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会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会
——在辅导员培训会上的讲话
(钟沛然2006年8月24日)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高校基本任务的根本保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本人就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几个观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观念,也是建立和谐校园的核心观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重视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成才的基本*望,这样就能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起重大教育作用的力量,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对学校的向心力,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传受的价值观。
2、系统管理的观念
系统管理是以整体的目标为依据,学校各项工作都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当局部和整体发生矛盾时,不能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学生部门在安排各种活动时必须要有大局意识,要摆正各种层次的关系,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强调协调合作,只有通盘
考虑顾及全局,活动的开展才能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系统管理不仅具有整体性,而是还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开放性和信息性,只有强化系统观念,学生工作才能协调有序地进行。
3、科学管理的观念
科学管理就是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客观分析管理客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特点:身心特点、思维特点、思想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条件、环境等因素,这样制定的规定才符合实际情况。
多搞学生
第二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安全预警——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
建筑工程系 李岩
[摘要]为积极预防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着学生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指导大学生自护,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安全隐患,彻底杜绝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安全预警可以有效预防高校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安全预警 预防 高校 安全事故 有效途径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新形势下,高校扩招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随之表现出的大学生心理脆弱、社会经验缺少、生活阅历匮乏、自理能力欠缺等特点致使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心理安全、自然灾害安全、法纪意识安全的淡薄,严重阻碍了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传统的安全预案过多的注重了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及时处置、解决办法。为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预防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学生安全事故预防为主,本着学生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指导大学生自护,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安全隐患,彻底杜绝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提前建立学生安全预警。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学生安全预警是指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极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为避免造成更大的或深度的损失,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察得到的可能性预兆,向学生或学生组织、管理部门进行及时通报,以达到警示、消除学生由于过激(过失)行为,不知情、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意外、或因经验缺乏而导致不可预见性可能等造成学生安全隐患的预警机制。
1、学生安全预警的分类
针对大学生被骗、被抢,学生伤害、伤亡事故的发生和按照常规可预见性隐患进行以社会影响、损失程度进行学生安全预警分类。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一)黄色预警是针对有发生可能性且尚未发生的校内外安全事件在学生中进行的预警。例如:黄色预警—雪天防滑预警。2009年11月16日,一场纷飞的大雪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银白的美丽景观,但是也给我们的各种行动带来不便,在冰雪往复和融消之间我们温馨提示您:
一、小步防滑。在冰雪道路上行走,要采用快频率小步幅的行走方式,这样既可以保证一定的行进速度,又可以减小身体重心的大幅度改变,从而防止和减少自体滑倒的机率。
二、顺势防摔。在冰雪道路上行走,摔跤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但在摔倒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顺势团身抱头摔下,不要与重力加速度做对抗,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严重摔伤的机率,特别是后脑摔伤的机率。
三、正确求援。在冰雪中摔倒,不要急于马上起身,应休息片刻,感受身体的疼痛情况,若有身体剧烈痛点或肢体变形等情况,要原地静卧,拨打电话或呼救,请专业人员施救,这样可以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祝全院师生安全渡过这场
1雪灾。
(二)橙色预警是针对校内外发生的需要特别重视的安全事件在学生中进行的预警。例如:橙色预警—公寓安全隐患预警。手机充电器放在床上充电;台灯太靠枕头和被褥;宿舍内吸烟,烟蒂乱投乱扔,打火机在床上乱放;电脑电线缠绕杂乱;宿舍内插座较多且摆放杂乱,有时在床上放置,无人时未及时关闭或拔掉电源;个别宿舍有自制接线台灯;有宿舍发现电发夹、电吹风等违禁电器;发现有水果刀、美工刀等刀具物品;有些宿舍无人状态下未及时锁门、关闭门上天窗,手机、钱物等贵重物品和现金乱放在明显处;学生有随意领带校外人员进入宿舍情况。请同学们严格遵守学生公寓管理条例。
(三)红色预警是针对校内外新近发生的恶性、重大或特别需要重视的安全事件在学生中进行的预警。例如:红色预警—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 4女生6楼跃下身亡,火灾预警。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2分,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起火,4名女生因房内烟火过大,为了逃生,从阳台一跃而下,经现场120急救人员鉴别,4人均当场死亡。火灾过火面积20平方米左右,未殃及周边寝室。火灾原因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望我院学生引以为戒,不要使用电炉子、热得快、电饭锅等各种违规电器,切实保证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2、学生安全预警报告的发布
学生安全预警报告由辅导员负责具体发布。辅导员必须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有效途径积极发掘校内外涉及学生方面的安全隐患。随时掌握新近发生的校内外学生安全事故动态变化。及时通过报告形式向学生进行通告。预警报告一经发布,辅导员、学生干部要积极做出反应,并及时向所属学生传播相关信息,开展自查防范、实施预防措施。
3、学生安全预警报告途径。
(一)通过网站、博客、贴吧、QQ群公告专栏等网络媒介建立发布平台,进行真实信息的有效传播。
(二)通过定期组织召开班会、团日活动进行专项安全教育。
(三)通过及时召开临时性会议进行专项安全教育。
(四)通过对思想上、行为上有特别异常反应的特殊学生群体或个人,对已经遭遇(遭受)安全事故,在身心上造成一定伤害或损失的特殊学生群体或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或谈心等安全教育。
4、学生安全预警报告时效
(一)对新近(一周内)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或极易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公布,起到对学生的安全警示教育。
(二)对距事故发生时间较长(三个月后),但仍存在安全隐患或极易再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要总结成案例,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5、学生安全预警报告处置。
辅导员在收看到相关安全预警报告的同时,积极召集学生进行相关自查或整改。学生在收看到相关安全预警报告后要根据报告相关事件(事故)自我检查,提高对此类事故的安全防范意识,将隐患遏止在萌芽状态,避免人身、财物上的损失。
学生安全预警报告备案。辅导员要及时将发布的安全隐患预警报告内容进行整理归档,总结成册。
三、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1、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
学生安全预警将事故防范提到了重要位置,一改以《学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基础的的处置型安全教育,向发觉隐患、预防为主的防范型安全教育转变。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
未晚。学生安全预警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及时遏止、排除隐患入手,根据学生安全工作实际要求,变被动处理安全事故为主动防御安全事故的发生。找准安全隐患,切断高校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根源。本着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要多渠道开展安全预警工作,充分发挥预警在高校学生安全中的作用,根据安全事故预估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预警工作,力图彻底杜绝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有效弥补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缺陷
