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阅读复习(10)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复习之九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一、什么是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结字是明朗的、直说的;文学作品则比较含蓄。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 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如孙犁的散文《黄鹂》,由实而虚,经过几番推导,而不断飞跃,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读完全文,经过一番揣摩,就可以领悟到溶化在艺术画面里的生活感受和得到的人生见解,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破坏人生和文艺“极致”的义愤。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
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三条。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
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1:1999年第23题第1问: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的失败,亦是合作塑像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又由于集体创造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那么这成功失败是属于集体,而不仅仅属于个人。
这段文字中的每一句话都明说着或暗含着作者的一种观点。哪一句话表达作者对“教育的最大成功”的观点呢?首句说教师的“成功”,自然不是;次句说“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有点像,但不是。因为下句有“说得正确些”,可见它不够正确。而“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一句概括力强,内容完备,就是作者的主要观点,也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之处。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这个句子表述明确集中,找出来就找到了答案,不必再作概括。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
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例2: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它
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是并存的。”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三句话,第一句与第二、三句之间用“然而”作转折,可见第1句说明了一个道理,后两句说明了一个道理。引完以后写道:“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这便点明了引用后两句话的意图,也就是“要说明”的道理。因为题目规定要用自己的话作概括,因而需要从揭示“警惕”的原因方来概括,写成“当前存在着扼制创造力的因素”。再来看引用第一句话要说明的道理。联系前后文看,所谓“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就是人类潜在的创造能力。“解放”它,从教育来说,就是培养创造能力。“人们越来越要求”,这是社会发展所致。这样看来,作者要说明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引文本身,但规定要用自己的话作概括,因此可以“转化”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例3: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它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应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它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来分类而辨体。……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的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
中国古代……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开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
从上列摘引的文字看,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评述《古文辞类纂》这部书的。这两个方面就是“它的材料的丰富”和“它的分门别类”。作者对此有何评价呢?对它的分门别类,先说“觉得靠不住”,后说“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也就是它的分类不够合理而简明。对“材料丰富”的评价不像前者那样集中而明朗,而是含蓄在最后一段之中的,即“严守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等句中的,换言之,它是严守封建教条的。这样看来,本题的答案是: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封建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这个答案正好符合“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限制,因而是正确的。
一般说来,能通过前两条途径作解答的试题相对比较容易,而要用第三条途径来解答的试题,则一定比较难。
三、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要整体把握文意全文的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前题。
2.要准确理解语句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会出错。
第二篇:第四章 现代文阅读·第六节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四章 现代文阅读]·第六节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考纲要求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
2.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二、知识结构
1.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
2.在确定文章体裁的特点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进行分析概括。
4.联系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概括。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我们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取 有用的信息,而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一 项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都涉及到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是现代文 阅读测试的热点和难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材料及阐释过程来传达的,因此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 看法、倾向。具体方法如下:
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 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从中明白了什么 或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2.在确定文章的体裁特点基础上,对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文体不同,作者观点、态度的表 现方法也不同。如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理,但其中也 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而文学作品的语句多有含蓄性、多义性,情感化的特点,并且不避夸饰之辞,因而作者的观点态度较含蓄,只有通过对事件、人物、意境等的深入分析,才能把握。
3.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点睛之笔,人物、景物的描绘,全文的主要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及段落层次划分等方法,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获得。
5.综合分析、比较鉴别,现代文阅读离不开综合比较。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题类型有二:一是以单选、多选的选择题形式考查,如1995年第23题(单选),1997年第28题(多选),1999年第19题(单选),二是以主观简答题形式 考查,如1995年第25题,1996年第26题,1997年第27题,1999年第21题。
例1.1995年高考第23题: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分析:这道题采用为文章选标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此题的选择,应采用综合分析,比较鉴别的方法,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其阐述的内容并没有做肯定判断,一直利用问句形式或“可靠”等字样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可以断定,表示肯定语气的C项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不适合作本文的标题。
例2.1995年高考第25题: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答:第一种弊端是
第二种弊端是
第三种弊端是
分析:解答这道题,应采用抓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的方法,分析题干,答案的有效区间在第二自然段。通读第二自然段,先找到与题干照应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两句,这是两个重要信息句。然后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来划分层次。前一句后边的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中间的分号表明前后是并列联系,是用来说明“守着古典主义”两个方面表现的。一方面是读古书,把内容装进头脑,不问它有用没用;一方面是学古文,模仿程式和腔调,不问有效没有效。后一句冒号仍是提示下文的作用。中间的分号隔开的两个部分与前一句不同,它不是表明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而是就旧式教育读书作文的目标,从正反两方面即“要”的什么,“不管”的什么来说明。据此分析,再结合题干“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可以归纳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死记硬背古书内容;生搬硬套作文程式;追求功名利禄。
例3.1996年高考第26题: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字)
分析:要解答这道题,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然后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 行分析概括。题干要求概括出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这个问题,涉 及全篇内容,文章的标题即为“贝多芬之谜”。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作者要告 诉我们贝多芬的音乐成为“谜”的原因。接着,我们再抓住显性因素分析。第三段首句“这 是贝多芬之谜”是一个关键句,在层次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成为“谜”的原因即在该句的上段和下段,再抓上下段的中心句,它们分别是“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作为目的”,“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然后,我们再对这两个句子进行综合考查,提炼其共同点,即“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这也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再按照题干字数要求,进行精简概括:①他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②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例4.1999年高考第21题: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 么?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②,③,④,⑤。(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不超过12个字)
分析:这道题两问一反一正相互联系,前一问要求批评五种错误观点,后一问要求概括作者的正确观点,一破一立,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发现文章5—10段中的五个排比段是批评五种错误观点的,而每段的第一句即错误观点,与问题一一对应,根据题干要求,精简概括为: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前一问解决,有破必有立,再看第二问,作者批评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用表因果的连词“所以”引出了自己的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求不超12字,加以精缩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四、能力训练
钱钟书先生不是呆板学究,他是睿智才子。《宋诗选注》中的序言,各个诗人的简评以及每 首选诗的注释写得极为精妙。钱先生高屋建瓴,指点前贤,言论风生,语妙天下。我读《宋 诗选注》最强烈的感受是钱先生的序、评、注比宋诗本身好看。选诗原应是以诗为主,评注 为副;读《宋诗选注》则觉得评注为主,诗为副。就像在婚礼上,伴娘却比新娘漂亮,给宾 客平添了不少惊喜!比如在读到“僻冷的作品”文选时,钱钟书先生写道:“假如僻冷的东 西已经僵冷,一丝儿活气也不透,那末顶好让它安安静静地长眠永息。一来因为文学研究者 只会应用人工呼吸法,并没有还魂续命丹;二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似乎不必去制造木乃伊,费 心用力的把许多作家维持在‘死且不朽’的状态里。”这里全是用小说、散文的笔法在写论 文,文字灵动,比喻传神。
钱先生的这个选本原是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出版的,而且钱先生选诗的标准之一是拒绝“学问的展览”,可钱先生的序、评、注则是不经意地展览了自己的学问。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古文洋文,纷至沓来。比如,为了说明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 ”,钱先生仅在一则注中便引了《古今诗删》、屠隆的《鸿苞集》、陈子龙的《陈忠裕全集 》、袁宏道的《瓶花斋集》、陶望龄的《歇庵集》、谭元春的《东坡诗选》、黄宗羲的《明 天授读》以及明代的戏曲小说《荷花荡》、《鹦鹉洲》、《金瓶梅》甚至清末的《小说时报 》等十几条资料,前仆后继,汹涌澎湃。又如,为了说明宋代诗人的“偷语”“偷意”,“ 向古人集中作贼”,钱先生还指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理论家也曾明目张胆劝诗人从古 典作品中去盗窃,并引用了当时代表性的言论。钱先生在一条言论的注释中,除了注明该言 论的出处(作者姓名、出卒年月、外文书名、所在页码)之外,还引申出另一些后世欧洲古典 主义作家的相关资料,使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我曾担心它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意在“通 俗”,以为是在炫示作者的通才。细思之,实属过虑,学问之大如钱先生者,何必炫示?也 许这种“通俗”便是“通儒”①的“通俗”。就像巨富,腰里缠着的绝不会是分币,出手 总是万元大钞。钱先生是当今的学问首富,且又姓钱,更是如此。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节,作者沙叶新)
[注]①通儒——指博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以诗为主,评注为副”的含义是什么?
