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论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我认为要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还是首先必需掌握沟通风格的技术,如何改善消极的沟通风格,培养积极、健康的沟通风格,一直是各位研究者和全社广大人员关注的问题。我们书本上所说的“反馈”与“自我表露”就是两种改善沟通风格的重要策略,从具体方法和技术层次而言,这二者又是改善沟通风格的有效技术。我想反馈与自我表露的交互使用,可产生一种深层的复合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周围每个人都是自我的“ 镜像反应 ” ,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人际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其自我评价具有如下特征:较少谈论自己的成就,更乐意谈论别人的成就;既能从容地接受批评,也能谦虚地接纳表扬;在工作成就上,具有辩证的归因观,既能把成就归于个人,也能归于周围环境,如领导和同事;能以平等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避免对人抱有成见或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能坦言“ 我不知道 ” 或 “我错了 ” 等等。如果一个人很少给周围同事表露个人信息,就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也就很难有机会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应。
要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还是要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自我表露。那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自我表露呢? 就反馈而言,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反馈的目标应指向外部事件或行为而非具体的人,即“对事不对人 ”。(2)反馈方式应属描述性而非评价性。描述性反映既客观又富有诚意,评价性反馈则有很强的主观判断性,容易夹带个人偏见或刻板印象。假如你不赞同某个人穿淡蓝色的新外套,评价性反馈通常是, 你怎么能穿这样的颜色!” 这类反应容易伤害对方自尊。描述性反馈是, 我个人认为,深蓝色大概更能体现职业女性的气质。” 这样容易为对方所接受。(3)反馈的主旨应是信息共享而非训导他人。用平等的、经验分享的口气来反馈信息,容易为人接受;而指手划脚式的训导口气 ,则给人以不平等的感觉。如果采取坦露自己过去遇到类似问题时的感受和做法供对方参考和决定,这样会促进彼此的合作关系。(4)反馈的信息量不宜过大,应以别人能接受为准。应根据别人特点和工作性质,有主次、分阶段地提出若干意见,使其既感到压力,又能看到希望。(5)反馈应迅速而适宜。迅速的反馈能使对方及时改正错误,起到强化作用。同时,反馈也应分时间和场合,倘若当众指出一位自尊心很强的人的缺点,便是不适宜反馈;相反,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进行个别反馈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反馈时应注意运用转述和知觉检查技巧: 转述,即用自己的话把对方的言语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加以反馈,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语义, 也有助于对方有机会剖析自我,重新组合那些零碎的语句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知觉检查,即个体把对方的非言语(如表情、姿态、服饰等)和副言语(如声调、节奏等)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反馈给对
方。
就自我表露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表露不应用作获取同情或者向他人宣泄消极情绪的手段,而是寻求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人们更可能对自己相似的人进行自我表露,也更倾向于喜欢自我表露的伙伴。随着我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良好的人际关系便
在相互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所以,自我表露是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2)自我表露应是彼此开放,双向共享。在交流中,如果只有一方表露个人信息,是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不容否认,自我表露会冒一定风险。假如你呈现了个人的观点、意见和感受,无意中可能授人以柄或受人攻击。然而,如果所有成员能相互坦露个人信息,大家共同承担人际风险,便会营造出信任、安全的人际气氛,就能增强彼此信任和尊重,就能实现有效的沟通。(3)自我表露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真正开放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磨炼,并非一蹴而就。如果见面不久,便向他人坦露自己,对方便很可能怀疑沟通者的动机。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表露与人际关系的融合度存在正相关,即随着人际关系由浅入深,双方共同心理领域将逐步扩大,个体的自我表露水平也越来越高。人际沟通一般经过注意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个体的自我暴露程度也应按照人际沟通的发展阶段逐步加深。因此在人际沟通中,个体应富有耐心,注意洞察他人的言语与非言语反应,了解对方对自己的接纳水平,据此把握自我表露的快慢节奏。当然,在沟通中,必须有人先行一步来承担风险。例如一个组织要创建一种开放性气氛,总裁或管理者应首先进行自我表露,打开沟通大门,员工也会随后自我表露,人际开放度便愈来愈大,凝聚力也自然越来越强。
当然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还是很多的如:传递、情感、认识等,本人认为以上谈论的两点也是重点还望各位老师、同学多多指点。
参考文献:
[1] 辛扶瑶.浅谈沟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科技信息[J],2007(01)
[2] 王培才.浅议沟通方式对沟通质量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34)
[3] 程志超,张敏.基于知识的沟通方式有效性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02)
第二篇: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内容摘要
良好的沟通可以激励人,鼓舞人的士气 ;可以增强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忠诚,使成员感受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从而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所以,沟通不仅仅是为了保证组织内部信息流动的畅通,也是为了体现对组织成员意见的重视和尊重。可以启开人的心扉,拨亮心灵上的明灯,可以打动一个人的心,激发人的热情,使内心世界得到升华;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增强团队凝聚力。沟通得好,可以挽救一个人,沟通不好,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关键词
沟通
有效沟通
信息传递
途径
1什么是沟通
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从而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是双向的,有效的沟通不仅包括将自己所讲的话、所希望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向对方进行传递,而且也包括准确无误地聆听和理解对方所做的反馈或所表达的意见。良好的沟通不仅意味着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进行适当的表述,使别人明白,而且还要深入人心,促使听者全神贯注。
