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考试试题
2012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考试试题(初试分数线185分,运动生理学&教学论60分,运动训练60分)
运动生理学
一:简答
1、不同运动类型的疲劳特征
2、一次运动和长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
3、比较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异同
二、论述
4、长期规律运动引起的运动心脏表现出来哪些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5、试应用运动生理学知识论述提高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
6、如何把握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
教学论
一、简答
1、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2、评述“发现法”
3、如何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二、论述
4、结合教学过程最优理论,论述如何优化体育教学过程
5、运用教学论相关原理,论述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6、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讨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
1、赛间训练计划安排应该注意的问题
2、运动员状态诊断作用及内容
3、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及大周期分期的关系
4、简述全面技术与特长技术的关系
二、论述
5、什么是核心力量,结合某一项目论述其主要作用
6、试述“板块训练”的要点及对周期训练理论发展的意义
7、中国女子网球队把握了现代职业网球的“以赛代练、以赛促练、赛中有练、练中有赛、赛练融合”的训练特征,李娜的进步有目共睹,结合运动训练理论,谈谈对该特征的认识。
第二篇:大学体育—排球考试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大学体育
(三)—排球
1、标准比赛场地的尺寸是(B)
A、34×9米
B、18×9米
C、24×15米
2、在正式比赛中场地界线的颜色是(C)
A、任何颜色均可 B.红色
C、白色
3、发球队失一球时,接发球队应当(A)A、得分并得球权 B、得球权不得分 C、得球权
4、“五一”配备时应安排(A)A、一名二传和五名进攻队员
B、二名二传和四名进攻队员
C、三名二传和三名进攻队员
5、发球过程中判断队员位置是否正确的时刻为(B)
A、当球通过球网垂直平面时
B、当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时
C、当发球队员击球时
6、正式排球比赛成年男子网高(A)
A、2.43 m
B、2.35 m
C、2.24 m
7、发球次序应先从几号位开始?应怎样进行轮转。(A)A、1号,顺时针
B、1号,逆时针
C、6号,顺时针
8、比赛中,每队在一次进攻中最多可以击球(C)次(拦网除外)。
A、次数不定 B、2
C、3
9、普通暂停的时间为(A)秒。
A、30 s
B、60 s
C、90 s
10、排球比赛中下列击球动应判作犯规的是(A)A、捞球 B、脚击球 C、拳头击球、头击球
11、排球运动在(C)年传入中国。A、1905
B、1895
C、1913
12、进行移动时,身体重心应保持(C)A、起伏
B、平稳
C、下降
13、下列排球技术中属于无球技术的是(C)A、传球
B、垫球
C、准备姿势
14、正式排球比赛成年女子网高(C)
A、2.43 m
B、2.35 m C、2.24 m
15、第一裁判员鸣哨后,发球队员必须在(B)秒内将球发出。A、5 s B、8 s
C、9 s
16、排球比赛中下列击球动应判作犯规的是(A)A、捞球B、脚击球C、拳头击球、头击球
17、扣球时,手的触球部位应是(C)A、掌跟击球 B、手指击球 C、全掌包球
18、发球: 由队员自己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空两标志杆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
19、垫球: 是借助蹬地、抬臂动作,用双手前臂的前部,利用来球的反弹力将球击出的技术动作。
20、传球: 传球是在胸部及以上部位用双手(或单手)借助蹬地、伸臂动作,通过手腕手指的弹击力量来完成的击球技术动作。
21、拦网: 队员在网前以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球过网的技术动作。
22、阵容配备:
是根据学习者技术水和特长,充分发挥比赛者的优势,有效地组织
进攻和防守战术 而制订的主攻、副攻和二传手的场上位置和人数。比赛中常见的阵容配备是“四二配备”和 “五一配备”。
23、连击:如果 1 个队员连续触球多于 1 次(拦网除外),被判为连击。
24、位置错误: 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位置错误犯规
(1)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场上其它队员未完全站在本场区内。
(2)未按规则“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规则规定即4号位同5号位,3号位同6号位,2号位同1号位对比发生位置错误犯规。
(3)未按规则“每一名左边(右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左(右)边线更近。规则规定3号位同4号位,3号位同2号位;6号位同5号位,6号位同1号位对比发生位置错误犯规。
25、“中一二”战术进攻方法(图示):
由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5名队员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再由二传队员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是排球进攻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其特点是一传的目标明确,二传队员易于接应,加之战术配合简单,便于组织进攻。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不多,突然性不大,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
26、持球的概念是怎样规定的: 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即为持球犯规。
27、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方法: 垫球的动作要领: 插: 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夹: 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提: 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28、排球场上的队员如何站位,队员之间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并图示: 每队上场6人,站成两排,从左至右,前排为4、3、2号位,后排为5、6、1号位。
29、后排队员击球犯规应具备哪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是:(1)前场区,此时要注意后排队员起跳是否踩进攻线或在进攻性前;(2)完成进攻性击球,如球触拦网的手即算完成进攻性击球;(3)球整体高于球网。30、请图示当二传站在五号位的五人“三二接发球阵型”?
31、简述排球的比赛方法:
一、赛前准备:第一裁判主持抽签,首先选择发球权、球区。
二、比赛开始过程与停止:第一裁判员鸣哨后,在各自场区端线站好,再鸣哨时按原定位置(比赛前填写的位置表)站好。
三、得分:A、一方发球后对方接球失误、犯规或球落到对方场内,即发球方得分,继续发球;B、如发球队员发球违例或发出界外则对方得分,换发球。
四、暂停、换人:每局比赛中各队均有2次暂停,6人次换人机会。(成死球时可要求)
1、暂停:每局比赛中各队均有2次暂停;正规比赛每8分一次技术暂停。
2、换人:A、主力队员只能退出比赛一次,同一局中他再次上场比赛时,只能回到该局替换他的队员位置。
B、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比赛一次,可以替换任何一个主力队员,同一局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注:比赛开始上场的队员为主力队员,其它队员为替补队员。
32、为什么说排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1)排球运动本身的特点,排球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群,这就决定了排球运动属性,既是对抗性的运动且有网阻隔,不会发生明显的身体冲撞,这样既保证了比赛的激烈性同时保证了比赛的安全性。(2)排球运动真正风靡全国是在80年代,1981年在香港的亚洲杯,中国男排赢了韩国打进世界杯,北京大学的学生冲向街头喊出了一句经典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瞬时这句口号传遍中华,紧接着老女排的五连冠,使中国真正的抬起头来,因此说排球在哪个年代有其独特的意义,这也是排球有广泛的群众性的原因之一,女排情结。(3)排球是三大球唯一取得冠军的项目,这种冠军情结,促使群众的爱国情结,因此产生浓厚的排球情结.(4)排球运动本身的中庸精神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庸之道。有种传统精神的认同感。(5)排球运动本身的运动健身健美价值。同各种运动一样,排球也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包括传垫扣发拦,五项基本技术,都需要全身的运动,因此,可以合理发展身体,不会出现只锻炼部分的情况。
33、请同学们结合在这个学期学习排球技术直至考试结束的经历,试述排球课对你身心的锻炼及培养:
34、试述在比赛中,团队的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关系及影响: 1.在比赛中,团队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凝聚力,那就如同一盘散沙,各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去协调,不去讨论,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或是不服从别人的意见,觉得自己是对的。那我觉得不用比赛了。当一个团队的凝聚力越来越好时,就好比所有人的劲全用在了一个地方,那.战胜一切的力量就有了,那时信心空前的足,做任何事都是投入最多,自然得到的就最多!2.简单的说,差不多就是一根筷子的力量和一把筷子的力量的区别!人们的心中首先想到的大概是自己,比较在意的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益处,其次想的是大家,这就是人类的阴暗面。团队的凝聚力就是要激发人们的潜质,让大家把团队当成是自己的,自己就是主人,不顾是分管的事物不一样而已。只要每个团队里的人都有主人翁的心理,那么团队的力量就大很多,去比赛,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好。3.就像接力赛,每个队员都是团队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跑好了属于自己的部分,那总体的成绩才会好。要是有的人不把团队的观念深刻在自己的心中,那这个团队的总体水平就不能达到人们预想的水平,自然成绩就不会那么好了。
第三篇:北京体育大学(精选)
北 京 体 育 大 学
2004年3月20日第二期(总第一○四期)
目
录
高教改革.........................................................................................................................................................2
中国内地重点高校“教授治学”制度终浮出水面.....................................2
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袒露心声:柔道改变我的一生...................................4 八种教师最有威信...............................................................4 安徽理工大学实行全方位目标质量管理改革考核办法.................................5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7 浙江师大:让学生学得“如鱼得水”...............................................8 武汉高校:四老师“下课” 十硕导“下岗”........................................9 “大学生60分万岁不灵了!”...................................................10 教学通报.......................................................................................................................................................11
北京地区艺术、体育院校外语教学公开课在我校举行................................11 北京市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开始上课............................................12 教务处召开教学工作会议........................................................13 教务处召开全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会议..........................................14 教学督导专家对新教师教学指导工作启动..........................................14 北京体育大学精品教材建设工作通报..............................................15 北京体育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面启动..........................................16 北京市教委召开教材工作信息系统网站开通建设会..................................16 运动技术教学法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启动............................................17 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总结.............................................17 2003年12月“
四、六级”考试成绩通报..........................................19 教务处二月份大事记............................................................20
