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西峰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调研报告
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
——关于西峰区设施蔬菜基地发展情况调研
西峰区肖金镇位于西峰南区,有凤甜公路与湄肖公路,地理位置优越,素有“陇东第一镇”之称。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2个村民小组,10269户,43760人,土地面积134.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9822亩,2010年农业总产值22253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9059t,农民人均收入3762元。2011年7月1日,陇东学院科技支农分队来到西峰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通过查看长势,与技术员认真交流,及和附近村民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今年设施蔬菜的种植.销售.和效益情况,报告如下:
1、活动的背景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响应国家号召: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指示精神,我们陇东学院2011年暑期实践科技支农分队来到西峰区肖金镇万亩蔬菜设施蔬菜基地,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调研活动。通过我们的调研反映了当地的真实现状并为村民解决些实际问提。十五天切身体验使我们对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有了真正的较全面了解和认识。我们这次活动以支农.调研同时进行分组行动的方式进行,每次八名队员分别跟随一名技术员进棚学习技术,同步进行的有走访种菜农户和进行务农。十五天里我们共进入了米王,贺咀,李城,芮岭四个村,重点走访了十五户,对村民赵会琴,贺富财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问卷。我们的调查主要分为:项目建设背景及概况,发展现状与工作机制,运行模式,项目效益分析,存在问题等。
2、目建设背景及概况
1)西峰区地处泾河上游,位于董志塬腹地,在东经107 27`42至107 52`48和北纬35 25`55
至35 25`11之间,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贸易流通中心,又是连接西安,银川和兰州的交通枢纽,更是全市农产品和蔬菜的交易中心,由于近期的铁路建设项目,使庆阳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改善,对蔬菜的集散和流通十分有利,随着城市人口逐年增多,对蔬菜的需求增加,以及产品大市场的形成,为蔬菜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全区现有人
口32万,目前西峰蔬菜市场日交易各类蔬菜约4万公斤,自产蔬菜只能满足全区一半
消费,且都在秋季集中上市,冬春季新鲜瓜菜自供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庆阳市目前有
50万城市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若按每天消费500-100G(人均)蔬菜,日需
蔬菜约25-50万公斤;西峰区日需蔬菜的市场缺口将更大。
西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属大陆性和副热带气团的交替带。年日照时数为
24543.10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1.10kcal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水542.6mm。年平均
气温为8.70度,小于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2783.60度,年均无霜期156D。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发展设施蔬菜的优越条件,加之,蔬菜产业是西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
柱产业。为进一步发挥地区优势,解决城乡蔬菜供应,扩大基地规模,建设万亩设施蔬
菜基地意义重大。
2)总体规划在西峰区肖金镇(肖金,米王,贺咀,李城,芮岭,张庄)6个行政村流转土
地2万亩,用3年时间分期建成半地下式,高标准,大跨度日光温室6000座,竹架大棚
3000座,同时完成水电路,卷帘机,缓冲房,办公,培训等基础设施配套。并建成蔬菜
育苗,设施蔬菜栽培,花卉栽培,食用菌栽培和示范展示区5个功能小区。概算总投资
2.3亿元,其中争取国省投资及区级配套资金6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7亿元。
3、发展现状及工作机制
至2011年7月共流转使用中大棚所用土地6300亩,建成日光温室800座,竹架棚300
座,全部承包到户。现温室种植品种有日本长剑,春意辣椒,韩国艳丽,维多利,伦敦番
茄,绿雪二号,雪松206黄瓜,黑秀,黑宝长茄,寒青,新玉帅等新品种15种,引进德
国育苗基质,共穴盘育苗160万株。开展沼渣,沼液施肥,台湾维国多生物菌肥,膜面集
雨等新技术试验示范30多项,目前各类蔬菜普遍上市,现已在全市范围销售2000万公斤。2011年二期工程计划在肖金镇在流转5000亩,从5月1日启动生产,新建800座温室,竹架大棚600座,8月10日投产,九月育苗,年底上市。
2)由区委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分管领导及山东寿光专家任副总
指挥,再由其他部门督查,与肖金镇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土地流转组,财
务管理与资本招标采购组,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组,才迁安置组,后勤管理服务组,技术培
训与生产指导组,全面负责基地工程建设承包生产工作。用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基地
内现有温室。
4、运行模式
1)建设模式
西峰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融资,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工模式进行建设。
2)经营模式
先后出台《日光温室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棚室蔬菜病害简易识别与防治》等政策办法,指导种菜农户生产。建设用地采用土地经营权整体流转的方式,以租赁形式租用农民土地,原土地承包权不变。对建成的设施采取两优先承包经营措施,对消化不完的生产设施再向区外的城郊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及农民专业户承包。凡具有1-2个劳动力的家庭,每户可承包1个菜棚,具有3个以上可承包2个菜棚,专业户承包不超过10个。地租费用按温室占地分摊面积计算,每年核定一次,以500斤小麦产量为标准,以当年7月1日市场价格为依据;地租费每年6月1 日至10日一次兑现让地农户。对规划区的农户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及第一年每座温室设施承包费为1000元。而从2011年开始每座标准日光温室设施承包为5000 元,7000 元.9000 元的三年合同;可以采取一次性购买的办法,每座日光温室5.5万元。
3)效益分析
4.3.1辣椒:按2200株一亩,可产出1.7万斤,价格按1.8元每斤计实现产值3.06万元。
4.3.2黄瓜:按3500株一亩,可产出3.0万斤,价格按1.0元每斤,实现产值3.0万元。
4.3.3西红柿:一茬按2200株一亩,可产出2.64万斤,价格按1.0元每斤,实现产值2.64万元。
4.3.4植西葫芦:按2000株一亩,两茬可产出3.0万斤,价格按1.0元每斤,实现产出3万元。
4.3.5植茄子:按2200株一亩,可产出3.3万斤,价格按0.7元每斤,实现产出2.31万元。
5、存在问题
1)基地规模大,仅靠山东专家和区瓜菜办技术人员指导力量薄弱,加之项目区群众对蔬菜生产意识淡薄、经验不足,因此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显得力不从心;建议尽快明确职责、确定人员、开展工作。
2)蔬菜质量安全无检测仪器、设备,手段落后,不能做到蔬菜生产全过程的控制,真正做到全面检测,实现农超对接。
3)温室蔬菜的现阶段小路存在很大风险,现阶段的西峰菜市场管理混乱,农户无法专心平稳生产。
6建议未来发展方向
1)树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战略。
2)突出重点,优化种植品种,提开效益。
3)组建专业生产、销售团队。
4)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产品影响力。
第二篇:关于西峰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调研报告
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
——关于西峰区设施蔬菜基地发展情况调研
