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管理也谈创新税务行
领会现代许可理念 也谈创新税务行政管理
领会现代许可理念 也谈创新税务行政管理
作者
赵东海
内容提要:
2004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行政许可法》体现了三个文明的发展成果,也创新了行政许可理念,从而推动了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革命性变革。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探讨了《行政许可法》的理念创新,并提出改革税务行政管理,使之完全适应现代行政许可理念。关键词:行政许可法 理念创新 管理 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这对政府法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控制行政权力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标志着我国的廉政建设又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这部《行政许可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单独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它体现了三个文明的发展成果,也创新了行政许可理念,从而推动了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革命性变革。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行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行政许可法》的理念创新
1、服务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作为自己的立法宗旨,将便民、高效、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同时,《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许多方便申请人的许可方式和制度,强调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原则上不收取任何费用。这些规 1
定,体现了行政许可设定和实施中的服务行政理念。
计划经济环境中,政府习惯于以计划、审批、许可的方式管理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管理方式也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服务行政理念在行政许可立法上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反映。
2、有限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只允许对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限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等事项设定行政许可(第十二条)。即使是上述事项,也不一定都设行政许可。凡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调节、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规范的自律性管理以及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第十三条)。《行政许可法》的这一规定,限制了政府规制人们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范围,确立了有限行政的现代行政理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无所不包,从而限制了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的自由,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的深入发展,树立有限行政的行政理念是必然要求。《行政许可法》限制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充分体现了法治政府减少规制、放松规制的要求,从而也促使政府职能转换和转移,促使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化。
3、公平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把规范许可程序作为立法的重要目标,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公正、公平的规则和制度,主要有:
(一)将公平、公正确定为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规定行政机关对任何许可申请人应一视同仁,凡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均应平等给予获得行政许可的机会(第五条);
(二)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均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法律要求行政机关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予以许可,或者通过招标、拍卖、统一考试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被许可人(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七条);
(三)行政机关审查行政许可申请,发现许可事项直接关系第三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第三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七条)。上述规定,体现了公平行政理念。
公平行政理念,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政府的“裁判员”角色,要求政府确立实施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平程序,防止偏私、歧视,杜绝不平等对待。
4、透明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许可实施的公开原则和一套相应的制约机制。首先,法律要求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程序必须公开,不允许暗箱操作;其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根据其性质,有的必须经过公开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程序,有的必须以经过统一考试为前提,有的必须事先依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凡未经过这些法定公开程序的,所实施的行政许可行为将被有权机关撤销或确认无效;此外,行政许可涉及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重大利益的,应相对人申请,行政机关要为之举行听证;最后,行政许可的结果应当公开,接受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普遍监督。
透明行政是公平行政的自然延伸,公开、透明的原则及其制约机制,对于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腐败和滥用权力,建设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5、高效行政理念
《行政许可法》将效率原则规定为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并为此确立了一系列相应规则和制度,主要有: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二)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多个内设机构审查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依法应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由一个部门受理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统一办理(所谓“一站式服务”);对有些行政许可,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所谓“政府超市”);
(三)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其提供的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文字错误、计算错误一类错误,行政机关应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不得以申请材料存在此种错误为由拒绝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这些原则和制度,充分体现了高效行政的公共行政理念。