2沟通的作用
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
不重视沟通,这是很多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尤其是在中国企业中。企业管理人员,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受儒家文化的等级观念影响太深,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能有太多的平等,没有必要告之被管理者做事的理由。没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下属员工,不知道做事的意义,也不明白做事的价值,因而做事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高,创造性也就无法发挥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所以他也就不敢在做事的方式上进行创新,做事墨守陈规,按习惯行事,必然效益低下。
沟通是启发下属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主管与下属经常就下属所承担的工作,以及他的工作与整个企业发展的联系进行沟通,下属员工就会受到鼓舞,就会使他感觉到自己受到的尊重和他工作本身的价值。只有通过沟通,主管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下属员工的工作进展、工作难题,1 并及时为下属工作中的难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可有助于他的工作按照要求,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进而保证整个单位、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协调进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的沟通是提高企业组织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管理沟通规范化,也就是通过把一种高效、科学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作为一种管理人员的具体管理行为规范确立下来,让每个管理人员都遵照执行。
3造成有效沟通的障碍
一般来说,沟通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表达不清楚
具体表现在:第一管理者在沟通过程中不分对象,语言晦涩难懂,让人不知所云;第二管理者在沟通中措辞不当,中心思想表达不清楚,思想表达不严密,让人产生误解。由于表达不清楚,管理者往往需要花许多时间与精力去解释和纠正。
3.2缺乏尊重
管理人员在沟通中不专心、不耐心、态度不友善、不真诚或总是以领导者自居等是对沟通对象缺乏尊重的表现,这些做法往往容易引起沟通对象对管理者的对抗情绪,增加沟通难度。
3.3顾虑太多
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管理者与平级或与上级沟通的时候。沟通时,管理者往往会生出许多顾虑,如沟通对象会不会生气、自己会不会挨批评、沟通对象会不会对自己有看法等。在这样的重重顾虑中,往往导致信息被粉饰后才传递,或者本应平级间沟通的信息有意推给上级,或者干脆将信息故意搁置起来不传递出去。
3.4关系不清。
管理人员没有搞清自己的职权关系,职能关系和协作关系,对传递什么信息、给谁传递、什么时间传递、采用什么方式传递等含糊不清,导致该收到的信息被漏掉了,2 该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的信息被延误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4提高沟通效果的途径
沟通涉及到两个重要方面:即信息的传递方和信息的接受方。这两方在沟通中是互动的。传递方要力求充分而清楚地表达意思,使接受方比较容易地理解传递方的真义;接受方要当好听众,认真地倾听,准确和完整地理解传递方的真义。了解别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两个要素。只有实现传递方和接受方的双向沟通,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提高沟通效果可以从以下一些途径着手:
4.1以“诚”相待
要有与人为善,与人为友的、以“诚”相待。要有与人为善,与人为友的胸怀和心态。
4.2保持平等地位
避免居高临下,不要以教训人的口气,不要一句话就将人家“噎”住。
4.3要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并不是以牺牲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的要求)。
4.4要信任对方
即使你对对方有不太好的印象和意见,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与下属进行沟通。
4.5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
通常,一开始不要直奔主题,以免把气氛弄僵,而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要根据当时下属的表情、情绪反应及其它有关信息先把气氛调动起来后,然后由外围逐渐引向主题,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慢慢展开。整个沟通要体现人性化。
3 4.6积极倾听
团队成员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意见,因为没有一种思维方式天生就比其他的好,具有建设性的歧异观点是科学决策的源泉,创新也要求有多种思想的交叉培育。倾听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搜寻,而单纯的听则是被动的。在倾听时,信息接收者和发送者都在思考。
人们在说话或陈述意见时,要求别人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话,要求被别人所理解,要求他们的思想和见解得到尊重。因此,当别人陈述其观点时,切忌中途打断他们的话,避免使别人处于防范心理状态。
4.7会“说话”,好话要“说好”
所谓会“说话”,是指会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谓“恰当”,就是恰到好处,说出来后对方愿意听,且容易接受。不会说话的人,好话也会把它说砸了。
例
1、有一个人请4个朋友来他家吃饭。可是到了时间先后只来了3个人,东道主很急,就自言自语地说:“他怎么还不来?真是该来的不来。”这时已来的3人中的一个就多心了,心想:“主人说该来的不来?!这么说我们是不该来的喽。”此人觉得没有意思,就找个借口走了。当主人发现走了一个人时又说:“他不该走啊!真是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在场的2人中又一个人在想:“主人说不该走的走了,这么 说该走的是我们了。” 因此,这个人也找个机会走了。当主人发现第2个人也走了就生气地说:”我也没有说他呀!"剩下的一个人一听就想:“那就是说我的喽?”结果一赌气也走了。
4.8注意不要说人家“不愿意”听的话
常言道,“不要守着矮子讲矮话”(即不要哪一壶不开提哪一壶)。
例 2:对方的妻子很胖,人家很忌讳别人说她胖。如果你说:“你长得好胖啊!”(不会 说话)。而应该说:好“福态”。对方的老公长得很瘦,如果你说:“你怎么瘦成这个样?”,或“你怎么越来越瘦了”?(不会说话)。如果要说的话,应该说:“你变得越来越‘精干’了”。
例 3:主管检查下属工作时,不应说:“你的进度怎么这样慢?”(不会说话)。而应该 说:“进度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如果有问题,我们商量一下如何解决好吗?”
例
4、主管对下属的工作可能有意见,对下属说:“不知你成天在干啥?”这个员工听了 后感到很难受,说:“工作是你安排的,我每个星期给你发工作日志,你还不知道我在干啥?”应该说,“我对你的
4 工作了解得不细,能否请你再给我讲一讲”。
例
5、老师傅对新员工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清!”(以后,这个员工再也不敢 轻易找他问问题了)。
4.9会赞美,但不要过分
