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时间:2019-05-15 07:5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第一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

罗胜昂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10地理本科班,学号:2010021119)摘要:目前城乡一体化要求下,如何提高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就成了迫在眉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分析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区域规划;问题;要求;策略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1、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1、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来源主要可 以分为两种: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要求;

二 是政府规划、政策、制度等因素的推动。1、2、1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对城乡一体化的自发要求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内具有特定资源禀赋、较高资源支配能力、良好区位条件的城市地区,率先聚集了强大的科技研发投入力 量、便捷的交通通

讯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产协作条件、雄厚的资本和集中的消费 市场、经济政策的偏向性、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发展优势,这些优势有效满足了技术创新、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区位集聚的要求,城市地区便逐渐成为区域内的增长极,这时,不同地区的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下自发地向该地区聚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极化效应。1、2、2政府规划、政策、制度等因素的推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城乡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具有互补协同的内在要求,但自由市场的力量并不一定必然促进城乡一体化,反而可能会因为城乡发展的初始条件等的不同导致城市上升的循环累积过程和农村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致使城乡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因此,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需要政府通过规划、政策、制度对城乡经济发展予以统筹协调。首先,发挥政府规划的统领作用;其次,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再次,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2、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2、1 就规划本身看,普遍存在规划缺乏弹性和针对性,规划理论方法过时的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弹性就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现在我国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而且已经完成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反映在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是目前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目前的规划仍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空间规划指令性的特征,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这就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而且,由于规划被看作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在计划指导下它不是被视为金科玉律,就是被束之高阁,往往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得不到全面实施。

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多数规划不重视对规划区域和城市的背景分析,只注重图面效果,缺乏区域通盘考虑,规划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适应目前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综合条件评价;国土开发整治的目的、任务、重点和生产力总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布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方位和

措施;环境整治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综合开发的地区;国土开发整治重大项目;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等。这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模式, 面面俱到而不明确, 且太多强调远期理想蓝图。各地又不分时期均加以采用而没有分析规划地的背景, 因此不能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十分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形成了“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同时过多的关注图面效果忽视了实际可操作性。

规划缺乏新理论、新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的支撑, 一些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缺乏科学性。全国规划理论总体偏重于西方最早形成的理性综合规划观,过分相信政府是公众最佳利益代表,虽说《城乡规划法》里有规划过程让群众参与及监督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在规划中反应群众意见的很少。另外对规划缺乏过程操作理论研究, 规划理论体系不完善。技术方法上忽视了规划是“纯技术”和“社会技术”的结合体,单一发展纯技术而在社会技术上很少有突破,同时纯技术的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使规划预测指标缺乏科学性。规划思维则缺乏从不同层次进行整体的思考和研究, 即缺乏区域整体观。

2、2就规划主体看, 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和思想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规划主体包括制定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规划实施者。政府部门作为一个衔接点在二者间有交叉的情况。我国的规划人员水平极不平均,一些地方部门人员素质较差,不仅不能做出好的规划,即使有好的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实施。当然近年我国许多高校也培养了大批的规划专业人才,充实了规划队伍,但仍有许多人因各方面的原因没能进入规划领域。许多规划者的思维仍停留在点上, 缺乏面的区域观。从思想意识水平上看, 许多规划实施者尤其是地方基层人员对规划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规划难以实施;一些规划编制人员以官至上,忽视了规划成果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政府人员则面向权力,为谋求政绩好高骛远, 一步锁定规划目标。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管不顾规划设计人员的意见和政府规划部门规划专业人员的建议,一味地以个人意志决定规划项目的好坏,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以效果图来决定项目的成败,忽视了规划指标和规划思想、体系等对规划项目的决定作用。这样就误导了一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设计院为了迎合地方官员的口味而忽视对规划理论的研究,只注重图面的效果,从而导致整个规划设计领域偏离务实的轨道,使得一些不切实际的、花哨的规划项目得以存在,而

实际上可能无法实施。

2、3就规划体制看, 存在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编制体制、规划实施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规划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全。地方住建局、计委、国土局等部门均设有规划管理科,导致了管理混乱和管理空心区的产生,而规划部门作为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对资源分配有着极小的控制权。另外对规划到实施全过程管理监督不够。规划编制中,政府单一垄断的现象突出,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拟订尚停留在专家决定、领导决定的阶段, 公众参与只停留在浅层面的向公众宣传的阶段;公众意见的采集、吸收尚未形成系统有序的渠道和方法。从规划实施体制看,实施手段单一,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机制显现不够,同时缺乏法律管理。虽然目前从《城乡规划法》等规划法规来看,规划形成及变更程序很严格、很复杂,但在实际的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又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严格执行。