编委:张力为、潘永芝、左琼、张宏伟 主办: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 高教改革
中国内地重点高校“教授治学”制度终浮出水面
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尚未“满月”的教授委员会已协助该院院长作出了两个与学院发展密切相关的决定,充分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而在今年伊始,由16名正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则现身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早在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就在学院和系一级成立教授委员会,学院(系)实行教授委员会决策基础上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开始实践“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北京大学在去年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的教师招聘和晋升中引入“教授会评议制”,更被人们评价为走“商议性民主路线”、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措施。联系到近年来从南到北众多高校风起云涌的“聘任制”改革,已引起人们对“教授治学”话题的关注。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张绍杰:“教授委员会”体现了专家治学的办学思想。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只有发挥主体的作用,才能把专业办好。它的建立不仅真正体现了学校权力重心的下移,而且体现了尊重人才、以教师为本的人文思想,是管理观念的根本改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在我国高校管理中破除“官本位”,确立学术本位的制度建设,一看学术权力是否在教授手中;二看学校的各项利益——职称评定、奖金或岗位津贴、住房、学术成果奖励等——是向行政干部还是向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倾斜。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教授提出,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学者更了解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性。学科建设应该更多地参考教授们的意见,而行政管理部门更多地是起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学科建设的问题,关键是教授委员会的学科结构问题。”在教授委员会和学科建设的关系上,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提醒说,“大学里往往是谁掌握学术权力,谁的学科就能够发展。教授委员会的建立,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教授能否治学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教授来治学,必须是有理想有热情有思想的教授来治学;教授委员会产生的程序和对教授委员会工作的监督与评价必须科学。但是教授委员会的组成应该考虑不同学科背景的人。”
“一个没有确立学术价值,教授不拥有学术权力的大学,不可能是现代意义的大学,与‘世界一流’更是无缘。”杨东平一再强调,由于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巨大、与社会密切联系、具有多种功能的复杂系统,学校的治理不是单纯靠教授群体可以实现的,需要建立起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者的分工和平衡。
“教授委员会的管理问题,关键是制定一个游戏规则。即管理什么和如何管理的问题,有效管 2 理在管理学上有许多内容,是完全适用于教授委员会的。”
上海教科院高教所副所长晏开利提出:要搞好教授“治学”,关键在于教授是否有兴趣以及有热情投入到治学或者治教中,委员会的成员也必须是多学科的。另外,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保障,否则教授委员会也有可能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2月4日《文汇报》对几所大学和所属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的报道,令渴望加快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人们非常欣喜。但报道中所说的“‘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却颇让人疑惑。对此,《南方都市报》2004年2月6日刊登尤小立的文章认为,“大学教授会不应是智囊团”。
文章说,成立教授会起源于西方,但早在上世纪初即被引入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即在北京大学采用了教授会(当时名为评议会)制度。但当时的评议会不是“智囊团”,而是学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学校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评议会才能实施。
目前国内各大学以及各院系都设有“学术委员会”。这些“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中不乏真才实学者,也有不少是“关系户”。但无论怎样,“学术委员会”在学校重大问题上都没有决策权,甚至也没有发言权,最多就是当当“智囊”。在大学这个学术的重镇,教授的权力无法体现,也就意味着没有真正的学术权力存在。这也是目前高校中“官本位”仍很盛行的原因所在。
东北师大教授委员会主要由二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组成,其任期为三年,院(系)党总支书记为教授委员会成员,一般由院长(系主任)担任主任委员。教授委员会成为决定院(系)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决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定、教师聘任以及自主支配经费使用的决策机构。
耶鲁大学最重要的管理特色是教授治校。耶鲁大学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
“教授治学”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一项重要的学术管理制度。比如聘请教授,香港科大完全按照“教授治学”的标准来操作,应聘的人面试直接跟经济系由教授组成的“招聘委员会”打交道,每个委员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如果面试成功的话,再把他请来“试讲”,论文,全系的教授都可以投票。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3月3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袒露心声:柔道改变我的一生
我从小生性好动,可是属于发育迟缓的那种,为了赢得那些大个对手的尊重,不得不准备一手“额外武器”。于是我开始练习拳击,可是没练上一会儿鼻子就被打得血流不止。无奈之下,只有改练了柔道。很快我发现,自从练了柔道之后,我自己竟然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我与同伴发生争执时总是喜欢动拳头,可是现在却越来越习惯于讲道理。是体育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我尊重伙伴。另一方面,体育也培养了我永不服输的执着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完全赞同“重在参与”的口号。对于我而言,结果才是最重要。
摘自《北京晚报》2004年3月16日
八种教师最有威信
第一、风趣幽默的教师最有威信。在学生顽劣或者遇到挫折时,幽默的教师事实上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语言和行动让他(她)心悦诚服。
第二、宽容大度的教师最有威信。宽容的教师能够毫不吝啬地包容学生的过失,能够善待周围的人。
第三、顾生爱生的教师最有威信。顾生爱生的教师会放下架子穿梭在学生之间,虽然样子看起来有点童真,但对学生的那份关怀跃然脸上,更能够让学生感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第四、沉默稳重的教师最有威信。越是那种说大话的教师,越办不成大事;做在前、说在后的教师,往往不声不响间便做了一大堆的事。
第五、勤勤恳恳工作的教师最有威信。因为这些教师不但表现出了他不断进取的精神,更体现了他要把工作做得出类拔萃的决心。
第六、淡泊名利的教师最有威信。在当今社会,急功好利、名不符实的事情越来越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的人越来越少了。“心远地自偏”的教师必定能够吸引众人羡慕的目光。
第七、忠贞不渝的教师最有威信。相信自己的选择,并能执著地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头也不回地走下去的老师,必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第八、处事不乱的教师最有威信。在琐事缠身、无暇以顾时镇定自若的教师,必定能让同事感到安全可靠,成为学校的脊梁。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4年2月25日
安徽理工大学实行全方位目标质量管理改革考核办法
制度作为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事物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如何突破制度局限创新管理模式已成为高等学校认真思索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徽理工大学从建设省内一流大学的战略角度,把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现代管理理念和模式引入到该校内部管理中,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重新审视和构建学校的管理体制。从2004年初出台实施《安徽理工大学院系综合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和《安徽理工大学机关处级单位考核实施办法(修订)》。这一改革犹如一颗深水重磅炸弹,产生了强大的裂变效应,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向体制和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而这颗炸弹的“引信”就是该校正在推行的院系和机关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校长张文祥教授作为这项改革的发起人,向笔者阐述了改革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他认为,高校传统的考核评价工作只是立足于限制人的各种规范,不能考虑人的实际需求,严重挫伤了教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扼杀了个性发展,具体表现为“年终总结”完成不完成年初的任务无法严格评判。而以人为本理念的弘扬对高等教育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这项改革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从而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机制和环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的积极性,尊重人的自主性。
张校长向笔者介绍这次改革突出的三大亮点。除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外,这项改革突出了民主性。为了提高改革的民主性,一份《安徽理工大学院系综合考评实施办法(试行)》文件,从初稿到细则出台一共修改了23遍,在充分征求各院系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科学民主合理的方案。并且方案颁布以后,学校也没有对院系实行一刀切,院系单位按学科门类分为两个考核组别,充分尊重各院系的自主性和具体情况,各院系在吃透方案精神的基础上自主制定符合本院系的实施办法和考评细则。
而改革最耀眼的“光环”就是遵循“量化考评”的原则。张校长指出,高校办学尽管与企业经营有原则区别,但还是存在诸多共性,引进企业经营的定量分析概念和方法,有助于学校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模糊化管理走向透明化管理。根据量化考评细则,学校对各院系教师的德能勤绩主 5 要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状态特别是岗位业绩按A、B、C三个等级加以区分确定,分出优劣,奖优罚劣,尽可能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考评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单项考评和总体考评两部分。而单项考评分本、专科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实验室建设工作,党建工作等七个方面。单项考评为A等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C等的,通报批评。在单项考评的基础上,配以相应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分即为总体考评结果。总体考评连续获得A等的院系,院系领导优先晋职晋级,教职工A等的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5%;考评结果连续为C等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免职或解聘,教职工C等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考评还注重各院系的自主创新,根据考评细则,在单项和总体考评中,各院系若有机制创新、并取得显著效果的,院系可以提出报告,申请加分。加分最多可达10分。
这一方案极大调动各院系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化工系主任徐国财教授认为这项改革是学校和各院系有效的运用调控手段,使能干的人真正得到实惠,也从学校发展的高度更好地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而外语系主任程永生教授也认为,改革调动了院系的积极性,使管理由宏观向微观下放,减轻了职能部门的负担,也使管理的分量变轻,服务的分量加重了,是一项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发展的改革,因而得民心、顺民意。学校机关职能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也深有感触:改革考核方法后,我们的工作目标清晰了,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了,效率自然提高,而且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踢皮球现象逐渐消失了,是一项既压担子又提供动力的改革。
