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行政法学1范文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行政法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列举四项活动,其中一项为行政管理活动,三项为非行政管理活动。(5分)答:一项为行政管理活动:
工商管理局对食品的安全监督。
三项为非行政管理活动:
住宅小区物业对小区的管理。
私营企业对自己员工的管理。
公司对于自己内部员工的管理。
二、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举例说明之。(5分)
答: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针对非特定对象制定的可以反复适用的法律规章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例如地方政府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管理就是收费”-你以为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理由是什么?(200字)(15分)
答:该说法错误,因为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而行政收费只是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种。
四、行政管理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以实例说明之。(5分)
答:行政管理的准备工作有
1、明确岗位职责。
2、加强沟通。
3、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即时提供给管理者。
4、培育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感化人。
5、踏踏实实地去执行。
五、行政处罚的方式有哪些?(5分)
答:行政处罚的方式有: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六、行政程序的作用?(5分)
答:行政程序的作用:1.促进行政民主;2.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3.提高行政效率;
4.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大都与制度不完备、程序不健全有关;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不给失职与滥用职权留有余地,从而起到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作用。5.监督与控制行政权。
七、如果在行政管理发生冲突,作为被管理者,你会如何处理。(10分)
答:在管理中出现冲突时很正常的,首先要区分冲突是上下级、同级的还是内外的。上下级,不用说肯定是先用较为低的姿态去承认自己错的部分,等事情过了,再想办法弄清楚问题在哪里,大家说开达成共识。如果是同级,可以先打太极,不要激化大家的冲突矛盾,可以请第三方来协助沟通。也好好想想为什么产生矛盾的,自己在当中出了什么问题,最好能大家理性的沟通。以上是你是当事人的情况,如果你是旁观者,你被要求去协调关系,1
可以先分别听取双方的看法,适当告诉双方,如果你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你如果怎么做会有好的结果之类的。
八、分析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50分)
1)主体上的区别?
答:合同主体方面,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另一方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双方的权利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民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目的上的不同?
答: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还是签约主体的个体私利
3)主体权利上的不同?
答:行政优益权标准,即从合同主体是否享有行政优益权进行判断。行政主体是否享有合同的发起权、合同履行的监督权和指挥权、单方面变更合同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权等。在其权利义务的约定上,是否体现行政管理关系,是否具有不对等性。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合同内容体现出不平等的行政管理关系,则为行政合同,反之,则为民商事合同。
4)主体义务上的不同?
答: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缔结过程中处于优先要约的地位,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如果自愿同行政主体缔结合同就意味着要服从它的管理和监督,履行某些先合同义务。签订合同后,即使在具体的合同中未规定行政特权条款,也应视为其已经就上述内容与行政机关协商一致。而民事合同,充分保护契约自由,必须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5)适用法律上的不同?
答:行政合同的内容除少部分受民商法调整外,总体上是受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民事合同适用民事法律。
第二篇: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行政法学6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行政法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列举四项活动,其中一项为行政管理活动,三项为非行政管理活动。(5分)答:一项为行政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
三项为非行政管理活动单位内部会议,市场交易行为,自由人在自己权限内的活动
二、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举例说明之。(5分)
答: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针对非特定对象制定的可以反复适用的法律规章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例如地方政府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管理就是收费”-你以为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理由是什么?(200字)(15分)答:错误。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手段。具体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纪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收费是行政管理行政手段具体手段之一
四、行政管理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以实例说明之。(5分)
答:行政管理的准备工作有
明确岗位职责。
加强沟通。
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即时提供给管理者。
培育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感化人。
踏踏实实地去执行。
五、行政处罚的方式有哪些?(5分)
答:行政处罚的方式有:
警告;
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行政拘留;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六、行政程序的作用?(5分)
答:行政程序的作用:
促进行政民主;
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大都与制度不完备、程序不健全有关;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不给失职与滥用职权留有余地,从而起到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作用。
监督与控制行政权。
七、如果在行政管理发生冲突,作为被管理者,你会如何处理。(10分)
答:在管理中出现冲突时很正常的,首先要区分冲突是上下级、同级的还是内外的。上下级,不用说肯定是先用较为低的姿态去承认自己错的部分,等事情过了,再想办法弄清楚问题在哪里,大家说开达成共识。如果是同级,可以先打太极,不要激化大家的冲突矛盾,可以请第三方来协助沟通。也好好想想为什么产生矛盾的,自己在当中出了什么问题,最好能大家理性的沟通。以上是你是当事人的情况,如果你是旁观者,你被要求去协调关系,可以先分别听取双方的看法,适当告诉双方,如果你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你如果怎么做会有好的结果之类的。
八、分析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50分)
1)主体上的区别?
