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

时间:2019-05-15 08:0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

第一篇: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80 年代以来,学前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

2.C【解析】幼儿教育是最简捷有效的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

3.C【解析】掌握动作技能阶段是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

4.D【解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 500 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新生儿有三种天 生的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

5.D【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6.D【解析】学校中的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组成。

7.A【解析】语言激励法即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的 兴趣。

8.C【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实现道德目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9.B【解析】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10.C【解析】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

11.D【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 激情的表现。

12.A【解析】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

13.C【解析】对生人由怕到不怕属于态度的学习。

14.D【解析】儿童对实词的掌握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15.C【解析】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16.B【解析】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17.D【解析】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放平。

18.B【解析】运动记忆约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

19.A【解析】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0.D【解析】对幼儿来说,对不同的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 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二、名词解释

1.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 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2.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fc1。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 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5.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 的行为和倾向。

6.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父母的惩罚;(2)大众传播媒介;(3)强化;(4)挫折。

2.(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3.(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2)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3)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4)实施行动计划。

4.(1)鉴定作用;(2)诊断作用;(3)改进作用;(4)导向作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2.(1)提倡以儿童为中心;(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3)提出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是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1)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尚处于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2)情绪对想象过程有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第二篇: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最简捷有效的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幼儿教育

D.社区教育

3.幼儿体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阶段

B.身体准备阶段

C.掌握动作技能阶段

D.结束阶段

4.下列不属于华生关于新生儿三种天生的情绪的是()

A.怕

B.怒

C.爱

D.乐

5.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6.学校中的德育不包括()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品质教育

D.行为规范教育

7.在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中,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属于()

A.语言激励法

B.材料吸引法

C.表演法

D.暗示法

8.人们在实现道德目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练习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B.日常生活

C.游戏

D.示范

10.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是()

A.家长学校

B.宣传栏

C.家长委员会

D.家园联系本

11.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的表现。

A.应激

B.心境

C.激动

D.激情

12.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移情

B.同伴的作用

C.社会生活环境

D.家庭的影响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是()

A.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不怕见生人了

D.装修房屋

14.儿童对实词的掌握()

A.动词比代词晚

B.代词比形容词早

C.动词比数词晚

D.形容词比数词早

15.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

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16.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的标志。

A.最初诱发性微笑发生

B.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

C.最初生理性微笑发生

D.最初自发性微笑发生

17.上课时,老师对幼儿的坐姿要求是()

A.把手放在背后

B.昂首挺胸

C.坐稳且端正

D.双脚并拢

18.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19.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转移

20.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容易辨别的是()

A.正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圆形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性别角色

2.结构游戏

3.性格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5.亲社会行为

6.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简述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简述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过程。

4.简述课程评价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如何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2.试述杜威的幼儿教育思想。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一部分,例如,画一个小孩放风筝,往往把小孩的手画得很长,甚至超过身体的长度。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例如:“我家的花开得可大了,像桌子一样大。”

结合案例,分析造成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篇: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为期两天的第二十三届非洲联盟(非盟)首脑会议于2014年6月27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闭幕。本届会议主题是()

A.“促进非洲区内贸易” B.“农业和粮食安全”

C.“泛非主义与非洲复兴”D.“促进非洲内部贸易”

2.学校文化的缩影是()

A.学生文化 B.校园文化 C.教师文化 D.环境文化

3.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CSE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

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力D.分化概念

6.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

7.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材B.课程标准C.课程D.教育方针

8.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是()

A.道尔顿制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制D.复式教学

9.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人际焦虑B.睡眠焦虑C.考试焦虑D.恋爱焦虑

10.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社会实践活动B.科技活动C.学科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

11.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这属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

13.萌萌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是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4.教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A.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身体状况B.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身体状况

C.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身体状况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15.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C.教师选举D.教师推荐

16.在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是()A.职业良心感B.职业责任感C.职业幸福感D.职业义务感

17.专著、论文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18.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 D.连续性

19.我国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是()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20.()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A.班级 B.班集体 C.班委会 D.班级群体

二、多项选择题

1.联想是因某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它分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相似联想 D.相反联想 E.因果联想

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有()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形式多样化

E.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B.鲍尔斯费尔德

C.库伯

D.斯皮诺 E.斯特菲

4.态度的成分主要包括()

A.认知成分 B.动机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E.意志成分

5.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三、简答题

1.课程标准的意义有哪些?

2.简述培养学习动机的原则。

3.简述道德意志的表现。

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5.什么是有意义学习?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述行动研究法的优缺点。

2.试述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

(2)材料二中,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2.B【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3.A【解析】略。

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洛克的《教育漫话》中的名言。

5.D【解析】略。6.A【解析】略。

7.C【解析】课程是教育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8.C【解析】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9.C【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10.C【解析】学科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11.D【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2.B【解析】考查注意的分配的概念。

13.C【解析】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14.D【解析】根据我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15.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

16.B【解析】职业责任感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或社会应负责任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它既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激励教师实现某种职业道德目标的动力。

17.A【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是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18.A【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特点的体现之一。

19.A【解析】经济手段是我国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行政手段、文化手段则是辅助手段。

20.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集体的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解析】联想可分为: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

2.ABCE【解析】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表现在:(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BC【解析】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和斯特菲是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鲍尔斯费尔德和库伯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皮诺是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4.ACD【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ABCDE【解析】略。

三、简答题

1.(1)在国家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

(3)在教材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4)在教学层面上,课程标准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2.(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2)先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3)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5)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3.(1)控制和调节个人的愿望;(2)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3)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4)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

4.(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1)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①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②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四、论述题

1.(1)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①优点在于:方法灵活,能适时做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②缺点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2.(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自我调适的方法主要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和态度改变、归因训练、加强身体锻炼等。具体做法:①观念改变;②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③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①学校积极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卫生教育课,教给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调适心理的方法;②学校组织专门的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④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杜绝教师伤害事件的发生。