目前该校目标质量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运行中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化。大到关系学校发展的规划、计划,小到部门日常管理;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到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考核、师资队伍管理,教职工住房,配偶调动等等,都通过建章立制,纳入到规范管理的轨道。张文祥教授深有体会地说:“高校管理人为因素越小,工作效率就越高,越能体现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
张校长最后阐述了他建设省内一流大学的理念。他认为建设省内一流大学,一靠人才,二靠制度。该校在全面推行目标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度来规范,实行以人为本和制度为规范相结合,这一符合时代潮流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全新管理观念和模式必将为该校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一流的机制保障。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21日
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从2002级本科学生开始,中央民族大学全面实行学分制。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脱离传统的课程设置僵化、学习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约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课、选师、选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就业需求、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状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师和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最终构建出适合自己特点和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获得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唯一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也一直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中央民族大学明确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满意的大学”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行以学生自主“选课、选师、选时”为特点的学分制。
学分制作为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以专业课程和通识性课程为基础、以选课制为标志。中央民族大学实行的学分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进程,根据修学学会的完成状况可以提前或延后毕业。根据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标准学制为四年的专业,弹性学制为3—5年,标准学制为5年的专业,弹性学制为4—6年。
实行选课制。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并允许学生在某些院系之间自由选择专业。根据学分制要求,学校2002年重新修订了本科培养方案,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所占学分比例为7:3。这样,约有30%学分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及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学。允许学生跨校选课(目前主要是中关村教学联合体高校)并承认其学分。为保证学生有丰富的选课空间,学校开设约500门选修课,其中大部分是学校资深教师发挥自身所长,专门打造的供学生选修的课程。
实行重修制。实行学分制后,将取消补考,以重修代之。对于没有取得学分的必修课,必须重修直至取得学分;对于选修课,如果有3门以下(含3门)课程考核不合格或不愿意继续学习该门课程,可以放弃该课程,另行选修其他课程。但如果有4门以上课程考核不合格时,则必须重修第4门起,且其学分不能由其他选修课学分替代。
实行导师制。这种导师制既不同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同于现有的班主任制,而是根据学生比例和专业指定一些教师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导向性和指导性服务,为保证学生选课质量,学校严格限定了导师担任资格,并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
为保证学分制顺利实施,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努力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新的教学工作体系。一方面抓教学基础建设,包括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硬件环境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另一方面抓教学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水 7平;为保障教学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中央民族大学专门设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所有这些都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实行学分制,不仅可以使教师充分发挥其特长,开设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状况,选学最能发展自己特长和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大大提高考与学的积极性和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施学。
学分制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中央民族大学正逐步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推进学分制向纵深发展的新思路,为全国少数民族发展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
摘自《光明日报》2004年3月11日
浙江师大:让学生学得“如鱼得水”
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之间知识、能力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大学校园里普遍出现了能力强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的现象,不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下降。浙江师范大学从2000年开始通过实行完全学分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现象。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专业2000级学生陆慧芳,日前在提前半年领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后,开心地笑了。用3年半时间完成了原定4年的学业,陆慧芳和同班同学傅宏伟一起,成为该校首批提前毕业的学子。陆慧芳说,能提前毕业,这得益于学校实行的完全学分制。
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差距拉大,学年学分制下的大学校园出现了能力强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的现象,学生学习动力普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浙师大从2000级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这一改革的主要举措是4个“自主选择”。
一是自主选择课程。学校规定所有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均向全校学生开放。通过网上选课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志趣、特长,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读课程。2003年,学校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入手,加强了课程建设,以立项方式建设了《微积分》等20门双语课程、4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108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通过学院申报、学分制进社团等手段加大通识课程建设,目前全校共有通识课程127门,有近13000名学生选修,为学生自主选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自主选择专业。2002年以来,该校每年都有百余位学生经过一定的程序转入新专业学习,今年选专业的自由度进一步扩大,师范与非师范学生也可以实现互转。学校还建有初阳学院,每年按5%的比例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学院学习,学生在一年级按文理大类学习基础课,二年级开始自主选择专业。
三是自主选择教师。除有平行班的专业课允许学生选择教师外,去年开始,浙师大又规定除大学英语以外,公共必修课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多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开设同一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选课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下的,取消开班,学校按开课多少、选课学生人数发放讲课酬金。如《教育学》课程同时有16位教师开课,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是自主选择学习量和学习进程。本科学制放宽到3至8年,允许学生以累积学分的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学有余力的学生修完规定学分达到相关要求即可提前毕业。学校还推出了“双学位制”,学生选修不同性质学科专业课获得80个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便可获得第二个学位。
“如鱼得水”,这是2000级生物专业学生王方在谈到学分制改革时的最大感受。大学一年级,王方就对植物生物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课时她就围绕这一兴趣来选,注重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修习了相关生物工程课。由于“课程”符合自己的“胃口”,4年来,学得快、学得好、学得轻松,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学生陆慧芳说,完全学分制下,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人,只要有能力,你就可以比别人学得多、学得快。从大二开始,她每学期都选修30个学分,提前修完了170个学分,而且成绩优良,先后获得了3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据她介绍,平均每天上6节课,比起高中的题海战术还是轻松多了。
如何使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是浙江师大教学改革的另一追求。1999年以来,学校积极举办各类学术竞赛,启动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今年又推出了短学期制,特设了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考取相关证书都可拿学分。如今的浙江师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科研蔚然成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22日
武汉高校:四老师“下课” 十硕导“下岗”
2月26日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4名老师“下课”,海军工程大学10名教师硕士生导师资格被取消。最近,武汉一些高校对教学质量不高,学术、科研能力难达要求,学生评定不合格的部分教师做出了相应处理。
据了解,从上学期到这学期,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共辞退4名教师。该校教务处晋琳丽说,给2003级学生教民法的一名老师,学生反映课讲得不好,对所授课程不很熟,对法律专业的案例分析也不透彻。在期中考查反馈时,学生的意见很大,学校出于对教学质量的考虑,决定辞退该老师。
“当然,学院也不是对教学有问题的老师立即解聘。学院通常会先给他们一些建议,给教师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对于教学实在没有起色的老师,学院才令其‘下岗’。”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邹继康解释说。
与此同时,海军工程大学破除了研究生导师资格“终身制”,严格了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推行定期考评的动态管理。最近,学校公布,10名硕士生导师因没能通过学校考评而被取消导师资格。
据相关负责人称,过去,海军工程大学由于缺少有效的考评管理,致使一些跟不上学科专业发展的教员仍留在导师队伍中,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今年,该校出台了研究生导师考评办法,每3年对研究生导师进行一次审核、考评。对学术、科研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导师分别给予暂停招生或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处理。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27日
“大学生60分万岁不灵了!”