答:□□□□□□□□□□□□□□□□
(不超过15个字)
2.“评注为主,诗为副”的含义是什么?
答:□□□□□□□□□□□□□□□□
(不超过15个字)
3.钱钟书先生为什么不选“僻冷的作品”,他的理由有两个。
(1)理由之一是:文学研究者
□□□□□□□□□□□□□□□□□□□□□□□□□□□(不超过25个字)
(2)理由之二是:文学研究者
□□□□□□□□□□□□□□□□□□□□□□□□□□□(不超过25个字)
4.全文两个自然段用了两个“比如”和一个“又如”举例,各自阐述了什么观点?
(1)第1自然段用“比如”举例阐述的观点是:□□□□□□□□□□□□□□□□□□□□□□□□(不超过 22个字)
(2)第2自然段用“比如”、“又如”举例阐述的观点是:
□□□□□□□□□□□□□□□□□□□□□□□□□□□□□□□□(不超过32个字)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开头首句提出总观点:钱钟书先生不是呆板学究,他是睿智才子。
B.钱钟书学问很大,从选本的评注看他不适合写通俗读物之类的东西。
C.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指宋诗反映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D.“前仆后继”、“汹涌澎湃”这两个成语形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在“注”中引用作品之多。
E.全文采用总分式写法,首段写钱钟书非呆板学究,次段写他乃睿智才子。
F.全文引用的事例占了一半的篇幅,形象地、充分地阐述了文章的主旨。
第六节 参考答案
1.诗是主要的,评注是辅助的。
2.钱钟书的评注比宋诗还写得好。
3.(1)评赏的是古典诗歌中有生命力的还是没有生命力的。
(2)不必把许多作家的作品都说成是好的,从 而美化他们。
4.(1)钱钟书用小说、散文的笔法写论文,灵活生动。
(2)钱钟书的序、评、注不经意地展览了自己的学问,是当今的学问首富。
5.A、D、F
第三篇: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牧业文明”,特别是以群牧形态为主的生存方式。在几乎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狩猎还是放牧,要战胜各种天灾以获得更大的效益,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采取群牧的自然方式,以实现畜群的繁衍和生产方式的持续。群牧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源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还由于征战的需要。猎牧的生存方式塑造了草原人独特的品格,艰苦的草原生活境况铸造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和尚武的精神。应当强调的是,草原文化的“牧业”更突出的是以游牧为主的群牧形式。这种群牧意识的产生,是狩猎文明的进步,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能力,也为草原人从狩猎文明走向畜牧文明提供了智慧与经验。从狩猎发展到游牧,体现了生产方式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的生存能力的不断强化,显现出草原文化的确立与进展。
从考古学角度看,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北方草原的“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伴随草原文化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铁器时代前期。细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这种以压制、剥制、琢制和磨制相结合制作的细石器,反映了北方草原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具有草原民族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草原文化中的细石器不是单一的,其共存的文化因素至少还有两种,即“复合式工具”和骨角器。前者主要指用石片、骨角器和木质工具等非单一
材料,组合或配套制作的复合式工具。与草原细石器文化共存的又一考古学现象是骨角器的发达。据考古发现,与细石器共存的遗址往往有用兽骨与兽牙以及鱼骨、蚌类和兽角制作的工具和大量装饰品。这些都标志着草原文化开始形成。草原文化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它依托的主要文化载体,在观念形态上具有“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由其生存模式和生产方式决定的。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直接将群牧形式的草场、水源和牲畜转化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形态——肉、乳及相关皮革制品,其生产过程更具有依托自然的直接性。草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自然草场还是水、空气和阳光,特别是草原和水这两个基本生存条件,与农业文明甚至渔猎文明相比,更少有人工改造和加工而形成变异的,可称为原生性的生态经济。这既是草原文明朴素性、原始性的一面,也是它优越性的一面。
草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即衣、食、住、行来看,草原民族的衣着以皮革、兽毛编织品为主,它们是草原民族与肉乳并存的重要的副产品;草原民族的食,以肉、乳或兽产品互易的农产品为主,具有原始生态的意义;草原民族的住,是逐水草而居的,“穹庐为室毡为墙”,这是草原文化的建筑特色,这种草原式居住方式具有建筑耗材少、无污染、节省能源的特征;草原民族的行,以牛、马、驼、羊为主,连依附它们的车仗也都具有原生性,在现代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它们是人们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总之,草原文化是较早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
(选自王绵厚《草原文化形成的三个主要标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草原文化形成标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原民族“群牧意识”的产生、“群牧形态”的形成,显现出草原文化的确立与发展。
D.草原民族从旧石器晚期到铁器时代前期一直使用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细石器。
C.草原民族文化的载体,与农业文明甚至渔猎文明相比,更具有优越性。
D.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直接性、原生性和协调性使其文化具有“以自然为本”的人文精神。
【答案】C 【解析】“更具有优越性”于文无据。
2.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群牧形态”产生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几乎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草原民族要战胜各种天灾以获得更大效益。
B.草原民族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实现草原畜群的繁衍和生产方式的持续。
C.草原民族必须以自然为依托,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生产,并且四处征战。
D.草原民族的群牧形态提高了生产能力,为其从狩猎走向畜牧提供了经验。
【答案】D
【解析】该项是“群牧形态”产生的结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草原文化的“牧业”具有依托自然的特点,而农业文明、渔业文明则不具有这个特点。
B.草原文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草原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水平及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方面。
C.“细石器文化”是草原文化中最原生的早期文化,也是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
D.草原民族的皮革、兽毛编织品等一些副产品和农产品都是自给自足的,具有原生态性。
【答案】B 【解析】A项,“农业文明、渔业文明则不具有这个特点”于文无据。C项,原文中说“从考古学角度看,草原文化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北方草原的‘细石器文化’”。D项,“都是自给自足的”属无中生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位经常飞来飞去的网络公司老总去过许多欧美国家,令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各地五光十色的生活,而是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无论是在火车、飞机上,还是在地铁、公交车上,常常可以看到乘客们手不释卷、孜孜阅读。而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更多的景象是乘客在聊天、打牌或睡觉。
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人均购书量不到
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这种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2006年,中宣部等11部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新闻出版总署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网民在线交流时,也呼吁人们多读书。
在知识经济勃兴的今天,阅读已不仅仅关乎个人的修身养性,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因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欠缺将极大地损害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当代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乃至生活方式创新的源头大多不在中国,我们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要营造书香社会,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我们的教育实在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氛围中,保证中小学生睡眠都显得有些奢侈。对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而言,读书就是读课本,读书就是为了谋个好职业,与此无关的书籍被斥为“闲书”而遭禁看,致使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这种功利化的教育忽视对孩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位朋友常到北京的大学去开招聘会,“你最近看过哪些书?有何心得?”是必问的问题。令她吃惊的是,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们普遍说不出来自己看过哪些书,遑论心得。有学者指出,大学生不爱读书,很大程度上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没有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从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犹太人竟然获得了20%的诺贝尔奖。研究发现,酷爱读书是犹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以色列这个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有借书证的人高达100万,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浓厚的阅读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据说,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书,涂一点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不言而喻:读书是甜蜜的。
