查是我们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客观上因区域大,人手少,一时对违章违法的水事案件不能及时发现,因此群众举报是我们查处水事案件的有效途径。今年6月18日清晨5时许,有群
众举报发现我市某工地有损坏城市供水的嫌疑,我们迅速赶到现场要求该工地立即停止作业。后找了当事人进行调查,原来是该工地工人在无意挖出附近居民生活用水主管道,并将管道破坏5节有余,共流失城市公共用水1万余方。通过和该工地负责人领导沟通及反复宣传有关水法规,按时足额缴纳流失水费多少钱,为我中心及时挽回损失。及时恢复城区供水,从而保证了市民及时用水。因及早得到群众举报并迅速得到处理,避免了一起水事案件。我们当即向举报人反馈,举报人对我们能够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并当场处理表示满意。还有一次,有群众举报在某夜凌晨我市京泰超市附近有一车辆撞断消防栓。我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朱某在酒后驾车不慎将消防栓撞倒。我们核实情况后立即责成朱某按时足额缴纳了相关费用。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巡查工作的同时,积极依靠群众,努力收集多方信息,维护好城区供水的安全。
总之,我水政监察中队通过采用以上四点,在执法力度、广度和效率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历年连续荣获多次表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群众好评。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作法,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水平,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水政监察中队陈雷
201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