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一单元复习课学案
复习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本单元20个“我会写”的字,27个“我会认” 的字及相关词语。
能力目标:复习、做题中,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知识点,联系上下文,再次品味
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目标:再次走进西部,感受西部的美好,激发热爱西部的情 感。
课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学案,鼓励学生高效完成自学部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
学案自学:
一、我会读写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
涩、摔跤、天涯、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热乎乎、一碧千里、翠
色欲流、襟飘带舞
提示:你觉得哪些字词容易混淆、难写、难记?提出来,让大家都留意。
二、我会背诵
1、背诵《草原》一文的1、2自然段。
2、背诵《白杨》一文中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
3、背诵本单元的日积月累。
提示:背诵的时候,千万别添字掉字奥。
三、我能理解
1、《草原》一文,按的顺序,描绘了图,图,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不仅美,更美。最后用诗句
“、”结束,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之情。
2、《丝绸之路》一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
是。
3、《白杨》一文中,爸爸的话写出的白杨的三个特点,分别
是:。
4、《白杨》一文中,写了爸爸次沉思。第一次是思,第二次是
思。
5、《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中,“”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困难和
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充分反映了建设者的精神。
总结:通过这几篇文章的学习,你在内容、写法上都什么收获?
四、我能延伸
西部印象(节选)
对我来说,西部印象是与荒凉、遥远、新奇和异域风情连在一起的。她是众山之巅、江河之源,是茫茫无边的黑色大戈壁、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但她也是丰润的绿洲、肥茵的大草原、淙淙的雪山泉水、悠扬婉转的牧歌。她是葡萄架下的笑声、旋转的裙子、飘舞的辫
子。她是油滋滋粘满孜然的羊肉串、大块白嫩嫩的手抓羊肉。西部是东西方文明的通道,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大陆桥。她是上古开通的丝绸之路,是络绎不绝的商队,是和平与
繁荣的使者,是驼背上诱人的香料与丝织物,是大车里精美的瓷器和工艺品,是艰难的长途
跋涉,是阳光下欢快的驼铃。西部曾有过极盛的繁荣,因而在古代,人们对她并没有遥远的感觉。节旄出塞是常使,立功异域为殊荣。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他
仗剑他国,白发飘零,游历和歌咏了祖国山水。五十年来的西部,是铺天的麦地,是无际的棉田;是井架,是运油车,是输油管;是原子基地,是发射架,是内地支边,是生产建设,是强大国防,是赫赫国威。眼下,西部就要发生一场更大的变化。她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奇
迹,21世纪的硕果。啊,西部,我无法预知你未来的笑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络绎不
绝:。长途跋
涉:。
2、认真读短文,找找哪些语句与下列中学到的课文内容有关。与《草原》相关的语句:。与《白杨》有关的语
句:。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语
句:。
3、短文的第①段是写对西部的; 第②段是写西
部;第④段是写西部。
4、“啊,西部,我无法预知你未来的笑容。”根据你课内外对西部的了解,请对它的未来作
一下预测。
课中
一、小组合作
1、自学(用红笔画出自己学案中不会的内容)1分钟
2、对学(找出两个人的不同之处,探讨)3分钟
3、群学(统一答案,将需要展示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安排展示人员,预展)8分钟
二、班级展示20分钟
1、听写词语
()()()()()()()
()()()
2、展示学案中的二、三、四题。
三、质疑探究2分钟复习至此,对于本单元,你还有哪些疑惑,提出来,我们共同
解决。
四、自悟自得1分钟本节课,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如知识、情感、道理等,我想说:
五、达标测评5分钟
1、形近字组词蹄()崖()绍()陷()
啼()涯()沼()焰()
2、判断对错。
(1)《草原》一文是老舍写的,课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和《草原》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车窗外事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两句中的“茫茫”
一词的意思不同。()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西部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写几句话夸夸他们
吧。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学科:语文教师:杨雁波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诗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学会了解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
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4、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情感。