3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3、1提高规划本身质量

高质量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才会有较强的可行性。这就要求规划有很好的弹性、针对性, 有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3、1、1规划要弹性和刚性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弹性主要体现在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政策等方面。通常规划的期限为20年, 配套的远景规划内容十分简单, 要使决策者看清自己现在的决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就必须打破期限的限制, 使规划具有更长远的导向性, 甚至不规定规划实施的时间, 只说明规划要达到的目的。为适宜市场经济, 规划的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增长目标和效益目标等定量目标, 应有相应的弹性区间和调整回旋余地。对一些规划内容在不违背规划目的的前提下要保留进行灵活调整的可能性, 但也不能排斥必要的刚性约束.。3、1、2规划要针对性强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内要素流动快速而又复杂, 城市与区域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 必须对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编制效率与可操作性。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区域要区别对

待, 体现出特色而不要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抛弃规划的基本目标即重建/ 三E0(经济、环境、公平)。规划内容应重点放在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上。要超越单一物质空间的摆布, 应把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纳入其中,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制定出既高瞻远瞩又切合当地实际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或空间战略规划,这将有助于正确把握发展机遇,扬长避短, 发挥有特色的经济文化优势, 以迎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组织合理发展空间。在具体操作中要分析研究现行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更科学地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及规律, 更清晰地认识规划与现实的差异, 进而更明确规划调整的重点和内容。3、1、3 规划要有理论和方法创新

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强烈社会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其所有的相关理论都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且规划是一门专门的工程技术, 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学科, 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政治学的知识。因此必须根据当前的环境特征和科学技术水平, 在西方的理性的科学规划理论、倡导式规划理论、渐进主义规划理论、新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新人文主义规划理论、实用主义规划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加以融会, 实行/ 拿来主义0构建完善的规划理论体系。

3、2提高规划主体素质

高素质的规划主体表现在: 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即纵横结构的合理布局、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协调、权责关系明确;有合格的执行人员, 即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较高的政策和管理水平;有高水平的规划人员即要整体地、动态地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 要探究影响事物的发展过程、探究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而不是就事论事。同时, 规划师应该有端正的规划态度, 以服务为本, 确切体会土地管理者和土地使用者双方的需求, 协调好双方的关系。3、3完善规划体制

完善的规划体制首先就是要跳出由单一部门(政府)垄断性编制规划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轨, 个体利益多元化的倾向将日趋明显, 公众对空间资源分配的导向性也将会日益重视, 要使城市与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该地区开发建设空间行为的行动纲领,就必须重视公众的参与。对规划的实施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管理, 需要继续保持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使公众与政府密切配

合,共同搞好城市与区域的管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将城市与区域规划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规划部门由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法人,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4、策略

短期内,以吸取国外的经验为主,,并充分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规划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外从规划形成开始至今已经有百年的时间,许多国家已经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成功的规划案例也较多。为提高规划质量增强其可行性,短期内可以从面上入手,有条件的采用国外成熟的规划模式,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模仿其成功的规划案例。

长远看, 应大力发展规划教育,努力实现全民规划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划界的专业构成急需多元化,规划师的知识面急需进一步扩大,规划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了解变革引发的社会变化,掌握规划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的手段,以及一种有机的社会过程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国必须把规划教育纳入正轨,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规划意识,做到模仿与创新相结合,这才是长远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2):23-26.[2] 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长江流域

资源与环境,2000(2):141-147.[3] 庞荣,杨兴礼,余士杰 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可行性问题树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20-2.[4] 李刚,城乡一体化内涵及动力机制[J].渤海大学学报 2013,2

[5] 章健,关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探讨[J].理论探讨

[6]张席洲,城市与区域研究的新方法及其研究理论模式简介.[7]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2001(12)

第二篇:城市与区域规划复习题

一、考试内容

1.1教学内容:

1.简要阐述区域的概念、划分以及特征?