2)目的上的不同?
3)主体权利上的不同?
4)主体义务上的不同?
5)适用法律上的不同?
答:1)主体上的区别?
答:合同主体方面,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体,另一方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双方的权利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民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目的上的不同?
答: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还是签约主体的个体私利
3)主体权利上的不同?
答:行政优益权标准,即从合同主体是否享有行政优益权进行判断。行政主体是否享有合同的发起权、合同履行的监督权和指挥权、单方面变更合同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权等。在其权利义务的约定上,是否体现行政管理关系,是否具有不对等性。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合同内容体现出不平等的行政管理关系,则为行政合同,反之,则为民商事合同。
4)主体义务上的不同?
答: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缔结过程中处于优先要约的地位,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如果自愿同行政主体缔结合同就意味着要服从它的管理和监督,履行某些先合同义务。签订合同后,即使在具体的合同中未规定行政特权条款,也应视为其已经就上述内容与行政机关协商一致。而民事合同,充分保护契约自由,必须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5)适用法律上的不同?
答:行政合同的内容除少部分受民商法调整外,总体上是受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民事合同适用民事法律。政处罚有以下7种: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三篇:行政法学作业一
《行政法学》作业四
一、填空题
1.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行政违法主体承担行政责任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履行;二是被动履行,即由其他有权机关作出一项决定强制其履行。前者称履行责任,后者称追究责任。
3.依据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特别授权立法。
4行政行为的生效则主要有 即时生效、送达生效和附条件生 效。
5.行政立法指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 行政法规 和行政规章。
6.行政复议决定包括决定维持、决定被申请人补正、决定限期履行决定撤销和变更。
7.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并影响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关应予撤销。
8.对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活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行政相对人有控告、检举、揭发的权利。
9.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10.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六种。
二、单项选择题
1.国家行政机关最基本的特征是(A)。
A、执行性和从属法律性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C、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D、强调行政管理的效率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属于国务院的(B)。
A、职能部门B、直属机构C、办事机构D、归口管理机构
3.我国各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自治区(B)。
A、区长负责制B、主席负责制
C、政府委员会负责制D、政府委员会负责制
4.正在赶赴火场的消防队、消防车、消防器材和装备需要铁路运输或轮渡时,铁路和航运部门应免费优先载运,这体现行政主体享有(C)。
A、行政特权B、行政受益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D、先行处置权
5.公安派出所属于(C)。
A、一般权限的行政机关B、首长制的行政机关
C、派出机构D、综合管理机关
6.下列行政行为中,(C)是双方行政行为。
A、行政处罚B、颁发许可证C、行政委托D、行政复议
7.某税务局的下列何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A)。
A、征收税款的行为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D、分配内部车辆的行为
8.下列何项属于国务院的职能机构(B)
A、中国建设银行B、审计署
C、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D、国家语言文工作委员会
9.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不当的是(C)
A、超越职权B、行政失职C、畸轻畸重D、主要证据不足
10.以下哪一项不是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D)。
A、不可诉性B、准立法性C、行政性D、执行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可以对下列哪些物品实行扣留或扣押(ABC)。
A、无证照车辆B、带上列车的易燃易爆物品