学生安全预警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学生心理脆弱、社会经验缺少、生活阅历匮乏、自理能力欠缺等特点致使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心理安全、自然灾害安全、法纪意识安全的淡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建立以学生安全预警为基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弥补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缺陷,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危险预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和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防止发生安全问题而导致恶性事故发生,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四、结束语
学校安全稳定是全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学生安全隐患预警报告制度》,对学生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控制、及时处理,建立学生安全事故信息监测、预报机制,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预警,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运用安全预警引航大学生步入安全生活屏障,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研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研究
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生活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热情奔放,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学习新知识,敢于挑战与创新,用于展现自我,表现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令人担忧的自身弱点。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自身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渐渐形成了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复杂的社会和学校的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偏差,如价值认知模糊,传统道德的缺失,社会责任、集体意识的淡漠,都成为高校学生中普遍的思想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既要肯定大学生思想主流健康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矛盾性的一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健康成长,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就成为目前各高校的首要任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目前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校规校纪等僵化、硬性的条条框框,过于强调纪律和行为规范,管理者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不但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而且也与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要和实践活动相脱节,因而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显然,高校管理者在管理中未能恰当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最大的弊端所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工作就成为目前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面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才能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更好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挑战及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社会大环境与学生自身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2.1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1.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看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尚未形成一个里应外合、通力合作,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运作和法规秩序尚不健全,和谐、公平、公正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同时,大学生大部分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脱节,而一些恶劣的社会现象和家庭问题则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消极的社会氛围和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降低甚至抵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以及高校各门课程教师之间共同承担德育职责、发挥教育功能的机制没有形成,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系统教育的力量比较薄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往往相互分离,不能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公寓、网络、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相对落后,不能系统发挥教育功能;高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体系尚不完备,教育功能发挥尚不充分,使得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和社会监管之间的工作相互脱节,彼此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
2.高校大学生管理队伍不完善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能够满足整体发展的需要,但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第二,学生管理队伍出现断层。第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问题严重。
3.网络信息时代下对大学生的冲击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这个社会上最繁忙、最富有挑战性、最具活力地教育形式。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生存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环境中,而且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互联网乃是一把双刃的利剑,使用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惨遭祸害,充分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冲击:第一,信息量巨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第二,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网民通常以“隐性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纵,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道德人伦的约束,大肆的放纵自己的行为,丧失人伦道德感,忘却社会责任感。第三,不良的网络信息和知识。第四,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生活,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机会。目前,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网迷”“玩物丧志,走火入魔”,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校大学生退学者大多与痴迷网络有关。
2.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1.独身子女的问题
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高校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今后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将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与多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存在着差别,据调查显示76.1%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的心理特征:第一,过分自我,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激之心,缺乏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第二,独立生活能力差,经不起生活的磨练。第三,追求个性,对名利比较看重。八零后的这一代人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因此,很多是“吃着肯德基,穿着耐克、阿迪”长大的。他们大都有着超前的消费观念,在家庭教育以及媒体、社会的影响下,使他们很爱表现自己,个性张扬。在他们心中有着过度强化的金钱和物质的观念。
