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9: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各位小语会的理事,各位会议代表,各位新老朋友:

感谢大家牺牲休息的时间来参加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这是研讨今后一段时间阅读教学改些什么,怎么改的会议。它将为今年秋天将要举办的第九届青年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定个基本的调子,引导一个基本的方向。这也是一次反思十年课改、学习2011版课程标准将语文课改引向深入的会议,也是这一届小语会即将届满、新老朋友的聚会。这次会议会期很短,只有一天半,但是内容丰富,节奏很快。昨天一天,今天半天的活动,我感受很深。

第一点感受,昨天停电了。衷心感谢河南省郑州市附小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孩子们,感谢你们周密的准备、周到的服务。还感谢他们给了三位上课老师提供了难得的一次机会(教学中突然停电,所以的电教技术无法使用)。三位老师从容自信,为我们呈现了三节原生态的课:真实,扎实,摒弃了一些浮躁的东西,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真,效果比较好。即将赛课的老师要向他们学习,心无杂念,从容应对,专注教学,这样往往会有超水平的发挥。

第二点感受,昨天下午、今天上午大会交流,包括各组的发言汇报和个别老师的发言,我感觉到我们这支队伍了不起,称得上高端论坛。特别是昨天下午,我参加第三小组的交流,三十多位老师发言,每人只有三五分钟,谈认识,谈感受、举案例、议改革,言简意赅,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觉得,我们参加的这次活动的质量比我参加的有些国际性的会议还要好。我们这支队伍真的相当可爱。

言归正传,十年课改,在座的有的全过程地参加,有的一部分参与。对课改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我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包括我们小学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教学在成长,语文教学在进步。成绩要讲,可以讲半天,今天没时间多谈。但是我们也有遗憾,课改十年,我心中最大的遗憾是,至今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的教学负担仍然很重。我们的付出和我们取得的成效还不成正比,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当然责任不能由老师承担,我们全国小语会领导班子,我本人是有责任的,是对不起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老师的。

从2003、2004年开始修订课程标准,几经修订,几经审查,终于在去年12月28日颁布了。这个课标坚持了2001年实验稿课标的一些内容,也更加强调了一些方面。强调的这几点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强调加强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这是中央的精神,必须要贯彻。所以课标中有大段这样的论述。

比如加强了识字写字。这是由于教育部在调查中发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错别字增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书写情况比较差,于是乎,这一次课标的修订,要强调识字写字。

再比如,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原本的语文课程设计是存在缺陷的,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表达——口头、书面的表达训

练。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都能看出孰轻孰重。还有其它原因,这就导致了国民语文运用能力的下降。

在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会议,就是媒体写了一个内参,给中央领导,反映我们国家人们的语文运用能力在下降。这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重视,就让教育部,让国家语委拿出办法来。所以课标一些大的变化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学习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讨论今年秋天的观摩活动,朝哪些方面来改进,我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增强课程标准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人甚至说是语文教学领域的宪法,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我们每一位小语人都要增强课程标准意识。不要向某些名师学习,他们头脑中没有课程标准,他们想用什么上就用什么上,想上多长时间就上多长时间。我们要自觉用2011课标指导我们的教学,自觉地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规范我们的教学,减少随意性。克服在有些问题上不达标,有些问题超标的情况。

比如,低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不够落实,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模仿中高年级,把分析课文内容当作主要内容的情况,分析课文成了教学重点。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时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我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做的几件基本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在理解上,课标没有提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而有理解词句,从文本当中学习提取简单信息的要求。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和高年级几乎没有区别。重点抓篇章的理解,而且主要是分析整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中年级要注重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二方面能初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高年级教学。

高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分题材、体裁,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分析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得意而轻得言。按照课标要求,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抓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还要抓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里还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学会阅读诗歌,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方法。

总之,在把握年段目标上,我们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吃准年段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我们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二、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都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小学应该怎么做,大家一定是很清楚了。

低年级在阅读教学中,这次准备作低年阅读的老师,我们阅读教学中,在我们的课上,要体现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对识字、写字、学词,无论我们怎么安排,要从时间上、环节上、指导上、练习上予以保证。低年级一定要打牢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学、大学出现的问题在于小学,小学又主要由低年级老师负责。在教学过程,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教给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要体现认写分开的识字原则,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应该要求不同、教法不同。刚才大会交流中,第一小组汇报中已经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谈到了在阅读教学中怎么处理的问题,参赛老师要吸收他们的经验,同时有自己的创造。识字要重视复习巩固的工作,写字要加强指导。指导要具体,教师要做示范。各位参赛教师,特别是低年级参赛教师一定要写一笔规范字,甚至是漂亮的字来征服评委,否则在这方面会失分。特别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我们的孩子学得太苦了,炼狱式的苦练。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我想,这次低年级的教学要想有比较大的转变,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必须在这方面有突破不可。教低年级的儿童,就不能向教中年级、高年级一个样。我们想想斯霞老师,她是怎样教低年级教学的。我们不要只在内容、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要想想怎样使孩子更喜欢识字、更喜欢读文,更喜欢你的语文课。

中年级要继续加强识字写字学习教学。但是要体现由扶到放,适当点拨。因为中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了。中年级还要加强词语教学,重视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因为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口头和书面表达运用的是词,而不是字。我们老师要经常做好词语的辨析积累和运用的工作,使学生具有足够的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词汇。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尽可能多的能灵活运用的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词汇。

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更多的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学,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写字的指导也是一样。比如,昨天高年级的写字指导有些低段化。高年级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效果。

