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工大现象”之我见
“西工大现象”之我见
“西岳轩昂,北斗辉煌;镂木铄金,飞天巡洋。”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西工大嘹亮的校歌在急躁而不失凉意的微风中飞扬,如海水拍打海岸般一下下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刺激着我们那敏感的神经。作为西工大众莘莘学子中的我们,无论何时或者身处何地,我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令人倍感激动的画面:在那里,西工大的校旗雄赳赳,气昂昂地迎着风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扬,明媚的阳光下,西工大校园遗世而独立,看起来是那样地生机勃勃,超凡脱俗。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西工大校友领军人才辈出,一大批西工大学子勇立潮头、追求卓越、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蔚然形成令人瞩目、令人探究的“西工大现象”。同时,无论是在西工大那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老校区,还是景色宜人、绿树成荫的新校区,我们最常听说的一个名词就是“西工大现象”。
“西工大现象”似乎是一个不能按惯常逻辑去理解的现象,其深层成因究竟是什么?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是什么精神令西工大人执著坚守西北、执著坚守国防?在出国潮持续涌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的情势下,是什么力量令世代西工大人坚持航空报国的理想而专精覃思?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2011年5月31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教育改革”项目调研组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调研“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其间,调研组将大批西工大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称为“西工大现象”,并对此现象发出一连串追问,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若仅仅就其表面来讲,我们可能经常会觉得“西工大现象”距离我们是那么地遥远,那样深不可测,故而总是对其望而却步。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未静下心来认真想过,“西工大现象” 的内涵及意义究竟是什么。
2012年暑期,我们管理学院组织了一支赴深圳的社会实践队伍,经过本次社会实践之后,我们对本校的“西工大现象”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并且强烈地感觉到“西工大现象”距离我们只有咫尺之遥。更确切地来说,它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就像我们西工大校友一样无处不在。
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不仅仅只遍布海陆空这几个领域,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
校友活跃在经济、金融贸易的各个舞台。还记得,我们实践队最初是打算前往四川省进行社会实践的,可是由于临时各种突发原因,我们在即将出发的时候将目的地改成了深圳。这样一来,势必麻烦多多。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很明显,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重新进行。改变实践目的地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实践费用会大大的增加,尤其是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队员来讲,这的确是个巨大地挑战。但在坚持与放弃的边缘,我们没有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原因而放弃。正是由于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基础扎实、作风朴实的“西工大现象”,才促使我们本次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最值得一说的是,在我们刚刚改变本次实践目的地之后,就很轻易的联系到了目前正在深圳发展的西工大校友们。接着,在他们热心的联系与介绍下,我们顺利地获取了参观深圳著名企事业单位的资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校友的力量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安慰与激励。无论何时何地,不论地位年龄,我们所有的西工大校友就像是被根绳子紧紧地牵在了一起。我想,无论什么时候,西工大人都是这样团结,“心往一处向,力往一处使”,时时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品质,都将“西工大现象”做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本次,我们赴深圳暑期社会实践队一共走访了五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这其中也碰到了相当数量的校友。这些西工大的校友给我们实践队人员的一个整体的印象都是特别的为人朴素、工作踏实务实、作风朴实、活力四射,同时勇于做到敢为人先、勇猛精进报效祖国。正是因为曾经沐浴过西工大那阳光的校风校训,现如今,在深圳的他们都闯出来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了解到西工大在深圳的校友也是相当的多,包括深圳研究院的院长及众多的研究人员,各个知名企业的老总及技术人员,各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那奋斗在各个战线上的众多校友。我们带队领导李书记和深圳研究院的院长很熟悉,在我们抵达深圳的当天晚上,便邀请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在聚餐,饭桌上大家谈笑风生,说起母校现今的发展,都很有感触。同时,我们也为这些学长们的深厚情谊所感动。我想这也算是“西工大现象”的一部分,那就是我们西工大人的凝聚力,不管何时何地,总能没有任何障碍的聚在一起,能为某一个人的事情,毫无保留的竭力相助。还有就是西工大人能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是滋生在对母校,对校友的深厚情谊之上的,正是因为有西工
大这方沃土才使得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们深受感染。
任何国度,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西工大的“西工大现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每个时期的主题都会有相应的改变,但就其实质与内在而言,还是密切的围绕着西工大的校风和校训。总而言之,“西工大现象”得益于西工大文化,西工大文化在校训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公诚勇毅”与“三实一新”相得益彰,构成西工大文化的精髓,也形成了“西工大现象”的骨架。
随处可见的那些“西工大现象”都是由我们这些在全国各地不辞辛劳的校友们所组成的,这个“现象”在当今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激励意义。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对工作,对生活,对生命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价值观。正由于此,西工大才能够生生不息的发展下来,并催生了一大批校友献身航空、献身国防事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辉煌伟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西工大现象”不仅仅代表了我们坚守大学之道,坚持育人为本,不被“浮名”所绊,不为外界的虚华与浮躁所惑的宁静心态,而且还是一种“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及“爱国爱校爱学,诚信责任奉献”的优良学风文化的积淀。西工大文化底蕴丰富,“西工大现象”值得我们每一代西工大人去坚守和发扬。
西北工业大学赴深圳暑期社会实践队
第二篇:解读“西工大现象”
解读“西工大现象”
来源:顾振芳的日志
西工大新闻网6月27日电(记者 李小聪 吴秀青 陆佩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遍布海陆空。在当今中国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西工大校友领军人才辈出,一大批西工大学子勇立潮头、追求卓越、大放异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蔚然形成令人瞩目、令人探究的“西工大现象”。
“西工大现象”值得探究“西工大经验”需要总结
