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标题】: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作者】:邓小平
【来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日期】:1987.2.6
【内容】: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一九八七年二月六日)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前一段出了点差错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那么大惊小怪。不要怕,一怕就不能搞改革了。我倒觉得,我们是否搞得过稳了。当然在目前情况下,学生闹事不久,稳一点好,但从长远来说,改革的步伐不能太慢。
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要申明四个坚持的必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必要,改革开放的必要,在理论上讲得更加明白。十三大报告应该是一篇好的著作。
第二篇: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自古以来,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从而在各个领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如何发展生产力,一直是每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最为关注和乐于付诸想法的话题。社会主义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找到符合国情的适当方法,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马、恩的理论观点和经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过程,长期以来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讲话,讲话指明了在现代化中国的进程中,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可以从其他制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可以搞,只要制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党的领导层中对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的最早论述是在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邓小平有关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指导下,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表明中国已经正式承认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合法地位。
从1980年到1992年的十三年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8%,这一发展速度同亚洲“四小龙”相当,并远远超过了欧洲国家的发展速度。从1980年到199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从三百八十亿美元增加到一千一百五十亿美元,中国从一个外贸活动很少的国家,进步到以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中国所吸引的外资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到1990年,外国资本已在中国兴建或扩建了三万多家企业,总投资超过了二十亿美元(还有更多的资金已签订了引进合同)。诚然,在内地一些省份,人民的生活依然很贫困,但就是在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已有了改善。这些数据显示了在两种经济体制的结合下,我国的经济建设成绩斐然。
然而,经济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是通货膨胀。第二,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政府把许多产品的征税权下放到了省,因而使得各省的上缴国家的税收远远地低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第三个问题涉及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要负担所有职工包括退休职工的各种福利,而且经常要按照很低的固定价格出售产品,因而,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亏损。问题是严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负责制定计划的人和享有各种福利和退休保障的大型企业的工人,体制改革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严格地说起来,我们实行的仍是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十一五计划快要胜利完成,成就辉煌;十二五计划正在酝酿中,正式这种有计划的发展经济,才使我们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避免重重经济危机。其实,美国实行的比我们还严格的计划经济,比如他们的财政预算记过层层把关,最后由议会批准通过。每一个财政拨款都要有总统提出,经过层层程序,最后议会审核通过,由选民和纳税人监督执行。如此说来,在两种制度并行的前提下,存在一个份额的问题。因此,陈云同志提出过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和邓小平提出的“公有制为主、共同富裕”的方针,理应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发展生产力时的有力依据。
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和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马克思关于计划和市场理论的发展;是对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精辟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在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依然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做到生产力发展的稳固,协调,可持续前进。
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03
人民网-强国论坛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 跨越理论 生产力 发展
马克思主义论文:论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及其发展
【中文摘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充分吸收先进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问题做出过许多科学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东方社会时,结合俄国仍保留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等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论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理论,并把它付诸于实践,从而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从实践中证明了这种跨越理论的科学性。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力跨越发展的理论,但已经有了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的思想,并且对此作了极其艰难的探索,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新中国成立后,为赶上发达国家,努力实现现代化,毛泽东提出了赶超思想,并掀起了“超英赶美”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了第一代领导人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式、战略和过程作过有益的探索,并把握时机,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异常迅速的...【英文摘要】In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commodity economy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ow to fully absorb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e outstanding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realizing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history, is the major issues, is classic Marxist writ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great historical subject.Classic Marxist writers made many science this question discussed.Marx and Engels in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Oriental society still retains th...【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跨越理论 生产力 发展
【英文关键词】Marxist theory of striding-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evolu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
【目录】论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及其发展3-59
Abstract5-6
二、研究现状9
绪论9-1
1摘要
一、选题意义
四、论文1.1 马
三、研究方法9-10
创新10-1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11-21
11-1412
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理论的明确表达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仅限于西欧各国
1.1.1 资本主义1.1.2 俄国农村公
1.1.3 俄
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基本条件12-13国社会成功跨越资本主义的标志13-14越理论的内涵14-16客观条件的14-15性辩证统一的15-16
1.2 马克思恩格斯跨
1.2.1 跨越发展得以实现是必须具备主1.2.2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普遍性和特殊1.2.3 世界范围内人类的普遍交往
1616-21
1.3 正确认识跨越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1.3.1 理解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实质——首先是生
16-17
1.3.2 实现生产关系的跨越后必须
第二章 列宁对跨越理论
产关系层面的跨越
紧接着实现生产力层面的跨越17-21的深化和发展21-27论21-22
2.1 “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
2.3 列第三章 新中3.1 新中国成3.1.1 新中国
2.2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践22-24
宁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4-27国成立后跨越理论在中国的深化及发展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思考成立后毛泽东的”赶超思想”27-29想的经验总结29-30及发展30-37的论断30-3232-3434-37
27-3727-30
3.1.2 对毛泽东赶超思
3.2 改革开放后跨越理论在我国的深化
3.2.1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2.2 江泽民关于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思考
