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农村学前教育相适应教育方法研究
与农村学前教育相适应教育方法研究
【摘要】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作用。但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条件和城里的幼儿园相比相差甚远,也难于花大钱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可是,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这是也是实施《纲要》基本的实践策略。《纲要》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如何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带孩子到大自然进行教育,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大自然;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资源,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地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工作纲要(试行)》也强调,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作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充分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并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同时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一、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进行教学
1、感受大自然,陶冶其情操
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老师应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在一年四季中,选定合适的时间,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真,善,美的心灵,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着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
2、利用大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它的内容比我们的教材要丰富很多,生动的多。大自然对孩子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幼儿天生就喜欢去探索大自然、亲密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在幼儿园,科学领域里有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的,“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要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还可以教他们如何将物体进行归类,说出其颜色,自己探索数的组成和分解及加减法的意义,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在老师适当的指导下学到了科学知识,使教学活动变得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科学的兴趣产生,萌发幼儿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逐渐产生一种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3、收获大自然,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活的书本”。“纲要”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农村幼儿园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参加农事劳动机会却非常少。例如:可以根据农田耕作的季节特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参加简单的农田劳作的机会,春天带孩子们到
田野里种黄豆、挖野菜、种花生;初夏带孩子们挖土豆、摘西红柿、摘豆角等,秋天带孩子们去采棉花、摘花生、拾栗子等,冬天带孩子们到菜园里拔萝卜、挖菠菜、收获大白菜等劳动。这正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的“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论断。孩子们不但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规律,更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尊重他人劳动的良好品德。
4、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丰富自己的玩具材料
《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室内玩具材料”在我们农村,没有多少钱能用在为幼儿购置玩具,只有充分利用周围大自然的资源,收集田地中的自然物和农作物,自己进行动手制作。要让幼儿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首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优美、具有教育性的环境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可以利用农村当地生长的、并容易获取的植物及其它废旧材料,运用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区域,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
①、自然角:这一角落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窗口。因此,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根据动植物对阳光、水分的喜好不同布置一个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把春天可爱的小蝌蚪、颜色鲜艳的龙虾及各种植物等都搬进教室里,让幼儿随时都可以去观察。比如:为了让幼儿明白种子发芽的过程及需要的条件,在自然角中准备了三个瓶子,分别放上同样的种子,第一个瓶子放了许多水,第二个瓶子里面不放水,第三个瓶子放得水不多也不少,然后让幼儿观察。结果,第三个瓶子里的种子发了芽,而第二个瓶里的种子没变,第一个瓶里的种子只是泡胀了。从而幼儿知道种子发芽的顺序为:种子——泡胀——长芽,种子发芽离不开空气、水。使得本来很难懂的科学道理,在孩子们亲自观察、体验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学会了。
②、美术角:A、将幼儿收集来的材料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各种颜色(如草的颜色有嫩绿、草绿、深绿等),并将花朵、叶子中的汁液取出来进行染色、配色、装饰画面,使幼儿积累一些配色方面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B、利用各种树叶、花衣、螺丝壳、瓜子壳等进行拼贴组画,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更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了对美术的兴趣。
③、音乐角:将粗大的竹一段一段地截下来,取有节相连的地方,染成各种颜色,并取一根小棒,做成一个个简易“木鱼”……让幼儿知道除了乐器之外,自然界中有许多东西也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因此,当“小老师”让“小朋友”拿起“乐器”来演奏时,他们就成了一支小小演奏队,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出色的演奏队员。
另外,还可以在科学角、语言角等区域中利用农村现有的材料,通过幼儿自己收集,参与布置,来激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更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
二、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课例开发的内容
农村学前教育教学课例的开发,可根据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农村的自然、文化、社会等资源条件,开发涵盖不同年龄段的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课例。
1.健康类教学课例的开发
健康类教学课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农村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心健康水平,并结合其家庭的生活习惯、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开发有助于幼儿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课例。内容包括生活卫生教育、安全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等。
2.科学类教学课例的开发
借助于农村的自然环境、各种动植物、生产生活用品等,并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心理特征等,开发出有助于培养幼儿观察、分类、实验、测量、预测、推断、交流等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推广性的教学课例。
3.社会类教学课例的开发
结合农村的社会变化和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和礼仪、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等,并根据农村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活动情况,开发有助于农村幼儿培养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理解和遵守行为规则、了解和适应民俗文化的适合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课例。
4.语言类教学课例的开发
利用农村的环境条件、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民间文学等,并根据农村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审美需求以及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教育目标,开发出文学活动、学习字词句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活动等一系列具有农村学前教育特点的教学课例。
5.艺术类教学课例的开发
利用农村乡土的或民间的音乐、舞蹈、绘画、剪纸、刺绣、玩具、雕刻、小制作,以及建筑艺术、服饰艺术、饮食艺术等,并根据学前教育教学目标、儿童身心特点、艺术表现技能与创作等,开发艺术欣赏活动、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探索活动、艺术表演活动、艺术创造活动等方面的教学课例。