C、非法转移、隐藏的财物 D、民事诉讼标的物
2.行政合同根据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BC)。
A、承包合同B、转让合同C、委托合同D、人事聘用合同
3.根据具体行政行为是基于行政主体职责与职权,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AB)。
A、职责行为B、职权行为C、原本行为D、实质行为
4.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发生顺序过程及其用途,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BCD)。
A、变化行为B、补救性行为C、保障性行为D、本源性行为
5.以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效果的状况,可以将具体行政行为分为(AD)。
A、单效行为B、形式意义的行为C、积极的作为D、复议行为
6.建设用地许可证属于(BD)。
A、无条件放弃的许可证B、有条件放弃的许可证
C、独立许可证D、附文件的许可证
7.许可证的无效是由于下列情况引起的(AB)。
A、申请人不具备取得许可证的条件B、无权机关颁布的许可证
C、许可证规定期限届满D、因行政许可的活动完毕
8.下列许可中属于独占许可的有(AB)。
A、专利许可B、商标许可C、采矿许可D、林木采伐许可
9.行政权包括下列(ABD)等内容。
A、行政立法、命令、决定权B、行政检查监督权
C、行政制裁和强制执行权D、行政审判权
10.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B)。
A、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人C、行政法主体D、监督行政主体
四、判断题
1.行政法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双方的法律地位也不平等。(×)
2.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人民政府,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即使违背法律规定,也不能成为诉讼标的。(×)
4.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抽象行政行为并不都是行政立法。(√)
5.行政首长签署是所有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必备条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7.行政违法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指的是对法定具体行政法律规范的违反,而不包括对法律原则、价值与精神的违反。(×)
8.由于行政相对人有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所以,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也具有部分行政职责。(×)
9辞职权是公务员的一项法定权力,因此,所有公务员的辞职权不受任何限制,更不得予以剥夺。(×)
10.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五、名词解释
1.行政相对人。
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授权立法。
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照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的专门授权决议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3.行政合同。
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在依法行政和契约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相反方向的意思一致而缔结的契约,称为“行政契约”。
4.行政程序。
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指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5.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制度。
六、简答题
1.简述行政立法的特征
2.简述行政优先权成立的基本条件。
七、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李某是甲市A县个体工商户。2004年10月30日,A县工商局以李某违法经营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在当日给李某送达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上的日期是10月5日。12月10日,李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
问题:(1)本案中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
答:行政立法的特征有:第一,行政立法行为是国家立法权的具体体现,第二,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属于法的范畴,是法源性规范文件,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的依据或参照,即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具有司法适用性。第三,行政主体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第四,行政立法必须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议、公布等立法程序。第五,行政立法具有不受司法审查的特性,具有不可诉性。
(2)本案应该由哪些复议机关管辖?为什么?
