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忠孝点滴事迹
忠孝点滴事迹
我叫张汉全,男,现年龄66周岁,共产党员,干部。原籍河南省台前县侯庙镇张楼东村。1964年入伍到新疆,1989年转业安置到濮阳市盐业管理局任保卫科科长。2005年退休。退休后长期在老家侍候母亲。母亲,现年初86周岁,视听不灵,高度驼背,左手腕伤残,行走不便,需要细心周到照料。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在职工作为国尽忠,尽责尽力,从祖国边疆到地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多种表扬和奖励,被评为模范先进代表。退休后全力在家侍候献计献策老人,以尽孝道。
老人身体瘦弱,冬天一冷,疾病增多,有时感冒发烧,几天不愈,请医治疗,特别是83岁时冬季病特别多,心脏病又加感冒,输液打针不见好转,呼吸困难,用氧气抢救,生命垂危。我以极大的耐心,细心照料,整个年关春节也没过好,最后使老人转危为安,闯过了生死关。类似情况,每年冬季较为严重。以后每年9月份给她打感冒预防针,但她因天冷穿衣加厚,行动不便,经常这疼那疼,需特别看护。她平时吃饭也很讲究,饭食不能硬了,因她牙掉了,不能镶牙,吃饭只能软食,吃多了不消化,胃酸呕吐,吃少了还怕老人吃不饱。饮食多样化,主食、副食、水果、蔬菜等尽量不让她吃,不慎就生病。行动不便,需搀扶,防止摔倒,需形影不离,耐心陪护。除了食宿外,还注意让她适当活动锻炼身体,扶着她走走路,在院中晒晒太阳。还让她有娱乐活动,给她买了不少她爱听的花鼓戏唱片,她一听就心情愉快,也少生病。在她头几年病稍有好转时,还给她买牌,让她参加太太们的打牌活动,现已不行。总之,侍候老人我别注意讲究科学,从吃饭休息到有病吃药治疗都适度,即使侍候老人,又要当好老人的半个医生,不断研究她的食宿要求和生活规律,尽量使她安度晚年。
第二篇:忠孝手抄报
传承忠孝美德 做新时代少年。
年 班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以来,在长期的文明文化熏陶中,具有了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性格。总的来说那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愈挫愈坚、继往开来,是因为这些文化内涵,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与时代同步,与日月齐辉 今天我就要来说说“忠孝仁义礼智信”之中的“忠孝”。
“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长送他的孩子到国外读书,他的父母对他殷殷期望说,我对你就两个基本要求:其一,你可以反对什么,但一定要爱国;其二,你的小孩可以不学什么,但一定要学会普通话。“孝”,孝是孝敬忠诚思报国,孝举谢亲恩。
父母,尊老敬贤,“百善孝为先”,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
第三篇:忠孝小学生演讲稿
忠孝小学生演讲稿
这屹立在东方五千年的泱泱华夏,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忠孝之说。在那个禅让制的时代,唐尧选择了虞舜做他的接班人,虞舜不仅日夜照顾他双目失明的老父亲,对待三番五次想要害他的弟弟和继母也极其和善。当娥皇和女英嫁入他家,他亦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并不因为身份高贵而迁就她们。当唐尧命其掌管行政事务,他十分注意选拔人才。后来成了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君主。
古今以来,凡是忠孝之人,皆被委以重任,历代开国君主,哪个不是忠孝至及之人,历史已经证明原本就受人尊敬的忠孝之人,若能再为国民做一番大事,那边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成为万事歌颂之英雄。在我看来,“忠”是建在“孝”的前提之下的。怎样做到孝呢?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千千万万英雄的接班人,对于现在我们,孝能做到也知道怎样去做,许多人去对“忠”哀声叹气,其实忠于班级,忠于社会,就是实现我们理想的正确选择。
“孝”——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它的意义大得很,不光是一个字,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呢!世界都充满“孝”。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比如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就要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不会留下一生的悔恨。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我们人人都要做的一种义务,否则就会触犯法律,留下终生悔恨。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后悔的事情,孝心,就从现在开始吧!