据中航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门2011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三大所(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三大厂(西飞、成飞、沈飞)担任总师(副总师)、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特级专家、党政领导及国家三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60%以上。从民机到军机的升级换代,西工大人为重点型号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参与大型飞机“运10”研制,到再度承担国家重大专项“C919”等大飞机的关键技术研发任务;在国家众多新型飞机型号研制中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担任总设计师,如“枭龙”总设计师杨伟、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虹等;在“歼10工程”30多位受表彰的功臣当中,西工大校友占13位(包括总设计师、双座总设计师、试飞总机、总工程师等);2011年4月,“中航工业”隆重表彰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西工大校友占到6位(杨伟、樊会涛、唐长虹、何胜强、尹泽勇、江和甫),其中杨伟同时被中航工业授予唯一“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任职空军某研究所的李航航,几乎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代名词,27岁就担任总设计师,领衔攻克某重点飞机型号难关,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当选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在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首次集体亮相、举世瞩目的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均由西工大研制生产。因在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中取得突出成绩,西工大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褒奖,是全国获此殊荣的唯一高校。
在中国航天领域,一批西工大校友成为领军人物。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其中的两帅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再到“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掌门人”谭永华„„一大批西工大的杰出校友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为例,其重大型号总师中西工大校友占44%,国家两大奖获得者中西工大校友占45%。同时,西工大也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任务,是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表彰的“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在中国的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的领军人物队列中,同样活跃着一批西工大的精英校友。从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声纳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原所长和总工程师刘孟庵,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钱建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办公厅主任刘郑国„„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同时,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担任总师成功研制两型吊放声纳,由西工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担任总师的某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水下航行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军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提供了重要保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在所属厂所进行了两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估,西工大均名列第一;九十年代初,中宣部、国家教委在260万大学生中评选出215名优秀毕业生,西工大有5名学生榜上有名,位居全国高校之首;6位国防战线领军人物校友(张庆伟、黄强、雷凡培、荣毅超、李鸿、刘郑国)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二位„„一代代西工大人当仁不让地扛起“航空报国”、“科技强军”的大旗,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用他们赤诚的爱国之心、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突出的创新能力,撑起富国强军的脊梁,谱写了一曲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献身航空献身国防的壮丽凯歌!“西工大现象”似乎是一个不能按惯常逻辑去理解的现象,其深层成因究竟是什么?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是什么精神令西工大人执著坚守西北、执著坚守国防?在出国潮持续涌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的情势下,是什么力量令世代西工大人坚持航空报国的理想而专精覃思?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西工大现象”值得深入探究,“西工大经验”需要好好总结。——2011年5月31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教育改革”项目调研组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调研“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其间,调研组将大批西工大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称为“西工大现象”,并对此现象发出一连串追问,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请听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对“西工大现象”的现场解读——
“公诚勇毅”引领立德树人“三实一新”造就领军人物
是什么凝聚了西工大人?是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
是什么令西工大人执著坚持航空报国、执著坚守国防事业?是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
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的动力究竟从何而来?还是源自西工大的文化和西工大的精神。——这就是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姜澄宇:文化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一所大学的文化能世代相传、内化于心,为学子们奠基一生;一所大学的精神能穿越时空、辉映未来,塑造学子的灵魂。正是西工大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在这一点上,西工大是值得骄傲的。中国材料学界泰斗、战略科学家、两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便是西工大杰出校友的代表。
西北工业大学是由战火淬砺而成的著名高校,它也是承载和见证新中国强国梦想的高等学府。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起振兴中华、科学救国、科技强军和人才强国的崇高使命。西北工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三脉簇峰、强强融合、群英荟萃、名师云集——海纳百川成就了西工大之大。汉唐盛地悠久的文化滋养,老西工、华航和哈军工的优异资质与优良传统赋予西工大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老西工抗日烽火中的坚守,建国之初“华航”自南京西迁的果决,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整建制并入,融通汇聚中、探索追求下,孕育了“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形成了“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一流、献身国防”的西工大精神。根据新形势下国防科技人才的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根据地处西部的实际,又在师生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工大精神充实和丰富了校训校风的内涵和特质,它们深深植入西工大人的血脉,共同建构了西工大优良办学传统和鲜明办学理念的内核,深深地熏陶和影响着一代代学子,并为学校赢得“学在西工大”的美誉。
