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专题

时间:2019-05-15 08:3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专题》。

第一篇:《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专题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深感收获良多,《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朱镕基总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十分钦佩与无比敬重的总理,他的嫉恶如仇,他的铮铮铁骨、他的为民请命都让我多次感动与潸然泪下。他为官清廉,作风正派,极具魂力与智慧,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艰难时期,推进改革与发展,为国家做出了载入史册的卓越贡献!

不管外界称他为“经济沙皇”,“经济改革家”,还是别的什么,但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共和国的总理。他曾经被打为右派,也吃过很多苦,为了追求真理,帮助中国人民争取人权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折射出了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炽热情怀,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比真诚。通过这本书,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朱镕基总理的独特风采与魅力!学习了朱总理语言三大特点:

1、真诚,不讲空话套话,很少打官腔,骨子里都流露出一种真情实感。

2、睿智,回答问题能够避重就轻,不会轻易掉进提问者的陷进,体现了政治家绵里藏针的本色,展现一位大国领导人的风范。

3、幽默风趣,有时候甚至自嘲的方式来答问。同时感情充沛,铿锵有力;直抒胸臆,坦率明了。让我看到了一个“勤政廉洁,一心为民”的形象。我仍清楚地记得“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多么让我们感动的语言,应该让我们每一名公务员都值得永远铭记的话!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税干部,我们每个人都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要学习朱总理那种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的精神态度,责任终于泰山,读后感《《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地改进我们的工作态度,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我看到了一个“坦率务实、爱民如子”的形象。在朱总理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作为总理的严肃、威武的一面,同时也不难发现他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国人质朴、亲切的一面。在工作中,他始终面不改色,提倡保持求真务实。“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这是朱镕基的经典语录之一,这是多么质朴的话语啊!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在工作中应该始终保持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多一份真诚,少说大话、空话、套话,真抓实干,多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让我看到了一个“嫉恶如仇、反贪诉腐”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朱总理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个同归于尽。”这句更是成了永恒的经典!充分体现出他力行反腐败的决心!看到这一句时,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这一刻仿佛我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我为共和国有这样伟大的总理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地税干部,我们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管住自己,管住身边的、有关联的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一定要有原则性,不论原因,必须坚持原则,特别是在钱、色、权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对自己不自大、审慎慎独的人,才是自信的,才能完全对自己负责。时刻提醒着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正正直直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从政。总之,我们地税部门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单位,在平时的工作中,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因此,我们每一个地税干部都要以一种人民公仆的姿态来全心全意地为纳税人服好务,做实事,既要科学合理谋划好工作,同时也更要注意我们的工作方法,真正把“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理念落到实处。要坚持求真务实、高效便民举措,使机关职能进一步理顺,服务进一步规范,意识进一步深化,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

第二篇:《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再细品这本书的精彩语言时,我又有了新的收获,即对语言的主人朱镕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语言呈现了他的“五张面孔”,以及透过这些坚定的面孔所体现出的深邃时代精神和崇高人生境界。

坚毅。朱镕基不论在什么场合,不管受到怎样尖锐的诘问,都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坚定信念。书中收录了六十篇答记者问,在六十个重大的国际场合,每当有记者就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台湾、民族和领土,以及人权等问题,用不同方式发难时,朱镕基总是毫不留情地收起微笑,义正词严、斩钉截铁做出回答。比如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记者莱雷尔采访时他答道,“首先,把中国政府称为共产党政府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不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们是从是否正确和从国际标准来看这个问题。”这就是朱镕基,一个时刻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的朱镕基!

责任。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大国的政府领导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身上的重担和责任,在心中时刻装着祖国和人民。人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刚当选国务院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充满深情的那段话,“这次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虽然很怕辜负人民的期望,但是很有信心。”2001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他说:“至于说我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以后干什么,我在1998年的时候就讲过,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现在还是这样做。每天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批文件,工作非常枯燥,但我干得很起劲。还要加一点,就是要到下面去调查,不然就变成官僚主义了。”为什么干得起劲?因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

锐利。朱镕基同志担任副总理、总理的十二年间,是我国改革力度日益加大的十二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发展的十二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遇到困难较多、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十二年。书中披露了许多场次的问答和交锋,都围绕宏观调控、抗御亚洲金融风暴、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财政和税制改革、西部大开发、金融体制改革、加入WTO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大问题,有的提问相当尖锐。每当遇到这些,朱镕基同志总是一方面发挥他熟悉经济工作的长处,运用大量数字、事例,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理服人;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语言和形象的力度,向世界展现一位改革家的魄力、决心和勇气,以情动人。“朱式语言”中流传甚广的一句是,“我准备好了100口棺材,其中99口是 留给贪官污吏的,一口是留给自己的。”这就是朱镕基,一个为了认定的事业和目标,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朱镕基!