西峰区肖金镇位于西峰南区,有凤甜公路与湄肖公路,地理位置优越,素有“陇东第一镇”之称。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2个村民小组,10269户,43760人,土地面积134.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9822亩,2010年农业总产值22253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9059t,农民人均收入3762元。2011年7月1日,陇东学院科技支农分队来到西峰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通过查看长势,与技术员认真交流,及和附近村民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今年设施蔬菜的种植.销售.和效益情况,报告如下:
1、活动的背景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响应国家号召: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指示精神,我们陇东学院2011年暑期实践科技支农分队来到西峰区肖金镇万亩蔬菜设施蔬菜基地,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调研活动。通过我们的调研反映了当地的真实现状并为村民解决些实际问提。十五天切身体验使我们对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有了真正的较全面了解和认识。我们这次活动以支农.调研同时进行分组行动的方式进行,每次八名队员分别跟随一名技术员进棚学习技术,同步进行的有走访种菜农户和进行务农。十五天里我们共进入了米王,贺咀,李城,芮岭四个村,重点走访了十五户,对村民赵会琴,贺富财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问卷。我们的调查主要分为:项目建设背景及概况,发展现状与工作机制,运行模式,项目效益分析,存在问题等。
2、目建设背景及概况
1)西峰区地处泾河上游,位于董志塬腹地,在东经107 27`42至107 52`48和北纬35 25`55至35 25`11之间,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贸易流通中心,又是连接西安,银川和兰州的交通枢纽,更是全市农产品和蔬菜的交易中心,由于近期的铁路建设项目,使庆阳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改善,对蔬菜的集散和流通十分有利,随着城市人口逐年增多,对蔬菜的需求增加,以及产品大市场的形成,为蔬菜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全区现有人口32万,目前西峰蔬菜市场日交易各类蔬菜约4万公斤,自产蔬菜只能满足全区一半消费,且都在秋季集中上市,冬春季新鲜瓜菜自供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庆阳市目前有50万城市人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若按每天消费500-100G(人均)蔬菜,日需蔬菜约25-50万公斤;西峰区日需蔬菜的市场缺口将更大。
西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深居内陆属大陆性和副热带气团的交替带。年日照时数为24543.10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1.10kcal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水542.6mm。年平均气温为8.70度,小于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2783.60度,年均无霜期156D。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发展设施蔬菜的优越条件,加之,蔬菜产业是西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发挥地区优势,解决城乡蔬菜供应,扩大基地规模,建设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意义重大。
2)总体规划在西峰区肖金镇(肖金,米王,贺咀,李城,芮岭,张庄)6个行政村流转土地2万亩,用3年时间分期建成半地下式,高标准,大跨度日光温室6000座,竹架大棚3000座,同时完成水电路,卷帘机,缓冲房,办公,培训等基础设施配套。并建成蔬菜育苗,设施蔬菜栽培,花卉栽培,食用菌栽培和示范展示区5个功能小区。概算总投资
2.3亿元,其中争取国省投资及区级配套资金6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7亿元。
3、发展现状及工作机制
至2011年7月共流转使用中大棚所用土地6300亩,建成日光温室800座,竹架棚300座,全部承包到户。现温室种植品种有日本长剑,春意辣椒,韩国艳丽,维多利,伦敦番茄,绿雪二号,雪松206黄瓜,黑秀,黑宝长茄,寒青,新玉帅等新品种15种,引进德国育苗基质,共穴盘育苗160万株。开展沼渣,沼液施肥,台湾维国多生物菌肥,膜面集雨等新技术试验示范30多项,目前各类蔬菜普遍上市,现已在全市范围销售2000万公斤。2011年二期工程计划在肖金镇在流转5000亩,从5月1日启动生产,新建800座温室,竹架大棚600座,8月10日投产,九月育苗,年底上市。
2)由区委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分管领导及山东寿光专家任副总指挥,再由其他部门督查,与肖金镇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土地流转组,财务管理与资本招标采购组,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组,才迁安置组,后勤管理服务组,技术培训与生产指导组,全面负责基地工程建设承包生产工作。用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基地内现有温室。
4、运行模式
1)建设模式
西峰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融资,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工模式进行建设。
2)经营模式
先后出台《日光温室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棚室蔬菜病害简易识别与防治》等政策办法,指导种菜农户生产。建设用地采用土地经营权整体流转的方式,以租赁形式租用农民土地,原土地承包权不变。对建成的设施采取两优先承包经营措施,对消化不完的生产设施再向区外的城郊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及农民专业户承包。凡具有1-2个劳动力的家庭,每户可承包1个菜棚,具有3个以上可承包2个菜棚,专业户承包不超过10个。地租费用按温室占地分摊面积计算,每年核定一次,以500斤小麦产量为标准,以当年7月1日市场价格为依据;地租费每年6月1 日至10日一次兑现让地农户。对规划区的农户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及第一年每座温室设施承包费为1000元。而从2011年开始每座标准日光温室设施承包为5000 元,7000 元.9000 元的三年合同;可以采取一次性购买的办法,每座日光温室5.5万元。
3)效益分析
4.3.1辣椒:按2200株一亩,可产出1.7万斤,价格按1.8元每斤计实现产值3.06万元。
4.3.2黄瓜:按3500株一亩,可产出3.0万斤,价格按1.0元每斤,实现产值3.0万元。
4.3.3西红柿:一茬按2200株一亩,可产出2.64万斤,价格按1.0元每斤,实现产值2.64万元。
4.3.4植西葫芦:按2000株一亩,两茬可产出3.0万斤,价格按1.0元每斤,实现产出3万元。
4.3.5植茄子:按2200株一亩,可产出3.3万斤,价格按0.7元每斤,实现产出2.31万元。
5、存在问题
1)基地规模大,仅靠山东专家和区瓜菜办技术人员指导力量薄弱,加之项目区群众对蔬菜生产意识淡薄、经验不足,因此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显得力不从心;建议尽快明确职责、确定人员、开展工作。
2)蔬菜质量安全无检测仪器、设备,手段落后,不能做到蔬菜生产全过程的控制,真正做到全面检测,实现农超对接。
3)温室蔬菜的现阶段小路存在很大风险,现阶段的西峰菜市场管理混乱,农户无法专心平稳生产。
6建议未来发展方向
1)树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战略。
2)突出重点,优化种植品种,提开效益。
3)组建专业生产、销售团队。
4)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产品影响力。
第三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计划书
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计划书
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计划书
FF市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城郊大量优质商品蔬菜基地不断被征用,而新基地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导致蔬菜基地面积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城区人口又逐年增加,造成市场蔬菜供应失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使城镇居民颇感莱蓝子沉重。FF市委、市政府将新建一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列入FF市“十一”规划,并安排2007年开始作为重点项目实
