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山地测工作计划的编制
矿山地测工作计划的编制 [导读]矿山地测工作计划是矿山采掘技术计划和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采掘技术计划和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以地测工作为基础,以地测资料为依据,地测工作计划有依服于矿山采掘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实施而实现。
矿山地测工作计划是矿山采掘技术计划和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采掘技术计划和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以地测工作为基础,以地测资料为依据,地测工作计划有依服于矿山采掘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实施而实现,其中地测部门主要负责编制的工作计划有以下内容:
一、负责编制基建探矿计划,并列入矿山采掘技术计划。
二、负责编制生产探矿计划,并列入矿山采掘技术计划。
三、负责编制矿山地质探矿计划,并列入矿山采掘技术计划。
四、负责平衡地质储量和三级矿量,编制相应的还欠账计划。
五、根据矿山生产计划,编制地测资料的编录和提供地测资料计划,保证开拓、采准、采矿计划的实施。
六、负责编制矿山地质与测量专业技术进步计划。
第二篇:矿山地测工作总结
2011年第一季度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2011年第一季度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在季末之际,我总结一下在这一季度中我都做了哪些工作,工作中收获了那些成绩和经验,其中还存在着哪那些缺点和不足?这样也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配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在本季度的工作中,本人时刻把测量工作的主旨牢记于心,认真运用测量理论及有关业务知识,分析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共性和非共性,通过平时下井及地面进行实践测量操作,使我熟练地掌握了矿山测量工作中一些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在测量组的队伍里我任测量技术员,和小组里的其他成员主要负责14#层410盘区51018工艺巷、11~12#层307盘区2710和5710的测量工作。
因为测量工作不单单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来完成的,只有靠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所以各项工作必须紧密配合,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细心谨慎,必须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我个人2011年第一季度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下面就我个人2011年第一季度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克服困难,做好基础工作 记得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工作时,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我没有退缩,没有任何畏难情绪,而是知难而进,秉着一个负责的态度认真了解各施工井巷工程进展情况,整理和更新了相关井巷的测量记录台帐及各种比例的工程平面图,及时计算测量成果,并对各巷道的CAD电子图进行及时更新,研究探讨适合本矿山最佳的测量方法。刻苦钻研和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积极深入到井下每个工作面操作测量,积累实践经验,对每次的测量工作都按照矿山测量技术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到位,切实做到了测量精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二、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来到煤峪口矿工作以来,在同事、上级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努力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每天的实际工作,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再做好明天的准备工作。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自己的业务能力大有提高。每月不低于8次的入井实际操作,平时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与兄弟矿山互相交流,使我在同事协助测量中,对设计图纸的放样,平巷对平巷、平巷对上山、上下中段之间的贯穿都能熟练地顺利完成,并且成果都符合精度要求。测量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时刻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所以每次工作我都严谨以待,不允许出一点差错,对每个工程都认真、细心的完成。
三.适应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矿山测量也出现了新的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作为一名技术员,如果不及时学习、补充、将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会熟练操作全站仪,CAD电子版图纸、CAD多图层复合图纸的制作,抽时间与地质 采矿的同行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能力拓展、提高工作效率
测量工作是一项头脑灵活反应机智、腿勤脚勤的活儿。另外,上文也说道它也是一项靠团体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但就我们测量队伍的实际而言,成手技术员的比率非常小,故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测量工作看似简单粗糙,其实学问很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工作中除了我个人能力的提高外,还针对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及学习时间的长短制,培定了不同的计划,进行严格的训练养他们在工作中小心谨慎、测量结果真实可靠,必须严格按照测量技术的基本要求进行各项工作习惯。让从我们手里出来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代表性。
五、刻苦钻研、做好二季度工作
第二季度即将到来,在下个季度的工作中,我要积极配合科室的所有成员搞好地质科的所有工作。并不断的巩固和学习专业知识,强化业务素质,最大程度的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通过几个月实际的测量实践,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各种比例工程平面图的绘制和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我的动手、动脑和绘图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我与地质和采矿专业的合作能力。在实际工作当中,已能独立指挥或完成规定的巷道测量测设工作,大大提高了整组的工作效率,相应的也为做内业和个人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第三篇:工作计划编制
工作(月度)计划编制
一、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
1、计划是促进主动工作的有效手段
工作有两种形式:
(1)消极式的工作(救火(补救)式的工作:问题已经发生再赶快处理);
(2)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 :预见问题,提前计划,预防问题出现)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不断总结、分析,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促进主动工作的有效手段,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
2、计划是各级领导和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体现
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主动做事,因为计划明确了具休事项及相关执行人员、时限,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改变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再去做事的习惯,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通过计划对整体工作的统筹安排,个人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通过加大督促和考核,单位的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