要点:区域(region)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1)空间(spatial)(2)界线和范围(area)(3)体系结构形式(system structure)

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这种高度相关性有两种:

(1)一种是,区域内部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和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如行政区、经济区、自然区等;

(2)一种是结节区或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于其他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如城市经济区、都市区。

2.阐述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要点: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2)人口、劳动力与城市化(3)经济与产业发展(4)城镇发育与城镇体系建设

(5)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6)生态环境、灾害(7)历史文化与政治制度

3.阐述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以及区域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要点: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和区域生产的布局

区域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1)人口数量分析(2)人口增长分析(3)人口质量分析(4)人口分布分析

4.简要阐述产业结构与几种主要的产业划分方法?

要点: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产业划分:

(1)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将社会生产活动划分为三类,即三次产业划分;

(2)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性产业;

(3)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5.阐述增长极的概念以及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要点:增长极的概念:

(1)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2)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3)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4)从1960年代起,对增长极的研究开始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性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会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效果:

(1)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主导产业的发展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周边区域形成所谓的“阴影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称这种极化效果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中心无论最初的扩展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

(2)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赫希曼称这一过程为“涓滴效应”,也被称之为“波及效果”。

6.阐述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以及点轴开发模式的内容?

要点: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1)理论核心: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2)理论依据:一是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是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点轴开发模式的内容:

(1)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时间中的具体运用,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2)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3)“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之为“轴带”,简称“轴”。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4)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点-轴开发模式,分析和确定“点”、“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事关全局的工作。

7.阐述区域规划工作的程序与特点?

要点:(1)规划准备工作(2)规划工作步骤:

——区域发展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的专题和对策研究——规划方案设计 ——规划方案评估——报批定案——实施阶段

(3)区域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动态规划)

——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保持规划的弹性——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和修编

8.阐述区域规划的特点、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

要点:区域规划的特点:

不仅具有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同时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的特点。

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4)基础设施规划(5)土地利用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发展趋势:

(1)综合协调的内容日益增多(2)公共政策导向日益鲜明

9.简述中国的土地利用分类和城市用地分类?

要点: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将土地分为8各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8个一级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中国建设部1990年颁布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10大类分别是: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10.阐述基础设施的作用以及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要点:基础设施的作用:

(1)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2)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3)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4)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5)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1)区域交通运输规划(2)区域给水、排水规划(3)区域电力、电信规划

11.阐述综合运输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要点:综合运输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2)区域运输结构的选择;(3)综合运输网的构建;(4)区域交通干线布局是综合运输网构建的关键。

12.阐述旅游的概念以及旅游系统的构架?

要点:旅游(tourism)有“大旅游”和“小旅游”之分:

(1)“大旅游”是指包括人类闲暇时间内从事的所有游憩(recreation)活动;

(2)“小旅游”是指外地旅游者抵达某一目的地的有过夜行为(overnight)的出游活动,有时包括符合一定的出游时间与出行距离条件的一日游活动。

旅游系统的构架包括四个部分:

(1)客源市场系统主要指位于游憩活动谱上各段落的休闲者和旅游者及其活动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子系统。根据距离客源市场可划分为日常及一日游的当地客源、参与一日游及过夜游的国内客源以及一般属于过夜游或度假游的国际客源;

(2)出行系统刻画了保证或促使旅游者离家出行、前往目的地的几个基本机制性因素,其中包括运移旅客的交通设施;主要由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咨询、旅行预定和旅行服务等;由政府、旅游目的地或旅游销售商向旅游者提供的信

息服务以及旅游目的地策划和主办的意在激发潜在游客出行动机的旅游宣传、营销等子系统;

(3)目的地系统主要指为已经到达出行终点的游客提供游览、娱乐、食宿、购物、享受、体验或某些特殊服务等旅游需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由吸引物、设施和服务三方面要素组成;

(4)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和目的地系统共同构成内部系统,在其外围还形成一个由政策、制度、环境、人才、社区等因素组成的支持系统。

13.简要阐述城镇体系的概念、含义以及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

要点:城镇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的城镇所组成,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

(1)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各城镇之间互相协调以取得最大整体效益的有序的城镇群体;

(2)通过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速度与水平,结合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逐步改善区域内城镇群体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统一规划协调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与各级城镇的密切联系,组织合理的城乡经济网络,使各级各类城镇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4.简述1994年颁布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与2006年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关于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并比较论述前后内容差异?

