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要始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6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也进行了30年,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顾和总结这一段历史,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对未来中国发展也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十个方面对这些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但是从根本上讲,我认为最巨大的成就和经验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和中心任务。正因为我们党一以贯之、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推动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前提是人的思想的解放,人的创造能力的解放,人的主体的地位的自由和解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及后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意义上的拨乱反正,就在于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以根本性的主题。坚决、彻底、鲜明地集中到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要求上来,集中到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意义上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而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因此,作为人们生产实践能力的结果即生产力,就成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仍然具有直接决定意义。
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本的主题,也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同志把问题提到究竟什么才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他这样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思想起点、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把解放思想同解放生产力紧紧联在一起而来,在开创性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推进和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一九九二年,我们党提出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奔小康”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新阶段。到一九九七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理论,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在于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主题不动摇。
二○○二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这也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直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纲领,党的十六大以后,经过十六届三中全会到二○○七年党的十七大,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统筹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此同时,还针对某些社会思潮,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并且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九年基本实践和基本理论的发展,郑重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切,都始终围绕着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一主题。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人口的大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能够一以贯之和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实在是一个伟大而又复杂的超大规模系统工程。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涉及众多领域,众多方面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的逐步改变。如搞活资本,统筹土地,发展科技,改善生态,扩大就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各类建设者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能更广大地开源,又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外开放,更充分地调动境外国外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等积极因素。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这些诸多的“生产力要素”才能持续地得到解放,并从而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一直走到今天,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三十年历史表明: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尽管涉及众多因素,但归根到底应是人的因素愈益深广的解放,是人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愈益深广的解放。生产力是劳动者和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统一,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而且人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廓清了长期个人迷信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廓清了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
第二篇: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24 作者:陈敏尔
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这里指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制度等展示出来的软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是浙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可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半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改革试点,突出改革重点,形成改革亮点,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着力于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就要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意识,与时俱进地确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在重视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更加重视把文化精品推向大众,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确立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注重城乡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区域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统筹,注重文化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统筹,注重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统筹,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以文化促和谐的理念,致力于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用先进文化启迪和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夯实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着力于文化发展思路的创新。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用改革的思路落实《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显著进展。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就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就是要积极扶持发展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印刷发行业、体育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高新媒体业、文化经纪业、现代广告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就是要培育一批以影视产业实验区、文化旅游名胜区、工艺美术制造区、印刷包装产业区、文体用品制造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壮大一批以大型文化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着力于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要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既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引导精神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新体制。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各自职能,“进足退够”,切实解决缺位和越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协调机制,提出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考核分配的具体办法,把坚持正确导向与保值增值统一起来。
着力于文化发展环境的创新。要注重抓好规划,结合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的实际,抓住重点项目,针对薄弱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文化发展规划。注重完善政策保障,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注重文化法制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注重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联、文联、作协等群众团体,记协、报协、广电、演艺、印刷等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近年来,浙江在全国较早地实行了公共博物馆免费参观,大力推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基本途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努力形成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十六大以来,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明显增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文化历史上欠账较多的矛盾。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改进投入方式,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浙江特色和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扶持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的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路子,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一包到底的习惯做法,运用政策引导、表彰奖励、优化服务等手段,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
充分体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基层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能否维护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问题,实质上是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当前,要特别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扶持乡镇文化站、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和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推动企事业单位内设文化设施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共享。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的内容建设,积极组织娱乐类文化产品、信息类文化产品、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为群众提供大量能享受娱乐、接受教育、感受文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要注重重点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把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作为文化服务的重点,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充分激发公益文化事业的内在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基本特征应该是开放和共享,而不是计划和分配。这就要求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文化事业也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要转换机制,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根据群众的需求来改进服务,通过内容、形式、手段、载体的创新来改进服务,通过文化设施的共享共用来改进服务。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各类公益性文化资源,降低文化公共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国有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竞争能力