沟通时,适时、适当地提一提对方的优点、成绩和特长,将有助于调动对方沟通的情绪。但如果赞美过分或失实,则会适得其反,对方认为你虚心假意,不真诚。有一个年青人给恩格思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恩格思是当代无与伦比的伟大的导师和思想家,是马克思再世。恩格思感到反感,说,我不是伟大的导师和思想家,我是恩格思。
4.10会表扬
表扬人时要注意场合,否则会适得其反。有些事情可以当众表扬,有些事情只能个别表扬。表扬要坚持实事求事的态度。
4.11会批评
批评人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使人心悦诚服。批评要注意时间和场合,通常不宜当着别人的面或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某个人,更不宜当着别人的面或者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时批评一个人和表扬一个人。批评人要依据事实,不要想当然。在批评的同时,也要提出帮助改进的方法,使被批评的人得以改正,使其恢复自尊和重建信心。在批评一个人时,可以先说别人的几个优点,再说别人的一个缺点。另外再找个时间,再说别人的两个优点,再讲别人的一个缺点。最好不要一下子把人家的缺点全抖出来,这样效果不好。在具体做的时候,不一定这样机械,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总结
总之,要达到高效的沟通,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培养T型结构素质(即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思路要清晰,态度要诚恳,特别是应急思维要强,以便及时调整沟通策略。参考文献:
1、[美]郎.路德洛,《有效的管理》,1998年4月
2、张立伟,《MBA教程案例系列--管理沟通案例》,1996年1月
5
3、[美]玛丽.蒙特,《管理沟通指南--有效商务协作与交谈》,2000年7月
4、[美]唐.库什曼,《人际沟通论》,1993年
5、王 磊主编,《管理沟通》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6、宝利嘉 著,《500中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7、吴照云 编,《管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月第4版
8、王敏 郭丽华著,《现代企业管理手册》,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9、苏东水 主编,《管理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6
第三篇: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途径分析
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途径分析
摘要: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和学习能力的竞争。因此,如何解决培训投入与产出的不协调性问题是非常迫切的,解决的答案只能在提高培训的效果上下功夫。培训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尽管我国企业培训活动发展迅速,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培训的作用与效果饱受争议。从目前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培训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重视程度 培训工作 效果 有效途径 主要内容:
一、培训的方向性定位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员工的能力和员工的态度。我们不妨在制定员工培训策略时,除必要的技能培训外(提高员工的能力),将企业核心的价值观、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内涵的培训纳入培训体系,同时也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培训管理系统中,这样,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的同时端正员工的态度,这样才可能避免企业成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学校。
二、目前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工作不被重视。
企业领导层不重视。认为培训是得不偿失,一方面培训需要花费资金,但又不能马上产生效益;另一方面人力培训周期相对比较长,少则一天,多则二、三个月甚至更长。最担心的是培训后的人才又可能“跳槽”。
用人部门不重视。
HR 部门不重视。.J;M, r% v/ s4 f+ h: x/ J2 p 受训者不重视。
(二)、培训工作体系不完善。
企业对培训工作要求不高。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或者是负责培训的人不专业或对业务不熟悉。虽然很多企业依据ISO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了培训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做培训需求分析,计划也是随时尚而定的,看别人培训什么,临时征求老板和部门经理的意见而确定。至于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培训的师资等都是依赖培训公司。培训的事前、中、后评估也仅仅是凭感觉的非正式评估。各部门各管理阶层在培训各环节中担负的责任和任务不明确。受训人员返回工作岗位后也没有做后续的跟踪评估或跟踪评估不到位。有关企业的培训体系,除了培训制度和相关表单外,其他工作都是凭感觉,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培训体系不健全或者是根本就没有。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工作不配套。
一般我们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为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这六大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以培训与开发为例,企业要制定培训规划,就需要有人力资源规划阶段的人员配备、补充、晋升计划以及职务说明书等资料,需要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企业发展目标,需要招聘人员时留给企业的个人背景资料;需要结合受训人员的绩效和薪酬情况这样才能制定出精密详细、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才能更加稳定与受训人员的劳动关系。培训要想精准合理就需要有以上相关大量的资料做支撑。然而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更,人员的交替等原因导致相应资料没有整理、收集或遗失。如需要一个人的职务说明书,找到发现是几年前的没有修改。人力资源规划专员没有提供人员补充、晋升计划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培训需求的分析准确性。
(四)、培训选择的方法、内容、时间等不恰当。
目前大多数企业员工培训偏重于课堂教学,培训时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培训缺乏双方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与案例式培训、角色扮演培训、工作轮换培训的效果相差甚远。而且培训的模式多局限于“培训师讲、学员听、考试测”的三段“填鸭式”的讲授模式。培训方法单一,学员感觉枯燥无味。再次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态度培训,有的企业只注重技能培训,对企业文化的传承、组织习惯的培养却涉及很少。在培训时间选择上,有的培训选择在晚上、有的选择在周五,而与受训人员的工作、生活习惯相冲突,引起受训人员的反感。
(五)、培训效果缺乏跟踪和评估
