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要论文
大学生见习实习求职过程中的劳动法律问题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在校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同时,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其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所引起的法律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呼吁用人单位要善待大学生,社会各界要努力为大学生求职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更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约束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困难法律问题
1.引言
1.1大学生面临的几种常见就业陷阱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陷阱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之一。每年五六月份,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展现自己能力之时,他们无不全身心地投入求职的人海中。然而,纷至沓来的求职陷阱,加上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淡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纠纷呈上升趋势。
陷阱一: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陷阱二:长期试用,榨取人力。
陷阱三:不公条约——口头承诺不兑现。
陷阱四:虚假广告——引诱求职者上当。
1.2关于试用期与见习期、实习期
试用期主要适用于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而见习期专门适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实习期则没有限制。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学生在用人单位见习、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还不是劳动关系,二者之间问题的解决依据尚不能援引《劳动法》。因此,它与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的“试用期”不同。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所以毕业生在见习期是有期限的,也是应当有工资收入的,而对于实习期则没有期限和工资方面的规定。当下有些用人单位混淆使用试用期、见习期和实习期,六个月的试用期约束后甚至继续以见习期的名义继续试用毕业生,或以实习生名义替代试用期等,从而达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目的。
1.3
第二篇:重要芥川论文
日月:《鲁迅和芥川龙之介之译事》
《社会科学阵线》1978年第3期 刘介人:《芥川龙之介及其作品<罗生门>》
《黑龙江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楼适夷:《<芥川十一篇>书后》
《读书》1980年第7期 熊融、徐重庆:《鲁迅与芥川龙之介》
《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 岑治:《评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汉译》
《外国语》1982年第6期 朱金和:《美丽的心灵——读芥川龙之介的<桔子>》
《名作欣赏》1984年第2期 代彭康:《日本大正时期文坛上的奇才 芥川龙之介》
《文化译丛》1984年第4期 林亚光:《一篇扑朔迷离的小说——论芥川龙之介<竹林深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范文瑚:《在“死”与“非人”之间的抉择——谈芥川龙之介的<罗门生>》
《日本研究》1986年第2期 仰文渊:《关于芥川龙之介之死》
《日本问题》1987年第4期 莫邦富:《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结尾》
《外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 吴兆汉:《论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思想》
《暨南学报》1988年第1期 贾文丽:《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现代主义意识》
《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浦漫汀:《<魔术>中的两种魔术》
《承德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 张石:《在“罪与丑”中提炼艺术力量——论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地狱图>的美学意义》
《外国问题研究》1990年第1期 尹允镇:《芥川龙之介艺术之谜简析》
《延边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阎磊:《论芥川龙之介的前期创作》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第1期 朱新华:《从心理描写看<罗生门>的主题》
《当代外国文学》1993年第4期 仲伯:《“用银镊子翻弄人生”——芥川龙之介走向短篇小说的必然性》
《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 孟庆枢:《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
《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成春有:《试论芥川龙之介晚期作品思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苏恩纯:《关于小说<罗生门>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第1期 李春林、臧恩钰:《鲁迅<幸福的家庭>与芥川龙之介<葱>之比较分析》
《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5期 王晶:《浅析芥川龙之介及其<罗生门>》
《日本研究》1997年第 韩小龙:《被压抑的灵魂诉说——试析芥川龙之介的<戏作三昧>》
《外国问题研究》1997年第4期 王向远:《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现代文学——对一种奇特的接受现象的剖析》
《国外文学》1998年第1期 王晶:《虚荣的本质与自尊的软弱──谈芥川龙之介及其<鼻子>》
《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邹波:《芥川龙之介的宗教思想》
《日本学刊》1998年第6期 林岚、吴静:《近代中国文化人对一个日本作家的影响——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桃太郎>》
《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邱雅芬:《章炳麟对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之影响》
《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仝祥民:《绝望的遗世之作──读芥川龙之介的<河童>》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安凤:《论芥川作品中“火”的意象》
《日本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 于丽萍:《芥川龙之介及其晚期作品<河童>》
《日本研究》1999年第1期 伯仲:《论芥川龙之介的儿童文学创作》
《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3期 邱雅芬:《中国文人画对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影响——<秋山图>论》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2期 易定国:《无法逃离的生存悖谬——浅析<鼻子>的悲剧意蕴》
《名作欣赏》1999年第6期 方志华:《掩盖在“新”“奇”“美”之下的真实——芥川龙之介小说简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肖传国:《传统的继承与再创作——从<鼻子>与<今昔物语>的比较看芥川的历史小说》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李雁南:《无法破解的谜案——解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树丛之中>》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蓝泰凯:《略论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赵迪生:《芥川龙之介<地狱图>人物形象评析》
《日本研究》2000年第2期 顾也力、郭晓青:《<罗生门>与芥川文学主题的确立》
《日本研究》2000年第3期 郭艳萍:《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
《日本学论坛》2000年第3期 郭欣惠:《芥川龙之介之研究——探讨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
辅仁大学2001年日本语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高洁:《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1期 廖峰:《现代的审视与历史的回声——历史小说创作中的郭沫若与芥川龙之介》
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张晓宁:《从<罗生门>看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艺术——论时空与情节设定》
《辽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徐宗元:《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文化解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李元亮:《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的比较研究》
《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白晶:《从<地狱图>看芥川龙之介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李地:《黑暗中的栖息者——穆时英<夜>、芥川龙之介<鼻子>解读》
《运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创造——论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
湘潭大学2003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刘春英:《中国的芥川龙之介翻译史》
《日本学论坛》2003年第2期 刘春英:《芥川龙之介在中国》
《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周密:《芥川龙之介与鲁迅——关于<地狱图>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林岚:《芥川小说<杜子春>的时间设定》
《日本学论坛》2003年第3期 张一玮:《叙事雾霭中的竹林——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陈叶斐:《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叙事学研究》
《日本研究》2003年第4期 韩小龙:《“为了艺术的人生”思想之形成轨迹——从<戏作三昧>到<地狱变>》
《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春红:《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现代意识》
《日本研究》2004年第1期 秦刚:《现代中国文坛对芥川龙之介的译介与接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李秀卿、王玉萍:《想象中国古典 抒写人生理想——论芥川龙之介的中国题材作品群》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王绣线:《芥川龙之介儿童文学之研究》
辅仁大学2004年日本语文学系硕士论文 唐琼:《中国古典小说的“日本化”——试析芥川龙之介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主要基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张文宏:《芥川龙之介与<今昔物语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肖书文:《试论芥川龙之介<鼻子>的深层意蕴》
《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张文宏:《<桔子>中芥川龙之介的“明”与“暗”》
《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夏佳来:《从历史到现实的蜕变——探寻揭穿文学的魅力根源》
武汉大学2005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唐琼:《芥川龙之介和中国形象》