说起孝顺父母,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因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唠叨,然后还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们不必为你再担心。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前面已经说到孝是忠的前提,那我们怎样做的忠呢?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忠孝之人的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意义,而我们也会将它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第四篇:谈忠孝之我见
谈忠孝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延续几年传统文化而且从未间断过的国家,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很好的传统美德,其中忠和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俩快奠基石,也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忠?什么是孝?忠,一般的理解是忠于国家,不出卖民族利益;而孝一般的理解是孝顺双亲,不伤害父母感情。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忠和孝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忠是担当责任,孝是回报恩情。
正因为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不论是古还是今,涌现出一批批令人敬仰的忠臣和孝子,历史上,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屈原投江,花木兰替父从军无一不显示出华夏臣民的报国热情。“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示儿》。这位爱国诗人在临终前都不忘教导儿子为国效力,由于自己力不从心,无法为国献身,也只好将统一中原的大业交给下一代人来完成,也希望儿子在祭奠他时将好消息告诉他,让自己也能够含笑九泉。在当下也是大有人在,当代孝子张闻斌,群众们都对他的评价是‘久病床前有孝子,生儿当如张闻斌’。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是却深深的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敬仰之情,还有张子兴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媳妇中慈孝的也有很多,像刘颖,王海燕等。即使是时过境迁但是他们在国人心目的楷模形象仍然岿然不动,即使是诸事繁杂但是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仍然是值得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啊,不论是什么年代,孝和忠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多了解它们,特别是24孝,每个孝都有经典的感人故事,堪称国粹中的国粹啊,什么是24孝呢?‘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_‘彩衣养亲’,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哭竹生笋’,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打虎救父’,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鹿乳奉亲’,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笼负母归’,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后人有诗赞曰: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除此之外,还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等等,每一孝都可谓是感动天感动地,每一孝都彰显了古代国人的高尚情操。
谈完了孝,我们还要谈‘忠’,这是自古以来多少文人武士追求的目标,也有多少文人武士为了这个信仰而捐躯,古今中外,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我们且谈谈我们清末爱国将领邓世昌。黄海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旗舰”遭到日舰的猛烈炮击而受重创。邓世昌迅即指挥“致远”号巡洋舰挂起旗舰督旗.奋勇反击.击沉了多艘日军舰艇。日舰“吉野”号率领众舰发疯般地直冲“致远”号而来。“致远”号激战了一个名小时.终因中弹过多而逐渐倾斜;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很遗憾,最后还没没能把日本舰艇击沉。但是,邓世昌忠勇无畏,杀身成仁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同样是打日本人,狼牙山五壮士也是值得敬仰的,1941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后来把连队转移和掩护群众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在狼牙山上,五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拖住敌人,一边向敌人猛击,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五位战士顺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两条路出现在他们眼前,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选择了绝路,与敌人决一死战。他们的武器很快用完了,只剩下一颗手榴弹。战士们毫不畏惧,举起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当再一批敌人冲上来时,他们拧开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敌人。抱着弹尽粮绝也不做俘虏的必死勇气,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英勇跳崖,壮烈牺牲。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了两千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去刺杀秦王的壮士荆轲,两千年后,五位壮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更为光辉的诗篇。是啊,邓世昌忠于自己的国家,五壮士忠于自己的党,当代的女警察任长霞更是如此,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她做预审工作13年,在郑州公安系统、市政法战线及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均夺取过第一名,协助破获了大案要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长后,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案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人,被誉为“警界女神警”。