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练习”的做用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要及时。(3)练习要有层次性。(4)练习要有针对性,多样化。(5)练习要有反馈,对当堂练习的反馈5、优化归纳小结: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归纳本节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强调重点内容和注意的问题,准确评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指出下一步要求,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获取知识所用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忆、总结、明确,即学法小结。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教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
教师不再单纯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不再单纯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互教互学、共同发展;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我们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知识与成长。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有目标意识
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强化目标意识。要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观。教学目标应根据教材、学生、自己的实际确定,要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单元、课时学习目标;要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进行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方案,坚决反对只重过程而不管结果的做法;要重视对目标的“回应”和小结,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每一节课后,教师要想想这节课你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学会多少?要在这节课中产生多少效益?教学目标到底达到了没有?怎样改进会更好?
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应是“预设”和“生成”矛盾结合体。实现“预设”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任务,而出现“生成”才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才能充满“生命”的气息。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里,对“具体情况”的准确把握源于教师对课堂信息的悉心捕捉,“相应变动”则是教师对课堂信息深入分析、灵活调控的结果,“巧妙”则是教师机智应对反馈信息的具体表现。如此,才可能成就精彩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总之,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有课堂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应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不能拘泥于前面的预设,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做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前提是始终把握清晰的教学思路,始终扣紧教学目标。要着眼学生发展,组织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三、优化教学模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唯一最好的。教学模式的选用一定要适合教育对象、适合教师自己,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无论选用怎样教学模式,都应注意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去规划、设计、实施,充分体现关注生命、关注实践的教育观;体现主体自主发展的学生观;体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利于把学生实实在在地培养成为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和自主发展的人,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
课堂教学模式应是灵活多样的,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或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在自己大胆实践和借鉴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和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魏书生说过:“课堂是艺术的天堂,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一个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不是证明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他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课堂有效的关键所在。从新知引入,到重点讲授、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来确定,要采用学生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方互相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是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教师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意识,丰富课程资源;要创设轻松、活泼、愉快、有趣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情趣性,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只有在这种积极开放的状态之下,学生才会变得生动、活泼、主动,真正有所得、有所悟,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表情暗示
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表情暗示
表情暗示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师生之间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联系的过程。人们往往能通过脸上的神态与表情的变化,把某些难以或不宜用言语表达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教师的面孔常常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时时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获得信息,以确定自己作出怎样的反应。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作用,以形成知识信息、情感信息,对学生的综合性“多觉辐射”。运用表情暗示时,教师的面部表情一要自然,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相一致,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坦诚自然的真实形象,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二要适度,脸色脸形变化不可过分过频,要恰如其分,做到“嬉笑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据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上课养成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一、巧妙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精心设计,诱发学生的注意力;