施。为使这一重要决策落到实处,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菜农经济效益与保障市场供应并举,把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列入城市化建设的工作范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农业科技示范带动,提高商品蔬菜生产与供应能力。
2、建设目标:至2010年,在FF市建成稳定的常年商品蔬菜基地1.2万亩,其中新开发建设1万亩(FF市现有商品蔬菜基地面积约5000亩,但其中3000亩均在城市建设规划范围之内,在2—3年内将被征用),做到保障市场供应,基本实现无公害。根据FF市城市发展规划,至“十一五”期末,FF市城市人口将达到50万。按照长江流域城市人口人均需要菜地面积0.03亩标准计算,要保障FF市城区居民蔬菜供应,至少需要1.5万亩的常年商品蔬菜基地。如果再按照80%的鲜菜自给,20%外地调入补充的市场经济原则,那最少也需要建立1.2万亩的常年商品蔬菜基地。
3、基地布局:
(1)布局原则:
基地及其周边无污染,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便于统一规划和建设,并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域之外。
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基地有蔬菜种植传统,菜农有种菜意愿和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2)布局地点:渝水区历来都是FF市商品蔬菜生产与市场供应的主力军。现有的商品蔬菜基地90%都在渝水区,新增一万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主战场应放在渝水区。根据以上基地布局原则,新基地的建设主要应选在渝水区的罗坊镇、珠珊镇、观巢镇、下村镇以及经济开发区的水西镇和仙女湖区的河下镇。其中渝水区承担新基地建设任务7000亩,经济开发区1500亩,仙女湖区1500亩。在抓好新基地规划布局和建设的同时,要巩固好现有蔬菜基地的蔬菜生产,着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特别是要继续抓好具有特色的远郊季节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以补充和丰富市场。如鹄山大蒜、仁和生姜、姚圩和罗坊莲藕、孝头及马洪晚辣椒、欧里芋头、马铃薯、食用菌等。这些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1、水源及灌溉系统的建设。包括修建小型蓄水库,打灌溉水井及排灌沟渠(硬化)、简易道路平整等园田化建设项目。
2、大棚设施建设。包括购置标准钢管大棚、简易竹木大棚、农膜、遮阳网、防虫网等蔬菜反季节栽培设施。
3、良种、良法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4、无公害蔬菜农药销售网点建设。在规划建设的商品蔬菜基地乡镇建立30—40个无公害蔬菜农药销售点,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农户及推广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5、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的建设。以FF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每个基地乡镇、城区集贸市场及大型蔬菜超市都要设立一个简易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以加大对蔬菜的检验检测力度。建立农产品准入机制,将农药残留量及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逐出市场、货柜,从而阻止滥用农药现象,促进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6、加强无公害蔬菜销售、流通体系的建设。无公害蔬菜销售可走优质优价之路,供销部门要在各基地设立收购点,在城区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并组织好外地调入蔬菜的进城问题;同时,在集贸市场、超市、蔬菜专卖店设立无公害蔬菜专卖区,政府要多建立公益性的集贸市场,对农民上市直销的自产蔬菜,应免交场租费、市场交易费等规费,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稳定市场菜价,让菜农从中得到实惠,激发菜农种莱的积极性。对运菜进城的车辆,凭有关部门颁发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效证件,免交过路费,鼓励和支持蔬菜基地的菜农由能人牵头,自我组织蔬菜生产与流通协会,做到产销一条龙,从而建立安全、快捷、高效的蔬菜销售和流通体系。
三、基地建设资金概算
据初步测算,新建一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需投资2105万元,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0项投入
l、水利灌溉系统建设:
基地园田化建设:据我们调查,拟新建的一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除有部分已进行园田化建设外,仍有70%(约7000亩)的面积需要完善排灌沟渠和引水系统。按目前造价,每亩基地平均园田化建设资金为900元,总共需要建设资金630万元。
灌溉水源及设施建设:在新规划建设基地内预计需要修建和加固小型蓄水库8座,约需投资50万元;打灌溉水井80口,约需资金48万元;需要安装25千瓦电排15个,需资金52.5万元;11千瓦电排50个,需资金100万元;普通水泵80套,需投资金56万元;架设电杆、电线投资43.5万元。此项投入共需资金350万元。
2、反季节栽培设施建设:
总共建造1000个标准钢管大棚(分建造),需投资460万元;建造简易竹木棚6000个,需投资240万元,合计需资金700万元。此项投资可采取政府补一半,菜农出一半的办法解决,即政府需补助350万元。
购置遮阳网和防虫网各20万平方米,用于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此项投资一年需40万元。示范两年共需80万元。
3、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FF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设施,添置设备费15万元;在每个规划新建商品蔬菜基地的乡镇都要建立一个蔬菜质量现场监测点(站),配备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每年购置一批速测卡,城区各集贸市场及大型蔬菜超市也应购置,需投资金30万元,此项建设共需资金45万元。
4、引进蔬菜新品种,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
新品种引进示范:每年引进30个左右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合FF市栽培推广的主栽品种。每年良种引进费5万元,示范推广费10万元,四年共计60万元。无公害农药的推广应用:在全市各商品蔬菜基地设立40个无公害蔬菜农药专销点(站),每年补贴和奖励专销点(站)、优秀模范菜农15万元,四年共计60万元。
5、技术培训及推广经费:每年2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管理、技术引进、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和宣教资料的印发等。四年共需80万元。
6、无公害蔬菜销售、流通体系的建设费用:政府每年都应在城区的集贸市场购买(或租赁)一定数量的销售摊位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区,供检测合格的本地产无公害蔬菜上市销售;对菜农自发成立的蔬菜生产协会、流通协会等民间合法组织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此项开支每年需20万元,四年需80万元。
7、奖励基金:共2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和奖励商品蔬菜种植大户、流通领域销售大户,示范推广专业户及其他为我市商品蔬菜生产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
四、基地建设资金筹措
基地建设资金按照市级财政为主,区、乡(镇)财政适当配套的原则,市级财政应投入1555万元,基地所在区、乡(镇)财政配套200万元,农民自筹350万元(主要是大棚的购置自负部分)。为使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顺利实施,FF市应建立“FF市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基金”,多渠道筹集开发新的商品蔬菜基地所需要的建设资金。主要筹资渠道有:
一是将蔬菜基地建设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至少安排200万元的预算资金划入FF市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基金中,这样四年就有800万元。
二是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2000年《江西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每征一平方米菜地,收取21至26元蔬菜开发基金,并将收取的开发基金划入基地建设基金专项帐户。
