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时间:2019-05-15 08:2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第一篇: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入手,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形势以及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研究了该课程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各项内容,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网络教学资源、实验实训、理实一体授课教材、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实训

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担任中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技能实践指导工作。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中等网络人才的需求,笔者始终坚持在探索和研究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和技能实训内容,取得了一些教学成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出先进合理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之一,是新世纪人才必须把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计算机网络基础》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为以后中职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及其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未来从事网络管理、维护的技能型工人。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1.以往课堂与实训教学内容的缺陷

在以往的一些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协议、分层结构中各层应该完成的基本功能;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介绍一些具体的组网技术或局域网络操作系统。实训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是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利用服务器操作系统配置和管理这个网络;或者干脆就是在普通的网络机房参观和使用网络。

以往课堂与实训教学内容的缺陷是: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介绍得过多而不形象;实训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吻合,没有体现出理实一体;为了完成实训内容需要介绍一些网络的基本配置操作,每次课浪费了许多课时。

课堂

1与实训教学内容的脱节导致了所讲内容空洞、枯燥,不轻易被理解和把握。所以,应该对课堂与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项目化整合,实现理实一体。

2.如何构建先进完善的课程体系

概括地说,针对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体系的核心,应是对计算机网络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去实现新的网络和管理网络。主要有四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经典而实用的局域网络组建技能;典型Internet网络应用的技能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

实训内容应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尽力让学生体会、分析常用的网络,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设计、实现不同网络的实验环境。精选的课堂与实训教学内容还应该坚持不断更新的原则,紧紧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改革的步伐。

3.改革后的理实一体教学内容体系

按照以上框架和原则,笔者思考了以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课堂与实训教学内容体系。理实一体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把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拓扑结构、功能、网络分类,了解国内外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把握网络基本工作过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TCP/IP参考模型。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框架模型,为进一步的技能学习提供基础,把握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方法;体会将计算机网络从功能上划分为层次体系是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明确网络实现过程与应用的联系。

第二部分: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具体介绍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和有关概念,数据传输、通信交换、传输介质及差错检测等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的功能。这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更要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增加学生的网络底层的理解。

第三部分:局域网络组建。本部分介绍网络体系中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常用协议,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层的定义、功能和特性,常用物理层接口;使学生把握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功能,成帧方法,交换机工作过程。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把握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基

本组成、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等802系列标准,网桥技术及高速局域网技术。本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深刻体会局域网络的具体工作过程;理解和把握一些常用的、经典的协议。

第四部分:Internet各层协议。内容包括TCP/IP协议簇中的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介绍网络层的地位、功能、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常用路由选择算法、Internet网络互连协议;介绍传输层服务,传输层协议,Internet传输层协议;介绍应用层的地位和作用,应用层程序的实现结构,客户/服务器模式,文件传输、域名系统、电子邮件、WWW、网络管理等常见网络应用的基本内容、标准和协议。要使学生清楚:Internet是使用网络互连协议将全世界的底层物理网络和主机互连起来的网络;本部分是以Internet为例介绍了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要深刻理解和把握IP地址,子网划分内容;以及各种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实训教学内容贯串以上四个部分之中,使用组网实训室以及CISCO模拟实训软件和虚拟机软件,配合教学进度,完成网络拓扑实训、数据链路层实训、网络层实训、传输层实训和应用层实训。针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要求所有学生体会网络组建和网络应用管理的过程,能力强的学生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技能大赛综合项目训练。部分实训可作为结尾的课程设计,供能力强、有爱好的同学来选做。

三、建设优质丰富的理实一体网络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网页型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应该为学生建设更好的网络教学资源。近三年来,各个职业学校利用技能大赛为契机,都投入大量资源,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各专业的主打课程。这种网站式的教学资源,首先经过富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的精心设计,再经过规范性、艺术性的网页设计,配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效果,动态网页与读者独特的互动性,确实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性、启发性学习的需要。作为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我校的重点建设课程,配合有一整套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资源和大量的技能竞赛项目模拟题库,还在课外定期开放组网专业实训室供学生自主实践,并配以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指导。

