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大全5篇)

时间:2019-05-15 07:4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

第一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

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名词解释

问题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和矛盾,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认识的不足。

研究课题是研究者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验证,从众多理论或实践问题中挑选出来,并作为某一项研究活动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践验证。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文献资料,了解某一研究的相关信息,探索某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文献泛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有价值的典籍,包括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幻灯片、微缩胶片和各种形式的电脑软件等。

课题论证是对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以避免其盲目性。

简答题

正确选题的意义?①研究问题的确定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②所确定研究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向和内容;③正确的选题有助于研究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研究者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要遵循哪些原则?①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②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影视可行的;③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是有创新性的;④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符合科学性原则。

研究的问题是可行的,须具备哪三方面的条件?①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②必须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及研究者本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等。③研究者要善于把握实际,依据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等的发展成熟程度,适时提出研究课题。

研究问题确定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①初步选定研究问题;②对初步选定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③对所选的问题进行陈述;④对选定的研究问题进行论证,并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我们可以从那里寻找到研究问题?

(一)从学前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问题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①可以从某一时期影响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中选合适的问题进行研究;②可以从自身时间工作中发现有意义的、有兴趣的问题中选择研究课题。

(二)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①为证实某种理论观点而选择研究课题;②从不同理论观点的争论中发现研究的问题;③寻找有关理论的薄弱点和空白点。

(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课题。①研究者可以在查阅文献时去发现问题;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所能收集到的资料;③还可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进行选题。

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三个等级。①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情经过、研究成果的文献,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是分散的、不系统的文献。②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后,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书目、索引、题录、提要和文摘等。它比较简明和全面,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三次文献。它是利用二次文献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综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查找文献的步骤。①分析特定的研究问题,明确文献检索的要求和范围;②按图索骥,寻找一些综述文章阅读,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注意其中提及的资料来源。③还需要对已收集的文献进行加工。陈述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课题论证的主要内容:①该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该课题研究的价值、目的和意义;③该研究课题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④对该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的可行性的分析;⑤该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和成果形式。

第四章 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特点:直接性、情感性、重复性和目的与计划性的特点。

直接性即指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直接接触与联系‘

情感性指观察者往往容易受到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先入为主”城建的影响。

重复形是观察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详细观察,才能避免表面化和片面化。

目的与计划性是指观察法不同与日常教学的观察,是针对特殊选择的需要,发现一些具体的情况,回答特定范围的问题。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靠自身的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在现场获得研究对象的资料。

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于某一中介来进行的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在直接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观察他们的言行。比较自然。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不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观察者通常置身于被观察的活动之外,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

结构性观察是对观察的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按设计的步骤与项目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处理。

非结构性观察对严禁问题采取弹性的态度,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只有一个粗略的观察思路,比较灵活机动,能抓住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不受设计框框限制,难以进行定量化处理。

全面观察是对一定场景中发生和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涉及范围广,易把握现象之间联系。对观察者要求很高。

抽样观察是对观察现象的场景、时间、人、活动等因素进行取样,再对样本进行观察,涉及范围小,便于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操作较容易,对观察者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取样上,取样应有代表性。

定期观察是非连续性的,按一定时间间隔做观察。

追踪观察是对某个对象或者某种现象进行比较长时期的观察,从而获得发展性的资料。

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表现,包括观察对象自己的言行以及与他人的互动。

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反复观察,以日记形式描述性地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

轶事记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不限于观察记录儿童显著的新行为或言语反映,还可以记录观察者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任何可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发展的情境。

理论性偏见是指观察者因受到某种理论观念的影响而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角色性偏见是指观察者因受社会对某类研究对象的“角色定位”的影响而对观察到的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不客观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期待性偏见是指观察者因受对研究对象期望值较高(低)的影响,而在观察时对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与事实不符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编码是用分析的概念或数字、符号对记录的文字进行标注。

活动编码即对经常发生的活动或者行为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编码。

策略编码是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分类是在编码的基础上,把同一类编码的资料归拢在一起,装在文件夹里,然后在每一个编码题目的下面,标出资料所在的页码、行数等,并把各处的资料编上序号。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事件取样法注重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时间的完整过程。