要营造书香社会,就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和价值取向,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阅读,热爱图书。只有当阅读不再成为晋身之阶、求财之路,只有当阅读成为像吃饭、穿衣一样的生存需要时,书香社会才会如约而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我国阅读现状的叙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人们经常看到的景象是乘客在聊天、打牌或睡觉,手不释卷、孜孜阅读的现象则不像在许多欧美国家那样常见。
B.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
C.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把读书与读课本等同起来,他们对课外书籍根本不感兴趣,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
D.北京的招聘会上,不少参加应聘的大学生普遍说不出来自己看过哪些书,他们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答案】C 【解析】不是孩子们对课外书籍根本不感兴趣,而是应试教育致使他们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这说明有识之士对我国的阅读现状很担忧,希望通过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来改变这一状况。
B.新闻出版总署曾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其目的也是营造书香社会。
C.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网民在线交流时,也呼吁人们多读书,这表明总理也很关心国人的阅读情况。
D.有学者指出,现在的大学生不爱读书,都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答案】D 【解析】“都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错,原文中说“很大程度上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阅读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还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相关。
B.当代世界,中国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乃至生活方式创新方面往往处在发达国家之后,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学习者和追
赶者的角色。
C.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处在应试教育氛围中,这是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忽视对孩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酷爱读书的民族,爱读书的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
【答案】D 【解析】原文中说犹太人“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并没有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酷爱读书的民族”。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家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
其实质,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其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接受和认同。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续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罗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内涵丰富,见解深刻。“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致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想为更广泛的普通大众所认同和接受,要想在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化,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歧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
B.儒家特别强调“学以致用”,他们希望能够解决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
C.子夏说过“学而优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则主张正因天下无道,才应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
【答案】D 【解析】“历来主张”错,原文是说“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道家才提出这种主张。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仍需要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
B.儒学原本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但儒学未来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摆脱这一观念的束缚。
C.现代一些新儒家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并非不必要、不重要,正常的学理探究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B 【解析】“要与时俱进,摆脱这一观念的束缚”错,根据原文,作者希望儒学仍保持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
9.为什么儒学未来的发展应走大众化、世俗化的道路?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学只有走大众化、世俗化的道路,才能被更广泛的普通大众认同和接受;才能在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即原文最后一段;再结合试题要求找出相关的语句;最后将重要信息重新组合,概括出答案。
第四篇:高考现代文阅读之六:“作者观点态度”学案、作业、教案
现代文阅读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学案)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是褒扬还是贬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反对等。具体体现在句、段、文章中,作者对具体的事、物、景、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
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体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议论性散文相对复杂,表现比较零散或含蓄。说明文侧重于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当然作者也会表现出自己的具体观点或态度。记叙文或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和思想感情)往往融入对事件的叙述、对形象的塑造、对意境的营造中,显得比较隐晦或朦胧。但是,总有一些显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词、句、段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该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把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则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热点和难点。有些文段,其中心思想是什么,很难一看就给人以明确的阐释,而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则是比较客观的,或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或赞成、批判,或有所保留。另一方面,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所以,近几年来,高考考查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一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有:
1.辨析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和态度。
【文段一】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
2.比较在文中转述的多人观点。
一篇文章列举了多种观点,如介绍一种新的发明或一个新事物时,可能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
见。作者把不同的观点都罗列出来后,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设题时就从别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方面辨析。
【文段二】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②□□□□,③□□□□,④□□□□,⑤□□□□。(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不超过12个字)
3.分析比较选文外的信息材料和选文中作者观点的异同。
【文段三】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4.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理解,为文章选合适的题目
【文段四】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5.从题目中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段五】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字)
【解题思路与技巧】