受训者培训返回岗位后将学习的成果转化成实际工作的业绩,需要上级的支持,同事的沟通与配合,有的还需要资金、设备和相关的政策。如果相关部门领导的跟踪落实培训效果就没有办法显现。大多数企业组织的培训也只注重培训现场时的反应评估和学习评估,而对返回岗位后对其行为的变化没有跟踪也不知道由谁去跟踪。对培训后的对工作产生的整体效果更是没有统计分析。培训有效果却让企业领导层、用人部门、受训者都“看不到”。
三、提高企业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世界上大多数优秀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训史,都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根据统计,美国企业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约300亿美元,约占雇员平均工资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开办了管理学院。而我国各类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 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据有关部门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 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 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鉴于这种情况,我国的企业决策者必须树立人是企业所拥有最宝贵的资源这一观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的培训,依据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这一工作。转变观
念,强化员工培训在企业的基础地位,树立抓生产必须抓培训,生产和培训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树立设备、管理的投入和培训的投入并重的、并不断增加员工培训有形投入的观念。通过培训这一有效手段,使员工认知企业的理念,进而达
成共同的企业文化、理想,并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
(二)、强化各级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人力资源部门,而是取决于包括企业领导者在内的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其中与各级管理者的关系最大。因此,企业应强化从企业领导者到一线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提高管理层的人力资源意识并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使得各级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人才的价值及其能力发挥过程中自己的责任,明白自身在培训活动各个环节中担当的任务和角色是什么。使每个人都认识到培训是一种待遇而不是一种负担或权利。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也只有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用人部门的配合、员工的响应。才会流畅顺利。企业管理者也应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是企业的一项经常性投资。培训不仅帮助员工提升知识和技能,还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培养组织习惯、为企业培养一流人才和团队的重要手段。
(三)、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计划 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前提。培训需求就是判断组织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按培训需求的层次可分为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按培训对象可分为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按培训需求的阶段可分为目前培训需求分析和未来培训需求分析。一般来讲,培训需求就是通过工作职位分解法、任务分解法、错误分析法、成效评价法、问卷调查法、座谈法等手段发现实际工作与理想工作之间的差距,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员工的知识、态度、技能与问题产生的联系及影响大小,找出关键因素,从而发现潜在的培训需求。
(四)培训部门将发现的培训需求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组织过程的性质、人员的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文化特点,按不同岗位、不同学历、不同技能的要求
安排培训内容、确定受训的对象,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在制定和实施培训时还应注意:要结合企业的培训资源和经费预算在各项目做好平衡;处理好生产与培训之间关系、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之间的衔接、员工的需求与师资来源之间的平衡。
(四)、选择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
培训的方式方法是实现培训计划各个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满足需求、传递知识的桥梁。培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课堂教学、现场培训、学徒培训、决策模拟训练、脱产培训、自学、角色扮演培训、分散式讨论等等。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实现预期目标,培训活动应根据企业资源配置的情况,正确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提高销售人员的技巧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培训。对一般人员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新进学生可以采用学徒培训。对企业文化和组织习惯可以采用集中的培训方式等等。究竟采用何种培训方式应根据培训的目的、目标、对象、内容和培训经费以及其他条件来决定。总之,不要用传统的观念觉得任何培训都应集中到课堂才算培训。但是每个培训都应使用相应的工作任务表和培训指南。以便及时跟踪培训进度和效果。
(五)、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
培训评估就是对员工培训活动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培训工作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员工的复杂性以及培训效果的滞后性,想客观、科学评价一个培训项目的效果非常困难。许多企业往往也就忽略了这个环节。殊不知,这是扩大培训成果的重要环节,它为下一轮培训提供改进的参考和依据。通过评估和检查,还能直接发现受训人员返岗后的想法和对工作的要求,比如有的受到培训的启发想改进生产工艺,工作方法;有的培训后遇到培训时与实际工作中的矛盾;有的需要购买设备或应用新的软件等等。只有及时沟通才能及时解决,激发受训人员能力的发挥。培训的评估也不仅仅是对受训人员事后的检查和打分。评估意义的体现来自于对培训过程的全程评估。是可以随时进行的,如事前评估、培训中的评估。这种评估可以及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及时的评
估还能增强一些培训的效果。比如对受训人员的反应评估、学习评估,可以促进受训人员的自觉性;行为评估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参考;结果评估让企业看到了培训后的直接效益。通过全方位的评估和检查,才能使培训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化工管理》2009年第12期 作者:司中向 人力资源网
山东企业培训考试中心 《企业管理培训案例全书》 《培训管理》