三是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力度,各有关征收部门要做好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工作,做到不少征,不漏征,加大征收力度;同时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蔬菜基地的建设。四是水利建设资金、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也要向蔬菜基地建设倾斜。连片规划建设的商品蔬菜基地,其园田化工程(沟、渠排灌系统)可以列入农业开发项目解决经费;水库扩建与维护及电排站的修建工程可以从水利专项经费中立项解决一部分。
五是农业切块资金每年可安排10——15万元用于蔬菜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
五、基地建设实施步骤与方法
1、实施步骤: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分四年实施完成。2007年完成4000亩的新建任务,2008年、2009年、2010年务实施2000亩的建设任务,最终完成新建一万亩商品蔬菜基地的目标。
2、组织实施方法: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成立“FF市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蔬菜基地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由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物价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市科技局、渝水区蔬菜办等为成员单位,全面领导和组织新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并抽调各有关单位的人员组成。办公室负责蔬菜生产的规划、指导、督导、检测、考评、协调等具体工作。根据布局原则,新扩面积由市政府下达指导性计划面积,县(区)与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并列入县(区)年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研究出台《FF市商品蔬菜基地保护办法》,对商品蔬菜基地加以保护,规定除重大工程外,不得征用商品蔬菜基地,确需征用的必须征一补一。
加强基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严格资金管理。按照新建一万亩商品蔬菜基地总体规划,分由区(乡、镇)负责编制工程预算,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工期,年初由市领导小组统一审批,每个基地均实行项目负责制。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工程开工前预付30%的工程款,水利设施及钢管大棚等物资采取政府统一采购的办法,工程竣工后由市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人组成工程验收检查组,统一到实地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付款。
加强示范引导,推广良种良法。对规划新建的商品蔬菜基地的菜农,一定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鼓励菜农多发展商品蔬菜生产,使新基地尽快出效益、成规模、上水平。
第四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调研报告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调研报告
一般反季节候菜蔬数目少、价格好,值当种植
根据镇党委果要求,6月份以来我对龙胜镇双洞村城郊型菜蔬基地建设情况举行了调查深入到基地地点地双洞组的畎亩地头,实地查看了原有没有公害菜蔬基地和新建有机云耳基地的建设情况,与种菜的农民、种植大户和有机云耳基地投资公司卖力人举行了交流,并征询了镇农业服务中间和县农业局关于菜蔬基地计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现将调查情况陈诉如次:
一、基本情况
双洞组是双洞村的一个自然屯,属村平易近委员会驻地,位于龙胜县城东南6千米处,321国道从村旁边颠末,交通十分便利双洞组今朝有56户人家,265人,人口主如果壮族,有党员9名全组共有耕地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405亩,此中水地205亩,旱田200亩,村平易近主要收益来源是种植瓜果菜蔬2008年双洞组起头了冬春反季节候无公害菜蔬的出产,2009年被龙胜县城郊菜蔬基地办公室列为无公害菜蔬出产基地,全组菜蔬种植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已逐渐发展到近100亩,共种植了玉米、山药蛋薯、莴笋、茄子、韭菜、辣子、菜豌豆、黄瓜等几个无公害菜蔬品种年产销菜蔬1-2吨,100%销往县内今朝,双洞村委引进的兴安宏旺菌业有限公司的有机云耳种植基地正在严重修设当中
龙胜县委、县政府为鼓舞勉励反季节无公害菜蔬的出产,制定了“按国家制订的无公害菜蔬出产规范组织出产,掩护改善菜蔬种植区的生活习性环境,克制发卖和施用高毒高遗留农药,推广接纳物理要领防治病虫害,节制氮化肥施用,推广施用有机肥和菜蔬专用肥,推广优良品种”的政策并在县城创办“绿色家园”无公害菜蔬专卖店,卖力采购并发卖双洞组的部分无公害菜蔬
二、无公害菜蔬基地建设措施
(一)种植模式
春甜玉米+夏阳白+秋甜玉米+冬菜
春小菘菜+夏阳白+秋甜玉米+冬菜
春甘蓝+西红柿+大菘菜
春豆角+茄子+莴苣
山药蛋薯+韭油菜花+菜心
(二)农业部门对菜蔬基地出产实施的关于指导
一、增强实用新技能的培养训练力度
培养训练事情由县农业局农广校贲维君卖力,今朝已经在双洞组设立了全镇熬头个农平易近中专菜蔬种植班,招收学员35人每一个季度按各个品种的出产进程项确定培养训练内容,使农平易近可以兴许掌握各个品种的栽培管理技能,在无公害菜蔬出产中肥料、农药的合理施用技能等
二、扶助庄家购买农家肥
扶助庄家购买农家肥,目的是以农家肥作底肥,本身烧制草皮灰作钾肥,加沼气水作追肥,辅之少量高效复合肥、磷肥,制造真正无公害菜蔬品牌每亩每茬用农家肥2000斤,一年3茬共6000斤,今朝农家肥的市价15元/担(100斤)摆布,运费是每斤0.05元采纳政府补贴50%、农平易近自筹50%的办法具体由县农业局及龙胜镇农业服务中间协商操作
3、购买遮阳网
主如果为种植反季节候菜蔬做筹办现有网棚有部分还无遮阳网,2009年新建大棚五个,每亩大棚约需遮阳网1000平方米,共需遮阳网30000平方米摆布
4、增设物理防虫设备
主要针对网棚内遗留的部分或进出网棚时趁机钻入的部分害虫,以是需在棚内配备布置一些粘虫板,如许能更加有用地防治害虫
五、归并小拱棚(二合一)
处理完成部分庄家以为现有网棚低小造成棚内温渡过高从而影响菜蔬生长的不懂的题目,同时高度增长有帮助于机械化操作,还可以增种一些需要较大空间的菜蔬品种,如豆角、西红柿等
六、指导成立双洞村菜蔬专业互助社,注册资金2.5万元,接收会员20余人设理事4人,卖力对无公害菜蔬的发卖、加工、运输、储存举行羁系
(三)菜蔬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不懂的题目
虽则双洞村菜蔬基地建设事情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处理完成的不懂的题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成一套设施建设滞后
调查发明,由于菜蔬基地计划出台较晚,加之关于部门资金调度等原因,基地水利工程、门路、市场等组成一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功能不组成一套起首,双洞组菜蔬基地用于做大棚的耕种田完端赖小河水自流灌溉,没有喷灌设施,难以抗御伏旱等自然灾害其次,没有成立不变的发卖网络,县农业局本来答应的为双洞村菜蔬互助社会员在县城农贸市场设立一个无公害菜蔬专售点,并建造“双洞村无公害菜蔬”标签和扎菜用的专用红带子以及设立告白招牌等都没有落实到位这些个是制造无公害菜蔬品牌的主要渠道,缺乏这些个使基地所出产的菜蔬没有较着
区分于其它处所所产菜蔬的标明,倒霉于成立相应品牌,也倒霉于菜蔬的大范围购销再次,缺乏对“无公害菜蔬”的有用宣传,没有品规定价格值的战略思量,使双洞菜蔬缺乏广泛知名度某种程度上讲,组成一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菜蔬基地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技能支撑能力不敷
一是技能培养训练未跟上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无公害菜蔬基地种菜的农民培养训练事情虽已经摆设,但培养训练开展不没事了,农平易近中专种植班至今只上了两次课调查发明在个别菜蔬大棚,种菜的农民由于没有掌握打岔断巅、修枝去叶技能,加之农艺职员指导不尽力,菜蔬生长遭到严重影响,菜蔬品位和产量不高同时,由于新建菜蔬基地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中耆老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制约了菜蔬新品种、新技能的推广和应用;二是基地菜蔬科学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且双洞的外销菜蔬大多属未经净化或分装处理的新鲜菜蔬,缺乏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三是没有形成规模,本来计划大棚无公害菜蔬种植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要达到总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的15%—20%,而今朝仍未达到,且现有的菜蔬种植品种零星,没有形成规模,倒霉于统一外销
3、政策没纯粹落实到位