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这一目的,有三个原则: 1.理解题干要求,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对照考题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3.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除此以外,还要注意:①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概述中心要点时,要保持概念的一致性;②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③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性,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炼确切;④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⑤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⑥掌握常用方法:标题法、开篇法、结尾法、摘录关键句法、自拟法。
分析概括的原则是要归纳全面,抓住主要观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摘录法。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句子从文中摘录下来;过于分散的内容可以通过筛选整合成一个句子;过长的句子可以采用压缩的手法摘录。
2.解释含蓄句。对文中含蓄的语言,联系上下文,通过对具体语句的理解,把握隐含的信息,解释出语句的含意。
3.理解观点句。作者总是在文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倾向,可以通过对体现作者持否定、批判的语句,把握作者持保留态度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归纳内容要点时要总览全文,把握整个文意,而不可拘泥于某些词句,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牵扯进去,具体有以下方法:
①直接提取要点。可从原文中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提取出这样的词语和句子,经过删改,可转化为自己的答案。
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要点。有些文章,中心句、重点句并不明显,就需自己对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怕遗漏,可先分部分、分层次,将其脉络把握,再概括层意。
③概括性语句的选用一般是判断句。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知道,考生在判断时切记要结合原文内容整体感知,不可臆断,也不可只抓只言片语,要结合作者写作意图,避免以偏概全和随意拔高。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业)
【文段一】钱钟书先生不是呆板学究,他是睿智才子。《宋诗选注》中的序言,各个诗人的简评以及每首选诗的注释写得极为精妙。钱先生高屋建瓴,指点前贤,言论风生,语妙天下。我读《宋诗选注》最强烈的感受是钱先生的序、评、注比宋诗本身好看。选诗原应是以诗为主,评注为副;读《宋诗选注》则觉得评注为主,诗为副。就像在婚礼上,伴娘却比新娘漂亮,给宾客平添了不少惊喜!比如在读到‚僻冷的作品‛文选时,钱钟书先生写道:‚假如僻冷的东西已经僵冷,一丝儿活气也不透,那末顶好让它安安静静地长眠永息。一来因为文学研究者只会应用人工呼吸法,并没有还魂续命丹;二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似乎不必去制造木乃伊,费心用力地把许多作家维持在‘死且不朽’的状态里。‛这里全是用小说、散文的笔法在写论文,文字灵动,比喻传神。
钱先生的这个选本原是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出版的,而且钱先生选诗的标准之一是拒绝‚学问的展览‛,可钱先生的序、评、注则是不经意地展览了自己的学问。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古文洋文,纷至沓来。比如,为了说明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钱先生仅在一则注中便引了《古今诗删》、屠隆的《鸿苞集》、陈子龙的《陈忠裕全集》、袁宏道的《瓶花斋集》、陶望龄的《歇庵集》、谭元春的《东坡诗选》、黄宗羲的《明天授读》以及明代的戏曲小说《荷花荡》、《鹦鹉洲》、《金瓶梅》甚至清末的《小说时报》等十几条资料,前仆后继,汹涌澎湃。又如,为了说明宋代诗人的‚偷语‛‚偷意‛,‚向古人集中作贼‛,钱先生还指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理论家也曾明目张胆劝诗人从古典作品中去盗窃,并引用了当时代表性的言论。钱先生在一条言论的注释中,除了注明该言论的出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外文书名、所在页码)之外,还引申出另一些后世欧洲古典主义作家的相关资料,使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我曾担心它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意在‚通俗‛,以为是在炫示作者的通才。细思之,实属过虑,学问之大如钱先生者,何必炫示?也许这种‚通俗‛便是‚通儒‛的‚通俗‛。就像巨富,腰里缠着的绝不会是分币,出手总是万元大钞。钱先生是当今的学问首富,且又姓钱,更是如此。
1.“以诗为主,评注为副”的含义是(不超过15个字)2.“评注为主,诗为副”的含义是(不超过15个字)3.钱钟书先生为什么不选“僻冷的作品”,他的理由有两个。
①理由之一是:文学研究者(不超过25个字)
②理由之二是:文学研究者(不超过25个字)4.全文两个自然段用了两个“比如”和一个“又如”举例,各自阐述了什么观点? ①第1自然段用“比如”举例阐述的观点是:(不超过22个字)
②第2自然段用“比如”“又如”举例阐述的观点是:(不超过32个字)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首句提出总观点:钱钟书先生不是呆板学究,他是睿智才子。
B.钱钟书学问很大,从选本的评注看他不适合写通俗读物之类的东西。
C.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指宋诗反映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D.“前仆后继”“汹涌澎湃”这两个成语形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在“注”中引用作品之多。E.全文采用总分式写法,首段写钱钟书非呆板学究,次段写他乃睿智才子。【文段二】林语堂说过,他在中国是一个十足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者,所持的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而到了西方,又成了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大讲那东方文化的好来。过去对这样的话只能体会,缺少切实的感受,而现在竟也真的是颇有同感——给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们讲中国文学,禁不住就生出许多‚民族自豪感‛来。虽只是随便提些常识,却也要给他们讲解半天;要讲中国的许多哲学观念、生命意识、经验思想、艺术感受、认识方法等等,更是动辄追溯两千多年,让他们感叹不已。尤其费解的是,在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认识上,他们几乎无法理解那种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一首小诗就让他们迷惑不解:怎见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又何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们只会觉得中国人的感情如此麻烦,喝酒便喝酒,高兴便高兴,怎么会又问天又问地,生出如许烦忧愁闷?
有历史和没有历史,历史长和历史短就是不一样。给他们讲中国当代的历史小说,首先要追溯到我们古代的历史小说,讲一点小说中的历史传统和传统小说中的历史观。原本只想略略提及,不想却又生出许多枝节。就说《水浒传》开篇的那首词,过去读书时都是偷懒略过去的,这次一读却让自己大吃一惊。这小说家虽属‚非专业‛词人,却也作得这般好词。给金发碧眼的孩子们解释一番‚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让他们体味‚书林隐处‛的‚几多俊逸儒流‛,感验诗人面对历史发出的追念感慨,那感觉真是得意洋洋。
和西方的诗人相比,中国的诗人便是诗哲,任何一个都称得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们在消逝的滚滚长河与想像的虚白中追忆往昔的英雄豪杰,体味世事沧桑,感慨自己曾惊讶先人‚求鱼缘木‛,而自己竟又若‚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这种心境,不免让人感叹盈泪!我对学生们说,中国人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们永远是深邃的生命本体论者,他们从历史的追问起,以人生的认识终,出儒入道,乃真历史主义者也,否则那追寻的扣问,那上下的求索有何意义?而西方的诗人中,能够有这样的人生感受方式的,真是凤毛麟角。过去读欧洲诗人如拜伦、雪莱、普希金时的那种景仰之情现在几乎荡然无存了。便是那位曾隐居海德堡的诗哲荷尔德林,虽能够与中国的诗哲比肩而立,但在时间上也晚了不少辈分。想到这些,便不免有些得意。
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虽说人家的‚历史短‛,可看人家明净如洗的天空、绵延不绝的森林、如画的乡村、高度现代化又不失传统神韵的城市,再看人家的教育程度、道德素质,又不免常常使我这自豪的民族主义者无言以对。某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句颇为幽默、堪称‚经典‛的解嘲之语,便与德国友人开起玩笑来。那句话是王朔小说中的‚文痞‛与外国人逗乐时说的:‚有什么呀,不就才过了两百年好日子吗。我们都文明四千年了,都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了!‛捧腹大笑一番,直到眼里噙了泪才作罢。不久,打开电脑在网上搜寻国内新闻,看到一条‚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夏商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确切历史纪年又前推1 200年‛的新闻,遂告知德国友人,说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已经不止四千年了,现在已经是五千二百年了。谁知他们竟也来得快,幽了我一默,说:‚那你们就更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啦!‛让我翻了白眼,不知如何回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林语堂处身不同文明环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方式也不同;作者在经历国外教学生活之后,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
B.《水浒传》开篇词作表达了《水浒传》作者对历史的追念感怀,显示出中国诗歌常有的厚重历史感,作者对此感到吃惊。
C.作者认为,在感受人生的方式上,对比西方其他诗人,荷尔德林和中国诗哲相通之处更多,只是他生活的时代相对要晚得多。
D.最后一段文字中,作者补充说明国内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意在鼓励国人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发扬文明传统,创造新的文明高度。
E.作者以中西文学比较发端,于中西文明比较处落脚;又借解嘲之语勾勒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实际状态,含蓄地提出了自己的反省与思考。
2.①第一段中,“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是指。
②第三段中,“诗人中的诗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说,“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如何理解作者的“免不了尴尬与羞愧”?
4.结合全文意思,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文明得‘不好意思’”?