我们要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但是要有层次性的。在课标中,第一二三学段,在教学中每节课要有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的写字。我个人认为不同年段是有区别的,目前是没有权威说明的。各年级都要增强练字的意识,增强书写的质量,但是各年级有区别。低年级主要是利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写词,要有具体的指导、扎实的训练。中年级除了练习书写字词以外,也包括练习书写句子,甚至是段落。另外一些随堂小练笔所用的时间也应该属于这10分钟之内。不是10分钟就是一个一个写字。高年级在书写练习过程当中,更侧重练习句子和段,还要做到行款整齐。比如低年级用田字格,中年级用方格,高年级用条格。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总之,加强书写的练习,提高书写质量要从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

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指导,课标从第一学段讲到第四学段。从昨天看,还不够重视。中高年级老师要经常提醒,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各个年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注重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低年级在创造性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方面在这次比赛能够提供好的经验。

三、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课标在前言中就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讲到课程性质的时候,说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运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我想,课标修订者是有他们的用意的。

运用是学的终极目的。运用是本、运用是根,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运用才能接地气,才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然,运用和理解不是对立的。我认为运用应该包含理解,它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而不是过去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的“运用”。

在当前,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助于扭转语文教学重阅读、轻读写的倾向,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听说读写的实践都是运用。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全面落实。难道识字写字中没有运用吗?要在所有语文课程内容中全面落实。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谈在阅读中加强学习运用谈几点想法:

1.理解是运用的基础

通过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也是对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促进。

比如,低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培养准确立,中年级要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高年级在对文本评价过程中培养富于个性活力的、运用母语进行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这是《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话。

2.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往更多的关注内容,有时注重一下涵义,对形式关注不够。阅读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不仅如此,还要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通过这个得言。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既关注内容、又关注表达形式、文章的写法,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低年级重点抓好的词语、好的句式,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习迁移和运用。低年级主要是词语和句式。

中年级重点要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表达的时候要学习运用。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鲜明生动。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写段话。

高年级要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特点的表达。

3.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改变以往不分文体、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教给学生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同时,关注基本的表达方法。怎么记事、怎么写人。

4.适当增加结合阅读的练笔

随堂练笔不是多多益善,不是每课必练,要自然、贴切,形式多样。不要为练笔而练笔,不要搞形式主义。

低年级可以结合词的特点,结合文本的句式。比如用上文中的一两个好词写好一两句话;用常用句式写句子、写话。还有复述、继编、创编故事,都是很好的形式。

中高年级形式更加可以丰富多样。文章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练笔,也应该是多角度,多形式的。比如可以安排结合文本内容的练笔,比如《燕子专列》,瑞士政府号召国民收起冻僵的燕子。请你代瑞士政府拟一个通告。这是一个很巧的结合内容的练习。还有结合文本写法的练习,还有续写、扩写、缩写、改写。叙写《小摄影师》,扩写课文中三言两语概括的内容。

防止练笔模式化,或者流于形式。防止学生在练笔中写假话、空话、成人话,责任不在学生,往往是老师提出的内容不当,学生被逼无奈造成的。

四、进一步体现训练过程,加强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1.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是学生和老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整个阅读教学当中,我们老师要“让学”,要保证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要有一定的训练的量,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其实不需要搞得这么复杂。按照叶圣陶当年的说法,阅读教学就是三段式,自学、指导、讨论。我建议老师们减少头绪,内容要精简、环节要简约,但是要突出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读后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的理解,让学生经历自己读通、读懂、读会、会读的过程。我们老师要解放,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解放学生。做到陶行知当年提出的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耳朵,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时间,解放孩子的空间。

在这个方面,我希望这次的观摩活动一定把步子迈得大一点。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学习的关系,学生一定应该是学习的主人。

2.老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注重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

低年级一定要保护儿童的天性,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孩子爱学,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体验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中年级教学要形成一个“场”——气场,吸引住孩子专注地学。讲了许多策略,这里我冒昧地提出一些策略:

1.识字写字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2.理解词句的指导策略,主要是低年级。

3.在朗读指导中培养初步语感的策略,特别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中间的停顿的策略,4.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低中年级考虑

5.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用整合的、有挑战的问题引导师生、生生和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方法策略。昨天第三节课开头是很好的,有猜测的读,有质疑问难的读。

6.读懂一段话的方法策略,主要是中年级。

7.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的阅读策略。

8.利用阅读期待,比如猜想、推测等方法进行阅读的策略。中高年级。

9.用画结构图的方法理清文章段落或文章条理的策略。

10.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

11.借助朗读,理清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策略,以读代讲。

12.利用学习提示、自学提纲、作业单等引导默读思考,合作交流的策略

13.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指导策略。

14.指导略读文章粗知大意的方法策略。

15.指导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

16.利用即时评价,辨明正误,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点拨读法的方法策略。

还要提醒大家,要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朗读训练要分年段、有层次,老师的范读要自然,防止矫揉造作。

中高年级要加大默读训练的比重,课上要动静结合,通过默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希望本次大赛的课要体现以下四点:

年段目标要吃准;识字写字要培根;语用能力要加强;阅读教学要创新。我衷心地希望,在本次大赛中,我们的老师一要体现课标精神,做到刚才谈到的四个加强,二要做到“实”与“活”。我们的课,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形态,要大胆地往前迈出一步,要从惯常的阅读教学中突围,呈现出个性化的、高效的语文课堂的面貌。这是我们为深化阅读教学改革做出的贡献,也是我们举办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最大价值。