一是相应政策不组成一套如土地流转政策未及时研究制定,限制了菜蔬基地的规模发展,县农业局资料预示,种植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在5亩以上的大户种植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只占计划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的10%,专业化、规模化种植比重低;责任查核奖励的具体规范、惩罚的具体体式格局和办法没有细化,致使一些责任逗留在纸上二是部分政策种菜的农民不睬解受最近几年来中央对种粮庄家直补政策的影响,一些种菜的农民对我县出台的种菜大户和散户搀扶补助政策和规范存有差别认识(种粮庄家每年每亩可补助84元,而散户种菜的农民一次性补助最多仅50元,且种菜的农民还担心能否兑现),影响种菜的农民踊跃性;三是资金筹措到位率不高基地公路、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和技能培养训练经费基本未落实;农业技能部门专项事情经费缺乏,温室大棚设施等没有办法购进,技能指导和技能推广没有办法有用展开资金欠缺成为制约菜蔬基地建设发展的瓶颈不懂的题目
4、菜蔬专业互助社出名无实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外销人才、管理人才,导致互助社缺乏有用的管理与经营模式,内部没有形成内聚力,会员各自分散经营、发卖,缺乏“互助”意识,发展思绪没有告竣共识
三、有机云耳基地的建设情况
(一)投资公司出产、经营状态
兴安县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集食、药用菌研发、出产、商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经济实体,是由“广西食用菌种植标兵”从事食、药用菌研究20多年的蒋远旺创立该公司是桂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领有广西河池远旺生活习性农业有限公司、湖南岳阳湘山菌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分公司,位于双洞村的桂
林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是其另外一分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2010年4月,起头开始工作双洞村有机云耳出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今年投资400万,租赁70亩地,估计明年上半年总规模达到200亩,带动200户以上庄家参与种植,2011年争创全市有机云耳出产示范基地公司实行“公司+规范化+基地+庄家”的模式,采纳集团化出产,即公司出种子、出技能,农平易近出产出的产物经检测及格后按市价25元/斤收购云耳基地的基础设施接纳纯生活习性轮回的体式格局,云耳种植历程中不用农药,化肥等一切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云耳晒干后统一包装,示明统一品牌,统一发卖(以本国销售为主,主要发卖到华东、华南一带;出口为辅,主要出口欧友邦家)该公司投入生产后,估计熬头年总销量为500吨,总产值为600多万元,以后一年一年地递加该公司的投入生产将为双洞村处理完成100多人的闲置生产力就业不懂的题目
(二)农平易近的看法
桂林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到双洞村来弄有机云耳基地,此举给双洞村引起了不小的颠簸双洞村农平易近世代以务农为主,主如果种稻子,其次是种菜蔬,出产体式格局是半原始的劳力耕种与半现代化式的机器收割,出产单位是以家庭为主的单干体式格局,近十多年来由于鼎新开放深入,村寨里到外务工和弄第二、三产业的人越来越多,生活体式格局、出产观念大大改观,双洞村传统的以农为主的出产观念遭到了冲击是以,对兴安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到双洞村投资有机云耳基地其实不是马上遭到欢迎,而是有多种声音,多种想法在村里情况最复杂,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双洞组
双洞组现在家从事农业的有38户,出外务工从事二、三产业的有18户,此中这18户的田都是以交来100斤粟子/亩的体式格局承租给其它38户对于兴安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资,组平易近们议论纷纷,她们相符认同的是:
一、如果该公司来投资,这确实是功德;
二、必须要有适合的房钱(她们以为在600-800元/亩·年摆布);
三、必须实行瞬息间内改换合同(1到2年内另签和谈)但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给出的价位是无上500元/亩·年,她们的理论是:
一、双洞村已有承包土地种植菜蔬的情况为450元/亩·年;
二、一些务工在外的职员将田以100斤粟子/亩季承租;
三、双洞村这些个年时常遭受洪灾旱灾,对农业丧失较大;
四、她们在外埠承租的房钱是400元/年·亩对于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这类提法,组平易近们出现了二派理论一派是常年在外务工且将地以100斤粟子/亩·季承租的职员,她们马上接受了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条件,因为这个价格比她们原先的承租价格高得多且有人管理她们的田土,她们十分甘愿答应接受另外一派是常年呆在家耕种的农平易近,她们以为,本身到外面闯没本事,找不到事情,虽说在家种地较辛苦,但最近几年来不交农业税,粟子价格看好,也能处理完成温饱不懂的题目,略有节余,与500元/年·亩的价格比拟力,她们以为吃了亏,这点钱不足以处理完成养家不懂的题目面对这两种情况,村干部给后一派职员的理论做了引导事情,仔细分析了种田与承租的好处害处根据村平易近本身提供的数据,现种一亩地,硝镪水铵等肥料施肥要花70元,农药20元,收割机收割费一季60元,犁田50元,总计花去200元产稻700斤,现市场稻谷价格为90元/100斤,两季为1350元而现今劳力市价80元/人·天,一般的耕种田在收割抢收抢种时节,每亩均花去起码5天,这搭可达400元,其它施肥、杀虫、晒谷的时间至少需10天,就达到800元,如许一折算,种一
亩田实际是损失本钱的,远不比现得500元/亩·年但这内里折算最大一笔的是劳工最后组平易近都承认了这个概念,她们提出只要能处理完成她们的后顾之忧即务工不懂的题目就赞成经镇、村干部与公司商量,公司赞成采纳“公司十庄家”的情势,即给需务工职员种一部分地,公司给种子、传技能,产物由公司交来与发卖2008年蒲月,双洞组组平易近总共承租给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70亩地,公司答应优先雇佣租田给她们的庄家做工,不懂的题目终于获得处理完成(三)投资带来的效益与启迪
在双洞村的投资,使双洞村的出产体式格局发生了根天性的变化,处理完成了双洞村现存的多种出产毛病一是改变了已往分散耕种模式,变为由公司集团化大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经营的模式;二是改变了已往单一加工体式格局,转变为出产建造、发卖一条龙服务;三是改变了已往落后的出产技能模式,转变为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农业为发展出产力,使产物科学技术附加夜里值班高,利润更大;四是节能成本,村里的出产资料折旧,将不复存在;五是务工在外职员的地步有人管理经营,减少了资源华侈;六是屯子闲置生产力能再就业在升旺生活习性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请来的兴安平易近工中,此中谙练工人工资无上可达3000多元,最低可达1000多元,而双洞村闲置职员100多人将参与“公司十庄家”模式,获得事情机会,处理完成后顾之忧;七是学得了先进出产技能“公司十庄家”的经营中,公司将为她们提供技能指导处理完成了出产力不懂的题目,处理完成了就业不懂的题目,这对双洞村好些个社会不懂的题目的处理完成无疑起了一个重要的杠杆作用
四、增速菜蔬基地建设的提议
为切实增速双洞菜蔬基地建设步伐,使菜蔬基地尽早阐扬其作用和效益,提议:
(一)增强带领,巩固督查,落实菜蔬基地建设责任
菜蔬既是满足县城居平易近基本生活、维护都会社会调和的需要“不变计”,也是兼顾城乡发展、增进农业增效、农平易近增收的“助推器”抓好菜蔬基地建设,事关大局县政府一是要切实增强对菜蔬基地建设的组织带领要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行政领导人卖力制,分化细化各级各部门职责同时,要从政策层面上及时研究处理完成菜蔬基地建设事情中存在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懂的题目,制定相应的组成一套措施;二是要增强监督催促检查要监督催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城市管理工作府《关于增速推进常年菜蔬基地建设的理论》和《桂林市2008年菜蔬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两个文件精力,增速基地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巩固督查,县农业局要定期通报新建菜蔬基地建设进度情况,对事情不尽力,进度迟缓的镇乡(街道)和相关部门,县政府督查室要及时举行督查三是要成立菜蔬基地建设事情查核赏罚责任制对在菜蔬业发展中做出凸起孝敬的单位和个人赐与奖励,对事情不尽力的赐与惩戒,形成“菜篮子”工程激励机制,确保菜蔬基地建设增速推进
(二)加大投入,巩固羁系,完善菜蔬基地组成一套建设
菜蔬基地建设,投入是关键县政府一是要列入财政预算要从增速基地建设出发,把示范基地建设、搀扶种植大户、无公害菜蔬检测、技能推广体系建设和新品种新技能推广等投进入行列入预算预算,充分阐扬财政资金在基地建设中的“引子”作用和带动效应,多渠道筹措聚集建设资金,增速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二是要引导县级相关部门进一步立异思绪和事情要领,路程经过过程向上争夺、内部调剂等多种体式格局,认真落实文件精力,按基地建设进度要求,及时、足额筹措聚集并落实基地门路、人行便道、水利工程设施、土地摆治、栽培设施等组成一套设施建设资金,力争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与菜蔬出产、流通、发卖同步推进;要增速菜蔬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方便种菜的农民菜蔬发卖三是鼎力大举招商引资要采纳多种体式格局,吸引区外有经验、懂技能、有真格的力量、会经营的行家参与双洞菜蔬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双洞菜蔬基地规模化程度,提升基地档次