睿智。作为大国总理,朱镕基同志必须经常出席一些外事活动。而在这些外交场合中,适度的幽默不仅是作为现代政治家的他展示魄力的一大武器,也是他宣传中国、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偏见的最好“公关冲剂”。朱镕基的幽默令许多西方人惊讶和钦佩。1998年九届一次人大闭幕后在记者招待会上,一开场朱镕基总理便说,“我长得不好看,但希望你们把我拍得好看一点,因为我的形象代表政府。”一句笑话,活跃了气氛,笑声之后意味深长。

朱镕基的外交幽默还体现在他的自信和从容,敢于对各种挑衅坚决说不,有时是直接怒斥,有时则是绵里藏针。在爱尔兰工商界早餐会上演讲时,他面对一些西方媒体的人权指责,说,“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政府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政府是不遵守世界公认的人权准则的。如果它是这样一个坏政府的话,它连一天也存在不了。当然,我说明我们经济上的成就,不是说我们在政治、社会、改革、人权问题等方面没有任何缺点,我们有缺点。我想,其他国家也有缺点。我们愿意跟他们进行对话,来相互地促进。”

真实。在朱镕基同志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作为领袖的威严、果断的一面,也可以不时发现他作为普通人柔情、温厚、亲切的一面。作为“大官”,他有架子,会发脾气,很霸气;作为“公仆”,他没有架子,会送微笑,很真诚。他的霸气是对那些贪官污吏,对那些没有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的官僚主义;他的微笑,是献给他所关心的群众,特别是有了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的群众。朱镕基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脾气的:“看到一些事情没有办好,老百姓对我们有意见,我心里着急啊!我脾气不太好,可能得罪了一些同志,请大家多多包涵。但我只批评人,绝不整人。”不论是读这本书,还是平时与朱镕基总理的些许接触,最打动我的,就是这种真实和真诚,还有那颗真挚的心。一个人的面孔有时可能因场合的需要而变化,但真情和真性,以及跃动的真心却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朱镕基,我所敬爱的朱镕基。

第三篇: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

日前,国资委公布了《央企2010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从披露的数据来看,整体央企的运营情况良好。遥想1995年全面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之时,“1/3明亏,1/3暗亏”,对比2003年组建国资委的时候,所有央企的利润合计为2400亿元,今天中石油一家的利润就达1241.8亿元,足可见国企改革颇见成效。当谈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时,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前总理朱镕基。

从1993年开始,朱镕基总理就积极投身于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改革中。国有企业传统的运行体制造就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结果,企业效率极其低下,加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中遗留的问题,使得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大量效率低下,运营状况差的国企的存在是整体国企效益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朱镕基总理在讲话中多次谈到必须认真抓好各项配套改革,即“现在不搞破产,兼并和收购机制,产业结构是无法调整的。”

一 《朱镕基讲话实录》中关于“国有企业的收购和兼并”内容

在一九九五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朱总理在关于改革问题中明确指出“认真抓好各项配套改革,要建立破产机制,但要使一个企业破产很难,主要是要安置破产企业的职工非常难,所以最好还是让优势企业去兼并那些亏损企业。”此外,国家还给出了企业兼并的优惠利息政策。在1996年的“关于企业破产和资本重组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朱总理重申了关于“资本重组”的定义:第一要兼并;让强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并承担债务,可以享受利息优惠。这就是重组,就是调整,是最好的办法。第二是破产。在1996年12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朱总理提出了“我们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刚才讲的优胜劣汰,还是要淘汰差得企业,实行兼并,破产。”并且鼓励“强势的企业去兼并亏损,发不出工资的企业。我们将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来鼓励兼并。”在之后的讲话中,朱总理还提出要对“国有企业兼并破产的政策”规范化和强度化。

“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是国有企业必念的一本经。可见,对于亏损的国有企业,国家施行的第一步是鼓励兼并。因为,破产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动荡。在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朱总理还发表了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讲话:“我讲股份制改造,主要是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重组,中外合资,上市等形式,改组成为股份制公司。上市的企业,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使经营管理有明显转变。总体来看,上市公司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成果明显优于其他国企。”