答:行政职权的公益性决定了行政职权与其他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益在同一领域或范围内相遇时,行政职权具有优先行使与实现的权力。行政职权的优先性在权力上表现为行政优先权,这种权力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政优先权的成立必须符合一些基本条件:行政优先权只赋予行政主体,不予以个人或其他组织;行政优先权只能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从事公务之时依特殊需要之情形而赋予,行政主体从事其他活动时不得享有与行使;必须是为实现行政目的所必需,而不是从事所有公务活动都可以行使优先权;行政优先权的享有与行使必须有法律依据,无法律依据不得享有与行使行政优先权。
(3)复议机关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复议机关的做法是错误的。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本案中,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虽然是10月5日作出的,但送达给李某是在10月30日,即李某在10月30日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李某在12月10日提出复议申请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复议机关不应以超过申请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
【案例二】胡某和赵某是邻居,两家为房屋间的通道发生争吵,当胡某拉赵某到村民委员会评理时,赵某躺在地上大喊“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张之闻声赶来劝开,在赵的要求下把赵某搀扶回家。之后,赵某告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仅根据“张之听到喊声赶到,见赵某躺在地上”的证词,对胡某拘留3天。胡某不服,申诉到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事隔半月,胡某所在地县公安局认定胡某殴打赵某致轻微伤害,对胡某作出拘留5天的处罚。胡某更加不服,再次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审理后认为,县公安局对胡某的处罚偏重,作出变更拘留5天为罚款60元的处罚。胡某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1)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正确。因为派出所无权对胡某拘留3天。《治安管理处罚法》授予了派出所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以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的权力。也就是说它只对在治安管理领域中的警告、500元以下罚款行为独立承担责任,其所做出的其他行为,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应视为其派出的公安机关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承担法律后果。
(2)派出所对胡某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派出所对胡某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程序不合法。因为派出所在作出处罚决定时,没有遵循《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公正、公开原则和查明事实、说明理由、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制度。《行政处罚法》第36条规定:除本法第33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第3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3)市公安局作出撤销对胡某拘留3天的处罚决定后,县公安局又作出对胡某拘留5天的行政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市公安局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理由是派出所越权,而不是胡某违法事实的不存在。县公安局又作出对胡某拘留5天的行政处罚,既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也构成对市公安局行政复议决定的不履行。
(4)胡某应当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答:胡某应当以市公安局为被告,因为市公安局变更了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l0条规定: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即属于17条中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的;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即撤销、部分撤销或者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本案市公安局的复议决定虽然是减轻了对胡某的行政处罚,但仍属于变更决定的范围。
第四篇:行政法学作业四
《行政法学》作业四
一、填空题
1.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行政违法主体承担行政责任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履行;二是被动履行,即由其他有权机关作出一项决定强制其履行。前者称履行责任,后者称追究责任。
3.依据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来源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特别授权立法。
4.行政行为的生效则主要有 即时生效、送达生效和附条件生效。
5.行政立法指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6.行政复议决定包括决定维持、决定被申请人补正、决定限期履行决定撤销和变更。
7.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并影响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关应予撤销。
8.对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活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行政相对人有 控告,检举,揭发的权利。
9.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10.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六种。
二、单项选择题
1.国家行政机关最基本的特征是(A)。
A、执行性和从属法律性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C、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D、强调行政管理的效率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属于国务院的(B)。
A、职能部门B、直属机构C、办事机构D、归口管理机构
3.我国各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自治区(B)。
A、区长负责制B、主席负责制
C、政府委员会负责制D、政府委员会负责制
4.正在赶赴火场的消防队、消防车、消防器材和装备需要铁路运输或轮渡时,铁路和航运部门应免费优先载运,这体现行政主体享有(C)。
A、行政特权B、行政受益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D、先行处置权
5.公安派出所属于(C)。
A、一般权限的行政机关B、首长制的行政机关
C、派出机构D、综合管理机关