第二篇:崔峦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0年夏,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此外,无论是10月的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第三篇: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此外,无论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作为近期接受到的一个新的理念。当前在语文教学的转型时期,究竟该怎样进行语文教学成了很多教师的困惑,也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热点话题。聆听了诸多专家的报告后,如拨云见日之感,回想自2002年课改以来,八年时间,语文教学改革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根源又在哪里?前景又如何?当下,语文教学的权威崔峦老师提出“语文课要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又从何种背景下提出?前景如何?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做?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聆听了崔老师的报告。

一、开篇的话

二、课改的成绩与不足

课改九年,虽然观念有进步,但是师生的负担仍然很重。我们老师的付出,和取得的成效是不成正比的。不尽人意,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在职业生涯中不够幸福,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加的不幸福。对小学生,我感到非常的遗憾,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我们小时候比现在幸福多了快乐多了,可能吃得很差,但是很幸福!上学留很少作业,可以尽情得看书玩耍。老师们啊,玩也是学习!玩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上课累,课余学补习班,没完没了,无休止的学补习班。北京小学生,双休日更加忙碌,我很为现在的小学生感到遗憾。童年只有一次,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座的各位,在教育体制改革还没有全到位的情况下,多给孩子们一点自己的空间,这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具体说,课改九年,语文课程反思一下:有几个问题引起我们的重视:

1.基础不牢固。课改四年时,到课改实验区调查报告:课改以来学生的词汇量下降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做,词不达意,用词不同的现象很普遍。课改以来,在给孩子打牢识字写的基础上不如以前。

2.小学生进入阅读晚,比拼音文字国家要晚一道两年,阅读量小,阅读能力不强。比如分析概括能力普遍较弱。阅读文本以后谈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利用上文推断下文的能力都很弱。对文本的评价能力更明显的偏弱。总体不理想。

3.习作,从全国范围来看,下学生不喜欢作文。勉强写出作文,内容很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

4.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对中学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与人交际不能主动大方的交际,不能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存在问题的原因有: 一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原因,以及人才观方面的原因。举国是应试体制,基础教育唯一的目的好像就是为高校输送新生。我们的人才观认为只有读大学考研、读博才是真正的人才。其他国家则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决定他们的出路。西方大学上大学容易,宽进严出。关键是需不需要,做教授搞科研是人才,做各行各业只要能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美国的蓝领社会地位高、待遇很高,收入的40%纳税,所以没有必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正是高考的指挥棒,让小中学,甚至是幼儿园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不是老师和我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想说的是,不要过于逼迫自己的孩子,成绩中上等即可,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多读一些书。我始终认为,成绩可稍差一点,如果书读得更多,就会更有潜质,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更幸福的人生。

二是思想方法上原因:为什么在基础上不如以前牢了。因为在课改初期,丢掉了我们好的传统,过于崇洋媚外。经历了很多波折,语文教育不断摇来摆去。只有语文课才能担负起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特别是运用的能力。所以无论语文课改改到何时,一定坚守语文的性质,要牢牢把握语文的课标和他承担的任务,补充了大量的非语文的资源。在方法上,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想,要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要在统一上到下功夫,避免割裂。怎么统一,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情感、情意。这样的情感、情意是怎样用语言来表达的,特别是后者。这样做,工具性突出了,人文性也有了,就没有必要深挖洞多积粮。

看名师大家的课,也要用这样的观点去思考,什么叫好课:一定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能力培养上有什么收获,在这样的基础上看语文课改。不能只看课堂气氛看轰动效果。

三是课程、教材、教法的问题。包括人教版的教材都有不足。一方面肯定课改以来在观念上和教学中的进步,同时看到问题,进一步改革我们的课程教材,能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三、儿童阅读与阅读教学问题 1.阅读的意义: 2.阅读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向世界公民发出号召:走向阅读社会。要求全世界公民都要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把发展儿童智力的重点转移到培养阅读能力上。美国:在克林顿时期,就采取了“美国阅读挑战”的行动,小布什“不让一个美国儿童掉队,并把阅读优先作为教育的主轴”,希望经过五年的努力是五年级的孩子做到能读会写。英国,1996年提出阅读是基础,开展这样的全民阅读行动,核心是为了孩子成为终生的读者。还把1998年作为英国全民阅读年。小学生每天1小时在校集中读写时间。女王的生日庆典上,最重要的内容是推广阅读,让英国的小孩子重拾经典。日本:10多年前,推广儿童阅读“学校图书馆法”一个学校是要有12个班,一定要有图书馆。而且《儿童阅读推荐法》指定4月23日是儿童阅读日。香港回归前中文很差,回归后重视中文教育,开展阅读活动,要求小学生一学期读30本书,一年60本书,01年-06年,跃居世界前茅。犹太人:最爱读书。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多读书,生下来就灌输热爱读书的教育,蜂蜜涂在书上,死后的墓地上放着书本,学无止境。中国大陆:中国父母在教育投资上舍得花钱,特别是上辅导班上,在子女教育上工资收入的31%,其实应该更多的给孩子买书、一起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家庭越早给孩子见家庭图书馆,孩子发展得越好。