(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具体做法:①学校积极与家长配合,通过班会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积极交流;②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为家长提供支持,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提出建议;③国家采取切实措施,重视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打击不良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侵蚀,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五、案例分析题

(1)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鸦雀无声的课堂中,学生“口不能言”,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

②课堂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③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

(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他能够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落实教师主导的教师观,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③激励学生学会思考;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

第四篇:2015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D)、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三大维度的内容。

A.专业技能 B.专业素养 C.专业理念 D.专业理念与师德

2.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A)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A.行为准则 B.教育规律 C.社会道德 D.社会规则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包括影响的深远性、行为的典范性、意识的自觉性及(B)A.知识的专业性 B.境界的高层次性 C.道德的高尚性 D.技能的示范性 4.幼儿园、家庭、(A)是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和可利用资源。A.社区 B.社会 C.学校 D.大自然

5.《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的态度要与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包括(D)

A.重视幼儿身心健康

B.维护幼儿合法权益

C.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 D.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6.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观点发生冲突时,应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私下沟通好,避免孩子无所适从,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A)原则。A.一致性 B.科学性 C.指导性 D.适度性

7.幼儿的学习是以(A)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A.直接经验 B.动手操作 C.直接感知 D.亲身体验

8.布拉姆提出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中不包括(D)A.化学因素 B.物理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 D.教育因素

9.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这体现了人体生长发育的(B)A.连续性 B.程序性 C.相互关联性 D.个体差异性

10.学前儿童对营养和热能的需要,从种类上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B)六大元素缺一不可。A.氨基酸 B.水 C.谷物 D.胡萝卜素

11.在传染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A)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12.(C)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A.细菌性痢疾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感 D.沙眼

13.4-5岁幼儿应具有一定的适用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B)左右。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14.培养幼儿饭前洗手、进食定时定量不乱吃零食和过多冷饮,进餐是细嚼慢咽等习惯属于(A)

A.个人卫生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营养与饮食教育 D.消费卫生教育

15.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B),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A.计划性和合理性 B.稳定性和灵活性 C.计划性和灵活性 D.科学性和灵活性 16.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作用、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及(A)A.促进作用 B.感染作用 C.规范作用 D.强化作用 17.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A.模范 B.分享 C.助人 D.合作 18.(C)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视儿童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

A.布鲁纳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杜威

19.幼儿每次睡眠应保证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B)左右。A.1.5小时 B.2小时 C.2.5小时 D.3小时

20.幼儿要学会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5-6岁幼儿一般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D)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2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这些均是良好的(A)的重要体现。A.学习态度 B。学习品质 C学习习惯 D学习能力

22.小明在幼儿园吃午饭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咽部,老师采取的正确处理方式是(C)

A吞咽饭团 B喝醋 C及时就医 D自然咳出

23.班级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实施(C)等环节来实现 A总结 B小结 C调整 D检查

24.《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包括:自热按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中国教育基本情况(A)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A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B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C班级管理知识 D幼儿发展知识

25.关于5岁幼儿掌握空间方位阐述正确的是(B)

A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B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C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前后 D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 26.社区资源包括:自然资源(D)和生活设施资源 A人文资源 B教育资源 C环境资源 D人力资源

27.教师应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能力、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和(C)的能力

A分析幼儿 B与幼儿交往 C评价与反思 D与幼儿游戏 28.关于幼儿语言发展阐述正确的是(A)A从自我中心语言到社会化语言 B从社会化语言到自我中心语言 C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 D从独自语言到内部语言

29.皮亚杰设计的“三山实验“结果反映了3—4岁幼儿思维具有(B)A直观性 B自我中心性 C形象性 D经验性 30.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孩子尽量说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可以发展孩子的(A)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31.关于同伴关系功能阐述错误的是(D)

A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 B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 C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D满足自我需求的功能

32.婴幼儿的情绪最初主要是由生理需求引起,渐渐的发展到交往的需求,这反映婴幼儿情绪发展的(A)特点

A社会化 B丰富化 C自我调节化 D深刻化

33.《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该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D)

A2小时 B2.5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34.(A)是角色游戏结构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它统率着其他结构要素。A角色 B规则 C主题 D动作

35舒特.戴森归纳的0——17岁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D)

A1——2岁儿童能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 B2——3岁儿童开始模仿唱出听到的歌曲片段

C3——4岁儿童能感知旋律轮廓,可以培养绝对音高

D4——5岁儿童能从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36 关于儿童涂鸦期的指导策略阐述错误的是(C)A提供适当的材料

B鼓励儿童动作,不做其他刺激 C练习简单的绘画技能

D用童心对待儿童的涂鸦行为作品

3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的态度和(C)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A、情绪 B、气质 C、管理方式 D人格魅力

38开展艺术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幼儿在活动活动过程中的(B)和态度的倾向,而不能仅关注其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A情绪体验 B情感体验 C想象创造 D大胆表达

39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描述错误的是(D)A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B科学领域的子领域是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C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D艺术领域的子领域是感知与欣赏、表达和创造

40.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C)列为人的最高心理需要 A审美需要 B认知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与爱我的需要

41.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中的导入策略主要有激趣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B)导入。

A 观察 B问题 C互动 D探究

42.幼儿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取决于活动的(D)、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的综合情况。

A场地 B材料 C准备 D维度

43.壮壮为了手中的玩具而打他,壮壮行为属于(B)。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向性攻击

44.教师在大班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基础上,组织开展一节社会活动“逛超市”,引导幼儿学会理性消费、合理消费、按需消费。此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从(D)入手。

A教材 B兴趣 C联系 D经验

45.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了。幼儿对白大褂医生的记忆类型属于(A)记忆。

A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与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与逻辑记忆 D运动记忆与情绪记忆 46.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A)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

A自由 B轻松 C愉悦 D民主

47.引导家长参加课程建设和管理,并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等。这体现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D)。A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B朋友关系 C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 D合作伙伴关系

48.探究式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C)三个特点。A主动性 B互动性 C过程性 D自发性