四、建设与企业接轨的网络实训室,为学生网络实训及教师网络课题的研究提供场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实训室也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提高水平。首先需要设计出与课堂教学相应配套的实训教学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实训教材,最后选择购买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以构成网络实训室。

实训室应有课程专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和防火墙等硬件设备,设备的数量视满足学生需要而定,还要考虑相关课程的需要,也可将设备分组来让学生完成实验。软件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模拟实训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及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五、研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出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计算机网络是用起来简单,理解起来难,原理比较空洞,不像其它课程具体一些。如何将学生从枯燥的感觉中吸引到有趣的协议学习中,研究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采用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黑板教学为辅的形式。对于需形象性思维、抽象性问题等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问题直观、形象、易理解,也可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公式推导等需演绎的内容,采用黑板加讲解的方法。

2.讲课中多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类比事件,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易懂,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如讲“协议”和“层”的概念时,举“两个不同国家的元首探讨问题”的例子,明白双方之间的通信是需要规则的,上层的通信需要相邻下层协议的支持才能完成。

3.理实一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课程内容的教学采用学生先预习泛读,并通过先实训体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再提出问题或发表使用心得,老师回答学生提问,总结课程重点内容。

4.小组讨论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对于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较难懂的、并且又是大家共同感爱好的知识内容,采取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开展讨论。

5.网络教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不断完善的课程网络教学环境包括了该课程教学课件、教学大纲、项目库、参考资料等多项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主地上网学习。

6.模拟项目化课程设计或实际实习项目,发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潜力

在一些重点章节和课程学习结束后,结合技能大赛题型以项目设计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当然单靠学校课堂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还需在教学中增加实习环节,到社会、企业和具体项目中去,将课堂知识外延,提升学生的实战经验。

六、选择或编写合适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和实训教材

根据精选的、与理论教学内容完全吻合的实训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训教材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我校选用了人民邮电出版社由闫书磊 李欢编著的理实一体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学生在做实训的同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而扩展实训网络,进一步完善网络实训的设计,为进一步的应用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近期由我校牵头的校本教材《计算机网络实训》也即将出版。

另外还可改革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采取课程的最终成绩由期末理论、实训考核和平时4:4:2合成的办法,此外还可采取机试综合大作业、小组课题设计、甚至参与实际项目等考试形式,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把握程度。

参考文献:

[1]闫书磊 李欢.计算机网络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祁柱晓.中职创新办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4).[3]吴功宜等.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JeannaMatthews.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作者姓名:陈复将

单位: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职务:计算机教研室主任

职称:讲师年龄:3

4通讯地址: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深圳路3号

邮编:223005 联系电话:13375221

521(2)近五年完成的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含项目名称、主要成果、个人贡献等)无

(3)近五年在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或在市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标题、字数、发表时间及期刊名称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可靠性分析》字数(3000),2006年8月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本文论点及文字材料均为本人所有

签名:陈复将

第二篇: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

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

摘要:在以互联网技术为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则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意义与价值,并能够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更加有效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则变得至关重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也给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由此,该文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展开了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近几年来,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变得越来越普遍起来,而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则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内容,面对着新的发展格局,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样就会对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只有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和创新,才能促使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进而为我国科技化人才队伍建设奠定更加驾驶的保障。

1.当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要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根本出发点,而根据对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也成了我国计算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的阻碍。只有认清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才能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提供更加明确的参考意见。下面将对我国当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1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资料显示,目前最为流行的网络协议是TCP/IP,而着眼于实际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始终是围绕OSI/RM的七层协议进行展开的,那么无论是从理论知识还是计算机网络应用角度,现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都与实际相违背,这样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就会与社会需求形成极大的反差,不但起不到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作用,而且也会给计算机网络事业发展与建设造成极大的干扰。此外,作为新型应用技术,其与通信技术有着紧密联系,在新技术不断开发与涌现的情况下,如果在教学中不能讲新技术、新理念体现出来,那么就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产生极大的冲击。

