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

时间:2019-05-15 08:2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

第一篇: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

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

近年来,通山县紧抓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计生惠民工程,强力实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的和谐理念,确保“普惠”政策惠及每一个农村计生家庭,全面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计划生育家庭在新民居建设中优先安排并给予补贴措施。同等条件下“两户”(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优先落实贷款、优先选房、优先在规划范围内建设“旅游新村”或利用既有住宅、庭院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项目,并给予计生“两户”家庭6000元补助。

计生家庭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免费或优惠补贴。“两户”家庭成员参加新农合,免除1人份参合费;参加新农保的计生家庭对象,自60周岁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当月起,每人每月由县财政补贴20元。

计生子女入学困难获救助、升学加分。“两户”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寄宿生,优先补助生活费;在县内升高中时,农村独生女、双女户女孩给予加10分的照顾。

计生家庭福利优先分配。在基层农技推广中,优先在“两户”家庭推选农业科技示范户;在农民科技培训中,对“两户”家庭优先实行免费培训;在农村沼气推广中,对“两户”家庭优先安排并补贴。

计生家庭优先扶持。在扶贫开发中,对“两户”困难家庭,在资金、项目上重点扶持;在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优先安排;并免费提供技术资料、致富信息,推荐致富项目,着实提高“两户”

贫困家庭的扶贫资金量和实物量;加大对“少生快富”项目的小额贷款贴息补助,适当放宽对贫困“两户”家庭的小额贷款额度。

第二篇:在新农村建设中点亮青春

在新农村建设中点亮青春

□河南李宪臣

2008年10月27日,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织审核、社会公示等各个评选环节,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他们是:清华大学法学院2002级本科生、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周倍良,河北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1995级本科生、河北省柏乡内步乡内三村党支部书记郭华彬,山西省大同大学2003级本科生、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西水界张前沙城村党支部副书记郝新江,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03级本科生、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戈新化,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02级本科生、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02级本科生、安徽省歙县深渡镇绵潭村副主任杨俊森,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00级研究生、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乡毛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红兵,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3级研究生、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城关乡老韩陵村党支部书记柳波,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2002级本科生,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铺子湾镇双岭村党支部副书记文国云,贵州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学院2007级在读研究生、贵州

省水城县纸厂乡前进村村主任助理何世春,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02级专科生、贵州省铜仁市茶店镇开天村委员会科技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张阳。

这些大学生村官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发挥专业特长或者用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气、新风尚,或者积极争取资金兴办乡镇企业,或者积极从事扶弱助残,关爱老人,资助困难学生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大学生村官进行的各种活动,是他们自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的体现。大学生们在农村创业、就业,有利于他们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正确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目前,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大学生村官们经受了考验,接受了锻炼,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同农民的感情,增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点亮了自己的青春。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是大学生村官们的共同心声。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琐碎的工作中,正让而且会继续让理想之花开得无比绚丽多彩。

第三篇: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任务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任务

市财政局、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内容摘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充分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是推动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详细分析了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投入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等工作措施。

〔关 键 词〕 财政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发展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突出。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推动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市财政局与市委政策研究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县(特区、区)、乡镇、村、农户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三农”建设投入的组成。“十五”以来,中央、省和我市各级财政出台了若干政策,加大了我市农村建设投入。“十五”期间,各级财政在我市农村的投入累计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24.6%。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投入累计近25亿元。包括“我市从2002年开始税费改革以来减免农业税6688.92万元;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投入2.8亿元;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户进行直补”以来累计投入1027万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贫困地区教育投入14.1亿元,其中包括从2004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累计投入;2005年以来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投入6064万元;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4亿元;农村“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工程累计投入10228万元;“沼气池”建设“十五”期间累计投入3700万元。2005年以来“茅草屋”改造工程累计投入4000万元。从分级投入的情况看,“十五”期间中央、省、市级投入9亿元、县级投入26亿元。从投入的建设项目结构上看,生产经营性投入1亿元、社会事业投入1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亿元。

2、“十五”期间政府投入的成果。“十五”以来随着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0.3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9.7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7.1%;粮食总产量从2001年的72.57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77.86万吨;农村人均占有粮从2001年的319公斤增长到2005年的3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313元增长到2005年的1863元,年均增收110元;基本解决2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计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十五”期间财政投入的效益分析。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的状况看,各级政府的投入总体效果是明显的。