49.幼儿认识菊花时,通过看、闻、摸等方式了解其颜色、形状等,这种学习是通过幼儿(C)而实现的。

A探究式学习B操作式学习C多种感官参与学习D发现式学习

50.丽丽脾气急,在生活中还表现出:动作快、吃饭快、做事喜欢一口气做完、易冲动„这反映丽丽个性的(A)特征。A整体性 B开放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51.教师请幼儿观察两个图形的不同,一位幼儿说:“一个图形大,一个图形小。”老师回应说:“对呀,大小不同。还有什么也不同呢?”另一位幼儿说:“颜色也不同,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黄色。”请问这位老师运用的回应策略是(D)。A提问式回应 B提炼式回应 C重复式回应 D反问式回应

52.幼儿学习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幼儿的情感态度、幼儿的(A)、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幼儿的学习习惯。

A学习方式 B学习途径 C学习风格 D学习方法

53.为了提高幼儿使用剪刀的能力,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剪刀,不同质地的纸张及画有直线、曲线、不规则图形的图案,使幼儿进行剪纸活动,这体现了材料投放的(D)。

A丰富性 B层次性 C情感性 D探索性

54.有些幼儿喜欢参加团队活动和小组讨论,喜欢与同伴相互合作游戏学习,与同伴共同研究。我们认为这些幼儿倾向于(A)的学习风格。A交际型学习者 B语言型学习者 C自然学习者 D视觉型学习者

55.中午进餐时,欣欣不小心被热汤烫伤了小手,教师首先对欣欣烫伤的小手处理方式应是(A)。

A冷水冲洗 B肥皂水冲洗 C擦药 D毛巾包裹

56.(A)、围合、模式和表征等建构技能的出现标志着幼儿建构活动的发展。A架空 B堆高 C平铺 D重复

57.小红和小明都在建构游戏区专注地用积塑拼搭自己的玩具,几乎没说一句话。他们的游戏属于(B)

A联合游戏 B平行游戏 C独自游戏 D合作游戏

58.慧慧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了起来,但妈妈离开不久,她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快乐地投入到妈妈怀里。慧慧这种依恋行为表现属于(B)。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抗拒型依恋 D焦虑—安全型依恋

59.君君一遇到困难就怯懦退缩,反映的是性格的(D)。A对现实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60.贝贝想坐飞机,可从来没坐过,可是有一天他绘声绘色地与小朋友说他坐飞机的情境与感受,这反映了幼儿想像的(B)。A情节性 B夸张性 C新颖性 D丰富性 主观题

一、简答题(10分,一个5分)1.简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参考答案:

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一)儿童自身的特点 1 儿童的行为特征 2 儿童的认知能力 3 儿童的身体吸引力(二)外部环境的作用 1 父母的鼓励 2教师的影响 3玩具与电视

2.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

(一)情绪问题:儿童期恐惧、儿童期焦虑、暴怒发作等。(二)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说谎等。(三)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惊、梦魇等。

(四)饮食问题:厌食、不良进食习惯、异食癖等。(五)语言问题:语言表达、语言发音、口吃等问题。

(六)行为习惯问题:吮吸手指、咬指甲、拔毛发、习惯性阴部摩擦等。

二、案例(8分)

大班幼儿洋洋九月就要入小学了,妈妈为了让洋洋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每天洋洋从幼儿园回来以后,便让他做10道题20以内的计算题和认读20个生字。可是洋洋总是被院子里孩子的笑声吸引,不到五分钟便会以各种理由开溜,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完成妈妈的任务用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效果很不理想 请从幼儿衔接和幼儿注意分散角度分析洋洋完成任务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引起儿童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

1过多的无关刺激。案例中“洋洋总是被院子里孩子的笑声吸引,不到五分钟便会以各种理由开溜,注意力不集中“,洋洋很容易被强烈的刺激物所吸引,从而

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疲劳。案例中”最后完成妈妈的任务用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效果很不理想“,洋洋长时间从事枯燥的单调的活动,大脑出现疲倦,继而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3缺乏兴趣。案例中”每天洋洋从幼儿园回来以后,便让他做10道题20以内的计算题和认读20个生字“,对洋洋来说,是不感兴趣的,对幼儿来说,兴趣的动机作用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活动时的注意状况。

4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洋洋做数学题和认字活动,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缺少积极参与和创造发挥的机会,容易导致洋洋注意分散,导致效果不理想。

<二>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以下方面

1、培养幼儿向往入小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 和学习态度

2、注意发展幼儿心理活动的有意性、稳定性,培养幼儿的责 任感;

3、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特别重视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4、锻炼意志,培养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三 论述题(共12分)

在开展体育游戏“搬家”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游戏准备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箱,同时利用各种资源创设了狭小的通道、低矮的山洞,高低不一的栅栏、独木桥、间隔的桥墩、颠簸的轮胎路和小山丘。幼儿游戏过程中,有的用头顶着箱子侧身走过狭小的通道,有的拎着小箱子平稳的走过独木桥,有的则抱着小箱子跨过每座小桥墩,有的则互相合作,你推我拖的把大箱子拖过了轮胎路。总之,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搬家”游戏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搬家”任务。

请根据此材料,试分析和论述教师为顺利开展活动,运用了哪些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并论述师幼互动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幼儿园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的综合。<一>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 激励式互动策略:主要包括情境感染、语言催化和情感分享。2 追随式互动策略:主要包括环境创设、变换调整、耐心等待和及 时反思。挑战式互动策略:主要包括问题质疑、启发思考和推动深化。<二>师幼互动能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情感、认知、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2、是有效教学得以实施的途径;

3、为幼儿提供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4、有助于幼儿对教师产生情感依赖

5、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 活动设计(本题1题,共20分)

请设计大班科学活动“沉浮的秘密”,要求写明:活动设计意图(2分)、活动目标(4分)、活动准备(3分)、活动重难点(2分)、活动过程(9分)。参考答案: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也可以沉下去?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沉在水里而且可以浮在水面?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 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能主动探索,寻找让物体沉下去的多种方法,体验实验快乐2.实验中探索怎样使浮起来的物品沉下去,使沉下去的物品浮上来活动准备:

音乐、沙子、(棋子、药瓶、石头、积木已消毒)温水、水箱、皮筋、等、ppt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科学泡泡》

二、找呀、找呀、找朋友

2、什么是浮,认识浮在水面的物品有哪些?有哪些物品?在放到水里试一试,哪些是浮在水面呢?

