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市残疾儿童救助政策法规备忘录
厦门市残疾儿童救助政策法规备忘录
一、教育补助
(一)学前教育补助:补助对象:具有厦门市户籍,3-7周岁在教育局批准的幼儿园内接受学前教育的残疾儿童。补助标准:每人每月400元补助,每人每学年最高4000元。3 补助办法:先缴费、后补助,一年一补。申请方法:每年9月20日前,持《学前补助申请表》、户口簿、监护人身份证、《残疾人证》、《幼儿园在园证明》、收费票据原件及复印件各三份,向所在区教育局申请。补助发放:市残联于11月30日内直接发放给补助对象。
(二)助学补助:补助对象:具有厦门市户籍,在各类依法设立的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技校、大学就读的在校残疾学生。补助标准:在特教学校(含辅读班)就读的,学费、簿籍费全免,交通费补助150元/年。在各类学校就读补助标准各不相同。3 补助办法:除交通费补助外,都是先缴费后补助,一年一补。4 申请方法:每年9月20日前,持《入学通知书》、收费收据、《户口簿》、《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三份,并填好《助学补助审批表》,经就读学校、居(村)委会审核并签署一件后,向所在区残联提出书面申请。补助发放:区残联于11月30日前直接发放给补助对象。
二、康复救助
(一)市级康复补助补助对象:在有资质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7周岁以下的脑瘫、听障;7-10周岁的语后聋;14周岁以下的智障、自闭症儿童。2 补助标准:脑瘫儿1400元/月;其他儿童1000 元/月。3 补助办法:先缴费、后补助,一年一补。申请方法:《医院评估报告》、户口簿、监护人身份证、收费票据原件及复印件各三份,向所在社区申请。补助发放:直接发放给补助对象
(二)集美区康复救助补助对象:集美区户籍中的中低收入家庭成员,10周岁以下,具有区残联评估为具有功能重建潜力的残疾儿童。补助标准:在市级补助的基础上,脑瘫儿童每月再最高补助1000元;聋哑、弱智、自闭症儿童每月最高补助800元。补助办法:每季度办理一次,于季末当月1-15日办理。申请方法:持《户籍证》、《残疾人证》或市康复机构认定的自闭症诊断书的复印件,及《集美区残疾儿童“抢救性训练”、矫治申请表》或《集美区残疾儿童社区训练矫正申请表》的批准文件及收费凭证原件,向区残联申请。补助发放:直接转入救助对象户主的账户。
(三)思明区康复救助救助对象:法定监护人具有思明区户籍3年(含)以上的,在有资质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7周岁以下的脑瘫、听障;7-10周岁的语后聋;14周岁以下的智障、自闭症儿童。救助标准:在市级补助的基础上,再最高补助听障、智障儿童500元/月;自闭症儿童600元/月;脑瘫儿童700元/月。救助办法:每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办理。申请方法:持本人和监护人户口簿、身份证、《残疾人证》或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所在康复机构提供的《康复评估表》、费用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向街道办申请。救助发放:由区安康服务中心于每年的1月份将上年度的救助金下拨各街道,由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发放给救助对象。
(四)海沧区康复补助补助对象:在有资质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7周岁以下的脑
瘫、听障;7-10周岁的语后聋;14周岁以下的智障、自闭症儿童。2 救助标准:在市级补助的基础上,再最高补助听障、智障儿童500
元/月;自闭症儿童600元/月;脑瘫儿童700元/月。救助办法:每12月25日前办理。申请方法:持本人和监护人户口簿、身份证、《残疾人证》或市二
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所在康复机构提供的《康复评估表》、费用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向所在村(居)委会申请。救助发放:由区残联于每年的1月份将上年度的救助金,直接转入
救助对象指定的银行账户。
(五)其他区未找到相同规定。
三、居家护理
(一)市级补助补助对象: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残疾人。补助标准:一般300元/月;低保户400元/月。补助办法:随时申请。申请方法:持相关材料向所在社区申请。补助发放:直接发放给补助对象。
(二)集美区补助补助对象:经市级二级以上医院评估,确定为因瘫痪而生活不能自
理的各类一级残疾人,家庭有照料条件适宜在家安养的,未享受政府其他居家护理补助的。补助标准:低保对象补贴400元/月,其他对象补贴300元/月。3 补助办法:2010年7月前持有《二代证》且在2010年9月(含)前取得医
学评估证明的申请对象,从2010年7月开始领取补助金。2010年10月(含)后新办《二代证》并取得医学评估证明的申请对象,自取得医学评估证明当月领取补助金。申请方法:持户口本、身份证、《残疾人医学检查评估意见书》、《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向所在居(村)委员会申请。
补助发放:由镇(街)残联按月将补助金发放给补助对象;农场瘫痪在床的由区残联按月发放。
(三)思明区安康居家护理救助 1 救助对象: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二级(含)以上的各类残疾人。2 救助标准:低保对象500元/月;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30%的低保边缘户400元/月;其他300元/月。3 申请方法:持户口本、身份证、《残疾人医学检查评估意见书》、《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向所在居(村)委员会申请。4 补助发放:由镇(街)残联按月将补助金发放给补助对象;农场瘫痪在床的由区残联按月发放。
(四)其他区未找到相同规定。5
四、生活救助
(一)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补助对象:具有厦门市户籍,二级(含二级)以上的残疾人补助标准:低保对象给予50元/月增发低保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00%-130%的给予50元/月困难救助金。补助办法:2009年6月30日前领取二代证的重度残疾人,其增发低保金(或
困难救助金、生活补助金)从2009年7月1日起执行;2009年7月1日后领取二代证的重度残疾人,享受增发低保金或生活补助金的,从领证后的次月起执行;2009年7月1日后领取二代证的重度残疾人,享受困难救助金的,从领证后的次年起执行。