四、通过游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课堂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好的评价言语,不仅给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更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看一个案例:课堂上老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问谁愿意读课文,此时班级学生只是有几个人举手,老师叫了一个平时读的不太好的学生来读,学生紧张地站起来后结结巴巴地读了下来,老师耐心地听完后,拍了拍孩子的肩膀说:“你的声音很洪亮,吐字很清晰,大家应向你学习,如果你在预习时多读几遍,就会比刚才读的流利,以后可以试试。”这位学生高兴地坐下了。老师问谁来再读,此时小手如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教师用理智上课,并且在教学中倾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当作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在课堂上关注细节,加以及时的语言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数学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认为只要学生把老师教的知识学会了就达到了目的,至于口语表达能力那是语文老师的事,要由语文老师来完成,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科任教师都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要鼓励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二、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只要在教学中从课标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定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如何搞好课堂上师生关系
小学生好动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上课时总有跟老师不配合的现象,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我总说“某某同学,请认真听讲”,“某某同学,请坐好”等方式提醒他们注意,可效果总不理想,近段时间我多表扬和用一些平易近人的语言,如“你真乖”,“你真聪明”,“某某小朋友讲的真好”等语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民主程度,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神态,都在小朋友的脑海里定位,他们也有相应的学习反映。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捕捉学生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被老师重视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认为是班里重要的一份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认为要跟同学和老师好好配合。
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在我们的身边随时可以看到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他们有的经常扰乱课堂纪律,有的对班级的荣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从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甘甜。老师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评价学生,多给学生掌声和鼓励喝彩进而增进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而赏识每个学生呢?教师要充满爱心,尊重学生,寻找闪光点,宽容理解,双眼敏锐来发现闪光点,深入挖掘寻找闪光点,用园丁的爱心去培植闪光点,用独到的视角去认可闪光点。
教师对学生一句及时鼓励的话,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有爱才会有教育。成功的学生是幸福的学生,让学生学会追求和享受成功,进而获得人生的幸福。
优生有缺点 差生也有闪光点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私下里抱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笨得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倒像模像样的。其实当你以欣赏的太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看到无数缺点。
欣赏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的金钥匙,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长处,那即是他成才的方向。教师要“目中有人”,争做伯乐,时刻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不应该吝惜激励性评价语:“你真棒!你还能做得更好!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在期待我。具体而言,教师应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第四篇:要发挥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作用
谁让耕地保护中的农民“消失了”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张德元
据报道,自2009年以来,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相继成立了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是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史上的一次有益探索,意义重大,值得肯定。众所周知,当前中国耕地保护实践陷入了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缺位。
伤不起的主体缺位
所谓耕地保护中农民主体缺位是指,在中国农村的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是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主观上缺乏耕地保护的自觉意识,客观上也缺乏耕地保护的话语权,耕地保护实践是一场政府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这种政府一家“包打天下”的耕地保护机制已经使中国的耕地保护实践付出了沉重代价。
首先,农民主体缺位导致农民自绝命根。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理论上讲,农民应该是珍惜耕地的。可是,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或者说政府有时虽然也强调农民有保护耕地的责任,却没有赋予农民保护耕地的充分权利;耕地保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属于经济学上公共品范畴,它要实现的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不可能总是一致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农民作为理性人必然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第一选择。当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并不真正把农民纳入耕地保护主体范畴时,农民当然也不把自己当作耕地保护主体。农民不把自己作为耕地保护的主体,就不会有保护耕地的意识,更不会付出保护耕地的行动,反而会以身试法,据统计,仅1999 年至2006 年,个人土地违法案件就达893101件,占同期土地违法案件总量的77%,涉及耕地面积9.6 万公顷。
其次,农民主体缺位导致政府逆向行事。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规定地方政府是耕地保护的主体,可奇怪的是,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土地违法案件正是地方政府所为,即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常常是逆向行事。何以如此呢?其他原因暂且不论,在耕地保护制度设计中,缺乏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是重要原因。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对地方政府的约束不外乎来自上面或来自下面,自上而下看,中央与地方是委托代理关系,中央对地方有监管的权力,可是中央与地方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占有信息优势,这就必然使得中央对地方政府监管乏力;自下而上看,农民没有被现行制度纳入到耕地保护主体范畴,当然也就不可能对地方政府形成约束;如此,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就“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了,可以非常便捷地实现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目标。
最后,农民主体缺位导致官民冲突不断。现行制度没有把农民纳入耕地保护主体范畴,这就不能形成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当耕地保护实践中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矛盾就难以化解,大量的土地纠纷上访事件就是因此而在基层逐步发酵出来的。2011年3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消息称,农民上访事件中涉及土地问题的比例约占40%。国土资源部2011年8月的通报称,从国土资源部所受理的土地上访线索中发现,群众集体上访比重较大,增势明显;2011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受理的集体上访分别占来访起数与人次的28.3%和65%,同比增加57.5%和62.8%。
谁让农民主“消失了”?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是耕地的占有和使用者。理论上讲,农民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耕地保护的主体之一。可是,在耕地保护实践中,何以在中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民主体缺位的现象呢?
