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时间:2019-05-15 08:1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第一篇: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积极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面实施是人口计生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国家人口计生委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为目标,把妇女儿童工作与人口计生工作紧密结合,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任务。2006年,我国妇女综合避孕率为83.6%,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7年,人口出生率为1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7‰。生殖健康基本知识普及率在农村达70%以上,在城市达85%以上。

近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开展宣传倡导,保护妇女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

多年来,国家人口计生委认真履行对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提高妇女地位、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1.8左右,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显著提高。

人口计生系统在推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保护妇女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宣传服务活动,大力宣传社会性别平等理念,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普及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信息知识,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更年期科普教育。积极倡导“计划生育丈夫有责”,号召男性尊重、支持妻子在婚姻、生育、避孕节育方面的自主权利和选择。

二、坚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权利

国家人口计生委将开展计划生育与促进生殖健康相结,利用遍及城乡的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坚持为广大妇女提供妇女病普查防治、遗传咨询、婚前检查、孕产期保健、新法接生及婴幼儿保健等多种优质服务。全面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实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切实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免费技术服务项目,每年为约1.2亿人次的农村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安全适宜的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供免费妇科检查和价格低廉的治疗服务。利用流动服务车,开展各种服务、咨询、义诊活动,为育龄妇女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育龄妇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有效降低了妇女病的发生率。

三、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2003年以来,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依法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一是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近年来,我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关爱女孩万里行、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十佳自强女孩评选、知识竞赛等大型宣传活动,引起热烈反响,关爱女孩行动的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在报刊、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设公益性宣传专栏,提高全社会对女孩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关注度。二是不断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提高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地位。积极推动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女孩成长、妇女发展和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采取多种形式为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孩家庭提供帮扶救助。三是加强孕产期全程服务管理,加大“两非”查处力度,从源头防范选择性别生育。加强孕前优生指导,做好孕期随访和保健工作,防止出现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积极倡导住院分娩,开展产后随访,提高母婴健康水平,防止女婴非正常死亡。建立和完善“两非”行为查办和处理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出台禁止“两非”行为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强化查处“两非”工作的法律依据。依法严肃查处溺杀、遗弃女婴和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经过不懈努力,全国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

深入扎实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数据显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趋缓,部分地区略有下降。

四、关注计划生育家庭,促进妇女创业发展

2009年7月11日是第二十个世界人口日,面对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联合国人口基金把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经济危机——投资于妇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今,妇女既是经济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家庭的重要支柱,承担着维系家庭、养育子女、照顾老人等重要职责。投资于妇女,就是投资于整个家庭,就是投资于全社会的发展。正如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欧贝德所言,“鉴于经济和社会的投资高回报,没有比投资于妇女和女童健康权力更明智的选择了”。

我委积极响应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倡导,结合实际,把中国地区今年世界人口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关注计划生育家庭,促进妇女创业发展”,并于今年7月10日在北京市顺义区,由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开展全国争当计划生育家庭妇女创业之星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家庭妇女创业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号召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计划生育家庭,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妇女特别是贫困母亲勤劳致富,创业发展。

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促进妇女经济社会地位提高

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人口福利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支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等活动,积极参与“春蕾计划”、“妇女发展”等项目,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经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提高妇女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经济社会地位。生育关怀行动在全社会倡导“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理念,通过经济扶助、精神慰藉、舆论支持,开展“五关怀”活动,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育龄妇女解决在生产、生活、生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幸福工程通过小额贷款和农业扶助项目帮助农村贫困母亲勤劳致富,以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母亲的关注和支

持。截至2008年10月底,幸福工程已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417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救助贫困母亲20.7万人,惠及家庭人口95万,脱贫率在80%以上。

第二篇:国家体育总局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国家体育总局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国家体育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妇儿工委五届一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确保妇女发展纲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的要求,围绕本部门所承担的两纲目标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把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把它贯穿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过程,把握重点难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广大妇女平等参加体育健身的权益,为促进妇女身体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妇女纲要的实施取得了新进展。

