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思考题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全过程。邓小平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重要的是把它创造性运用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每前进一步都要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于中国建设事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许多独创的理论,这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战略目标、发展动力以及一国两制等全新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曾经说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的“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4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
5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经验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崛起”震撼了世界,“中国道路”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模式” 成为了国际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中国模式”的看法和评价。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篇:政治思考题
政治思考题
1、怎样看待时代主题的变与不变?
2、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3、怎样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4、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发生的变化?
5、我国当前对外方针政策市什么?
6、如何评价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7、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有哪些影响?
8、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10、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11、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3、如何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14、当前在任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粉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16、中共17届5中全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怎么样理解的。
17、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18、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德 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19、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定发展的历史进程,谈天那你对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第三篇:政治思考题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利益关系的新变化,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是什么?
答:我国利益关系的新变化:
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呈现出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带来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变化。
一、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高度一致的利益格局被逐渐冲破。新的经济成分相继涌现,新兴社会阶层不断发展,导致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二、利益需求趋向多样化。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的物质利益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分配和调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促使人们淡化对利益的追求。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客观上必然要求表达渠道、沟通渠道的多样化。一旦制度化的利益表达长期得不到满足,暴力或冷漠就成为他们宣泄不满、表达利益的基本方式。
三、利益分化逐步明显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平均主义的利益格局。当然,要改变原有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在社会利益总量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必然要发生利益群体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此消彼长的冲突。整个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使人民群众正在经受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心态剧烈动荡和失衡的考验。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共赢互利原则:共赢互利原则是指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 不能为了一方利益而牺牲或抛弃其他一方或多方的利益, 而应兼而顾之, 使之相互促进。
二、缩小利益差别原则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具体原则上, 当前必须要牢牢坚持缩小利益差别的原则。
三、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原则:利益分化必然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促进共同富裕原则:共同富裕的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也是我们通过协调利益关系以此来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路径:
当前要针对不同利益矛盾,科学运用好以下利益协调的方式:
一是经济协调。利益矛盾主要是经济的、物质的矛盾,因而经济协调是利益协调的基本手段。首先,建立健全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用制度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制度和体制从宏观上规定了各方面利益分配的基本比例,使社会利益总体保持大体上合理与稳定的格局;其次,运用经济法规、政策、管理手段和方法处理和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如运用价值规律,运用“看不见的手”等。
二是政治协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经济关系中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政治协调是利用国家的职能、政治制度以及各种政治手段进行的协调。国家职能实际就是政府职能,大约经历了“弱-强-弱-次强-弱”这样的发展趋势。从长期看,大社会小政府应该是发展的总趋势。政府与国家应从私权领域退出来,把公权领域中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情努力做好。
三是法律协调。法律协调与政治协调极为密切。任何国家不可能没有法律作为政治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其实,法律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不仅可以作为政治手段,而且可以超越政治的范围,协调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利益关系。法律协调以权利和义务为特征,它通过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来协调利益关系,维持社会秩序,止纷息争。同时法律还通过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的实施,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如保证公民的人权、财产权等。
四是道德协调。作为人,其一言一行无时无地都与他人发生一定的利益关系。法律作为强制性的调整规范,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具有局限性。这时候道德约束就出场了。它通过善恶、真假、美丑、诚信与虚伪、公正与偏激、正与邪等道德观念引导人们的言行,以此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发挥作用,对法律协调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2、胡锦涛在“7.23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请你就此谈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话题。通观我们党成立90多年的奋斗历程,都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追求,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科学发展成为主旋律的当代中国,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成为最强音的当前重庆,保障和改善民生,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发展阶段,都显得重要而紧迫。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广大人民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新时期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就是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公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过好日子(富裕),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共同富裕),大家一起努力过好日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发展就是人民生存、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实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以民生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三项基本要求的根本依据,是统筹兼顾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理想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民生保,民心顺,则和谐生。关注和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每一项都关涉到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7月24日,总局直属机关党委按照党组的要求,对总局直属机关各单位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要求各单位集中时间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并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提出了四个思考题:(1)深刻领会“三个毫不动摇”、“三个取决于”和“四个特色”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全面掌握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2)深刻领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发展;(3)深刻领会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提高推动安全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的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4)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研究如何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中,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如何理解“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二、如何理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答问题,并指导实践?
四、怎样做到“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五、怎样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六、怎样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怎样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怎样发挥每个干部职工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七、如何理解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如何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八、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第四篇:政治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3、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激活微观活力,又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在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4、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怎样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铲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改变文化产业规模小、相对分散、总体实力不足的现状,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需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
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
5、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政治体制改革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改革的方针必须坚定,但方法要细密,步子要稳妥。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我们不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不能否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历史进步,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因此,它的某些观念、形式和方法,有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但吸收和借鉴应是有分析、有批判的,不能简单模仿、全盘照搬。
6、如何才能把权力放到笼子里?
