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规定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规定
1—2年级要求: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3—4年级要求: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5—6年级的要求: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只注意追求片面的成绩和所谓的升学率,使语文成了纯知识性的传授课,纯技术性的训练课,导致语文课文工具化、刻板化,程序化。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学校和社会普存在着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的倾向,总认为多读多写,识字多,文章写得好,就是学好了语言,就有了学问。这样至少造成了学习语言的不全面性,因而也直接导致了人才的不全面性。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早就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说得更切底:“一人之辨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足以见得说话能力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重视。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广交际,高频率,全信息化的社会,因而对说话能力同样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是:第一,语言必须准确、规范、符合逻辑;第二,语言必须清晰、简洁、易于听懂;第三,你讲的话必须使人愿意听,听了以后很受感动或者很激动。对于那种啰嗦的,似是而非,华而不实,前言不搭后语,口齿不清,语言不标准的口头语言,显然已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才的需要,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而且对学生必须加强其说话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之成为学生能为适应现代化生活而必备的素质之一。可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说话训练仍不能占到应有的位置。因此,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已势在必行。现在一些小学语文课本已经编排了侧重听说训练的篇目,这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但是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得好的,非下功夫不可。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制定训练目标,明确训练要求。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零敲碎打式的“游击战”局面。从学生一踏进学校的大门,就应作通盘考虑,有计划地进行,有步骤地实施。我们根据《大纲》中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制定了说话训练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总目标是:
1、复述性说话训练:用口语把现成的语言材料复述出来。做到用词恰当,语句连贯,层次清楚,并能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创造性说话训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不同要求,确定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做到表情自然,仪态大方,并采用各种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分阶段目标则是围绕总统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小学1-2年级的学生,要求大胆地说,大方地说。即大胆地朗读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是个别交谈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态度都要落落大方,讲究表情和姿势。对于3-4年级的学生,则要求流畅地说,得体地说。即努力使自己的话合乎现代汉语表达规范;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说话对象,讲究分寸,讲究实效。对于5年级的学生,则要求连贯地说,全面地说。即连贯地说一段话,层次分明地做一次发言和演说;逐步养成说话前先列出要点,把握重点的习惯,全面地辩证看问题,克服说话的片面性,做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
二、拟定训练方式,精选内容。
如何把目标要求落实到实处?我借鉴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复琢磨,拟定了具体的训练方式,并精选了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除了完成课本中听说训练的内容外,还丰富了说话形式,创设说话的氛围,努力让学生喜欢说,主动说,积极说。具体进行了这样的实践:
1、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
在上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轮流说话训练。朗诵是说话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达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所以朗读不容忽视。因此,1-2年级时,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课前准备。可以朗读一个故事、一则笑话、一条消息等,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感想。要求说话者做到仪态大方,语句通顺,声音响亮。3-4年级时,要求学生即席讲话。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出题,要求发言者做到中心明确,语句流畅。5-6年级时,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阐述,自由命题和教师命题相结合,要求做到观点鲜明,阐述有利,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显著进步。
2、设置信息交流课 会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在一起进行的说话交际活动,说话人交替说话,相互承接,既要听,又要说,形式灵活机动,方便直接,是口语交际中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高,价值最大的一种说话形式。信息交流课就是会话的一种变型,即将获得的信息在课内通过“说”相互交流,每周开设一次。要求学生脱稿,流畅、连贯地介绍,结束时评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佳讲述者。学生积极性很高。1-2年级时,学生往往语句组织较啰嗦,或照本背诵,教师要及时指正并示范。3-4年级时,每节课组织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大胆地说喜欢的内容,按“要你说——我要说——我会说”,要求学生做到叙述的内容完整、具体。5-6年级时,要求对所讲的“信息”作出评论或谈点看法。在实践中体会到,信息课的容量大得惊人,学生的信息来自电视、电台、报纸、报刊及其他课外读物。他们发言踊跃,成绩不大好的学生也不寂寞,积极参与。教师或指正,或鼓励,使学生自始至终充满热情。
3.创设情景,开设辩论课