2、认识沉在水里的物品有哪些?都有什么物品?在放到水里试一试,哪些是沉在水里呢?

3、实验小结

三、奇思妙想、想一想

1、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浮在水面的物品沉下去?

2、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沉在水里的物品浮上去?

3、小朋友开发想象力,今天我们要去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四、小实验

1、介绍材料

2、”实验安全提示"

3、幼儿操作教师、教师巡回指导

五、回忆录

1、我知道怎样可以把沉在水里的浮上来、、、、、、2、实验后整理材料

六、活动延伸

第五篇: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15套试题和答案(完美版)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解析】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A.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

B.幼儿学习中的现象和问题 C.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问题

D.幼儿发展中的行为和问题 2.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A)

A【解析】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1∶15~20。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3.以下几种游戏中,(D)属于创造性游戏。

D【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 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 4.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C)

C【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5.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C)

.C【解析】福禄贝尔创制了恩物 A.思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6.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C)

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 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远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 发展到有意动作。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7.《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

A【解析】国务院颁布 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鼓励性政策。

A.鼓励性政策

B.限制性政策

C.全局性政策

D.区域性政策

8.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是()

.B【解析】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 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A.外显学习

B.内隐学习

C.无意义学习

D.有意义学习

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

D【解析】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安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舒适的原则。

A.安全原则

B.经济原则

C.卫生原则

D.豪华原则 10.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A【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1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D【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1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C【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 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A.个别的心理特征

B.所有的心理特征 C.典型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13.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D【解析】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结合日常生活�� fc1 �动。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

B.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14.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B 【解析】 言语的概括作用使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A.直观的概括

B.言语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15.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 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6.幼儿时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C【解析】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头语的学习。

A.阅读训练

B.书面言语

C.口头言语

D.识字教学

1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解析】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 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 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18.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

C【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和指导教育 孩子的正确方法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19.“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解析】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的方法。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20.社区教育起源于()

B【解析】1844 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 的社区教育

A.二战后的丹麦

B.十九世纪的丹麦

C.二战后的美国

D.十九世纪的美国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 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 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2.幻想: 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3.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法制化和规范化。

4.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6.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行动研究的四个过程。

(1)计划,主要包括明确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行动计划;(2)行动,主要包括实施行动项目、对行动的监控、调整;(3)考察,主要包括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收集背景资料;(4)反思,主要包括整理描述结果、分析解释原因、评价行动、构想纠正失误和克服困难的 新行动计划。

2.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经常性;(2)地方性;(3)简便性;(4)互利性;(5)教育性;(6)幼儿园、社区和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原则

3.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

4.幼儿推理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抽象概括性差;(2)逻辑性差;(3)自觉性差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后)。

2.试述洛克的幼儿教育思想。

(1)提出了“白板说” ;(2)提倡“绅士教育”。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保教结合的原则;(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3)环境育人的原则;(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的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有些“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近万元。部分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的作用的究竟有多大?幼儿应该怎样学英语?

根据这些现象,请谈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二)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1.A【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2.C【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 教育

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3.C【解析】 《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代表作

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左右。

A.70%

B.80%

C.60%

D.90%

4.B【解析】3 岁以前,幼儿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 80%

5.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两极分化

B.不合群

C.胆小

D.自私

5.A【解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6.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A.条例

B.细则

C.方案

D.办法

6.C【解析】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罗耶

C.沃尔夫

D.斯皮罗

7.B【解析】在人类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罗耶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

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8.B【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9.A【解析】代词是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

1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0.D【解析】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 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11.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11.D【解析】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12.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12.B【解析】伸手能够抓到东西是幼儿眼手协调现象出现的主要标志

13.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3.B【解析】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 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 2~4 岁是幼儿的最佳口 语训练期

14.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

A.

2、3岁

B.4岁

C.5岁

D.7岁

14.A【解析】

2、3 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1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15.C【解析】应激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14.A【解析】

2、3 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

16.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16.D【解析】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17.个体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并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17.D【解析】概括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18.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18.A【解析】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9.“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提出的。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19.B【解析】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20.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是(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20.D【解析】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 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除了没有心理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外,其个人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应维持在一个正常且平衡的状态下,使 得个人对自己以及对环境的调适能够得到最高且最好的效能,进而获得快乐、满足以及产生 合乎社会文化要求的行为。

3.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4.习惯化: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5.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

一、确定的答案 6.记忆: 记忆是人� fc1 ��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

(1)言语信息,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 学习;(2)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3)认知策略,指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4)态度,指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5)动作技能,指通过身体动作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2.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

(1)从对话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3.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

(1)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2)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4.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1)观察力;(2)沟通的能力;(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5)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6)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概括性质的演变来看,从动作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2)从反映内容的演变来看,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 发展,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发展;(3)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觉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 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试述应如何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

(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最近,娜娜的妈妈非常着急,4岁的娜娜出现了口吃现象,经过多方矫正,都无济于事。

请分析可能造成娜娜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口吃表现为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单音重复,这是一种言语的节律性障碍。

幼儿的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2~4 岁。2~3 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 岁是口吃的 常见期。导致幼儿口吃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生理原因;(2)心理原因;(3)模仿。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A)A.《母育学校》

B.《爱弥儿》

C.《社会契约论》

D.《学记》

2.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C)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晏阳初

3.自(C)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4.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是(D)A.财产权

B.受教育权

C.健康权

D.人身权

5.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是(A)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6.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特征时,称为(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8.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B)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9.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A)

A.感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想象

10.关于错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个人心理原因 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11.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是(C)

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12.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A)

A.愤怒

B.恐惧

C.悲哀

D.痛苦 13.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B)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14.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瑞文推理测验

1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16.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C)A.