由于观念、体制和具体工作制度等原因,一些政府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时设置了种种繁琐的程序、手续,使相对人无法获得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于消除行政机关推诿、拖拉、办事效率低
下,建设高效政府,无疑将起重要作用。
6、责任行政理念
稳定性、可预期性是法的一个基本特征,理性的法律应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合理的心理预期。《行政许可法》明确,行政相对人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后,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撤销、变更或注销其许可;当行政许可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颁发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行政机关虽可依法变更或者终止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对由此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应依法给予补偿(第八条);撤销违法的行政许可决定,可能对公共利益能够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撤销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致使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第六十九条)。《行政许可法》的上述一系列规定,第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肯定了信赖保护原则,确立了责任行政理念。
责任行政理念,要求政府要建立行政许可实施的内部责任制度,更重要的是,责任行政理念坚信法治政府是诚信政府,要求健全信赖保护的程序机制。
二、适应现代许可理念, 改革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许可法》的理念创新,将对现有税务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机制产生的深远影响。税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适应现代行政许可理念。
1、坚持便民原则,建设服务型税务。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便民的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服务。就行政审批的实施而言,网上受理、网上年检、网上审批是体现便民原则的现代审批方式。我们目前的受理方式和受理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应进一步开通对外的审批(包括年检)专用电子邮箱;将各种通信地址和有关号码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在操作流程、设备要求和审批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制定应对方案,逐步配套。就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而言,我们不应把管理和服务对立起来,谈服务,就放弃了一些原则,谈管理,就淡化服务。
2、树立有限政府理念,对行政审批事项应减尽减。在我们税务系统执行的审批事项中,有些属于企业自主决定就能加以规范的事项,有些是采用事后监督等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有些则属于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我们要用改革的眼光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不符合审改方向、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精神的审
批事项,能取消的,先行取消,不予执行,以适应建设“服务型税务”,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
3、尊重当事人权利,保证公平行政。遵循正当原则,认真对待当事人在行政许可程序中的陈述、申辩权。发现许可事项直接关系第三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第三人。对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申辩,应当充分听取。对行政许可行为,税务机关迄今还没有进行过听证。因此应对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及早研究听证的具体范围、形式以及程序,并组织实施。
4、适应透明行政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税务系统已开始逐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这种做法很好。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对有关许可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书示范文本,也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公示。
5、力避内部程序外部化,提高行政效率。多个内部机构实施行政审批的情况,在税务系统仍有存在。比如,某些特殊行业的年检,纳税人需要到不同科室办理相关手续,这样本来应由税务机关内部加以协调的问题却变成由纳税人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应该加强内部协调,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6、树立“诚信税务”理念,慎重行使撤销权。依据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对政府承诺的合理信赖,应受保护;如果政府改变对公民、法人的承诺,不论什么原因,应当有所补偿。即使有法定理由,或者原来许可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也要对公民或法人的损害给予补偿。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随意注销税务登记的情况,仍有所发生。贯彻《行政许可法》,对违法的行政许可事项,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该撤销的,予以撤销;撤销可能对公共利益构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可以撤销可以不撤销的,综合考虑许可决定违法的性质、程度,引起行政许可决定违法的原因等因素,实事求是地予以决定。违法行为存续时间较长的,首先要考虑责令改正、促其整改。任意行使行政职权,随意撤销行政许可决定的行为,应坚决杜绝。
参考文献:
1、《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 规范税务行政管理》,载《广州税务》2004年第2期。
2、《<行政许可法>若干问题解析》,载《税务研究》2004年第5期。
第二篇:也谈班组管理
也谈班组管理
接触到班组长是在饲料厂的工作中的,在工作过程中,慢慢的适应了长江饲料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方法,工作情况。在接触中,也渐渐了解了作为一个班组长的职能,下面就我对班组长的工作情况的理解做一个总结:
什么叫班组长?班组长是生产班组的一个负责人,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在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生产组织者、参与者、执行者的多重角色。所以,班组长既是产品生产的组织领导者,也是直接的生产者。班组长能力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公司工作任务的完成与否。那么如何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班组长呢?
一、班组长做好表率,其一是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本职工作,其二是要在工作上给班组成员带一个好的头。这是一个优秀班组长的基本要求。如若一个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不能胜任,不能树立表率作用,遇到困难就退缩的班组长,怎么能带领班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班组长在班前会议上强调本组员工要严格遵守本公司的规章制度,但是自己却罔顾制度的存在,屡次违反制度,连自己都不能很好的遵守制度,如何能约束班组成员去遵守呢?这怎么能让员工信服?怎么能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呢?有时偶尔听到他抱怨自己班组的某些员工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上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但是,他自己有没有想过:他有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有没有为班组的员工做好一个好榜样?所以,如果当你的班组管理遇到了问题,班组长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做的怎样?
