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建合理布局推进规划工作发展水平调研建议
近年来,**区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面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城建规划工作上水平,实现既定工作目标,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更加全面、深入、准确、系统地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制定对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分析,特提出以下报告。
一、近年来规划工作基本情况
1、对于南山、郭家、粮库-冷冻厂等旧城区改造项目,认真审核材料,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按照程序发放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个项目在开工建设前,与通信、自来水、广电、电业等单位进行协调,以确保及时、到位的完成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经常到施工现场核实是否与规划条件相符。
2、对于细河带状公园、西山公园、人民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中学的建设,积极联系、协调、配合沈阳建筑大学等单位,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
3、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乡镇应当制定规划的区域,同时鼓励村庄制定、实施规划,目前,正在制定下**镇及郭家办事处、思山岭乡等多个村庄的规划。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发展
以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我区城市建设。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将实施城市规划作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坚持用规划指导全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使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效果日益显现、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较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科学预测我区农村人口向城市逐渐聚集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努力通过各层面的城乡统筹规划,避免现有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城乡规划工作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加快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路等道路改造项目的建设。
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城市。在规划评审中,要明确重要地段的建筑风格、层高、色调,力争建设成为地标性建筑,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建设要有特色,杜绝千篇一律的建筑。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推进南山等地区改造。通过旧城改造,调整我区建设布局,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城市中心居住环境。
三、关于加快城建规划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城区层面上,建议将城市中心区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最终建立一个相互衔接、设施配套、管理有序、执行到位的规划体系。在乡镇级层面上,建议在强化主城区核心功能和核心产业的同时,有意识地将部分城市功能(如物流转换等)和能级不高的产业向乡村转移。在重大生产力布局、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应予以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完善市政建设规划,加快旧城改造进程。对旧城区主要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管网、环卫设施及城区景观做好详细规划,实现新旧城区基础设施的平衡对接。对于新建项目,加强管理、注意日常维护,建立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篇:推进我省产业合理布局的政策建议
推进我省产业合理布局的政策建议
一、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强化组织实施、强化规划引导,是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旗帜、导向,规划水准的高低,直接关系产业发展的方向,建设的成败。建议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密切跟踪行业动态,加快编制“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使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进一步挖掘在我省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作出相应的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产业集群配套政策,包括配套企业鼓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专业园区集聚政策等。最好在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明确之后,运用招投标机制,向国内大型规划设计院公开招标,征集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产业布局、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的规划模型。建议政府设立产业规划专项补贴制度,对全省产业的总体规划、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专项规划进行必要的补助。
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要充分发挥在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要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开发建设行业性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以大型企业为基础,以拳头产品为龙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财务结算等中心,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联合、兼并和重组。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建议政府在技改贴息、科技创新补助、项目融资、股票上市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三、推动主导产业有效集聚
要以现有的大型企业和优势产品为基础,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举办全国性大型经贸活动,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地组织和吸引全国、全省相同和相关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要鼓励同一产业的新办企业、新上项目在产业园区统一布局,支持企业进入产业园区进行异地技改,实行“飞地”工业的优惠政策。要以产业园区内的大型企业为龙头,按照不同产业的加工特点和工序,引导企业细化产业内部的生产分工,提高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协作化生
产水平。围绕构建产业集群,加大专业招商力度,依据行业规划生成的项目开展招商,围绕龙头企业的配套项目进行招商,广泛开展以商引商和二次招商。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平台、行业协会等作用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拓宽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建议政府对进入产业园区的企业和项目,给予技改贴息、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支持。
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要把产业园区的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来抓,提升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整合、优化、提升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做好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按照功能区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完善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讯、水、电、气、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认真做好每一个制造业加工中心所依托的产业园区的功能规划,高标准地做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开发产业性的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等功能设施,努力使产业园区成为产业高度集聚的平台,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产业区域化发展的龙头。建议政府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研发中心、职业培训中心、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的建设,采取政府补助、公司化运作的方式筹资。对被确认的全国性、区域性制造业加工中心的产业园区,在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推动园区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