要点:1994年发布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中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市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2006年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关于城镇体系规划包括下列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6)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前后差异:

(1)强调城乡统筹;(2)提出空间管制;(3)提出对城市规划区的划定;(4)淡化等级结构。

1.简述中国的土地利用分类和城市用地分类?(10分)

答案: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4年将土地分为8各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8个一级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中国建设部1990年颁布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10大类分别是: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2.简要阐述城镇体系的概念、含义以及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10分)

答案:城镇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的城镇所组成,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

(1)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各城镇之间互相协调以取得最大整体效益的有序的城镇群体;

(2)通过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速度与水平,结合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逐步改善区域内城镇群体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统一规划协调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与各级城镇的密切联系,组织合理的城乡经济网络,使各级各类城镇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阐述增长极的概念以及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15分)

答案:增长极的概念:

(1)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2)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3)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4)从1960年代起,对增长极的研究开始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性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会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效果:

(1)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主导产业的发展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周边区域形成所谓的“阴影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称这种极化效果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中心无论最初的扩展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

(2)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赫希曼称这一过程为“涓滴效应”,也被称之为“波及效果”。

4.阐述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5分)

答案: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2)人口、劳动力与城市化(3)经济与产业发展(4)城镇发育与城镇体系建设

(5)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6)生态环境、灾害(7)历史文化与政治制度

5.阐述综合运输网规划的主要内容?(15分)

答案:综合运输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2)区域运输结构的选择;(3)综合运输网的构建;

(4)区域交通干线布局是综合运输网构建的关键。

7.阐述区域规划的特点、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20分)

答案:区域规划的特点:

不仅具有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同时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的特点。

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

(5)土地利用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发展趋势:

(1)综合协调的内容日益增多(2)公共政策导向日益鲜明

二、题型、题量

简答7道,共100分。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研究王梦君11211163137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要研究我国的农民问题, 必须结合土地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城乡一体化设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我国城镇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及其养老状况, 以期为推动我失地农民养老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促进新时期城镇一体化健康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养老

在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在逐年下降,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和基础。我国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农村人口数量虽然随着农村城镇化运动而逐年减少, 但在2011年仍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58.2%, 我国依旧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要研究我国的农民问题, 必须结合土地问题进行研究。从古到今, 农民都是依附于土地的, 土地在承包到户之后就成为其最根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首先,土地具有基本的生产功能和生活保障功能, 通过耕种土地, 农民既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 又能获得最直接的就业方式。其次, 土地具有养老功能和保障功能, 老年农民可以通过将土地转租来获得租金, 通过消费储蓄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再次, 土地还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增值功能, 依托于市场经济和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获得更大的土地增值收益。

一、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

(一)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及其根源

我国是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难以改变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基本趋势。国家制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高压线, 这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 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地方政府却在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 采用未批先用、巧立名目、擅自设立开发区和未经批准扩大开发区等多种违规手段, 违反国务院的相关规定, 大肆侵占基本农田, 迫使农民丧失土地、侵害农民权益, 使其成为失地农民。[1]

(二)失地农民概念解说

农民失地主要指农村居民丧失家庭土地经营承包权, 这种土地承包权是依据《土地承包法》取得的农民合法权利。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失地农民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和城镇化运动对农民土地的征用, 主观原因是农民为了变更户口、转换职业、保险补偿和经济补偿而主动放弃对土地的经营承包权, 不管是由于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失去土地经营承包权, 从广义上说都是失地农民。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失地农民, 即为了实现国家、机构或个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的管理或者生产需求, 放弃土地经营承包权以及其他衍生物的农民。[2]

二、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2010年10月28日, 我国新的社会保险法出台, 其中规定“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应当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 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政府努力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失地农民获得社会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新时期做好我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工作的必要性

由于各地区对于失地农民的保险补偿和经济补偿因为诸多原因缺乏严格制度化的管理, 随意性比较强, 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近年来农民因为对保险补偿和经济补偿不满导致的上访量明显增加, 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的矛盾有逐渐激化的迹象, 在形成失地农民的过程中由于征地拆迁和补偿引发的各类恶性公共事件屡见不鲜, 甚至还产生如钉子户、自焚等流血事件和小规模的抗议事件。政府作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主体, 必须完善各项制度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要安置好失地农民、培训好失地农民、保障好失地农民, 只有这样才能减缓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地方政府必须使其管理制度化, 把失地农民的管理纳入民政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 想失地农民之想, 急失地农民之急, 把安抚失地农民作为政府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才能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研究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有利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