【文段三】现在,我们来谈谈京剧的明天。京剧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有。但是京剧又如同一个人一样,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它也有一个高潮、低潮,盛兴、衰落,它也要分阶段。比如说唐诗,京剧跟唐诗在很多方面相像,盛唐时候唐诗代表者有李白、杜甫,后来人称‚大李杜‛。到了晚唐的时候,唐诗的代表者有李商隐、杜牧,后来人称‚小李杜‛。不是说李商隐、杜牧个人的才华就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写作的那个时代是在晚唐,而不是像李白、杜甫他们生活写作于盛唐,所以李商隐、杜牧的诗作委婉细腻,或许还有一些雕琢,是晚唐时代的唐诗,总体成就不如盛唐。
我们回到京剧上来,梅兰芳是京剧什么阶段的代表人物呢?显然是盛唐阶段。当然,京剧盛唐阶段的佼佼者,不止他一位了。他自成一派的‚梅派‛唱腔具有醇厚流丽的特点。他精通音律,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还编创了大量新颖的、独具个性的唱腔,这些唱腔多年来深受欢迎,广为流传。他一生排演、创作过大约400出大小剧目,其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奇双会》等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是一位难得的戏曲演员,卓绝的京剧大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京剧也因他走向了世界。虽然梅兰芳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他的艺术是活着的。梅兰芳之后这四十多年间,经过‚文革‛、经过什么等等,现在进入21世纪了,那么不妨说京剧的盛唐阶段过去了,但是京剧还会有新的高潮,还会出现佼佼者。京剧的‚小李杜‛是谁呢?会有人出来的。这部分人也是重要的,他们将承前启后,以后京剧的宋词时代也会到来的。现在我们应该抓紧目前这段时间,做几件什么事呢?我粗疏想来有四件。一要抓紧对京剧文化的总结。当年辅佐梅兰芳的有一位著名的编剧、戏曲理论家叫齐如山,他把京剧的原则总结成四句话:‚第一句有声必歌,京剧舞台上有声音就是歌唱;第二句无动不舞,没有一个动作不是舞蹈;第三句不许写实;第四句不许真器物、真东西上台,喝酒你不能拿真的酒壶酒杯上台,吃饭不能拿真的筷子、盘子、饭碗真吃、真喝。‛这四句话很精辟。那么京剧又发展了有半个世纪了,是不是应该把京剧艺术的规律用文字配合着图像做更加精辟的总结和升华呢?是应该的。第二,应该把京剧文化跟其他的一些东方文化结合起来总结。其他是什么呢?绘画、围棋、中医等等,这都是东方文化的不同的范畴。先是分别找专家总结这些范畴,然后互相打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等于资产重组。我们做大、做好,把中国东方文化做大做好,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我们就会更有信心了。第三,有了这个东西,资产重组以后,跟西方文化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真知。第四,以这种真知再返回来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文化实践,这样的东西就是活的东西,是有效的东西。
如果上面说的四项工作都能做得很到位的话,那么京剧的命运应该说是很美好的。回顾京剧一百多年来行进的轨迹,总结梅兰芳先生为京剧艺术所作的重大贡献,对于今后京剧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有所启示。并且,我们也相信,京剧的振兴将在21世纪完成。
1.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______角之外,还有生、净和______。(2分)
2.作者说京剧和唐诗“很多方面相像”主要是由于(3分)
A.它们都有委婉细腻,节奏铿锵,琅琅上口的特点。B.它们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相同的艺术手法。C.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因而相映成辉。D.它们的发展同样受到时代的影响而有高低兴衰。3.齐如山所说的第三第四句话说出了京剧表演中______和______的关系。(2分)
4.这篇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_____ _,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___ ___。(4分)5.作者认为当前有四件事要抓紧做。请你联系文意,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4分)
如: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普及京剧知识。
①__________ __。②_________ ___。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梅兰芳的认识。(4分)
现代文阅读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案)
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是褒扬还是贬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反对等。具体体现在句、段、文章中,作者对具体的事、物、景、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
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体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议论性散文相对复杂,表现比较零散或含蓄。说明文侧重于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当然作者也会表现出自己的具体观点或态度。记叙文或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和思想感情)往往融入对事件的叙述、对形象的塑造、对意境的营造中,显得比较隐晦或朦胧。但是,总有一些显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词、句、段等。
一、详释考点外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有:
1.辨析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和态度(2002年上海卷第5题)
【文段一】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被抓不住的段落、注解、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卡住,你便会迷失方向。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当第二次再读时你就有机会了解它,但你必须把整本书读完一遍才行。
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耽误多久,便需要多久来了解这本书的整体意义。在你能看出各部分真正的透视图——或往往在你能看出任何图像——之前,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
【答案及解析】文章的第一段“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第二段写“要尽可能迅速而轻易地打破一本书的硬壳,才能体会出它的情感及一般意义,才能适应它的结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实用的方法”“你必须对这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根据筛选的内容可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是:要毫不停顿地读第一遍,对全书的整体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2.比较在文中转述的多人观点
一篇文章列举了多种观点,如介绍一种新的发明或一个新事物时,可能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意见。作者把不同的观点都罗列出来后,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设题时就从别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方面辨析。
【文段二】(1999年全国卷第21题)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
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②□□□□,③□□□□,④□□□□,⑤□□□□。(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不超过12个字)
【答案及解析】这道题两问一反一正相互联系,前一问要求批评五种错误观点,后一问要求概括作者的正确观点,一破一立,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发现文章5—10段(节选部分)中的五个排比段是批评五种错误观点的,而每段的第一句即错误观点,与问题一一对应。根据题干要求,精简概括为: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前一问解决,有破必有立,再看第二问,作者批评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用表因果的连词“所以”引出了自己的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求不超12字,加以精缩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3.分析比较选文外的信息材料和选文中作者观点的异同 【文段三】如1995年全国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选)》的第4题: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答案及解说】这是一道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问题,考查的角度是文内和文外的对比。首先理解 “教是为了不教”的内涵,体现作者的观点是要学生自学、自写、独立学习;然后根据理解把握六项符合文中作者思想态度的选项是B和E两项。
4.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理解,为文章选合适的题目
【文段四】1995年全国卷第23题: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答案及解说】这道题采用为文章选标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此题的选择,应采用综合分析、比较鉴别的方法,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其阐述的内容并没有做肯定判断,一直利用问句形式或“可靠”等字样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可以断定,表示肯定语气的C项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不适合作本文的标题。