西工大的“公诚勇毅”校训,即“公为天下、报效祖国,诚实守信、襟怀坦荡,勇猛精进、敢为人先,毅然果决、坚忍不拔”,其核心就是“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就是要有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将一切献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幸福的伟业作为自己的责任,要以诚信和坦荡的胸襟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要以非常的胆识和毅力去改变社会、实践人生。它是责任、使命与奉献的高度凝聚,更是爱国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响升华。“公诚勇毅”校训深深植入西工大的文化,激励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西工大人世世代代为祖国创造辉煌。“公诚勇毅”是西工大之魂,也是国家之魂、中华民族之魂!
“三实一新”是西工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也是西工大教育的骄傲。西工大自创办起,目标就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这就必然要求办学理念要做到“求实创新”。“三实一新”,即“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其本质就是强调“求实”、“求真”和“求新”——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做学问,那就是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扎实求索中追求真理。“三实一新”代表着西工大73年来对人才培养“高标准”的追求,这就是追求一流、追求卓越。这种追求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要求,完全“融入血脉”,为西工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公诚勇毅”与“三实一新”相得益彰,构成西工大文化的精髓。正是这种文化的力量使西工大能够坚守大学之道,坚持育人为本,不被“浮名”所绊。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内化积淀与杰出大师的代代传承,形成了西工大“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优良教风及“爱国爱校爱学,诚信责任奉献”的优良学风;催生一大批校友献身航空、献身国防事业,且不为外界的虚华与浮躁所惑,“留得住,信得过,干得好”,从而在三航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形成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战略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坚守三航特色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是西工大肩负的战略任务,造就国防科技工业领军人才是西工大的光荣使命。”姜澄宇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西工大已将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战略性后备人才提到空前的高度。”
“育人为本,创新是魂。” 西工大发展的历史就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历史,创新贯穿了西工大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在与时俱进、与辉煌同行的73年办学历程中,西工大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坚守三航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新世纪,西工大拉开了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序幕,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实践国际化发展战略,同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积极借鉴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将精英性、专业性、素质性和创新性的本质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尤其是培养国防科技复合型人才、创新卓越人才和高端领袖人才。
姜澄宇:西工大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家都在说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怎么培养?创新力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提高的?为此,西工大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进入新世纪,西工大启动实施了本科教育“六大体系、十大工程”,研究生教育“九大体系、六大工程”建设,构建了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方面,西工大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气力建设学生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我认为,这非常值得!也非常必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双管齐下、科研实践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兼容互通”的西工大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这也正是西工大人能够在国家重大专项的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且占据行业领军人物的一个重要内因。
——科学培养体系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西工大从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入手,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本科生的培养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教育,坚持打好基础,同时加强专业教育和素质(通识)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对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培养力求体现“实践、探索、研究”的特色,着重提升其创新能力,给他们更多自由实现个性发展的空间。西工大日趋完善的科学培养体系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西工大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创新活动。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搭建科研与
教学高度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基地的优势资源,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支持学生“标新立异”,激发学生进行自由大胆的探索。
姜澄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倾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学机制,实现拔尖人才向顶尖人才的转变。一流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西工大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哈罗德•克罗托(Prof.Harold Kroto)先生在内的140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西工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加速提高西工大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因校制宜,实施现有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提前选留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公派研究生及时补充师资队伍,为西工大可持续发展储备一批未来的新大师。
“五大举措”多管齐下彰显西工大人才培养特色
姜澄宇:西工大为什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领军人物、栋梁之才?这与西工大的悠久历史、良好校风及一整套既传统又创新的人才培养举措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工大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各种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解决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下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问题。西工大的“五大举措”就是着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整个研究的方法、过程的严格训练。