日前举行的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传出一条信息:“大学生60分万岁不灵了!”在校大学生专注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成绩是当务之急;而谈恋爱、一味地玩乐、上网打游戏等不是立身之本。
为帮助2004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南京林业大学首次在宁高校中举办大规模就业招聘会,这所高校专业适用性强,学生素质高,因而吸引了全国近500家单位来宁“抢购”。由于信息提前发布,外省市、外院校一些应届毕业生纷至沓来,一大早就把招聘现场围个水泄不通。笔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奇特现象:不仅学习成绩不达标用人单位不感兴趣,就是成绩在六七十分也不一定能被录用。无锡市市政设计管理处招聘台前有如潮涌,学生争先恐后地递材料。工作人员王筱燕说:“去年我们用的南林大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所以我们专程来就是要挑选素质好的学生,而成绩就是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功课都在六七十分,虽然是合格的毕业生,但有分数更高的,我们肯定不会选六七十分的。一些学生连计算机考级都没参加,这就很遗憾了。英语也好,计算机也罢,谁获得了级,谁的级别高,我们当然会选谁!”被学生看好的日资企业——王子制纸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代表斋藤铁平先生在招聘现场直截了当地说:他们企业选择学生的首要标准就是进企业几年后能当领导,其次是专业能力。如果各门学习成绩仅仅徘徊在六十分七十分,就说明这个学生缺乏追求,将来很难担当领导的重任。
目前不少大学校园有一种由来已久的倾向,大学生高考时千辛万苦,奋力拼搏,进了大学门就以为高枕无忧,放松了学习,甚至流行“60分万岁!”的口号,功课只要及格,只要毕业时能拿到“二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可以了。而60分同80分、90分所花的代价肯定不一样——因此,不少大学生沉湎于谈恋爱、吃喝玩乐、同学聚会、上网、打游戏等等,到了毕业找工作时方悔恨不已。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余世袁教授告诉记者,南林大及早重视了这个问题,因而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抓得很紧,各个院系从领导到班主任都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所以南林大的毕业生工作就比较好找,前年的就业率是98.22%,去年是99.3%。今年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吃紧的情况下,我们学校的就业率仍会在98%以上。语重心长地寄语在校大学生:“‘60分万岁’落后啦!为了将来能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一个好的成绩,有一个好的素质,就不怕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摘自《光明日报》2004年3月18日
教学通报
北京地区艺术、体育院校外语教学公开课在我校举行
教学教务科 蔡文菊
由我校教务处承办的北京地区艺术、体育院校外语教学公开课于3月21日在我校举行。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等10所艺术、体育类院校以及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三所有艺体类专业院校的58名外语教师和学院社科部、教务处领导前来参加。同时,特意邀请的协作组顾问刘春生、李宝琨老师,和北京市教委高教处祁昕同志也参加了公开课的观摩。
公开课由我校外语教研室刘忻老师和游泳教研室温宇红老师讲授。刘忻老师讲的是管理学院03级学生的体育英语课,她的课程讲解清晰、生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 11 的同时,了解了大量的体育历史知识,课堂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在座的学生和老师。
温宇红老师的双语课程,是用英语对竞技体育学院游泳专项班的学生讲授游泳专项理论与方法。作为一个技术课教师,用英语将一堂游泳理论课上得如此生动、新颖,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了大量的专业英语术语,提高了英语水平,使在场的所有来宾感到耳目一新。
对于两位老师的精彩讲授,在座的各位教师、领导和专家给予了高度赞赏,正如两位专家评价的那样:两位老师的课程是两堂艺术享受课。两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投入量大,课程内容丰富、效益高,使听课的学生提高了对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信心。这两堂课代表着北体大外语教学的最高水平,是我们艺术、体育类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这种形式符合体育院校的特点,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育部的要求,使艺术、体育类院校的外语教学工作看到了曙光。
公开课结束后,来自各院校的代表分别上台发言,介绍各校外语教学改革情况,对如何提高艺术、体育类院校这些特殊学生的外语教学水平进行了经验交流。
最后,祁昕同志表示,北京市教委将更加努力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难,使北京市艺术体育类院校的外语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北京市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开始上课
教学教务科 蔡文菊
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院校本学期继续相互开设课程。我校开设的10门课程已于3月6日开始正式上课,来我校参加学习的学生已达690余人,使我校再次成为开课门次和上课人数最多的学校,受到了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理事会的表扬。
教务处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教务处 张力为
教务处于2004年3月9日在北办公楼231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钟秉枢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以及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张力为主持。钟秉枢副校长就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编写和精品教材建设四项工作做了详尽说明和重要指示。
精品课程建设和普修课教学方法改革是今年教研室建设的重要任务。教务处已经下发【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强调了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实际举措,并说明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申报方法和评价标准。各学院、教研室应根据03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和学科发展的整体规划,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打造北京体育大学精品课程。术科普修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关系到学校扩招、学生增加后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教研室应根据03教学计划,在集体研究、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案和统一的教法。
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根据目前我校纪检部门收到的投诉情况看,师德问题事关法律校规、学校声望、师生关系、学术发展,需要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是保持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教务处最近下发的【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填报“参加继续教育学时”的办法】(校教字(04)006号)、【北京体育大学中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培训管理办法】(校教字(04)007号)、【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中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理论培训工作的安排】、【北京体育大学关于新教师担任学生指导工作的规定】(校教字(04)008号)等4个文件,反映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如北京市教委)对教师资格和教师质量的宏观关注和具体要求,全体教师应认真执行,并积极参加教务处举办的英语口语培训(教学楼103周一、周三下午9-10节)和科研方法培训(教学楼102周二5-6节),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教学大纲是北京体育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在体育教育领域可能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是专业建设和质量评估的大事,也是学校学术理念、学术水平和学术形象的体现。03教学计划涉及720多项教学大纲,工程巨大,除专项教学理论研究与专项训练教学大纲外,目前仍有45项没有完成,相关单位应树立全局观念,抓紧完成。
我校十五教材建设规划中的体育精品教材建设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经过前期立项和5轮申报和审批,目前总共立项114项,但是,距离规划中的147项尚有33项缺口。各教研室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第六批立项投标。同时,教务处和出版社将于近期研究开发【教学法系列教材】(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游泳、武术、跆拳道、散打、导引等项目)的可能性。
教务处召开全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会议
研究室 左琼、蒋晓晶
为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能动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教与学精彩互动注入新动力。3月3日教务处召开了全校学生教学信息员会议,教务处副处长张力为、教育学院副院长程在宽、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许声宏、武术学院副院长徐伟军、管理学院副院长孟文娣、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院长王瑞元、教务处左琼、张宏伟及全体学生教学信息员出席了会议,教务处对上学期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工作及学生所提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总结和通报,并布置了本学期的工作,要求各学生教学信息员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与同学的纽带作用,本着为广大同学、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目的,认真负责的完成各项工作。教务处副处长张力为教授希望教务处成立的这个学生教学信息中心,能够及时解决同学们反映的有关问题,有效提高学校教学方面的工作质量,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各学院领导、辅导员、校团委对此项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重视,在会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结束后,教务处对这次会上学生所提意见当天得到解决,并在教学楼一楼大厅专设学生意见箱,全校学生可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投入箱内,教务处将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作出反馈。
教学督导专家对新教师教学指导工作启动
督导与评估科 庄灵
为推动和配合教研室建设,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工作,使新教师能够尽快适应教学环境,迅速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2月20日正式启动教学督导专家对新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由教学督导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与新教师所在各教研室的指导教师一起,对新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指导。
指导内容:教学准备(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方面);教学过程(包括教态、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书育人等方面);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绩等方面)。
指导形式:可以通过课前教学检查、指导,观摩教学过程,课后教学总结、交流等形式进行,也可以专家自定指导形式。
指导要求:按照《北京体育大学新参加工作教师培训办法》(校教字<03>038号)的规定要求执行。
2004年2月25日教务处教学督导与评估科组织召开了教学督导专家与新教师见面会。出席见面会的有新教师10人,督导专家7人。会上宣讲了《北京体育大学新参加工作教师培训办法》及本学期新教师、指导教师和督导专家学习、工作计划安排。随后督导专家与新教师分组进行了交谈,见面会气氛和谐、热烈。至此,全面拉开了教学督导专家对新教师教学指导工作的序幕。
北京体育大学精品教材建设工作通报
督导与评估科 庄灵