一是财政资金的投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五年累计引导社会投入60亿元。虽然财政投入占农村全部投入的比例很大,达到了总投入的35%,但是没有财政的大量投入,难以撬动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且在一些领域,农民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沼气池建设、改灶、改房、改厕、改圈、改路等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项目上大大超过了财政资金投入的比例,以沼气池建设和茅草屋改造项目为例,财政投入和农民投入比例分别为1:2和1:1.5,这个比例只是对少部分农户的直接投入,还不包括农民自行投入建设资金。

二是财政资金量力而行,做好四个“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农村重点项目倾斜、向农村教育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2001年至2005年间我市财政总收入累计达816423万元,各级财政投入我市农村35亿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的 42.87%;我市“十五”期间对农村公路投入1.02亿元,农网改造投入4亿元,水利工程投入1亿元,三笔投入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7.3%;“十五”期间

全市农村教育投入14.1亿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17.27%;“十五”期间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资金财政投入6253万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0.77%。四项合计共计20.7453亿元,占财政对农村投入总额的59.27%。通过四个“倾斜”性投入,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农村面貌达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水、电、路村村通。“两基”攻坚顺利通过验收。农村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三是政府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带动城市各方面的投入,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增强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推动了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至2005年,全市政府融资17.46亿元,带动城市相关建设投入50亿元以上,农民外出务工据测算有30万人以上,其中在本市务工的农民工占总外出务工人数35%以上。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863元中有将近35%来至于外出打工收入。

四是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统一纳入部门预算。根据预算改革的要求,早编细编预算。将财政支农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保证了支农资金的来源,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项目资金被随意进行再分配、再调整的情况。财政支农专款专用核拨制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资金滞留,提高资金到位率和及时性。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反馈和考评制度。打破原有支农资金部门管理的状况,实行全市统一按项目统筹安排资金。

二、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使调研真实可靠,调研组以村为单位,选择了全市四个乡镇不同类型的12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基本情况如(表一)所示:以下一些分析数据由于不是部门统计项目,部分数据属于调查测算数据、部分数据属于部门项目累加数据。

1、“吃饭财政”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39亿元,较2000年增长2.22倍,年均增长26.3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3亿元,较2000年末增长1.79倍,年均增长22.79%。地方财政支出27.6亿元。由于全市财政收入基数较小,尽管每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比例很大,但增长绝对值仍然比较小,特别是在支出当中“保工资、保运转”的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接近80%,直接用于建设的资金不多。我市农村面大,基础条件较差,欠帐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入。如表二所示:

表中基础设施部分包括水电路解决得比较好,水是绝大部分已经解决,但标准低,相当部分需要改造。电的问题解决得最好,但情况比较复杂,有农网电、城网电和企业电。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农户没有进入农网;由于国家已经不直接拨款改造,由地电公司贷款改造,公司为了经济效益,沿用农村老线路直接实行同网同价了事,这部分要占四分之一;城郊有部分农户进入了城网,数量不大;最难办的是大企业供电的农户,有近万户,一方面对供电不正常有意见,另一方面认为历史上企业对他们亏欠太多,用企业的电理所当然,对进入农网积极性不高。路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所谓“村村通公路”是指到村活动室驻地,许多寨子还没有通路,已通路的一部分还存在晴通雨不通的状况,需要大量投入。公共设施,教育、卫生室、多功能活动室三块也还有许多欠账,主要是面积小和地点不对。最能反映农村面貌的是生活设施,这几年各级政府投入也不小,但由于面大基础差,最差的如茅草屋、杈杈房基本不见了,但村寨的脏乱差还是随处可见,这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欠账。

2、“一股独大”与多渠道投入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如表三所示:

根据上表分析推算,我市“十五”期间投入在农村资金约在100亿元左右,剔出工业项目资金,投入在“三农”建设中的资金约为60亿元左右。在这60亿元资金的构成中,财政资金约为29亿元,约占48%,自筹资金约为28亿元,约占47%,信贷及其社会捐助不足5%。如果剔出城乡工矿结合部条件较好村的第三产业资金投入,财政资金所占比例将达到65%以上。调查说明尽管各种渠道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是财政投入比例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甚大。