6.下列行政行为中,(C)是双方行政行为。
A、行政处罚B、颁发许可证C、行政委托D、行政复议
7.某税务局的下列何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A)。
A、征收税款的行为B、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C、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D、分配内部车辆的行为
8.下列何项属于国务院的职能机构(B)
A、中国建设银行B、审计署
C、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D、国家语言文工作委员会
9.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不当的是(C)
A、超越职权B、行政失职C、畸轻畸重D、主要证据不足
10.以下哪一项不是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D)。
A、不可诉性B、准立法性C、行政性D、执行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可以对下列哪些物品实行扣留或扣押(ABC)。
A、无证照车辆B、带上列车的易燃易爆物品
C、非法转移、隐藏的财物 D、民事诉讼标的物
2.行政合同根据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BC)。
A、承包合同B、转让合同C、委托合同D、人事聘用合同
3.根据具体行政行为是基于行政主体职责与职权,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AB)。
A、职责行为B、职权行为C、原本行为D、实质行为
4.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发生顺序过程及其用途,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BCD)。
A、变化行为B、补救性行为C、保障性行为D、本源性行为
5.以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效果的状况,可以将具体行政行为分为(AD)。
A、单效行为B、形式意义的行为C、积极的作为D、复议行为
6.建设用地许可证属于(BD)。
A、无条件放弃的许可证B、有条件放弃的许可证
C、独立许可证D、附文件的许可证
7.许可证的无效是由于下列情况引起的(AB)。
A、申请人不具备取得许可证的条件B、无权机关颁布的许可证
C、许可证规定期限届满D、因行政许可的活动完毕
8.下列许可中属于独占许可的有(AB)。
A、专利许可B、商标许可C、采矿许可D、林木采伐许可
9.行政权包括下列(ABD)等内容。
A、行政立法、命令、决定权B、行政检查监督权
C、行政制裁和强制执行权D、行政审判权
10.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B)。
A、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人C、行政法主体D、监督行政主体
四、判断题
1.行政法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双方的法律地位也不平等。(错)
2.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人民政府,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错)
3.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即使违背法律规定,也不能成为诉讼标的。(错)
4.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抽象行政行为并不都是行政立法。(对)
5.行政首长签署是所有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必备条件。(错).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对)
7.行政违法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指的是对法定具体行政法律规范的违反,而不包括对法律原则、价值与精神的违反。(错)
8.由于行政相对人有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所以,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也具有部分行政职责。(错)
9辞职权是公务员的一项法定权力,因此,所有公务员的辞职权不受任何限制,更不得予以剥夺。(错)
10.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错)
五、名词解释
1.行政相对人: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授权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照国家权利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的专门授权决议而进行的立法活动。
3.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在依法行政和契约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基于相反方向的意思一致而缔结的契约,称为行政契约。
4.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实践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指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5.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制度。
六、简答题
1.简述行政立法的特征
答:行政立法的特征有:第一,行政立法行为是国家立法权的具体体现,第二,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属于法的范畴,是法源性规范文件,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的依据或参照,即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具有司法适应性。第三,行政主体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第四,行政立法必须经过立顶、起草、征求意见、审议、公布等立法程序。第五,行政立法具有不受司法审查的特性,具有不可诉性。
2.简述行政优先权成立的基本条件。
答:行政职权的公益性决定了行政职权与其他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益在同一领域或范围内相遇时,行政职权具有优先行使与实现的权利。行政职权的优先性在权利上表现为行政优先权,这种权利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政优先权的成立必须符合一些基本条件:行政优先权只赋予行政主体,不予以个人或其他组织;行政优先权只能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从事公务之时依特殊需要之情形而赋予,行政主体从事其他活动时不的享有与行使;必须是为了实现行政目的所必需,而不是从事所有公务活动都可以行使优先权;行政优先权的享有与行使必须有法律依据,五法律依据不得享有与行使行政优先权。
七、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李某是甲市A县个体工商户。2004年10月30日,A县工商局以李某违法经营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在当日给李某送达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上的日期是10月5日。12月10日,李某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
问题:(1)本案中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
答:笨案的被申请人是县工商局,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2)本案应该由哪些复议机关管辖?为什么?