首先,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工作是地方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地方政府在征用农民土地之前, 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召开听证会, 严格把关, 从源头上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作为从人治到法治过渡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 需要查漏补缺的领域还很多, 但立法机构一定要优先审议、表决和通过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法律。地方政府只有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才无法推卸责任, 全心全意维护弱势群体, 为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证, 法律要求政府必须承担起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光荣责任, 通过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养老保障就是失地农民最为迫切需求的基本权利, 地方政府有义务有责任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

其次,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工作是创建区域和谐社会及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 缺乏有效沟通, 缺乏长远规划, 与民争利,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但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权益不对等。失地农民所得价格与土地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差额, 这种差额的产生一方面揭示了征地补偿机制非常不合理, 另一方面为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纠纷埋下了伏笔。最近几年, 失地农民因衣食无着而上访的案件每年都在万件以上,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困扰各级地方政府, 影响社会的稳定, 延缓经济的发展, 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产生了不良影响。

再次,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等人性发展观的不断提出和深化, 地方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对失地农民等农村弱势群体加大支持的必要性。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原则, 首先, 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法律体系。其次, 地方政府要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 重视失地农民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最后, 地方政府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原则重新审视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和社会补偿的审核机制, 不能仅仅从征地机构自身的利益出发, 必须首要考虑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如果不把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征地的前提条件, 一味要求失地农民克制, 或者仅仅采取临时性的措施追加失地农民补助, 这实际上对失地农民整体来说是不合理的, 本来是合法权益却变成了一种临时救助, 暗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政策方面的阙失。

三、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一)单一的收入来源使农民在面对失地是无能为力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农村采取的养老保障模式还是原始的家庭养老,由于长期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原因, 城市和农村采用二元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城市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城镇职工失业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但大多数农村不仅经济欠发达, 而且缺乏有效的农民失业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当农民成为失地农民之后,就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仅靠微薄的补偿金无法保障正常的老年生活。农民依靠土地作为经济基础, 当失地农民无法通过务工形式为自己做养老储蓄, 就丧失了养老保障的基础,传统养老保障方式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使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困难。

(二)脆弱的保障基础使失地农民养老缺乏法律保障

2010年10月28日, 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但是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却缺乏明确的规定。地方政府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主要参照国家相关土地征用补偿办法, 没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依据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没法充分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困境。[4]

(三)失地养老基金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地方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不仅负责征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 同时也负责管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 这容易导致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 容易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挪用和非法挤占, 容易滋生政府的寻租行为, 导致地方官员的腐败。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 保值与增值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另一方面, 政府要加大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 通过及时拨付专项保障基金来补偿失地农民所得利益和土地价值的差额, 最终有效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养老保险资金匮乏使失地农民养老陷入困境

失地农民用于养老保险的征地补偿款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在政府主导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设中, 一方面, 政府出资或者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农民征地补偿款的截留,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个人缴付比例过高, 导致39.9 %的失地农民无力缴纳养老保险;另一方面, 养老保险所需要的资金缺乏一定的强制性, 失地农民容易忽略长远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而政府强制要求失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仅占8.3%, 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差。随着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弱化社会化养老由于资金医乏产生困境, 使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可持续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机制的完善

养老保险关系到我国民生大计的实现, 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但是具体实施却不尽如人意。就目前执行状况而言, 由于农民参与热情较低, 导致一些农村己经停办相关业务。笔者认为, 农民消极态度的出现原因在于缺乏对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了解, 政府应做好充分的引导工作, 并将商业保险制度融合其中, 用以补充社会保险的不足。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正视失地农民现状,解决其养老问题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给予失地农民养老信心。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源自于农村土地的支持。虽然失地农民获得了政府相应的补助, 但是对于缺乏其他生存技能的农民而言, 根本无法从社会中获得足够生存资本。农民为了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牺牲, 政府应遵循公平原则, 以最优惠的条件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相关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农村保险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医乏,政府采取相关的资金支持能够极大增强农民投保热情, 进而保障失地农民获得基本的社会生存资源。