辩论是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的较强层次的说话训练。它是一种辩护自己,反驳别人的对抗性口语交际活动。辩论双方所持的立场观点虽然是对立的,但同样都是为了“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明实,处利害,决嫌疑。”是捍卫和追求真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指导人们行动,同时还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材料,发掘学生感性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这样的课往往会达到意想不道的效果。如:有一次,电视台播放了救火英雄杨洪亮的感人事迹,大街上也挂满了宣传他的条幅。出乎意料,有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如果我是杨洪亮,我决不会这样做,因为我还年轻,我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把我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抢救这几间破旧的农舍上,太不值得”。学生的坦率让我吃惊,我觉得这又是一个很好的辩论题材。于是,以“我看杨洪亮”为题辩论就开始了。学生有正面观点,也有反面观点,他们都引经据典地发表看法。从说话训练的目的来看,目的是达到了,不过,这也给我们一个信号,当代中学生的头脑并非那么简单,需要正确、有说服力的引导。
通过实践我觉得:说话训练确实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方法一“课前五分钟讲述”,虽然每学期每个学生只能轮到两次,但“台上五分钟,台下几天功”。他们要去认真阅读查阅材料,细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他们读了、听了,还必须经过一番咀嚼,还得要根据要求一遍一遍地讲练。事实上,课前五分钟的说话训练,把说、读、写三者融汇一体。方法二“每周信息交流课”,学生在课前要阅读大量的材料,以获取信息,而且一人获取信息材料,全班分享,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这样的说话训练,要想说好,就必须进行课外阅读,收集信息,也就使学生摆脱了作文“无米下锅”的窘境。方法三“辩论课”,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把辩论的内容落在纸上也就成了文章。通过说,还澄清了学生许多模糊的、片面的认识,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之,语文加强说话训练,沟通了课内外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促进了读写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训练,在实践中自觉地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包括语言和文字。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其实,就运用而言,语言比文字更为广泛。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重文轻语的观点,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我略陈管见,就教于同行。
一、激发兴趣放胆说
语言具有神奇的效应。有的人一席演讲,可使剑拔弩张的两军言归于好;有的人一番话,却使融洽的关系立刻变成僵局。生动有趣的描述,人们或潸然泪下,或忍俊不禁;慷慨激昂的陈词,或催人奋发,或令人沉思;枯燥无味的发言,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语言甜美、百问不烦的售货员,常令顾客有不购货则难谢殷情之感。反之,碰到粗声恶语的售货员,顾客顿生厌恶,欲购而弃之,由此可见,锤炼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重要,在训练学生说话时,教师可例举一些妙用语言的奇闻趣事,使他们认识学习说话的意义,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其学习说话的自觉性。
小学生在大众场合说话都有些胆怯,要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教师必须寻找各种机会,培养他们敢说的胆量。学生说得好,我们要表扬;说得不够好,也要鼓励;即使说错了,也不能批评。这样,小学生说话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久经锻炼,就能由怕说到爱说,以至会说。
二、结合教学辅导说
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问是训练学生说话的常用手段。各学科教学都要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深入思维,不利于开发智力;问题过难,学生无从说起,一旦语塞就会挫伤他们练说的积极性。语文课,应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先要求学生或简理提纲,或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并尽量将书面语改成口头语,再进行复述。作文课,也可作为练说课,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或运用实物演示、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先看、再说、后写。看后,教师可适当启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再口头作文,然后教师综合归纳,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可专门开设说话课,指导学生说话,但一般学校至今仍无说话课教材,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严密组织,精心辅导,否则,难以上好。
三、利用活动练习说
开辟第二课堂,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举行朗诵会,练习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并要求学生练说普通话。轮流讲故事,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叙事能力。召开讨论会、主题班会、演讲会,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
以及分析、说理的能力。当然,这只宜在高年级进行,并且按照看稿讲、脱稿讲、临场发挥讲的练习步骤,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四、多角度训练说
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还要指导学生从看、听、思三方面进行辅助性练习,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多看课外读物,熟背一些名篇,既丰富词汇,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又扩大眼界,增加语言素材。利用广播、电视的听说节目,让学生模声拟态,学讲普通话。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多观察社会现象,勤思考一些问题,说话时才能成竹在胸,入情入理,自然流畅。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注意语言的示范性,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受到熏陶。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是生活的需要,更是社会交际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文语并重,切实加强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然后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学生在听和复述的过程中,将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加以融合,说话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也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说话水平。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爱说话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在大脑皮层产生某些兴奋点或情绪起伏较大时,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这也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好教学内容,讲究教学方法,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说话的重要性,说话是人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没有语言,那人类的生活将是多么的苍白和难以沟通。因此人人都要努力把自己的说话能力和水平提高,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和交朋友。让学生认识说话的重要性,能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这是内在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才能让学生主动表达,乐于表达。