(3)复议机关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案例二】胡某和赵某是邻居,两家为房屋间的通道发生争吵,当胡某拉赵某到村民委员会评理时,赵某躺在地上大喊“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张之闻声赶来劝开,在赵的要求下把赵某搀扶回家。之后,赵某告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仅根据“张之听到喊声赶到,见赵某躺在地上”的证词,对胡某拘留3天。胡某不服,申诉到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事隔半月,胡某所在地县公安局认定胡某殴打赵某致轻微伤害,对胡某作出拘留5天的处罚。胡某更加不服,再次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审理后认为,县公安局对胡某的处罚偏重,作出变更拘留5天为罚款60元的处罚。胡某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1)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2)派出所对胡某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
(3)市公安局作出撤销对胡某拘留3天的处罚决定后,县公安局又作出对胡某拘留5天的行政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4)胡某应当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第五篇:行政法学作业二
《行政法学》作业二
一、填空题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2.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权的法律转化形式,行政职权只属于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并不拥有行政职权。
3.国务院具有制定行政法规的职权。
4.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行为相比较,主要有单方强制性和 无偿性等特征。
5.行政行为合法的一般要件包括职权合法、意思表示正确、真实、依据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
6.对某县一区公所所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县政府申请复议。对某省一行政公署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应向省政府申请复议。
7.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8.行政不当只发生在行政主体的合理裁量行为中,它侵害了行政关系的合理性。
9.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与行政责任的关系不同。其中行政违法必然会引起行政法律责任,行政不当与行政法律责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10.行政不当的法律救济可以分为权力机关的救济和行政机关的救济,其中,权力机关的救济的效力最高。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D)。
A、不可诉性B、准立法性C、行政性D、执行性
2.《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属于(A)。
A、无条件放弃的许可证B、有条件放弃的许可证
C、无需生效的行政行为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3.对森林采伐许可证赋予当事人的采伐权(D)。
A、不得抛弃B、可予转让C、可予继承D、可予抛弃
4.在行政复议中,第三人享有与(A)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A、申请人B、被申请人
C、行政复议参加人D、行政复议代理人
5.在行政复议中,作为依据而在行政诉讼中作为参照的行政管理法规是(C)。
A、法律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
6.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滥用职权,向相对方索贿之情形下颁发许可证的行为,应予(C)。
A、确认无效B、废止C、撤销D、确认有效
7.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是以行政法的(D)为标准对其所作的划分。
A、调整对象的范围B、作用C、功能性质
8.对于违法失职行为的公务员,应当(A)。
A、给予行政处分B、提起行政诉讼C、转换其工作岗位D、处以罚款
9.公务员对所在行政机关作出的奖惩、任免决定不服的,可以(C)。
A、不执行B、申请行政复议C、提出申诉D、提起行政诉讼
10.行政机关在从事行政裁决活动身份是(C)。
A、行政活动的管理者B、行政仲裁者C、居间公断者D、争议当事
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行政征用的主要形式有(ACD)。
A、对集体土地的征用B、对居民住房的征用C、对文物的强制征购
D、对相对人船只的强制租用。
2.行政征收的环节一般包括(ABCD)。
A、征收事项登记B、缴纳鉴定C、缴纳申报D、款项征收
3.下列行为,属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有(BC)。
A、购买办公用品B、罚款C、清理“三无”人员
D、扫“黄”E、证明张某死亡
4.人民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确认这一行政行为,含有以下哪些内容(ACD)。
A、赋予权益B、科处义务C、变更法律关系
D、确认法律事实D、确认法律地位
5.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权利主要有(ACD)。
A、对合同的监督权B、对合同的指挥权C、单方变更或解除合同权
D、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相对方的制裁权
6.行政程序包括行政行为的以下几个方面(ABCD)
A、行政行为的方式B、行政行为的步骤
C、行政行为的顺序D、行政行为的时限
7.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程序法治原则B、程序公正原则
C、程序效率原则D、审裁分离原则
8.下列属于内部行政程序的是(AD)
A、行政系统内各部门公文办理程序
B、税务机关调查漏税、偷税事实的程序
C、行政复议程序D、行政首长签署程序
9.回避制度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CD)
A、执法人员本人不得是一方当事人
B、执法人员不得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
C、执法人员不得认识当事人
D、执法人员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10.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涉及下列事项的听证,不公开举行(ABC)
A、涉及国家秘密B、涉及商业秘密
C、涉及个人隐私D、当事人不同意公开
四、判断题
1.行政法规中的所有规定都是行政法规范。(f)
2.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可能是行政主体,也可能成为行政相对方。(t)