按照《北京体育大学“十·五”期间高等体育教育精品教材项目立项办法》规定,截止到2004年2月27日第五批收到申报项目学科1项,术科3项,招标项目主编分布于运动人体科学学院1项,1人;教育学院3项,3人;
2004年2月29日至3月5日经学校教学指导与教材建设委员会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认真评审,最后确定第五批立项项目3项,其中二级资助项目2项,三级资助项目1项。
2004年3月10日教务处举行了北京体育大学“十五”期间高等体育教育精品教材第五批立项项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张力为教授在题为“十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主题发言中谈了编写立项教材的思路与建议。随后,第五批立项项目负责人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签约。
第六批北京体育大学“十·五”期间高等体育教育精品教材项目立项工作启动,目前仍有33项空缺,申报工作将连续进行,直到所有计划项目立项满额为止,欢迎教师踊跃参加。
请申报者注意以下几点:
1.申报教材应为新公布的“03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建设服务。
2.如果有国外同类教材译著或国内同类教材,申报教材须体现特色、新意并力争超越。3.申报教材要考虑教学使用数量和市场应用前景。
4.已承担北京体育大学“十·五”期间高等体育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的第一作者,应首先按质量要求完稿并送审后,再申请新的项目。
第六批招标截止日期为2004年4月9日。请申请者自带软盘到教务处教学督导与评估科拷贝教材项目立项申请书(修订版)或请点击北京体育大学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16 运动技术教学法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启动
督导与评估科 庄灵
为使北京体育大学“十五”期间高等体育教育精品教材建设更具系列化、特色化。在已确立的“运动教程”和“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系列教材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增加“运动技术教学法“系列教材的建设。2004年3月11日教务处组织召开了运动技术教学法系列教材主编会,教育学院7个术科教研室11名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张力为、潘永芝就本套系列教材的建设动意与编写框架做了详细介绍,提出了教材定位和编写要求,并对有关问题听取了与会主编的意见。运动技术教学法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开始启动。
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总结
督导与评估科 庄灵
为了保证和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督促指导教师真正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教务处于2004年3月17日从各学院2000级毕业班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并责成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各学院领导、辅导员、指导教师与学生给予了大力协作。本次论文中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毕业论文有无任务书、论文进展情况,了解完成论文过程中实验或调研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师指导情况,对教师的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论文中期检查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反馈于各学院。
一、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
按照教学计划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应在2003年小学期中进行,但受当年“非典型肺炎”影响,只有教育学院学生按期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其它各学院均在2003年底前陆续完成开题工作,因此,2000级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面临时间上的影响。
从论文中期检查情况看,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如下:
(一)各学院领导重视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能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各学院重视论文中期检查工作,许多学院按照教务处的通知,事先对没有在校的被抽查学生进行调整,保证了中期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十分重视,准备充分,文件齐全。
(四)竞技体育学院、教育学院参加中期检查的学生基本完成论文初稿,并经指导教师初审,进入论文修改阶段。其它学院参加中期检查的学生基本完成实验或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已进入数据整理、统计,撰写初稿阶段。
(五)各学院遴选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指导认真,要求严格,付出了大量心血,如:武术套路教研室的主任吕韶钧亲自参加教务处组织的论文中期检查工作,了解学生论文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这样便于明确和调整下一步工作重点,以保证论文完成的质量。张瑛秋和赵延武老师在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多次指导、帮助学生,并要求学生反复修改,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
(六)从论文中期检查中看到,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有两个特点:
1.论文选题结合本专业体育运动和生活、学习实际,切入点较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如:竞技体育学院学生吴托的论文《优秀乒乓球运动员11分赛制发球落点的研究》,教育学院学生吴钟权的论文《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场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和唐鹏的论文《关于竞技健美操音乐与动作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4位学生的论文紧密结合本专业研究实际,选题大小、难易程度适中。
2.多数学生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基本满足本科生研究的需要。尤其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学生的论文大部分是选择导师课题的一个小部分,研究方法均采用实验方法,通过论文实践,特别是通过亲自实验、采取数据,学生可以学会并掌握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同时,在收集测试数据上也是导师的有力助手,在没有论文经费的条件下,这种方法很好。
二、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选题与研究范围
1.有的学生的论文选题不适中,内涵太大,本科生难以完成,这样会导致哪方面都交待不清的局面。
2.有的学生的论文命题不够确切、具体,有扩大领域之误,以偏代全。题目尚需进一步推敲使其更确切、准确,研究的内容、范围需进一步明确,以利于资料搜集和论文撰写。
(二)查阅文献与搜集资料
1.多数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过少,没有撰写文献综述,这势必影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深度,也必然出现许多论文选题与往届毕业论文的选题类似的现象。
2.有的学生论文选题很有意义,但学生反映搜集资料有一定的困难,有的资料要求有价提供。3.学生反映研究生的论文图书馆不许本科生去借阅,指导教师出差,则无法解决,影响论文进度。
(三)论文初稿中存在的问题
在论文中期检查中发现,已完成的论文初稿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理想,缺乏相应的专业基本知识,不会搜集资料,不会运用数据,缺乏自己的观点,大多数是文献资料的堆积。
2.个别学生的论文没有深度,属于文献综述,缺少必要的数据与论据,有些部分只有提纲,18 缺少内容,部分结论欠准确,甚至没有结论,严格意义讲,论文初稿等于未完成。
3.有的论文中研究对象与方法,写的不是很清楚,应如实、具体地写清楚。4.论文中图表欠规范,文字表达不够贴切。
(四)其它问题
1.管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论文进度稍慢,应引起重视。
2.个别指导老师未在检查表中的指导与建议栏上提供指导意见和签字。
3.“关于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通知”中已写明“若被抽查学生不在学校,各学院必须安排同班其他学生参加。”但有的学院未按照通知要求去做,今后应设法避免。
三、对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建议
(一)各学院要进一步调整论文工作重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论文初稿,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论文修改工作。
(二)学生反映当前很需要教师具体指导如何撰写论文。论文中期检查中,学生在检查表中均报告了论文进展情况和下一步计划以及存在问题,建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需要,给予学生具体地帮助和指导,严格把好质量关,重点抓好论文过程的指导,避免重大操作过失,影响论文的完成。
2003年12月“
四、六级”考试成绩通报
教学教务科 陈岭
2003年12月举行的国家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已经公布,我校共有1023人参加考试。其中四级有770人参加,考试通过人数203人,通过率为24.5%;六级有253人参加,考试通过人数58人,通过率为21.4%。
教务处二月份大事记 1、2004年2月15日向各学院、教研室下发教学通报。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及成绩上报情况作了通报;为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对本学期教学提出了要求。
2、本学期开学(截止2月15日)全校教师到岗情况:应到教师281人,实到251人,因公未到26人,因私未归4人。全校教师到岗率89.3%。3、2004年2月18日上午10:00在教务处办公室召开部分教研室主任会,布置新参加工作教师培训事宜。为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使新教师能够尽快适应教学全过程,决定从本学期开始给每位新教师配备2名指导教师,一名为校督导员,一名为本教研室教师。
4、教务处及校督导组对新学期开学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其中对开学前三天术课课程进行重点抽查,抽查情况详见表1。
表1 开学前三天术课上课学生出勤情况统计
学院
教育学院
竞技运动学院 武术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管理学院 小计
应到人数
3277 2253 705 97 97 6429
实到人数
3109 2051 667 77 96 6000
到课率 94.87 91.03 94.61 97.47 98.97 93.00 5、2004年2月23日钟秉枢副校长召集教务处对修改《北京体育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进行了研讨,最后确定了修改方案。6、2004年2月23日教育学院、管理学院、人体运动科学学院2000级、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2001级、研究生院2002级学生参加献血。
7、为落实本学期教师培训计划,教务处师资科组织开设的《外语》、《统计方法与SPSS应用》二个培训班于2月23日和2月24日开班。
8、根据对新参加工作教师培训要求,2月25日教务处督导科组织召开了教学督导专家与新教师见面会。会上宣讲了《北京体育大学新参加工作教师培训办法》及本学期新教师和督导专家学习、工作计划安排。随后督导专家与新教师分组进行了交谈。
9、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我校拟在运动训练专业,设置体能训练方向,2月25日教务处召集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许声宏、刘大庆就此项工作进行论证,并决定由竞技体育学院于4月9日递交论证方案上报校领导审批。
10、教务处教学科2月26日召开全校各院教务员会议,通报学校开学以来教学情况及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对近期学校教务工作提出要求。11、2004年2月27日教务处督导科参加了北京市教委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高等教育教材网建设会。会上介绍了教材网站建设基本情况和网站主要功能,及各高校协助采集相关数据的说明,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布置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工作。
第四篇:博士生考试
考博完全不同于考硕,这里面牵涉的人为因素太多了。我也经常在小木虫里看到不少网友发帖求助关于考博的事项。其中,有很多事重复的话题,也是很简单的话题。但也是由于没有考博经验而无法体会的问题。在我考博士期间,承蒙各位网友的指教和交流,这使得我受益匪浅。本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态度,花点时间写点心得。其中,这些经验也并不一定是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笔者经历过失败和教训之后的一点心得。如果能给今后的师弟师妹们有点帮助,我将倍感荣幸!闲话少叙,我将以话题的形式分标题在今后的时间内陆续发帖展开,谢谢!