推动妇女纲要落实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健身意识。2001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全国妇联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亿万妇女体育健身活动”,要求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该项活动的组织领导,根据广大妇女体育健身需求,不断研究推出适合妇女生理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开辟和建设一批固定的、方便妇女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决定每两年举办“全国亿万妇女体育健身展示大赛”,以总结推广各地在组织开展活动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集中展示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的成果。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增强影响力,扩大覆盖面。目前,该项展示大赛已经举办了三届,第四届展示活动将在2009年12月在广州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利用彩票基金会每届支持25-30万用于开展此活动。

“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的组织开展,对鼓励和引导广大妇女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养成科学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妇女已接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的一半。

二、建立《国民体质检测制度》,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定期对全体国民进行体质监测。

《国家体质监测制度》规定,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中,妇女比例达到50%。从2000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其覆盖人群中,妇女儿童是主要人群,共监测3-6岁儿童52250人,20-69岁女性98178人。监测内容包括了身体形态、技能素质、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参加情况。在2005年开展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实际接受体质监测的妇女人数已超过监测总数的50%。该项制度的实施,对于适时了解我国全体国民(包括广大妇女)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提高广大妇女的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在全国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培训和培养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建立和培养一大批能够带领广大妇女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骨干队伍。目前,我国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3万左右,其中女性的比例接近一半。在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广大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影遍布城乡各地,活跃在公园、广场和各种健身站点,成为引导和带领广大妇女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基地”等项目建设,在老少边穷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雪炭工程”等。2001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已投入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6亿多元在全国建成了近万条健身路径,上百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一百多个“雪炭工程”项目,同时,利用公园广场等建成二十多万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站)点,这些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为扩大妇女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篇:国家林业局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国家林业局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责任分解书》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责任分解书》,我局承担着增加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妇女、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妇女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程度等任务。对此,我局高度重视,近10年来,将其工作推进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为推动我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现将有关情况函报如下:

一、加快生态建设,增加森林和绿地面积,为妇女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近10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主要成绩

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近10年来,我国造林绿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造林面积成倍增长。2001—2008年,全国造林面积4418万公顷。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均居世界首位。我国造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对减缓全球森林面积减少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从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大幅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天然林采伐量。经过近10年的努力,10364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二是沙化治理减轻了区域内的生态灾害。为遏制土地沙化,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至目前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370多万公顷,工程区内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3100多万公顷农田和牧场得到林网的有

效保护。2000年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治理任务740多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568万多公顷,生态移民12.6万人,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10%--20.4%。大力开展平原绿化,建设形成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农林间作、成片造林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平原地区的生态状况。三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90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356万公顷,封山育林161万公顷。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共完成营造林58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6.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净增9.6个百分点。启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经过10多年的建设,新造和更新沿海基干林带7884公里,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50万公顷。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08万公顷,土壤侵蚀模数下降25%。四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形式,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盖了20%的天然优质森林和30%的典型荒漠化地区。此外在湿地保护方面已制定了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政策,已有近45%的现有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一批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正在恢复。

(二)主要措施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此同时,在加强体制机制、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科技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坚持以下措施,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并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参与国土绿化的新格局。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有效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以明确所有权、放活经

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受益权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亿万农民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耕山致富的积极性。成为中国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变革。

三是坚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包括建立了以森林限额采伐、林权登记发证、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资源定期清查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建立了森林资源监督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保障了森林资源消长的良性循环。

四是坚持投资拉动和政策推动。2000年以来,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公共财政体系,国家大幅度增加了生态建设投入,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突出宏观调控的作用。

五是坚持遵循生态适应性规律和地域分布规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国土绿化质量的保障作用,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造、封、飞结合,城乡林业协调发展。

六是坚持加强法治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了执法体系,有效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