3、投入范围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投入“三农”建设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如表四所示:

根据上表推算,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约为20亿元左右,占全市农村投入的20%;公共设施建设约为3亿元左右,占全市农村投入的3%;生活设施建设约为1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农村投入的10%;经济项目建设约为67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农村建设的67%。值得说明的是经济建设项目中包括了42亿元的工业建设项目和20亿元的第三产业,农业项目投入只占5%。由此可见,在投入结构上,农业和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生活设施虽有较大投入,但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基础就比较差,所以改善的面不大。

4、职能转变与提高效益的矛盾。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税,基层政府还没有把工作职能完全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缺乏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在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着零敲碎打,洒胡椒面的情况,同时由于基层政府拿不起钱配套中央和省的资金又不愿意放弃上级补助,造成资金不落实或不到位的情况;三是村干部的报酬偏低,影响了村干部的选拔和工作积极性;四是乡镇数量过多,人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

以上一些分析数据由于不是部门统计项目,部分数据属于调查测算数据、部分数据属于部门项目累加数据。

三、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任务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更广泛,结构更科学,要求更高效。因此,财政在新农村面临任务就是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投入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后五年还更长一点时间,农村要有大的发展,最少要投入100个亿以上,“十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35亿元,虽然今后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应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创新财政投入办法,运用财政资金对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适当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有效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建立机制,改善投入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不是空话,既是重大改革措施,又是社会公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容。一是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是政府的观念,财政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农村水电路、文教卫属纯公共产品,对纯公共设施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对生产生活所需的一些准公共设施,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农民投入。三是安排一定比例的投入引导困难农户改善庭院生活条件。虽然这个内容不属于公共财政范围,但如果没有引导资金,农村面貌三五年内难以改变。

3、转变职能,提高效益。一是要明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农村建设投入需求和财政资金供给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财政投入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新农村建设要求关键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财政投入的重点就应该是公共领域和公共产品,包括水电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事业;为农民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重点引入市场机制,财政可作一定比例的投入;财政对生产经营性项目直接投入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原则,这部分投入应该由农民、企业、个人通过融资来解决;对龙头企业、经营服务性的产业可以通过建立扶持、激励资金加以引导和培育。二是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市“三农”投入的财政资金从中央到乡村,经过四五级,涉及部门几十个,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项目分散,虽然历年对农村的投入不少,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原来市里提出的“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措施执行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三个:没有一个专门统筹各级各方资金的机构、没有选择好捆绑使用的项目、没有建立各记其功的机制。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捆绑使用可以参照“地企共建”的机制,先选择一些容易形成组合投入的项目,如农村“五改”形成一个组合,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效果。三是财政资金要实

行分类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实质上是一个均衡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根据乡村发展程度编制发展规划,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按照城郊、工矿、纯农、贫困几种类别实行差别投入。对城郊重点解决农业综合服务的问题,对工矿重点解决采空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对纯农和贫困乡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问题,特别是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要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的力度。其次,县级是财政资金配套的基层单位,也是有能力实施项目的单位,在省管县政策体制呼之欲出的条件下,要加大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县级统筹机制。第三,要在农民培训,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融资,非农产业向农业产转移,工业资金、城市资金向农村农业转移方面要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疏通城乡双向互动通道,实现“跳出农业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业”的局面。

调研组成员:谢朝碧、赵略、曹正喜、王厚红、李书华

第四篇: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党员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基层,有利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利于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结合当前实际,笔者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强化五个意识,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增强使命感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强化“想干事”的意识,是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实践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顺应潮流,合乎民意。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我们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牢固树立“想干事”的意识,发挥好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设新农村,也为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提供了广阔舞台。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就要求我们树立强烈的使命感,以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确保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为己任,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焕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倾注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带领广大群众共建幸福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锤炼真本事