2001年,她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坚持定期接待老百姓,倾听群众呼声,查处信访积案,3年中共接待群众信访3000多人次,使400多户上访老户罢访息诉。她维护群众利益,要求公安工作从老百姓满意的事情做起,她走遍了登封市农村的千家万户,走到哪里就把公安干警的义务和责任履行到哪里,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她带领全局民警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2870多起,有力地维护了登封市社会治安。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她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0岁。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看完她的事迹,不禁肃然起敬,这是一名值得骄傲的女民警,不愧为‘警界女神警’。
没错,无论天荒地老,无论沧海桑田,是忠孝之人的赤子之心,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而我们也会将它这样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时过境迁,很多人对这些古今感人事迹在津津乐道的同时还会有这样的疑问‘古代战乱频发,人们通过欲血沙场,通过行孝来‘赢得生前身后名’,现在我们尽的孝已经不是以前的‘孝’,尽的忠也已经不是以前的‘忠’了!我们平民百姓无德无能拿什么来尽忠啊?虽然以前守孝三年,要守灵堂,不贴对联,不去给别人拜年.不放鞭炮,烧一期时烧金山银山,三期金斗银斗,五期女儿买的五朵花,七期烧船和靠岸树.百天提前烧纸等等繁琐的事情,但孝永远是不会变味的。现在只是简化了守孝的方式但并不代表不孝。我们简化守孝的方式非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还能加快我们走出失去亲人的悲伤阴影中,更快的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想是对亲朋好友的一种宽慰。在我看来,当代的孝是更全面更民主的孝,不只是让老人衣食无忧而且更注重于老人的情感的需求。是有时间多陪伴老人,与老人多沟通,了解老人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活着时尽孝老人才能享受到,死了做再多都有点不切实际了,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后悔。总而言之,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孝都是一样的,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名平民百姓,虽然不能像古代人那样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忠于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单位和国家。古代人忠于国家那是忠于大家,我们忠于小家那也是忠,因为国家同样是有很多个小家的组成的,没有这些小家又何来国家这个大家呢。只有小家和谐温馨了,大家才能够稳定和谐!现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做就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人们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等民间传说,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群体献身的精神。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公正无私”作为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是激发后人爱国主义情操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明言警句。“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道德观念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因此,我们在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将会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
第五篇:新形势下的忠孝教育
谈新形势下的“忠孝”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忠孝雅诚。忠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基础,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
一、新形势下,道德教育的要求
2011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题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从“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强调这些方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学以致用。习近平强调要运用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而以教育为突破口,围绕“讲清楚”这个核心,将传统文化“教清楚、学清楚、讲清楚、用清楚”,建立文质彬彬、崇德向善的和谐社会,也正是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的。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
二、目前学生的现状及原因
“忠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具体形式、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基本内涵是忠诚尽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感恩回报。然而近些年来,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中的主要群体,学生自我意识凸显,唯我独尊,乐于被爱,缺乏孝心;家庭的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驱使,致使道德信仰缺失越来越严重,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根据我校500多名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家长座谈访问情况来看,小学生德孝缺失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父母的程度不深。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学生了解父母的职业,且大都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时间和收入情况;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和生日,更别提爷爷奶奶等祖辈的了;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出父母最爱吃的食物和最爱看的电视节目。2.礼让父母的程度不高。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占独享。如:吃饭时往往只盛自己的,有时不等家人到齐就独自先吃,或将喜欢吃的菜移到自己面前;吃零食或看电视时很少顾及父母或长辈,往往优先自己,认为理所当然。