二、工作中要做到张弛有度,该严的地方要严格,该宽松的地方要宽松。有的班组长在一些细节上吹毛求疵,而在落实规章制度上大而化之,把握不住重点;还有的班组长认为班组管的越紧越好,管的越死越好,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往往会不顾及员工的面子,当众训斥,甚至侮辱员工的人格,这样的做事风格是很难让员工尽心尽力的。其实,我认为对员工的“严”要体现在落实工作和安全管理上,既不能无原则的一味放松,又不能约束员工的言行,否则,人为制造内部紧张,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曾经听到员工告诉我害怕和他领导在一起工作,因为他那领导不管大事小事,也不问青红皂白,首先劈头就是一顿臭骂。所以当他们在一起工作时,氛围很是紧张,他工作起来也是战战栗栗,说话都不敢大声,唯恐哪一点出错,被领导批评。我觉得这样的领导完全不顾下属员工的感受,也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压力,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发挥的。
三、班组长管理要有原则性。作为班组长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管理者,要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去想问题和处理事情,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对下属员工的过错听之任之,得过且过,否则等到出了大问题,那就后悔莫及了。
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团队,二流的人才造就二流的团队。一个豁达开朗,业务水平扎实的班组长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也绝对能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班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班组都能打造一个出色的团队,为公司的生产加工保驾护航。
第三篇:20也谈作文创新
20也谈作文创新
周书伟
一、作文为什么要创新
先看几个例子:
1、我和同学一起去市里(或者亲戚家里或者哪个旅游点),路上遇到一位老大爷(或者老奶奶,或者一个孕妇等)要搭乘公共汽车,但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我不想让座位(或者很想让但又碍于面子没有主),这时有一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主动为这位老人让了座位,让我感动和惭愧。
2、这晚天下着大雨,我得了产现,母亲(或者父亲)为了给我看病,不顾风高天黑,雨大路滑,背着我(或者抱着我)上医院(诊所)并在医院悉心照料,我很感激他们,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长大孝敬他们。
3、这天还是下着雨,但天还不黑,(或者已经快黑了),大家都放学回家了(或者快放学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孤零零地呆在教室里,心里十分焦急。突然雨中出现了一个身影。啊是她,就是她——妈妈,我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这样的作文,你在一次作文批改中没有见过五篇以上?没有,说明你的学生已经开始“创新”了;如果有,对不起,你和我一样,还没有进行作文创新指导,或者指导不得法。根据上面几个片段,没有创意的作文有几下共同点。
一是雷同。学生遇到了一个题目,他所选的材料就是这几件。按理说,每个学生在十几年里都会得到一两次病,父母当然也着急,不顾一切送他去医院,认真照顾。学生写这些内容并不都是编造,但他看那么多作文选,就这些材料用得多,同学们也都这样用,于是想不起来更好的材料时,就拿这个来凑。
二是题材陈旧,没有时代感。这几件事放在几十年前合用,放在现在也合用。眼前火热的生活一点也没看到,能够体现现代人意识和反映现代人生活气息的元素一点也没有涉及。
三是思想老化浅薄,没有新意。看到了别人让位就只有感动,这叫就事论事;看到父母对自己好就想到长大后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固然是好的,但为什么就只想到对自己的父母好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回忆我的母亲》感动了无数读者,就是因为作者从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千千万万的母亲,用“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快乐的生活”来“报答母亲的深恩”。
四是胡编乱造。这一点不多说了。
而作文创新指导就是消灭这一类和别几类作文毛病的良药。
提倡作文创新,大而言之,为了一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塑造“民族进步的灵魂”。小而言之,是为作文,为了学生写出独特的、鲜活的、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作文。
二、作文创新,“新”在哪里
