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调研工作的建议
对调研工作的建议
对调研工作的建议
在中央关于走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的精神指引下,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退居二线人员纷纷下基层调研,针对好的做法提出推广意见,对不足方面提出整改建议,这在促进各行各业工作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整个调研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调研效果不明显,或是可有可无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要取得实在的调研效果,应该做到如下的“五戒”。
一戒重复调研。时下一些下级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项目,先后有上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和退居二线人员陆续来调研。而后来调研的人员与先来的调研人员听到、看到的情况基本一样,他们作出的肯定和提出的意见、建议,或重复,或大同小异,这是重复调研。这种重复调研不但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作用,而且浪费了调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接待、汇报和陪同等工作量。因此,要力戒重复调研。建议要出去调研的人员,一定要先选好调研课题,避免与他人的调研重复。
二戒跨行调研。曾有一电视台报道一个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到某个非物质文化发源地调研,对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跨行调研。跨行调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尽管没有偏题脱行,但与从事非物质文化事业的调研人员所提的相比,或有逊色,且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调研其意义和作用实在不敢恭维。因此,要力戒跨行调研。建议要出去调研的人员要选定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较大关系的调研课题去调研,不要越俎代庖。
三戒水面调研。如果调研人员只是在汇报会上听汇报,在办公室里看材料,没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走访了解,这叫水面调研。这种调研难免遇上报喜不报忧,或夸大、或缩小事态的情况,这无异于在水面上看水底,得到的情况不一定具体、真实。因此,要力戒水面调研,要沉入水底,摸清情况。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深入部队、厂矿、农村„„到车辆去不了的地方,到困难群众的身边调研,这种踏实的工作作风再次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下基层调研的人员要学习中央领导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可以采取不用打招呼,不用下属陪同,或者明察暗访的办法去调研,这样或许得到更多、更实的情况。
四戒回避调研。调研的目的:一是要了解好的做法,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二是要发现不足的方面,提出整改措施。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然而在一些地方,做得好的,值得总结、推广的工作项目,调研人员趋之若鹜;而做得不够好的,甚至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地方,一些调研人员就却步不前,尽量回避,不闻不问,这是回避调研。这种调研这就像几个医生围着一个健康人,一一了解他如何保健;而傍边的病人却无人问津,任其受尽病魔煎熬。这种现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无助于推动社会工作向前发展。因此,调研人员要力戒回避困难和问题,要勇对困难,智对问题,既要做锦上添花的事,也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比如调研农村交通状况,既要看看硬化了的水泥路,也要看看还没有硬化的有“水”有“泥”的路。
五戒应付调研。个别人员调研工作随大流,目标不定下基层;脚踏实地观风景,眼隔车窗看民情;走马观花转一圈,笑声好话一大串;回后不见调研文,只见填报差旅表。这是应付式调研,这种调研毫无作用,不去比去的好,必须力戒。
第二篇:对调研课题的建议
1、进一步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信息的公示,树立政府公信力。——补助资金等相关信息的公开、相关资金补助的说明。
2、制定更加详细的制度,保证措施的实施与落实。——租房补助、变更期间的就业、医疗、生活的保障。
3、加强基层官员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网格员的作用。
4、进一步完善就业、医疗、养老、培训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就业问题。不要流于形式。可以设立专门的临时机构解决相关问题。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
5、对老年人失地农民的补助不应仅限于养老补助,必须建立立体化的养老体系。给予其适应相关开支变化的过程。
6、合理界定失地农民的身份。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直接变为城市居民。如果该集体经济组织还拥有自己的土地则为农村户口。而农村户口则可以充分发挥其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同时要做好与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
7、适当的改组失地农民管理组织,避免从中出现腐败现象。
第三篇:对学校工作建议
对学校工作建议
尊敬的校领导你们好,我作为敦煌中学的一员。今以诚恳的心态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关于新课程理念的问题。
重视和加强教研组建设,创建学习型共同体组织。教研组建设中的教研制度建设需要扭转有计划无落实或者有形式无实质现象,注重教学问题的针对性主体性系列性研究。要营造一种学习交流和自觉研究的氛围,促进课堂教学,将学习力作为专业发展的推动力来认识和推进。
第二、关于教师培养方面