第四篇:论提高中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论提高中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蒲江县寿安中学邓龙章
蒲江县敦厚学校徐林霞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和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个人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而作为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其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其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同时自信心对全面提高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学习的持久性,发挥学习的创造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中学生的自信水平,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在阐述自信心含义,分析影响中学生自信心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学生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自信心,含义,因素,途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发学生潜力的实践中,尽管人们认识到中学生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多方面综合水平,包括政治素质、知识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相比而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其中的自信心,则是心理素质的核心。自信心能激励一个人下决心克服困难,成为强者。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清楚自信心的含义,这样才能在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的过程中,做到概念清晰,目标明确。
一、自信心的基本含义
自信心,简单的来说,就是指相信自己,用诗人但丁的话来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具体的说,自信心就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应当指出的是,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是统一的。一个不相信他人的人,是很难具备真正的自信心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只有把信己与信人统一起来,即你相信我,我信任你,从而相互支持、彼此协作,才能把各自的学习干好,并出色地完成集体的各种活动。
因此,自信心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1)自信认识。自信不应当是盲目的、而必须对孕育自信的主客观条件有清楚的认识和恰如其分的评估。(2)自信感受。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必然会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精力充沛,甚至干任何事情总能感受到一种有把握感、成功感。(3)自信行为。自信决不能纸上谈兵或画饼充饥,而必须付诸于行动、付诸于实践。
自信心也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拿中学生的学习来说,一个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他(她)首先要下定决心,即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达到目的的行动方法与方式,这是形成信心的前提。然后是要树立信心,即相信自己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最后是要持之以恒,即持续地相信自己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形成自信心的条件。这三个环节密切联系,互相交织,共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任何一个学生只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与力量把学习搞好,他就会积极努力地去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效果。这间接的就等于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自信心。而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并非由于他们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而往往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学习自信心,自信心也就不能重复,进而稳定的自信心也就无法形成。因此,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信心不断地重复并逐步稳定下来,方可形成认识、感受、行为三位一体的具有稳定品质或性格特征的自信心。
二、影响中学生自信心的主要因素
(一)自我感觉的影响。
自我感觉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目标的感受或信念。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有能力顺利进行和较好完成某一次活动,属于高自我感觉,反之,就是低自我感觉。有研究表明,自我感觉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富有自信心,能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而自我感觉差的学生则缺乏自信,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消极面对,甚至心灰意冷。
(二)学生心理的引导
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总会首先从心理上进行总结。如果成功时中学生把原因归结为内部的因素,如能力高,努力的结果,就会增强或保持自身的自信心;反之如果归结为 1
外部的因素,如任务难度低,运气好就不会增加其自信心;在失败时,如果中学生把原因归结为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不够或教学质量差就会保持原有的自信心;归结为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低或任务难度大就会降低自信心。因此,对学生心理的引导至关重要。而教师是中学生心理引导的重要因素。当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归因于学习努力时,其自信心就会提高;而当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归因于基础较差时,其自信心就会降低。
(三)外部环境的依赖性。
人们在对自己评价时,依赖性强的人倾向于依赖外在评价或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而独立性强者则倾向于凭借自我评价或内部感知线索为指导。有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卑感普遍比初中生强烈,合理的解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认知越来越受到外部对自己评价的影响,但外部的评价一般是很难使获得自身完全满意的,所以导致了随年级的增长,自信程度降低的现象。因此,在外部不可控制因素作用下,个体自信心的水平取决于自身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如果学生独立性比较强,他就会不受外界影响,始终保持进取的信念和强烈的自信心。相反,如果中学生依赖性强就容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难以建立起自己稳定的自信心。