举措一: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培养科技英才,是西工大人才培养的“王牌”,也是西工大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以来,西工大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预研计划、国家863计划、自然基金,以及各类行业基金在内的国家各类纵向计划。西工大在大飞机、核高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0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前期论证及科研攻关。西工大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西工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选题83%以上(其中航空、航天和航海三学院达到95%以上)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设计。西工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真刀实枪”的实践中,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培养了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同时,西工大人的工程能力强、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见长的优势也愈加突出。
举措二:以强大学科为支撑,构建创新实践平台。西工大已经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三M(材料、力学、机械)、三C(计算机、控制、通信)为主干的学科群、理科群和“管文经法教”人文社科学科群的集群模式。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下,学校建成了18个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可以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校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学习和参加国际、国内学科竞赛。西工大的“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原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以“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为方针,构建了“全天开放、即时申请、及时审批、专家指导”的运行机制,实施了“自主管理、过程监控、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管理模式,创建了“创新实验中心+主题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运行网络。——这里是西工大的学子们实现奇思妙想的乐园。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基地每年投入36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还有特别专项的额外经费。此外,西工大还设立了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等,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荣获2009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举措三: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载体,培养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西工大依托“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水中兵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实验区”、“航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复合型航宇材料人才培养实验区”等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动和促进了西工大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化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强有力地支持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树立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新人才观,促进了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与人才评价模式,探索并有效实践了激励创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举措四: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着力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西工大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后自主进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截至目前,西工大已获准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40余项,获准教育部资助金额160余万元。
举措五:以科技竞赛拉动创新人才培养。近五年来,西工大每年都有10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学科竞赛也成果斐然。“十五”以来,西工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2028项,其中国际一、二等奖81项,全国一、二等奖232项。
——在2011年国际数模竞赛中,西工大问鼎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005年西工大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成为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全国第三所同时拥有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高教社杯”的高校。
——在2011年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西工大学生获得了专业组共计5项一等奖中的4项;业余组7项一等奖中的2项,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专业组和业余组一等奖的高校,相继荣登全国一等奖获奖数和团体获奖总数榜首。
——在第六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西工大获得团体赛冠军。„„
大学生科技创新在西工大早已成为热点和亮点,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在2011年6月25日至27日于西安曲江会展中心举行的“陕西教育暨大学生创造发明成果博览会”上,西工大展台前足球机器人、智能车、扑翼飞行器„„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和交口称赞。
创新人才培养继往开来西工大英才辈出未来可期
西工大人才培养精英辈出。建校73年来,西工大已为国家输送了15万多名高科技人才(其中博士3300多人,硕士22800多人),培养了中国6个学科的第一位博士和中国第一批硕士试飞员。校友中已经诞生30多位两院院士和30多位将军。一大批杰出校友相继成为党政军企领导、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家重点型号的领军人物、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栋梁之才及各条战线的中坚和骨干,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工大致力于三航科技与教育。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中国第一型水下智能航行器,中国第一台机载计算机„„众多的中国第一诞生在西工大,光荣的历史激励着西工大师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西工大创新人才培养继往开来,中国国防事业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西工大一直受到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西工大历届毕业生均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褒扬。
“西岳轩昂,北斗辉煌;镂木铄金,飞天巡洋。”西工大辉煌的今天必将辉映光明的未来!