在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后,朱总理进一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提出在完成三年脱困任务基本完成后,更大的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建立,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机制。特别提醒了“积极地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不重组、不调整产业结构,国有企业没有出路。

二 国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的改革成效

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重组活动,在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先后组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很好地提高了收购兼并后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2000年,中石油、中石油、中移动等7家公司的国有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占央企的25%和78%以上,这充分说明了收购兼并的效力。

国企改革促使各个地方政府也在大刀霍斧地进行国有企业的收购兼并。虽然各个地方政府采用并不完全相同的方式整合国有资产,但结果基本上都是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和国企经营业绩指标的大幅提高。例如,四川省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使国有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其重组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中央企业对地方企业的重组,中央在川企业重组,省内企业重组。再比如上海,上海国企通过形式多样的多元化改革,优化国资结构,加强企业实力。上海国资委以上海一百、上海华联、上海友谊、上海物资等集团为基础,组建百联集团(2004年百联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很显然,在90年代初期推行的通过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的方式来“救活”国企是非常有成效的。从地方国企改革总体来看,虽然各个地方因具体环境不同其做法不同,但共同点是,通过国企重组、兼并、破产等方式,调整了经济布局,促使国有资产向地方优势企业集中。

三 国有企业重组、兼并中的效率问题

朱总理在提出国企重组、兼并等方式来整治国企时,其目的是使国企脱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国企在账面利润上已经是相当好看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与民营企业重组、兼并迥然不同的是,国企的兼并大多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这样违背市场化进行的重组一定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吗?2006年7月底,山东两大钢铁企业济钢和莱钢宣布合并,成为中国迄今最大的钢铁并购案。省内重组是中国钢铁业重组的一种方式,但山东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宝钢收购济钢的计划落空。在天则研究所的报告中也揭露了亏损的国企山东钢铁集团兼并盈利的民企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的“蛇吞象”的案例。

从国企的改革路径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初期,施行国企的兼并与收购的战略确实帮助了国企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并且让国企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些说明国企的兼并与收购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减少企业数量来做大企业的确是一条路径,但是做大并不代表强。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国企重组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是企业重组应当更多通过市场化得方式;如果只是一味的靠着政府主导重组,将不利于国企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

朱镕基的执政风格

———《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

朱氏风格‚实‛‚严‛‚正‛

一是‚实‛。镕基同志讲话实在、抓工作扎实。上世纪50 年

代,刚届而立之年的他因为讲真话、实话吃了‚大亏‛,被错划成右派,历经坎坷磨难20 年。他获平反复出后,一步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但却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在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岗位整12 年间,他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忠贞不渝、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实事求是、实干兴邦,始终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实录》汇集的300 多篇文稿,无论是会议报告、考察讲话、会见谈话,还是文章、信件、批语,都是直奔主题,率真直言,而且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二是‚严‛。镕基同志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一直秉持从严治政原则,他勇于直面时弊、敢抓敢管,对矛盾、问题、困难不回避、不遮掩、不粉饰。针对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当‚太平官‛、做‚老好人‛,不愿得罪人的庸俗风气,他严肃指出:‚现在我们的‘关系学’太多了,大家都不愿批评了,讲情面、讲关系,怕‘穿小鞋’。这样下去,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是要被断送的。‛他强调,要‚从严治政,要严格一点,不能随便就放过了。‛三是‚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镕基同志对工作和部属要求严格,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嫉恶如仇,源于其自身‚正‛,真正做到了

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他给自己定下很多‚规矩‛,并严格遵守,接受监督。其中包括:不受礼、不剪彩、不题词,不迎送、不陪餐、不在宾馆听汇报,等等。他最信奉的为官箴言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力推改革还在上海担任市政府、市委主要领导期间,镕基同志就以思想解放、力推改革开放著称。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已经调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镕基同志积极呼应,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1992 年9 月,镕基同志到广东调研考察,充分肯定广东创办经济特区、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指出:‚广东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模式是行得通的,而且非走这条路子不可。‛分税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重要的一步,由于直接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因此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改革。为设计和推进这项改革,镕基同志亲自率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于1993 年下半年先后到了十几个省区市调研,直接与地方负责同志座谈交换意见,沟通协调,研究实施方案。他在广东调研时语重心长地说‚目前中央财政十分困难,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如果不适当地集中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中央财力,日子就过不下去,最终全国都要受害,都搞不下去‛,‚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财税改革‛。为减少新体制出台的阻力,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镕基同志在坚持税制改革目标原