创新作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新”,就是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写出别人想写而未曾写,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写的,写出来之后读者看了有一种感觉——他竟然想得这么妙,或者作文竟然也可以这样写?第二个特别就是“真”,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颗完全相同的心。写出自己独立的自由的真实的感受,相对于别人来讲,也叫做“新”了。
作文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材料、形式、主题。
先说材料。
材料新就是说学生所选择的题材或者说所叙述的事件、用以证明论点的论据是新的,是别人没有发现的。父母爱是一种很普遍的爱,但爱的形式却各不同,也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上面。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选取了一个普通场景——父亲为“我”买橘子。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背影,加上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成了现代散文的经典(可惜后人模仿太多、太滥,使它失去了应有的鲜活,罪不在《背影》,而在后人。)我指导过一位学生写作文,给了他题目之后,他二十五分钟就端了出来,我看后问他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写出来了,他说刚看到一篇文章,上面的事在他身上也发生过。我要求他回家一次要每天写点日记,字不在多,每天写一件事。第二周我要求他只能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选择材料,这一次他这样写父亲的爱:父亲买了两个西瓜回来,先切开一个,不熟,切开
第二个,是熟的。他和姐姐一人抱起一块,吃得起劲,抬起头看到父亲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的却是一块先切开的生瓜。事情虽小,但一眼能看出父亲对子女的爱,二能看出父亲的勤俭节约。我给他鼓励,他却说:“老师,想不到这也能写成作文。”
题材新不只体现在写实上,也还体现在写虚上。想象作文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当别人都从“现实”这里找材料时,你以独特的角度想象出一篇作文也是创新。一次学生找到我说:“班主任叫写一篇周记,题目是《妈妈,我想对你说》,但我妈妈早去世了,我也没有什么印象。”我告诉他:在你的想象里,妈妈是个什么样子?妈妈应当是什么样子?你想对长眠地下的妈妈说些什么?我向她推荐了《哈里波特》,告诉她,整本的《哈里波特》就是作者的想象,还有中国的《西游记》。
同是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写,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写老师好,如果只写教师本身,一是写不多,二是写不活,能不能浓度用一用象征、对比、衬托或者欲扬先抑?经过这么一番烘云托月,我们看到的老师形象肯定会副丰满一些,性格会突出一些。茅盾《白杨礼赞》是想赞美华北抗日军民面对民族危亡关头英雄的斗争精神。如果把重点直接放在军民身上,那当然又是一番景象,但少了含蓄、蕴藉、韵味,缺少文学特有的美。
叙述主体的换位也给作文带来一种奇异的美。《我儿子一家》从作者儿子的视角写一家人的生活,因为是从小孩的眼光看事物,文章显出一种童稚的天真和纯净;写保护水资源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一条河、一滴水?写人和自然的关系,可不可以把自己变成一只鸟、一棵树?
结构上也可以出新。学生的作文,往往都是按时间顺序写,行不行?当然行,但不是只有这一种写法,偶尔运用一下倒叙和插叙或者平叙、补叙,会有一种特殊的效果。一些电视剧,往往开头给出最具有震撼力的一两个场景,先紧紧抓住观众的神经,然后再剥茧一样,一步步解开包袱,我们在作文中能不能用呢?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像剪影一样,一幕一幕呈现,时空交错的感觉给人一种繁复的美,犬牙交错的美,有时是一种沧桑感。我们也可以借过来。电视或者小说,总会分为几集,但是我们的作文能不能也分为几个小块,每一个小块给个小标题呢?都可以。
体裁上,也可以尝试一些自己没有涉及过的样式。现在学生作文,如果老师不说体裁,就一定是写实的记叙文,还总是三段论,小开头——大中间——小结尾。其实不然,反映世界的文学方式不只有记叙文,还应该有戏剧、诗歌、小说等各种主要形式,还有许多亚形式,比如访谈录、寓言、童话甚至借用说明文的形式等等。莎士比亚就写少写记叙文,他选择了诗歌和戏剧;余光中一边写着诗歌,一边写着散文;苦难缠身的安徒生,却选择了温暖浪漫的童话。
三是主题新。
面对同一件事,要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或者比别人更深一层的想法。同读一则“薛谭学艺”,别人都看出了“自满是进步之敌”,只有你看出了“老师善于帮助纠错”,只有你看出了薛谭的闪光点:知错就改;同样是坐公共汽车,别人让了位我没有让,一位同学是感动,一位同学是惭愧,一位同学是以后要让座,只有你指出:克服自己私的重要性的必要性,也只有你看出:互助是人的社会属性,因为互助社会才更温馨,才更团结,更能聚集起进步的动力。你独特的情感体验,比别人挖掘得更深的思想,就是创新。
三、作文创新怎么教?