所以,语文教师教语文不能只教教科书,儿童阅读非常重要,不能等待,家庭要亲子阅读,学校推广儿童阅读。

阅读立校,阅读立人 应该是我们办学的思想。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集中打阅读来说,怎么深化阅读教学,怎么推进阅读。3.对策;(1)改革语文课程。主要讲阅读课程。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是阅读课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部分,但不是唯一的。但还有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儿童阅读。儿童阅读课程化,希望课程标准里写的更加明确,两部分,教科书和儿童阅读。六年只读教科书,30万字真的少得可怜。怎能培养其很强的阅读能力?不能仅停留在儿童阅读的活动上,如交流、展示、回报活动等。更希望实现儿童阅读的课程化。李怀源所在的跃华学校全校开放阅读课,拓展到全学科的阅读课,阅读能促进各学科的教学,在课程体系没有完成改变的情况下,要尽自己的所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开展儿童阅读,形成制度,固定在课程表里面。深圳南山后海小学,儿童阅读的推广有10年的历史,开了很多种类型的儿童阅读课:如图画书的导读课(绘本导读)聊绘本,创作绘本,一年级的孩子正式出版绘本的孩子有很多。都是一面图画一面文字,全是自己创作。童诗阅读也是低年级,激发兴趣,共同品读童诗。苏说“每个儿童天生就是一个诗人”。三年级孩子诗作“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月亮婆婆和太阳公公下棋,月亮婆婆输了,气呼呼地走了,太阳公公收起棋子,高高兴兴上班去了”桥梁书阅读:绘本和名著之间的书,经典阅读分享课。在课堂上就一个方面一个人物聊书。读完三国以后:读三国议曹操。学生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好人坏人找出依据。懂得做事情看问题要用发展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好书推介课一人读书所得全班分享。

儿童阅读课程化。儿童团阅读推广常态化。(2)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找到阅读的时间。

许多学校、教师进行了实践。一是实行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多篇这样的形式。在有限的课时里,多读书。例如交完课文后,用五六分钟拓展阅读相近的几篇文章。霍懋征老师创造的方法,用三课时教三到四篇课文,带读其他课文。

二是单元的整组、整体教学,开始是改革以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单元课文教学加强课文间的整体性,但是教法呢还是一篇一篇的教,注重联系;现在发展到单元整体教数学。先有有效自学的模块,——然后整体感知交流的模块,——再读课文,用于表达的模块——借鉴文章写法练习习作的模块——拓展读写的模块。整组整体来上。这样非常几个模块,就能节省一部分时间。比如感知模块,能用一个课时完成,一是节省很多时间二是训练的重点更加清楚。

山东潍坊的“主题学习”举全市之力,推广儿童阅读,做得较好的老师:用较少的时间,三年半的时间教完六年的教材,其他时间指导儿童阅读,书读得很多。潍坊面上的做法:一组教科书带读一本教材《主题学习》,人教版一组课文编一本课文。量是很大的。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看到推荐儿童阅读额重要性,要千方百计推进,养成习惯,推进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不能不考虑阅读的效果,还有提高阅读的质量,要做到: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把自己所教年段的目标搞清楚,从全国面上的情况看,目标不明确的课很多,目标不明不集中很多。要做到省时高效就要把目标明确。存在问题:一是目标泛化,许多课目标差不多,语言训练语文能力训练方面目标不明确。二是目标的越位和缺位。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阅读内容的分析,老师不断地问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从低年级就这样做。一年级没必要这么做为什么:一是不是主要任务,二是不值得这样做。因为一年级的越位,造成识字学词等内容的缺位,造成了学生教学基础的薄弱。识字写字、学词不扎实,课文内容化了太多时间。中年级花大量时间解读课文内容。段的训练的缺位,应该更多的进行段的训练。高年级更是分析内容上过于深挖,但是学习方法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上在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方式上,缺位。深挖内容太深越位。要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首先搞清楚各学段的目标。

低年级:1。重点应该是字词句的训练。一是一定要体现课表里的要求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包括词语、词汇的教学。识字:加强识字的复习巩固,不仅当堂认识,还要及时巩固。能够使孩子达到顺畅阅读的能力。写字要一丝不苟,老师写很好的三笔字,能够很规范的朗读课文,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这是三大项基本功。课改后的识字写字实在令人担忧。研究生写字惨不忍睹。另外,中国人发明汉字,一定要写好汉字。无论何时练好中国字,不仅仅是书写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中国的中小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整体下降,不如日本的小学生,很不好。教师以身作则,是每一个孩子写一笔正确端正美观的汉字。

词语教学非常重要,识字不是目的,学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会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是目的,尽早给孩子词语的概念,非常重要。生字组词,积累词语。要有足够的词汇量要有7000——7500个词汇,不止会抄,还有会写会运用的积极词汇。低年级要在写字指导上打好基础。

2.初步的朗读训练,尽量读正确。很难,字音读正确,轻声、儿化音、变调音读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读出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一方面帮助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帮助建立语感。低年级一定侧重读正确。

3.大致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不是课文内容。让他们慢慢知道哪些是重点词句,能够理解少量重点词句。

4.积累语言。低年级是孩子记忆里最好的时候,鼓励孩子多读多背,积累好词佳句。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就是称职的好老师。

中年级:侧重词句段的训练

1.在低年级基础上加强字词的训练,增加识字量,中重要的是识得识字学词理解句子的方法。不仅要能够理解词句表面的意思,还有体会表达上的效果。为什么用这个词,这样写好在哪里?