1)什么样的人应该选择读博?
常常从帖子里看到不少网友在为读不读博士而犹豫不决。在这个老大不小的年龄里,看到很多的朋友,同学都事业小成,结婚生子。自己还在上学读书,工作还没有着落,心里不免对以往的苦苦追求的读书生活有所怀疑。这些怀疑是正常的。个人认为,如果你现在或者将来立志从事科研或高校的工作来说,读博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如果你心里已经为自己的将来事业有了蓝图,并且这些蓝图不需要博士这个必须的学历的话,显然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自己踏实完成心中的蓝图。这样的做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为了一纸文凭而浪费青春。二是最起码可以省下这个名额给更需要博士这个学位的学生。或许他因为热爱科研而因未能有更高的学历而被迫选择其他的职业。而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确实是索然无味的。
总之,读博不要被一纸文凭所带来的虚荣和诱惑所吸引,也不要变成对现实社会找工作压力的一种逃避!如果是这样的话,学习期间会缺乏兴趣和动力。在老大不小的年龄阶段,精神上罔惘然。读博的真正目的是要获取文凭背后的更多的知识(当然文凭也重要),以此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人生上的历练,使得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学有所用,这是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2)导师的联系
正向前文所述,博士招生完全不同于硕士招生。博士招生,只要导师想要你,你考的很低也没有多大问题(这个概率很低,因为楼主注意到许多包括985类的院校里面有很多破格招生,这些破格生有时候英语往往才30多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凭什么导师想要你的?答案是:你的工作要对他有用。因此,在报考之前,一定要联系一下导师,征询他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需要注意到几点:
a)写信的时候多多介绍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已经你对报考导师科研兴趣点在哪里。坐到既不张扬,也不过度谦虚谨慎!
b)导师回信分析: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一句话能说出不同的意思。往往存在这样的导师(很多),明明自己内定直博的都一大堆了。你写信的时候,他还说些欢迎报考之类的话,结果你考上了因为名额的限制他也不要你。这明显是一种误人子弟的行为。我对这样的老师心存鄙夷!在这里,导师如果回信说“感谢你对我们科研。兴趣,欢迎报考!”这样的话套话。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他有中意的人选了。只有在别人考不上你才是他的选择。
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导师直接告诉你或者委婉的告诉你,他不想招你。名额很多,或者对你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之类的。我认为你一定应该回信感谢他,因为他向你说了实话,最起码不会耽误你。
如果导师给你回信的时候很诚恳,并且明确提到他对你的专业感兴趣的话,甚至迫不及待地介绍了他自己的想法。恭喜你。去考吧!过线了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3)学校的选择
中国具有招生博士资格的现在大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985高校;二类为中科院系统;三类为211类非985学校;最后一类为一般高校。个人认为,对于我们这些始终蹲在普通高校里成长到硕士毕业,始终不知道重点为何物的学生来说,在即将封顶的时候能上个985学校甚至是211学校的博士简直就是一种久违的理想了。因而,985类和中科院类的院校是始终是大家憧憬的目标。能从这些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这些都是一笔可贵的社会资本。
在这里,我个人也认为985学校和中科院系统是学弟学妹们最好的选择。在这个论坛,我经常看到很多的朋友在还是报考中科院系统还是报考985学校很犹豫,甚至在高校和院所同时录取的话,还一直在犹豫。一般情况下,报考中科院系统的学生一是看中了他们的补助(东部所总共1800左右/月),二是憧憬中科院里的学术氛围。在我看来,这两点都是缺乏认识的一种表现,就补助来说,很多高校的博士补助每月都在1000元以上(博士培养非在职一般免费);再者,对于高校来说,中科院的所所在地区由于缺乏系统的学校服务设施,一般物价较高。这样算的话,其实每月拉扯起来,就消费来说中科院所在的所也不见的具有多少“金钱优势”。就针对学术氛围来说,确实中科院系统的学术氛围在全国中算是偏上,甚至上上。但是,要知道,凡是没有绝对的,中科院院所也是有一个个像你像我一样的平常人组成的。我们社会上存在的勾心斗角,相互碾压、甚至是诽谤在这些激烈的竞争部门也有之过而不及。因而,我在这里并非不建议大家报科研院所,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是如果你抱着绝对憧憬的态度去报考一所院所,最终你可能进去了之后你也会对里面社会式的芸芸众生而感到失望和失落。
对于高校来说,说实在的,全国985类的学校真的很难评出哪所学校是绝对的第一。因为量化的标准也不是绝对的。举例来说,哈尔滨工大在全国综合实力排名10位左右,但是它的许多理工科北大清华也难以撼动。因而,我认为,对于这些学校来说,无所谓学术环境的好坏(其实差不多),关键是找一个适合的专业和一个负责人的导师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真想追求一个能够严谨治学,不流于俗套的学校,我真的要失望的告诉你,在中国大陆目前的情况下,那些自诩为治学严谨的大师级的学校和人物,几乎都是在吃老本地疯狂吹嘘。也就是说,自诩为建世界有名高校还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如果你自认自己确实是一个很牛B的人,我认为你现在就默默地保持一颗牛B的心态,踏实地就想办法把报考的学校当做阶梯,想办法将来走出国门继续深造吧!