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蒋丽洁:《从历史小说看芥川龙之介的期待视野》
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王鹏:《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探究》
河南大学2005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刘振生:《论<罗生门>中出场人物的相互关系》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邱雅芬:《<上海游记>:一个充满隐喻的文本》
《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林少华:《芥川龙之介:“恍惚的不安”:写在<芥川龙之介全集>出版之际——》
《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11日 陈应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中国译本》
《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22日 唐琼:《盲点的破壳——近十年来芥川龙之介研究综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孙立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认识》
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张如意、温容姹:《从<南京的基督>中解读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张文宏:《从<玄鹤山房>看芥川龙之介的“人工”与“自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邱雅芬、刘文星:《论芥川龙之介的中晚期汉诗》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张文宏:《芥川文学“野性美”根源初探》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吴妍妍:《历史真实的建构与图解——<竹林中>与<青黄>比较研究》
《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第4期 李秀卿:《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郭艳萍:《再论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酒虫>》
《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Z1期 石梦星:《<蜘蛛的丝>的官能世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杜文倩:《母性与人性的碰撞——试析芥川龙之介的<母>》
《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朱路芳:《芥川龙之介及其文学创作历程与特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陆晓光:《日本现代文学偶像的反战先声——读芥川龙之介小说<将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期 杜文倩:《溯寻与误读——芥川龙之介的近代中国之行》
《唐都学刊》2006年第2期 邱雅芬、沈雪侠:《论芥川龙之介的早期汉诗》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任常毅、张达:《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王瑜:《芥川龙之介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凌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芥川龙之介(1921年——1949年)》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芥川龙之介与中国》
山东大学2006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孙立春:《从<中国游记>试论芥川龙之介的东方主义话语》
《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沈文慧:《<芒丛中>:一个多重隐喻的文本》
《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杜文倩、高文汉:《“比抒情诗还要复杂的主观性的文艺”——简论芥川龙之介的私小说创作》
《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高洁:《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以文本<中国游记>为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郑宝香:《一个布道者的悲哀——评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出世作<鼻子>》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邱雅芬:《“湖南的扇子”:芥川龙之介文学意识及其中国观之变迁》
《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刘吟舟:《文本与人和人的世界——原型分析视野中的<罗生门>》
《外语学刊》2006年第5期 李秀卿、陈忠坤:《论芥川龙之介中国题材作品群的产生》
《西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王绣线:《芥川作品“杜子春”研究——以其原典的比较为中心》
《明道学术论丛》2006年第1期 曾雅贞:《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之研究——兼论其基督教思想及小说<奉教人之死>》
中国文化大学2006年日本文化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毛娟:《芥川龙之介<水虎>三元比较研究》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王丽莉、崔红花:《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齐秀丽、郭艳萍:《评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的中国像和中国观》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孙立春、叶林峰:《芥川龙之介<南京的基督>中的东方主义话语》
《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 李娜:《<河童>表现出的芥川龙之介晚年的艺术观》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肖书文:《试论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中的心灵冲突——兼与西方悲剧精神比较》
《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张应林:《芥川龙之介对“桃太郎”故事的改写》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王晓亮:《浅谈芥川龙之介与世俗性的抗争以及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吴敏闻:《芥川龙之介“奉教人の死”论》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韦平和:《芥川龙之介对鲁迅作品的影响——以<罗生门>和<阿Q正传>的比较为中心》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2期 张应林:《试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诗性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郭艳萍、齐秀丽:《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落头之谈>》
《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2期 于天祎:《中国对芥川龙之介文学的影响》
《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 于泳:《论芥川龙之介的艺术追求》
黑龙江大学2007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肖书文:《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人性边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李秀卿:《芥川龙之介的古典中国情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王芳:《从叙事学角度评芥川龙之介<地狱变>》
《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李秀卿、王德琼:《论芥川龙之介中国题材作品群的思想倾向》
《西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王丽丽:《芥川龙之介作品之心理分析——以<鼻子>为中心》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张军、王泽龙:《从写作发生学看<故事新编>的创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林韶男:《苦难的生活,孤独的灵魂——浅析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创作思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第4期 高洁:《“疾首蹙额”的旅行者——对<中国游记>中芥川龙之介批评中国之辞的另一种解读》
《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曼翎:《叙述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形成的原因——关于<竹林中>的叙事学浅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丁璞:《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例》
《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寇淑婷、盖宇坤:《“地狱”中的天使——试论<地狱变>中的“良秀之女”》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第3期 靳新来:《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
《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王芳:《富有意味的叙述者——芥川龙之介<地狱变>的文本解读》
《名作欣赏》2007年第22期 于天祎:《芥川龙之介文本中的中国情结研究》
山东大学200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沈文慧:《穿越叙事的迷雾——芥川龙之介<竹林中>解读》
《名作欣赏》2007年第24期 雷晓敏:《<桔子>与<一件小事>之比较研究》
《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绣线:《芥川童话“蜘蛛丝”的救赎及童话性》
《明道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刘振生:《时代的文学 文学的时代——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思想探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高启豪:《芥川龙之介保吉物之研究》
台湾大学2007年日本语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郭艳萍:《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
《日本研究》2007年第4期 张宜桦:《有关芥川龙之介<南京的基督>的考察故事的转换与接收之间》
《台大日本语文研究》2007年第14期 林仁惠:《与神的福音错身而过的鬼才——浅谈日本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的“切支丹作品”》
《新使者》2007年第103期 王淑容:《芥川龙之介和西洋音乐》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2007年应用日语所硕士论文 林景渊:《日本文学经典作家传记——天才作家芥川龙之介》
《明道文艺》2008年第382期 刘金举:《自卑对芥川文学的决定作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
《国外文学》2008年第期 刘九令:《论芥川龙之介访辜鸿铭之因由》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期 王传礼:《<河童>中的芥川龙之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赵萌:《论芥川文学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施康强:《1921,芥川龙之介的中国》
《东方早报》2008年8月17日 黄峰:《<鼻子>:大胆的人性解剖与丰富的思想内涵》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张艳杰:《从<湖南的扇子>看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