5.从题目中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段五】如1996年全国卷第26题: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字)
【答案及解析】要解答这道题,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然后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题干要求概括出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这个问题,涉及全篇内容,文章的标题即为“贝多芬之谜”。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作者要告诉我们贝多芬的音乐成为“谜”的原因。接着,我们再抓住显性因素分析。第三段首句“这是贝多芬之谜”是一个关键句,在层次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成为“谜”的原因即在该句的上段和下段,再抓上下段的中心句,它们分别是“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然后,我们再对这两个句子进行综合考查,提炼其共同点,即“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这也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再按照题干字数要求,进行精简概括:①他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②又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
为了真正达到准确地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这一目的,有三个原则: 1.理解题干要求,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对照考题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3.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除此以外,还要注意:①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概述中心要点时,要保持概念的一致性;②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③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性,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炼确切;④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⑤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⑥掌握常用方法:标题法、开篇法、结尾法、摘录关键句法、自拟法。
巩固训练
【文段一】钱钟书先生不是呆板学究,他是睿智才子。《宋诗选注》中的序言,各个诗人的简评以及每首选诗的注释写得极为精妙。钱先生高屋建瓴,指点前贤,言论风生,语妙天下。我读《宋诗选注》最强烈的感受是钱先生的序、评、注比宋诗本身好看。选诗原应是以诗为主,评注为副;读《宋诗选注》则觉得评注为主,诗为副。就像在婚礼上,伴娘却比新娘漂亮,给宾客平添了不少惊喜!比如在读到“僻冷的作品”文选时,钱钟书先生写道:“假如僻冷的东西已经僵冷,一丝儿活气也不透,那末顶好让它安安静静地长眠永息。一来因为文学研究者只会应用人工呼吸法,并没有还魂续命丹;二来因为文学研究者似乎不必去制造木乃伊,费心用力地把许多作家维持在‘死且不朽’的状态里。”这里全是用小说、散文的笔法在写论文,文字灵动,比喻传神。
钱先生的这个选本原是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出版的,而且钱先生选诗的标准之一是拒绝“学问的展览”,可钱先生的序、评、注则是不经意地展览了自己的学问。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古文洋文,纷至沓来。比如,为了说明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钱先生仅在一则注中便引了《古今诗删》、屠隆的《鸿苞集》、陈子龙的《陈忠裕全集》、袁宏道的《瓶花斋集》、陶望龄的《歇庵集》、谭元春的《东坡诗选》、黄宗羲的《明天授读》以及明代的戏曲小说《荷花荡》、《鹦鹉洲》、《金瓶梅》甚至清末的《小说时报》等十几条资料,前仆后继,汹涌澎湃。又如,为了说明宋代诗人的“偷语”“偷意”,“向古人集中作贼”,钱先生还指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些理论家也曾明目张胆劝诗人从古典作品中去盗窃,并引用了当时代表性的言论。钱先生在一条言论的注释中,除了注明该言论的出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外文书名、所在页码)之外,还引申出另一些后世欧洲古典主义作家的相关资料,使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我曾担心它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意在“通俗”,以为是在炫示作者的通才。细思之,实属过虑,学问之大如钱先生者,何必炫示?也许这种“通俗”便是“通儒”的“通俗”。就像巨富,腰里缠着的绝不会是分币,出手总是万元大钞。钱先生是当今的学问首富,且又姓钱,更是如此。
(1)“以诗为主,评注为副”的含义是什么? 答:□□□□□□□□□□□□□□□(不超过15个字)(2)“评注为主,诗为副”的含义是什么? 答:□□□□□□□□□□□□□□□(不超过15个字)(3)钱钟书先生为什么不选“僻冷的作品”,他的理由有两个。
①理由之一是:文学研究者□□□□□□□□□□□□□□□□□□□□□□□□□(不超过25个字)
②理由之二是:文学研究者□□□□□□□□□□□□□□□□□□□□□□□□□□□(不超过25个字)
(4)全文两个自然段用了两个“比如”和一个“又如”举例,各自阐述了什么观点? ①第1自然段用“比如”举例阐述的观点是:
□□□□□□□□□□□□□□□□□□□□□□(不超过22个字)②第2自然段用“比如”“又如”举例阐述的观点是:
□□□□□□□□□□□□□□□□□□□□□□□□□□□□□□□□(不超过32个字)(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首句提出总观点:钱钟书先生不是呆板学究,他是睿智才子。B.钱钟书学问很大,从选本的评注看他不适合写通俗读物之类的东西。
C.宋诗的“世态炎凉”和“市价涨落”指宋诗反映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D.“前仆后继”“汹涌澎湃”这两个成语形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在“注”中引用作品之多。E.全文采用总分式写法,首段写钱钟书非呆板学究,次段写他乃睿智才子。
【分析】第一题考查对具体的语句的理解。第二题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以诗为主,评注为副”出现在第一段,为了论证钱钟书《宋诗选注》,作者先从原来的诗歌选注的特点写起,要理解这句话,看作者对钱钟书《宋诗选注》的评论,是夸奖他的选注是以评注为主的,比诗更好;反过来理解要解说的语言,可以看出所谓的“以诗为主,评注为副”的意思是评注要先选出好的诗歌,评注是辅助的,应以诗为主。第三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理由在文章的第二段,之所以不选“僻冷的作品”的原因是文学研究者要评赏的是古典诗歌中有生命力的还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不必把许多作家的作品都说成是好的,从而美化他们。第四题考查事例体现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从文章具体的表述中体会出观点和态度。可以分析事例所在的段落体现的思想。第一个“比如”出现在第一自然段,例证的方法证明了钱钟书用小说、散文的笔法写论文,灵活生动;词语“比如”“又如”都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第二段表述钱钟书的诗歌选注的特点,不经意间体现了自己的渊博的学识。第五题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赏析,结合了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态度。A项是对全文观点态度的表述,从下文可以看出全文在写钱钟书诗歌选注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他的写作特点;B项是对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解说,“不适合”在文中没有体现;C项是对词语的含义理解,使用这两个词语的目的是证明钱钟书注释的丰富性,而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没有体现;E项从文章的结构设题,全文是层递式写法,不是总分的形式。
【答案】(1)诗是主要的,评注是辅助的。(2)钱钟书的评注比宋诗还写得好。(3)①评赏的是古典诗歌中有生命力的还是没有生命力的。②不必把许多作家的作品都说成是好的,从而美化他们。(4)①钱钟书用小说、散文的笔法写论文,灵活生动。②钱钟书的序、评、注不经意地展览了自己的学问,是当今的学问首富。(5)AD。
【文段二】林语堂说过,他在中国是一个十足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者,所持的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而到了西方,又成了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大讲那东方文化的好来。过去对这样的话只能体会,缺少切实的感受,而现在竟也真的是颇有同感——给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们讲中国文学,禁不住就生出许多“民族自豪感”来。虽只是随便提些常识,却也要给他们讲解半天;要讲中国的许多哲学观念、生命意识、经验思想、艺术感受、认识方法等等,更是动辄追溯两千多年,让他们感叹不已。尤其费解的是,在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认识上,他们几乎无法理解那种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一首小诗就让他们迷惑不解:怎见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又何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们只会觉得中国人的感情如此麻烦,喝酒便喝酒,高兴便高兴,怎么会又问天又问地,生出如许烦忧愁闷?