4)关于导师的人品的疑问?
a)导师的人品问题: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同样,生活着同一个世界中,导师也像我们芸芸众生的人一样,有奸诈虚伪的伪君子、有满盈的色狼、有厚黑学学的很老道的伪小人、当然也有忠实厚道的老好人、有学术精湛的大师、也有平易近人和循循善诱的优秀教书人..........,不过,我以为可能绝大多数的导师还是和你我一样的平常人。因此,在考试以前,用平常人的眼光去理解和解读那些光环下的导师,或许能使你拨开迷雾和蒙罩在他们都上的光环。使得你客观地去选择一名适合自己的导师。在这里,如果你以为导师的人品和学术水平成正比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有少数老师,只要你和他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纠葛,以排挤甚至诽谤同事、甚至排斥要挟自己学生的伎俩来赢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其他涉及题外的例子我们不必多举,就拿我以前认识一个一个同学来说吧,他的导师表面笑面虎,背地里匿名信、勾心斗角什么花样都使得出来。而且这些花招还在自己的研究生手底下使用。结果搞得自己的5个学生有四个被导师的小人行径逼退学(其中一个在刚上研究生,总算最后混到毕业)。当时,这个导师为了逼自己的学生退学,还居然自己打印了一份学生自愿退学报告,让学生自己签字,大致意思就是学生的自身原因自愿退学,与他无关意见之类的。结果,其中的一个学生(联合培养被退学的学生。在另外一个学校获得的学位)在此之后报考其他所博士,这名导师(居然还是个“百人”)知道了报考单位之后为了解恨(我现在想不通他害了别人自己还有什么“恨”),居然还写匿名信的方式说这个学生的学术人品有问题。结果这个学生分数过线而招生导师因为不清楚是非,居然不敢录取而导致这名学生未被录取!说实在的,如果你碰到这样的导师,就真的完蛋了!不管是人品还是学品,都会一无所获!
当然,这样的极端的例子,可能一百人中没有一个。但是,有些问题却常见,如论文的署名顺序问题、导师扣发生活费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大,很可能沟通一下就行了。但是,在入学报名前能够排除当然更好,怎样发现这一问题呢?
首先,存在一些这样的导师,明明自己学生辛苦做出来的文章(构思、写作、投稿,老师的工作很少或者仅仅是辅助性的)。可导师一般情况下,总是习惯于自己署名第一。结果导师的文章一大把,学生辛苦三年仅仅一篇应付毕业。这样的导师有点坐的过激了,毕竟有点自己的地位是凌驾于别人痛苦之上的感觉,说白了有点不道德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今后这样情况的发生,可以打开这名报考导师在做导师期间发的所有的文章,如果他的学生总是习惯性地在后面挂着的话,这说明这名导师有点限制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的导师最好不要报。当然,如果对这样的判断比较怀疑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去与他毕业的学生交流,直接问一下也没有关系,毕竟毕业之后也没有什么利益牵绊,他也没有必要一味地维护导师
b)导师人品VS.学品
我经常在论坛里看到很多网友谈论导师人品和学品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其实人品更重要!在圈内,一般的导师按照学术头衔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院士;二是长江学者、归国优秀人员;三是没有什么大头衔的普通导师。在这三类中,院士一般情况下是早期学术比较屌、学者人脉关系比较拽的那些人(当然也有少数书中忠实于做学问,但一般都老的跑不动的那些人)。这样的导师,一般人品都没有太极端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很好的人脉口碑游走于社会各色人等之间,也很难能混到这一步。他们的课题多而且大,资金充裕。但一般他很少管理你——哪怕你是博士了,进去了之后你是跟着小老板混。因此,具体你学术专业水平能发展的什么样的水平,很难说!因而,如果你今后毕业,准备游走于学术圈之间,而确实能够在学术上哪怕有一点成就的话,在这样的老板手底下混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你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是今后闷头做学问,课题够用就行的话,这样的导师可报可不报!
对于长江学者、和优秀归国博导。他们是一帮很用功、也很踏实处于上升期的人群人。人往往在牛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在一般平庸的时候(或者上升期的时候)很容易记起认可自己的那些人(哪怕这些人的地位当时比自己低)。这就是我为什么推荐大家报考这样的导师的原因。在这样的导师下工作,努力点一般学术水平都不会差,而且他也会很用心地培养你。因为,一般你出去之后,你就是他为数不多的商标品牌了。况且,上升期的他,说明定你毕业之后,哪天那些老家伙一归西,你的导师在学术圈一般都会很牛!这样的话,也能更好地照顾你的发展。
第三类是那些一般的导师,我对他们更尊敬。因为我的硕导就是这样的导师,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的帮助很大。相信大家比我更理解这样一群人,由于这样的人群差异性很大,暂且不分析了。
假如对于上述的人等,人品和学品之间必须选择的话,我认为人品比学品更重要。如果让我必须做出选择的话,我宁可选择层次稍低点的导师进行报考。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人品好的厚道的导师,如果为你着想的话,对你都终生受益!人品的卑劣的人帮助你,无非为
了获取更丰厚的回报,如果你不给他回报,那么等待你的将是噩梦!因此,上述的三类导师,如果那些有光环的导师的人品出问题,我宁愿选择一名普通的博导!
5)黑与不黑
博士考试结束后,经常在论坛上看到有些同学抱怨自己被黑了。其实,说实在的。在社会上混,没有黑,也没有不黑。别人为什么能“黑”你呢?那是因为自己太轻信那些所谓的专家长辈级的导师了。他们随便回复自己一句就被考生当做神明一样铭记在心!当最后导师的变卦的时候,而学生以为自己就被黑了!我们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呢?
首先,就像前文所说,考博不同于考硕。这里面人为的因素很大。可以说你进入复试后,导师就决定了你的生死。你可以是第一名,当然复试后也可以变成最后一名,更甚者哪怕复试你是第一名导师也有不要你的权利。这样的事情,在我考博士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的遇到过,里面的滋味真的不好受!但转念想想,如果自己不是因为太轻信那些所谓的大导们,自己也不会那么失望甚至绝望,也不会被这种状况逼的无路可退!在社会上混,如果因为别人给自己的一句承诺,而最终让别人兑现什么的话,那除非这个承诺的人是你二大爷,不然因为没有丝毫关系而且都不靠太多谱的事情,你就轻信了别人,自己岂不是太幼稚了!或许导师压根都不记得当初你联系他时,向你曾经说过的话。
对于这种问题,在报考的时候都应该尽量避免。其实,同时报考2-3所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奇怪的是,我到现在还能看到很多网友在为了报考哪所学校而始终犹豫不决,要知道还没有到被录取的地步呢就这么犹豫不决啊,说白了能不能进去还不一定呢。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先都报上再说,到最终考试的时候再选择考不考也不迟啊?要知道,人不要因为人情因素抹不开,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报考时导师在EMAIL里对你礼节式的称赞而感激涕零、不考他的好像对不起他八辈祖宗一样。要知道,博士能决定着你的后半生,但影响不了导师什么。复习的时候,随着你学习的深入,你会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有个更深入的评价。最终选择2-3所学校考考就行了。这样的话,如果过线的话,即使有一所导师变卦不要你,最起码还有的选择。
6)关于考试复习
我希望上面所说的不要给大家一种误导,好似只要导师想要就没用问题了一样。但是,请别忘记一个前提!对我们绝大多数既不是知名人物也不是什么政界领导人物的普通考生来说,初试的关口时必须要过的。尤其在一些好的高校,博士招生还是蛮严格的(自己感觉其实中科院的某些所的主观性更大)。连初试都过不了,自己到时就很被动!因此,如何度过初试这一关很重要!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学历的增加学生的考试能力是逐步在下降。这可能与精力的分散,心态的摆放有关!也经常看到很多网友在骂当今的考试制度,我不否认卷面考试这种手段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欠缺很多,这也可能是很多学生面对考试而愤世嫉俗的原因。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你又能设计一条更为合理的标准去衡量选拔想用的人(才)吗?如果不能的话,那还是忍忍咬紧牙关把初试这关给过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甚至很多同学已经到了40岁了。儿女、父母、老婆、工作这些一堆的事情使得自己很难安心读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更建议你做下来,每天抽点时间、少点应酬做下来及早复习。一般来说,如果真能深入学习,一般2-3个月就有不错的提升,但是如果仅仅是疲于应付捞个心态平衡,可能最多是原地踏步不前。因而,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复习的前期,基本上处在了解报考信息、购买书籍、还没有进入复习状态这些阶段。这些阶
段说白了是调整期。具体来说,对书中的知识、考点、理解力都没用进入状态之中。一般这个时间是快则几周,慢者很难说了。因此,我个人建议还是尽量提前半年以上准备一下考试,认真复习比较妥帖!