《东南传播》2008年第4期 王涛:《芥川龙之介中国古典题材小说创作——以《杜子春》为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孙亚男:《芥川龙之介与书画》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陈维:《<莽丛中>的叙事学分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王鹏:《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的艺术性》
《东方丛刊》2008年第2期 黄柏嘉:《芥川龙之介的王朝物研究——以<罗生门>、<地狱变>、<偷盗>、<薮之中>为中心》
中国文化大学2008年日本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秦刚:《芥川龙之介与西湖楼外楼》
《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 张秀强:《对古典文学素材的汲取与超越——论芥川龙之介的<俊宽>》
《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 单援朝:《<中国游记>与芥川认识》
《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 冯新华:《芥川龙之介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情结透视》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杨锐、韩争艳:《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邱紫华、陈欣:《对<罗生门>的哲学解读》
《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孙延永:《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不安的研究》
天津理工大学2008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陈永红:《浅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写实特性》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曾桂秋:《“杜子春”を読む》
《淡江外语论丛》2008年第12期 张宜桦:《芥川龍之介「杜子春」試論―杜子春の意志を汲み取って》
《芥川龍之介<杜子春>試論——以杜子春的意志為中心》
《东吴日语教育学报》2009年第32期 林仁惠:《芥川切支丹物中“不含利己主义的爱”之表现——以芥川对基督教的理解为中心》
东吴大学2009年日本语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林圣凯:《芥川龙之介的儿童文学作品研究——其童话世界之特色》
淡江大学2009年日本语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麦媛婷:《芥川龙之介文学中之女性形象》
台湾大学2009年日本语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萧玉燕:《芥川龙之介研究——芥川之作家像》
《南荣学报》2009年第12期 程诺:《芥川龙之介:未成熟的早夭天才——以<地狱变>为中心》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黎杨全:《芥川<南京的基督>:病的隐喻与文化冲突》
《日本研究》2009年第1期 张艳杰:《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卢文婧:《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人性的善恶——以<竹林中>和<桔子>为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卢连伟、王光福:《芥川的<酒虫>与蒲松龄的<酒虫>》
《东疆学刊》2009年第2期 林仁惠:《“无私之爱”与人类救赎的可能性——从“切支丹作品”探讨芥川龙之介与神的接触》
《新使者》2009年第111期 孙英、张军:《从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登场人物看人性——以<杜子春>和<罗生门>为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沈日中:《芥川龙之介在华译介版本考录:1921-1929》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第3期 车才良:《从<齿轮>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心象》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王鹏:《芥川龙之介与基督教文化》
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曾品:《求自“强盗”形象的“自卑情结”补偿——以<罗生门>和<偷盗>为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刘洁:《论芥川龙之介的<鼻>——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的考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孙淑华:《孤独者的彷徨与呐喊——鲁迅的<孤独者>与芥川龙之介的<孤独地狱>之比较分析》
《名作欣赏》2009年第14期 孔颖:《芥川龙之介的杭州之行——一个大正西湖梦的破灭》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吴婷、李玉平:《绝望中的希望——从<杜子春>中的老人看芥川龙之介》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黄忠:《试论芥川小说<罗生门>与<今昔物语集>》
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李秀卿:《身份的迷失:记者还是作家?——论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
《名作欣赏》2009年第23期 陈珍:《芥川龙之介的亲情观——以<点鬼簿>为例》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马岩:《芥川龙之介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元素解读》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孙立春:《试论芥川龙之介动物题材小说的寓言性》
《名作欣赏》2010年第6期 冯新平:《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结构主义文本理论解读》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鲁杰、王宗杰:《略论<河童>中的审丑艺术》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王静:《没有爱的艺术,是人心的地狱——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主题探讨》
《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何荷:《<鼻子>——蕴含着近代日本人自我不确定感的悲喜剧》
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陈学岚:《芥川龙之介与鲁迅的比较研究——以古典题材小说为中心》
重庆大学2010年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论文 仲冲:《三重“罗生门”——简析“罗生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差异》
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刑妍娜:《人性的泯灭至艺术的法悦——谈<地狱变>中的艺术至上主义》
《赤峰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刑硕:《芥川龙之介の中国古典文学の受容研究——「杜子春」について》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谢海丰:《超越原典且具桥梁作用的<龙>——以<龙>为中心论芥川龙之介》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干清华:《与原典的比较来看<奉教人之死>的独创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王瑶:《读<地狱变>——从艺术至上主义看良秀的死》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左银林:《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艺术表现》
云南大学201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孙立春:《<莽丛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赵慧敏:《芥川文学中对利己主义的揭露和超越》
苏州大学201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论文 沈日中:《芥川龙之介在华译介版本考录:1930-1949》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董妍娜:《<鼻子>——人生的悲喜剧》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谢娜菲:《<罗生门>:一部审丑艺术的杰作》
《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陈雪:《本能和本能防卫——解读<鼻>中内供和旁观者的行为和心理》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占才成:《芥川龙之介与艺术至上主义——以<戏作三昧>和<地狱变>为中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管美燕:《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中国城市书写》
辅仁大学2010年比较文学专业博士论文
第三篇:论文——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
——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就在2011年开学前一天,上海浦东一名女中学生将手机和书包等物品留在张杨路桃林公寓2号楼的楼顶,随后自杀身亡。
“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这是9月20日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中心小学3名学生相约跳楼自杀的幸存者说出的心声。
10月9日凌晨,上海浦东新区云台路的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从该楼13层消防通道北侧窗户坠下死亡。邻居透露孩子在外面参加补习班挺多,经常很晚回家。
„„
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属于非正常死亡,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40多名学生;据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在这些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特别想自杀”的占17.4%。青少年自杀日益呈现低龄化趋势。
近几年青少年轻生的事件屡见报端,面对一个个年青鲜活的生命,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毅然地选择走上这条不归路?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日前在杭州进行了一次关于青少年生命意识教育的演讲,他分析说:“现在的孩子不怕死,是因为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价值没有知觉。”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贯穿“生命教育”这一主题,让学生从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认识生命、欣赏生命”,进而从内心深处彻彻底底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呢?这就是我们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对我们的中学生而言,现在不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而且在其他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都渗透有“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谈论学生们为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原因,我只是想讲述一下我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这一问题的浅知拙见!
现在的语文课本中,每学期都有《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等相关生命教育的专题学习,《热爱生命》这篇课文将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的某些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有着震撼人心魄的力量。学生经过这一堂课的研读与学习,心灵肯定会受到触动与启迪,进而引发对生命的更深认识与感悟!