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我省产业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紧密跟踪国际产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及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设备、设计,不断提升技术的吸收、消化、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科技项目洽谈、共性技术推广、难题招标、科技专利转让、科技人才服务等产学研活动,积极推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技术合作,提高产业群整体创新能力。支持科技生产型和应用开发型经济实体,依托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建立新型工程技术研究机构、产业工程中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基地。推动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建设标准化的厂区、厂房、生产流水线,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建议政府增强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将科技经费向科技创新型产业倾斜,设立政府专项发展资金,鼓励并大力扶持新产品的开发,积极扶持产业化初始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扶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加强国际及对台技术合作。发挥我省对台优势,积极在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有效的产业对接和转移。
六、强化产业服务体系支撑
强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加快配套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一)建设多元化的开放性商品市场平台。加快省重点产业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引导和鼓励多元化投资,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产品市场中心,合理发展相关卫星市场。鼓励和推进建立产业信息中心,着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建立产业信息中心,扩大国内国际业务交流。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解决信息闭塞,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增强市场的综合功能。
(二)加快现代物流平台建设。根据我省产业规划布局,围绕省重点产业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培育专业物流市场。推广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采用“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分散经营生产”的物流管理模式。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通道,推动海关、检验检疫、货代、港务等口岸系统与物流配送系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提高通关速度与货物集散能力。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畅通各种融资渠道。推动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国家对担保公司的优惠政策。积极稳妥地发展典当业,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服务。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省重点产业建设孵化器,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建立银企会商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业务方式,支持重点产业的项目建设。
(四)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继续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涉外律师、信息咨询、物业管理、仓储物流、报关报检等中介服务机构。筛选和鼓励一批服务意识强、服务水平高、管理运作规范的商业化中介机构及推动和引导一批公益性中介机构为产业发展服务,推动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有机融合。积极推进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的创业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或商会,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信息服务机构(I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通过有形和无形的信息交流渠道,依法定期发布企业、产品、技术、市场等统计信息,建立起规范的市场信息引导机制。坚持民间性、自律性原则,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以行业自律、反倾销诉讼、产业信息、技术交流、对外协作、招商引资、职工技能培训和营销联盟为重点,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开展统计、培训、会展、招标、名牌认定、行业质量标准制定、价格协调和公信证明等工作。
(五)切实提供人才资源保障。要根据不同的产业,采取灵活、配套的人才政策,分层次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保证人才支撑需求。加强政府、企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创办各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培训基地,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对人才的需
求。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人才,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广开放式、委托式研发,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完善适应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等、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技术培训基地,调整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建议制定优惠和奖励政策,鼓励引进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海外留学人员、企业家,尤其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全国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工,努力帮助解决户口、子女升学就业等问题。加快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管理、企业家、工程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对开发建设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有功人员,给予政治上的荣誉和物质上的奖励。鼓励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的企业,采取“聘、借、调、育”等方法,广揽各种人才,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第三篇:推进规划和城管工作思考建议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规划和城市管理工作在发展前沿的特殊性,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在结合市情,提高认识,提升水准,促进发展方面要走在前列。
思考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昭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和标志,又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城市的辐射带动强不强,产业的集聚规模大不大,彰显的城市个性明不明,沉淀的文化底蕴挖掘深不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前瞻性强不强,层次高不高,水准高不高,品味深不深。因此,规划决定城市的发展,规划不仅是财富,更重要的也是责任。我们要在用科学发展思想指导**更快更好的发展上有作为,就是要在落实自治区党委“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战略上有作为,就是要在高标准地、精益求精地做好规划工作上有作为。
思考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昭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新观念,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招商引资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空间靓丽不靓丽,市容市貌整洁不整洁,门头牌匾规范不规范,城市的特色鲜明不鲜明,取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树立“城市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依法治理不是治理群众而是依法管理自己”的新观念,面对问题,冷静思考,正确处理城管执法与群众摆摊设点的矛盾,正确处理严格管理和关注民生的关系,把教育疏导与搞好服务结合起来,把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做好城管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密切关注队员的所思所想,把督察处罚与激励手段结合起来,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润物无声,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动力,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更好的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思考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方法,昭示我们必须全面兼顾,促进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要坚持规划的高标准,从沿黄城市带建设的高度,全面审视各县市区功能分区和统筹发展关系,兼顾城乡协调发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城市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平衡。在全局工作中,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洪荒天子 网游之一统天下 莫问天 光明猎人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清远市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工作建议