(三)成立体系,巩固培养训练,提高菜蔬基地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菜蔬基地建设,核心是提高菜蔬质量镇政府必须在提高菜蔬科学技术支撑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巩固技能服务体系建设要对全镇农业技能服务职员举行综合调配,对有菜蔬基地建设使命的州里街道,配备与基地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强职员,慢慢完善县、镇乡(街道)、村三级技能服务体系二是加大菜蔬基地的种菜的农民培养训练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异思绪,灵活体式格局,及时落实培养训练经费县农业局要根据基地种植菜蔬的品种特点,组织相应的专家和农业技强职员,尽量加快对基地种菜的农民举行有针对性培养训练,使培养训练时常化、轨制化尤其要加大对菜蔬种植大户的培养训练,有目的地造就菜蔬种植强手,带动基地种菜的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要加大技能服务指导力度要遴派专业技强职员蹲点指导,踊跃推广发展菜蔬大棚和设施栽培,用新品种、新技能提升菜蔬种植的科学技术含量;要注意把菜蔬基地规模、特色种植与种菜的农民零星、平凡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为增补,平衡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要引导和支持菜蔬种植户成立的菜蔬专业互助社,为农平易近提供技能、资金和市场信息方面的服务;要严酷执行《农产物质量安全法》,增强无公害菜蔬出产羁系,包管菜蔬产物质量安全,让泛博人民吃上放心的绿色菜蔬
第五篇:西峰区农机培训调研报告(修订)
西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庆阳市农机推广站:
按照你站《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站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的原则,深入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机户,全面了解区乡农机推广人员、农机驾驶人员、农机操作人员、农机合作社员、农民等对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掌握了西峰区近年来农机培训方面的工作成效、培训需求、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建议,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为今后开展好农机技术培训,促进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整体情况
西峰区共有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9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4.27万人,截至2015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31.2万千瓦,拥有拖拉机6320台,联合收割机123台,配套农机具19177台(部);农机专业合作社14个(其中部级示范社2个),农机服务组织92个,农机户5348户,农机销售企业20户,农机制造企业2户,农机从业人员8869人。
2013年以来,西峰区农机培训工作,按照《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市、区农机主管部门的具体安排部署,按照“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以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操作手培训、劳务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组织开展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农机队伍,为全区农机化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培训农机操作人员5746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856人。联合农机企业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9次,举办农机新机具现场演示会27场(次),发放《卷帘机安全知识读本》、《农机驾驶员知识读本》、《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问答》、《新型农机驾驶员培训读本》、《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手册》、《小型农机具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农机安全生产挂图》等培训资料3.2万份。
(一)、主要做法
1、加大宣传力度。为了扩大培训影响、巩固培训效果,我们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三下乡”活动等途径,深入宣传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农民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积极联系陇东报社、区委宣传部、区广播电视网络中心等单位,对培训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三年来,《陇东报》、《今日西峰》、西峰电视台、西峰网等媒体对农机培训工作报道15次,西峰电视台《希 望的田野》栏目对油菜机械化收获、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演示培训制作了专题节目。通过以上多方位、全覆盖的宣传报道,及时播报工作进展,扩大培训影响,营造了推动农机化培训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极大的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群众学习应用农机化技术知识的热情,促进了农机化培训工作的开展。
2、扩展培训平台。加强同农口相关单位、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农口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农机合作社的场地、机具优势以及农机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力量,综合利用教育培训平台和资源,大力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机大户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把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先后在什社乡三姓果业合作社建立了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基地,在彭原镇鄢旗坳养殖小区建立了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培训基地,在后官寨镇金麦穗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旱作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基地,与区瓜菜办共同在肖金镇万亩蔬菜基地联建了设施农业机械化培训基地,与庆阳常林、民耕农机公司共同开展了微耕机等“五小”农业机械操作使用培训,针对不同需求,侧重施教,以点带面,促进全区农机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展。
3、创新培训形式。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企业观摩的方式,使培训内容实例化、趣味化、实用化,激发了农民学习兴趣。
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全体培训教员,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针对群众农机化知识需求,制作了《西峰区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微耕机的操作与使用》、《常用畜牧养殖机械的操作与使用》、《拖拉机安全使用常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等理论培训课件,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授课,保证了学员愿意学,乐于接受。