要千方百计地帮助教师寻找和体验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深刻享受工作的幸福。要发掘教师队伍中健康的优秀的治教品质和典型,给生命以一种向上的力量。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不能或不可能,而是缺乏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完善自我的意志。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真正的成功者需要的是一种恒心与毅力,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生活的精彩在于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诗意。当跨过艰辛之后,收获的将是掌声和鲜花。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个层次与坡度的关系,要有总体规划和分层推进的策略。要在整体规划之后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分步实施。一是逐步完善教师素质的结构内容,二是合理分解年龄结构的培训方案,三是加强系列跟进和深化的操作方式。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关怀,一则可以激发教师的主动热情,二则可以发现教师的感动故事,三则可以营造学校的精神家园。第三、关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
教育有时候需要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要坚守一些恒定的优秀的真实的朴素的教育规律,稳妥而扎实地把价值观深入人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日常化生活化的,常规工作更是需要一种恒久不变的耐心才能收获教育的果实。改革的前沿也许并不一定就是实践的主流,理念先行但不能脱离了实际。我并不反对创新发展,但是,我更注重遵循科学规律。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来讲,一所学校的前进方向,更多的是要看校长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以校为本,需要建立共同的信念,要有典型的引领,有制度的规范,有持之以恒的行为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一种沉静的勇气和顽强的品质,先打造自己的品质,才能走出品牌之路。
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眼,办好学校肯定要建设好学校文化。在学校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建设者、传承者和创造者。丧失文化很容易,建设文化很艰难。我想,从物质到精神、从制度到人文、从特色到品牌,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更关键的是人人努力。
第四篇:民政局对统筹城乡社会救工作调研建议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制度。建国以来,我国城乡救助制度经历了救助项目、救助对象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救助政策、救助措施逐步建立和健全,形成了逐步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但由于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相对扩大,还有相当一部分
群众生活存在困难。特别是一些失业人员、特困学生和遭遇重大疾病或特殊困难的家庭,他们在生活、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有效解决城乡救助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理念,经过艰苦努力,覆盖城乡、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主要表现在:
(一)实现“三个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发展。
一是统筹救助群体范围。**市于1998年开始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于2007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全市现有城市低保6876户16887人,月发救助金164.13万元;农村低保5174户12506人,季发救助金216.45万元。截止2008年底,城市低保累计救助123.99万人次,发放救助金9027.43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从52元提高到153元;农村低保累计救助26.6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186.49万元,人月均补助水平从10元提高到52.8元。
二是统筹各项救助制度。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分类救助制度。城市低保实行的是差额补助,农村低保实行的是一、二、三类分类定额补助。配套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临时应急救助、低保家庭学生生活费补助、廉租房补贴、水电减免等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压力。
三是统筹救助资金管理。各项救助资金统一由市财政局调配使用,采取“民政核定对象,财政核拨资金、银行直达个人帐号”的办法,实行社会化发放。从建立城乡低保制度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一亿多元,全部通过银行或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直达救助对象个人帐户。
(二)建立“三个机制”,社会救助工作有序规范。
一是社会救助综合协调机制。各类救助项目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乡镇街道统一实施,各种救助款物由市财政审核发放,由民政、财政部门汇总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建立了民政审批、财政监管、程序规范的救助工作机制。
二是救助标准科学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及物价上涨等因素,及时对城乡低保标准进行调整,10多年来,根据居民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先后六次调整低保标准,现城市低保月标准为195元,农村低保年标准为1080元。
三是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对社会救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查统计救助对象的收入情况,对不符合救助标准的群众,及时予以取消,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即退”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推进“三个转变”,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救助标准由传统决策向机制决策转变。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救助标准的确定,由过来的部门协商、政府批准的传统决策形式,转变为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直接挂钩、同步