关于对我市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几点建议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和广东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的精神,对照城乡建设科工作职责,结合我市实际,从创建宜居城乡、名镇建设、绿道网建设三方面提出如下几点关于我市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建议:
一、创建宜居城乡,满足于新型城镇化模式
创建宜居城乡,改善人居、产业发展环境,体现了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继续坚持规划先行,使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有序推进。按照省、市《建设宜居城乡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先选取一批基础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社区、城镇和村庄作为示范点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因应不同县(市、区)的特色,在开展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的同时,保护好原有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
(二)做好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积极通过到各县(市、区)调研后,选取基础
性较好的试点,引导其做好宜居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把试点的现状、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具体的行动计划等编制成报告,以便进行现状及省、市宜居建设的指标的对比,主要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寻找出解决办法。
(三)施行创建宜居绩效考核制度,积极参与及开展省、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申报考评工作,实行奖惩结合的政策,以便形成激励效应,使各县(市、区)、各部门更加积极开展宜居创建工作。
(四)继续稳步加强试点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加强城镇发展形态优化。着重加快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对人口、产业和各类经济社会要素的集聚能力,切实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五)结合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工作,积极引导我市作为生态发展区的“三连一阳”地区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区。
(六)用好“三旧”改造政策,推动城乡升级变脸,加快建设宜居城乡。将房地产业发展作为我市加快广清同城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支点,有计划地推进“三旧”改造力度,继续实施项目带动,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持续强化规范运作,点面结合引导促进“三旧”改造。做好我市新旧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使城镇化建设扩容与提质相互促进。以“三旧”改造为契机,积极拓展旧城区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拓展我市建设用地空间。
二、切实做好名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把创建名镇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和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来抓,把名镇打造成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示范地和宜居城镇的样板,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新亮点:
(一)按照《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挖掘和整合各地独特资源,打造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生态山水、特色工农业、商贸中心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名镇。
(二)根据《清远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分工方案》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继续完善《清远市名镇创建工作方案》。
(三)按照《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要求并结合地方特色,对名镇创建点的镇,编制规划内的名镇建设进行指导,并指导各县(市、区)编制本地区名镇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编制建设规划工作。指导名镇要在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层次规划和专业规划衔接的基础上,完成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优势特色。同时结合中心镇总体规划,重点地突出可操作性强的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工业区和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指导特色名镇开展以主要街道和主要出入口、重要节点为重点的房屋外立面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其中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在环境卫生方面,主要从山边整治、水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共厕所、公众信息张贴栏等方面进行整治。全面提高绿化美化水平,结合“绿道网”建设、“万村绿”活动,加大村镇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力度,对公园铺设草地和休闲小径,对街道实施见缝插绿、屋顶绿化、拆墙透绿等,建设公共绿地,拓展绿色空间;推广河道池塘水沟生态整治技术,修复镇村水系水景,形成亲水环境。
(五)统筹做好名镇改造,将名镇建设与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等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搬迁安置和危房改造中集中建设或改造的自然村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
(六)统筹管理,建立项目库和财政资金补助。指导各镇在县(市、区)的统筹下,结合规划及专项设计的要求,提出创建名镇具体建设项目,并列表统计,分类汇总,明确建设规模、实施时间、投资估算、主管部门、实施主体、资金来源等,建设项目的设立需结合创建目标任务,具可操作性,禁止设立空泛、不切实际的项目及借名镇创建之机乱立项目,建设项目经当地县级政府审核后汇总至市名镇办领导小组,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库。
(七)把名镇创建工作纳入宜居城乡考核范畴。把名镇创建工作与宜居城镇建设工作相结合,同时将名镇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建设宜居城乡的考核范畴,以便在名镇创建过程中树立典型,通过样板示范带动镇宜居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加快推进绿道网建设
第五篇:城建档案法制工作推进探讨
关于推进城建档案法制工作的探讨
海宁市城建档案馆沈惠利
城建档案是城市发展的“镜子”,它见证着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规模的扩大,给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其地位与其它行业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作为城建档案工作者,我们要克服等要靠的思想,要改革创新,要用法律的手段开辟出城建档案发展的新路子,努力使城建档案这一冷门行业转变为热点行业,让全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认识到城建档案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推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这就给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依法治档,依法行政”的问题。行政处罚就是对不规范行为的纠正,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以期达到更规范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海宁市是一个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县级市,建设总量较为可观,在同地区县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作为承载城市发展历史见证的城建档案工作也在这几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城建档案法制建设发展速度还跟不上城市化的进程,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城建档案法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城建档案法制意识淡薄。有的建设单位领导对城建档案工作不够重视,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兼管工作多,城建档案管理不规范。所以档案不完整、档案不移交甚至档案散失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建设系统内各行业管理部门配合协调不够。系统内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把关做得不够,使城建档案管理各项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例如,若建设单位建筑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了,但是未准备办理房产证,就会拖延城建档案的归档,造成城建档案归档率不高。