第一是态度。
首先是更新观念,自己先成为一个创新型的老师。尤其是有一定教龄、已经习惯老一套模式和套路的老师,一定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教学评价和观点。敢于抛掉旧包袱,第二次创业,重新出发。
其次要敢于改革,敢于放飞学生,敢于鼓励学生求变、求新、求异。
敢于对不同形式和思想给以鼓励,反正分数不是你的,多给他几分又如何?不要怕变了之后学生的作文将不成为作文。不要怕学生为了哗 众取宠忘了作文本身。我们让学生写作文之前,总要先讲几条方法,再讲几条规则,学生想运用这些方法,又怕违背了那些规则,学生想写自己的话,又怕自己不够崇高。我们改起作文面面俱到,一点失误也不放过,美其名曰态度严谨,学生却越写越怕写错,越写越少,越写越慢,越写越假。因为没有自由独立的心理体难,一切的高尚都是虚伪,所有的抒情都如此无力。南京师大附中“反作文”反出了真作文。他们的方法就是:先放开,再规范。
第二个方面是方法: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写“新”作文。
一是面向学生征题目。我所教的学生,整体水平的确不敢恭维,但某些学生还有相当实力;有的学生写作文也许不行,但他出的作文题目反而很好。学生出的作文题目给学生自己写,他们会有一种认同感,也会有话可说。他们把这样的作文称作“我们的作文”。
二是提前给题目。提前一周给学生题目,是个压力也是个动力。当堂出作文题目,学生总会找各种理由推托。给了一周时间准备再写不好就没有理由了。学生会利用这一周时间在生活中找材料,翻作文选找方法,确定文章的中心。经过一番充分准备、渗透着汗水的作文大多是“新”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当堂写出来,既训练了速度,又避免了抄袭)。
三是要学生运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生活积累,又叫观察生活。学生要有生活积累,要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就要做个有心人,把经过和看到的事记下来,把对生活的思考写下来。许多事转瞬即忘,许多感想或者灵感稍纵即逝,如果能及时记一下,就会固定下来,变成一种记忆,或者一条线索。
第二条腿是文化积累,又叫多读书。读人家的书,识人家的字,积累人家的词语,学习人家的句法或者文法,摹仿人家的结构,吸取人家的思想营养,把这些东西全都变成自己的。
关于摹仿,多说两句。有人说,摹仿是创新吗?我回答:是!摹仿不是照搬,不是生拉硬扯。别人的东西适合我,我就可以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来源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世间从来没有什么凭空的创新,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信矣!
四是加强思维训练。要提高思维品质,使学生运用多向和多层思维思考问题,形成独特的视角或者观点。各举一例。
辅导学生写《再进桃花源》时,我要求学生对桃松源现在的状况进行开放式的想象: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近两千年后我们再进入,你将看到的是什么景旬?我要求展开横向思维,充分想象桃花源这个小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生活、科技水平、环境等等,它和近两千年前有无变化?有何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再让学生就桃花源外的世界进行归纳:我们这个世界近两千年来有无变化?什么变化了?什么依然没有变?哪些方面变好了,哪些方面变差了?时间的脚步匆匆走过近两千年,我们在这变不与变之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记叙、描写或议论。由于思维的多向性,学生对此想象得非常开放,大都写出了更有独创性的作文。
辅导学生写《〈马说〉读后感》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马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与马的遭遇来写人的遭遇,表面说食马者的愚昧,其实在写统治者的愚昧。这是作者的观点。大家认为这个观点对吗?如果同意,请在生活举出例子。如果不同意,那你认为人才不能受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还有什么?
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深,造成了对待学生不公平,选择班干部不合适等。学生又从自己接触的社会入手,提出了人才不能受到重用,并不单纯因为领导不能识别,而是识别了也不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因为你没钱贿赂,或者你不是皇亲国戚。学生又讲,人才没能受到重用,可能也有人才自己的原因:自视太高,开价太高,吓跑了伯乐;或者太老实,不知道毛遂自荐,不知道馐和推销自己等等。经过一番讨论,我出了作文题目:就《马说》中千里马不能受到重用这一主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内容不限。结果学生在体裁和内容、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结语:创新是个大篮子,可装不少东西,理论上可行的方案,都要鼓励,让它拿到实践中试试,而不要随便否定。须知:宽松的环境才是创新的沃土,而创新的最大敌人就是独裁。
(本文获2003年7月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课题组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第四篇:也谈90后管理—与时俱进
也谈90后管理—与时俱进
一、前言: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当然后起之秀与未来领导的养成是离不开前辈的教导与引领,所以我们现在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管理或引导好新生代---90后?