创设失地养老基金,规范养老基金的管理。养老保险所关注的是投保人在法定劳动年龄后,能否获得在社会生存中所需的资本。由于目前货币通膨状态严重, 保险所进行的未来受益资金能否满足投保人的生活需求未定。根据国际通行制度来看, 投保金额的基金管理者并不具备经营职能。而目前作为国家弱势群体的失地农民, 其基金管理与其他阶层投保人基金性质完全相同, 缺乏有效的运营方式, 可能会造成无法实现增值的问题。这种状况下, 应快速引入商业投资模式, 以保证获得较为稳定的增值。[5]

增强家庭养老观念, 不断丰富养老方式。我国历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 在基本的社会公民道德规范中, 赡养直系亲属老人是公民的基本达务。相关统计表明, 目前70 岁以上人群, 除基本养老金收益外, 其生活、起居、消费大多由子女或亲属承担, 从目前状况来看,“赡养”道德己经成为了国人文化传承中基本的责任伦理, 或者可理解为, 由责任而产生的行为是公民的非选择性行为, 由个人的思想和社会理念而促成。在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时, 采取家庭式养老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中老年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同时, 可以不仅依靠亲属进行养老, 还可以由居民所居住社区承办类似业务, 通过志愿者与亲属的捐助, 帮助老人获得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完善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其政策执行

土地征用要依“法”而行。明确的法律规定能够保障农村土地的合理化征收。

因此, 需要加快制定征地用法, 以法律条文约束征地行为,这不仅是对农民的保护,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

土地使用要有“章”可行。土地征收应对农民进行高额的补助, 完善的制度可以帮助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依然可以继续生存。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与政策规范, 在对农民进行资金补偿后,对其就业予以政策的帮助,以保障农民获取足够生存资源。

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而言, 失去土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劳动能力的丧失。在这种状况下, 政府如果能够为其及解决就业问题, 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农民获得稳定收益后, 养老保险的投保就不会存在较高的难度。基于此, 笔者认为, 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上, 还要充分认识到失地农民生活的现状, 增强其基本社会生存技能,比如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 让失地农民循序向城镇工人转变, 进而使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三)有效整合养老资源,搭建商业养老平台

引入保险精算工具, 进行定量分析。目前, 我国保险制度精算多来自于国外成型的保险系统, 因此商业保险通常具有较高的数据可靠性。但是, 针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仍旧缺乏有效的精算手段, 缺少合理化的数据支撑, 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在此状况下, 应对失地农民投保能力、政府补助金额、收益标准、汇率变化、现金购买力等信息进行严格的计算和预算, 以保障养老基金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

搭建商业养老平台, 进行新的尝试。我国目前所实行的社会保险是在政府并不具备完全能力下, 为公民提供的福利制度, 来保障国民未来基本的生存能力。商业保险则与之不同,投保人所缴纳的资金, 由保险企业进行运营、投资、管理, 在获得有效收益后, 进行资金反馈。依据我国目前商业保险状况来看, 所要求缴纳金额为投保人年收益的20%以下, 而失地农民由于土地被政府征用所获高额赔偿, 以及所处城市工作的收入, 在经济收入上远高于一般农民, 因此, 完全有能力缴纳保险费用。

在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 让失去土地的农民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失地农民未来的生活乃至生存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状况进行适当的分析, 以期能够为我国失地农民养老提供相关借鉴。

参考文献

[1]韩俊.中国农村土地问题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2]黄建伟.失地农民的概念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9(4).[3]王顺喜.我国失地农民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9(4)

[4]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5]杨思家.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究[J].农家之友.2009(4)。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下)

一.单选题
1.2002 年以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的县,7800 多万农民领到了养老金。(分 数:10 分)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30% B.40% C.50% D.60% 2.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的 城镇化道路。(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健康可持续 B.效益显著 C.有代表性 D.现代交通 3.中国山地、高原、丘陵比重占国土面积近()。2011 年,中国人口占全球的 18.98%,耕地占全球 的 8.67%,粮食产量占全球 的 22.2%。(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60% B.70% C.75% D.80% 4.粮食与食物体系的三阶段,1)数量安全为主-()安全;2)质量安全为主-食品安全;3)综合安全为主-食物主权。(分数:10 分)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健康 B.粮食 C.三农 D.农田