《享受生活》这篇课文则节选自美国著名作者海伦·凯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虽然患有聋哑残疾,而且终年只能处在黑暗的无声的世界里,但她没有屈服命运,凭着自己的触觉去感知这个世界,勇敢地挑战生活,抗争命运。那融于字里行间的乐观、开明的思想情感感染着读者。一个先天聋哑失明的人都如此珍爱生命,作为肢体健全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每堂课文学完后,我还要学生们自己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信息,然后组织几次有关“珍爱生命”的演讲比赛,让他们在讨论争吵中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透彻,从而多角度、全方面认识自我,珍惜生命。
其实,经过这几年的教学,个人以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最成功的文章,莫过于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
“常常遥想,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了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在这一个时辰,由于一片小小落叶或是清脆鸟啼的打搅,依然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我„„”通过这些只言片语,学生就足以真正感悟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永不归来,生命来之不易,理应好好珍惜。
“平日里,我们尚要珍惜一粒米、一叶菜,难道可以对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出的万物之灵,掉以丝毫的轻心吗?”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对学生而言,要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不要轻言放弃。让学生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情感是世界上一份永难割舍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有疼他爱他一生一世的至爱亲人,每个个体的离去,都无异于蚕食而尽,掏空左右。
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教授曾说过:“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追求尊重,追求个人自由,认为生命是自己的,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许多青少年过分强调了生命的自我意识,认为自我的生命与他人无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知道生命的神圣性,不知道生命是有责任的,这就导致了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在上述那么多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孩子的心中,生命只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走就走,却压根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偏激行为会给家人、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痛苦与忧愁!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除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正面引导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失败教育等教学,也可以从侧面培养学生的耐挫力、抗击打性,让学生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对待万事万物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对失败要有心理准备,对挫折要做到未雨绸缪„„
最后,请允许我们再次引用毕淑敏女士的的原话作结吧: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 我很重要。”
寿光市圣城中学 赵德吉
第四篇:财务报告问题研究论文重要
财务报告问题研究
摘要
现代财务报告三表体系——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随着时代步伐迈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行业的竞争、风险的加剧、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目前使用的财务报告中所存在的问题,会计信息用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更能切实的反应真实状况,满足企业经营者,投资人,政府等的需求,加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与应用性。本文围绕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而展开论述,首先介绍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况,其次指出了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于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披露方式不完善及内容不完整等),随后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协调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改进披露内容等)。
关键词: 财务报告
信息披露
解决措施
T 目录 摘要 前言 1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3 2 财务报告概述 2.1 财务报告的构成 3 2.2 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 4 3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存在问题 3.1 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冲突 6 3.2 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7 3.3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7 3.4 现行财务报告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 8 4 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9 4.1 协调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 9 4.2 完善披露方式及加强监管力度 9 4.3 改进财务报告的内容 11 4.4 补充财务报告中社会责任的披露 12 5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前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日渐临近,作为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财务报告,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在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合理决策服务,促进企业稳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己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价值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对财务报告不断加以改进,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更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
一方面改进财务报告有利于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都比较关注财务报告,或许这是他们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惟一正常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报告的每一次实质性改进或变革都源于这些信息使用者对现有财务报告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只有他们有资格、有能力表达自身需求何种财务信息,并希望今后的财务报告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与变革,在这种情况之下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必然更符合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并为其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作为会计制度的制定机构与起草人,应在充分听取或征求各方面信息使用者意见的前提下,考虑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及需要或企业实际状况,借鉴国际惯例及做法,对现行财务报告制度做一些必要的修订,以满足社会各界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并且使改进后的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符合信息使用者要求的决策有用性信息。另一方面改进财务报告有利于会计制度自身的改进。会计制度是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经济业务时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最终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会计信息是否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一方面取决于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对会计制度的理解与应用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在于会计制度本身在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方面是否能使企业按照制度的规定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相关、可靠的信息。毋庸置疑,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载体,其优劣直接体现了会计制度的优劣,而且财务报告制度是会计制度优劣的最终体现,甚至可以说财务报告制度是会计制度改进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改进财务报告的同时也推动了会计制度自身的改进。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中深刻指出: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显得落后于时代,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着重大缺陷。财务会计所要表述的和其实质上所能表述的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
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 所认为的“在一个自由社会,公司组织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仅仅只有一个,即在从事公开的、自由的和无欺诈的竞争游戏规则下,使用自己的资源从事旨在实现公司股东利益的行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咨询委员会(2007)提出将审查美国的财务报告制度的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和使信息更加有用和理解,供投资者参考。并且对关于改进财务报告及如何使财务报告更加明确和有利于投资者提出建议。
美国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APB)的会计研究系列(Accounting Research Study,ARS)ARSNo.3认为:资产代表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和权利,是某个企业通过某种现在获过去交易的结果而已经取得的。该公告并认为在资产的特征中,是否包含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的可能的经济利益,是其最重要的特征(ARSNo.6,)。
此后,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了会计信息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这是第一次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与财务报告的目标联系起来的研究,该书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了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有利于内部人、财、物的管理和控制,保护资源并报告其管理情况;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为此,他们认为,会计信息应具备相关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和可定量性等质量特征。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娇英(2006)提出财务报告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因此,对于业及企业利益相关者而言财务报告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财务报告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存在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的,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又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那么,从相关性和发展的角度讲,财务报告必然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革而相应地调整。则,它所报告的财务信息就失去了有用性和相关性。吴钊平(2007)提到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使用者对风险信息和不确定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应本着充分披露、实时报告、前瞻预测的原则,对财务报告进行六个方面的改进。
王延琼(2007)提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及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开始研究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和方法。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强制性信息披露管制过多,自愿性披露的会计信息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会计信息披露相关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对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有效的管制,将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有机结合是继续我们研究的问题。
王萍、宋永春(2007)提出从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缺陷出发,提出了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和改进措施。姚正海(2007)通过分析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在内在特征、价值体现、价值增值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征表现,提出高技术企业价值报告应披露有关财务核心能力、无形资产、智力资本、社会责任和价值链等相关信息。