三、研究意义
农村幼儿园所属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但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薄弱,同时由于他们本身专业素质和其他专业能力的限制致使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本文则以此为背景对适合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进行研究,其意义在于:
1、通过了解农村学前教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价值,可以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农村学前教育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2、通过提出可操作策略,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周围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教学指导具有借鉴意义。
3、对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加深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理解,学习、掌握其教育方法的理论及策略,促进其专业成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信息的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幼儿教育、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先进研究成果,探讨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策略的途径和方法。
五、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概论》主编:王春燕;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吴挺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
4、王颖莉.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5、[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6、李浩泉.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第二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专题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2.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3.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4.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5.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述评。
6.学期教育研究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7.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3.收集研究资料
8.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
9.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6.有意抽样7.方便抽样
10.观察法的种类及具体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首先要确定观察时间单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其次,要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的操作定义或对行为进行分类。事件取样观察法。需要预先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并对其下操作定义或进行分类。然后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预先考虑观察要记录的内容,选择最有利和最恰当的场合和时间进行观察。
11.机械抽样的方法:即系统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自己看书P.80
12.问卷编制的主要形式:1.开放型(又称自由答题式、不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不列出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2.封闭型(又称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列出几种可能的答案,或对填答方式作出规定与限制,由被调查对象选择填答或作出记号。分以下不同形式: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3.半定案型(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或需留有一定余地,让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这是一种折衷形式,兼有封闭型和开放型的特点。)
13.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观察法(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像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是建立在被研究者自我报告的基础上的,通常较容易获得研究数据,但是被研究者会提供被歪曲的事实,或者不能准确反应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件。局限性:受观察对象的限制、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受观察情境的限制、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实验法(优点:1.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容易观察到,或者不容易比较集中观察到的情况、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2.由于实验研究要求用比较严密的程序组织研究,所以它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3.实验研究要求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便于测量,这样测得的结果往往更加能说明问题,更加可靠精确。局限性: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的A确实在引起B的变化2.实验中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组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4.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访谈法(优点: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对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引导对方谈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局限性: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的调查;再者就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访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者,还是受访者都极易产生各种误差。)
14.访谈法的访谈提纲如何设计?P.273 15.事件取样法如何设计?P.220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2.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3.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4.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5.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述评。
6.学期教育研究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7.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3.收集研究资料
8.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
9.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6.有意抽样7.方便抽样
10.观察法的种类及具体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首先要确定观察时间单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其次,要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的操作定义或对行为进行分类。事件取样观察法。需要预先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并对其下操作定义或进行分类。然后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预先考虑观察要记录的内容,选择最有利和最恰当的场合和时间进行观察。
11.机械抽样的方法:即系统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自己看书P.80
12.问卷编制的主要形式:1.开放型(又称自由答题式、不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不列出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2.封闭型(又称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列出几种可能的答案,或对填答方式作出规定与限制,由被调查对象选择填答或作出记号。分以下不同形式: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3.半定案型(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或需留有一定余地,让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这是一种折衷形式,兼有封闭型和开放型的特点。)