二是操作演示实地化。培训过程中,在上好理论课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协同区内农机销售企业,携带新型农机具,将课堂办在农家场院,将机械开到田间地头,现场讲授如何操作和使用新型机械,技术人员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培训人员与参训学员互动,现场解决学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使学员学有所得。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农机手进行了现场交流,谈心得、讲技巧,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和直观性,有效地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很受群众欢迎。
三是学练结合现代化。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的培训经验,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实行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经验交流为主的新型培训办法,即:理论知识由专业人员讲解,实地操作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经验做法由农机手相互交流。组织受训农民到庆阳前进机械制造公司,庆阳昊丰、常林、民耕等销售企业实地观摩,强化了理论学习的效果。
(二)、工作成效
一是农机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我们整合利用各类农机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同农口相关部门配合,加大与企业、农机合作社的协作,不断创新培训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范围逐年加大,培训人数逐年递增,2013年完成培训1826人次,2014年完成培训1940人,2015年完成培训1980人,均超额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培训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农机化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实用。
紧紧围绕全区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重点机具开展了丰富实用的教育培训活动。第一加强了农机操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农民正确使用农机具,提高农机使用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第二加强了农机化新技术的培训,针对制约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畜牧养殖、果业、设施农业、玉米机收、油菜机收等等一系列培训活动。第三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大同果业、农技、畜牧、瓜菜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在培训农机化技术知识的同时,加大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丰富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内容,拓宽了农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三是农机化教育培训能力明显增强。
首先根据农机培训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投影仪1套、笔记本电脑2台、课桌椅40套,改造多媒体教室100㎡,硬化了700㎡驾驶员训练考试场地,通过硬件设施 的完善,增强了培训能力。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培训人员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践脱节、掌握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明显落后的状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工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职工“走出去”,到庆阳市前进机械制造公司、布谷鸟机械制造公司,庆阳昊丰、长林、恒阳、广盛等农机销售企业,参观机械制造流程、熟悉机械性能结构; “请进来”,邀请市农机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杨汉卿、市农机研究所副所长(副高级工程师)王治斌等农机专家,进行农机知识讲座; “坐下讲”,开展“一月一讲”活动,要求全体教员根据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制作课件,“人人当教员、个个上讲台、全体做评委”,机关学着讲、田间巡回讲。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人员理论素养显著提升,培训能力明显提高,为农机化教育培训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创新情况
2013年以来,西峰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在培训资源开发上,优化整合农机企业和农机推广站的培训场所和培训力量;在培训方式方法上,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会代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安全教育与技术指导相结合,整体联动,力争使农机培训工作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机化发展的需要。一是培训与安全监理相结合,积极主动与区农机监理站加强协调,协同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形成合力,做到监理、培训两不误,同促进。2014年4月,针对全区微耕机等小型农业机械事故频发,安全隐患严重的问题,我站与区农机监理站一起,按照区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微耕机等小型农业机械操作培训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精心安排,在全区7个乡镇开展了为期14天的农机实用技术暨安全生产培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培训与推广相结合。结合全区农机化重点工作和重点技术推广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班或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多批次、多层次做好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深松、果园机械化管理、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玉米机收、油菜机收等机械化实用技术,搞好培训指导和科技服务,满足农民“耕、种、管、收”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四年来,举办各类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27场次,达到了较好的“以会代训”的效果。
三是与机具补贴相结合,为了节省群众时间、减少办事环节,我们将驾驶员培训、考证与农机具补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分散办班、随到随学的方式,与区农机监理站联合开展培训,以拖拉机安全驾驶、农机具操作常识、机械使用与维护为培训重点,采取农机专家讲课、播放教学片、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四年来,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6期,培训农机驾驶员856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机手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三、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需求情况
1、农机推广人员需求情况
经过对区乡两级20名农机推广人员的交流调查,普遍认为,随着近年来新型机械的普及使用,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自身专业素养不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培训工作的需要,急需学习掌握农机化法律法规知识、国家惠农政策知识、新型农业机械、农机化新技术应用知识。需要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先进地区农机培训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培训模式。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给基层人员创造一些培训、学习机会,参加省内外农机主管及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2、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需求情况