在我看来,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必须做好以下事情:
一是革新理念。在理念革新上:一方面,作为掌权者,必须要认识到:
(1)“把权力关进笼子”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和世界大趋势,任何企图突破权力笼子的行为终将会受到惩戒。
(2)“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不仅对社会大众是有益的,对于掌权者自身也是利大于弊的。
(3)只有放权、分权和限权,形成良好的权力结构,才有可能“把权力关进笼子”。
(4)只有自觉束缚权力的贪婪之手,才有可能得到人民认同和长期执政。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大众,必须要认识到:
(1)“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并非掌权者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2)要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韧而明确的通过制度建设和权力结构优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3)依靠暴力和革命是不可能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只有通过改革和非暴力的争取才能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二是完善制度。制度在人类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制度包括:
(1)民主宪政。民主宪政能强有力地约束来自政府的暴行,将政府这只怪兽锁入笼中,防止政府走向暴政或者成为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工具。
(2)竞争性市场经济制度。人类发展史已证明:私人财产权对于约束公权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竞争性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增加民众自由、促进社会平等和政治进步的源泉。
(3)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从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的实践历史来看,财产申报制犹如一把利刃,直刺腐败者的要害,为推动各国的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媒体舆论开放制度。新闻媒体和舆论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对于“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至关重要。任何企图钳制媒体舆论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行为,都只会增加权力的滥用。
三是重构权力。权力结构状况如何对于能否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至关重要。就人类历史而言,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最有效方式。在重构权力结构方面:一要进一步从宪法上明确公权力的使用原则、使用程序、使用范围、使用责任;二要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起实质民主和宪政制度;三要进一步推进限权改革,缩小政府、国有企业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力;四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放权、分权改革,包括向公民、向地方政府、向社会、向媒体放权和分权;五要增加立法、司法和行政之间的制衡;六要重构城乡、区域、阶层之间的权力分配;七要培育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四是践行承诺。说一千道一万,“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还要落实到行动上。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执政党和领导人的行动表率。在中国,执政党是关键。只有执政党和领导人言出必行,用智慧和行动,大胆而稳妥地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真正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承诺落实到行动中,让广大民众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才会真正震慑权力滥用者,才能得到克服既得利益集团阻碍,从而获得“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力量源泉,也才能真正建立起“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良性制度和行为习惯。
7、什么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们之间是何种关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体”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的关系,以及“五位”之间的关系。
“一体”与“五位”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与局部之间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服务于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五位”中的每一位都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五位”之间也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的。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是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前提。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对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只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是条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9、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高度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使我们在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真正找到主攻方向,这就是把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与反对资本逻辑结合在一起,但在如何具体付诸行动时,我们必须持冷静、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理想的社会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所说的理想社会不仅是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而且也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社会。把自然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强调共产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最根本之处。
第二,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生态危机将使我们人类丧失基本的生活要素,生态危机不消除,我们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非人。如果我们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那种富裕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生活由于以人与自然相对立为前提,从而根本谈不上什么幸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人无止境地侵犯自然,自然界也会对人类做出报复,其结果是人类社会必然毁灭。
第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最有价值之处,是论述了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由资本逻辑带来的。解决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就是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第四,由于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于资本逻辑,从而它就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消除生态危机就是与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人类反对生态危机与反对资本主义应当是同步的。
当我们强调按照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变以利润为宗旨的资本逻辑之时,还须指出,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逻辑决裂也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对当今的人类来说,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肯定是一个奋斗目标,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目标,但同样肯定的是,当今人类除了这一目标之外还有其他目标的存在。人类不可能为了一个目标而舍弃其他目标。当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需要人类与资本逻辑决裂之时,其他的目标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实施资本逻辑。
10、论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在整个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作用?