等级评估记录是在观察的同时,对目标行为的表现程度作出等级评定。

简答题

观察法包含的三要素:观察的手段(敏锐、仔细、准确)、观察的对象(教育活动中的人和教育活动)和观察对象的状态(真实状态)。

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资料可靠性较强。局限性:观察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和限制;样本容量小,材

料是表面性的和感性的等。片面性和偶然性。

观察法的分类:①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②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③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④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⑤定期观察与追踪观察。

非结构性观察的设计。(1)制定观察计划。①观察的内容、对象和范围。②地点。③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和次数。④方式、手段,⑤效度。6伦理道德问题。(2)设计观察提纲。①谁?②什么?③何时?④何地?⑤如何?6为什么?

观察的实施。(1)位置的选择。包括两因素(方位和距离)。(2)观察的记录。清楚有条理,便于今后查找。非结构式观察的类型。①实况详录法。②日记描述法;③轶事记录法。

观察中的自我反思。①对推论的反思。②对叙述角度的反思。

观察资料的整理分析。①对记录的整理。②分类与编码。

观察资料整理分析的一般步骤。①对资料的初步整理,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②对原始资料的再次整理,进行编码、分类;③在整体把握观察事件的基础上,确定分析单位和进一步分析的分析工具与框架;④借助于确立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定性分析和建构理论。

结构性观察必做的三件事:确定观察项目、选定观察对象、规定记录方法。

结构性观察规定的记录方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等级评估记录。

如何理解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独特作用?(1)不需要儿童做出超出自身水平的反应;(2)可以直接了解并客观记录行为,所得资料少受主观因素影响;(3)可以捕捉发展中的过程,考察互动过程;(4)不容易受观察者在场的干扰。

第二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五--六章 调查研究和观察法

第五章调查研究

名词解释

调查研究是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收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现状调查旨在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中某些特征、方面的发展现状,或学前教育中某些现象、问题的基本现状。相关调查旨在探讨两个变量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程度。

发展变化调查主要探讨儿童的某种特征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

原因调查具有某种特征的儿童或教育现象形成的可能性原因是什么,这就是原因调查要解决的问题。问卷法是将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以书面形式征询调查者的意见,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

指导语是用来知道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或注意事项。

访谈:研究者“寻访”被研究者并与其进行“交谈”的一种活动。

开放型访谈:也称非结构性访谈,指事先没有设计固定的访谈问题,访谈者鼓励受访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访谈可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半开放型访谈是受访谈者一定控制的访谈,访谈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提出问题,但同时也鼓励受访者参与。

简答题

调查研究的特点①间接收集资料来了解和分析现象和问题的方法。②调查研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涉及的范围广,运用比较简便灵活,收集资料速度快。局限性:①调查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却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②调查成功往往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更多地受制于研究对象;③调查者自己的主观倾向、态度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会影响被调查者,是调查的客观性降低;④调查往往只能反映被调查者个体的情况,很难做普遍性的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要慎重。

调查研究的类型。(1)根据研究课题性质的不同,学前教育领域的调查研究一般分为四种类型。①现状调查。②相关调查。③发展变化调查。④原因调查。(2)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种。①描述性调查。用以了解事物全貌或发生过程,以描述现状为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②探索性调查。以解释事物之间关系为目的的调查,以探索规律性的东西为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③预测性调查。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推断与估计的调查,以预测事物发展的远景为主,回答“将会怎样”的问题。④评价性调查。对事物的质量水平进行评定的调查,以评价、考核幼儿园教育质量及管理水平为主。(3)按取样范围的不同,调查研究又可以分为三种。①全面调查。即普查,总体有多大,样本就有多大。②典型调查。从调查范围内选取典型的例子进行调查。③抽样调查。按抽样程序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有较好的代表性,被广泛采用。

调查研究的设计。分为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两种。纵向设计涉及随着时间推移搜集资料的调查,常用于发展变化调查和趋势研究。数据资料在一定时间内分两次或多次收集。横向设计是指对一个代表总体的随即样本,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性收集资料。不能测量个体的变化,因为它只测一次。可用于现状调查。调查研究要遵循的步骤。①确定调查对象。首先要确定调查总体,其次要确定调查样本。②拟定调查计划。③进行试探性调查。是为了了解调查项目和调查程序设计得是否合理,以便作出修改。④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⑤实施调查。⑥整理调查材料。⑦撰写研究报告。