第三篇:孔子学院现象之我见
事件经过(概括精准,事实准确)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要求持有 J-1 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于6月30日前离境。美方表示,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他们愿意,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5月20日,中国国家汉语对外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负责人致信开设孔子学院的美国大学校长,指出中方尊重美国的法律法规,但不愿意看到因此而造成中断志愿者项目的后果,因为学校和学生会蒙受损失。4 天后,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与美国务院文教局负责人正式碰面,讨论解决有关部分孔子学院中国教师的签证问题。正当公众和舆论哗然之时,事件却突然峰回路转。25 日,美国务院向有关高校发布了新修订的指导文件,对两个关键问题予以澄清:
一、在美国正规大学设立的孔子学院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
二、美方不再要求目前在美国中小学教课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在6月30日前离境。之前的一切限制全部取消,事件得以比较完美地解决。
(事端在大洋彼岸虽已解决,但在此岸掀起的舆论波澜却难以很快平息。网民对此事件背后深意的给出很多猜测。一种解释是“政治动机说”:即美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些政治势力,试图借对孔子学院在美的活动横加指责、抹黑中国。但更多中国网民却在微博上将矛头对准国家汉办,他们认为,与其花那么多钱到国外去办汉语教育,不如多费点心抓好国内教育,尤其是首先要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甚至有人翻出前两年孔子学院的“史上最贵网站”事件,直指中外教育投入存在的差距。)
对事件的评论
事端在大洋彼岸虽已解决,但在此岸掀起的舆论波澜却难以很快平息。我认为,孔子学院签证事件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软实力的逐步增强对美国乃至整个欧洲心理上的冲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担忧;但是更多的,影射出我国在文化推广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它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三是指包括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等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这几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支撑,构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完整内容。
“十一五”以来,我国全面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一手抓弘扬传统,一手抓开拓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我国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优化国家形象,促进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为人类文明和国际治理结构的重构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和谐世界的实现。
“中国有那么多失学儿童,农民工子女,为什么还要拿钱帮助外国人去?”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比较狭隘的。我们的国家的确还不是很富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地区的贫困学生问题。但是,它和推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关系。总体来看,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因此,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中国永远无法逆转中西文化传播的巨大“逆差”。其实欧美国家对孔子学院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美国媒体与民众十分在意孔子学院的“政治化”问题。因为孔子学院总部与中国国家汉办是“一体两面”,而国家汉办又是中国教育部的一个下属机构,所以一些西方人特别担心,海外的孔子学院会受到中国政府的控制,中国可能会通过诸如孔子学院这样的文化权力来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反观西方的文化传播,真正能够让国人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些亲切的文化符号、文化现象、文化载体,如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里的汉堡包、牛仔裤和流行音乐,这些都不是政府出面推动形成的,都是无数企业、个人和非政府组织自发努力打造的结果。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有文化并不意味着有文化软实力,实现“从内而外”的推广,目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此事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的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孔子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汉语教学和汉语水平认证考试服务,传播文化只是其附带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可以适当淡化官方色彩,逐步实现向非政府组织转型。这样,在中西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距能够得到弱化,突出民众文化亲切友好交流的氛围,使中国的汉语言和文化不仅进入他人的生活,还能进入他人的心灵。