在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完善,具有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当今不断发展的国际社会,教育与科技的相辅相成,无论是国内社会、经济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亦或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映射出教育与科技的硬实力。而教育又是科技的推动力,发展好教育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双互补的命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国情,这就造成了中国对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全抄,而应该有选择的学习,完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忽略了教育在其中担当的重要角色。
在政治影响方面:
第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第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在经济影响的方面:
首先,通过教育深化进而对发展社会经济提供所需的人力基础。
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教育的循环过程来达到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再次,教育有利于推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
总之,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更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经历着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我国的社会经济又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在文化影响方面:
(1)教育对文化有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对文化有传播交流的功能。
(3)教育对文化有净化提升的功能。
(4)教育对文化有创造更新的功能。
总之,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先承继文化,才能创造文化。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指引的作用。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教育体制,那么,我们的文化也将会变成残缺不全的“遗迹”。
在社会影响方面:
(1)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2)教育具有控制人口的作用。
(3)教育使人口结构更合理。
(4)教育具有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作用。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提高全社会成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消除社会人口结构不全最根本的手段之一,全面普及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由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教
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对当前的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而言,教育体制改革意义远非如此,教育深化促进社会的生产,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教育的民主化可以成为社会民主前进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的建设,教育体制改革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同时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可见。开展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实乃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五篇:政治思考题
导论思考题: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三是时代特色。这三个方面的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的必然表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特有的生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践,它源于科学社会主义,但主要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制度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现代化的实现、民族的复兴同社会主义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体化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社会发展的过程性与奋斗目标的阶段性统一在一起,使奋斗目标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事业的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结合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体现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特征上是民族的,它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相贯通,表现出民族的气派和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把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其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社会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体现在语言表述上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使其能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益于理解和把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它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同时,也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体现着时代主题的要求,提升着时代精神,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始终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中发展自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与世界各种文明、各种社会制度和各种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各项具体制度(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五个有利于):
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第一讲:思考题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的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两个意识。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答:应当说在“十二五”时期,就是未来五年,我们国家从国际国内的大的发展格局形势来看,中央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说应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面临着一个难得的重要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应当有所作为。未来五年我们要把这个战略机遇期用的好、抓的好我们做得好,我们国家可能各个方面都能再上一个大台阶,所以我们要增强这种机遇意识。但同时我们也感到国际形势包括国内形势,我们也面临着和即将面临着很多难以预见的挑战,所以我们要有一些忧患意识。就是说我们要有一种保持冷静忧患意识。
1忧虑中国经济如何从粗放型、数量型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忧虑在社会矛盾凸显和多发期。如何尽量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震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时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阶层的分化。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因为利益的不同而相互产生矛盾冲突,如果这些矛盾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演变为社会动荡。我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激化。
3忧虑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将破坏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丧失党的先进性,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能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涌现出不少像孔繁森、方永刚、李国安、吴天祥、王瑛式的优秀共产党员。遏制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保持党的先进性是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忧虑。
4忧虑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动荡的国际环境对我国主权安全的挑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的竞争。而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长期处于复杂多变、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之中,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第二讲:思考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应该只是一种单向结合,而应是一种双向结合,既要强调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要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导向。当下,我们在这两个结合中,应该重点强调那一个方面,为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界定为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意味着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 而社会主义导向意味着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集体行动来将市场经济的活动导向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目的, 意味着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行动来保证社会和每一个成员都能平等地享有社会上的财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导向要求: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集体行动引导市场经济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向着有益于整个社会的方向发展, 保障一切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使一切人都有自由发展的平等机会,使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去劳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种社会主义导向势必要求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所有制、道德规范、经济组织等方面广泛地于预和介入市场经济的运行。
1.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主要依据按市场度量的劳动成果。在个人收入的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 因为不如此不会促使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去劳动, 而且在一个个人收入主要不是按劳动分配的经济中, 财产和权力的分配必然不平等, 这就不可能使一切人都有自由发展的平等的机会。不过, 不能再以过去的含义来理解按劳分配, 对于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应当有新的理解。