第一,土地管理制度的缺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明确了土地管理的权力和责任:“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负主要责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 号]又进一步明确了耕地保护责任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可见,现行制度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耕地保护的主体。现行制度并没有将农民纳入耕地保护主体范畴,更没有明确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政府习惯于为人民服务,往往忽视人民是否愿意被服务以及怎样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习惯于代表人民当家作主,往往忽视人民是否愿意被代表以及怎样当家作主。长期以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常常异化为以“官”为本。如此,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地方政府就很自然地把农民视作被管理者、被服务者、被代表者,代民做主就成为地方政府的普遍行为偏好。当然,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偏好还与其自身的“经济理性”和“政治冲动”关系极大。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的“相信群众,相信党”经常地被地方政府理解为“不信群众,只信党”。在首个农民耕地保护协会诞生地江苏金坛市,当地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就坦言,他们在支持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之初,就曾担心是否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三,农民自治的发育艰难。让农民成为耕地保护主体的通俗含义就是“农民的地农民管”,“自己的事自己管”。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其实就是一种农民自治组织,因为有了它,政府节约了耕地保护成本,提高了耕地保护效率,还减少了土地纠纷,促进社会和谐。那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这种农民自治组织只是星星之火,而没燎原呢?问题就在于农民自治的发育艰难。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村民自治制度搞得好,村委会成为实实在在的村民自治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农民自治的职能,那又何必叠床架屋,另起炉灶,于村委会之外又搞个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呢?这只能说明,我们曾经按照农民自治理想模式设计的村民自治组织在实践中已经异化为政府的附庸。二十多年了,有法可依的村民自治实践尚且如此,由此可见农民自治的发育艰难。至于,农民自治发育艰难的原因非本文关注的问题,在此从略。
找回土地之主
尽管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农民自治发育艰难,但江苏等地兴起的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仍然值得我们充分重视。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已经确立,政治体制改革也在提速,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所以成立农民耕地保护协会,发挥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保护制度变迁的正确方向,尽管前进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为此,我认为,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农民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形成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三方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系列制度配套,有许多工作要做。限于篇幅,在此仅就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中的农民主体地位谈三点看法,那就是不仅要让耕者有其田,还要让耕者有其权,耕者有其利。
其一,让耕者有其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土地产权明晰,让农民真正感觉到耕地是“自己的”,才能激发农民对耕地进行持续投资和保护的热情。并且,仅仅产权明晰是不够的,还要创造条件,使产权能够体现其市场价值。虽然,现行法律已经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但农民对耕地的处置权仍然不完整,并且土地流转市场也不完善。这就好比说,一个人拿了块金砖,但这块金砖却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兑现,那他就有可能怀揣金砖而饿死。因此,要进一步做实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让耕者有其田不仅写在纸上,还要被市场所承认,使其成为农民发自内心的自主意识。
其二,让耕者有其权。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讲,让耕者有其权,不仅是使农民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更重要的是要使农民有耕地保护的话语权。要使得农民成为耕地保护的参与者、决策者、监督者,事实上,只有农民自己最懂得怎么保护耕地。只有这样,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才不会落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江苏等地成立农民耕地保护协会,是当前条件下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我们甚至可以期待,在未来条件成熟时,由此发育出乡村自主治理的新模式。
其三,让耕者有其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一种制度能被人们自觉执行,就必须有利益驱动,因此,仅仅有法律、行政手段是不够的,这对耕地保护制度也不例外。即要让耕者有其利。通过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农民自发成立耕地保护协会的地方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土地市场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农民真切意识到了保护耕地的好处。那么,对于那些典型的农区,怎样才能激发农民保护耕地的热情呢?就此而言,成都市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是值得借鉴的,成都市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政府与农户签订耕地保护合同,对履约农户发放耕地保护补贴;这种做法,从理论上讲符合耕地保护公共品属性的要求,于理有据;从实践上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国家的全局看,凡是农业大省(市、县)就对耕地保护承担重责,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牺牲,它们应该得到补偿,中央财政理应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支持这些农业大省(市、县)成立耕地保护基金;这也是先行市场化国家耕地保护的成功经验之一。