3.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t)
4.非行政主体参与行政管理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f)
5.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多次使用、多次有效。(f)
6.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对自己的行政行为进行复查的行为。(f)
7.行政复议只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行政复议可以使一部分行政案件终结。(f)
8.申请复议的范围,只限于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t)
9.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并享有一定的行政特权。(t)
10.我国法律规定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时应签订合同。(t)
五、名词解释
1.行政委托。行政委托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有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2.行政优先权。行政优先权是指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赋予行政主体许多职务上的优先条件,即行政权与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权利在同一领域或同一范围内相遇时,行政权具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
3.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依法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
4.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对受罚人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处罚决定的程序活动。
5.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规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履行和承担的义务。
六、简答题 1.简述行政优先权成立必须符合的条件。
答:1.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不适用于个人或其他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在行使职权、从事公务时。不适用于行政主体从事其他活动时。
3.必须是为实现行政目的所必需。不是所有的公务活动都可以行使优先权。
4.必须有法律根据。
2.简述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
答:1.两者严格程度不同。行政授权必须以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为依据,也就是说行政授权是特定法律规范的结果,是基于立法行为而产生的dmj行政委托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结果,基本上是基于具体行为而产生的。
2.方式不同。行政授权一般由法律、法规规定授权,或由法律、法规规定由特定行政机关授权。行政委托以委托决定(“委托书”等形式)来进行,有关事项均在委托决定中予以明确。
3.法律后果不同。行政授权的结果发生职权。职责及行政主体资格的转移,产生新的行政主体,而行政委托不导致新的行政主体的开成,其法律后果仍由原委托机关承担。
4.接受授权或委托的对象不同。行政授权只发生于原来没有取得行政主体
资格的一定组织机构身上,而行政委托可以发生于没有取得行政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已取得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身上,还可以发生在个人身上。
七、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朱某于2002年11月被县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任命为县教育局局长。2003年4月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免去朱某县教育局支部书记和教育局局长的职务。朱某对县委常委会议决定不服,欲诉诸法律解决。
问题:
1)朱某与县教育局之间是否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为什么?
答:朱某与县教育局之间是行政关系,归行政法调整,因而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因为,县教育局属于行政机关,朱某所担任之职属于行政职务,与县教育局之间形成了行政职务关系。
2)朱某与县委之间的问题能否适用行政法解决?为什么?
答:朱某与县委之间不是行政关系,不归行政法调整,因而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因为A:县委既非行政机关,也非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双方之间不存在国家行为职务关系。B:县委常委会免去朱某支部书记职务,属于党内职务任免关系,不属行政法调整范围;C:由于县委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和地位,其免去朱某教育局局长之决定不是行政行为,既不具有行政效力,也不受行政法支配。
案例二: 在1997年2月,某县道德乡人民政府批给马道村村民王某宅基地0.5亩。同年4月,王某在此宅基地上建起正房四间。此后几年间,王某未经批准,不断扩占集体土地,并相继建起猪圈、厢房、门楼、院墙等违章建筑。2003年4月7日,道德乡人民根据该县县委的(2001)45号文件对王某的违章建筑做出“限2003年4月8日早8点前拆除;到期不拆,乡政府强制执行”的处罚决定。4月8日上午,道德乡政府组织人员去该村落实、督促有关工作时,见只有王某一人执行处罚决定,认为是消极抵抗乡政府决定的执行,便用铲车将违章建筑推倒。
问题:道德乡人民政府的处罚行为及行政强制执行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该乡人民政府的处罚行为和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均不合法。
因为1:处罚行为依据错误,该县县委(2001)45号文件不是法律规范文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2:乡政府做出拆除决定,没有法律、法规授权的职权来源依据,属越权违法行为;:3: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不符合法定条件:
A:强制执行前提条件是当事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本案当事人不具有此种情形;B:认定当事人消极对抗缺乏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C:乡政府无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或法规特别授权;D:要求当事人于第二天早8点以前拆除,属于客观上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