2.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 特别是要防止社会财产的分配出现过大的不平等,防止富有的个人的私有财产高于穷人私有财产的倍数过大。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 是因为如果大多数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就很难避免出现社会财产分配的过大的不平等;而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可能给一切人都提供自由发展的平等的机会。
第三讲:思考题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高扬的光辉旗帜,请结合历史与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真实理解或感受。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作主。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我们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我们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优秀人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渠道。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党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我们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事实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总之,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第四讲思考题:
建设文化强国要有世界眼光,文化强国要在世界比较交流中显示出威力。现在我们跟出口商品比较的话,我们文化输出相对薄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更少一些,影响力还很有限。作为一个大国,在输出商品的同时,要输出文化,更高层次的是输出价值观。一些西方国家影响我们的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一个美国大片席卷大地,捞走了几亿美金,同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价值观影响,这才是文化强国所要做的。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答:意义:(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化背景下的国家统一;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在西方价值观渗透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鲜明特色;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回应国际社会日益凸显的政治合法性,保持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与国际政治格局大变迁相呼应,许多国家内部掀起了政权更迭和政体变更的新高潮;(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方法:(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既为文化建设提供合法性基础,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立党建国的理论基础,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协力构建和谐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3)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传统文化,捍卫国家主体价值。
(4)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审视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第五讲思考题:
几十年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现在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之间不协调。经济发展速度差不多两位数的增长,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却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速度。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格局中,总量都在提高,居民收入也在提高,政府收入当然也在提高,而且是以更快的速度在提高。提高速度不一样,就会出现比重的变化。和以前比,国民收入当中政府得到的比重在提高,而人民群众消费、群众收入的比重,尽管总量在提高,但是比重在下降。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或者最重要的是政府,也许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社会方式,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请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近些年来,不少人为中国经济总量的数字不断上升而莫名激动,“大国崛起论”和“中国模式说”甚嚣尘上,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大国,尤其是否属于强国,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影响力。所以即使中国变得强大了,也只不过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他者”和“异端”而已。因为。如果外国人不认可中国的价值观,就只能戴着自身价值观的“有色眼镜”来观察与衡量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那么中国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价值观,并让世界普遍接受的呢?我认为,中国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梦”,什么时候让每个中国人心甘情愿为了追寻“中国梦”奋斗一辈子,什么时候也能包容天下人,并吸引外国人乐于在中国追寻“中国梦”,直至自信地派出外国裔中国人出使他国,并让他们由衷地感到舒畅,感到自豪,自觉地推销“中国梦”,那个时候,当我们说起“大国崛起”,说起“中国模式”的时候,才是真正有底气,才是真正的气派!价值观是否能够被输出,取决于这种价值观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一个国家强大了,人民幸福了,自然会有人向你学习。否则的话,即使你死乞白赖求人家学,甚至拿着枪逼人家学,人家也不会学你。国内媒体每天的狂轰滥炸,有什么用?受众都是中国人。看看美国欧洲怎么文化输出的吧,电影,互联网,文学作品,往往从人类的共性下手,比如人性,情感,爱等方面,慢慢宣传他们的价值观。而别的国家也乐于接受。我们呢?中国人自己又有几个相信“喉舌”说的东西?我们小学、中学受的教育,教我诚实,教我谦让,大学后发现都是骗人的,我们的教育让台上和台下的人都不信,所以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
记得二十年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颇为自信地安慰西方人说:“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可以输出的普世价值观。”2008年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胡紫薇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发布会上借用法国一个外交部长的话说:“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因其非正常的主动,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就像是一个爆发户,就算如此,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有“话筒”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除非我们不想成为大国,尤其是成为一个强国!第六讲思考题
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答:结合一下当下国内的一些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一下题目中经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石药中润公司的“药厂排污问题”,其实背后的是联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知名大企业陷入“污染门”的事件,比如紫金矿业、哈药六厂都曾陷入污染门而不能自拔,去年的陆良化工、苹果、江铜再赴后继,公众的神经对此早已不再敏感。近几年来,政府和地方组织在环保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环保部门的决心,整治力度越来越大,手段也屡有创新。但事后却没能真正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为什么环境污染事故如此频繁的发生呢?很明显,正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越来越频繁的环境事故。其实,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又都明了现在的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接二连三的违背这一众所周知的理论,为何?
原因不难发现,之所以频现污染事故,与企业的侥幸心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污染违法成本低有着很大干系。而最根本的症结,恐怕还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这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明明知晓污染的厉害,却放任那些辖内的企业污染环境而不去严格的惩治。以下是引用腾讯新闻的评论,很有道理——“由于企业天生的逐利性,环保投入等成本是能省则省,经常存侥幸心理;而地方政府,明明知道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也或因官员们对GDP速度的需求,以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没能求得起码的平衡。地方政府扶植企业、服务企业,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如果居民的住宅楼和企业超标排放废气的烟囱比肩,村民的水源与企业超标排放废水的河道比邻,当企业一边发展壮大,一边污染河流、空气,破坏自然环境,危害民众健康,即使企业上缴利税创造了再高的GDP,又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呢?这个悖论是一个困局,走不出这个困局,密集的环境污染事故注定会持续发生下去。” 前几年国家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就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绿色主义,虽然这条路子相当困难,但是其指向是正确的,之所以成效不大则在于社会的监管力度不足,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监管,我们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当下的矛盾在于,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停留在事后的惩罚上,应当在污染的前阶段,预防为主。“在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上,地方政府担着更大的责任。‘顽症需用猛药医’,希望地方政府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消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全社会范围内所有公民的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政府是这一过程中的最有利推手,只有政府能够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力行污染治理的措施,有效顺利的保障社会范围内公众意识的唤醒,我们的美好愿望才可以实现,绿色生活才能真正的在这个星球上被推崇。
第七讲思考题: 请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1)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给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这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的、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问题。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2)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执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们,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要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3)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有些党员理想信念淡薄,丧失了先进性,有些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和创造力,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八讲思考题:
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评论和预测?