经过对全区1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20个农机经营服务组织的交流,普遍需求农机经营管理知识;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等知识;农机农艺融合知识;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相关政策;希望到国内农机发达省份如黑龙江、山东考察学习。
3、农机从业人员需求情况
经过对69个农机户的询问调查,农机手和农民普遍需要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培训;需要农机化新技术,如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设施农业机械 化技术、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的培训。
四、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年来,西峰区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区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机化事业发展,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在提高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和农机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农机培训工作自我改革和措施创新势在必行。
(一)、存在问题
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及农业机械免费管理的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西峰区农机培训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西峰区农机推广站全年区级预算仅有人头经费3.9万元,只能维持单位正常运转,区级财政未列支一分钱的推广、培训经费,致使农机培训工作难以正产开展。
2、培训内容单一,内容陈旧。
农机培训面较为单一,主要是农业机械的使用、操作,但是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加大。此外,培训注重了驾驶、操作技能,忽视了机具保养、维护、维修以及田间生产实际作业的培训,农 机手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达不到应用的培训效果。培训方式方法不灵活,目前,培训方式依然是召集农民集中课堂培训,口述讲解居多。被培训人员听起来索然无味。同时,培训对象狭窄,仅限于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人员,培训人员也只是照本宣科,起不到培训活动应有的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培训设施简陋。
西峰区农机推广站肩负着全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用推广以及农机培训工作,全站13名工作人员中,取得培训教员资格证的仅有3人,并且由于经费困难,培训学习、继续教育的机会基本没有,不能及时更新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践脱节,对大量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知识更新跟不上农机化发展,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培训过程中纸上谈兵。掌握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要种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发展。由于受资金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陈旧,缺乏先进适用的电教设备、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和教学挂图,很多设备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不能满足培训需求。
4、受训农民文化素质低,安全观念淡薄。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民(农机手)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部分群众认为农机培训费时、费力、费钱,积极性不高,不愿接受培训学习,购置农机、农机具后,仅靠经验和供货商的粗略指导,参照产品说明书就上机操作,上路行驶、加工生产,在实用中,不当或者违规操作,造成了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二)、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西峰区农机培训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要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适应新形势下农民对农机培训的新要求,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现场会、演示会、机具补贴、“三下乡”、科普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机户充分了解农机培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广大农民学农机、讲技术的积极性和安全操作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培训的必要性,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
2、深化培训改革,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培训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资金扶持,按照培训要求,购置必要的教学仪器、电教设备,编写适应当地农业和农机化发展实际的培训教材,努力改善自身条件,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努力壮大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农机培训人员的自身素质,是搞好农机培训工作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首先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和丰富的讲授经验,要积极组织人 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快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改变培训队伍知识老化、技能单一的被动局面,满足农民群众对日益更新的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需求。同时从教育、科研、推广和专业协会等机构中聘请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职教师,充实农机培训队伍。
三是更新培训模式,改变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参训积极性。要根据全区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机化发展方向,积极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扩大培训范围,根据农民所使用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和新机械、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在培训方法上,把现代培训手段和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结合起来,运用投影、幻灯等电教设备和模型、机具等实物教具,开展多媒体教学,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在培训方式上,实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模式,利用基层管理人员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演示会、观摩会、现场会、专题会等展开培训;实行“购机补贴+培训服务”模式,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抓手,以农民带机审核为契机,通过现场讲解、解答、直接指导机手操作,散发政策、技术相关资料展开培训。在培训时间上,多利用农闲时节,采取上门办班的方式,解决集中培训时间长、误工多的问题。
总之,近四年来,西峰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守规章、重安 全”的农机实用人才。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勇于创新,尽快适应新常态下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农机培训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实用型农机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