1.2教学观念老化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实时性以及层次性等特点,通过与通信技术间的融合和转化,进而构成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与计算机相比,计算机网络更加具体化、抽象化、系统化,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优越性,就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才能让同学们充分地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重要作用与效能。但是在实际计算机网络看出课程教学过程中,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方式来对计算机网络知识进行灌输,这样不仅会使计算机网络内容在传递的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那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同时教学方法也很不近人意,传统的板书只适用于一些基础性学科。面对计算机网络这种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板书只能增重同学们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致使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厌烦、麻痹的心理,由此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极大的阻力。通过观察,尽管PPT教学形式已经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得以运用,但是呈现的仍然是一种被动的局面,如果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那么主动学习意识也无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得以发挥,最终教学效果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1.3教学内容落后

计算机网络发展非常迅速,在短短的几年就建立了庞大的结构体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良好的发展形势促使着一些新技术也随之运用而生,而一些新技术被大家所了解和熟悉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加上课程教学需要印刷、出版等复杂环节的参与,致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知识体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迟滞性,从而对教学水平提升造成很大的干扰。比如说在101吉比特以太网已经广泛运用时,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讲述却是千兆以太网的内容,这样就是教学内容与实际发展严重不符的表现;再如,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材中所描述的网络类型一般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WAN、LAN以及MAN,而现实情况下,存储区域网络已经在社会中流传开来,简称SAN,这就说明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网络发展产生了差距。

1.4缺乏试验教学

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殊性,为了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必须加以试验教学加以辅助,通过实验教学既能加深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强化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并没有设置试验教学环节,忽视了试验教学的重要位置与作用,即使设置了试验环节,也存在很多形式化,包括试验设备不完善、教师试验经验不足、试验过程草率等,导致试验教学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也??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得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目前各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显现出了许多缺陷,这样不仅会阻碍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而且也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所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想的提出和渗透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基于大家参考。

2.1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教学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思想,也是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把握住计算机网络发展动向,跟随计算机网络发展步伐,及时将新技术、新理论添加到计算机网络集成课程当中,才能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实时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由此也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大致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2.1.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以技术性培养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既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更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对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和巩固,进而加深学生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运用,以便为日后课程更好的探索和认知提供有力保障。所以,建议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理论教学,主要有Windows 2000 Sever、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安全、Internet应用基础等与计算机网路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二是实践教学,属于实操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包括DHCP/FTP/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用户设置等一切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有关联的实训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改革思想,例如,在介绍网络体系结构的同时,就将各层用到的协议及相关联网设备(网卡、HUB、交换机、路由器等)一同介绍,而不是像某些教材那样分章单独介绍。此外,我们还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比如说,在教学中增加了10吉比特以太网、子网掩码和子网划分的内容。

2.1.2注重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

根据对我国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是改革的关键性内容,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样的技术性学科来说,一定要突出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这两大教学思想,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时代发展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开拓。经过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实施情况的了解,Windows 2000Sever相关内容涉及较为广泛,那么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就要着重Windows 2000 Sever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探讨,加大实操任务量,确保学生们能够准确掌握Windows 2000 Sever理论,并能够熟练对其进行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此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态势,更好地为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

2.2教材改革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材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作用发挥有着紧密联系。事实表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体制,这也就致使教学效果差异性现象的产生。为了尽可能为学们学习提供适宜的教材,首先就要从实际出发,在考察计算机网络最新发展状况之后,再确定教材的大体框架;其次,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方式,对教材进行设置和安排,满足最优化的编写目标;最后,教材编写需要更多融入较深的鸡血经验,结合自己院校专业发展状况,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进而编写出适合本校专业发展和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相关教学教材和书籍。