2.重视段的教学,加强。从自然段到结构段,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段意,二是理清段序,三是揣摩段的表达方法。做好了到高年级前移到篇的训练将会水到渠成。

3.加强感情朗读训练。读出感情要基于对文本的感情脉络的把握上。在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然而然的用朗读传达出自己的理解。这是有效的。除了朗读以外还要加强默读。现在多数是书声琅琅,很少有画画批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全国面上来讲,朗读训练有余,默读训练不足。不是培养朗诵家,是培养孩子理解文本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分析、评判的能力等。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默读,带任务的默读,有指导的默读。

4.略读课文的教学,粗知大意。略读是比较快速的度,有意识的训练阅读速度,通过略读,把握文本的重点文本的主旨。抓住重点即可。与精读课文目标不一样,教法也不同。将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略读课上,所以要重视略读课文的研究。略读课文粗制大意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高年级:要重视句段篇的训练。

1.继续进行词句的训练,要理解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四角的天空”“碰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2.比较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能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老师稍作指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重点,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北京海淀五年级: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写不出来。平时看课,初读课文以后都要求孩子说说文章主要内容,但老师没有评价和指导,这叫指导不到位,虽然天天训练,但没有效果。北京的一个老师教师指导孩子怎么概括全文?将几个情节用小标题概括几个情节的内容,教师板书,将四个标题记在笔记本上,根据四个标题再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一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要抓住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训练非常到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不同文体的文章思路不同。同样问题的文章思路也不一样。小兴安岭抓住春夏秋冬时间的顺序写作。西沙群岛是总分总的结构,过渡句的正确使用。不仅竟是阅读恩指导,更是习作的指导。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是孩子慢慢懂得怎么叙述,怎么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怎样把人事景物写具体。这些基本的表达方方该能够领会。

3.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要关注不同文体文章的表达特点。4.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如果小学阶段,把握准年段的训练目标,不能越位和缺位,能够扎扎实实的将各年段的训练目标落实,就很好了。

二是内容问题:一是教科书是最基本的阅读教学的内容,但是要用课文教而不是去教课文。而教科书不是唯一的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要引进吸纳其他的教学资源,用名著丰富教学内容。

三是方法策略:

1.加强自学、先学后教。入学不久就要鼓励孩子自学。低年级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等等。高年级放手自学,给他作业单检验自学效果。有50%难度的内容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将孩子的困惑放在心里,从学情出发,目中无人只有教案,那不行。要找准教学起点,要准备教学过程当中要关注学生。

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要得当,鼓励改革创新:“实”教学一定要实在扎实,“活”创造灵活多样的有一定创新的方法。四:扎实推进儿童阅读 1.提倡区域性的推进。

比较好的地方有潍坊和北京的朝阳区。区政府牵头搞儿童阅读的区域性推进:儿童、家庭、社区全民阅读氛围。江苏“书香童年计划”,一是图书漂流计划,让图书流动到贫困的地方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师生共度每天全校师生共同读书二十分钟。第五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第六开展诗词诵读,做到五个一,一天一首诗一月一赛等,第七家庭读书活动。八改革评价的机制,把阅读态度阅读量、阅读效果纳入学生评价之中。第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活动:每天阅读一万字,每月读完一本书,读书沙龙,读书成果展示等。2.读什么? 不主张读经。但是有价值的古代的蒙学读物《论语》等等的片段,可以读读背背。基本观点是厚今薄古,厚中博外。不同年龄段的阅读的兴趣不同。幼儿:童谣儿歌,重复性的爱听。学龄初期:童话、绘本;小学低中年级: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贴近的书籍和童话;高年级:有丰富知识的作品科幻小说等,有趣的科普读物等,有一定篇幅的儿童作品,包括好的名人传记等。小高初中阶段:大部头的文学作品。有分辨能力以后,有推荐有价值的作品。但要以兴趣为先,毅力为重。

群书阅读:一节课上。全班阅读,老师根据一个主题选择一群书,可能选几本,每一本配若干册,上课的时候先指导全班读一本,然后交流,然后自由选书,读完后做两部分交流:一是同一本书的交流。二是不同书籍的交流。交流以后每个人都收获了很多。两句话:我们推进儿童阅读和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要深化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内容分析的教学说再见。实现有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第四篇:崔峦在全国第八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精选)

崔峦在全国第八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各位学会的理事,各位特级教师,各位新老朋友:

感谢大家牺牲休假时间来出席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这是一个研讨今后一段时间阅读教学改什么、怎么改的会议,它将为今年秋天举办的第九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定一个基本的调子,引导基本的方向;这也是一次反思十年课改,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改引向深入的会议,它还是本届理事会即将届满,新老朋友难得一聚的这样一个聚会。我们的会期很短,但是会议的内容丰富,节奏很快。昨天一天,晚上,今天半天的活动,我感受很深。昨天开幕式以后,我们遭遇了一个意外,我在这里衷心地感谢河南省郑州市附小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孩子。感谢你们周密的准备,周到的服务。还感谢你们给了我们昨天上课的三位老师难得的一次机会。这个机会真的很宝贵。我当时脑子里一闪:怎么办?这三位老师从容、自信,可以说给我们上了三节比较原生态的课。真实、扎实,摒弃了一些浮躁的东西。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身。效果比较好!我们即将在第九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课的老师们要向他们学习,心无杂念,从容应对,专注教学,这样,往往能够有超水平的发挥。我的第二点感受,是昨天下午半天的研讨,今天上午半天的大会交流,包括我们各组召集人的汇报和一些老师的发言,我真的感觉到我们这支队伍了不起,称得上高端人才。特别是我昨天下午参加了第三组的活动,三十多个代表发言,每人只有三五分钟。谈认识、谈感受、举案例,言简意赅,不乏真知灼见。我觉得,我们这次活动的质量比我参加的一些国际会议的质量还要好。我们这支队伍真的相当厉害。言归正传:

十一年课改,在座的各位,有的全过程地参加了,有的一部分地参与,对课改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个人觉得,有个基本的共识。我认为,这次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成绩是主要的,包括我们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在成长,语文教学在进步,成绩要讲我们可以讲半天。但是,我们也有遗憾,课改十年,我心中最大的遗憾是,至今,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老师教学负担仍然很重。我们的付出和我们取得的成效还不成正比,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当然,责任不是全部由我们承担。但是我们全部小语会的领导班子,我本人是有责任的。是对不起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老师。那么,在课改几年之后,教育部组织来修订课程标准,从2003年、2004年几经修订,几次审查,终于在去年12月28号颁布。这个课标,坚持了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东西,也更加强调了一些方面。强调的这几点,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这是中央的决定,必须要贯彻。所以,课标里面有大的这方面的阐述。比如,2011版课程标准,加强了识字写字,这是由于在课改的过程中,教育部组织一些专家到实验区去调查,发现课改以来,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错别字增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学生的书写质量比较差,于是乎,这次课标修订强调,加强识字写字,再比如,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原本的语文课程的设置,我个人认为是存在缺陷的。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了表达,口头的书面的表达的训练,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我们都能看出来,孰轻孰重。还有第三个原因,导致了国民语文运用能力的下降。前阵子参加课标修订的时候,媒体写了一份内参给中央领导,反映我们中国人的语文运用能力在下降,这已经递到了中央高层,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让教育部让语委拿出办法来,所以,课标的一些大的变化都不是空血来潮,都是有原因的。

那么,我们学习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来讨论我们今年秋天的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朝哪些方向来改进,我提出那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标准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有人甚至说是语文教学领域的宪法,它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我们每位小语人都要增强课程标准意识,不要向某些名师学习,他们脑子里没有课标。这个课自己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想用什么上就用什么上,想上到什么程度就上到什么程度,想多长时间就讲多长时间。我们要增强课标意识,要自觉地用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自觉地依据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减少随意性,克服在教学目标有些地方不达标,有些地方超标的问题。比如:

低年级,比较突出的问题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目标不够落实,而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看得比较多的是模仿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把分析课文内容当作了主要的任务。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分析课文成了教学的重点,而不是识字写字学词成了重点。课程标准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我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做的几件基本的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还有积累语言,我认为这是我们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做的事,在阅读理解上,课标里没有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目标,而是理解词句,从文本当中学习提取简单信息的这个方面的要求;

中年级,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跟高年级基本没有区别,重点抓篇章的理解,而且主要是分析整篇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标的要求,中年级要注重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二个方面,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和初步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中年级前期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很容易地,很顺利地过渡到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高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分题材、体裁,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分析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得意而轻得言。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抓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还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都是课标里的原话。课标里还指出,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学会阅读诗歌,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延续性文本,也就是告诉我们老师,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基本方法。

总之,在把握年段目标上,我们要深入地研读课程标准,吃准年段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我们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二、要进一步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都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小学应该怎么做?大家心里很清楚。低年级,这次准备做低年级阅读课的老师,我们在阅读教学当中,在我们的课上,要体现识字写字为重点,在整个教学中,对识字、写字、学词,无论我们怎么安排,要从时间上,环节上,指导上,练习上要予以保证!

低年级,一定要打牢识字、写字、学词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学、大学出现的问题,根子在小学,小学又主要由我们低年级的老师负责。我们要在识字、写字、学词教学过程当中,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教学当中,要体现认写分开的原则,要求认的字和要求写的字应该要求不同,教法不同。刚才,在大会交流当中,老师们汇报中,谈到了“分散识字”“集中识字”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谈到了阅读教学当中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希望参赛的老师要很好地吸收他们的经验。识字要重视复习巩固,写字要加强指导,指导要具体,教师要作示范。我们各位参赛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参赛教师,一定要写一笔规范字,甚至用一手漂亮的字来征服评委,否则,在这方面你会失分!特别是,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今天,很多同志在发言当中都提到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学得太苦了,太累了!语文这么一点点东西根本不需要这样,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注意调动他们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我想,这次低年级的教学,要想有比较大的改变,说白了,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在这方面有突破!教低年级的儿童,就不能像中年级、高年级一个样。我们想想斯霞老师,她是怎么从事低年级的教学的。我们不要只在内容上,只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我们想一想,怎么样孩子更喜欢识字,更喜欢读课文,更喜欢你的语文课。

中年级,要继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但是,要体现由扶到放、适当点拨。因为,中年级的孩子应该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了,没有必要向教低年级那样去教。中年级还要加强词语的教学,重视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和运用。词是最小的单位,口头书面表达用的是词而不是字,我们老师要经常性地做好词语的辨析积累运用工作,使孩子能够有足够数量的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的积极词汇。我们还要鼓励学校在课内外的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在课外阅读当中,尽可能多的灵活运用掌握词语的表达。

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更多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学。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的识字学词的能力,写字的指导要适度。昨天的课,高年级的识字写字的指导有点低段化了,还可以处理得适当一点。我们还要在写字学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效果。我们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但是要分层次地进行。

在课标中提出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习。昨天,我们第三组的老师就提出来,在教学中,怎么来贯彻。是不是,不分年段,都要拿出十分钟来写字?这个目前没有权威的解释。我个人认为:各个年级都要练字的意识,落实书写的训练,提高书写的质量,这是共性的。但,具体执行中要求区别。区别在哪?我想,低年级要学会借助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写词语,而且要具体指导,扎实训练;中高年级,我觉得应该有所不同。中年级除了练习书写字词以外,恐怕也包括练习书写句子甚至段,另外,一些随堂的小练笔所用的时间也应该属于这十分钟之内。也就是说你练笔的时间也可以视为课标里规定的天天练习十分钟,不是说中高年级的十分钟就是闷着头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那么高年级在书写练习过程当中,更侧重于练习句子、段,还要注重书写,低年级可以用田字格写,中年级可以用方格写,高年级可以用条格写,应该有些不同。高年级还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这方面,我希望,各个年段应该有所区别。但是,加强书写的练习,提高书写的质量,我们这个要求要从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的。