13.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观察法(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像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是建立在被研究者自我报告的基础上的,通常较容易获得研究数据,但是被研究者会提供被歪曲的事实,或者不能准确反应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件。局限性:受观察对象的限制、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受观察情境的限制、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实验法(优点:1.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容易观察到,或者不容易比较集中观察到的情况、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2.由于实验研究要求用比较严密的程序组织研究,所以它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3.实验研究要求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便于测量,这样测得的结果往往更加能说明问题,更加可靠精确。局限性: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的A确实在引起B的变化2.实验中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组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4.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访谈法(优点: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对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引导对方谈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局限性: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的调查;再者就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访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者,还是受访者都极易产生各种误差。)
14.访谈法的访谈提纲如何设计?P.273 15.事件取样法如何设计?P.220
1.调查研究:又称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与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2.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3.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4.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
5.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述评。
6.学期教育研究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询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7.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3.收集研究资料
8.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
9.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5.整体抽样6.有意抽样7.方便抽样
10.观察法的种类及具体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首先要确定观察时间单位,要求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按照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其次,要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的操作定义或对行为进行分类。事件取样观察法。需要预先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并对其下操作定义或进行分类。然后了解这类行为或事件的一般状况,预先考虑观察要记录的内容,选择最有利和最恰当的场合和时间进行观察。
11.机械抽样的方法:即系统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自己看书P.80
12.问卷编制的主要形式:1.开放型(又称自由答题式、不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不列出答案,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2.封闭型(又称定案型,即调查人事先列出几种可能的答案,或对填答方式作出规定与限制,由被调查对象选择填答或作出记号。分以下不同形式: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3.半定案型(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或需留有一定余地,让被调查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这是一种折衷形式,兼有封闭型和开放型的特点。)
13.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观察法(优点是: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像测试法、问卷法和访谈法是建立在被研究者自我报告的基础上的,通常较容易获得研究数据,但是被研究者会提供被歪曲的事实,或者不能准确反应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件。局限性:受观察对象的限制、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受观察情境的限制、受观察范围的限制、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实验法(优点:1.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容易观察到,或者不容易比较集中观察到的情况、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扩大研究范围2.由于实验研究要求用比较严密的程序组织研究,所以它便于重复验证,提高结论的科学性3.实验研究要求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并对测量的事物明确规定操作定义,使研究便于测量,这样测得的结果往往更加能说明问题,更加可靠精确。局限性:1.只能对研究者有意提出来的变量而言,说明A能引起B的变化,而不能说明现实中的A确实在引起B的变化2.实验中常可能有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解释3.实验控制往往剥夺控制组某些变量方面的发展机会,以体现实验组的效益4.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对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知识经验、技术水平等有较高的要求)、访谈法(优点: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强,研究者可以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对提出的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或变换问题的角度,引导对方谈出对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还可以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局限性:比较费时,一般不适合大范围的调查;再者就是极易产生偏差,在访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者,还是受访者都极易产生各种误差。)
14.访谈法的访谈提纲如何设计?P.273 15.事件取样法如何设计?P.220
第三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答:教育科学研究不能违背道德伦理,即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能对研究对象的身心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
2.预测性假设
答: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3.自然观察法
答: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暗示、不加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方法。
4.个案研究
答:又称案例研究,是指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所谓的单一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社会组织(如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个团体、一个情境或事件等。
5.课题论证
答: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6.“行动研究环”
答:行动研究是由确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解释、采取行动等构成。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答:
一、迫切性原则是指课题的选择应该是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既包括基础性课题,也包括应用性课题。
二、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研究者要已为人类增加新知识、新见解为己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三、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所选择的课题不能违背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原理。课题的选定要注重科学性原则,与人们的思维定式做斗争。
四、可行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问题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它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爱好、研究热情等等。客观条件是指科研经费、实验设备、人力、必要的资料、技术和人力准备等等。课题的选择应有利于发挥研究者的专长,这样才会获得较好的科研成果。研究者还要结合个人的具体工作,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一些条件的不足,尽量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去完成课题。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答: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二、为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
三、为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四、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