申请方法:增发低保金的,持残疾证复印件向镇(街道)申请;申请苦难救助金的,持残疾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填写《厦门市重度残疾人困难救助金申请审批表》,经村(居)委会核查收入、初审和民主评议,由由镇(街道)审核汇总后上报区残联审核认定,区民政部门审批发放。补助发放:由区民政居统一按月发放。
(二)最低生活保障 4
五、医疗救助
(一)医保人员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补助对象:具有厦门市户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残疾困难人员,因患重病,导致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在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内(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发
生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累计高于1500元且低于5000元(含5000元)的部分,给予补助50%;5000元以上的部分,给予补助70%。最高补助10000元。补助办法: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1日至20日正常工作时间。上
一医疗保险年度的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申请截止期限为下一医疗保险年度开始后的12月20日,超过此时限的不再受理。申请方法:持户口簿、《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并填妥《厦门市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自付医疗费困难补助申请表》,向所在地村(居)委会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申请。补助发放:申请后3个月内将补助打入参保人指定银行账户。
(二)精神病患者医疗补助
持具有资质的精神专科医师的确诊,由仙岳医院盖章的病例证明和同意接受免费服药或针剂治疗与检查的精神病患者,每月药品及基本检查费用控制在150元之内,按实结算,超过部分自付。
(三)民政救济精神病人治病医疗费减免减免对象:具有厦门市户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精神病患者。减免标准:950元/月,包括床位费450元/月·人;护理费300元/月·人;医疗费200元/月·人。申请方法:先到市仙岳医院门诊精神科就诊,凭医生开具《基本诊断证明书》,到所在的居(村)委会提出减免申请,再凭市民政局开具的“厦门市精神病人治病减免介绍信”,到市仙岳医院办理住院或门诊治疗手续。
(四)集美区医疗救助救助对象:具有集美区户籍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户中的精神病人。救助标准:个人自付住院费300-20000元的80%;精神病人控制病情门诊不超过300元/月。办理方法:每月受理一次,时间为每月15日前。申请程序:持《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收费凭证原件、疾病诊断书、及必要的病史材料和各种医疗保险赔付单据向村(居)委会提出申请救助发放:申请后15日内由各镇政府(街道办)发放给申请人。
(五)湖里区医疗救助救助对象:残疾人救助标准:全年累计医疗救助限额原则上不超过3000元,因患精神病、恶性肿瘤、尿毒症需透析者不超过10000元,按个人自付50%比例给与医疗救助。办理方法:每月审批一次,时间为每月月末。申请程序:持户口簿、身份证、《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定点医院有关材料,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救助发放:通过区民政局发放给救助对象。
(六)厦门市医疗救助和海沧区医疗救助的对象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对象中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和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而残疾人都纳入了医保范围,所以不适用残疾人。
第二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案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案
一、康复救助范围。
具有县户籍(居住证),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14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和孤独症儿童。二、康复救助内容。
(一)机构康复训练。由定点康复机构为救助对象提供功能训练,运动、认知、沟通及适应性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二)医疗手术补助。
为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等,对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费部分给予一定补助。(三)辅助器具适配。
为视力残疾儿童验配助视器;为听力残疾儿童验配助听器;为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假肢或矫形器,适配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三、康复救助标准
(一)机构康复训练
1、听力、言语、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康复: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0元。
2、脑瘫(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康复训练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000元。
(二)医疗手术救助
1、人工耳蜗手术补助。为有手术适应指征的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等相关费用报销后,自费结算部分,予以一次性补助1万元(1万元以内实报实销)。每人仅限1次。