三、提高中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1、要让学生获得成功,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青少年学生,几乎没有经历人生坎坷,生活磨砺,因此 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住挫折,从而导致其建立失败者的自我形象。因此,教师要设法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早期的经历中更多地体验成功,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即通过设立顺境,增加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积极美感,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增强其自我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构筑美好的自我形象,形成和发展其自信心。对于学生我通常以两种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一是对成绩较优秀的学生,要善于维持和保护他们原有的自信心,并不断为他们创设新的起点,使他们取得新的成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二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帮助他们制订周目标,即每周背一首古诗或者四句名言,读一篇名人故事,记忆三十个单词。这样目标订小一些学生稍加努力就能达到,从而使他们每周都能明显感受到进步,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学生成功体验的增加,其自信心相应地不断增强。通过自信心与成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周而复始,便形成良性循环,即:成功—自信心—成功—自信心„„。这样,必将激励他们为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奋勇前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每个人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除极少数学生智力发展有问题外,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和发展潜力;同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潜力也不尽平衡,都有某方面相对占优势的发展潜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在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其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学生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每天都充满自信,满怀希望愉快的学习,我采用了七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一书中的方法,要求学生将自己每一天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记录下来,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看到自己同样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认识和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我也让学生在每周一的班会课上在集体面前宣布这些获得成功的事件,并尽量联系家长,让家长一起分享子女的成功及时的给予鼓励,从而共同帮助孩子充分认识和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提高自信心的水平。
3、要及时调整学生期望值,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成功期望值。人们的天赋及后天条件存在差异,不能期望人人“杰出”,也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合理成功预期,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样可避免因期望值过高又难以实现而遭受心理挫折。青少年常常耐心不足,急于求成,教师在让学生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过脚踏实地的、点点滴滴的艰苦努力,甚至是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再美好的前景也是难以实现的。尤其对“差生”,要花大力所培养其耐心,消除其急躁情绪,正确对待进步中出现的多次“反复”或“倒退”,做好应付失败的心理准备。利用班主任的优势,我常常让学生写一些谈未来、谈理想的作文,并利用课余时间来批改,这样就大概了解了学生的成功期望值,然后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对其理想作出适当引导或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我始终
坚持朱熹的:“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的原则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成功期望值。
4、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古今中外,有很多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又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而终于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外部环境对其心理的引导也很重要。我利用青少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生动事例介绍给学生,例如世界冠军邓亚平曾因个矮、胳膊短、没发展前途被省队退回。杰克·韦尔奇患有口吃,在他成为通用的CEO之前卖过报纸卖过鞋。麦当劳的创始人——克洛曾经穷困潦倒到没有大衣、外套、手套的地步。2005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千手观音》的表演者全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榜样示范法,能使抽象理论人格化、形象化,运用得当就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当然除了列举成功的正面事例外,也可列举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自己打败了自己的反面事例,让学生认识“自信”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如美国总统尼克松因不自信制造了水门事件,而终拱手让出了本可继续稳坐的总统宝座。
5、要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表扬少批评。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地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师长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如果对他们的评价是肯定的,其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就好,成功的自信就强。因此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多肯定其所取得的成绩。例如学生回答问题要多给予赞赏即使是错误也不要急于说“错”而换种说法“你的答案我们再商讨,看看还能否更完善一些。”批改作业时我们是否可以用红笔仅仅划“√”,让刺眼的“╳”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最后不要忘了写上一些肯定的评语。千万勿用贬低、否定的话语,更不要责骂学生是“傻瓜”,“笨蛋”、“不可救药”,“没出息”这样将严重削弱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要难得糊涂,不要忘了有时糊涂也是一种教育。给学生一个深情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目光,一个掌声或说声“你能行”,都足以成为树立学生信心的动力源泉,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思想成就行动,行动铸造未来。