第四篇: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之我见
荒诞存在与叙述迷宫——反传统的先锋文学
汉语言
陆冰
11011221 如今,中国当代文学正面临着信任危机。德国汉学家顾彬接受权威媒体“德国之声”访问时炮轰中国文学,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与此同时,我时常会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聆听我的老师对它的种种批评。他们从当今文坛的创作动机和集体价值进行了逐一批驳,指出它的诸多痼疾和积重难返的恶习,如媚俗、商业、功利等。最后总会长叹一声,缅怀逝去的五四时代乃至先秦之际。这使我困惑,当代文学自诞生以来,作为高尚的艺术形式,在带给人们审美趣味和精神陶冶的同时为何使得自己最为基本的公信力都已变得那么可疑,落得人人诛之的下场。
我想,关于当代文学的争议未尝不可,但是给它扣上垃圾之类的帽子实属言过其实,以偏概全。跨入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上当然不会止步不前,民族化固然重要,世界化也是合理存在的。我们并不能去要求如今的作家的作品取材于民国、文革,而一旦他们这样做了,人们就又会抨击他们不具有现实精神,思想范围太过狭窄。总之,厚古薄今、文人相轻的心理使人们对于当代文学过于苛刻了。诚然,如今文坛显现出很多的丑角,他们把苍白纤弱当美感,把残忍阴暗当情调。然而小资爱情并不是主流,低俗的恶趣味的文章本身就不属于文学,文学永远不会低俗。我们又何必如此焦虑如此责难呢。
有这么一群作家,他们在最近的20年里,以饱含强烈的突破欲望、渴望逼近艺术的文字向我们表明,旧有的文学秩序在被摧毁。这就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曾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最终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文学革命策动的“先锋文学”。当它确立了自己在社会文学的合法性地位,度过了“苦难的历程”并被社会普遍接受之后,使命即已终结。现在郑重地谈起它,事实上是在追溯一段行走在消逝中的历史,借以证明当代文学并非如人们所说的不堪,它曾经的辉煌到达过一场巅峰。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皆是成就斐然的先锋派作家。
我喜欢余华。他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里的“常识”大概指的是一种守旧的庸常的文学创作手法甚至观念,而“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与逻辑”应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探索性的创新。我把它看作是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即反传统。
余华的反传统在于把即把荒谬发挥到极致,又反馈出哲学的真实。《十八岁出门远行》让文坛大师认识了他,而我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对他的无比热爱。小说自始至终用一种极其省略的笔调来进行冷叙述,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 “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他们都这样告诉我: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可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 这构成了一个关于人和存在的隐喻:以混沌把握混沌,以不确定性把握不确定性。似乎是语言的无能与尴尬,却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
随后,小说愈发展梦的成分就愈强,怪诞离奇的事物也接踵而至: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违反常理,让人道不出究竟,而它所描述的一切又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与其说这是在揭示现实世界的险恶,不如说是在呈现现实世界的荒唐。
从中我看出,西方现代主义的以幻觉的真实、细致的感觉支撑起文本,表达个人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独到真切的理解对中国作家的投影。“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所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荒诞派作家如是说。余华自己也称作品的叙事为“虚伪的形式”,它整个根基是建立在自我对经验世界的高度不信任上,从而进行反抗与肢解。这便是一种激进的对传统的冲击,也为日后的作家们一一效仿。
有人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过是张罗着标新立异的形式而已,这显然是浅薄甚至可笑的,也是如今多数人批判先锋文学的谬处。小说结尾是这样的: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旅店这个象征最后竟是一辆遍体鳞伤的汽车,似乎像一种消失了的或是失落了的真相。这个有悖事理的情节鲜明地表现出世界的荒诞无常与人类生存的迷惘、努力的徒劳。这种揭示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它实现了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深刻。