再一个,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讲到了第四学段。我们的老师,从昨天的课来看,对这方面关注还不够。低年级的教学,要加强指导、加强训练;中高年级的教学,在学生进行书写的时候,老师老经常提醒,让我们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各个年段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要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注重能力和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在这方面,在创造性的进行识字写字方面,希望老师们在这次赛课当中能够创造很好的经验。

三、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次课标在前言部分就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表达课程性质的时候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新版的课程标准里,运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我想,课标的修订者是有他们的用意的。“用”,是“学”的终极目的,我们的一切学都是为了用。学习语言也是为了用。运用是本,运用是根,运用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运用才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然,不是说“运用是根”与理解是对立的。我的理解,这个“运用”应该包含“理解”。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词汇,而不是过去教学大纲里所讲的“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理解”。在当前,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助于扭转语文教学重阅读、轻读写的倾向,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运用语文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刚才几位老师有一些生动的案例。听说读写的实践,我认为都是运用。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全面落实。难道识字写字里没有运用吗?所以,我们语文课程内容当中全面落实。下面,我就在阅读教学当中,怎么来体现“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意见:

1.通过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也是对“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个具体体现。

比如,我们低年级要在理解词句当中培养准确的遣词造句能力,中年级要在整合信息当中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高年级要在对文本进行评价当中培养个性化的解读能力,培养赋予个性活力的运用母语来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这句话比较啰嗦,哪来的?是联合国颁发的《儿童权利公约》的一句话。

2.我们在阅读教学当中,要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往更多的是关注内容。阅读教学应该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这是出发点,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还要领会作者是怎么样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而得言。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当中,要既关注文章的内容、词句的含义,又要关注表达形式,文章的写法。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各个年段怎么做呢?低年级,重点抓好的词语,好的句式,让孩子知道这些词语这些句式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习迁移,学习运用;中年级抓重点句式,重点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要学习运用,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鲜明生动,还有,在理解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写上一两段话;高年级要从文本当中学习有序地表达,有重点的表达,有特点的表达。

3.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

教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要从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出发,要改变以往不分年段、不问文体的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的模式。在教给学生读懂读通文章的同时,要关注基本的表达方法。怎么记事、怎么写人、怎么展开想象联想、怎么运用一般的说明方法等等。

4.在阅读教学中,要适当增加结合阅读的练笔

随堂的练笔,不是多多益善,不是每课必练。要自然、贴切,形式要多样。不要为练笔而练笔,不要高形式主义。低年级的练笔,可以结合文本的词语,结合文本的句式,比如从文本里挑几个好词,写上一句两句话,运用课文里新出现的句式来进行写话、续编、创编故事。中高年级形式更可以多样。文章是丰富多彩的,课文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运用练笔也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形式的。比如,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结合文本内容的练笔。如《燕子专列》,瑞士政府号召国民见到冻僵的燕子要收集起来运到温暖的地方,你能不能代瑞士政府写一个告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练笔。练笔要结合内容。还有结合文本写法的练笔,还有续写、扩写、缩写、改写。如《小摄影师》的续写。比如,学完游记后写导游词。总之,练笔的方式要多样化,防止模式化,更不应该流于形式。我们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一些学生言不由衷地在练笔里说假话、空话、套话、成人话,责任不在学生,往往是因为老师提出的练笔的内容不当,学生被逼无奈而造成的。

四、进一步体现训练过程,加强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希望我们这一次的赛课,能够进一步体现训练的过程,加强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课标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读中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语言的能力,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情趣。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和老师和文本的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都要“让学”,要保证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练习的时间、空间,要有一定的训练的量,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的方式。

我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话,其实就是三个环节:自学、讨论、练习。先自学,自学的基础上讨论,老师引导、点拨,然后练习。我建议,我们老师们减少头绪,要搞简单一点,内容要简洁,环节要简化。但是,要突出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读后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要让学生自己亲历读通、读懂、会读、训练的过程。我们老师要解放,首先要解放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步子往前走得大一点。这样,我们才能解放学生,做到陶行知当年提出的“六个解放”。

在这一方面,我希望我们这次的观摩活动一定要把步子迈得大一点。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一定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按照课标的说话,我们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注重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一方面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强调老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点拨。低年级一定要保护儿童的天性,要体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爱学,在活动、游戏、体验中学习,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中高年级,我们要形成一个气场,吸引孩子专注地学。

五、可以开展如下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1.识字写字的指导策略 2.理解词句的指导策略

3.在朗读指导中培养初步语感的策略,尤其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中词语的停顿。

4.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策略

5.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用整合的、有挑战性的文体来引导师生、生生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的方法策略(如猜测、质疑问难)

6.读懂一段话的方法策略(段意、写法)7.借助图画阅读,展开想象的阅读策略 8.利用阅读期待引导阅读的策略

9.利用画结构图的方法帮学生理清段落或者文章条理的策略 10.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

11.借助朗读理清文章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策略(以读代讲)12.利用学习提示、自学提纲、作业单等引导孩子自主默读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

13.阅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指导策略 14.指导略读文章初知大意的方法策略 15.指导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的策略 16.利用即时评价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要加强朗读、默读的训练,朗读训练要分年段、有层次,教师的范读要自然,不要太矫揉造作。这是一些大学教授听了小学老师上课之后的提出的意见,我们这次要改进,而且指导孩子朗读也不要拿腔拿调,朗读不是朗诵。另外,中高年级要加大默读训练的比重,不能只有朗读,没有默读。通过默读,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年段目标要吃准,识字写字要培根,语用能力要加强,阅读教学要创新。

衷心地希望这次赛课的老师在上课时一要体现课标的精神,做到几个“加强”,二要做到,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形态,要大胆地往前迈一步,要从我们惯常的阅读教学中突围,呈现出个性化的、高效地语文课堂面貌,这是我们为深入阅读教学改革作出的贡献,也是我们举办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最大价值。最后,衷心祝愿我们所有的参赛选手能够把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准备能够比较理想地呈现给大家!