6、信任每一个学生。一个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学生,他们是难以养成自信心的。可以说,依赖心是自信心的敌人,因此,要树立自信心,就必须削弱甚至杜绝依赖心。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信任每一个学生,即相信他们都具有自治能力与自学能力,从而放手让学生作学校的主人、班级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甚至一切活动的主人。这样,自然就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充满自信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地胜利进取。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自觉而认真地贯彻学生主体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始终如一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应当承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也应自始至终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信任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因为我班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多同学都在校住宿,所以舍务管理成为帮助学生建立自治能力一部重头戏。我采取了小组值周制,即男舍和女舍每周各出一人,组成舍务管理小组,每天早上、中午检查宿舍的卫生、行李摆放和纪律,晚上检查熄灯后纪律和缺寝情况,每周评出男女最好舍一个,予以加分或上光荣榜的奖励,每月评出一个优秀小组予以加分或实物奖励。如此一来,学生的自治能力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信心相应地也增强了。
7、不要求全责备,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思想能让天堂变地狱,也能让地狱变成天堂”外在事物对人所产生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除了在于这事物本身外,更主要的是我们对它的看法。悲与喜仅仅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无论什么事都具有两面性,聪明的人往往偏重于积极的一面,而愚蠢人眼里仅仅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人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没有失败,没有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业。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愚蠢的人是把注意力盯在失败和缺点上,一再失败,而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教训。“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学着对自己仁慈一些,选择一个好心情,做自己伯乐,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及时激励自己。千万不要对失败、缺点耿耿于怀。
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唤醒心灵,启迪人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自信地走路。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只有学生觉得自己不再渺小,并且自信在他心中扎了根时,他们才能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并不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之九:《非智力因素利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于明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3、《中小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体系》之八:《竞争精神与抗挫折能力训练指导》,冯克诚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中小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体系》之十:《中小学生智力技能与非智力素质训练指导》,冯克诚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论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摘要: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高等数学的知识是其它很多学科的基础,因此学好高等数学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高等数学的质量。
关键字: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途径;
大学生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包含了很多与现代数学相关的思想、语言和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广大的数学老师,要认真结合课本内容,提高高等数学的质量。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的质量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以下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学习得来的,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能力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掌握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效率,要求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努力,下面就分别讨论学生和老师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分别应该做的努力。
1.老师方面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体,老师是一节课的领导者,并且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由老师来安排的,这就说明,老师对课堂教学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一名高等数学老师,我觉得一方面要合理的安排课堂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知道自己在一节课上应该讲授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讲究讲课的方式方法,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讲的知识。