5、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可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 的能力。
三、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1.课的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走进西部”。(读句子:“草原美景
如画,蒙汉情深似海。”“石雕浓缩历史,见证昔日繁华。”“明写白杨暗喻人,托物言志表寸
心。”“天路神奇穿越雪域高原,藏汉情景见证党恩似海。”)谁能告诉我,它们与哪篇课文有
关?(学生答)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本单元的字词。
二、字词复习重点
1、能读会写下列词语,并说出重点词的意思。
a、学生自己找出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绿毯、渲染、勾勒、低吟、迂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襟飘带舞、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清晰、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b、对难写的字,如:襟、涩、勒、晰、疆、陷等,教师加以指导。
2、多音字组词。(掌握多音字读音,积累不同读音的词语)
a、蒙、似、载、曾、碴、薄、倒、行。
b、引导学生读出它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c、多音字在句中的正确运用。
3、形近字组词,易错字组词。形近字:毯、毡、毽疆、僵陷、掐辩、辨 易
错字:吟、貌、襟、涩
b、学生齐读。
c、学生组词,并选用所组词造句。
4、写出近反义词(巩固词意理解)
近义词:天涯~天际勾勒~勾画羞涩~羞愧等
反义词洒脱~拘束典雅~粗俗清晰~模糊等
5、课堂检测
a、选词填空。
分辨 分辩
1、我竭力进行(),终于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消除人们对我的误解。
2、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不清刚才过去的是不是她要找的那个人。
5.课的小结:总结本课复习内容。
六、总体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复习
1、生字、词语2、2、多音字(注音组词)
3、3、形近字、易错字组词4、4、近反义词5、5、理解运用
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32分)tǎnyínyūtímào 绿(毯)低(吟)(迂)回马(啼)礼(貌)
jūjiāoxuànyájùn(拘)束摔(交)
(渲)染天(崖)(骏)马lâxiusâxīshàojiāng 勾(勒)(羞涩)清(晰)介(绍)新(疆)
二、将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浑)黄一体
三、词语搭配。(10分)茫茫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冻土 小
小的昆仑山银装素裹的灯火 粗壮的大戈壁斗志高昂的身影 高大的争论彻夜通明的风火山
巍峨的枝干逞凶一时的筑路大军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
么(),不(),也不()。
4、(),浪淘风簸自之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5、美景——()——()——()——联欢。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深:① 颜色浓② 开始以来经历的时间久
③ 距离大,跟浅相反④ 程度高⑤ 极;很⑥深入;深远
1、夜深.了,人们
都进入了梦乡。()
2、这件衣服颜色太深.了。()
3、那件事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4、那口井特别深.。()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6、我们对他的遭遇
深.表同情。()
六、选词填空。(9分)可是由于尤
其1、上网冲浪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也要注意节制。
2、()连续高温,杭州采取了人工降雨的办法以减缓旱情。
3、暑假里,小学生要特别
注意人身安全,()是在游泳时,一定要有 大人带领。
七、照样子,改写句子。(9分)例:这是一个娇嫩的小生命。这是一个多么娇
嫩的小生命呀!
1、杭州的西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2、人们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3、我向往大熊猫的故乡。
八、请你当医生,给下面的句子治病。(6分)
1、我敢肯定今天
2、元宵节,大街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大红灯笼。可能会下雨。
第二篇:第一单元复习课
复习课《珍爱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生命,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生命的话题,把整个初中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有条理性。并会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的热点问题。
2、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预习
初一(七上p27—32)
1、我们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2、人类怎样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初二(八下p24—31)
1、法律为什么,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3、我们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初三(p4—29)
1、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
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何意义?