拟定调查计划时应考虑的内容。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②确定调查项目。③确定调查进程。问卷调查的优点。统一、定量、节省、匿名。

问卷调查的缺点。①问卷中大部分问题的答案由于预先被划分了有限的范围,不可避免地限制和简单化了回答,从而遗漏深层复杂信息。②不可避免出现漏答、错答或回避回答的现象。③问卷篇幅不能太长,调查项目受限制,不利于详细收集资料。④问卷是书面调查,适用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

问卷的一般格式。①前言。介绍调查主办单位和调查人员;调查的目的和潜在价值,以及特定被调查者被选中的原因;承诺对涉及个人内容的调查结果保密;说明被调查者回答的重要性,对他们的合作表示感谢。②指导语。应简明易懂。③问题。格式:a选择性回答或封闭性,就是要求答卷人从两个或更多选项中选

择一个。B结果开放性或自由答题式题目。要求答卷人自行填写答案。

设置问卷问题要注意:题目的格式、问题制定的原则、题目的数量与安排(30分钟内答完为宜)。

问卷中问题制定的原则。在内容上:题目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题目是否超出受测者的知识和能力。在言语上:文字应浅显、易懂,不超过受测者的领悟能力;用语应力求简单,不能太复杂;字句的意义力求清楚明白,不要含混或暧昧;一句话代表一个单一事物,不要用两个以上的观念或事件;要用标准的语言叙述或描述,把概念、范围界定清楚。在情绪上:在能理解的范围内提出问题;问题不要引起误解或争论;尽量使用肯定的叙述,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格式;不用或少用假设语句或猜测语句。

访谈的优缺点。优点:访谈能深入受访者的内心,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情感感受及行为规范,能从受访者的角度对研究现象获得多种描述和解释;访谈具有灵活性以及对意义进行解释的空间;访谈能使受访者感到更加有力,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历程进行反省,影响对自身文化的解释和建构。能保证研究的内在效度。缺点:样本较小,访谈好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代价较高。

访谈的类型。采用开放型和半开放型两种形式。

访谈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访谈提纲和与受访者商量有关事宜,如访谈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访谈的次数和长度,是否采用录音、录像设备等等。

提问、倾听、回应被认为是访谈中的三项主要工作。

访谈中提问的类型。按问题的语句结构可以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按问题所指向的回答可以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按问题本身的语义清晰度可以分为清晰型和含混型。

访谈中追问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来询问他们曾经表达过的看法和行为。针对具体的细节问题即时追问,切忌不管对方在说什么或想什么,只按照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把问题挨个跑出去,这样的追问会妨碍访谈自然进行,会忽略受访者的思路,把自己的设计甚至偏见强加给对方。

访谈中如何倾听?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有三种:主观判断式的听、客观接受式的听、意义建构式的听。主观判断式的听,即访谈者把受访者的回答内容,按照自己的观念、价值观、思维习惯等去理解,迅速作出自己的判断。很容易将研究者个人的观点强加给被研究者,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果。客观接受式的听,即访谈者尽量把自己的观念暂时存放起来,客观地接受被访者的话,尤其重视被访者自己使用的一些独特的概念,尽可能理解其真实意义。是最基本的倾听方式。意义建构式的听,即访谈者在倾听的同时,积极地与对方对话,与对方共同建构事物、概念等的意义。这种倾听对访谈者个人素质要求较高,需具有强大的自我反省能力,能够与对方产生思想共鸣。

访谈中如何回应?1呼应。语言上的呼应,如“哦,嗯,对,呀”,如点头、微笑等。2重复、重组和总结。重复是把受访者的话重复一遍,表示确认没有听错。重组是把受访者的话按照自己理解的话重新组织一下,以便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总结是把受访者的话进行归纳概括,一方面突出中心和主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检验是否理解正确。

第六章 实验法

实验法一般都是纵向的,在控制无关因素对因变量影响方面,实验法是最好的。

双盲实验,指的是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实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减少试验误差,提高实验的效度和信度。

匹配指的是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随机指派的方法是完全按照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简答题