有历史和没有历史,历史长和历史短就是不一样。给他们讲中国当代的历史小说,首先要追溯到我们古代的历史小说,讲一点小说中的历史传统和传统小说中的历史观。原本只想略略提及,不想却又生出许多枝节。就说《水浒传》开篇的那首词,过去读书时都是偷懒略过去的,这次一读却让自己大吃一惊。这小说家虽属“非专业”词人,却也作得这般好词。给金发碧眼的孩子们解释一番“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让他们体味“书林隐处”的“几多俊逸儒流”,感验诗人面对历史发出的追念感慨,那感觉真是得意洋洋。
和西方的诗人相比,中国的诗人便是诗哲,任何一个都称得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们在消逝的滚滚长河与想像的虚白中追忆往昔的英雄豪杰,体味世事沧桑,感慨自己曾惊讶先人“求鱼缘木”,而自己竟又若“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这种心境,不免让人感叹盈泪!我对学生们说,中国人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们永远是深邃的生命本体论者,他们从历史的追问起,以人生的认识终,出儒入道,乃真历史主义者也,否则那追寻的扣问,那上下的求索有何意义?而西方的诗人中,能够有这样的人生感受方式的,真是凤毛麟角。过去读欧洲诗人如拜伦、雪莱、普希金时的那种景仰之情现在几乎荡然无存了。便是那位曾隐居海德堡的诗哲荷尔德林,虽能够与中国的诗哲比肩而立,但在时间上也晚了不少辈分。想到这些,便不免有些得意。
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虽说人家的“历史短”,可看人家明净如洗的天空、绵延不绝的森林、如画的乡村、高度现代化又不失传统神韵的城市,再看人家的教育程度、道德素质,又不免常常使我这自豪的民族主义者无言以对。某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句颇为幽默、堪称“经典”的解嘲之语,便与德国友人开起玩笑来。那句话是王朔小说中的“文痞”与外国人逗乐时说的:“有什么呀,不就才过了两百年好日子吗。我们都文明四千年了,都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了!”捧腹大笑一番,直到眼里噙了泪才作罢。不久,打开电脑在网上搜寻国内新闻,看到一条“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夏商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确切历史纪年又前推1 200年”的新闻,遂告知德国友人,说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已经不止四千年了,现在已经是五千二百年了。谁知他们竟也来得快,幽了我一默,说:“那你们就更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啦!”让我翻了白眼,不知如何回对。(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林语堂处身不同文明环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方式也不同;作者在经历国外教学生活之后,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B.《水浒传》开篇词作表达了《水浒传》作者对历史的追念感怀,显示出中国诗歌常有的厚重历史感,作者对此感到吃惊。C.作者认为,在感受人生的方式上,对比西方其他诗人,荷尔德林和中国诗哲相通之处更多,只是他生活的时代相对要晚得多。D.最后一段文字中,作者补充说明国内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意在鼓励国人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发扬文明传统,创造新的文明高度。E.作者以中西文学比较发端,于中西文明比较处落脚;又借解嘲之语勾勒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实际状态,含蓄地提出了自己的反省与思考。(2)①第一段中,“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是指。
②第三段中,“诗人中的诗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说,“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如何理解作者的“免不了尴尬与羞愧”?(4)结合全文意思,如何理解文章标题“文明得‘不好意思’”? 【分析】文章的标题的作用有:统领全文的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材料的选择使用,提示文章的中心、表达全文的主要内容等。对文章的分析可以从对文章的标题入手分析列举的问题,从标题处分析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林语堂在不同地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特别地写在西方感到的“民族自豪感”,又用西方人对传统文化的不理解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感伤和玄奥”。第二段写历史的不同体现的文化传统的不同,以《水浒传》的开篇词作例子,写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第三段写中国诗人的特点,对生命本体论者,上下求索;第四段写面对现实生活时的尴尬和羞愧;第五段用举例的方法写中国文明的前推1 200年,提出人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或文明。第一题是考查对文章的理解。A项写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的理解,符合第一段和全篇的文意,正确。B项理解《水浒传》开篇的诗词体现的思想,作者对此感到“大吃一惊”的原因是“非专业”词人所写内容的优美,正确。C项写“荷尔德林”在诗哲方面的时间比较晚,正确。D项是对文章的理性理解,可以看出有民族的自豪感,但选项故意拔高了作者的思想。E项从文章的结构角度入手,分析文章结构的特点,正确。第二题写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通过分析段意可以感知作者的思想观点。第三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可以从文章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观点理解答案。第四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要对文章的内容深刻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答案】(1)D(2)①中国人把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与对日常生活的把握以及对天地一类永恒
事物的思考紧紧联系在一起,体味到个体生命的伤感,情感细腻而又有一些不可捉摸(或中国人把有限的人生与无限深远的生命历史联系,由此而产生一种感伤的情绪),情感细腻而又有一些不可捉摸。②诗人中对历史有深刻追问、对人生有深入体验和认识的大智慧者(或哲学家)。(3)这是面对西方发达的现代文明时作者内心的一种感受。和中国相比较,西方历史短,但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整体水平却比中国高;对照中国自己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国实际上是丧失了过去的优势,变得落后了。因此在这种情境中作者会“免不了尴尬与羞愧”。(4)“文明得‘不好意思’”,在文章中包含有三层意思:①自得,表达的是作者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崇敬与赞叹;②自责(自嘲),表达的是作者对中国现实文明状态的尴尬与羞愧;③自省(自励),在现实与历史的融合中的反省与思考,期望中国文明在将来的振奋与发展。
【文段四】现在,我们来谈谈京剧的明天。京剧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有。但是京剧又如同一个人一样,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它也有一个高
潮、低潮,盛兴、衰落,它也要分阶段。比如说唐诗,京剧跟唐诗在很多方面相像,盛唐时候唐诗代表者有李白、杜甫,后来人称“大李杜”。到了晚唐的时候,唐诗的代表者有李商隐、杜牧,后
来人称“小李杜”。不是说李商隐、杜牧个人的才华就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写作的那个时代是在晚唐,而不是像李白、杜甫他们生活写作于盛唐,所以李商隐、杜牧的诗作委婉细
腻,或许还有一些雕琢,是晚唐时代的唐诗,总体成就不如盛唐。我们回到京剧上来,梅兰芳是京剧什么阶段的代表人物呢?显然是盛唐阶段。当然,京剧盛唐阶段的佼佼者,不止他一位了。他自成一派的“梅派”唱腔具有醇厚流丽的特点。他精通音律,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还编创了大量新颖的、独具个性的唱腔,这些唱腔多年来深受欢迎,广为流
传。他一生排演、创作过大约400出大小剧目,其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奇双会》等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是一位难得的戏曲演员,卓绝的京剧大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京剧也因他走向了世界。虽然梅兰芳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他的艺术是活着的。梅兰芳之后这四十多年间,经过“文革”、经过什么等等,现在进入21世纪了,那么不妨说京剧的盛唐阶段过去了,但是京剧还会有新的高潮,还会出现佼佼者。京剧的“小
李杜”是谁呢?会有人出来的。这部分人也是重要的,他们将承前启后,以后京剧的宋词时代也会到来的。现在我们应该抓紧目前这段时间,做几件什么事呢?我粗疏想来有四件。一要抓紧对京剧文化的总结。当年辅佐梅兰芳的有一位著名的编剧、戏曲理论家叫齐如山,他把京剧的原则总结成四句话:“第一句有声必歌,京剧舞台上有声音就是歌唱;第二句无动不舞,没有一个动作不是舞蹈;第三句不许写实;第四句不许真器物、真东西上台,喝酒你不能拿真的酒壶酒杯上台,吃饭不能拿真的筷子、盘子、饭碗真吃、真喝。”这四句话很精辟。那么京剧又发展了有半个世纪了,是
不是应该把京剧艺术的规律用文字配合着图像做更加精辟的总结和升华呢?是应该的。第二,应该把京剧文化跟其他的一些东方文化结合起来总结。其他是什么呢?绘画、围棋、中医等等,这都是东方文化的不同的范畴。先是分别找专家总结这些范畴,然后互相打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等于资产重组。我们做大、做好,把中国东方文化做大做好,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我们就会更有信心了。第三,有了这个东西,资产重组以后,跟西方文化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真知。第四,以这种真知再返回来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文化实践,这样的东西就是活的东西,是有效的东西。
如果上面说的四项工作都能做得很到位的话,那么京剧的命运应该说是很美好的。回顾京剧一百多年来行进的轨迹,总结梅兰芳先生为京剧艺术所作的重大贡献,对于今后京剧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有所启示。并且,我们也相信,京剧的振兴将在21世纪完成。
(1)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______角之外,还有生、净和______。(2分)(2)作者说京剧和唐诗“很多方面相像”主要是由于(3分)A.它们都有委婉细腻,节奏铿锵,琅琅上口的特点。B.它们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相同的艺术手法。
C.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因而相映成辉。D.它们的发展同样受到时代的影响而有高低兴衰。
(3)齐如山所说的第三第四句话说出了京剧表演中______和______的关系。(2分)(4)这篇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______,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4分)(5)作者认为当前有四件事要抓紧做。请你联系文意,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4分)如: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普及京剧知识。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梅兰芳的认识。(4分)【答案】(1)旦 丑(2)D(3)虚 实(或:生活 艺术)(4)关于如何振兴京剧 口语化(5)写出一条建议得2分,写出两条得4分(6)要点:代表作品、作品数量、表演体系、贡献等。(写出一点给1分)