二、加强普及生态知识、树立生态道德和建设生态文明工作,为广大妇女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和绿色家园建设提供了有效平台

(一)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强社会宣传和公众教育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我局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尤其要在青少年的心中播撒绿色的种子,并于2004年9月印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至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组织了一系列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

动,如在全国各地相继举办的“爱鸟周”活动,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和“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与防火虎威威同行”主题活动等,不仅使广大少年儿童了解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知识,产生了热爱大自然、喜爱野生动植物、植绿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并辐射到社会、学校、家庭,收到良好效果。

搭建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的平台。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拍摄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森林之歌》、反映野生动物保护的系列少儿科普节目《绿野寻踪》,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报刊,举办了“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林业产业国际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花卉博览会”、“生态文化节”、“竹文化节”、“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生态文化论坛”、“湿地保护论坛”、“国际沙漠论坛”等,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积极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这些宣传教育平台,使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提升了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为广大妇女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和绿色家园建设提供了有效平台

组织动员广大妇女投入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活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与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入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活动,据全国妇联统计,每年全国约有1.2亿城乡妇女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成为很多地方造林绿化的主要力量。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参与林业建设的女性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其中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表彰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19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19人,治沙标兵2人,以及陕西榆林“女子治沙民兵连”等7个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有282名妇女获得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荣誉称号。同时全国妇联评选表彰了40名“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600名妇女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授予178个“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为

“全国三八绿色优质工程”称号。为提高广大妇女参与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大力支持“三八绿色工程”建设。自2002年起,我局每年拨款400万元,总共投资3205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建设,截止到2008年底,在28个省区市建设示范基地258个,这些基地项目,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妇女收入的提高,加速了优秀妇女人才的成长。

三、积极发挥作为国务院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在实施“两纲”中的责任主体作用,配合做好推进实施“两纲”有关具体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实施“两纲”工作的领导

及时明确一名局领导担任国务院妇儿工委委员;一名局领导担任我局推进实施“两纲”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提出我局“两纲”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报送了“两纲”中期评估林业建设报告。

(二)认真完成国务院妇儿工委交办的各项工作

包括对涉及实施“两纲”林业部门的有关目标任务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派出司局级负责人参加对福建、浙江两省执行“两纲”情况工作的调研;及时报送我局执行“两纲”关于林业建设工作的总结报告等。

(三)积极关注林业行业妇女权益保障问题

根据“两纲”的要求,我局特别加大了对林业行业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的关注力度。为此,由司局级负责人带队,选择东北林区和南方集体林区女职工集中的地方,对林区女职工权益保障状况进了广泛深入的调研。通过集中了解《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林业行业的贯彻执行情况,总结分析林区女职工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拟有针对性地向全国妇联组织提出林业妇女工作建议。

第四篇:团中央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共青团中央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按照国务院妇儿工委部署,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配合各级妇联组织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有关情况如下。

一、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围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召开和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载人航天等重大事件以及“六一”、“七一”、“十一”等纪念日、节庆日,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祖国发展我成长”、“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运用红领巾小社团、少年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等载体,通过举行入队仪式、入团仪式、16岁居民身份证颁发仪式、18岁成人宣誓仪式和“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

2、组织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雏鹰争章”、“手拉手”、“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培养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开展“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少年军校”、“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等活动,提高少年儿童健康素质。

3、提供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开展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评选,办好《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儿童》、《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知心姐姐》杂志等报刊,出版一大批图书,为少年儿童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加强中国少年先锋队网、中少在线等网络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努力满足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针对安全自护、心理调适、消除网瘾、预防艾滋病等问题,开展“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心理阳光工程”、“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行动”、“青春红丝带”行动等活动,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加强少年儿童卫生保健教育。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为青少年提供综合性咨询服务和维护合法权益实际帮助。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2004年以来新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118所。