2.3教学方法改革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专业发展,提倡个性化学习,讨论式探索,主导性建设,?⒀?生变为了专业建设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以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为整体思路,打造新时代下思维活跃、能力高超的高素质型人才。而教学方法作为改革思想的先决条件,其运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广泛性将会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现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教学工作实行时,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元化,加强开放式教学观念,积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或是方式加以辅助,比如网上教学、微课堂、多媒体教学、网络咨询等,在为同学们充分营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学习氛围和环境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循序渐进地得到了渗透和发展。

对于那些理论概念,也尽量通过实际操作或例题来进行说明,使学生通过观察命令执行结果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网卡的MAc地址时,给出操作命令ipconfiglall,让学生了解本机网卡的MAC地址;在介绍地址解析协议ARP时,给出可获知本机ARP缓存表内容的操作命令arp-a,让学生观察一一对应的IP地址与MAc地址。

3.结束语

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开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第三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

《学周刊12期》

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浅见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朱恩

众所周知,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个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这不仅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现行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诸如教材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或僵化、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弊端,极大地妨碍了中职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笔者拟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谈谈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中职生而言,我认为应充分考虑教材和课程知识结构特点,做到内容上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语言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首先,要选用适合中职生的计算机教材。我们知道,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材的更新显得相对滞后。市面上适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材很少,选择余地不大。由于无合适的教材,使得不少中职学校无奈选用专科院校的教材,但由于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差别,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太强,压力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材选择上一定应考虑选择由中职学校编写的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特点的内容新、适用性

强、浅显易懂的教材,这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也应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实用的计算机校本教材。如我校几位教师合作编写的《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教材》,就中职生今后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了重点介绍和着重讲解,淡化了理论,突出了实践技能的练习,很适合中职生的水平。

其次,要甄选实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授课内容,对学生今后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一定详细介绍,认真讲解。例如,常见的文字、表格处理软件、操作系统中的中文系统、演示文稿的使用等,是很重要的内容,应该重点介绍。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是计算机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机,应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工作和生活中不常用的一些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一定要摈弃“板书+讲解+适当的上机练习”的单

一、僵化,不直观的授课方法,应采用“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因为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可以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堂进行操作练习,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就

会使得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评价方式方面的改革。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得我们要去寻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既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又能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我认为应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一种是:将评价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态度,以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和平时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训作业成绩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30%,实验成绩考试占70%。另一种是:通过组织竞赛来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竞赛,内容包括打字,编辑排版,表格数据处理、图表制、幻灯片制作等。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积极应用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各项任务中去,从而促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此外,还可以有计划地辅导并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证书的成绩来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这种竞赛性或考级性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拿到获奖证书和等级证书后还增加了今后就业的筹码,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的。

总之,作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改革,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材,精心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并结合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相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最终会得到提高,中职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会达到。

第四篇:浅析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浅析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摘 要】在网络飞速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综合人才的广泛需求及行业市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传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的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使网络技术更好更快的为社会服务,已成为主要任务。然而,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步较晚、层次不一。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一学年总结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形成适应差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与不同层次需求采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教学、分层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评价体系方面,依据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标准,立足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分类;网络高层应用;OSl模型:网络协议;通信原理;常用网络互连设备和传输介质;局域网、以太网、因特网特点和组网技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主要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的能力、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能力、网络协议配置能力、网络的应用能力、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认识网络、熟悉网络、使用网络、配置网络与管理网络。

三、教学方法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一)自主学习指导法

自主学习指导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践与自学能力。实施过程如下:1.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2.给出学生完成课题所需要自学的参考书目或参考网址,如网易学院、千源网、教师本人的空间或FTP站点等,以供学生参考学习,通过网络联系方式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3.每个学生均完成工作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得出评价结果。

(二)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要求解决方法”、“引导思考+适当提示”、“找出学生思路正确部分引申”、“扩充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等方式,把握课程的进度,活跃

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例如: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需求,采取分层教学,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

理论课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放低要求和起点,注重讲解和演示,使其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精讲精练,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课本知识已巩固的情况下,教师要引申一些实例让其多加练习,给该层次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课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做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基础,巩固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加入设计性实验,在知识、技能巩固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一些应用性、灵活性及探索性较强、思维量大的实验。