我还想讲讲格非。他是除了余华我最喜欢的先锋作家,杰出的反传统便是制造叙述的迷宫,即“造成历史过程的某种空缺,来给故事的历史性重新编目,故事为寻找自己的历史而进入逻辑的迷宫”。这主要是受博尔赫斯的影响。其中,小说《褐色鸟群》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这篇文章的叙事结构让人费解,它由重复构成类似埃舍尔的怪圈:许多年前,我蛰居在一个叫水边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的叫棋的少女来到我的公寓,她说与我认识多年。我与她讲述了我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多年后,棋又来到我的公寓里,但她说从未见过我;多年前我追踪女人到郊外,之后我又遇见她,但她说她自十岁起没有进过城;我在追踪女人的路上遇到的事与女人跟我讲述她丈夫遇到的事之间构成相似。这3个怪圈彼此矛盾,让人感到一种巨大的阅读障碍。
“我的寓所里从未有过任何来访者。她见到我并未遵循两个陌生人相遇应有的程序,而是表现出妻子般的温馨和亲昵。她说她叫棋。她在给我看她的画夹时顺便提了一句现在是秋天了。我的记忆深处痛苦地抽搐了一下,但并未就此而唤醒往事。”“你喝醉了。——女人温存地对我说:在我们这儿没有什么企鹅饭店,没有大街,也没有卖木梳的老人。你喝醉了,要不你是记错人了?我说我是在城里遇见你的。女人笑了一下,她伸手端起我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茶将茶叶末轻轻吐掉: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夜已经很深了。我呆呆地凝视天花板。那个雪夜我尾随那个女人来到郊外的种种细节又一次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我看了看面前的这个美丽的女人,她诚挚而坦然,脸上浮现出乡村纯朴的妇女特有的腼腆。她站起来给我的茶杯倒满了水,然后问我是不是觉得冷,要不要关窗。我说不用了。”
从中我看到,人的经历及人自身的存在是真实还是乌有,因为时间的魔镜变得难以确定。回忆与现实发生了错位,似乎历史存在诸多被遗漏情节。然而,全篇处处提醒着一种回忆不可靠、真相不可知的事实。这便是叙述迷宫的魅力。它对传统小说的单一乏味的叙述发出质疑与冲击,让人无时不刻不在进行寻找的游戏,并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当然,《褐色鸟群》含糊其辞、隐晦曲折的叙事方式并没有掩盖它的深刻内涵。它折射了人类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以及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彷徨与绝望,也探寻人类灵魂深处罪恶的存在和善良的召唤。
因此,先锋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充分证明了文学并没有自五四时期后消亡或者堕落。无论是余华的荒诞冷叙述,还是格非的叙述迷宫,都证明了反传统的精彩绝伦。它的形式的创新与内容的深刻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可见,当代文学垃圾论不过是荒诞不经的无耻谰言。它正朝着蓬勃的前景发展,蕴含无限生机。
第五篇: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
网络语言现象之我见
詹彬菡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本072班 学号0701024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极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本文试从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态度的角度来阐述网络语言现象。
关键词:网络语言 特征 问题
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即网民这一特定社团的社会方言,是受网络与网民影响的一种语言变异。①
(一)词汇特征
创新性
网民年轻化、知识化的文化特征使得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他们勇于创新,更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具有个性和反叛精神,这些文化心理决定了网民们在他们特有的交流空间中对交流语言的创新,网民们用自己的“新语言”显示着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创新性。
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含金量 “青蛙”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则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菜鸟”是电脑水平比较差的人。“竹本一郎”用来称愚笨者,“竹本”是“猪一样笨”的意思。“斑竹”是网上聊天,讨论中负责专题版面维护的人,“版主”的谐音。虽然“斑竹”、“版主”字面意义毫无联系,但写成“斑竹”却使平实而缺乏生气的“版主”平添了一种朦胧的浪漫意境。
可爱性
可以说,网络语言的可爱性与它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关系。这里把它单独列出来是因为网络语言的可爱性是它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一大原因。网络常为有闲、有情人士所光顾,是松弛紧张神经、轻松打发时光的好“场所”,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俏皮可爱的特点。再比如说,称自己为偶,音同粤语的发音;夸别人可爱不叫可爱,叫“可耐”。