第五篇:崔峦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从1989年起,全国小语会总共举办了十二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其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举办了七届。为什么要搞这项活动?为什么这项活动能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成了学会的一个品牌?因为它有如下作用与效果:一是交流、分享各地阅读教学经验;二是培养、成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三是借助成功课例,传达学会主张,引领全国阅读教学。为了使上课教师和指导老师明确朝哪个方向引领,在哪些方面使劲,我们在每届观摩活动之前,总要召开研讨会,群策群力,为阅读教学把脉、导航。从“引领”的意义上说,小型的阅读教学研讨会甚至比大型的观摩活动还重要。

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 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此外,无论是10月的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崔峦讲话

各位亲爱的老师,我还想说一句感谢的话,我真诚地感谢坐在会场里坚持两天半来认真听课、认真的思考,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平时辛勤地操劳,这几天认真地学习的可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这次活动没有安排大会总结,本来不想讲什么话。这两天有不少老师希望最后大会要有一个态度,有一个看法,我们评委在议课的过程中,觉得应该、也有必要说上几句。那么,我们临时加了一个环节,由我代表评委们来做一个听课感言。

讲得对的,是大家的意见,讲得错的,由我个人来负责。这个发言很简短,老师们不会太辛苦。

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兴奋到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我们这次观摩活动取得了一些进步,表现在:

1.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有所加强。2.非语文、泛语文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

3.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新意,有突破。4.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上课的老师,朗读语言、板书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可以说,每个老师的板书都是又规范又漂亮,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老问题,有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倾向性的,是比较严重的。例如:

1.有的课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像有的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像字词教学,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与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区别不大。

2.一些老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我们的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理解的,已经懂得的问题。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浪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时间,上这样的课的我们为学生感到痛惜。

3.有的老师,或者说相当多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学霸权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比较多,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其严重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越强势,学生越没有学习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这样做,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创新的思维,也就扼杀了祖国的未来。

4.依标扣本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些课上,或者说相当多的课上,利用相关资源,又显得不够。有效地穿插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的阅读比较少见。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5.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 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加强。

6.关注学生,比较多的课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人,也就是目中没有学生,走教案的情况还普遍地存在。因此,我们难见到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没有问题,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生成的课,其实效性大打折扣。没有充分自学的课,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课,既不经济也少有实效。刚才看了香港老师的课,我们会受到一些启发。

7.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内容分析的套路。我们看得出老师是想努力挣脱内容分析的桎梏。但是,课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又落入了内容分析的圈套里。我们老师的提问有许多不是从学生中来,不是从学生质疑问难中来,问题缺少整合。琐碎、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而少功。我以为,逐段分析死,整合处理活。

8.我们的朗读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警惕那种纯技术性的,强调读出一词一句的轻重快慢的指导。我们比较提倡的是,根据课文整体的情感调子(基调)来读出自己的感情。

9.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有模式化的倾向。不同年段,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比如说,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者其他的课型,应当有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从文章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深深地扎根。

10.字词教学有所重视,因为我们在长春会议上强调了这个问题,这一次有些改观。但是,字词教学的年段性、阶段性还不够明确。有的在教学中,处理得不是很得当。比如,中断教学的思路来进行识字写字,这恐怕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的字词训练还不够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成绩我们要充分地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发扬成绩,下大力气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决心尽快地走过调整期,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走在正确、健康、高效的大路上。

下载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崔峦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精选合集]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7年7月13 大连 各位代表: 感谢辽宁省、大连市对大会的支持,感谢大家牺牲休息,冒着酷暑出席会议,研讨阅读教学。大家假期还在学习......

    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崔峦老师在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总结 2008.7.14 和以往的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一样,召开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近期目的是为即将举行的全......

    崔峦讲话(临沂)

    我们必须坚守的目标: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 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核心素养是一个热词,国际上的研究比我们早。近几年,教育部组织了一些专家,前不久也发表......

    崔峦老师在

    崔峦老师在“华东六省一市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记 省庄镇教育办公室赵光明 按:全国小语会专家崔峦先生在11月17日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并做了重要讲......

    【最新讲话】《崔峦老师在第七次 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样例5)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从1989年起,全国小语会总共举办了十二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其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举办了七届。......

    崔峦老师在临沂市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上的报告

    崔峦老师在临沂市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上的报告 10月30、31日,临沂市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在沂南举行。崔峦老师在会议上作了精彩的报告,内容如下: 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共和国的第......

    崔峦老师在赤峰的讲话

    在赤峰市“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报告 ◇崔峦中国小语会理事长 赤峰市的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好。是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由市教育专家工作室、市教研指导中......

    崔峦在全国小学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大会上的讲话

    崔峦在全国小学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 朱曼璟更新时间:2012-5-25 14:40:44 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点点想法,都是这两天做的一点点思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