黄培娟(2008)中提到现行财务报告在新经济条件下受到了诸多冲击,必须改革,但改革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一定要考虑财务会计自身的理论与方法,一定要在会计准则的规范内进行。只有这样,现行财务报告的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会计环境及其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过程中,现行财务报告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对其如何改进更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综上,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主要手段,在加强企业与外部信息沟通、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同娇英,王萍,宋永春,黄培娟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也愈渐要求严格,从而不断的完善财务报告也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就其解决措施中吴钊平,王延琼,姚正海提出重点完善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报告是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手段,而财务报告的内容与结构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形成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会计实践的进步,财务报告所依存的各种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变迁。本文主要有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财务报告的目的与意义,并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介绍了财务报告。第二部分为财务报告的基本概述,包括财务报告构成及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揭示了现行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于强调信息可靠性及会计披露中存在的问题等。第四部分通过相关会计规章、会计文献以及本人对财务报告的认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2 财务报告概述 2.1 财务报告的构成 2.1.1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以更集中、更概括、更深刻的方式,用一目了然的表格,把一定期间的经营状况记录下来编成表,报告给报表的使用者或者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这些表主要有三张:资产负债表该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也称财务状况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它主要提供某一特定时日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总额及其构成的有关信息,其内在逻辑结构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该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绩效的报表,即揭示在经营、理财、投资等活动中引起的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变动及其结果。这些方面主要反映在收入、费用和收益等基本要素上,各国对其称法不一,英国等称其为损益表(Profit and Loss Accounts),美国等称其为收益表(Income Statement),我国一般称其为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该表主要以现金为基础,用于揭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包括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现金来源和运用。
2.1.2会计报表附注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编表人还有一个义务,就是对报表中的内容要做出解释。例如关于报表的数字计算方法应该解释,对报表数字的构成内容也要解释,报表阅读者需要了解的情况都要做出详细的说明,目的是为了帮助报表阅读者进一步了解报表中没有反映清楚的一些信息。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包括①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的说明;②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③关键计量估计的说明;④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的说明;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⑦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⑧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⑨重大投资、融资活动的说明;⑩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2.1.3 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和利润实现及分配等情况的综合性说明,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部分。它全面扼要地提供企业和其它单位生产经营、财务活动情况,分析总结经营业绩和存在的不足,是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了解和考核有关单位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的重要资料。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①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②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③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④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2.2 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 2.2.1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称为财务报告目标。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外的概念框架中特别强调会计目标,因为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决定了计量属性的选择。决定了报表的格式。而且会计目标是构架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目标不同,则可能导致具体准则制定的不同,也将导致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不同,它为会计如何提供信息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会计目标,财务报告提供信息就是盲目性的,无的放矢。财务报告的发展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环境的变化是财务报告目标随之改变,相应的财务报告质量也要改进。以不断满足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所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计目标也在不断改变。这样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也要随着改变和提高。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各国的概念框架中有两种会计目标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国外大部分国家的会计且标都从“受托责任观”转向了“决策有用观”。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开始引入“决策有用观”。即在信息质量上更加注重相关性,并兼顾了可靠性。2.2.2 会计准则质量
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财务报告的种种标准。反映企业经济真相的财务报告依据会计准则才能产生,一个国家会计准则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高低。每个企业有着变化多端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有了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就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使得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行为。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需求的规范性文件。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各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实现下列三项目标:第一,一项准则的基本结构应当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第二,准则必须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供投资人在不同期间进行公司业绩的分析;第三,准则必须严格地解释和应用。这样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才能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2.2.3 财务报告体系
财务报告体系是指从不同的侧面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信息的较为完整的系统。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高低。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和对外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在维持和发展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目标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下,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其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第一,提供现在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有用信息;第二,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估计一个企业预期现金净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和不确定性,并以此为基础最终估计他们自己的现金流入;第三,提供一个企业有关经济资源、对资源的主权以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资源和资源主权变动影响的信息。所以,为了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求。企业应设计一套既能提供货币信息又能提供非货币信息、既能提供绝对指标信息又能提供相对指标信息、能产生多样化信息的多元化的高质量财务报告体系。
2.2.4 财会人员素质
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是由财会人员通过会计系统,即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最终汇总形成各种财务报表和附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是通过分析人员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及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料进行的,因此除了会计目标、会计准则质量、财务报告体系等因素之外。财会人员本身的素质也是极其重要的,是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会计信息生产者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执业风险意识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随着会计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各国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存在问题 3.1 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冲突
William R.Scote(1997)认为投资者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同时控制这两个问题时会产生一个结果:保证投资者获得有效决策的信息不一定激励受托人,也就是说虽然控制了逆向选择,却不一定能控制道德风险。对投资者最有利的会计信息应该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相权衡的,对受托人最有利的信息是与他们经营努力程度高度相关的信息。而关于资产运营和损益的会计信息只有一个,这样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朱元午(1999)认为:人们在对信息的有用性不断追求上正面临着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一味追求相关性,而以牺牲信息的可靠性为代价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虽然我国的会计目标已经向决策有用观转变,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突出了相关性,弱化了可靠性,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善,过分注重相关性可能会恶化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是相关性的基础,但往往其相关性受到强烈的指责。过分注重可靠性而使信息失去相关性,不仅会使信息的“有用性”降低,而且还可能由于大量不相关但可靠的信息披露而造成财务报告的信息超载。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一对矛盾。由于历史成本是过去的,而公允价值属于现在。所以,可靠性从计量属性上往往与历史成本相关,而相关性往往与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相关。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反映经济交易事项的原始单据所记载的内容具有信息来源最直接、存在可验证性,且其生成和传递过程往往置于财政、税务等相关有权部门的监督之下,因而以其原始单据记载的信息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具有可靠性。从会计计量属性的角度而言,资产或负债的形成中产生的会计原始单据所记载的金额,反映的是其历史成本。历史成本由于其交易的原始单据具有上述特征,故可靠性较高。但是,问题在于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核算主体内、外各种条件的变化,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动,或小于其历史成本,或大于其历史成本。此时,历史成本已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了,因而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的相关性会下降。此时,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相关的是公允价值。作为现在时态的计量属性,不仅符合资产或负债会计要素的定义,也反映了现时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评判,因而其相关性明显高于历史成本。
再如,在《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中,在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对公允价值的计价,有三个依次递补的层次,即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活跃市场中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如在资产负债表日处置该资产时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很明显,从三个依次递补的公允价值信息来源层次上看,其可靠性质量是依次递减的,只是为了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同时又对可靠性不造成摧毁时才选用质量稍次的信息作为替代品。这一例子很生动地表现了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矛盾。3.2 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人类迈入了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系统最后输出的产物,同样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新经济环境下,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报告体系不论在报告内容范围上,还是在报告形式以及传递方式上,较之现行报告体系都将有很大的不同。财务报告的内容模式扩展在前文中作了详细阐述,这里将重点讨论信息技术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及财务报告改进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冲击。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进行商务活动和向消费者传递企业信息。互联网为财务报告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企业建立网站并发布信息己经逐渐成为趋势。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网上财务披露的工作始于2000年。但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互联网使用条件和水平、公司重视程度、披露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数量、披露财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审计信息的披露、信息利用等方面通过28项指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说,我国上市公司使用Internet的水平仍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水平。