2.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正在成长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们比社会其他青年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社会实践,另一方面社会也对他们寄予了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期望。这种特点容易使他们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缺乏生活的磨难,性格脆弱,容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功利意识和知行背离的倾向。当前,许多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构,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接受思想道德知识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的途径单一,没有良好的教育氛围,思想政
治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于高校管理的正常开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如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传媒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并且要与实际的学生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即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三、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目前,学生思政教育与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脱节的现象在高校中较为普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与管理基本情况是分而处之的状态。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和各系的行政偏重于管理工作,党委宣传部、政教处团委和辅导员及两课教师偏重于教育工作。因此,无形中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两张皮”,沟通渠道不畅,专任教师只负责教书而不管育人,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未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思想教育成为一个空白领域。对于高校学生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脱节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合格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的严格化和科学化,因此,在高校中,管理者也应当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管理也是教育的一种,是比较特殊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讲,做大学生的工作是管理者的主要特点,管理者要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其它各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书本知识,同时又多注重课外实践,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思路与对策
4.1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结合的思路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课程、教材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逐步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要从宏观上加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改善思想政治课。
第二,实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化。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学生守则以及学生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管理的主体。德育的渗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将培育“四有”新人作为宗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加强对网络手段的充分利用。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中引入网络手段,使教育管理的空间和渠道进一步拓宽,但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高校要注重对校园网的建设,使校园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利用网络的强大作用,把握主动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指引。
第四,使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既要教育引导,又要严格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严格学校纪律,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使教育与管理密切结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管
教统一。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一方面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的需求和愿望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以人本为前提,做到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以情感人、以境动人。要注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在学校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局面,使高校育人的目的和任务得以实现。
4.2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对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曾经一度单调,枯燥乏味。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用智力、体力、社会、职业、精神以及情感的发展这六个方面来概括。具体来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及社会的依赖、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拥有社会责任感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对情感自由的表达,能够对他人的情感进行理解和接受,信任和尊重他人等,是情感发展的要求;而通过对人生的意义及目的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等,是精神发展的要求。要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潜入人心,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到充分有效的作用,我们也必须从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发展。
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既是“工作者”,又是“思想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第三,强化大学生心理教育。
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强,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讲,有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最普遍而且覆盖面最高的是上课的方式,另外还找一些学生开座谈会,或者进行个别谈话等。另外,电影、电视等也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在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中。
第四,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高校要多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大量的社会服务与课外活动实践性和服务性,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灌溉的教育方式在对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展方面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实践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增加。
第五,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在我国,高校的学生干部人员队伍学历层次较低,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理性认识。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在广大同学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他们的素质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要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努力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优良的学习成绩、心胸豁达、办事公正、能够发扬民主、善于团结同学、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大胆创新的意识、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熟悉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善于组织引导学生。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并存于高校中,我们要重视二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管理的辅助,严格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之间的结合也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样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方针与原则,乃至主要内容及途径,党和国家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可以说在理论或指导思想上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达到了极高程度。正因为高校继承和坚持了我们党的这一优势,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近日教育部对八省市75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证明主流是好的。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深层次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容忽视。