同时,也看到很多的网友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而担忧。这点我还是有点经验可以介绍的!我高考的时候英语150分考了71(高中从来英语没及格),大学研究生也没用过4,6级,但是自从在大学之后,我一直认真地学习钻研英语。经过努力,考硕考博英语考得还都不错。而且现在不仅能独立英文撰写论文,而且已经评审了几篇外文期刊的论文。因此,我在这里绝没用任何炫耀的意味,只想在这里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不要因为这些外在的荣誉得失而影响了你对科研和学习的兴趣,给自己增添无形的负担!人活在世界上,要避虚而求实!要知道,中国这个社会,个体常常被无形的荣誉所绑架,到最后完全丧失自己的兴趣!工作疲于应付!
就个人来说,我认为就博士考试来说,我个人认为英语的复习单词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对句型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忽略。简单来说,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把所有单词都记住;但是只要记住你考试范围内的单词即可(这点论坛上整理的很多,一般6级词汇多看看,其他的在你的学习阅读中碰到词汇,再逐渐增加记忆,从而提高词汇量)。而考试中,很多阅读理解其实考的是对原文中出现的句型的理解。如果句型理解没用培养起来的话,英语水平很难有较大的提高。
对于专业课,专业课的题目一般考的题目比较宽泛,题目看似简单。但要做到既有条理,又有深度地去解答,确实需要相当的基础,这里面的几乎每个问答和论述题都可以展开写篇综述性的论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多多涉猎一些本学科内的相关知识。从本质理论上去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参考书的选择来说,一般博士入学考试不推荐参考书。即使推荐了,书中所提及的重要内容在考试中不见得考,反而书中一句两句话提及的问题常常被考到。这就说明,当初命题的时候,命题老师的思维也不仅仅限定在所指定的参考书内。因而,我个人认为,选择一本经典教材(或者指定教材)认真地研究,在以其他教材为补充的形式涉猎一下。可以弥补这种复习不到位的情况。
7)再论初试复习
上段已经提及到准备初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不再过多罗嗦。在准备初试的时候,专业课的复习和英语的复习可能差异很大。先就英语来说,根据我的长期的做题经验(全国名校的英语全部做完,而且中科院的英语试题从2000年一直看到2009年),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或者换句话说就像小虫一样没用4,6级类的证书给自己撑腰的话,还是多多演习一下英语。对于一般的学生水平来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要保证占总复习时间的2/5,当然3/5也更好。花时间复习英语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a)在中科院内部的直博生中,他们的学生是不考专业课的,只考一门英语。据我所知,09年东部的部分所由于上线人太多,这些直博生的英语内部线甚至划到近60分左右。尤其,在这一个唯英文水平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发达与否、并且少数甚至半年都不读一篇英文的大导们也会跟着这个指标进行盲从的时代,我确实也搞不清楚卷面的65和56到底有什么差别。但是没用办法,这种差别可能是你是否能够实现成功跨越的一道鸿沟!
b)专业课可能有些老师BT地不给及格。这主要是你回答的太差,或者是阅卷老师水平太差。但一般是后者,也就是说如果你考到了55分以上而且题目回答的自认为还行老师还不给及格,那老师确实有问题。但是,如果你英文水平太差的话,考再多的学校只是增加一些及格(及格线不一定是60)的概率而已!而且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赶上!即使专业课很菜,英文水平能保证没用问题的话,第二年再考上中的可能性也比英文拉退考不上的概
率要大。
在复习英语之前,如果像楼主一样,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足够的毅力、并且也是一个记忆力不太好、理解力还行的小笨蛋的话。那么,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把全国名校最近几年的考博真题先仔细做一遍(先不要定时间限制,尽量足够耐心地理解地有计划地去做),每套习题都要认真地总结、复习、弄懂为什么选错?当时我是怎样想的?答案给出的合理性再哪里?句意如何理解?我最容易做错哪些题型?那些看着面熟而不认识的单词记住了吗?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复习的话,你的英语阅读水平(不仅再考试中)一般会有实质性的提高。甚至在复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能勘定试卷中的错误参考答案。在将近临考的前三个月,把报考学校的往年真题拿出来仔细按照规定时间做10套。按照提及的方法认真总结得失,演习老师的命题思路!这对应考会有很大的帮助!
楼主也注意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几乎在所有高校的博士英语试题中。考试的类型无外乎文学、科研、哲学(理)、社会、经济等等这些题型。而如果你先前把全国名校的经典试题做完一遍的话,考试时还会幸运地发现居然还有这么相似的题、甚至居然是往年其他学校试题的完全照搬。这说明一个道理,试题中经典的毕竟是经典的,命题老师也不可能一个个地琢磨怎么设置答案(这个确实费脑筋,而且可能出错题。就是汉语让你命类似的题也是很麻烦,况且大家读的都是英语?)。因此,部分相似度极高、甚至完全相同的题型(选择、阅读都会出现)的出现就完全能够理解!在这里,不是告诉大家怎么投机取巧,只想说一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最好的秘诀就是仔细地足够耐心地从头去做一件事情,做科研也应当如此!
(8)关于复试
复试,说白了就是见个面、打个招呼!一般来说,在这个时候导师想要谁,不想要谁,心里已经有谱了。换句话说,考试结束后复试成绩的高低只是一种表象!复试的内容一般常常涉及下面几个问题:
a)以前从事的方向,已经研究成果。这个问题其实报考导师已经基本很清楚了,不然你不向他说明白你也不敢报啊。因此,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说说给旁边导师听的,也是为了方便做记录。
b)英语的口语表达,和书面阅读能力。这是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情况下导师、尤其是有点英文底子的导师会用英语提问几个问题,让你用英语来回答。针对这个问题大家不要紧张,其实他们也很清楚,在本天朝长大、始终在汉英语甚至是家乡土英语熏陶下成长起来的P民们,大多数的口语和听力底子也确实不敢恭维(当然极少数还是很不错)!最可能的情况是导师重复几句你听懂一句,然后你用土英语回答一句导师也没用完全理解什么你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这种考试的方法仅仅是作为一种程式让导师摸摸底!
c)英文阅读功底的考察。这个过程是复试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因为它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你的英文读写能力和今后培养潜力。一般复试组导师会给你一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这些英文文献难度在SCI论文中阅读难度一般偏低,有的时候是类似于学术报告论文形式。让你读2-3小段之后,然后让你翻译里面的意思,这种翻译也是句句翻译,也可以是理解式地解释性翻译——也就是意译。但是,如果你平时很少看英文文献的话,估计在阅读的时候会碰到些许生僻的单词,或者很难理解的长难句(一般有个3行左右的句子,还有插入语、定语句子等等成分)。对于生僻的单词,一般会出现在并列成分中,或者这个生僻的单词用后置定语修饰。这就能根据这些并列词的意义或者修饰成分判断其最基本的含义。如果确实不认识这个单词,你完全可以只翻译并列成分即可,最主要的是你要给别人一种印象
——即你完全明白了作者在本句中所要传达的意义。不必为一两个单词而纠缠!
d)对报考专业的认识。一般导师会问你,你会对本专业有什么想法,或者你今后的打算。怎么回答这些简直就是套话,只要客气点、谦虚点。最后别忘记把你报考的导师给挂嘴上就行了。因为你在博士期间需要他的指导,因此最后如春风般吹捧一下,留个好印象!
当然,上述只是复试考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报考了基本上90%以上他们会考察这些问题。但是不管表现的怎么样,请一定记住一句话:谦虚、谨慎、三四而后行是通用的法宝!切不可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而给人留下一种极不好的印象。
第五篇: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招生体育社会学试题
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招生体育社会学试题
一、简答题 40分,每题10分
1、简述我国体育社团的基本特征
2、简述中国申报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社会意义
3、体育社会学科学研究为何才去定量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具体方法?
4、体育对老龄化社会有哪些贡献
二、论述题 40分,每题20分
5、谈我国近几天的社会学分类及其它们的发展和优化问题
6、试述体育对青少年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
三、方法应用题20分
7、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认识
2014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