2、3岁

B.4岁

C.5岁

D.7岁

17.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A)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18.提出“做中学”理论的教育家是(C)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19.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是幼儿常出现的(B)

A.记忆扩张现象

B.记忆恢复现象

C.记忆潜伏现象

D.记忆提取现象

20.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A)

A.数、形、词

B.读、写、算

C.音、体、美

D.数学、语文、外语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2.C【解析】陈鹤琴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

3.C【解析】自 1994 年 1 月 1 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4.D【解析】人身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5.A 【解析】 横向迁移是指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

6.B【解析】前运算时期的儿童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7.【解析】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

8.B【解析 fc1 】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 喜欢与他人接触。

9.A【解析】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10.C【解析】由于儿童发展水平不一样,错觉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11.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12.A 【解析】 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 绪体验。

13.B【解析】2~4 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14.A【解析】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 1905 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 西蒙量表。

15.A【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

16.C【解析】儿童 5 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17.A【解析】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

18.C【解析】 “做中学”理论是由杜威提出的。

19.B【解析】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 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20.A【解析】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数、形、词。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儿童观: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的教育 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 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前班: 学前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 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4.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 的任务范围。

6.教育行政复议: 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 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1)幼儿教师劳动的艰巨性;(2)幼儿教师劳动的细致性;(3)幼儿教师劳动的自主性;(4)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5)幼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感染性;(6)幼儿教师劳动的整体性 2.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哪些特点?

答:(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3)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3.简述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素质;(2)环境;(3)幼儿教育。

4.托马斯、切斯把幼儿的气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容易型;(2)困难型;(3)迟缓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

答:(1)资源利用模式;(2)治疗模式;(3)个别化教育方案 2.试述幼儿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深刻的含义;(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小强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出现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躲着他。结合案例,试分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答:(1)父母的惩罚;(2)大众传播媒介;(3)强化;(4)挫折。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四)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是(B)

A.燕子矶幼稚园

B.南京鼓楼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河北幼稚园

2.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3.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属于(B)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转移 4.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A)A.个体适宜性

B.性别适宜性

C.个性适宜性

D.身体适宜性

5.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性为(A)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6.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C)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7.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A)A.蒙台梭利

B.卢梭

C.福禄贝尔

D.杜威

8.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存在(A)三大弊病。

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 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

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 9.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A)

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B.表现美的技能 C.鉴赏美的能力

D.评价美的能力

10.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11.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C)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活动目标

D.远期目标

12.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较松,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B)

A.无意性

B.自主性

C.随意性

D.被动性 13.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A)

A.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阈限

C.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D.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 14.对于初生~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C)

A.手工、绘画材料

B.用手穿的大木珠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不倒翁,拨浪鼓

15.矫正幼儿口吃的主要方法是(D)

A.密切关注

B.严格要求其改正

C.让幼儿多说话

D.解除紧张

1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B)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7.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被称为(C)

A.实体法

B.程序法

C.成文法

D.不成文法 18.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C)

A.人本主义学说

B.建构主义学说

C.官能心理学

D.行为主义学说

19.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C)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

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 20.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D)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南京鼓楼幼稚是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2.B【解析】卢梭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3.B【解析】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

4.A【解析】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5.A【解析】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名词。

6.C【解析】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 全面发展。7.A【解析】蒙台梭利提出“敏感期”理论。

8.A【解析】20 世纪初陶行知指出国内的幼稚园有三大弊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 是富贵病。

9.A【解析】幼儿美育不是专业的学习,而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0.A【解析】师幼关系是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1.C【解析】活动目标是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12.B【解析】自主性体现在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相对轻松。

13.A【解析】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14.C【解析】对于初生~2、3 个月的婴儿,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应为色彩鲜明的小球。

15.D【解析】解除紧张是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

16.B【解析】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

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7.C【解析】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也称 制定法。18.C【解析】官能心理学是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

19.C【解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20.D【解析】夸美纽斯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学习类型: 学习类型是个体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

2.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 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4.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5.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6.危机期: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 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学校和教师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2)教师对生病或者受伤学生救护不力;(3)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4)学校活动组织失职;(5)饮食安全事故;(6)未及时向学生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2.埃斯沃斯把幼儿的依恋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安全型;(2)回避型;(3)反抗型

3.简述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

答;.(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4 不合群;(5)胆小。

4.简述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

答:(1)胆汁质;(2)多血质;(3)粘 液质;(4)抑郁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1)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2)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3)论幼稚师范的见习和实习。

2.试述幼儿园教育的一般原则。

答:(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某市坚持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了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他们在建设新型社区的同时,配套同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划设有“一园一校一场”,即幼儿园、居民学校和文化健身广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答:1)请进来的方式,即幼儿园根据自身教育的需要利用社区资源 ①请社区里的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 ②利用社区的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 ③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和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幼儿。(2)走出去的方式,即幼儿园与社区携手,共同为社区提供便民教育和服务 ①建立儿童活动机构; ②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 ③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 ④与社区联手,优化社区环境的活动。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五)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A)

A.《教育心理学》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实用教育心理学》

2.随机通达教学最早由(D)提出。A.皮亚杰

B.罗杰斯

C.马斯洛

D.斯皮罗 3.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C.《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的发展(B)

A.晚

B.早

C.不明显

D.时间差不多

5.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B)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6.对幼儿园活动的正确理解是(D)

A.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7.幼儿对语法的意识(A)

A.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

B.从5岁开始明显出现

C.从3岁开始明显出现

D.从6岁开始明显出现 8.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C)

A.记忆范围的扩大

B.记忆广度的扩大

C.工作记忆的出现

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9.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

A.示范性

B.主体性

C.间接性

D.连续性 10.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抚养方式是(A)