二是救助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在救助对象认定上,由传统的观察生活状况转变为入户调查测算;在救助内容上,由单一的生活救助转变为包括医疗、住房等在内的综合性救助;在救助方式上,由单纯的发放救助金、救助品转变为技能培训促进救助对象再就业的积极救助;在救助金的发放上,由乡镇代发转变为社会化发放,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了群众。
三是救助主体由政府单一救助向社会多元化救助转变。在积极将政府财力向民生保障重点倾斜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救助体系。近年来,市卫生、房产、电力、供水等部门、积极围绕城乡困难群众、住房、看病、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困难,通过减免、直补等形式,累计落实住房医疗、水电费、学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救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市是山区县市,贫困群众救助面大,而且到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的对象中在册困难户较多,部分群众对民政部门的救助逐渐产生了依赖思想,给社会救助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最近在全市建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其《暂行办法》没有明确与农村五保、农
第五篇:妇联对家庭暴力问题调研建议
今年以来,县妇联共接待有关家庭暴力的信访案38起,为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家庭暴力的现状及原因,进一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县妇联维权部对这些家庭暴力的家庭进行了全面的走访、调查。
一、基本情况
涉及家庭暴力的38个家庭中,城镇家庭2个,占5%,农村家庭36个,占95%。施暴者中年龄在35岁以下有2人占5%,36-50岁的34人占90%,51岁以上的2人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人占13%,初中、高中文化的32人占85%,大专以上文化的1人占2%。
实施家庭暴力的原因中,对妻子不信任的有2起占5%,男方有精神分裂症的1起占3%,妻子生病的有3起占8%,妻子无生育能力的有2占5%,因丈夫性格暴躁的有4起,占11%,男方有婚外恋行为的26起占68%。
在这些家庭暴力中,结婚的有34起占89%,同居生有子女的有4起占11%。受暴者中,主动愿意离婚的妇女(包括解除同居关系的)的15人,占40%,可离可不离的12人,占31%,不愿意离婚的有11人,占29%。
妇女掌握家庭主要经济权力的5人,占13%,妻子无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丈夫的20人,占53%,丈夫游手好闲,主要靠妻子养家糊口的4人,占11%。
54%的人认为家庭暴力违法,25%的人认为不违法,8%的人认为正常现象,13%的人说不清。
存在家庭暴力家庭中,平均每月遭遇暴力很少(2次以下)占25%,偶尔(3次— 5次)占50%,经常(5次以上)占25%。
遭遇家庭暴力后,觉得丢脸的占35%,感到恐惧的占57%,想自杀的占8%。
二、家庭暴力产生原因
调查显示,家庭暴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婚外恋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受“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影响,一些男性滋生了“饱暖思淫欲”的思想,热衷于婚外情、找情人、包“二奶”,产生对妻子、家庭的不满甚至厌恶,导致家庭暴力不断,有的把实施家庭暴力作为逼迫妻子离婚的主要手段。
2、男权主义是造成家庭暴力的根源。受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意识在广大农村和部分城市家庭还很强。一些男性将妻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稍不如意,就将妻子作为攻击的对象,有的因妻子没有生男孩而遭到丈夫的殴打。
3、社会的宽容是家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打老婆是家庭私事、小事,天经地义,只要不打成重伤,是没有人会去遗责施暴者。甚至连受害人也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偶尔打一两次都可以忍气吞声。其结果是家庭暴力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4、妇女经济不能独立是导致家庭暴力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农村妇女成家后依赖家庭和丈夫,缺乏自我意识,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故而被丈夫厌倦看不起。有的夫妻确实没有感情了,作为妻子因不想自立而不愿离婚,导致家庭暴力。另外还有一些因婆媳之间、与婆家亲戚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导致家庭矛盾,进而引发丈夫的暴力行为。
三、家庭暴力的危害
1、侵犯妇女身心健康。家庭暴力一旦发生,轻则表皮红肿发青,重则致残、重伤,甚至是闹出人命,严重损伤妇女的身体健康。身体上的损伤是外在的,家庭暴力还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精神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遭受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自信和自尊,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在找不到正当的解脱途径的情况下,她们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杀、以暴制暴等消极反抗方式。
2、破坏婚姻家庭稳定。美满幸福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是建立在沟通协调基础上。家庭矛盾一旦演变成家庭暴力,这种和谐也就失去了平衡,双方关系转变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关系,夫妻感情必然会出现裂痕,即使受害妇女可能还爱着丈夫,但是她们最容易想到和选择的方式就是通过离婚来摆脱家庭暴力。因此,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制约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平安社会的坚固防线,唯有家庭的和谐,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保障。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另一方面,妇女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是物质生活的创造者。而那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在其人身权利、生命、人格、尊严等这些做人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剥夺的情况下,在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