二、90后剖析:
什么是90后?其实这是一个时间概念,生于1990年以后的人我们称之为90后,但如果90后单单是一个时间概念的话,他们就不太会引起我们今天这么地关注,因为时间往往与空间是分不开的,空间是一个更空泛的概念,它可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等因素,而恰恰就是这些空间因素的变化,才导致90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70后或者80后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种不同不知道是好还是坏,而作为他们的“前辈”,我们总希望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或者说是更好地为创造一个更和谐、发展的社会。
三、如何管理或引导好90后?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即使是专家也不好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方法或模式,因此大家也只能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同时也需要因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近两年来与90后一起工作的实践证明:90后步入职场其实是在“迫使”我们的管理必须朝“更正规的模式”运营了,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逆来顺受惯了,且自认为我们以前都这样做是对的,而认为90后的想法或做法很难苟同,代沟就在这里。我想在这里利用
前段时间对90后员工进行的满意度测评来阐述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以提高对90后员工的有效管理:
1.对工作本身的满意
1)责权匹配度:
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利来行使他们的职责;90后确实不如我们这一代人能吃苦,但只要责权匹配,他们一定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
2)工作合适度:
要充分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一点,人岗的匹配对90后显得更重要,他们不喜欢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又不能像我们这一代人那样逆来顺受;
3)工作挑战性:
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90后的耐压指数是不够的,太大的工作挑战会让他们“逃跑或逃避”;
4)工作胜任度:
给予他们比较多的培训,让他们适任目前的岗位,这样让他们能有所自豪感,如果他们自己都觉得不是很能胜任而硬要赶鸭子上架,会“害”了他们;
2.对回报的满意度:
1)对工作回报的满意程度:
他们的工作表现一定要得到比较公平的评价,否则他们的行为会变的比较极端;给予充分的肯定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回报,这将使他们更服你;
2)事业成就感:
让他们觉得他做的工作对部门或对公司有着比较重要的价值,在一个团队中,谁都想成为LEADER,但LEADER始终只有一个;但其他成员也乐意做团队中有价值的工作;
3)薪酬公平感:
中国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识比较严重,让他们的工作得到应有的回报显得非常重要,或者公司的薪资政策能体现略高于同地区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好;
4)晋升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显得非常重要,人才接续计划中应该明确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有什么样的晋升机会,包括职位的薪资的等等;
3.对工作背景的满意度:
1)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ISO14001的认证将是未来企业的必要手段,不断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病风险;
2)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
提升福利待遇空间,让他们觉得企业尊重他们的劳动;
4.对工作群体的满意度:
1)部门分工的和谐度:
相互合作的程度提高,让大家在共同的努力中愉快地完成比较复杂的工作;
2)意见沟通度:
让他们清楚的理解自己的工作与任务,并在工作过程中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5.对企业的满意度:
1)组织参与感:
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元素增多,能让他们作为“主人”的心态与参与企业管理;
2)领导素质与能力的满意度:
90后是很难能容忍比自己差的人来管理自己的,上司是否胜任工作将也变的很重要;
3)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满意度:
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冲突将变的难以调和,个性化是90后的一个突出特点,包容的企业文化将是未来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第五篇:也谈班级管理
也谈班级管理
下午,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继续交流班级管理经验。老师们都各施各法,真是五花八门!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本班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管理。
我所带的一年级一班,孩子们基本上还算听话,当然难免会有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在本学期他们已经懂得了比较好的规矩,或者说已经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所以我就着重培养了几个班干部,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早读课上,要求班长要来早一些,并坐在讲台前进行带读(以身作则,从而影响并带动其他同学像班长一样),另外两个班长协助并指引陆续到来的同学拿着书进行早读,不允许在教室里讲小话或者与周围的同学玩。当然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总有一些不听话的,爱捣蛋的学生让他们力不从心的。当我进了班,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情况,并大力表扬按要求做好的同学,对那些不学好、调皮捣蛋的学生一律进行严厉的批评。
中午的国学经典诵读也是和早读课那样要求,并指定三名班长各负责管理每组过道两边的同学,同学们拿书的姿势,开不开口读书,两脚是否平放在桌子下,等等,都是他们工作的范畴。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一进教育就拿起书来读的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