材料:一女婴出生才23天,因为患有先天无肛和其他几种疾病,被家人遗弃在临终关怀医院,放弃了治疗,正在等死。原因:一是孩子的病很复杂,治疗很痛苦,而且不见得百分百会治好,所以放弃。二是:孩子的病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没有后遗症,如果有后遗症,孩子一生不健康,痛苦,也会给国家和社会增加负担,所以放弃。
六、课上探究
(一)以下是生命的知识结构图,相信你有更好的建议,就请自行补充。
(二)课堂辩论:这位女婴“小希望”究竟该不该被放弃?理由是什么?
(三)自主练习
1、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并列举出三个虽死犹生的历史人物。
2、请写出你的生命箴言。
3、身临其境谈做法,在下列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
(1)上学的路上骑自行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
(2)星期天在公园里游玩,看见一个少年不慎落水。
(3)在家忽然闻到一股煤气味,发现厨房里的煤气没有关好。
(4)放学后独自一人往家走,一个陌生人骑着摩托车说:“小同学,上车吧,顺路,送你一程。”
4、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的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教育部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授予了他们荣誉称号,并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活动的意义。
(1)、有人说牺牲了三个大学生救上来两个少年不值得,你这样认为吗?
(2)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
(3)开展向长江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向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5、2008年11月13日,53岁的残疾女作家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张海迪曾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她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人,张海迪5岁时因意外导致胸椎瘫痪,她虽然没有走进校门,却自学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还学习了英语、日语、德语等,翻译了近二十万字的外文资料等,自学了医疗知识和针灸技术,为农村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还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和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她怀着“活着就要对社会做个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热奉献给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励志传奇。
(1)张海迪说:“我像一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工作,谱写了生命的赞歌,结合她的事迹,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2)张海迪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你从珍爱生命的角度谈谈如何向她学习。
6、热点点击:
(1)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困井下,截止4月14日,115人成功获救。结合“珍爱生命”思考,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井下被困矿工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每天以树皮、木头和煤块为食物,喝脏水和尿,他们凭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坚定地信念,顽强的坚持了八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多年来,港人黄福荣热心内地公益事业,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福。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当地孤儿院担任义工的阿福本已及时逃离,又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3名孤儿和一名教师,而他自己却在余震中遇难,时年46岁。
“我们着急地刨,刨了两个小时才把阿福刨出来。刨出来的时候,他还有气息,不停地问着:孩子和老师如何了?可是大概20分钟后,他就没有气息了。在场的两名医生也没能把他抢救过来……”阿周回忆说。
阿福的朋友、这家孤儿院的一位筹建者赵林说,阿福是香港一名一般的货车司机,每月工资只有一万多港元,在香港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根本不够花,同时阿福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需打胰岛素,却还要省吃俭用把钱攒起来从事公益事业。每年阿福有三个月的假期,全部用来在各地从事公益活动。
据了解,阿福多少年来一直为“中华骨髓库”扩容捐助和大力宣传,曾经徒步从香港走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阿福知悉后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福又在灾区做了3个月的灾区重建志愿者。
“我们平时经常在网上聊天,他多少乎不聊自己的私事,我们的谈话内容是纯粹的公益话题。当时,赵林对阿福开玩笑:“你身体不好,能上高原么?万一死了如何办?”但阿福的一句话,让赵林这个从事了11年公益事业的 “老公益”感动良久。阿福当时回答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7、有关生命的名言: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谚 语
8、请同学们反思自己在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方面哪些地方还做的不到位?今后你打算怎样改进?