生产、发展中去呢?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妇女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她们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直接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影响子女健康成长。在一个充满暴力、充斥吵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其生理、心灵上必然会受到较大的伤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对家庭和婚姻缺乏安全感,对父母失去尊敬,影响其学习生活。长大后有暴力倾向的比其他孩子比例要高的多,有的甚至会有厌世心理,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存在的问题
1、法律宣传不到位。虽然已进入“五五”普法阶段,但农村及偏远贫困地区法律宣传普及和法律培训仍存在死角,农民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差。
2、家庭暴力制裁难。家庭暴力是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目前适用于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处罚的尺度和依据不好把握。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真正达到《刑法》规定的轻伤和重伤程度的不多,往往难以对施暴者进行依法处理。即使受害者向有关部门反映了,也只能是进行说服教育和司法调解,解决不了根本矛盾。
3、维权工作经费紧张。妇联组织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没有足够的经费。有些受害妇女被丈夫打出家门,身无分文,无处安身、没有路费,妇联没有办法帮她们出资。有的妇女特别希望妇联能够出面去教育批评丈夫或去进行调解,但妇联没有经费去进行调查,调解,开展维权工作难度很大。各级政府应从财政拨付一定经费,为妇联组织开展维权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五、对策和建议
第一,建立有效预防控制和制裁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要完善相关法律中关于家庭暴力的内容,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建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在法律中明确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的救助机构和求助程序、制裁机构、施暴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到可操作性强,执法部门明确、各部门分工明确,让反家庭暴力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和制裁力度。要利用现有法律的有关内容,加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得施暴者有所顾忌。同时积极鼓励受到伤害的人勇敢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司法机关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给予受暴者以最大的便利,使他们得到相应的赔偿。
第三,将家庭暴力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增加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重视程度,提倡全社会综合治理,构建整个社会防控和制裁家庭暴力的体系。将它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开展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要从舆论、道德到法律、机制,从司法机关、社区、单位到家庭编织一个反家庭暴力之网。村和社区要关心每一个可能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一有事件发生即妥善处理。执法机构要重视家庭暴力的处理,完善执法监督系统,把预防、制止和制裁家庭暴力视为自己份内事。报刊、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要加强宣传教育,将一些家庭暴力案件曝光,增加公众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使这些组织成为反家庭暴力基地。以期形成一个各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社会网络。
第四,援助和保护受害者是反对家庭暴力的重要措施。家庭暴力发生后一方面要制裁施暴者,另一方面要抚慰受害者。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居委会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及妇联等要重视给受暴者精神上的抚慰,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妇女庇护所、家庭事务裁判所、家庭暴力救助站等机构来达到这一目的。
第五,提高妇女素质,教育妇女勇于抗暴。妇女权益的享有与保护,要靠妇女自己去争取。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对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鼓励妇女通过各种渠道,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生产技能,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妇女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能摆脱在家庭中依附于男人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使她们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轻易为社会和他人的态度所摆布,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敢于在竞争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社会地位。同时要教育妇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暴抗暴意识。勇于抗暴是消灭暴力的唯一出路。
第六,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消除封建残余思想。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美德在农家”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制止、减少直至消灭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