A.权威型

B.专制型

C.溺爱型

D.忽视型 11.学前教育目标即(D)

A.教育目的 B.学前教育方针

C.学前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2.美国心理学家(C)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A.艾宾浩斯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埃尔金德

13.人们描述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D 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14.在安静的教室里,一位同学的铅笔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这种现象是(A)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效刺激物 15.记忆过程包括(D)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6.教育幼儿的前提是(C)

A.细心

B.耐心

C.爱心

D.童心

17.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是(D)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18.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是因为(B)

A.游戏水平差

B.注意分配能力差

C.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与教师的教育有关 19.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机往往是(C)

A.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B.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C.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D.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20.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A)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 《教育心理学》。

2.D【解析】随机通达教学以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它最早由斯皮罗提出。

3.A【解析】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为 1995 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B【解析】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要早一些。

5.B【解析】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6.D【解析】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7.A【解析】婴儿对语法结构的意识出现较晚,一般在 4 岁以后。

8.C【解析】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作记忆的出现。

9.A【解析】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0.A【解析】权威型抚养方式的特点就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是最有利于孩子成 长的抚养方式。

11.D【解析】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2.C【解析】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的作用。

13.D【解析】幼儿教师具有多重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儿童一日生活始终。

14.A【解析】无意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5.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6.C【解析】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17.D【解析】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

18.B【解析】幼儿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3岁幼儿 自己活动时,来不及关心别人,所以只能单独玩。

19.C【解析】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一 致的。

20.A【解析】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自我意识

2.表象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4.发现学习

5.教育行政诉讼

6.形象记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 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的认识。

2.表象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3.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 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 育和施加的影响。

4.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

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 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

5.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 诉讼救济活动。

6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1.(1)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5)提出整个教学法。2.幼儿园担负着哪两种任务?

2.(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

4.简述个性的基本特征。

4.(1)个性的独特性;(2)个性的整体性;(3)个性的稳定性;(4)个性的社会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现代儿童观。

1.(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 fc1 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 潜力;(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

2.试述幼儿教师的职责。

2.(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 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 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 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不免让这些孩子产生“娇”“骄”二气。幼儿园教师应注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结合案例,试分析应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

答: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性; 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性; 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限度,养成规则意识;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六)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是(D)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是(D)

A.社区活动中心

B.游戏小组

C.亲子班

D.幼儿园 3.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A.无差别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4.随意开除学生侵犯了学生的(A)

A.受教育权

B.人身权

C.财产权

D.著作权 5.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C)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6.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的来获得知识的学习是(C)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7.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B)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8.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这是幼儿(A)的表现。A.情绪冲动性

B.情绪易变性

C.情绪两极性

D.情绪感染性 9.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 了解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称为(C)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10.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C)现象。

A.最近发展期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11.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B)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2.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D)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13.“揠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B)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4.依据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A)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

15.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是(C)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6.儿童(D)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A.

2、3岁

B.4岁

C.5岁

D.7岁 17.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B)A.语言法

B.行动操练法

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 18.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时,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属于(A)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19.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B)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20.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C)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艺友制 2.实验法

3.教师违法行为 4.教育法规 5.程序教学 6.情绪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1.(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2)具体形象性;(3)自我中心性。

2.幼儿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2.(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4)智力发展迅速。

3.简述幼儿教师的角色。3.(1)幼儿教师是教育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3)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母亲;(4)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5)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和理论的建构者。

4.幼儿的游戏有哪些特点?4.(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4)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1.(1)经常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预见性原则;(5)互尊互利的原则。

2.桑代克认为学习应遵循哪些原则?2.(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候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 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就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2)练习律:指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即 S-R 联结� fc1 ��到练习和使用的频次越 多,联结得就越强;反之,就变得越弱。(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 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 性将减少。

五、案例分析(共14分)小凡今年4岁了,可是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适应很慢,入园时哭闹得非常厉害,不肯到其他班参加课内兴趣班活动,也不能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出现明显的不合群现象。

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家庭因素 ①家长的教养方式; ②家庭居住环境。(2)托幼机构因素 ①教师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②游戏活动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3)儿童自身的因素 ①社会性行为; ②社会技能。(4)其他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六)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2.D【解析】幼儿园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3.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 别原则。4.A【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14 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 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就侵犯了未成 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5.C【解析】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6.C【解析】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的来获得知识。

7.B【解析】桑代克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共同的要素。

8.A【解析】幼儿的情绪冲动性常常表现在用过激的动作和行动表

现自己的情绪。

9.C【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10.C【解析】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现象。

11.B【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12.D【解析】5~6 个月的婴儿能抓住物体。

13.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 fc1 ��点的出现 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14.A【解析】具体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表象。

15.C【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 游戏。

16.D【解析】儿童 7 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17.B【解析】行动操练法是幼儿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从而巩固其技能技巧的方法。

18.A【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 程。

19.B【解析】个体思维的发展遵循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

20.C【解析】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

1.艺友制是指学生(又称为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

2.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 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3.教师违法行为即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4.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 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5.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6.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 要而产生的体验。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七)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A)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2.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D)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A3.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C4.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获得赔偿

C5.学会了骑某一辆自行车后把这些技能迁移到骑另一辆自行车上,这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低路迁移

D.高路迁移 A6.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A)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

C.习惯化

D.模仿

7.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C)

A.《教育心理学》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实用教育心理学》

8.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A)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9.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A)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0.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C)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11.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角色首先是(D)

A.监护人

B.追随者

C.旁观者

D.教育者 12.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B)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13.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B)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14.大脑左半球对(D)和积极情感负责。

A.空间能力

B.消极情感

C.思维能力

D.言语能力

15.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C)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

16.下列哪一条不符合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D)

A.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C.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 D.身体健康的成年女性

17.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D)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1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9.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

关系属于(A)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20.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D)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思维

2.遗传素质 3.学习

4.教育法律权利 5.个体社会化 6.个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2.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3.引起幼儿分心的原因有哪些?

4.《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保护儿童的权利应遵循哪些原则?