3.2.3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经验总结第四章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
4.1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实现生产力跨
4.1.1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8-39
4.2
——工业信息化37-44
越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37-39了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要性37-38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必要性
走工业信息化道路是当代中国生产力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39-44
4.2.1 “工业信息化”道路的提出39-41
4.2.2 结语
“工业信息化”在生产力跨越发展中的具体体现41-44
44-4547-48
参考文献45-47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第四篇:发展外向型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力
发展外向型农业 提升农业生产力
发布时间:2009-6-11信息来源:
所谓外向型农业,就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的,把一国或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国际经济轨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竞争,按照国际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和国际市场标准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外向型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向型农业,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农产品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农业,农业的外向度是指当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广义的外向型农业包括国外市场、境外市场和埠外市场等多个层次,就远安的实际,说外向型农业,应更多地从广义上去理解。
一般来说,外向型农业应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国际化的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竞争,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具有外向化的产业结构,按照国际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要求,使农业经济及其发展能够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之中;具有全球化的管理体制,不仅要考虑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还要将国际经济体系和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做多层面的发展;具有高效率的生产系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农业,必然要求有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来支撑。
一、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意义
1、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其主要表现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断增多,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加和扩大,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充,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依存度、互补性和制约性不断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赢。
2、是适应市场一体化的新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市场的一体化,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客观上也要求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协调统一的市场体系。
3、是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50年来,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手段,科技与外向型经济在互动中前进。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可以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成果、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可以更多的了解国外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更可以把自己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是适应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容很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推动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一方面把我们的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增加创汇额度;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资金,直接增加资本投入,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增效增收目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一种具体形式。
5、是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水平的新要求。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科技农业,产品不进入市场、不参与竞争,就不知道市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别人的产品倒底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东西究竞存在怎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市场交流和竞争,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我们现有的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水平,产品的竞争能力,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想要提高自己、缩小差距,也别无选择。日本从中国的五峰、恩施等地以2000元/吨进口魔芋粉,加工后返销中国市场就增值到20万元/吨。
二、我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潜力和条件
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环境取得的根本性改善,为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较好的农产品质量,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基础和潜力。远安产的香菇、茶叶、蚕丝、大米等产品的自然品质都优于一般地区,冲菜等特产更是远安独有。
3、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食用菌、桑蚕、柑桔、茶叶等农产品基地已有一定规模,食用菌鲜产品总量达到3万吨以上,森源、德中、科力生、野风、兴利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均具有一定能力。
4、农产品出口已有一定基础。全县已有13家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兴利公司2007年出口创汇400万美元、间接出口约900万美元。全县食用菌产品95%以上进入境外或埠外市场,外向度非常高。
三、发展外向型农业存在的障碍因素
1、发达国家自身利益的保护性。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加强对本国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保护,利用卫生安全、质量认证、标签、包装、环境保护、计量单位等设置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外国产品进入。
2、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其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协调统一的结果,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众多,难于调节和控制;二是农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极强,使农产品生产的回旋余地较小,转产的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三是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四是农产品加工比例小,产品的附加值低,全国农产品与加工产品产值之比为1:0.9,湖北省只有1:0.8,我县更低,而发达国家为1:3以上。
3、农业生产要素的弱势性。农民是弱势群体,其弱势性表现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既不能有效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更不可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初中、小学、文盲占农村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很少,这种文化素质难于很好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形势下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需要;龙头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我县2007年出口创汇企业只有森源一家;大部分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具有国际贸易经验的专业人才,难以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抗衡。
4、农业配套服务的低效性。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够;对外向型龙头企业引导扶持还不够;优化发展环境还不够,行政管理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须要进一步优化,核心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公平、竞争、合作,好的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