实验法的特点:①教育实验研究法是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②获得自然条件下遇不到或难以遇到的情况和情境;③可以重复验证;④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实验法的认知逻辑。关于确认事物间因果关系,有三条标准。①两个现象之间必须存在这相关关系,即共

变关系。②在时间上,原因应当先于结果,或与结果瞬间产生。③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验法的三对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和因变量。

它的三对基本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来体现这以逻辑的 ?在实验法中,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比可以反映变量的共变关系;前测和后测可以反映A变与B变的时间顺序,还可以用各种控制手段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实验组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象。控制组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通过比较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实验的分类。实验室实验与实地试验。标准实验和准实验,双盲实验。

简述对影响实验条件的无关因素的控制手段。3.(1)实验室控制,消除无关变量。(2)用配对、分组等方法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或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3)用循环法抵销无关变量的影响。(4)将某些个体变量纳入实验设计,成为实验中的自变量。

实验研究的具体内容:实验假设、实验被试、实验变量、实验控制、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影响实验的因素。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差异的选择、受试者的流失、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第三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2.预测性假设

3.自然观察法

4.个案研究

5.课题论证

6.“行动研究环”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

5.访谈中的记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例子,谈谈教育实验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2.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第四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答:教育科学研究不能违背道德伦理,即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能对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

2.预测性假设

答: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3.自然观察法

答: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暗示、不加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方法。

4.个案研究

答:又称案例研究,是指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所谓的单一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社会组织(如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个团体、一个情境或事件等。

5.课题论证

答: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6.“行动研究环”

答:行动研究是由确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解释、采取行动等构成。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

一、迫切性原则是指课题的选择应该是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包括基础性课题,也包括应用性课题。

二、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研究者要已为人类增加新知识、新见解为己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三、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所选择的课题不能违背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原理。课题的选定要注重科学性原则,与人们的思维定式做斗争。

四、可行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问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爱好、研究热情等等。客观条件是指科研经费、实验设备、人力、必要的资料、技术和人力准备等等。课题的选择应有利于发挥研究者的专长,这样才会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研究者还要结合个人的具体工作,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一些条件的不足,尽量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去完成课题。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答: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二、为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三、为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四、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

答: 第一,教育调查研究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于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这就避免了观察法被动等待观察现象出现的弊病,也克服了实验法需要控制条件的局限。第二,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间接的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第三,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因为教育调查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其中许多变量会同时发生作用,研究人员又不可能对一些干扰因素进行排除,而只能分析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因此,教育调查必须通过设计的合理性来提高其结果的科学性。第四,教育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

答:循环组实验的实验操作顺序,与等组实验的顺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等组实验需要严格选择实验组、对比组,控制无关因素,保证两组对象非实验条件完全相同,即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循环组实验则不需要过分控制,在实验对象选择上可以随意一些。在教育实践中,不打破形成的自然教学班,就可进行实验。第二,循环组实验的顺序比等组实验要多一个步骤,即实验班、对比班是交互进行的,而等组实验,实验班和对比班是确定不变的。因此,循环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可对照等组实验顺序。

5.访谈中的记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尽可能详细记录访谈对象对非限定性的问题的所有回答,以及回答限定问题时主动作出的额外说明,后者对随后的资料分析很有价值;②记录过程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段或改正语法;③不仅要记录语言信息,而且要记录非言语信息;④在记录的同时,还应注意与访谈对象保持联系,以保证访谈顺利进行;⑤访谈结束后,应尽快整理访谈记录,对记录时所使用的各种符号、缩写等作出翻译和说明。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例子,谈谈教育实验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 1.教育实验要体现正面教育性。进行实验前,研究者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的理论钻研,至少根据最新的科学理论,估计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影响才可以进行,如40年代的一个实验,从孤儿院选一批新生儿置于暗箱中,只保证吃喝而不给任何其它刺激,结果这些原本正常的婴儿,机能逐渐退化,直至痴愚。这一实验后来因受到强烈的社会谴责而被迫停止。

2.被试必须保持正常状态。被试的正常状态是实验结果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前提。如,实验对象处于伤害性刺激中或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下而进行的教育实验,其实验结果均是不可信的。

3.必须认真考虑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会不会产生不科学的结论。研究者应当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每一步、每一技术加以检查,看所收集的资料是否正确地反映事实,有无虚假歪曲等情况。如,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性实验时,什么是智力,如何评价智力,开发智力的方法等都应注意手段、技术的科学规范。