答: 第一,教育调查研究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于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这就避免了观察法被动等待观察现象出现的弊病,也克服了实验法需要控制条件的局限。第二,教育调查研究是一种间接的观察,调查可以对不能直接观察研究的对象和现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第三,教育调查研究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因为教育调查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其中许多变量会同时发生作用,研究人员又不可能对一些干扰因素进行排除,而只能分析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因此,教育调查必须通过设计的合理性来提高其结果的科学性。第四,教育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现状的资料,也可以是关于研究对象过去情况的资料,其中以关于现状的资料为主。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
答:循环组实验的实验操作顺序,与等组实验的顺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等组实验需要严格选择实验组、对比组,控制无关因素,保证两组对象非实验条件完全相同,即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循环组实验则不需要过分控制,在实验对象选择上可以随意一些。在教育实践中,不打破形成的自然教学班,就可进行实验。第二,循环组实验的顺序比等组实验要多一个步骤,即实验班、对比班是交互进行的,而等组实验,实验班和对比班是确定不变的。因此,循环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可对照等组实验顺序。
5.访谈中的记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尽可能详细记录访谈对象对非限定性的问题的所有回答,以及回答限定问题时主动作出的额外说明,后者对随后的资料分析很有价值;②记录过程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段或改正语法;③不仅要记录语言信息,而且要记录非言语信息;④在记录的同时,还应注意与访谈对象保持联系,以保证访谈顺利进行;⑤访谈结束后,应尽快整理访谈记录,对记录时所使用的各种符号、缩写等作出翻译和说明。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例子,谈谈教育实验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 1.教育实验要体现正面教育性。进行实验前,研究者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的理论钻研,至少根据最新的科学理论,估计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影响才可以进行,如40年代的一个实验,从孤儿院选一批新生儿置于暗箱中,只保证吃喝而不给任何其它刺激,结果这些原本正常的婴儿,机能逐渐退化,直至痴愚。这一实验后来因受到强烈的社会谴责而被迫停止。
2.被试必须保持正常状态。被试的正常状态是实验结果具有科学价值的重要前提。如,实验对象处于伤害性刺激中或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下而进行的教育实验,其实验结果均是不可信的。
3.必须认真考虑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会不会产生不科学的结论。研究者应当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每一步、每一技术加以检查,看所收集的资料是否正确地反映事实,有无虚假歪曲等情况。如,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性实验时,什么是智力,如何评价智力,开发智力的方法等都应注意手段、技术的科学规范。
4.正式实验前,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实验,在取得初步结果并通过适当的检查和必要修正的基础上,才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和继续深入的实验。从对儿童的影响上,从实验成功的把握上,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不允许一开始就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2.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答:(1)发展性:即研究过程与结果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使研究对象从中受益。应该做到:研究活动不与日常活动所倡导的行为规范相违背;不能为儿童的心理造成损伤或情绪焦虑压抑;不能为了显示实验组的效果而剥夺对照组儿童的基本教育环境和条件。
(2)自然性:就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研究的进行尽量不增加教师和幼儿的负担,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活动,使幼儿表现自然,以便获得真实的资料。
(3)适宜性:就是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来设计研究中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对幼儿进行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注意通过动手操作来评价幼儿某方面的行为或发展水平。
(4)准确性:研究过程的方案不能随意更改。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过程中应时时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可行性:考虑人员、经费、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承受能力时,应该实事求是地选择课题范围。在研究中尽量不打乱幼儿园原有的正常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
第四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性
2.预测性假设
3.自然观察法
4.个案研究
5.课题论证
6.“行动研究环”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确立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3.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特点。
4.比较循环组实验与等组实验在操作顺序上的不同。
5.访谈中的记录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例子,谈谈教育实验实施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2.试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第五篇: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论文
湖北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准考证号:
姓 名:杨佳庆 专 业: 学前教育
办 学 点: 湖北电大 指导教师:
2014年 9 月 7 日
湖北电大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一个艰巨的历史重任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在加快教育发展的同时,把发展农村教育领域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没有质量保障的学前教育,难以承担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更难以承担亿万幼儿终身发展和未来国家综合实力的重大使命。要提高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农村学前教育必须成为重点。从近些年来看,农村学前教育的事业确实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从整体水平观测,在绝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里面临着办园规模不合格、师资水平低下、管理不正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整体的发展,因此,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且有效的发展农村教育途径与方法是重点。
关 键 词:农村学前教育 发展 水平研究
目 录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2 目 录.....................................................................3 前 言.....................................................................4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义.....................................................5 缩小城乡差异,实现教育公平.................................................5 促进社会和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5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5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办园经费匮乏.............................................5 教育环境的不足对幼儿教育的制约.............................................6 安全卫生保健方面意识薄弱...................................................6 幼儿教师水平不专业.........................................................6 家长幼教观念落后...........................................................6 发展农村教育的两大核心.....................................................8 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8 二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8 整体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9 财政拨出,改善农村教育环境.................................................9 提升教师水平,强大师资力量.................................................9 培养教师创新观念和创新思想和业务素质......................................10 安全健康环境创设..........................................................10 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11 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家园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12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前 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15人,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具有大学及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文化意识有了飞跃性提高,并对教育领域有了“质”的需求。“学前教育”是文化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词汇,它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人们在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及对“留守儿童”关注的同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必不可缺的研究焦点。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义