3.3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缺乏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现行财务报告注重提供可用货币计量的信息,而忽视非财务信息的揭示。许多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人力资源素质、企业文化等,没有被纳入传统财务报告的披露范围,而这些信息无疑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全面的评价并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
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货、期权之类没有实际交易而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其潜在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缺乏企业有关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现行企业财务报告较少涉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这就造成了现行财务报告忽视了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方面的信息,只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的增长与社会责任的承担,要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损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和计量,并对这些信息予以披露,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实现经济效益目标。
忽视了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从会计要素的定义(如资产被定义为特定的会计主体因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未来预期的经济利益)就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基本上是一张会计数据记录的汇总表。尽管提出了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观点,按照此逻辑演绎下去,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是要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的,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这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因为权责发生制原则本身已经包含了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环节。实证会计文献表明,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经济活动风险加剧,为了能够贯彻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有用的信息这一基本目标,预测信息应日益成为财务报表应该揭示内容的主要部分之一。而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主要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中期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为主要报告体系。预测性和前瞻性会计信息往往都是与企业的自愿披露的信息相关的。自愿披露可以将公司的好消息及时传递到会计信息市场,以便吸引理智的投资者,为公司以较小的代价筹集资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自愿披露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广告效应(因为投资者普遍认为只有业绩良好的公司才会进行自愿披露,而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也倾向于披露良好的预测性信息),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为企业及时地披露预测性信息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如何使企业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报告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近年来相继颁布了“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IASC,1999/12)、“改进企业报告:强化自愿披露”(FASB,2001),分别从不同角度力图为财务报告的及时性问题提供思路。3.4 现行财务报告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
3.4.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低,内容不完整,披露体系不健全
集中表现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可比性差;以非会计信息披露为主,会计信息披露不足。各种社会责任报告以描述性信息为主要披露内容,缺少定量信息。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信息披露的发展。尚未建立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信息。3.4.2 披露形式单一,披露主体模糊导致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以财务报告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为主,缺少社会责任报表,定量信息与指标信息在社会责任报告中难以体现,在财务报告中则难以区分;披露机构与披露主体划分不明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成为政府与公共组织的职责,企业消极对待。3.4.3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差异巨大 通过社会责任指数分析,笔者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在不同企业与行业间存在巨大差距,这对能否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提出了挑战,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因此,在进一步研究中,应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3.4.4 缺乏法律、准则等制度保障
信息披露监管与社会责任审计尚未开展。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准则指导,造成企业披露无效的社会责任信息,既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增加了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另一方面,却出现了重复披露或拒绝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薄弱是影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权威性的重要因素,而社会责任审计尚未开展,理论研究也还处于空白。4 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4.1 协调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
在新准则的制订中,由于考虑到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现实经济环境、法制环境、文化理念及会计行业整体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我国对于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协调本着“尊重普遍性,考虑特殊性”的原则,在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了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国情,做到了二者的现实平衡。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对于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需要密切相关的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新准则中只是“适度、谨慎、有条件的”引入,而非全面引入。同时,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因此,总的来看,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运用条件都作了限定性要求,充分考虑了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平衡。例如:《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上,要求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证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体而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科学合理的估计。
4.2 完善披露方式及加强监管力度 4.2.1 完善信息披露方式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由于数据库的数据格式和表达方式有差异使得各自内部的数据不能互相合并,资源无法共享和无缝连接。这些不同格式制作的财务报告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便。
近年来,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日渐浮出水面,即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它是由AICPA发起的,现在已经有70多个成员组织组成的XBRL.org组织所推出的新一代互联网财务报告语言。按照XBRL国际组织的定义,XBRL是因特网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发布(可以采用各种格式)、数据交换和财务报表及所含信息分析的一种标准方法。它不是一个新的会计系统,不会改变会计系统的数据。XBRL是为说明包含企业报告中的相关信息的编制和使用而设计的,它始于会计系统的分类数据层面,而不是在交易层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作为一种以XML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标记语言,XBRL继承了XML所拥有的所有语言优势,包括可及性、通用性、增强性、开放性、正确性、效益性。我国目前正处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强大影响之下,互联网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更趋理性的平衡、持续增长的新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财务会计与报告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财务信息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这一趋势还有待加强。4.2.2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美欧在忙于弄钱救市之余,也不忘寻找罪魁祸首及替罪羊,继评级公司被揪出来暴打之后,第二个被揪来打得就是会计界,虽然美国准则制定机构、国际准则制定机构纷纷出来辩解,但都以惊人的效率对准则进行了修订。对于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我国而言,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公允价值计量不是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确暴露出了会计准则中的一大漏洞。2007年1月1日起,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新会计准则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执行将对企业会计实务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从上市公司整体情况来看,2007年的实施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违背会计准则规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迹象不容忽视。2007年净资产合计为68389.71 亿元,2006 年净资产合计为52220.33亿元,同比增长了16169.38亿元,增幅为30.96%,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会计准则将成本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达到3625亿元,占净资产增加额的22.42%因此,除了进一步研究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力求理论指导企业在实务中正确运用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彻底从利润观转向资产负债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的负面影响。
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为了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及隐瞒对企业不利的信息,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财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在报表信息披露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自律约束财会人员行为、动机,防止会计行为失范,减少财会人员的舞弊行为带来的信息披露失真,保证提供的表外信息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法规、会计规范的建设,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适时制定市场所需的新的规范性法规,强化对企业自愿披露的报表信息的审查和监管,进一步完善报表披露制度,应以财政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为主。对财政和证监部门已颁布的一些具体准则和规范意见中,涉及报表信息披露方面不够完善、不够全面的地方,应予以修改和补充,尽快出台市场所急需的规范性法规。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要进一步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既防止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又防止企业管理部门操纵会计信息。4.3 改进财务报告的内容 4.3.1 调整报表附注项目
适当扩大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应披露的非财务信息一般包括:一是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等;二是有关股东和管理人员的信息;三是企业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主要竞争对手及发展目标等信息。这些信息都由会计部门披露,必然会影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此,在改进的财务报告中,可以借鉴分部式报告的观点,可以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同时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人事政策及其变动方面的最新信息。这样,在改进的财务报告中,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人事、销售、公关等部门。增加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应增加衍生金融工具财务报告,这样可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问题。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报告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两方面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按照资产负债观有的项目分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理论中资产、负债的定义,它只是一种合约,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可以采用表内与表外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在表内,可以揭示在产生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交纳保证金和支付期权费的金额、合同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报告日的公允价值等信息。