4.正式实验前,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实验,在取得初步结果并通过适当的检查和必要修正的基础上,才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和继续深入的实验。从对儿童的影响上,从实验成功的把握上,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不允许一开始就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2.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答:(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

(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

(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第五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基础性研究

是指旨在揭示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与本质联系并探索新的领域的研究。2.文献

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3.抽样

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容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4.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下,严格控制外界条件进行的实验研究。5.临床法

临床法是皮亚杰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而独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对儿童的自然观察、灵活多样的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实验)综合起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6.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一边行动一边研究,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它是以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科学研究的具体步骤可归纳为:(1)选题;(2)查阅文献;(3)提出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5)收集资料;(6)分析资料;(7)得出结论;(8)撰写研究报告。2.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

3.比较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首先,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以物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人与物质的关系。教育实验则是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正在成长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前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全面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着力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次,在实验物质手段方面:自然科学实验一般远离生产实践,主要是在实验室人为地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工具的先进性。教育实验则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因为,离开了具体真实的教育实践的对象和环境,相应的教育现象就不可能出现。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自然科学实验更关注的是量的描述,是随机对比求其精确度。而教育实验由于教育现象变量的不确定性,教育概念范畴界限的模糊性,以及涉及价值判断,且周期长,因素复杂,要想达到精确的量化分析是很困难的。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4.运用经验总结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价值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1)提出假设;

(2)根据不同条件和样本提供的数据,从零假设出发,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具体值;

(3)做出统计推断。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答案要点:

(1)可以弥补幼儿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局限,观察到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2)可以克服正式测试中所测结果不稳定、不可靠的缺陷;(3)可以看到幼儿的真实表现。

2.请根据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自选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课题,编制一份调查问卷。答案要点:

(1)问卷内容必须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指导语和问卷的正文;

(2)正文部分的问题应包含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半封闭式问题;(3)问题不得少于10个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对象的检索活动,即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

2.有意抽样法

又称为按目的抽样,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抽取样本的方法。3.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4.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加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

5.作品分析法

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法,是根据被试的活动作品来研究其心理特点的方法。6.麦克南的模式

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这个模式指出了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包含的几个行动循环,每个循环都包括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做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然后再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3.经验总结后的推广形式有哪几种,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推广的方式有直接推广和间接推广两种。

直接推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研究团体和学校主办或参与,有目的地组织经验总结者和总结对象,采取会议形式或现场演示,直接交流和传播教育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经验总结报告,要求所属单位或学校参照实施。间接推广是指将先进教育经验写成书面总结报告或录制成磁带、电视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团体、学校等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推荐,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促使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实施。

4.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哪些问题?

(1)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研究所要说明的问题。

(2)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次加工。如,给各种资料加上标题,重要的部分标上各种符号,对各种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上序号。

(3)汇编的资料要做到完整、系统、简明和集中。所有采用的资料都要汇编到一起,大类小类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还可以用尽可能简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如有必要,可对资料的价值和作用作一些简短的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5.撰写摘要的要求有哪些? 摘要就是课题研究的概述。一般来说,读者总是通过标题和摘要来了解一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决定是否要阅读全文。因此,摘要必须在整个研究中挑选出最关键的内容并将其阐述清楚,保证摘要的内容准确、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发现及所得到的结论。

摘要的文字力求忠实研究报告,清晰易读,并且避免用评述性的语言。摘要的字数一般视研究报告的篇幅而定,一般以150—200个字为适宜。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

(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

(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

答案要点:

(1)以研究问题为基点;(2)以研究计划为参照;(3)以教师行动为对象;(4)以改进实践为归宿。

下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三--四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 观察法(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专题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1.客观性(首要原则) 2.教育性3.伦理性4.实用性 5.可行性6.准确性7.发展性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定义:学前教育是教育的......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 学前......

    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控......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研究方法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科学方法: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中科学方法与科学方法论是既有联系......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教育科学研究的最终是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最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基本概念 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重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的研究对象的总体又称为母体或全域,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抽样总体中的单个成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_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测量法向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提出针对某项活动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团体成员,然后,根据选择结果用数字和图来表示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 2、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