1.(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2)发展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2.(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3.(1)无关刺激的干扰;(2)疲劳;(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4.(1)不歧视;(2)在涉及儿童的事宜中以儿童的利益为出发点;(3)确保儿童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4)尊重儿童的意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幼儿程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1)小步递进原则;(2)积极反应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

2.试述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2.(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人们对此看法不一,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

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 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 岁);(3)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 岁)。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七)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家庭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2.D【解析】三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

3.A【解析】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是主体适应性问题,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做好入学 准备。

4.C【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就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 法律保护。5.C【解析】低路迁移的发生是自然的、自动化的。一个非常熟练的技能从一种迁移情境迁 移至另一种情境时,通常不需要思维或者只需要很少的思维,这就是低路迁移。

6.A【解析】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经典条件作用。

7.C【解析】 《教育心理大纲》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8.A【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不断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不断上升,逻 辑言语与对话言语的比重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9.A【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 后发展双肩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10.C【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11.D【解析】幼儿教师认为自身对于儿童所处的角色地位依次是教育者、组织者、保育者、学习者。

12.B【解析】独立性是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13.B【解析】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D【解析】大脑左半球对言语能力和积极情感负责。

15.C【解析】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16.D【解析】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没有对性别作出要求。

17.D【解析】托幼机构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其中游戏活动是幼儿 活动的基本形式。

18.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是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的反映。19.A【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 儿童的同伴关系。

20.D【解析】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fc1

二、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2.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 性。

3.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 化。

4.教育法律权利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教育法、教育法律规范享有的某种权能或 利益,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也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 的作为或不作为。

5.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 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6.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八)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

A.1640年,英国

B.1789年,法国

C.1840年,德国

D.1917年,俄国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C.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B.社会生产力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D.政治经济制度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属于()A.感觉

B.知觉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5.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时给予奖励的规范属于()

A.奖励性规范

B.制裁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6.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A.操作尝试学习

B.观察模仿学习

C.言语理解学习

D.游戏 7.下列不属于加涅学习类型分类的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情感技能 8.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9.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0.3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11.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的学习是()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12.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13.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A.1岁以前

B.1.5~3岁

C.3~4.5岁

D.4.5~6岁 14.以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5.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转移

16.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

A.遗传因素

B.先天素质

C.环境

D.基因 18.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19.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20.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是()

A.随机通达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一般性教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教育目标

2.不作为侵权行为

3.幼儿常规 4.游戏

5.关键期

6.有意义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教育行政复议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2.幼儿美育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4.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品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2.试述拋锚式教学的内涵。

五、案例分析(共14分)淘淘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几乎无从下手,觉得很难沟通。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老师发现淘淘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而且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挺好,可就是不愿意上课。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3个游戏,这吸引了淘淘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游戏队伍当中。此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淘淘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你以后好好上课,我每节课都给你贴小星星。”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淘淘,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后来,老师与淘淘成为了“好朋友”,下课的时候他会与老师玩、聊天,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候还提出好多问题。小朋友和老师都夸淘淘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结合案例,试分析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八)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福禄贝尔于 1837 年在德国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于 1840 年正式命名为 “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2.A【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D【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4.B【解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5.B【解析】奖励性规范是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时给�� fc1 �奖励的规范。

6.B【解析】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观察模仿学习。

7.D【解析】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 度、动作技能。

8.D【解析】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的特点和突出问题。

9.A【解析】这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10.A【解析】距离知觉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3 岁幼儿距离知觉发展还不完善,他 把握不住距离。

11.A【解析】机械学习是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 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

12.A【解析】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13.B【解析】1.5~2 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

14.C【解析】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15.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6.B【解析】自我中心是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特征。

17.A【解析】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 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18.D【解析】5~6 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

19.B【解析】3 岁以前是幼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20.D【解析】建构主义教学方式有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三种。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标是人们预期的教育结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观念地存在 着的教育结果。

2.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3.幼儿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 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 式等方面的要求。

4.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5.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 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

6.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 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申请;(2)受理;(3)审理;(4)决定;(5)执行。

2.(1)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2)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3.(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1)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献身精神;(2)热爱儿童;(3)尊重集体和团结家长。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2.(1)儿童的学习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将学习内容抽象化,脱离具体情境,而应呈现不同情境中的类似 问题;(2)这种教学过程与儿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相类似,教师不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内容教给 儿童,而是提出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支持儿童自主探索,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3)这种教学不采用独立的、脱离情境的测验方法,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法,在学习中解 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本身反映了儿童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效果,或是进行与学习(问题解决)过程 一致的情境化评估。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注意倾听。教师要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 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言语中潜在的意义。(2)注意身体姿势。一个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九)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38

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是对(C)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A.0~3

B.0~6

C.3~6

D.6 2.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A)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3. 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免费”“(C)”“世俗化”。

A.强制

B.公立

C.义务

D.社会化

4.我国于(C)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A.1994

B.1995

C.1996

D.1997 5.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是(D)

A.幼儿园

B.托儿所

C.托幼园所一体化

D.学前班 6.提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教育家是(B)

A.卢梭

B.杜威

C.陶行知

D.福禄贝尔 7.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是在(B)

A.