5.成都市自 2003 年以来,率先在全国推行城乡统筹,特别是在被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后,选择以“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 营集中)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以城带乡破解城乡二 元结构的新途径。(分数:10 分)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农民 B.服务 C.商业 D.教育 6.在农村内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业劳动力外流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的 矛盾日益显现,农地()构成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粗放经营和土地荒芜现象日趋严重。(分 数:10 分)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荒芜 B.唯一 C.已 D.不能 7.适度()和整治复垦,有利于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也可净增耕地约 13 %左右。(分数:10 分)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城乡一体化 B.农村社会养老 C.集中居住 D.涉农补贴 8.城市扩张和资本扩张的核心要素,是建设用地的获得和使用。在国家()的严格保护、建设用 地指标紧张的条件下,如何做好土地文章,显得十分关键。(分数:10 分)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旅游环境 B.环境污染 C.农业安全 D.基本农田 9.成都市以“确权赋能”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农村()改革,着力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农村资产资本化。以此为基础,成都市总结推 广了“土地有偿流转,业主规模经营”、“土地量化入股,集体统一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村企 合作经营”、“ 土地量化入股,农民与企业合作经营”等多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体制 B.产权制度 C.分配

制度 D.户籍制度 10.土地金融有三个特征:一是服务标的物主要是()农村土地。二是主要为农业、农民服务。为农民提供长期信用,帮助农民购买耕地、改良土地或兴建农业设施等(美国联邦土地银行)。协助当局推行土地政策,进行农地改革,发展农林渔牧等事业(台湾土地银行)。三是从事与土 地有关的长期信用业务。发行农地债券和发放长期低利息贷款。(分数:10 分)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农村贸易 B.农村商业 C.农村土地 D.农村劳动力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格局变迁与优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格局变迁与优化研究

乡村景观是一种景观综合体,它包含了自然景观和人类文化,并将两者高度融合在一起,具有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乡村景观丧失了原有功能,从而对整个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乡村不少特色景观遭到了人为破坏,使原本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不利于乡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乡村景观逐渐消失。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做好乡村景观规划的格局变迁和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景观现状

1.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对社会进行的一种人为的划分,这种划分最终会制约国家的发展,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结构性的划分会阻碍城乡之间的关系朝着利益统一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阻碍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行城乡一体化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文化等等条件,对城乡的空间利用、人口分布、交通情况、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等等进行统一规划,使城镇和乡村能够协调发展并保留原有的乡村景观。

2.乡村景观的结构

乡村景观的结构主要包括了自然基底、硬质要素和软质要素。自然基底也就是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等天然要素,而硬质要素则是人类在自然基底的基础上所建设和创造的一些人文景观。而软质要素则是指人类在长期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观念,例如乡村环境观、生活观、道德观等等。

3.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1)乡村景观千村一面

很多乡村景观的规划并没有和当地具体的发展情况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对景观的整体格局和规模没有一个明确思路,也没有充分利用乡村已有的资源,拆旧建新的现象频繁,而且一味模仿城市景观,使得乡村景观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使得乡村景观失去特色,千村一面。

(2)规划缺乏综合性

乡村景观的规划涉及到许多学科,这就要求决策者及时地跟相关的理论工作者进行沟通,争取使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够面面俱到。但是由于乡村各方面的发展依旧处在自行探索的阶段,因此重复建设现象非常严重,对景观规划的整体格局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使乡村景观出现退化现象。

(3)乡土文化缺失

乡村景观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乡土特色,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乡村景观具有独特的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有些乡村为了发展将一些西方的景观模式照搬过来,这就使得原本极具特色的本土乡村景观丧失了活力,使乡村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陷入困境。

(4)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了土地平整、农业机械化建设、农田路网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灌溉渠网建设等等。这些一般是为了农业生产服务的,但是由于受资金条件限制,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水平较低,因此不少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乡村的发展需求。

(5)原生态条件被破坏

在进行乡村景观的规划过程中,生态和环境是经济发展中无法避免的问题,有些乡村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过度开发资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一些具有特色的乡村自然景观也因此开始退化,人工的乡村景观无法和自然景观融合起来,使得乡村景观的质量大大降低。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1.乡村景观规划的一体化趋势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要顺应其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和现代生活的发展出现严重的脱节,因此进行乡村景观规划一体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充分利用乡村原有的资源,开拓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其成为乡村景观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自身的产业文化,和乡村的经济一起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景观建设的一体化。