则的前提下,采取适当让步、灵活渐进的办法,使分税制改革在全国顺利实行。回忆起这段经历,镕基同志说:‚实行分税制,来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总算谈下来了,我自己则掉了5 斤肉。‛ 金融体制改革是镕基同志花费心血较多的一项改革。针对 长期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银行体制陈旧,经营机制落后,内部管理松懈等问题,镕基同志大刀阔斧地推行金融体制改革。他在1994 年提出了三项基本任务:‚一是把人民银行总行变成真正的中央银行。二是现在专业银行中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把专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同时,另行建立政策性银行。三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善于正确运用‚两只手‛进行宏观调控1993 年4 月,中共中央召开经济情况汇报会,镕基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各种矛盾集中表现为金融形势紧张,究其根源是投资规模过大,问题在于经济结构没有改善,隐患是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通货膨胀应当防止于‘青蘋之末’,不能等到它严重发展后再去治理,那要付出很大的代价。‛6月9日,镕基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总理办公会议,研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他在会上严肃指出:‚当前要采取的措施不是搞整顿,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手段、经济办法、经济政策,尽可能少采取行政的办法。‛他在会上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十三条措施。会后,国家计委又补充了三条意见,形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

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即‚十六条‛初稿,经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后下文实施。由于应对及时,措施得力,使中国经济过热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止。

1997 年夏,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在此冲击下,中国外贸出口出现负增长;整个国民经济也面临增速下滑和通货紧缩的趋势。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镕基同志沉着应对,果断指挥。他指出:‚现在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发生的问题,正是我们在1992、1993 年发生的问题,如果当时不是中央及时采取措施,那个时候的中国就是今日之泰国,不必等到今天了。‛‚我们为什么能够避免金融危机?因为我们从1993 年就开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解决经济生活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刹住了房地产热,抓了金融整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提振全国人民的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镕基同志提出了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的目标,作出了人民币绝不贬值的承诺。他在会见美国财政部部长鲁宾的谈话中明确表示:‚无论贬值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好处,我们也不能那样做。对别人损害太大,最后也会损害我们自己。‛在随后继续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几年间,中国一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赢得了亚洲和全球舆论的广泛赞誉。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和出口贸易的长远发展。

第五篇:《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

《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

终于将《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完了。好似跑了一场长跑,费了诸多时间和精力,但如同锻炼身体一般,自我在思想、认同上有了新的体悟,这是令人欣慰的。

一直以来,就有一睹《朱镕基讲话实录》真容的念想。一则从内心深处钦佩朱镕基总理,怀有崇高的敬意;二则也想通过阅读高层领导的讲话,增强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延伸思维,提升大局观。

但因诸多原因,始终没有完完整整的通读,只是零星的在新华书店读过几页。

今日,终于如愿。

厚厚的四卷,收录了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舒心及题词影印件30件。编辑说明介绍到,“朱镕基同志逐篇审定了编入本书的全部文稿”。这让人看到了一位文章大家的风采,是对个人的负责,不允许有丝毫失误;让人看到了严谨,这是对读者的负责。文章者,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种为文的审慎态度,值得我们学习,继承。

读完四卷讲话实录,朱镕基总理形象历历在目。他的疾言,他的厉色,他的忧愁,他的学识,他的一如既往的为党、为人民、为国家的情怀和风采,令人敬仰,受益颇多。

人生转瞬即逝。司马迁言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国历史历来就有留名的习惯,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游侠怨女。这些名,其实都是一个人生前为人的综合表现。就如孔融让梨一般,他是具有尊老爱幼良好道德的人;就如“鄂王坟上草萋萋”一般,他是精忠报国的。如何做人,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朱镕基在为清华大学电机系建系60周年撰写的贺文中谈到,“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学为人,首先是当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他还谈及到,“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

好一个为人要正。发人深省。

一个正字,点明了为人、做人的要害。正,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做有违道德的事;正,就是要有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不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正,就是要待人诚恳,不耍手段,不搞阴谋诡计;正,就是要廉洁自律,洁身自爱,“正己然后正人”。

再联系当下,正人君子是越来越少。许多人以小聪明出彩,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激昂把刀插在朋友两肋,一幢接一幢的贪污腐败,一乱一正,更彰显出了为人要正的精要。

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朱镕基谈到,“我在位一天,就要对党、对人民负责一天,个人得失我毫不计较”,“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这是多么的高风亮节,是多么的家国情怀。