第五篇: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五讲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必考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命题预测:
1、从近两年看,在对文本情感情趣、思想价值、态度观点的评价中,目前的试题还多从让考生在诗歌文本中指认的层面设题,即以某个句子或整首诗表达出 了什么样的心情,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是否赞同前人的评价等为设题形式。如 “这首诗写到了‘伤心’,诗人什么伤心”,这种试题的答案,一般是指认性、单一性的。考生从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去挖掘,去认同,就可依诗歌内容作答。
2、但是,诗歌鉴赏考查也有将思想感情态度等的评价,引向思想的多维度、意趣性价值的多向度、意象主旨的多义性、情感内涵的不定性等方面,这样的题更能体现考生对诗歌文本的个性解读与鉴赏。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到语文教学领域的今天,开放试题能鼓励探究创新,不以定向的大一统标准束缚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就允许见仁见智。如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一题,参考答案的说明: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答成“作者态度是‘厚于竹而薄于石’的”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技巧透视
1、加强古诗鉴赏基础知识的储备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的。诗歌鉴赏是一个从形式到思想内容的过程,真正了解了形式美的内涵,方能探知思想内容的要旨和观点态度的正误。为此,平时应注重积累,多阅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水平;了解古代诗歌产生的重要年代的一些基本社会特征;还要了解重要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艺术风格。
2、掌握古诗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常用术语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
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
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
慨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慨叹理想不为人知的痛苦 思乡怀人:写羁旅愁思的写思念亲友的写边关思乡的写闺中怀人的 离情别绪:写依依不舍的写情深意长勉励的坦陈心志告白的
山水之情:或明丽,或壮阔,或细腻,等等,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伤春悲秋:美好光阴的逝去,往往让人想到人生短暂,浮生若梦
怀才不遇:古代诗人多为饱学之士,他们想建功立业,但能平步青云者却寥寥无几,大多数还是布衣疏食,老死林下,因此有怀才不遇的满腹牢骚。
隐逸之趣:一些不容于朝廷的诗人,多归隐江湖有的是真的淡泊宁静,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意趣;有的放达;也有的“身在泉林,心存魏阙”
吊古伤今: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往往借咏叹古人之事而得到抒发。
3、掌握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基本方法
(1)从诗题入手。诗题就是诗歌的眼睛,往往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抓关键词。关键词句,尤其是抒情议论性文字往往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
(3)整体把握诗意。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的。古诗讲究“起、承、转、合”,前面几句往往是为表情达意蓄势,最后的诗句才是诗人要表达的主旨。
(4)从现象到本质。诗歌的特点之一是委婉含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言在此意在彼,一种是用语含蓄隐晦。要读懂前一种诗歌,需要对相关的人事背景有所了解;要读懂后一种诗歌,注意全局把握整首诗的意旨。
(5)发挥想象和联想。创作诗歌需要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也离不开联想与想象。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为读者留下了相当大的联想和想象空间。透过一些关键字词,读者可以联系诗人本身,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等,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由己推人,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6)从背景出发。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联系背景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一定要重视诗词后所附的有关注释,这些注释,一般是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经过、背景,往往能帮助考生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主题。
(7)从典故解读入手。典故都有出处,因文人墨客的长期使用而具有固定的思想内涵。如能从典故出发,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8)了解诗歌的题材类型。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叮咛、赞颂对方;
送别诗
诉说惜别之情;
叙述别后思念
对古代人、事的凭吊;
缅怀先贤、追慕古人;
咏史诗、怀古诗
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
倾诉生不逢时的感慨;
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边塞诗
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
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表现思乡思亲之情
羁旅诗
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
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思乡诗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情感
闺怨诗
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情感
问答模式 提问方式:
①试分析这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
②诗人写到了某个意思,说说这个意思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③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什么的,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的,你同意哪种看法? ④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第三步,紧扣观点,前后呼应,思路清晰 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唐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问:诗歌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步骤一)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步骤二)诗人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感受到唐朝的萧条衰败,(步骤三)因唐王朝的衰败而生出一片伤心之情。
例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问:这首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叹?
答:表达了人格高洁却无人赏识的人生感叹。“玉盘”即是白牡丹,它的“承露冷”“无人看”与人人“争赏”的“街西紫牡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诗题中特别点出是“裴给事宅”的“白牡丹”,这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裴给事人格高洁而无人赏识的人生感叹。
例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问:有人说本词是“咏梅之作”,请简要说明自己鉴赏后的见解。
1、是咏梅之作。词题是“梅”,词的内容或直接或间接写梅。上阙第一句是交代梅开之“时”,第二句写梅与“天淡”、“云来去”相融相洽。下阙虽写情,也是因见梅而生情。
2、是怀人之作。上阙写梅,写得极美,即下片中说的“胜绝”,这“胜绝”之景是为写人情而设,写“胜绝”是为了写“愁绝”,起反衬作用,表达深切的怀人之情。
例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问: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答:这幅图表现了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
练习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
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这幅图表现了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
练习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
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兵败十年未能还家,甚至连还家的梦都未曾有过,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自己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练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在谢朓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也流露出了 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 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
2、“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诗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可是一再地受到压抑,于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又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因此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的壮丽景象,“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以解脱心中的郁闷。
练习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比喻。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①通过用典和比喻暗示奸邪为非作歹,暗示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②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长安不见”忧贤者不得任用,报国无门,表达了一腔忧国忧君忧民之情。
练习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练习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