补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企业经营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其财务状况的优劣和赢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现行财务会计报表囿于其固定的格式、项目及填列方法,难以满足用户决策所需的信息,这就需要大量增加表外揭示内容予以弥补。而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或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中增加披露有关企业资源使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状况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等社会责任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失为一种好的改进办法。这样做既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有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协调劳资双方、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可以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有利于政府科学地制定宏观决策,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关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不同国家披露的要求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有关社会责任最主要的方面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公益事业、职工就业和培训、职工劳动保护和休养、资源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的改造和开发等。4.3.2 重视现金流量核算 首先,增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内容。提供更多的关于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面进行改进例如未来现金流入的金额、流入流出现金的分布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其次,应加强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建设,完善相关内容。财政部颁布了《现金流量表》的具体会计准则,表明了我国也开始重视现金流量的信息,原因在于现金流动的信息更符合财务会计的决策有用性目标,而且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与特定企业最直接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潜在使用者,一般地关注企业获得有利现金的能力,因为他们的决策,都和期望的现金流量的金额、时机和不确定性有关。对于最终的分析来说,企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是会计核算最基本的基础,也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决策的基础。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金流量信息比权责发生制下的收益数据具有增益信息含量,而且现金流量数据也优于营运资本变动的信息。现金流量表构成了真实而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期间损益信息的一个基本要素。最后,加强对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使其能够独立地编制现金流量表。4.4 补充财务报告中社会责任的披露 4.4.1 制定社会责任会计的准则和制度
应该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会计界、企业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参照目前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基本程序,研究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及制度。深圳市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制订了《深圳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讨论稿),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和市民征求的意见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这个草案要求的内容还很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制度。
4.4.2 单独设置有关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应尽可能单独设置,为了节约成本和便于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设置时尽可能与传统会计科目相对应。如传统会计科目中有“固定资产”项目,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可以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一级科目,再设置“环境固定资产”、“消费者责任固定资产”等二级科目。这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就从传统会计信息中分离出来了,这既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的必然要求。
4.4.3 提倡编制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信息需求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分析主要是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和完成情况,从便于信息使用角度出发,客观上要求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从企业的会计信息中提取来,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一般来说,对于会计基础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可以通过三张主表来加以反映,即“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损益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而对于非会计基础型的信息可以通过社会责任会计报表附注来加以反映。5 结论
财务报告的重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仅仅将现行财务报告作一些简单的修补将无济于事。我们在改进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时,应该结合客观的经济环境以及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对财务报告进行系统性、实质性的改进。
财务报告的改进必须遵照财务报告的目标,准确定位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对改进成功至关重要。决策有用观是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它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规定了我国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是为了满足决策需要,从而在质上,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清晰性和及时性,在量上也必须包容当会计信息达到供求平衡时的信息内容。
事实上,本文上也正是从质和量这两个方面提出财务报告改进建议的。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质与量,改进我国现行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就势在必行;为确保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作为最基本的信息披露手段—财务报告,也必须改变其报告模式.由于财务报告的改进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看,都略显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3). 2.袁甜甜.基于QFR思想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变革研究.会计研究,2006(5).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会计研究 2006(1).4.韩剑侠.企业财务报告应重视相关性信息的披露.科技资讯,2006(3). 5.王萍、宋春梅.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亟待改进.会计研究,2007(8). 6.姚正海.企业财务失败研究现状述评.财会通讯,2007(4). 7.马彦杰.论公允价值财务报告模式的构建. 西南财经大学,2007. 8.吴万好.浅析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国集体经济,2007(12). 9.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中确认与披露概念问题.当代财经,2008(4).
10.蒋莉.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对策研究.消费导刊,2008(9).
11.王倬.关于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
12.付杰.浅谈现行财务报告局限性及其改良措施.中国科技财富,2008(6).
13.袁文,袁萍.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2008.
14.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会计研究,2008(4).
15.顾玮清.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改革的探讨.中华会计,2009(11). 16.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2008.
第五篇: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London Fontana ,1977.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 南昌,1999。《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1。《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大江书铺,1932。
《中国修辞学》,杨树达,世界书局,1933。《辞格汇编》,黄民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社会、文化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北京,1989年。
词汇语义学:
Semantics, 《语义学》,Leech,G.N, 李瑞华等译,London:Penguin Books Ltd,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董秀芳,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2002。《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6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马西尼,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类型研究》,董为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 北京,1996。《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符淮青,商务印书馆,2004。《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符淮青,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孙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朱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蒋冀骋,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94年,2001年第3次印刷。《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蒋绍愚,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1。《蒋绍愚自选集》,蒋绍愚,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李宗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汉语词汇史概要》,潘允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汉语词汇史纲要》,史存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汪维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2000年5月第1版。《汉语词汇史》,王力,商务印书馆,1993。《词汇训诂论稿》,王云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2年7月。《上古汉语词汇史》,徐朝华,商务印书馆,2003。《语义学》,烈炯,语文出版社,900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时仪,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0。《<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张双棣,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台湾文津出版社 台湾,1992。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周荐,语文出版社,1995。
方言学: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桥本万太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汉语概说》(张惠英译),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侯精
一、温端政等,山西高教出版社,1993。《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9。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1年4月。《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如龙,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0。《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0卷)》,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晋语的研究》,侯精一,商务印书馆,1999。
语法学:
《语法答问》,朱德熙,北京大学出版社。《黎锦熙选集(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春,2001。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马庆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冯春田,山东教育出版社 济南,1991。《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98。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0。《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中华书局,2002。《汉语史通考》,太田辰夫(日)著,江蓝生 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 重庆,1991。《中国语历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87。《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 北京,1980年6月第1版。《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吴福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沈家煊,商务印书馆,2005。《汉语的词库与词法》,董秀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204。《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99。《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商务印书馆,2002。《汉语语法化的历程》,石毓智、李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类: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 some semantical-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In Winfred P.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eds.)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4-71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 Li,C.N&S.Thompson 1974 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In Anderson,John M.&C.Jones eds,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17 Frazier L, Carlson K, Clifton C.Prosodic phrasing is central to language comprehensi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6, 10(6): 244~249 lyons,J 1987 语言学的新天地,第二集,企鹅图书出版社 汪榕培等译第一、五、七、八、九、十三章,见《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曹正文,文史哲,1984(3)。《词义和词的分布》,符淮青,汉语学习,1999(1)。《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高顺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管锡华,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韩玉国,外国语言文学,2003(4)。《词义发展研究的一些问题-兼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义项处理2》,洪成玉