掩上书卷,他为国有企业改制忧愁,担心,发出了“国有小型企业改革不是一卖就灵,一股就灵”的呼声和警告;在粮食丰收后,他说“粮食并不是多得不得了,粮食问题并没有过关。我们有12亿人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粮食需求还要增加,现在还不存在粮食过剩的问题”,因为他心中时刻装着全国人民吃饱饭的事;“有许多事情荒谬得不得了,令人发指,看了以后血压都会升高”,因为他把人民看的很重。这种为民的情怀,让人肃然。

朱镕基是清华电机系毕业的,他虽不是经济学专业,但懂经济。因而才有了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勇挑重担实现了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他在任上海市长的时候提出“质量是上海的生命”,从中可见他对质量的重视,这一点在当前更为需要;他谈及“很多企业参与炒股票、炒房地产,钱用的不是地方”,是多么有预见性和现实性。

从这些只字片言中我们看到的是朱镕基总理的责任,担当,其背后既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国家、民族的负责。

现在有许多人是得过且过,对自己的事十二倍的用心,对单位的事、国家的事充耳不闻,没有责任,没有担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每想起这些,令人心寒。

做人,干事,必须要有责任和担当。否则,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组织。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许多时候会为文章而发愁。读讲话实录,感觉有了新的理解。

朱镕基无论做什么讲话,都会大量使用例子来说明,而没有干巴巴的论述;许多讲话都十分精练,简洁,俗语讲得就是“一口咬在瘦肉上”,直击要害。反观近些年来的文风,洋洋洒洒几万字,前面讲了两三页全是官话、套话,且不论听的人吃力与否,讲的人费了诸多精力是一定的。

朱镕基在《信息要真实、及时、准确》一文中讲到,“如果信息不真实、不准确的话,我们作决策就可能出现失误”。他痛恨“个别的地区、个别的部门、个别的人,报喜不报忧,说假话,假造统计数字”。当下许多工作干得少,写的多,工作全在夸夸其谈上,糊弄上级、糊弄领导,也是在糊弄个人。

文字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决不能夸大其词,写没有根据的事,说没有依据的话。

话一定要实用,管用。

文章灵魂需要词章来表达。讲话实录,点点滴滴都能看出朱镕基总理的博学和功力。

他在《祝贺陈岱孙先生九五华诞》中写到:“欣逢先生九五大寿,本已定于明日登门拜谒,敬贺寿辰,适因公须即日离京,未克践约,怅何如之”。又写到:“先生之风范文章,素所敬仰„„唯愿先生健康长寿,松柏常青,学生有幸,幸何如之”。

真是辞短意丰,情真意切。令人想起李斯《谏逐客书》开篇之句:窃以为过矣。

这种用词,断句,堪称大师。

故而,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还是需要再下功夫的。

下载《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

    总理的讲话实录大多与工作有关,而其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之广,所需要了解的知识、业务之多,确实让我叹为观止。一个理工科技术出身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新中国最为艰难和重要的经济......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读后感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读后感 我想一说到朱镕基这个名字,在很多情况下身为80后的我们对他并不是有太多的了解,或许在我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莫过于周恩来,邓......

    《朱镕基讲话实录》片段读后感

    《朱镕基讲话实录》片段读后感中国的政治人物,一向崇尚中庸和平稳,鲜有敢骂娘、敢说话、敢做事的。一直以来,能给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不多说了......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读后感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读后感 我想一说到朱镕基这个名字,在很多情况下身为80后的我们对他并不是有太多的了解,或许在我们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莫过于周恩来,邓......

    《朱镕基讲话实录》读后感(苗军)

    《朱镕基讲实话录》 ——“讲真话”、“讲实话”有感 首先,坦诚的讲这本书我还没有一一读完,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我已阅读。合卷而思,总有其中的一些话让人印象深刻: 坦诚直率、......

    朱镕基语录

    朱镕基语录1、“我很少为人家题词,因为我的字很丑”(笑声、掌声)……“但是我送他们四个字‘不做假帐’……”“我希望每一个从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都要永远牢记这四个字的......

    朱镕基改革

    朱镕基改制是成功的吗?当前凸显的弊端是什么?修改 朱镕基采纳吴敬琏的建议,开始价财税整体配套改革,包括财税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企业制度、住房制度、物价体制六个方......

    朱镕基讲话

    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大家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就可以为全国的政府系统做个表率。因此,我们要共同“约法三章”: 第一条,在国内考察工作,要轻车简从,减少随行人员,简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