2、3岁

B.4岁

C.5岁

D.7岁 8.(B)提倡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9.1907年,(B)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1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C)

A.1小时

B.1小时半

C.2小时

D.2小时半

11.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进行行为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B)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问卷法

12.小朋友听到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D)

A.逻辑思维

B.创造思维

C.综合想象

D.再造想象 13.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是(D)

A.3岁以前

B.4岁以前

C.5岁以前 D.6岁以前

14.婴儿的喂养过程应注意(C)

A.应过量喂养,使婴儿肥胖

B.0~6个月大的婴儿人工喂养优于母乳喂养

C.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 D.无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方式,科学喂养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与心理发展无关

15.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C)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16.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是(A)

A.视觉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不包括(B)

A.法定条件

B.道德规范

C.行为准则

D.法律后果 18.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提倡的学习原则的是(D)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补偿律

19.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B)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20.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出现在(D)

A.3岁

B.6岁

C.4岁

D.5岁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幼儿园是对 3~6 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

2.A【解析】裴斯泰洛齐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3.C【解析】 《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化三个原则。

4.C【解析】1996 年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5.D【解析】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

6.B【解析】杜威提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7.B【解析】4 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

8.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9.B【解析】蒙台梭利创设“儿童之家”。

10.C【解析】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2 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 3 小时。11.B【解析】观察法是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

12.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 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3.D【解析】陶行知说“6 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14.C【解析】婴儿的喂养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

15.C解析】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 应,这是习惯化。

16.A【解析】视觉敏度是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

17.B【解析】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18.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应遵循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9.B【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是: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

20.D【解析】5 岁时,儿童的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治疗模式 2.规则游戏 3.强制性规范 4.社区 5.错觉

6.教学做合一

二、名词解释

1.治疗模式是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2.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 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3.强制性规范是指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 定行为的规范,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具体,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 违反,一般表现为禁止性和义务性的两种形式。

4.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就是说,社区是区域 性社会。5.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6.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 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1.(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3)操作条件作用;(4)模仿。

2.应如何保护婴幼儿的听力?

2.(1)减少噪声,保护幼儿的听觉;(2)及时发现幼儿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安排,以免影响幼儿言语的发展。

3.简述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

3.(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3)创制了“恩物” ;(4)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4.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表现?

4.(1)目的性增强;(2)持续性延长;(3)细致性增加;(4)概括性提高;(5)观察方法的形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1.(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2.试述幼儿园的目标。

2.(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 fc1 ��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 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 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趋势:(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不断社会化。策略:(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十)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C)

A.湖南幼稚园

B.河北幼稚园

C.湖北省立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2.“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A)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3.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领导体制为(A)

A.园长负责制

B.园长责任制

C.园长职级制

D.园长级别制

4.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D)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5.“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身心发展的(D)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的是(AC)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新学制

D.壬戌学制 7.学前儿童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C)

A.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观

B.提高儿童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儿童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儿童鉴赏美的能力 8.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A.感觉

B.知觉

C.刺激

D.表象

9.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属于(B)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10.“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B)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1.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B)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12.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较低级的经验和感性知识,这说明幼儿的学习具有(C)

A.直观性

B.具体性

C.初浅性

D.细致性 13.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最好的回答应是(B)

A.“老师不知道。”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14.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D)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15.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B)进行的。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16.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是(B)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17.下列不属于按照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划分的是(D)

A.党的教育政策

B.国家的教育政策

C.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D.基本政策 18.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B)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19.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D)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20. 3岁以后,儿童(C)

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于 1903 年在武昌创立。

2.A【解析】远期目标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A【解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领导体制为园长负责制。

4.D【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 征。

5.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在 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6.A【解析】癸卯学制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7.C【解析】形成儿童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

8.A【解析】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B【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

10.B【解析】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11.B【解析】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

12.C【解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具有初浅性的特点。

13.B【解析】幼儿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使幼儿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 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

14.D【解析】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经常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 高,常有攻击行为。15.B 【解析】 生活的逻辑没有一般性原则,不符合客观规律,而是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出发,属于“前逻辑思维”。

16.B【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7.D【解析】根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 体的教育政策。

18.B【解析】教师避免使用否定性语句,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19.D【解析】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fc1 是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

20.C【解析】个性不是生来就有的,3 岁以后,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出现比较稳定的个性 特征。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无意注意

2.敏感期

3.学习动机 4.教育政策

5.质的研究

6.近期目标

1.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

3.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 内在心理过程。

4.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 统称。

5.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 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

方法。

6.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 终目标服务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意义。

1.(1)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2)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3)促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4)有利于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2.简述婴幼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2.(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 个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 个月~2 岁);(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 岁以后)。

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3.(1)保教结合的原则;(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3)环境育人的原则;(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4.实施幼儿智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七种。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的需求,如饥饿、口渴、求食、睡 眠等,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是指获得安全感,避免威胁的需求。婴幼儿由于无力 应付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他们的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强烈。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寻求 温暖和友好关系的需求,包括被他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支持等。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如信心、名誉和声望等。求知需要是指个体希望了解自己、他人 及各种事物变化的需要。审美需要是指对美好事物欣赏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精神层 面提高人生境界的需求。马斯洛指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 一级的需要 2.试述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2.(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1)fc1 明确并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主要矛盾 ①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目标; ②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教育对策。(2)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减缓两者之间的教育坡度 ①调整观念; ②体制方面保持沟通与衔接关系; ③让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工作保持衔接关系,相互靠拢。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十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D)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是(D)

A.动作发展正常

B.认知活动积极

C.情绪积极向上

D.道德发展良好

5.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A)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6.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A)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7.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C)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

8.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D)

A.70%

B.60%

C.65%

D.50% 9.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C)

A.破坏性

B.情绪性

C.目的性

D.情境性 10.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C)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1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C)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

12.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D)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B)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4.快乐和(D)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A.喜悦

B.高兴

C.兴奋

D.兴趣 15.(A)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

16.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B)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7.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B)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8.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原则的是(D)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色彩性原则

19.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A)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20.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B)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B【解析】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中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之。”

3.D【解析】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 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4.D【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动作发展正常、认知活动积极、情绪积极向上、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5.A【解析】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 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

6.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7.C【解析】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 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8.D【解析】根据布卢姆的研究,儿童的智力水平从出生到 4 岁已发展到 50%。

9.C【解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 发生的行为。

10.C【解析】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11.C【解析】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12.D【解析】根据替代性强化原理,当儿童发觉“坏人”通常不能得到好的下场时,为了避免 这种不良后果,自己也会远离破坏性行为。

13.B【解析】食物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属于先天的本能反应,因此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唾液是 无条件反应。

14.D【解析】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15.A【解析】智力也称一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下载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昆明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