第五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应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当前语文课堂改革十分活跃,“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风靡各地,都在为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绞尽脑汁,但要落实起来并非易事。这里,我就多年来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认识。
一、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语文教学工作的辛苦,无需多言,但语文课堂之沉闷单调、枯燥乏味、缺活力、无生气似乎也司空见惯。无论文章多么优美,情感多么深沉,主题多么重大,教师多么卖力,学生的表现千篇一律:开始欣然若是,十分钟后便左顾右盼、前挠挠、后仰仰,如坐针毡,有些干脆酣然入睡,语文课堂学生主体能动性荡然无存,还谈什么合作、探究呢?一节课下来,接近一半的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教学质量无从保障。所以,有教师开玩笑说:“有些孩子,不如初中毕业就参加高考,可能效果还要好些”。
二、中学语文课堂学生主观能动性受阻的原因
1.教师备课简单化
多数教师备课重知识储备、轻教法研究,只考虑这一堂课40分钟内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未考虑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动起来,自动参与进来,结果自然是教师课堂口如悬河、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如痴如醉,而学生如老僧入定,充耳不闻。
2.教学态度官僚化
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善于蹲下身子,以平视的眼光研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研究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不能根据课堂变化而灵活教学,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不欣赏,只要与自己的设计不一致,便一棍子打死,不允许自由思考。学生只是道具,教师是导演,教师讲到哪,学生就得跟到哪,教师认为学生该懂的学生就得懂,教师认为课堂该热烈时,学生就得鼓掌,学生要完全放弃自己的主体性,完完全全去适应教师,结果,课堂就成了表演场。
3.教学内容教条化
教师教学中,只重教材这个“本本”,没有注意到“中华文学宝库”这个“房子”,没有注意到“社会”这部“大字典”,因而教学中内容单一,没有比较,不会延伸,不会迁移,自然就因不够丰富而枯燥,味同嚼蜡。
4.家庭教育功利化
现在社会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就多元化,对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学生厌学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捷径可走,所以一些学校、一些家长有意识地弱化了语文教育工作,把时间大量的用在数、理、化、英语等科目的补习中,没有让孩子静下来,静静的读几本书,静静的思考文学命题,更不会有意去与学生开展辩论和演讲,考试来临,给孩子买几本作文书应急了事,严重淡化了孩子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和进取意识。
三、发挥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的策略研究
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就应该抛弃思想上的条条框框,在教法上努力创新,从内容上引进活水,让“教”与“学”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1.巧设疑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陆九渊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疑,问题要巧妙,坡度要小,问题延伸空间要大,吸引力要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去探索。我在教授《过秦论》一课时,学生预习之后,设置了一个问题:假设没有陈涉起义,秦国会灭亡吗?秦国江山会一统万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交流、争论,在问题基本清楚时再设问题: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力弱小吗?同学们由争论自然过渡到对文章的阅读,在阅读和思考中很快就找到了本文的中心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文眼,再进入学习也就非常顺利了。在给初中阶段的学生讲授《驿路梨花》时,只设置了一个问:山间小屋的建设者是谁?这一问贯穿全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2.讲究民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敢于质疑,善于超越,能够创新,做课堂的主人。我在教授新课时最常做的是:课前,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质疑,教师收集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把有代表性、创造性的问题归纳起来(有时也有意识地加一些必要的问题)让学生课余时间思考,由于问题多来自于学生自己,所以他们很积极,进图书室,上网络,多方查询、求证。讲授新课时,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课前质疑分主次、有坡度的依次出现,由于有了前期的阅读、质疑、求解的过程,所以学生交流异常热烈,争论不下时便再阅读再思考再求证。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超出教材本体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3.创新教材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中学语文教材,文章多为经典之作,教师在针对学生基础和大纲要求的情况下,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扩展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在教《胡同文化》一文时,先用多媒体影映了大量典型的胡同建筑图片,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胡同建筑的特征:“方正”、“网络”、“四合院”特色,从建筑特征去感悟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神,理解北京市民“容易满足”、“安分守纪”、“逆来顺受”的特点。随后我又利用多媒体出示大量现代建筑图像,从现代建筑或独立高耸、或相辅相成、或小巧精致、或规模宏大、或委婉柔顺、或高傲挺拔等风格各异的特点,理解现代中国人勇敢、大气、拼搏、进取的精神。课堂最后,要学生联系实际,收集家乡“赶集文化”、“练摊文化”“庙会文化”的特点,编辑课本剧。于是学生们或实地考察,或上网查询,其结果不仅有了课本剧题材,还收集到了许多名言、典故,班级因而得以举办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朗诵等活动。小课堂变成了大课堂,学生充分体验了语文学习的愉悦。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语文课尽快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师要以“爱”为基础蹲下身子,给学生以民主;开动脑子,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框子,让每一篇课文都融合到“社会”这部大字典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