“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有本事”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有本事”又是“会干事”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之心,没有为人民服务之能是不行的,要想真正靠得住,充分显示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要有真本事。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根本要义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不断增强真本领,锤炼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才能发动和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广大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干事”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选准配强配齐“会干事”的班子。实践好、推广好党员“三卡”管理模式,以党员“三卡”管理为抓手,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把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进基层组织中来,尤其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能人选拔为党支部书记。二要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会干事”的党员队伍。要落实“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从增量上优化党员结构,要重视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和“两不党员”的处理工作,从存量上改善党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双培”工作,放宽视野,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备能力与威信的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三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会干事”的本领。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四个方面的本领,包括提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提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教育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村级党组织集中力量抓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使他们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体现先进性,在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中体现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繁荣和谐稳定中体现先进性。

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必须强化“干成事”的意识,开创新业绩

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增强为民办事观念,强化“干成事”的意识,通过开展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干成事”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

第五篇: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应当有自己的正确定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畜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安徽省为例,我省的农业总产值2005年1629亿元,占全省的GDP30%,一产的从业人员仍有1783万。

畜牧业作为大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是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省数十万个专业从事畜牧业的规模户依靠畜牧业发展经济,其中不乏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在为社会提供大量畜产品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产,是农村致富带头的示范者,一些专业养殖乡村也出现了人均增收几千元的典型,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畜牧业仍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其次,畜牧业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随着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重要趋势,各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模式在不断出现,畜牧业与种植业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畜牧业生产的肥料提供给种植业,充分利用了资源,也保护了环境。几年来全市大抓了畜牧业生态养殖和环境治理,把养殖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对千头以上的猪场外迁,鼓励建设大型沼气池,利用沼渣肥田,使人畜混居的局面得以转变,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也促进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第三,畜牧业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需要。我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算不上农业强省。畜牧业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人均畜产品总量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好三个资源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通过政策扶持、信息引导、合理规划,加快标准化、规模化的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必须的。

新农村建设对畜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加快畜牧业的转型步伐。新农村建设呼唤高效畜牧业。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生产发展”,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都在50%以上,美国是68%,丹麦是82%,法国、德国等都在70%~80%甚至更高。传统畜牧业的明显特征就是以传统农业的思维发展畜牧业,满足于自给自足或者小范围的需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发展。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省、市农村工作会议,都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农业部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10年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呼唤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整洁”,这就为建设养殖园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产业升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既消化了剩余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经过过腹还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还可以发展沼气解决农村能源

问题。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推动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呼唤安全的畜牧业。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拓宽了畜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对畜禽产品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绿色壁垒”的制约,同时,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更发展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先后颁布了《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确保畜产品的健康发展。

我市畜牧业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推进阜阳跨越式发展,实现阜阳奋力崛起的迫切要求。市畜牧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通过改革创新、超前思维,积极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为贯彻落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局结合阜阳实际,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到“十一五”末把阜阳建成无公害生态养殖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基本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生产,简称“两区一化”。这是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是一个自我加压的目标,是一个需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努力拼搏,齐心协力苦干几年才可能实现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围绕推进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规模养殖,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创新实用技术推广方式,保证全市畜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不断提高。

规模养殖的发展带动了“标准圈”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畜牧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生活变得宽裕,并加速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化”进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畜牧局重点围绕以下五点做好工作。

下载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凸显惠民计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抓住关键环节 改革支农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莱州市财政局盛京斌杜镇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让青春在新农村建设中闪光

    让青春在新农村建设中闪光——从女性村官成长成才谈开来我对自己的命运泰然处之,毫无悲凄之感,因为我很久以前就知道和预料到一定会这样,只看时间的早晚罢了。我一直按照我的信......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团支部

    在文明队建设中发展的团支部——记卫星分场牙恩队团支部2011年,卫星分场牙恩队团支部在农场党委、团委以及分场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队团员青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

    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室阅览读后感 ——图书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姓名: 单位: 乡村图书室作为最贴近农民而传播科普文化、社会历史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几层文化传播点,旨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旗计生协会生力军作用的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效如何,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基本上是农村中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长辈和行业能人、致富能手,这些......

    新农村建设中对人口计生工作思考和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对人口计生工作思考和建议 农村人口问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省既是农业省份,又是西北地区人口大省,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必须抓紧抓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农村人口问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省既是农业省份,又是西北地区人口大省,在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必须抓紧抓好农村人......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安排,我就农业部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职能作用,谈以下几点意见。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