3、城建档案接收渠道不够畅通。一是有些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未能按照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档案。二是城市基础设施档案,公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档案接收难,地下管线的档案需要定期地重新进行测定,而这又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同时,目前档案馆档案接收的模式仍旧是在馆内等档案上门,这种模式导致了档案的收集面狭隘,也为档案接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城建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力度还不够。城建档案执法检查工作缺乏经常化、制度化,尤其是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有难度。虽然这几年以来针对未按期移交工程档案的相关责任单位下发了档案催缴通知书,对于情形恶劣的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但是总的来说档案移交督促整改力度还不够。
5、城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目前我城建档案馆人员在编6人,外借1人,虽然在编人员基本都有执法证,但真正处理档案执法工作的人员还偏少,执法资源不够、经费短缺、档案库房容量等一系列的因素严重制约海宁城建档案事业发展。
二、产生这些问题和现状的原因探析
从对城建档案执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影响城建
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又有意识能力的影响,我们都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1、历史原因
海宁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90年,与许多县级城建档案馆一样,多年来,档案行政处罚一直未能真正开展起来,直至2008年,我局重视推行行政执法工作以来,我馆才真正开展档案执法工作,到现在已经处罚了4例案例,但是执法经验仍显不足,处罚能力尚待提高。
城建档案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多年来城建档案工作者更注重“管档案”“用档案”,法制观念相对比较淡薄,行政执法未走出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子。
2、外部原因
城建档案的法律法规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但是法规建设推行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城建档案的立法工作落后于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城建档案管理体系还未成熟。
3、内部原因
海宁市城建档案馆虽然挂了“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的牌子,有了机构的保证,但还是缺乏一定的行政执法能力,且城建档案执法队伍还不够健全,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怕处罚,怕得罪人,司马徽式的“好好先生”普遍存在。
三、需要采取的措施
1、加大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认识
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档案法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相关城建档案法规、规章,进一步强化社会档案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城建档案资料的集中统一管理,使城建档案工作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
2、加强领导与管理,加快城建档案工作发展的步伐
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环节。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城建档案的领导与管理,真正把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纳入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职责范围,及时研究和解决城建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尤其要切实解决制约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馆库设备等突出问题,为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3、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理顺城建档案接收渠道
建设行政部门和城建档案工作机构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协调配合,从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城建档案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档案收集、报送工作。认真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以指导新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报送管理为重点,以住宅小区室外地下管线的收集为突破口,做好地下管线档案的接收和收集工作,依法开展各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4、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城建档案执法检查力度
加强城建档案法规建设、完善城建档案法规体系摆到突出的位臵上,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实际,制定出海宁市加强城建档案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完善城建档案行政执法机制,着力推进城建档案工作法治化,按照有关法规和城建档案的职能要求,加强城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开展城建档案执法大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依法管档、依法行政的水平,建立依法收集、依法管理、依法提供利用的新机制,真正把城建档案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在处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档案行政处罚的程序要合法、正确
城建档案行政处罚的决定一般不适用简易程序,一般应经立案—调查—告知—听证—审批—送达执行,这个处罚的流程不能混乱,必须合法,正确有序,否则即使有明显的违法事实,也会因为执法程序错误,而被要求撤销处罚,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2、档案执法的两个主体的认定要合法
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与城建档案馆签订《建设行政委托书》,使城建档案馆获得授权,行使城建档案管理方面的行政职权。
被处罚人的真正主体必须是具有承受责任的主体,比处某办公楼是某办事处建的,那么办事处就不能成为城建档案行政处罚的对象,要找到真正的主体,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对诉讼主体的认定。
3、执法过程中细节不容忽视
对于有案件来源且有明确的当事人,违法事实清楚,有处罚依据的应予立案,对立案的案件应派不少于2人的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在调查时应事先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包括证词、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查笔录和现场笔录等。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符合听证要求的当事人要求听证时,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并对此证制作笔录,由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决定。对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应符合《行政处罚法》、《建设行政处罚暂行规定》的规定,并应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应在送达回执上签收(受送达人),罚款缴纳应在指定银行,当事人拒不执行的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城建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是进行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城市的维修、改建、扩建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城市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目前城建档案执法工作有着很大的难度,需要各级部门和每一位城建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实现行政处罚工作稳步推进,带动城建档案的创新工作的开展,使这个行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积极向上的蓬勃势态,为我们的城市留下真实的、完整的、准确的、可供后人查考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