除以上因素外,我县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竞争力较弱,农业科技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等自身因素也障碍着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和创新,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和工业化,努力提高我县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农产品技术含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我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市场规则研究,树立全面的外向型农业发展观。外向型农业是一种规则经济,必须遵守WTO规则和市场规则。按规则办事,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确保外向型农业健康发展。首先要熟悉规则,这是用好规则的前提,不仅管理者要熟悉规则,经营者、生产者都要熟悉规则;其次要研究规则,这是用好规则的关键,要把规则的要求与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研究应对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还要全面履行规则,坚持权力与义务相统一,在规则框架内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发展农业贸易。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充分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敢于走出去、更要善于引进来,以引进促发展。要通过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走出去招商、网上招商、以商引商、以会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外、境外、埠外投资商。要多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村干部到外地、外国学习。
2、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基地水平。根据我县实际,发展外向型农业应考虑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地确定结构调整方向,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潜力,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竞争力。围绕优势产业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基地,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搞好产品认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动植物疫病防疫体系和预警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产品基地,努力提升我县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大力促进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推动我县农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非常普遍,水平也比较高。近些来,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如禽肉、蔬菜、果品等产品出口,多次遭到国外的退货、设限和封关。这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高是不可否认的。今后,农产品如果不按标准组织生产,就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向外向型发展、提高我县农业市场竞争力所必须要过的一道重要关口。农业标准化不仅关系到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外延型、数量扩张型的发展路子,使农业走上精细化、规程化、工业化、科技型、内涵型的现代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将跃上新台阶,农产品的品质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增强全民的标准化意识。群众是实行标准化的主体,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标准化工作就会失去基础。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搞好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充分宣传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实践标准化。二是加快制定农业标准。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无论种养业还是加工、流通业,有标准的应严格执行,并参照国际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没有标准的应坚持高起点研究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原则是:国际上承认,国家认可,便于操作执行。三是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保证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检验检测体系带有公共物品性质,需要一定的投入,可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龙头企业及市场建立检测站点,配齐配强监测人员和设备,对农产品实行有效监测。四是实行规模化种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良种、技术、管理难以统一,不利于实施标准化。应在一定层次上适当集中,严格按标准发展种养小区,推行规模化经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在土地、规划等方面搞好协调服务,帮助其建立原料基地,加快规模化种养的形成和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近几年先后制定了84个农业操作规范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建成了5个市级检测中心、32个县级检测站以及1000多个市场、企业、基地的检测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并发展了20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和5000多处标准化饲养小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其经验值得借鉴。
4、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把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一味依靠政府扶持、保护的经济是长不大的,具有自主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经济才有竞争力、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向外向型农业发展,参与大市场竞争,必须着力增强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大力地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如专业服务组织、生产经营组织、各类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完善,将会促进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改变传统农业组织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农业产业化和外向型经营。建立和完善各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5、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农业工业化,实际上就是按照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用发达的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用工业管理的方法管理农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经营与发展。农业工业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和必然结果。现阶段农业工业化应具备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在生产方式上,逐步改变以人的体力为主的农业耕作方式,采用机械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经营方式上,逐步实行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在农业效益上,逐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条,使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农产品要变成工业品,农业要提高比较效益,农民要向非农领域转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象集中化养殖、室内育苗、大棚种植和小区饲养,实际上就是工厂化农业的雏形,应积极引导、加快发展。三是按照工业化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从宏观上讲,就是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要素重组和优势互补,提高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从微观上讲,就是把处在同一产业
链条上的基地、企业、农户等种养、加工、销售诸环节,作为企业的不同车间来对待,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运作;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基地为依托,组建紧密型企业集团,推行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的企业化管理水平。农业工业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无论是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还是境外投资创业,都必须有强大的龙头企业来组织和带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必须要有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龙头、强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要以人为本,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市场机制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多种方式推进。
6、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做好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发布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农业新技术、市场研究分析等信息,为农业企业、农业组织和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此外,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提高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撰文:县政协调研组 车友信)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19日政协远安县委员会
远安县政协办公室
第五篇: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24 作者:陈敏尔
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这里指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制度等展示出来的软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是浙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可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半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改革试点,突出改革重点,形成改革亮点,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