比如说,在讲授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时,对于第一小节映射与函数就可以只安排一节课时间来讲解。因为映射与函数是同学们在高中就接触过的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就不必花很多的时间,一节课足矣。而对于第五章定积分时,对于第三节的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布积分法,是定积分很重要的相关方法,老师就一定要安排多的课时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在课后,还要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另外,在讲解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布积分法时,老师可以先讲解公式的深层含义及其重要作用,然后在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公式的应用。这样就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牢固掌握知识的应用场合,然后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2.学生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节课重要的参与者,学生要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同时要认真及时的和老师进行互动,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单方面的唱独角戏,对学生灌输课堂知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了,因为他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现如今,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掌握知识。
比如说,在讲授定积分的换元公式时,老师可以在没有讲授公式之前,在黑板上出一道题:“计算∫300cos5xsinxdx”,老师可以先要求学生用之前的方法进行解答,当同学们算出正确答案之后,老师在引入将新的方法——换元法引入到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会顿时觉得,采用换元法解答这个题目,非常的简单,于是老师在强调以下换元法的应用场合,最后让学生做适当的练习,并寻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就这么简单的讲授给了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的向老师提问,一定不要将疑问留到课后,或者根本就置之不理,那样子是不能学好高等数学的。学生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要积极的跟着老师转动,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所以说,老师要在课堂上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认真与学生合作,共同的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学习到知识,巩固课堂知识,同时拓宽知识面。
高等数学的学习是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是“死知识”,我们要学会学以致用,即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高等数学相关的竞赛,比如说大学生高等数学知识竞赛,大学生高等数学建模大赛等等。这些竞赛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与高等数学教材,它可以是来源于网络或者杂志等等,最好能够是高等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采取竞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战斗精神。在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中,学生可以是分小组的进行比赛,先是初赛,然后在决赛,同时学校要设置相关的奖励政策,用来激励学生以后更加努力的学习高等数学。比赛的评委老师一定要秉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对学生负责,把竞赛过程中表现真正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可以在平时的时候,老师对其进行重点培养,让其参加更多的国家级高等数学比赛等等。通过数学知识竞赛或者数学建模大赛的方式,学生就会自主的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资源,进行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老师也需要对学习兴趣浓厚、学习钻研精神强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辅导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高等数学的成绩,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学生的知识面也进一步拓宽了,这对于高等数学教学非常重要。2.学校可以要求老师成立高等数学教学小组,老师可以要求同学自主成立高等数学学习小组,通过全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高等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成绩。由老师组成的高等数学教学小组,可以针对提高课堂效率问题,丰富高等数学知识竞赛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出最适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多样的高等数学知识竞赛,并且要积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全体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由学生组成的高等数学学习小组,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找出最佳的解决办法。由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碰到小组无法解决的难题,就可以虚心向高等数学老师就请教,然后认真听老师讲解,同时理解记忆老师所讲授的解决办法,争取在下一次碰到同类问题时,可以自主的去解决。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除了课堂之外的,另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意义重大。
总而言之,高等数学教学任重而道远,也有很多很好的方法和规律可循。学好高等数学对各个院校的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发展好高等数学教学是必须的。作为一名高等数学教师,我们会矢志不渝的致力于高等数学的发展工作,在数学教师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希望每一位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够从思想上重视高等数学的学习,并从行动上落实高等数学的学习,努力学好高等数学这门基础课程,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小红,张富强,武海顺,张聪杰,李佐宜;AlN薄膜取向程度与实验参数间的函数关系[J];无机材料学报;2001年06期
[2]谭建豪;章兢;;基于正交规划的最优模锻工艺方案设计准则实验研究[J];锻压技术;2006年02期 [3]李渺;教育经费与高校招生数线性预测模型的建立[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尹柯,甘志华;随机选题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