2、肢体残疾矫治手术补助。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足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导致严重痉挛、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及脱位、脊柱裂导致下肢畸形等实施手术的,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等相关费用报销后,自费结算部分,每年予以一次性补助10000元(10000元以内实报实销)。每人每年仅限1次,每人手术累计救助不超过3次。
(三)辅助器具适配
1、听力残疾儿童:为适合佩戴助听器的听力残疾儿童配发助听器。助听器救助标准每人不超过7000元。每人仅限1次。
2、脑瘫(肢体)残疾儿童:根据适配机构评估,为肢体残疾儿童免费适配假肢、矫形器、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适配辅助器具。
四、资金来源。
补助资金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其他康复资金中列支。所有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验收核发”的管理原则。对项目未实施或未实施完毕不得报支;违反项目规定的不合理支出不得报支;支出票据不规范的不得报支。对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截留、挪用项目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有权拒拨资金,监察部门对群众有反映的问题要重点查处,确保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安全、规范运行。第三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
环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
第一条
为帮助残疾儿童在最佳时机恢复、矫正部分残缺的身体(心理)功能,促使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根据省残联、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康复救助,是指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和家庭承担相结合,以帮助聋儿、弱智、自闭症、脑瘫儿童及时接受“开智”、“启聪”等“抢救性训练”和矫治的救助措施。
第三条
康复救助对象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环县户籍;
(二)年龄在14周岁以下;
(三)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四)正在接受康复训练或接受康复手术治疗。
第四条
符合上述条件的救助对象申请康复救助,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居民户口本、身份证、《残疾人证》(第二代)和有康复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训练或康复手术证明;
(二)《环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表》;
第五条
县残联负责残疾儿童的普查登记、评估和相关审 批工作,并于每年8月31日前确定下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计划。
第六条 康复救助经费来源于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精神病防治等康复专项经费、县财政拨款和社会捐款。
第七条
康复救助计划当年有效,跨的须经审批后列入下一年计划;每个康复救助对象原则上只享受1个周期的康复救助。
第八条
残疾儿童“抢救性训练”、矫治计划执行周期为:
(一)听力语言康复配置助听器2年,植入耳蜗2年;
(二)弱智“开智”综合训练3年;
(三)自闭症“行为矫治”综合训练3年;
(四)脑瘫儿童“运动功能补偿”综合训练3年;
(五)残疾儿童家长训练:聋儿15天,弱智20天,自闭症30天,脑瘫儿25天。
社区训练矫正周期同上。
第九条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参加康复训练的脑瘫儿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聋哑、弱智、自闭症儿童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聋儿自费配置助听器的每人一次性补助4000元;聋儿列入省“听力重建计划”植入人工耳蜗的,每人补助10000元,聋儿自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每人补助20000元。
对残疾程度较轻,凭康复医疗机构开具的有效证明,每个 2 康复周期补助500元,康复周期超过1年的一次性补助2000元。
第十条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金的申报程序为:
(一)由救助对象户主或监护人持《环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表》及相关收费凭证的原件,向县残联申请;
(三)县残联在收到申请及相关资料后,经审核符合救助条件的,通知救助对象户主或监护人填写《环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领取登记表》,然后将救助金转入救助对象户主或监护人指定的账户。
第十一条
接受康复训练的家长向县残联报名,填写《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登记表》,由县残联分送到获得资质认定的康复医疗机构培训,培训费由县残联承担。
第十二条
县残联负责建立救助对象、补助经费使用等档案,自觉开展康复救助经费使用情况自查和评价工作,并将经费使用情况定期报送县财政部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县残联负责解释。
第四篇:贫困残疾儿童可申请康复救助
贫困残疾儿童可申请康复救助
贫困残疾儿童可申请康复救助
12月14日下午三点半,从资阳区妇幼保健院出来后,赫山区八字哨镇居民黄茵(化名)很高兴,5岁的儿子因患脑瘫一直无法走路,当天的康复训练中,他独立行走了6步。“多亏了这个项目,儿子才有机会接受专业康复治疗。”黄茵说。
黄茵所说的项目是指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自XX年起,我市开始实施,目前已经纳入了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6年来,有不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得到了帮助。
今年共667名6岁以下残疾儿童接受免费康复训练
徐春(化名)家住资阳区长春镇。