二、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1、工作目标的月度分解内容;
2、上级指示及领导交办的专门事项;
3、上月未完成的工作计划内容;
4、日常管理内容;
5、阶段性工作;
5、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
三、工作计划编制
工作计划的编制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计划的内容重于形式。计划内容要实在、简单、清楚、可操作强。
工作计划主要包括(1)工作内容(有的要说明工作方法)、(2)工作分工(执行人)、(3)工作时限。
要真正编制好工作计划,首先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分析,对照本部门工作职责、上级机关的有关管理制度、单位主要工作安排情况等,列出本部门的主要工作、日常性工作以及工作的量化指标,初步形成计划,按计划内容,结合(二、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中的内容要求,编制成部门的月度计划。
工作计划并不是工作细目,不能将所有的工作都写进计划。
四、工作计划的执行
各部门每月的工作计划应该拿到例会上进行公开讨论,这既是讨论的过程,民主化管理的过程,也是增强部门凝聚力、提高执行力的过程。因为通过讨论,让部门人员对计划认可,同时让他们认知,明白计划内容,让他们对自己份内的工作清楚,便于他们进行工作准备,有利于提高执行力。
执行要避免“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人员的事情。出了问题也是执行人员自身的水平问题”的认识。部门负责人要经常跟踪检查执行情况和进度。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每个部门的工作难免会涉及到其他部门,部门负责人要做好沟通协会调工作;还有,在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部门负责人既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一个执行人员,要做好方向和原则的管理同时要深入问题和现场。
第四篇:周工作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洛阳蓝海实业有限公司LH-G03-A-003-0
1周工作计划编制管理办法
1.目 的为了更好地指导公司各部门工作有序开展,逐步建立起公司的计划管理体系和完善监督机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3.职 责
3.1 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文件的起草并保留文件的最终解释权。
3.2 行政部负责FTP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3.3 公司各部门按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4.定 义
无
5.程 序
5.1 编制原则
5.1.1 全局性原则:各部门计划的编制、执行要有全局观念,要服从公司的整体运营
方向和利益。
5.1.2 一快两高原则:计划编制应体现出公司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和高度的质量意识。
5.1.3 实事求是原则:计划编制应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如实编报部门工作计划及计划
完成情况,对于具体工作在时间要求上要客观、公正,符合实际情况,工作安
排上要有紧迫感。
5.1.4 规范性原则:工作计划作为指导公司工作有序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部门应
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严格按公司的要求规范上报相关内容。
5.2 时间要求
5.2.1 提交时间为每周四17:30前,由各部门自行上传FTP相应文件夹(无法连接至FTP
服务器的部门以飞信或邮件等形式发至运营管理中心帮助上传),运营管理中
心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各部门于周例会结束后结合例会要求及审核结果
进行下周工作计划整理并于每周一上午10时前将本部门当周工作计划确定稿
上传至公司FTP。5.2.2 各部门需在周工作计划提交后1个工作日内将周工作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传达到
本部门的每一位员工;若工作计划因会议要求有调整,各部门应在调整后的0.5个工作日内将周工作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传达到本部门的每一位员工;
5.3 内容要求
5.3.1 部门上报工作计划内容应明确详细,具体工作应职责明确到人,须确定起止时
间(如:共4周/第2周)和描述到对此项工作结果检查有可评估的量化指标,对于部门日常事务性工作则不应列入计划之内。
5.3.2 部门上报周工作计划时,应结合部门周工作重点提出相关的文字说明,不得以
天为单位分项流水记录同一件事。
5.3.3 部门工作需其它部门给予配合的应在编报计划前先行沟通,协商解决好相关事
宜,并在工作计划中注明,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
5.3.4 各部门在上报周计划完成情况时,对于重点工作不但要描述工作量、还要有质的反映(在对于重点工作描述中不仅要体现出完成的工作量,还要体现出完成的工作质量)。
5.3.5 对于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同样纳入公司的计划管理,当周完成的工作应
反映在计划完成情况中,对于工作量大,当周不能完成需跨周进行的工作应转
入下周工作计划中。
5.3.6 对于单项工作的完成时间需跨周进行的,或涉及环节较多、需两个以上部门参
与的,要求参与各部门共同编制单项工作计划。
5.3.7 部门周工作总结直接在表中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栏进行总结描述,要求每项工作必须写明本周最终所达到的结果,对于未完成的计划工作须在选项栏中
勾选后在原因栏和处理结果栏中予以描述并标明时效(禁止对过程和理由的过
多描述)。
5.3.8 周工作计划已完成的工作只需打勾即可,只对未完成的工作具体情况进行详尽
描述,其他要求详见表格备注。
5.3.9 部门当周临时性工作(可分为会议要求或领导交办等类型),须按工作计划表格式列入当周工作总结中予以详尽描述。
5.3.10 周工作计划命名规定:“LH-XX部门XXXX年第X周工作总结及第X周工作计划”,如:“LH-运营管理中心2014年第1周工作总结及第2周工作计划”;若遇到跨
编制时,命名为:“LH-XX部门XXXX年第X周工作总结及XXXX年第X周工作
计划”,如:“LH-运营管理中心2013年第52周工作总结及2014年第1周工作
计划”。
5.4 编报程序
5.4.1 各部门每周上报下周工作计划及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前,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部
门人员进行内部讨论,明确下周相关工作的分工与合作,并按公司要求填写部
门下周工作计划及本周计划完成情况。
5.4.2 各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周工作计划及计划完成情况上传FTP服务器,运营管理
中心负责审核和备案。
5.4.3 运营管理中心在审核周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本周工作计划进度对实施过程进行
跟踪,并及时协调解决出现问题和信息落实反馈。
5.5 计划实施
5.5.1 计划实施过程中涉及到部门之间配合的,工作为主的部门处于主导位置,配合部门原则上应无条件按照要求积极主动完成配合工作;
5.5.2 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并对公司全局工作有一定影响的,应予事发日的两小时内向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或总经理汇报;
5.5.3 在计划执行中,对于工作上有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之举,或在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方面成绩显著的,各部门应及时进行总结并上报
公司,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奖励或表彰。
5.6 监督检查
5.6.1 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公司制定的工作计划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当工作解决有难度
时应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部门领导负责本部门工作计划的监督落实,工
作计划落实不到位或没有传达,公司将视具体情况给予-1至-5分考核。
5.6.2 运营管理中心对公司各部门上报的工作计划及计划完成情况应认真审查,发现
有错别字的情况,给予责任部门[-1分/1个错别字]的考核,发现有遗漏或欠妥
之处应及时给予指正和修改,并负责监督指导部门工作计划的实施。
5.6.3 运营管理中心不定期对各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发现有计划无故
拖延、隐瞒、谎报实际情况等现象者,公司将视具体情况给予相应考核。
5.6.4 公司对计划编制及计划的执行将从计划按时完成情况、完成质量、部门间配合情况等方面进行定期总结,使计划编制、执行、监督检查及总结切实落到实处,并逐步有效地与绩效管理、个人考评、部门年终总结挂钩考核。