网络语言的可爱性还体现在它的符号化上,它构成了网络上一片特殊的风景。如表示“高兴,笑脸,开开玩笑”的用“:)” 或者“:〉”;如果是戴着眼睛的笑,用“B-)”,舔舌头的笑“:-9”,头晕目眩“%—”,犹豫不决“:-”,说错了,应该闭嘴是“:-#”,等等。
这些词汇看上去都带着年轻的气息,所有这些都让枯燥的计算机生动起来,成为生活情感的一方乐土,让人流连忘返。
简约性
简约性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网络语言通过进入网络的计算机屏幕与键盘得以实现,这就决定了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不如一般的语言,因为打字没有说话快。②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网络语言简约的特征非常明显。1.数字谐音。
520表示“我爱你”,用59430表示“我就是想你”,345是“相思苦”,9494就是“就是就是”5366是“我想聊聊”,657是“对不起”,078是“你去吧”,3166是“再见”(撒扬娜拉,再见的日本语)。
2.词语缩写。
英语单词的缩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IMO=In my option(照我的意见),JAM=Just a moment(等一会儿),GF=girl friend,BF=boy friend,等等。
看看下面这些缩写,你都知道它的意思吗?LP,LG,JJ,GG,DD,MM。其实分别是老婆,老公,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的意思。这一类都是汉语拼音的简缩。
还有一类就比较有意思了。如U(=you)是“你”,Ur(=your)是“好”,CU(=see you)是“再见”,IC(=Isee)是“我明白”,18ly(=lately)是“最近”等等。
3.直接缩略。如问“你在哪儿?”,通常直接用简单的一个“哪”字。MF即问你是男还是女。
(二)存在的问题
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它的特征一样十分明显。由于网络语言没有一定的规范,加之很多网民喜欢运用属于自己的“网络语言”,所以不要希望用清晰、完整、确凿的语言来解释网络语言。站在规范现代汉语的角度上看网络语言,它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存在一定的语法问题。
1.语序的变异。很多句型由于受英语语序的影响,在网络语言里盛行倒装句。比较经典的如“郁闷呀我现在”,“什么呀你”,“我都急哭了快”。有的倒装甚至还形成了固定的句式,如:“……先”,“你走先”,“……都”,“难过死了都”。
2.词性的变异。如“他很阳光”,“你这个人反映很慢,你要耐心我了”等等。
名词作动词。例如“别忘了伊妹儿我!”汉语名词不直接充当谓语,更不能带宾语。例句中的“伊妹儿”是E-mail的音译,即“电子邮件”,是名词,在此处却作了动词,而且带上了宾语“我”。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别黑我”等等。名词作形容词。如“他很阳光”,“阳光”是名词,在这里作形容词,修饰“他”。这种用法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这样使用。
3.中英文混杂使用。“开心ing”,“一切OK啦”等等。
4.歪用词义。在网上,如果有人对你说你是他的偶像,千万别得意的太早,这可能是
一个陷阱。在他们眼中,“偶像”是“呕吐的对象”的意思。类似这样的,“旧瓶装新酒”,以求达到标新立异之效,往往带有挖苦、讥讽的意味。如“贤惠”(闲适得什么都不会),“不错”(长成这样子的确不是你的错),“可爱”(可怜没人爱),“天才”(天生的蠢才),“神童”(神经质儿童)等。这种“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很容易造成词义的混乱。
5.语言幼稚化。很多网民喜欢模仿小孩子的语言,奶声奶气的,爱用叠音,故作天真。比如把“好东西”说成“好东东”,“漂亮”说成“漂漂”,“一般”说成“一般般”,“试一下”说成“试一下下”,“小猪”则变成了“小猪猪”。
(三)我的态度
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必担心网络语言会使我们规范的汉语言遭受致命的打击,因为我相信我们的语言有它自己吐故纳新的能力。汲取网络语言中优秀的部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抱有宽容的态度,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予以适当的引导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最终促使其健康正确地发展。
注释:
①《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星座网 ②《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参考文献:
[1]张冬烁,《网络语言——21世纪重建“巴比塔”的工具》,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2]邹小阳,《网络语言变异的语法现象及原因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 07期 [3]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4]刘海燕,《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5]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6]廖小鸿,杨宁主编,《网上语言表达》,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7]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8]詹勇,《网络语言刍议》
[9] 胡吉成,《当前网络问题探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0]中国语文网、新浪网、人民网、星座网、中国知网等网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