XX年12月,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患上了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右半边身体瘫痪。治疗两个多月后,夫妻俩花光了所有积蓄,不得不将儿子接回家,保守治疗。XX年,村里见这家人困难,帮忙申请了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儿子基本能独立行走了。
近年来,通过这个项目,残疾状况显著改善的孩子很多。4岁的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雷雷一直不愿讲话,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已经能说些简单的词语,还学会了不少儿歌和舞蹈。5岁的脑瘫儿童小全,不能独坐、独站,经过康复训练后,不仅能独坐、独站,在辅助下还能行走。
自XX年起,益阳市残联开始承担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XX年,共有667名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接受抢救性康复服务。
全市共有市妇幼保健院、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资阳区妇幼保健院、桃江县
中医院、南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沅江市特校等6所康复训练机构。
为保障康复机构顺利运行,市级定点康复机构每月接受一次检查,县级定点康复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目前,参加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项目的以脑瘫、自闭症为主,根据患儿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以运动治疗为主,配合脑循环、针灸治疗等。
在参加项目期间,康复训练费用全免,还能获得每月200元的补助。
儿童残疾越早治疗越好
据市残联调查,目前我市6岁以下残疾儿童数量在3000人以上。对于项目外的家庭来说,治疗费用是一项十分沉重的负担。为让更多家庭得到帮助,每年确定受助对象前,残联会做一次摸底筛查,然而,这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一些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残疾。”市残联康复科主任谢恩桃说。许多贫困孩子
残疾症状已十分明显,但家长认为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情况,拒绝接受治疗。还有一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歧视,不愿承认孩子的缺陷。谢恩桃曾在赫山区桃花仑菜市场遇见一个腿部畸形的2岁女童,多次劝说家人带其到残联接受免费治疗,但家长认为孩子发育迟缓,属正常情况,拒绝接受治疗。“其实,小女孩只要借助矫形器,很快就能正常行走,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终生残疾。”“儿童缺陷越早干预越好,否则,只会越来越严重。”资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周训说,1岁以前,是许多残疾病症的最佳治愈时期。脑瘫等病症如果能在1岁前得到及时治疗,可以恢复到一个很好的程度,甚至完全康复。“孩子出生前后半年内,最好每个月到专业机构做一次发育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早应对。”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
2013年上半年潍坊外国语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活动。
一、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校外心理辅导站,心理辅导员根据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情绪变化和反映,随时找他们开展促膝谈心,进行心理辅导,以尽快缓解他们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走出阴影,笑对生活,健康快乐成长。
二、打造标准化模式,建立示范点。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配备一名(或以上)的辅导员,为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生活、学业、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建立一支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辅导和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添置教辅图书和课外读物、辅导员培训经费、课外活动经费等。
三、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关爱工作良好运转。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长期开展手拉手活动。与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互动交流。免费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和健康知识普及。
四、制订工作指导手册,开展志愿辅导员培训。为志愿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指导。聘请了资深心理研究的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围绕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工作、心理辅导等对志愿辅导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五、基本成效
改善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老师、志愿者就是他们的父母,同学就是他们的兄妹。通过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激励更多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能和其它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潍坊外国语学校
201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