2、重点服务少年儿童特殊群体。深入推进希望工程,开展“圆梦行动”,过去5年共募集资金14.4亿元,援建希望小学4900所,资助贫困学生10万多名。开展“手拉手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行动”,组建“留守小队”和志愿辅导员队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组建“12355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志愿团”赴灾区,培训当地志愿者、教师及青少年工作者8000多人,面向17000多名灾区青少年学生和群众开展了心理知识宣讲。全国少工委为西部农村和地震灾区学校建立“手拉手红领巾书屋”525个。

三、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1、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团中央与司法部等部门开展了“保护未成年人在行动——2008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了网上普法大赛、普法志愿者进社区等16项活动。

2、积极做好社区教育和管理工作。团中央联合中央综治办、民政部、原人事部等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首批13个城市(城区)进行试点,积累了专业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经验。普及建立全国社区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工作。

3、强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基础。促进加强立法与司法保障,进一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地方性配套法规。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和“为了明天工程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将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落实到基层。

4、引导青少年有序参与。探索建立共青团组织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协调机制,开展“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120多个地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活动,及时反映了青少年的要求和呼声。

第五篇:农业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农业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农业部作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认真履行职责。2001年以来,我部在重视农村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提高的基础上,在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学素质,缓解农村妇女贫困程度,促进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改善农村妇女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部2001—2010年配合国务院妇儿工委推进两纲达标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农村妇女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素质

(一)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针对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民技术骨干,农业部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和技术推广部门,围绕务农农民所从事的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主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开展了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2000多个县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共计培训农民2000多万人,有1000多万人获得绿色证书;其中,培训农村妇女600多万人,300多万人获得了绿色证书。与此同时,根据新时期、新形势对新型农民的能力要求,实施了旨在培养新型农民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1至2005年共培训青年农民300万人,其中女农民约100万人,她们中的绝大多数现已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骨干和致富带头人。2006年,与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村为单位,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比较系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截止2008年底,共在967个县开展了培训工作,培训专业农民367万人,其中妇女占到30%以上。通过上述三个工程为典型代表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有力促进了受训农村妇女科技意识和种养水平的增强,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使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贡献进一步提高。

(二)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招标确定培训基地、财政资金直补农民、订单培训保证就业”等机制,从2004年起,我部联合其他五部委共同启动实施了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共计培训农民1530万人,共转移就业1373万人;其中,培训和转移的农村妇女所占的比例达40%

左右。根据2007年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的抽样调查,受阳光工程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农民月收入比未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高出277.5元。阳光工程通过使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农村妇女外出就业,大大提高了农村妇女的职业技能水平,开阔了她们的视野,提高了她们的综合素质;通过拓宽农村妇女就业领域和收入渠道,使农村妇女也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家庭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开展高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为提高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发挥其重要作用,我部大力开展了高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农村女性人才的培养。据统计,2001—2008年共计培养具有中专学历以上的毕业生近250万人,其中女性人数为100万人左右。

二、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改善农村妇女生活环境

多年来,我部大力推动以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省柴节煤炉灶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已达到3049万户,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3.95万处。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其他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759万平方米,户用太阳房1590万平方米,太阳能校舍60万平方米,太阳灶135.68万台;已推广省柴节煤灶1.46亿户、节能炕2050万铺、节能炉3342万户。通过这些技术的推广,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农村妇女。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在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减轻农村妇女劳动强度、提升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农民大量燃烧煤炭和薪柴所产生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木柴燃烧时产生的粉尘和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尤其是沼气技术的推广,减少了传统燃料污染对农民身体造成的危害。沼气的使用,使厨房成为清洁的“无烟区”,使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农村生活用能高效化、清洁化,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卫生条件。同时,沼气技术的推广使用减少了因畜禽养殖而造成的粪便污染,降低了蚊蝇孳生而导致的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有效的保护了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第二,减轻了农村妇女劳动强度。对于妇女来说,上山砍柴、背柴是一项高强度的劳动。由于过度消耗森林资源,附近可供砍伐的薪柴林日益减少,必须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收集到必需的燃料。在很多家庭,男劳力常年外出打工,妇女就必须承担起全部的砍柴、背柴重任。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大大减轻了农村妇女从事炊事工作的强度,在时间和体力上解放了妇女。第三,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省柴节煤炉灶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的使用,使农村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更好地体现她们的社会价值。