3.听从父母的态度较差。多表现为爱顶撞,要父母迁就自己;我行我素,对父母的劝告不予理睬;对家长的询问、关心冷淡对待,甚至发脾气;自我封闭,做事瞒着父母,不愿让父母过问等等。
4.帮助父母的行为较少。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主动协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学生能在家长吩咐后去做,而袖手旁观,事不关己的大有人在,有的对家长的呼唤充耳不闻甚至大声反驳。有的家长反映:不少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常给父母添麻烦,更谈不上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减轻父母负担了。
5.德孝水平发展不平衡。调查表明,学生了解、亲近、关心父母的人数多于礼让、听从、帮助父母的人数。在学生情感流露中,父母都是自己最爱和最敬重的人,但厚实的认知和情感心理与薄弱的意志行为形成明显反差。忠孝意志和孝德行为实践水平明显低于孝德认知和情感水平。
6.小学生“孝敬父母”,从总体看,在“能达到“和”不能达到”孝敬父母要求者中,学习成绩与行为表现好、中、差的都占有一定比例。不少学习上的“后进生”有爱父母的闪光点,而一些“优生”却有不敬重父母的缺点。
7.小学生“孝敬父母”,在具体要求中,各年级男生“能达到”者普遍少于女生,而“不能达到”者中普遍多于女生。
我们分析了调查结果中学生的德孝缺失的原因,认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忠孝品德教育均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大环境“忠孝”的缺失。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崇尚信仰、感恩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根本、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遭受挑战,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恩相助,德孝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势必被削弱。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这恰恰与我们传统观念中以血缘、情感来维系的实体性关系相左。西方的价值观和“自我”思想冲击着优良的传统意识,外来文化的渗透带来的价值观取向发生很大的变化。“忠孝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
2.家庭教育中“忠孝”教育的缺失。
家长大多关心孩子的生活,注重孩子的学习,常常忽视品德礼仪教育,尤其缺乏“德孝”教育的意识。父母、长辈过分注意孩子,把孩子当作欢乐的中心,一家人围着他转,孩子自然以“我”为世界的中心。家长对孩子的付出不图回报,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孩子也就接受得理所当然,从未想到过回报感恩。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或长期在外,与孩子沟通较少,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庭气氛紧张,都易导致孩子缺乏爱的感受,难以产生感恩回报的孝心。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包办代替,孩子缺少尽忠孝敬的机会,感恩回报的美好萌芽被扼杀。
3.学校“忠孝”教育的缺失。
学校忠孝教育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目前,智育仍是学校的主旋律,德育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口上,很少落实到行动上。尤其是与学生在校表现没有直接关联的忠孝教育,更易成为学校德育的盲区。
学校忠孝教育内容滞后。学校教育偏重于传统德孝教育,忽视现代生活,尤其是经济社会生活规范和观念,导致学生在校所学与社会现象有明显差距,这与未建立一套忠孝教育的准则有很大的关系。
学校忠孝教育方法落后。没有用科学的教育规律指导德孝教育,没有将学生人格塑造作为教育之本予以关注,教育很少涉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忽视道德伦理个体化的过程。
学校忠孝教育的“物化”氛围还未形成。学校的校园建筑缺少“童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心灵愉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未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成人文化的东西过多
学校封闭式教育教学,社区功能未真正发挥。学生接触的忠孝的“潜教育”环境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实施“忠孝”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改变小学生德孝现状,使学生从知到行,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发的行为到养成有意识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德孝品质呢?
1.提高学生对“忠孝”的认识,增强德孝意识
首先对学生进行德孝认知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德孝”,什么是“无德”“不孝”,进而激发学生的德孝情感,把“德孝”内化为自身成长的需要。
百善孝为先。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如何在他们心中播下“孝行”的种子?我们在学校操场周围把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设计为图文并茂的“孝长廊”。把教学楼设计成忠孝的教育阵地:一楼是“国学”传统文化,二楼是“忠孝”教育长廊,三楼是忠信长廊。让每一个空间都承载着文化的底蕴,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得到认知和启迪,同时,要求我校学生人人能讲二十四孝故事。为了让忠孝教育不成为空洞的说教,我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1—3年级、4—6年级两段,分别提出了“付出爱,体现孝”的实践活动,要求每个孩子每月必须完成一些基本实践活动,并将完成情况填写好。
以学校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课内学科教育渗透和课外活动实践相结合,以班为单位,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学习名人“行孝”故事,朗读家庭情感主题的文学名篇佳作,讲述父母的爱心故事,品味家人带来的亲情温暖。吟唱歌颂父爱母爱的歌曲,观看表现父爱母爱主题的电影,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心得的平台,让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交流、体会、感悟、思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我们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编写了两套校本教材,自主选择主题班会、演讲赛、知识竞赛会、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忠孝教育;同时结合有关重大节日、纪念日通过一周寄语,国旗下讲话等统一活动向学生进行忠孝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增强了新时期忠孝的感性认识,激励学生做懂“忠孝”的人。