缩小城乡差异,实现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的地区差异大,城市农村间教育呈现不公平现状,“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学费”,这是社会流行的一句话,生动的表现了我国农村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尤其对于80后的家长而言,学前教育的经费开支,造成了严重的经历压力和精神负担。据统计,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不到35%。城乡学前教育差异显著,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关系国家民生建设的重要因素。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日益显著,不公平状况日益严峻,集中表现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和结果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缺乏监管是造成城乡学前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应大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普及,尽快满足广大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起点的公平;改革城乡学前教育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水平和办园条件,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过程的公平;加强农村幼儿园课程和教育质量的监管,提高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的质量,保障城乡学前教育结果的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能促进社会和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农村的幼儿也是需要良好的学前教育的,不是每个农村幼儿都可以去城里的好幼儿园去上学,但是好老师可以下乡,学前教育时期是孩子最重要的时期,因为教育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领域。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办园经费匮乏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 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能促进社会和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农村的幼儿也是需要良好的学前教育的,不是每个农村幼儿都可以去城里的好幼儿园去上学,但是好老师可以下乡,学前教育时期是孩子最重要的时期,因为教育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领域。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教育环境的不足对幼儿教育的制约
农村幼儿园常见的是使用家居小院作为办园场所,幼儿园场地狭小,设施简陋,孩子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更甚至是没有室外活动,孩子爱玩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不助于身心发展健康,与外界交往能力薄弱。距离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很远的距离。
安全卫生保健方面意识薄弱
幼儿机体的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心理上的发育与发展也很不成熟,身心基础也较为薄弱,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确切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教师要有强大的安全保健方面的意识,注意幼儿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幼儿教师水平不专业
同城市相比,农村幼儿园在面临经费、办学体制等问题的同时,更存在教师水平相对较低的严峻问题。教师水平不专业,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不高,幼儿园工资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业务能力强的都不愿到农村来,很多教师刚培养的差不多就追求更高的目标去了,每年开学个幼儿园教师队伍都有很大缺口。
家长幼教观念落后
家长现有的教育观念还趋于比较落后与陈旧的状况,在谈及如何教育孩子这一问题时,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单纯的开始,却不懂得动手教孩子。眼前,从国家到市里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孩子犯错误家长不能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还有很多家长把幼儿托付给幼儿园就觉得教育孩子是幼儿园全权负责的事情,可见,教育幼儿的任务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还需要 家长进行,彼此配合给幼儿最温暖最适合的教育。
发展农村教育的两大核心
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约13亿,流动人口总量已达到1.18亿。为何人口流动性如此之大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业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将子女留在家中有爷爷奶奶看管。“留守儿童”作为了一个特殊群体。我国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2000万人,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各地搞的“寄宿制”、“代管家长制”、“亲情沟通平台”等都是有效措施。但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也不平衡;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留守女童更需特殊关注等新问题不断产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配齐、配好生活和心理教师以及必要的管理人员,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鼓励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托管中心”等关爱活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总之,要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两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输入地的学习和生活中。
整体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财政拨出,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近两年由湖南卫视热播的两档娱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和《变形记》,两档节目相较之下不得不让人惊叹城乡差距之大。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投入财政是前提。一是纳入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二是加大投入。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搜索三是完善网络。通过独立建园、设分园、联合办园、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四是改善条件。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配备好保教设施、玩教具和幼儿读物等,逐步为农村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育坏境。
提升教师水平,强大师资力量
加强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组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促进幼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着力解决幼儿教师在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并针对幼儿教育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参与式”培训为主,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将专题学习与案例研讨相结合,同时辅以观摩考察、在岗实践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通过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作用,采取集中培训、“送培到县”、“送教上门”、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120学时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帮助“转岗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
加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通过组织高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城镇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定岗实习支教,置换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城市优质幼儿园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脱产研修,全面提高骨干教师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和培训能力,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培训课程。