《古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洪成玉,中国语文,1983(8)。《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吕叔湘,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2期。《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李荣,方言,1985年第2期。《官话方言的分区》,李荣,方言,1985年第1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胡壮麟,现代外语,2003(1)。《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 期。《近代汉语研究概述》,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词》,蒋绍愚,语言研究,1993(2)。《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5)。《“大辞典编纂处之成立”》,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3,上海商务印书馆 上海,1935。《中国近代语言研究提议》,黎锦熙,连载于1928年10月《新晨报副刊》,又载于1929年出版的《国语旬刊》一卷二期。
《中国近代语研究法》,黎锦熙,河北大学周刊,1929第一期。《从分类概括看词汇的发展》,李海霞,南京社会科学,2002(4)。《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李如龙,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3)。
《古汉语词义研究——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陆宗达、王宁,辞书研究,1981。《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的“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吕东兰,<语言学论从>第21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先秦“同义词区别使用”的理据》,罗积勇,武汉大学学报,1992(4)。《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马清华,语言研究,2003(2)。《词汇语法化的动因》,马清华,汉语学习,2003(2)。《名词性宾语的类别》,马庆株,汉语学习,1987(5)。《<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的形容词副词词尾》,马淑仪,语文研究 太原,1994(1)。《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秦洪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邵敬敏,方言,2003(3)。《句法里的象似性问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沈家煊,国外语言学,1991(4)。《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实词虚化的机制》,沈家煊,当代语言学,1998(3)。《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词义与认知_<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瑄,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1997年3期。
《语法化机制探赜》,孙锡信,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2002。《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陶红印,语言研究,2000(3)。《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汪维辉,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的类别》,王吉辉,语文研究,1997(3)。《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吴福祥,语言研究,1995(2)。《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吴福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先秦汉初汉语里动词的指向》,徐丹,载《语言学论丛》29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4。《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徐通锵,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1998(1)。
《结构的不平衡性和语言演变的原因》,徐通锵,徐通锵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音系的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徐通锵,语文研究,1996(3-4)。《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张博,中国语文,1999(2)。《说“给”和“乞”》,张惠英,中国语文,1989(5)。《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能甫,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2)。《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张谊生,中国语文,2000(1)。《词义演变二例》,张永言,中国语文,1960(1)。《也谈词义的同步引申》,赵大明,语文研究,1998(1)。《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4)。《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文炼,《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4期。《“有界”和“无界”》,沈家煊,《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名词的比喻义与名词、非谓形容词的界限》,吴长安,汉语学报(上),2001年。《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杨成凯,《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文出版社,1991年。《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姚振武,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张伯江,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基于语义场的科学术语理解》,张春泉,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张国宪,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张国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朱德熙,方言,1993年第2期。《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王寅,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月。《汉语方言分区的条件》,丁邦新,清华学报,1982年新14卷1-2期。
汉语史部分
著作类
通论: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58年。《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汉语史研究新论》,白平,书海出版社,2002年。《近代汉语研究概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近代汉语读本》,刘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古汉语读本》,方一新、王云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训诂学:
《训诂学原理》,王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训诂原理》,孙雍长,语文出版社,1997年。《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3版。《训诂学初稿》,周大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训诂案例从编》(教学课件),白平。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清] 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中华书局,1984年。《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年。《汉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汉语俗字丛考》,张涌泉,中华书局,2000年。《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汉字学概要》,王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音韵学:
《上古音研究》,李方桂,商务印书馆,1982年。《汉语语音史》,王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词汇学: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年。《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年。《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商务印书馆,1994年。《古代汉语词义通论》,高守纲,语文出版社,1994年。《古汉语词义论》,张联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商务印书馆,2005年。
语法学:
《马氏文通》,[清]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83年。《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1992年。《古代汉语语法学》,李佐丰,商务印书馆,2004年。《左传虚词研究》,何乐士,商务印书馆,2004年。《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孙良明,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类
通论:
《古代白话文献简述》,刘坚,《语文研究》1982年第1期。《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柳士镇,《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
《论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的根本观念》,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
训诂学: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毛传的几个互训问题》,萧璋,《黎锦熙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训诂学回顾与展望》,赵诚,《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20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声训源流暨〈说文〉声训》,孙雍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单语词典释义的性质与训诂释义方式的继承》,王宁,《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
文字学:
《说文解字与本字本义的探求》,陆宗达、王宁,《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裘锡圭,《语文建设》1989年第3期。《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语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论汉字职能的变化》,李运富,《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部首的表义问题》,张儒、韩琳、常莉莉,《说文学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年。
音韵学:
《“歌戈鱼虞模”古读考》,汪荣宝,《北大国学季刊》1923年第2期。《跟见系谐声的照三系字》,梅祖麟,《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商代音系初探》,赵诚,《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84年。《〈卢宗迈切韵法〉述论》,鲁国尧,《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1993年第1期。
词汇学:
《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刘叔新,《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俗语词研究概论》,郭在贻,《语文导报》1985年第9、10期。《试论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王锳,《文史》第12辑,中华书局,1986年。《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E.Z/irchcr(许理和),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
《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张永言,《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联绵字研究史述论》,白平,《语言学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词义引申中的遗传因素》,张联荣,《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郭锡良,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年。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永言、汪维辉,《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佛教混合汉语初论》,朱庆之,《语言学论丛》第20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变体汉文中的词义异变举要》,冯良珍,《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王宁,《古代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徐朝华,《语言研究论丛(第8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汉语词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王凤阳,《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8 年。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王宁、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汉语词汇语义学的重建与完善》,王宁,《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祝鸿熹、芮东莉,《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从言语到言语行为——试谈一类词义演变》,李明,《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蒋绍愚,《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蒋绍愚,《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语法学:
《〈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着”》,曹广顺,《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试说“就”和“快”在宋代的使用及有关的断代问题》,曹广顺,《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唐钰明,《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蒋绍愚,《中国语文》1995第3期。《思维的模糊性与古汉语语法研究》,白平,《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刘利,《中国语文》1997年第1期。《“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蒋绍愚,《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4期。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江蓝生,《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发展》,郭锡良,《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地域视角》,曹广顺、李讷,《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重迭与归一 ——汉语语法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曹广顺,《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