(四)类比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归纳和总结。例如:对于OSI七层模型的理解,用一个“从上海到罗马的贸易过程”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七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再比如:文件下载实际上

是对网络协议的规范与遵守,并对协议的组成,以日常生活的现实内容进行对比,引申出知识点,如我国的母语普通话的基本构成,就与网络协议的语义、语法、定时间形成较强的对比性和可参照性。

四、教学手段

(一)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

(二)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完美融和,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形象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教学内容,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心中有网络体系大框架,便于知识定位。

(三)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目前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如国际信息化认证考试、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络管理员级认证、网络工程师证书、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操作员认证、全国软件技术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等。为了让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参加考试。

五、教学评价

传统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方法存在两大弊端:

(一)重知识,轻能力;

(二)重笔试,轻操作,根本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个新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的发展。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与多年教学经验,本人粗略谈一下本人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大致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一)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二)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三)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平时自主作业及评价部分。最后根据这四个形成最终教学评价。最后成绩=知识

考核占30%+实训过程考核占30%+实训报告占20%平时自主作业及评价占20%。

六、结束语

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其教学体系,改善现有教学带来的不良结果,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

(1)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16-18。

(2)朱利民,王明斐。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10(8):169。

(3)雪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2月。

第五篇: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 计算机技能是当代中职学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育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卫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本文对现阶段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当代中职卫校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卫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实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期使中职卫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较差,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由于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备不完善,许多学生对计算机不了解,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对计算机的认识仅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再者,计算机不属于专业课,大部分同学对系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计算机课程中娱乐性较差的办公辅助以及工具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兴趣不大,能主动学习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将所学技能用到平时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少。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医疗中广泛与深入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医疗单位中,从门诊挂号、办理住院、处理医嘱、费用管理到病人出院全过程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卫生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担负着各级医院的医疗、护理等工作,他们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计算机对病人进行各种检查、填写病例数据和治疗等。

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加强对信息处理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整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因特网(Internet)应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基本常识;另一部分是计算机软件的实际应用等上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表现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处理软件应用、演示文稿处理软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中职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课堂任务时,应把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最终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这样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可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教学手段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从过去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大屏幕”的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和创新。在课堂上授课时,可用投影仪演示多媒体课件,将课堂教学转入多媒体教室,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计算机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将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还可以选择教学软件用计算机做现场演示,授课时边演示边讲解,还可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共同讨论。

(三)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结果轻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形成,再从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提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以分组竞赛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任务是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通过巧妙的任务设计,将要教授的新知识点蕴涵于任务之中,引导学生提出实际的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对某一实际操作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预计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遵循了知识延伸的连续性,其教学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既可突出实践,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消除学生对理论学习望而生畏的情绪,在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也称为个案研究,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其主要表现为: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

3.分组竞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竞赛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各小组打分并给予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竞赛法,让每个小组完成不同作品的设计制作,完成后各小组统一进行评价,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就意味着后退,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强教学研讨,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都是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活动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以创造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崭新未来。

【参考文献】

[1]吕岩.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2]翟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在实践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4)

[3]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晓燕.中专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

(7)

下载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范文)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乐清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葛雄《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我校一门基础课,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很重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内......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教学改革

    专业理论课程《管理学》教学改革《管理学》是高职管理类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抽象性、技术性都比较强,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探讨调研报告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探讨调研报告 发布者:谭天源 发布时间: 2011-8-16 8:58:34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应与时俱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5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论文摘要:从课程的教学形式、实践操作训练、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最终提高......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我校中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及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分析了电子......

    新形势下中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中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用性、综合性人才,中职化学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人才发展方向统一的目的。对于化......

    中职公共基础项目课程要求

    (一)公共基础项目 1、必修课程 (1)德育(128学时) ①职业生涯规划(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比特率 答: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能够传输多少二进制位数据,也表示单位时间(每秒)内传输实际信息的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记为b/s,bit/s或bps。 延迟 答:延迟是指从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