2.乡村景观规划的本土化趋势

乡村景观的本土化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认同和尊重,因此进行本土化的乡村景观规划,就是要坚持保护好本土的乡村景观特色,用创新的手法建设乡村的建筑和景观环境,充分发扬本土化的乡村文化。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所处位置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俗,并确保具有“乡村性”。

3.乡村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趋势

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对乡村的整体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一个和谐、环保、绿色、舒适、便利的乡村景观,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可以找到一种归属感。因此乡村景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的序列组织、视觉尺度,并建设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4.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化趋势

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乡村景观的规划也不例外,要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发展。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本区域的具体生态情况,结合先进的生态工程技术,促进景观规划的生态化。

乡村景观规划的格局变迁

1.乡村景观规划的格局变迁

乡村景观的规划格局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变迁。一般影响乡村景观规划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或者人类活动,其中人类的活动对乡村景观规划的影响最为突出。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需要进行产业调整,随着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民就开始大量建房改善居住环境,这就使得乡村景观的规划需要随之不断进行改变。因此要确保乡村的人类活动处于乡村景观容量阈值以内,乡村景观才能保持原有的特色。

2.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乡村景观效应

(1)环境景观变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吸引着更多的人群前去参观,因此不少乡村开发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些特色景观。因此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农业特色,并设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注意不能过度开发,以免造成破坏。

(2)生活景观变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理念和信息不断冲击着乡村原有居民的思想,而乡村景观旅游的开展也使得乡村的经营竞争变得激烈。因此乡村景观规划的另一个格局变化就是坚持好乡村本土的文化核心价值,坚持乡村文脉的延续,避免因为盲目模仿城镇而丧失传统文化。

(3)聚落景观变迁

乡村景观的建设必然会改变一些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一部分土地会从生产性质转变为服务性质,景观要素也出现了更多的组合方式,使聚落景观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格局的规划时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乡村景观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不能过于追求“洋”化,保持原来的特色。

(4)经济景观变迁

随着城乡一体化,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日益进步,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而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景观格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景观带来的经济收益,充分调动乡村居民的积极性,并且保护乡村居民的基本利益,促进经济景观的飞速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的优化

1.根据当地特色形成创新式的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其具有独创性,因此防止过度模仿城市建筑,在乡村原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别出心裁的景观文化,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思路。

2.加强规划的综合性

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相关的决策者要及时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立足于景观规划的整体格局,将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并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乡村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3.保持原本的乡土文化

乡村景观规划只有保持了原本的乡土文化,才能使乡村原有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不但有利于乡村景观的建设,而且对乡村传统的文化景观还会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使乡村所蕴含的风土色彩和文化氛围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扬。

4.保护当地的原生态条件

保护当地的原生态条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保护好原有农田、池塘、果园等等乡村景观,并对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它们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统一的乡村景观。

结束语

乡村景观规划的建设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变得更加艰巨,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而是要结合乡村自身的特点来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乡土性,并且充分利用景观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建设良好的乡村景观时,要注意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能够带来的利益。

下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笔记之《城市与区域规划》

    读书笔记之《城市与区域规划》 《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经典理论读本,它以对英国城市发展的早期历史及其城市规划的先驱思想家的介绍为楔子,历史性的回顾了20世纪......

    2014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

    2014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868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1.智慧城市 2.位序—规模法则 3.棕色地带 4.多目标规划 5.土地用途管制 6.城市综合体 7.全球本土化 8.结节区域......

    城市和区域规划

    九龙湖校区选址影响因素分析之——城市和区域规划九龙湖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南部的九龙湖畔,机场高速路以东,宁溧路以西,南京市二环路以北,距老校区四牌楼约20公里。江宁是......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分析 作者:袁经天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23期 摘 要: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5-11 9:18:10 点击:4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基础( 一) 城乡一体化随着我国小城镇和......

    集团化背景下:校长培训与管理(自组织与区域规划)的新形态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校长培训与管理的新形态 ——基于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中干部培训管理策略的思考 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发展研究室 我区在推进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摘 要: 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改变和农村二元制结构,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一的管理,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城乡进......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城边村”的加快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