一、高校学生思想前沿问题分析
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巨变,实践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高校中来,反映到大学生身上来。由于早期教育、家庭环境、社区氛围、经济条件、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必然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的趋向。其主要表现为:
——高校学生生源来自国企下岗职工家庭、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增多,因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引发的对社会的认同差异和不同心理期待,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表现的越益显著。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科技手段的运用与普及,高校无论在地域空间,信息交流,还是在思想上都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了,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课堂上、会场上接受思想教育,还受到来自社会上和国际上的影响。有些学生表现出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不听、不信、不服的逆反心理。
——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做法,至使有些学生既要读书,又要勤工俭学,还要考虑毕业去向和物质利益,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变化,思想顾虑重重,有的甚至出现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茫然。
——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变化,学习兴趣、生活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求实、求乐的要求日益迫切,竞
争意识、风险意识、自主意识、前途意识、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表现出对高校的基础设施、物质条件、教学环境、生活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对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价值观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看重收入待遇,看重施展才能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日显突出,不少学生表现出思想认识矛盾。有的学生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存有疑虑和担忧;有的学生虽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问题认同度较高,但在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看法;有的学生人生价值总体趋向是积极进取,但价值目标不高,价值判断不够正确;有的学生比较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顾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有刻苦学习精神,但对勤工俭学挑三拣四,不肯吃苦,宁愿让家长贷款助学,自己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在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斗争中不能辨别真伪,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甚至被愚昧迷信的东西所迷惑、所侵蚀。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高校始终未能紧跟时代发展而明确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分层次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未能摆脱“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思想政治课程常常只是为了完成面上的教学任务,计算几个学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往往是留于形式,都未切实与解析大学生的思想热点,铸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以致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目性,教书与育人和管理与育人没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虽然思想政治课时和活动不少,但实际效果欠佳,难以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切实有效,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有透彻的了解,特别是不能忽视少数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必须在重视整体有效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个体有效性;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必须做到有所加强、有所改进、有所创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教育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入手,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层次目
标,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级
次,入学的不同时段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要注重学生群体中各部分人内在的才能和品德、觉悟程度和实际接受能力,分别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育人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上,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符合莘莘学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造就21世纪一代新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品质。
——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意义、任务和目的都很明确,高校也十分重视“两课”建设。“两课”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都能较好地适应其需要,关键是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两课”教学是否具有生命活力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其改革应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核心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要求“两课”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结合;二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教学方式的改革。“两课”教师必须有社会知识,了解社会,既能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实践,联系热点问题,还能根据教学内容走向社会。“两课”社会实践要明确主题,有指导教师,有学分;三是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两课”教学效果,要积极引进和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中应采取案例分析,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质量;四是考试方式的改革。考试不仅只是考核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且要检验学生接受教育后的思想变化。减少死记硬背,减少笔试成分,增加口试和论文写作环节,着重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针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出现,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学分制、弹性学年制的实行,以及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不断增多等新情况,加强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和心理,注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等方面加以指导和咨询,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要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支持、学习上给予方法指导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他们的自强自立教育。针对后勤社会化,校外住宿生大量出现的情况,尽快修订完善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规章制度。面对新情况,要确定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教育措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高校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靠的是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靠的是制订规划、完善措施和激励机制。首先要按照一定比例配强、配足高校学生专职政工队伍,有关部门要给政策准予选留优秀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专职从事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其次,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政工干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优秀专职辅导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党务行政管理岗位输送或向业务教师发展。第三,要进一步合理调整校内奖酬金分配方法,确保政工干部的实际收入不低于