9、学完本节课,在对生命的感悟方面,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课后延伸
如果要召开一次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教育班会,请你拟写一份班会提纲。(包括班会目的、班会准备、班会过程、班会反思等)
第三篇: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综合应用知识点
【理论知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力量)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因为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例题1】:2004年6月底到七月初,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在全国掀起弘扬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努力实现共同理想的高潮。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例题2】: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简单应用知识点:
1.文化的涵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我们当前要发展的文化指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的三个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文化与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关系(或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文化与经济交融的表现。(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经济文化化)
(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经济化)
5.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表现:
(1)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意图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6,当前面对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与个人
综合应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注: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3)特点: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从影响的过程看)。
a: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从影响的效果看)
a: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4)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来源:
总结:文化如何影响个人成长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3)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例题3】:材料: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据此有人认为,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例题4】:(辨析题)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例题5】:2004年,山东大学就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问题展开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人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通信和娱乐,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同时认为网络弊端重重的也大有人在,大家对其厌恶程度依次为:网络用语不文明、偷看他人电子邮件、攻击他人电脑、浏览暴力性游戏软件、用假姓名和假身份聊天等。对于网络游戏对校园生活的冲击,虽有不少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影响巨大,很多人因此而分散精力、荒废学业,但多数学生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自制力,便不会深陷其中。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认识。(16分)
例题1参考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2:参考答案:(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例题3:参考答案:(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
(2)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只有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因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例题4:参考答案:(1)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2)但不能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游行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例题5:参考答案:(1)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4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入持久的。因此,接触网络文化,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6分)
(3)把网络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加以学习运用,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6分)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理论依据: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明显,因此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现实意义:
(3)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第一单元及单元测试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的部分段落,并能背诵。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复习背诵“日积月累”安排的格言,让学生积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励自己。
5、第一单元测试题。
复习重难点:
1、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按要求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第一单元测试题 复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读课文
学生共同阅读课文。师生共同强化个别难点字的认读与组词。
二、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1、读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桌互批,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五、背诵课文。
1、采用齐读、自读、开火车读、小组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复习第一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六、填空
1、《学奕》选自______,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一个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故事体现了两小儿_
和孔子___
3、《匆匆》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里过去;默默时,便从_____前过去。
在_____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_,如_____,被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_____________?
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___,作者____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两个),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隽永,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有_______的时候;________,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有_______的时候。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把时间的流比作________,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作者___明日复明日,_______。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朝看水东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君听我明日歌。
4、《桃花心木》
(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选自______,作者_____,这句话写了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____。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碗少年》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说说你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_____的表达方法,语言________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
7、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桃花心木》《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顶碗少年》______
___
第五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2.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二、学习重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三、课前整理:
▲目标: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复习旧知,加深情感。方法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加3颗星)
1.找出读音容易出错的词语多读几遍,掌握读读记记部分词语。2.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3.自由复习,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目标:①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交流,提高自己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法与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每人加3颗星)。(1)独立完成以下填空题。
1.‚记住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其中‚吃饭长大‛指的是______________,‚读书长大‛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大树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他说21世纪的青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_______,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_______。‛在这里作者将_______比作_______,作者读书犹如_______,更能表达出_______。
4.‚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关于读书的名言,我还积累了许多这样的话,如_______的‚______________‛(2)小组长检查、订正答案。(3)随机抽取2-3组,班内展示。(4)教师归纳梳理
五、合作探究:
▲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解决本单元的难点问题。方法步骤:同伴互助(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每人加3颗星)。(1)互相听写易错词语。
(2)互相批改以上书写的内容,并改错。
(3)互相检查课文背诵,做到正确流利,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六、巩固拓展:
▲目标:检测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内容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每人加3颗星)。1.巩固检测
★方法步骤:(1)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语段一] 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回过头来()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2.用‚_______‛画出文段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3.读了这段文字,你的感受是什么?---------------------------4.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语段二】 _____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
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第一,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第二,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像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第三,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半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巴金的读书方法,并把这种方法的好处写下来。3.‚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力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你平时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呢?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2.拓展提高
★方法步骤:与经典行,同名著为伴。在你读书的过程中,哪些书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
七、课后反思 1.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课文的拓展做的不够好,特别是谈自己的感受,大部分学生谈的不够深刻。学生做题时出现敷衍的现象,有些基础知识拿不准,平时的积累不够,阅读速度慢。
2.学生的收获:
学生对基础字词掌握的很好,基本无误,对课文读的很熟,对课内阅读部分也做得不错。
3.建议:
让学生多读书,坚持写日记,坚持写读书笔记。增加阅读量,提高做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