6.相
关 文 件
无
第五篇:沈阳市科技计划编制工作安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市有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不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科技计划引导作用,不断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现就2016年沈阳市科技计划编制工作安排如下。
一、科技计划工作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科技创新发展新要求,面向科技创新前沿、面向我市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协同衔接,着力解决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问题。鼓励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加大投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技术创新同结构升级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提升对接、创新项目同生产需求对接,创造新增长点,培育新业态,发展新产业,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科技创新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振兴的支撑作用,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二、科技计划工作安排原则
深化改革计划管理改革,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创新资源,聚焦发展目标,发挥引领作用,坚持全面发动、重点组织、科学评审、择优扶持的编制原则,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布局合理、定位精准、目标明确、绩效明晰的科技计划体系。
1.突出重大先进制造项目。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要求,围绕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凝练一批对全市经济调结构、促发展、稳增长支撑作用显著的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集中研制一批重大制造产品,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2.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将企业研发投入资金数、加计扣除免税额、发明专利拥有量、税收贡献值以及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效果、计划项目验收情况等作为项目评审和推荐立项的前置要素。将研发投入大、专利产出多、税收增长快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计划优先支持的重点,把承担科技计划项目与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内生动力相结合。3.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工作,加大创新环境、创新体系、创新载体和新型研发实体建设支持力度,加速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建设,加强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支持能力建设,加快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市场等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支撑条件和创业发展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力度,努力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
4.加强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申报的项目,重点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本地化的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项目,择优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形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继续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重大研发项目,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形成创新攻坚优秀科研团队。
5.创新项目资金支持方式。建立多元化的项目资金使用方式,在科技资金无偿资助的同时,探索实行创新券、后补助、政府购买、引导资金、项目投资、绩效奖励等多种科技资金使用形式,扩大资金使用效果。
6.强化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建立“五位一体”的项目监管机制。从项目管理、资金审查、审计抽查、纪检监察、验收评价等五个方面对项目执行情况全方位监管。健全科技信用制度,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对具有不按计划执行项目、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仍未改正、不按规定报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超期未申请项目验收、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等情形的单位,原则上不安排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
三、科技计划体系与支持重点
2016年,市科技局编制三类科技计划,即:沈阳市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沈阳市科技促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和沈阳市专利技术转化补助资金计划。
(一)沈阳市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沈阳市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主要是以解决结构调整、行业提升、产品升级中的共性、关键性和核心技术问题为目标,以推动重大成果转化、重大专利实施、重大产品研制为宗旨,通过产学研合作,聚集创新资源,吸纳先进技术,转化创新成果,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体包括3个专项:
(1)工业科技专项:以核心技术研发、重大产品研制、重大成果应用为重点,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大对先进制造技术、高端成套装备、机器人、ic装备、3d打印、数字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遥感与导航、节能环保、现代建筑、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两化融合、应急技术装备等开发与应用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优先支持企业主导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生长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农业科技专项:围绕农业高科技前沿技术领域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向全链条、品牌化、专业化转型。重点支持生物育种、动植物新品种繁(培)育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料、疫病防控、循环农业,以及农村科技培训、科技服务能力等先进适用技术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项目。优先支持各县区特色产业、农业现代科技园区和龙头企业的项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3)社会发展科技专项:围绕科技惠及民生,在资源与环境领域,重点支持推进沈阳市“蓝天行动”实施为目标的大气、土壤、水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在生物与医药领域,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品种临床研究及产业化;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大力开展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和实用技术研究,提高重大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能力;继续支持城市建设与城镇化、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消防安全、文化创意设计及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