答: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重大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妥善解决,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03 年12 月10 日,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 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中国和平崛起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中国国家战略。
首先, 这里的“和平崛起”是“特指从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本世纪中叶, 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 通过改革开放, 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中, 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及其他所坚持的发展道路”。
其次, 中国崛起的前提是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和平崛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关键在于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中国的事情说到底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办, 中国有句俗话: 堡垒往往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中国崛起的最大挑战在国内, 十三亿中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将是中国最大的财富。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 把中国建设成为攻不破、打不烂、拖不跨的钢铁长城, 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稳定的屹立在在世界之林。
第三, 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是积极参与全球化,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当今世界, 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是依靠扩张, 而是依靠进入全球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实践表明, 中国走过来的是一条积极参与全球化, 开展广泛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今后, 中国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由此获得崛起的环境和条件。
第四,“和平”既是过程, 也是目的, 这是和平崛起的本质,两者缺一不可: 从过程来说, 区别于历史上大国的武力崛起,中国不会以军事手段侵占任何国家的利益, 威胁别国安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回避战争, 我们同样需要保证别国对中国的和平。比如在台湾问题上, 我们承诺不放弃使用武力, 在用尽一切和平手段时, 必须毫不犹豫使用武装力量, 以捍卫国家的安全, 捍卫正义的和平。从目的来说, 中国的崛起不是要挑战或取代世界霸权强国, 而是要争取平等的大国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径, 中国现在不称霸, 将来崛起了也不会称霸。此外,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 虽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由于受到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有限等因素的制约, 中国的经济发展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还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因而, 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过程, 我们要充分做好打一场硬仗、持久战的准备, 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补充部分思考题:请就“微博里意识形态争论”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答:微博实际上是传播意识形态,大多数东西都不像物理学牛顿定理那么准确,而是带有价值观,本身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微博上一旦争论,基本都是意识形态上的竞争。
意识形态争论有其特点。首先是非强制性的,我和你辩论,你不听我的,我对你没办法。意识形态和经济一样,你卖东西,我挑到最后不买了,不能说“不买就揍你”,买不买是自己的事。这是竞争、交换,是非强制性的。
其次,意识形态和经济竞争又不一样。经济竞争中我和你共同做生意,如果我亏本,我是知道的,输赢清楚。意识形态竞争的输赢是不清楚的,输赢不确定性,没办法定义输赢。第三,意识形态天生是多样性的。文革中都谈论毛泽东,但是分成那么多派别,对毛泽东的不同解读只有一点点的差别,但到最后导致组织形式完全不一样,不管怎么解读,它是多样性的。
一般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社会中某种意识形态或者看法获得强势后,首先想到的不应当是这一意识形态如何正确,而是要观察这一意识形态背后有什么强制性或者是半强制性力量的支持。什么是强制性权力?国家权力和军事权力,在现代社会,国家是最为强大的强制性组织。强制性权力的逻辑是“你不听,我揍你”。
强制性不完全来自国家,还可以来自半强制性权力,教会和学校就是半强制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今天如果认为我演讲得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学校教育已经规范了你们的思维方式,使你形成了很强的认知依赖。
意识形态的这些性质,对权威关系有很大的损害。只有在主流价值观强大的情况下,微博平台才会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制约。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主流价值观,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完全的个人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讲微博中就不可能形成主流声音。但,微博在好多问题上形成主流意见了。第五讲
我党领导民生建设的经验
第一,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政府发挥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导作用,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政府职能要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推动民生建设,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更加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增长型政府向民生型政府的转变。人民群众不仅是民生建设的受益者,而且是民生建设的实践主体。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建设主体力量的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极大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他们无穷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尊重他们的创新实践,民生建设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民生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指明了民生工程建设的方向。同时,民生建设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因为没有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加以约束,即使有再好的制度安排也会流于形式。同时要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根本标准,引导更多干部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民生。
第三,必须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在动力。关注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过程中,时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围绕民生推进各项改革,谋划发展大计。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更要紧紧围绕民生扩内需促发展,把消费这篇大文章做好、做活,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的格局,保障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约消费数量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于群众总体收入水平不高,社会基本保障尚不完善,老百姓不敢、不能消费。这就要求我们逐年不断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重大民生事项,并形成长效机制,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激活城乡消费,拓展内需空间,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劲、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