培养教师创新观念和创新思想和业务素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创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基本内涵包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主要能力为目的的新的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吓唬提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地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时候教学。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的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亲其信”,变苦学为乐学。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使幼儿能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学习,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课堂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幼儿园领导的带领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最终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教育教学这个方面来说,作为新教师我虚心向前辈请教,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备课,上课以及做好课后反思。为塔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认真学习幼教理论,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安全健康环境创设
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保育内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地发展,完善其人格。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 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一般做法是:一方面选择、利用外界环境中有价值的因素教育幼儿,另一方面要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对幼儿的影响。当然每个园、每位教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但重要的是要把与家庭、社区结合的活动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之中。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该看到,农村义务教育从过去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向“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县财政比较困难,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能及时拨付到位,造成农村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对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对于义务教育达不到省级统一标准的财政困难县,省级财政要负责资金补助和统筹平衡。中央财政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一步,加快探索建立“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二是切实增加学校办学活力。要逐步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政策指导、规划、拨款、信息服务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三是改进教育编制管理。教育编制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基本管理制度。现在,一些地方农村小学反映教师缺乏,一些文体类、科学类、信息技术类课程往往因为没有教师而开不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编制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教育编制是按照“生师比”来确定的,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生源下降较快、成班率较低的背景下,编制管理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办法,可以将“生师比”与“班师比”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总之,编制管理要保证农村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因缺教师而使教学内容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四是支持农村办民教育发展。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减轻政府压力,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办学质量提高。目前我国农村民办教育发展尤为滞后,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办教育不可能是政府大包大揽。像在农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领域,民办教育其实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有自身优势。各级政府要为城乡民办教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民办教育在设立、招生、证书发放、财政补助、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一视同仁,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民办教育也应该是教育家办学,真正致力于教育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家园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们可以向家长讲解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如何搜索看待幼儿的发展,如何评价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观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园的一日课程,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教师的辛苦工作,使家长对幼儿教师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经常以活动为载体展示给社会和家长。如以 “讲故事比赛”的形式展示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以“幼儿作品展”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以“运动会”的形式展示健康教育的成果。使我们教师的工作成绩以显性的形式呈现。
结论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更是人生第一个教育的阶段。国家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必须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从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观测,家长对教育意识很大程度提高对学前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强,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农村学前教育覆盖面广,管理体制复杂多样,教师素质专业水平不均衡,家长重视程度也各不同,办园不规则等,这些现象都直接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力量都大力支持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改革和规划,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积极采取实施大量措施,办园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办园水平,提高师资素质和水平,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需要在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学校布局需要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
那么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探索是绝对有价值的一门课题,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与现状,寻找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在问题上研究探讨出相对的途径方法使其在发展的前进道路上不会困顿,探究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学前教育领域会有不断地突破,农村学前教育将克服很多困难进一步发展追上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解读.人名教育出版社.2013.7 [2] 牟映雪.学前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 [3] 杨静.农村幼儿教育实践问题探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 王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5] 刘焱.学前教育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唐菊花.浅析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7] 庞云凤.培养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契机与使命〔J〕.淄博师专学报,2010 [8] 杨丽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石湘娥、牛艳青.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10] 马文芳;;农村幼儿园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4期
[11] 郭海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2006年 [12] 刘存刚.学前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