文化竞争力是占领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发挥文化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竞争力既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人才的竞争力,也包括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应该看到,浙江是物质资源小省,又是文化资源大省。增强浙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就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促进浙江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化为文化产业大省。
面向市场,重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培育一大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有文化单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事转企”的改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新闻媒体中的经营部分,一般性文化产品的制作销售单位,一般性的艺术表演团体等实行分类分步转企改制,使其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从事业转为企业。要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吸纳多元社会资本,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继续推进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发展。
面向社会,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十分发达,民间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很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努力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要积极鼓励现有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扶持现有文化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较大潜力的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培育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要积极利用浙江经济发展结构特色,发展各类“专、精、特、新”民营文化企业,促进集约发展,形成一批专业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要积极优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促进民营文化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向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整合产业要素,以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水平,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高新技术在报刊、出版、印刷、影视等传统产业的运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从浙江实际出发,进一步扶持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连锁企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拓展;进一步加快动画、游戏等新兴产业开发,加快杭州滨江、中国美院动漫产业两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集动画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动画产业强省;进一步推进数字电视发展,加快数字电视多种功能的开发、推广和利用。通过努力,使高新文化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把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先进制造基地。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好哪些职责?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目前,我国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化,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如果不深入进行改革,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二是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稳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三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二,必须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只有把人的积极性、主动
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努力创造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公平竞争机制。全社会要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产业技术的带头人、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特别是既懂现代科技,又有经营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第四,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生产力不发达,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高,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等等。这些情况说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的一些落后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持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第四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理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理论,首次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文化同经济、政治发展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突出强调了文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物质的丰富,还要有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发展,小康社会就是不完全的。文化不仅是促进发展的精神动力,还是现实的生产力。经济发展越快,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越大,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凝聚力。同时文化本身也是生产力,是潜力巨大的增长点,对优化结构,扩大就业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文化与经济从来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支持文化建设、扶持文化事业的力度必将逐步加大;随着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的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随着人们富裕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将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这些积极因素综合起来,不仅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当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更好地发挥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从着眼“小文化”向发展“大文化”、从就文化抓文化向经济文化一体化转变。牢固树立抓文化工作就是抓导向、抓动员、抓管理的思想,同本乡镇、本部门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为全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实现良性互动。
第五篇: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相关专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
——二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如果说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那么路径就是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二十二次集中学习中明确要求,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强调指出,进一步深化对加快我省文化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的认识。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省文化发展不仅与东中部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而且也落后于毗邻的西部省份。文化发展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文化单位散、小、弱;文化产业实力较弱,多数国有文化单位(企业)活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快但规模较小,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但市场竞争力较弱;文化与旅游结合虽有成效但在深度、广度上仍需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力度还要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等。
我省要抢抓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希望在于改革创新。谁改革创新意识强,醒得早、起得快、力度大,谁就能增强活力、赢得市场、快速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因
此,必须加快推进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不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我省文化生产力。
改革是一场利益的博弈和调整,一个建立科学的利益整合机制的过程。改革是改变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是让人“换饭碗”,而不是让人“丢饭碗”;是让大家干得更好、活得更好,而不是让大家无事可干、无路可走;是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保护阻碍发展的既得利益。强力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资源和制度能量。我省2006年尤其是2008年4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来,不断加大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诞生了一批脱胎于原有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企业,一些产业发展的桎梏被打破了,一些曾经被压抑的创意生产力得到释放,一批合格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在成长,改革改出了生机,改出了效益,改出了无限的前景。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省广电网络率先在全国破解了“广电第一难事”,实现了一省一网,创造出全国广为借鉴的西部样本,令我省有线电视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服务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贵州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大众广播传媒有限公司实现了跨省联盟;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实现了跨地经营、跨行业发展改革不但使这些文化企业的经营业绩接连攀升,也改变了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赢利渠道,抗风险能力弱的困局。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贵州京剧院、省杂技团“出人、出戏、出效益”;濒临倒闭的的遵义川剧团起死回生,巡演9省市闯出大市场;打破体制壁垒,孕育出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出资、政府支持的职业交响乐团的贵阳交响乐团„„改革激活了贵州文化人的雄心壮志和市场潜能。
眼下,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从总体上讲,我省改革推进的深度、进度、广度和发展的规模、质量、水平,与全国不少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改革多数处在探索转企改制的阶段,尚未形成更多真正的合格市场主体,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改革进展缓慢、欠账较多。因此,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加快改革步伐,用改革来促进发展,解决文化体制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用发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改革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是要动真格、下真功。改革就是要破解发展难题,意味着碰硬石头、啃硬骨头。要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要把人才作为关键,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努力营造人才辈出、创意涌流的文化环境,使各方文化人才近悦远来。
全省上下要树立“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的观念和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理念,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用改革凝聚人心,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注重从我省文化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出发,把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要求,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一个百舸争流的年代,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行。文化发展已到了在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历史紧要关口,我们无路可退,也无法置身事外。国际国内形势都要求我们克服
徘徊观望,消极等待的思想,加快改革进度,否则体制改革就会错失良机,无功而返,影响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局,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