本校相同层次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第四,创造条件给予聘评相应的专业职务职称。第五,加大“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尤其要注重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用老办法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必须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继承与创新、加强与改进是辨证的统一。我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原则和积累的丰富的工作经验,要继续坚持与发扬,同时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所创新,①要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关注、提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善于在平等讨论和交流中沟通思想。②要与解决大学生的实
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定要既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注重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③要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性。在按照《大学生守则》的各项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④要与创建良好氛围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利用校园里的学术活动、文化氛围、电视广播、绿化卫生、网络环境、周边治安等对大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创建整体育人环境,借助环境氛围的渗透,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⑤要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和教育,这是大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创新,从而取得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
第五篇:离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
离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格局与利益关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继而不同程度地对老干部的切身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必然给老干部带来思想上的变化、精神上的低迷和情绪上的波动。要帮助老同志认识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永远保持着应有的朝气,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三个机制”的有效运转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老干部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关怀落实到每位老同志身上,保证老干部的离休费按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保证老干部的医药费按政策及时报销;保证新出台的有关老干部的生活待遇的政策,按上级精神能及时落实到位,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已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老干部当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导致向省委书记、县委书记写信,或串连准备上访,或要求约见县主要领导。无外乎以上三个方面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离休费少发、漏发了,或没有按政策落实到位,要么就是医药费没有实报实销等等。如去年我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离休干部增加的幅度较大,按理这“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工资”应该高兴才是,然而我县的老同志却高兴不起来,原因是离休干部绝大多数按“非领导职务”档套,因为“非领导职务”档与当过实职领导的相差200多元一个月。他们感到上级有文件、领导有讲话“就高不就低”,周边县市没有这样的情况,唯独我县搞出个“非领导职务”,这些老同志理直气壮,反响很强烈,情绪很偏激。后来经过十个多月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工作终于解决,最后风平浪静、心平气和、平安无事。可见,老同志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一旦利益遭到侵害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会“怒从心头起,火向胆边生”。所以保证“三个机制”的有效运转,老同志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损害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二、组织老干部学习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进入高龄期的老干部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逐渐减少甚至为零,因为年老多病,耳目不灵,手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走动大大减少,生活方式单一,精神生活非常贫乏,他们很希望有组织请他们出来学习、活动、参观。但现在与原单位关系越来越远,再加上有些领导对老干部工作认识不足,老干部的愿望很难满足,这就要求老干部局充分担当。这些年来我们的做法是:
1、四报一刊送食粮:给每位老同志征订四份报纸一份杂志,学习组长增订《报刊文摘》、《半月谈》,有足够的时间读书看报。
2、集中辅导领导讲:两个月一次组织全体老同志集中听报告。由县里的领导和部门一把手讲形势、通报情况。
3、小组讨论人人谈:每个月分三个小组,8、9、10三天进行讨论各自谈自己对形势、对社会、对经济的观点,知无不言,畅所欲言。
4、外出参观有感想:每年组织几次就近就地参观,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果,城市建设的新变化,工业经济的新发展。
5、知识竞赛翻书忙:利用重大纪念活动,不定期地开展知识竞赛或保健知识有奖问答,让老同志到书中找答案。
6、评比先进树榜样,每年以小组为单位,无名额指标评出“学习积极分子”,“健康老人”,进行表彰,大力倡导爱学习、勤思考,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为了保证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和提高老同志的安全系数,我们对每位参与的老同志发往返的路费,让他坐车、打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和参与率,老同志们既开心又满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与范围,不仅使老同志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更重要地是为老同志营造了更多的思想绿地,涵养更美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与时俱进。
三、建立与老干部的浓厚感情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老同志怕孤独,怕被遗忘,怕被人低看。工作实践表明:经常性地保持与老同志的联系,经常性地与老同志交流沟通,经常性地走访、看望,经常性地帮他们解决一些份内或份外的实际困难,往往会给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定、四访、五有数,应该是老干部工作的规定动作(分片包干定人员,逢年过节定时间,上门走访定有慰问品;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家庭有重大事情必访,老同志病故必访;老同志身体状况有数,学习情况有数,家庭情况有数,出生年月等有数,有什么问题有数)。除此之外,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增进与老干部的感情,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与了解,从而使老同志感到自己一直生活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自己很有尊严,很受人尊敬。
1、赏识与激励。老人如小孩需要赞赏,合情合理的赞赏,是一种精神保健品,能激发老同志积极的生活态度。要抓住机会及时表扬老干部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好的生活方式等等,大力倡导积极养老的生活方式,每年年终评比“学习积极分子”、“健康老人”,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激发老同志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2、真做知心朋友。作为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要让所有老同志感到领导对我“特别关照”,平时有事无事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段时间没见或学习没来参加,打个电话;或非例行公务式的上门看望;有什么文件精神及时传达;老伴生病住院看望慰问;老同志喜欢唠叨,总想有个地方倾诉,有时间跟老同志约谈、聊天、倾听倾诉等。使他感到你很亲近、很亲切、很亲和,有什么话甚至有什么不便与别人说的都愿意跟你谈,给他释虑,给他解惑,从而给他安慰。
3、甘为老人之子。老干部有关“两个待遇”的问题固然责无旁贷,但有些属于家庭问题,如夫妻关系、与子女的矛盾、家庭财产分割、孙子上学等等,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这样使老同志感到老干部局的同志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我们曾有老同志把家里的房产证、银行存折委托老干部局保管。家庭房产的处置请老干部局的同志去当“老娘舅”。
4、尽子女之孝。老干部平均年龄83岁,每逢80、90岁大寿,我们如子女娱父母,筹措庆寿之贺,送他们鲜花、蛋糕、纪念品。金婚是老同志的一件大事,我们也是早早筹划,精心安排,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为他们风雨同舟、举案齐眉庆贺,给他们拍婚纱照,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弥补一生的缺憾。
5、支持兴趣活动。老干部能参加社会活动,兴趣活动的已经不多了,目前少数坚持正常活动的小组,如钓鱼小组、养花小组、书画小组、诗社、新四军研究会等,我们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给他们开展活动,需要用车我们派车,需要用人我们派人。
老干部工作很具体、很细致、很实在。假、大、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效果的,只有从老干部的实际出发,以老为本,掌握老干部的特殊性,强化老干部的针对性,才能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