2.教给学生“行孝”的方法,形成德孝行为
首先提出“行孝”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让学生“行孝”有章可循:(1)了解父母,亲近父母;(2)关心父母,体贴父母;(3)理解父母,尊重父母;(4)会料理个人生活;(5)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6)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一项要求又可根据各年级学生差异,提出具体的个体行孝要求:如尊重父母一项,低年级要求“对父母说话不高声叫嚷,不故意惹父母生气,不跟父母哭闹、发脾气”;中年级要求“听从父母劝告来安排自己活动或纠正自己不当行为。在平时生活中对父母礼让,在日常生活娱乐方面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高年级要求“在家做了错事主动承认,听取并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诲,对父母的行为差错会有礼貌地提出批评和要求”。
学生具体进行“行孝”实践。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班队主题活动、大型少先队活动和实践活动。如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孝敬父母月”活动,教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积累“行孝”经验:记住父母的生日,送父母一张生日贺卡,给父母写一封信,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为父母做一顿饭菜,与父母一次拥抱,给父母洗一次脚,与父母谈一次心,承包一项家务劳动,唱一首好歌送给父母,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等等,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孝敬父母,让学生和家长都在“行孝”实践中体验感恩回报的温情。又如“九九重阳敬老月”活动,让学生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携手登高,听长辈讲述他们苦难的童年生活和坎坷的成长经历;学校还和社区共同开展“老少同乐”联欢会,祖孙两代人老少同乐,拉近两代人的心理距离。这些“行孝”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体会了长辈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增添了对老人的理解和敬意,又能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假日中开展 “今天我当家” 实践活动,家长与子女互换位置,学生们全程体验“当家”的感受,深刻体会家长的辛苦与劳累,更认识到该如何关心父母,向父母尽孝心。
3.增强孝德行为持续性,使德孝教育常态化
学生总结自己“学孝”、“行孝”的感受和体会,深化认识。通过孝德征文竞赛、演讲赛、手抄报,亲子共同做家务记录卡等,丰富学生亲情与爱心方面的理性认识。不断地发现典型,表扬鼓励。每个学期组织评选“孝德标兵”,让评选出的孝德标兵担任旗手,树立典型,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各种渠道介绍表扬孝敬父母的典型,宣扬他们的事迹。表扬鼓励的同时及时批评制止那些不良的行为,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道德选择能力,从自发的行为到养成有意识的习惯,增强学生孝德行为实践的持续性,从而,促使德孝教育常态化。
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德孝教育活动已经形成一定的序列,不断挖掘、拓展,并稳定延续下来,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辐射作用。
4.家校牵手,促进家庭孝德教育最优化
实行孝德教育,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牵手互动,建立经常沟通的渠道和密切合作的形式,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优化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校倡导教师家访,更欢迎家长“校访”,主动与学校、老师多交流、深沟通,每个老师都建立了“飞信”群落,利用飞信、电话及时与家长交流,还充分利用“家校通”这一平台,不拘一格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忠孝教育效果的反馈,便于学校更便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或改进个体教育方式。有利于家长了解并积极参与学校所开展的德孝教育活动,为了监督并评价学生在家“行孝”实践,我们设立了忠孝联系卡,使学校和家庭孝德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更好促进家校牵手,使活动落到实处,并持之以恒坚持六年一个轮回,学校专门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向家长讲清我校忠孝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对家长进行了专题培训,广大家长认为我校的忠孝教育很好,均愿意积极配合并持之以恒做好共同教育工作。学校还把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的班会课定为“忠孝”主题队会,学生结合自己一月来的情况,汇报自己的活动心得,从孩子们的真情汇报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家长学校,吸收家长参加学校管理,打开通向社会的渠道,使家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促进家庭教育的最优化。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指导家长进行德孝教育的正确方法和具体做法。召开家长研讨会,如“要孩子孝敬父母,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研讨会,家长们现身说法,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开展学校“开放日”、亲子实践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各自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他们之间优势互补的趋势,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而父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们也能通过游戏看到孩子们学识、情感、交往等能力的差异,教育与培养也会更具有针对性。多方面的家长工作改变了家教滞后的现象,促进“忠孝”教育的家校一体化。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