着力于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就要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意识,与时俱进地确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在重视打造文化精品的同时,更加重视把文化精品推向大众,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确立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注重城乡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区域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统筹,注重文化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统筹,注重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统筹,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以文化促和谐的理念,致力于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用先进文化启迪和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夯实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着力于文化发展思路的创新。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用改革的思路落实《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显著进展。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就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就是要积极扶持发展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印刷发行业、体育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高新媒体业、文化经纪业、现代广告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就是要培育一批以影视产业实验区、文化旅游名胜区、工艺美术制造区、印刷包装产业区、文体用品制造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壮大一批以大型文化集团为龙头、中小型文化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着力于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要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既符合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引导精神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新体制。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各自职能,“进足退够”,切实解决缺位和越位的问题。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协调机制,提出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考核分配的具体办法,把坚持正确导向与保值增值统一起来。
着力于文化发展环境的创新。要注重抓好规划,结合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的实际,抓住重点项目,针对薄弱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文化发展规划。注重完善政策保障,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认真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的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注重文化法制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注重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联、文联、作协等群众团体,记协、报协、广电、演艺、印刷等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近年来,浙江在全国较早地实行了公共博物馆免费参观,大力推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要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基本途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努力形成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十六大以来,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明显增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文化历史上欠账较多的矛盾。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改进投入方式,扶持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浙江特色和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扶持基层特别是农村和社区的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探索公益文化社会办的路子,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一包到底的习惯做法,运用政策引导、表彰奖励、优化服务等手段,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
充分体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基层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能否维护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问题,实质上是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当前,要特别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的大众情怀,眼光向下、重心下移,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扶持乡镇文化站、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和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广播电视农村入户工程建设,推动企事业单位内设文化设施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共享。要注重基层文化阵地的内容建设,积极组织娱乐类文化产品、信息类文化产品、教育类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为群众提供大量能享受娱乐、接受教育、感受文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要注重重点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把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作为文化服务的重点,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充分激发公益文化事业的内在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基本特征应该是开放和共享,而不是计划和分配。这就要求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文化事业也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要转换机制,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根据群众的需求来改进服务,通过内容、形式、手段、载体的创新来改进服务,通过文化设施的共享共用来改进服务。要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各类公益性文化资源,降低文化公共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国有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竞争能力
文化竞争力是占领国际国内文化市场、发挥文化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竞争力既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人才的竞争力,也包括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应该看到,浙江是物质资源小省,又是文化资源大省。增强浙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就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促进浙江由文化资源大省转化为文化产业大省。
面向市场,重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培育一大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有文化单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通过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事转企”的改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新闻媒体中的经营部分,一般性文化产品的制作销售单位,一般性的艺术表演团体等实行分类分步转企改制,使其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从事业转为企业。要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吸纳多元社会资本,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继续推进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发展。
面向社会,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十分发达,民间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很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民营文化企业作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努力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要积极鼓励现有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国家允许的文化领域,扶持现有文化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较大潜力的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培育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要积极利用浙江经济发展结构特色,发展各类“专、精、特、新”民营文化企业,促进集约发展,形成一批专业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要积极优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促进民营文化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向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整合产业要素,以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水平,是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高新技术在报刊、出版、印刷、影视等传统产业的运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从浙江实际出发,进一步扶持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连锁企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拓展;进一步加快动画、游戏等新兴产业开发,加快杭州滨江、中国美院动漫产业两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集动画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动画产业强省;进一步推进数字电视发展,加快数字电视多种功能的开发、推广和利用。通过努力,使高新文化产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把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先进制造基地。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