三、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扩大农村妇女受益面

多年来,我部结合农业援疆援藏和定点扶贫(恩施州4县、湘西州4县)等工作,大力开展项目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妇女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贫困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条件。

中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及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妇女儿童数量较多。2008年,我部针对西部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大的实际,继续对中西部地区在项目及资金的安排上实行倾斜。据统计,截至11月,我部共安排西部地区各类农业投资181亿元,重点用于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沼气工程、退牧还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村一品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加强了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特别是对进一步改善当地农村贫困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其贫困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项目美化了家园,净化了环境,减少了妇女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村家庭和谐。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贫困地区邻里关系、夫妻关系的改善,农村妇女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二)加大技术推广及培训方面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

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和劳动技能是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我部一直把技术推广及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为让更多的贫困农民特别是妇女掌握致富本领,今年我部进一步加大了在技术推广及培训方面的力度。一是投入资金1950万元,在西部94个县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户10万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万户。二是投入资金1050万元,在西部地区建立35个县乡科技示范场,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三是利

用我国和加拿大合作开展的中加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项目、中加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和中加动物健康项目对西部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投入资金1.79亿元,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西部地区培训农民48万人。五是投入资金4.1亿元,开展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人员113万人,其中有90多万人实现转移就业。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示范、推广实用农业增产增收技术,培训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使广大农村妇女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一些妇女还成为当地的农技专家和致富带头人。

(三)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全方位帮扶活动。

在定点扶贫工作中,我部还注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了捐款捐物、送书送报、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助学等活动,为贫困妇女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志了解了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加强了同贫困地区人民之间的感情。

四、加大法规制度建设,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

为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我部始终把依法维护农村土地承包权益列为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点,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动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一是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相关部门抓紧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立法工作。目前,该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通过,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我们将抓紧做好法律传出实施工作。二是积极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截止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或条例(规定),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征地补偿费分配管理办法。各地制定的政策法规,把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的意见》文件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被征地农户依法享有的土地补偿费,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剥夺、侵害其依法享有的土地补偿权益。

(二)进一步推动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一是加强与信访、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多部门协调解决农村土地承包重大问题的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以民

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等多渠道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机制。二是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到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个县区市(其中农业部试点229个)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各试点单位对涉及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纠纷予以重点关注、认真协调、妥善解决,已累计调解仲裁580件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纠纷案件。

(三)指导地方依法落实妇女的土地承包权。我部要求各地在二轮承包后续完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不落实的问题。北京市针对郊区农村实际,采取确权确地、确权确利、确权确股等多种方式,把承包土地或者相对应的权益落实到农村妇女及其子女。河北省结合信访督查督办,妥善解决二轮土地承包时出嫁女未能分得土地、妇女不能平等享受土地承包权益、离婚和丧偶妇女土地承包权益无保障等问题。

下载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总工会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全国总工会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在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

    民政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民政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民政部在推进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面达标工作进程中所做的工作及相关情况如下: 一、在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中注意保障妇女儿童的......

    教育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教育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简称“两纲”)实施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

    农业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农业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农业部作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认真履行职责。2001年以来,我部在重视......

    国家统计局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合集]

    国家统计局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根据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确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责任分解书,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两......

    中国关工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中国关工委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为了推进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达标,中国关工委以“五老”队伍为主体,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中心,服务......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几年来,我部按照国务院妇儿工委赋予我部的关于“在拟订城乡规划、住房保障和市政公用事业的政策法规以及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工作中,注......

    文化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推荐5篇)

    文化部推进两纲全面达标情况报告 按照《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根据《中国妇女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要求,我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