其次,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长辈,朋友,伙伴等等,不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让学生大胆说话。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是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适时引导和点播,从说话的方式,说话的语气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会说话带来的成就感,会说话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会说话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方便和进步,从而激发学生想说话,爱说话,努力提高说话的水平。
再者,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主动和学生沟通,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看词造句,扩句,缩句,背诵好词好句好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词汇和句型。经常设计一题多问,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训练口语的机会,让他们都来表达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多鼓励爱说话,会说话的同学,树立榜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充分挖掘学生语言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会表达,从外在的环境中获得表达的欲望,体验语言表达的魅力和快乐。
二、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小学语文书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一篇课文的结构都很严谨,语言很优美,内容真实感人,知识丰富,不仅具有学习的功能,还有欣赏的功能以及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理解了课文之后,尝试复述课文,引导学生把说话和表情,动作融为一体,将文中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进行融合,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2)讲故事
每个学生都喜欢故事,每个寓言或者历史故事内容丰富有趣,又蕴藏深刻的哲理。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看书,多准备丰富多彩的故事,适时适机给学生讲故事,或者让学生听录音讲故事,看动画片等等。
(3)描述自己的生活和看法
人们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总是最深刻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比如可以在课后,或者是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的生活情况,学习心得,所参加的活动,自己最近的心情,或者旅游见闻等等。或者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现象,或者是学校的一些情况,同学的一些表现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展开讨论,也是培养学生口语的好途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就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创造口语交际情景 激励学生说话
(1)打电话
打电话是人们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打电话的一些语言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素质和说话水平。因此,经常选取一些主题,设置打电话的情景,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电话沟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标准的普通话,说有礼貌的话,说完整的话,这样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好方式之一,对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买东西
买东西是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一。买东西的过程中,询问价格,讨价还价,都是很有说话艺术的。因此教师可以经常设置购物情景,比如去超市购物,去市场买菜,去车站买车票等场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这些都是人们必须也很需要的活动和语言,学生现学现卖,学有所用,对语言的学习会更加重视和爱学。
(3)小记者采访活动
在班级里成立一个小报社,让学生自己设计班报,自己做小记者,采访学校或者班级上的老师或者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感受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编写,发表在班报或者板报上。在同学间交流,在早自习或者午自习时间,选择好的稿件出来朗读,也是促进和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好途径。
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积累说话的涵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看书,是人类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每次的课后作业少些机械的抄写,多些看书的作业,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有益的书籍。比如,经常提醒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看书,或者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在班级里成立一个图书角。图书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不同的书籍到班级和学生交换阅读,引导学生多记好词好句,从模仿到创新,不断提高表达能力,使得自己说出来的语言更有魅力,更有意思。
总之,提高说话能力,能为口头和书面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为人们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准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小学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采用各种方式,强化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让学生会说话,懂得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情况用什么语言,让学生懂得要做到“话到好处,话到及时,话到合理,话到有礼。”
第三篇:怎样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
东关小学高书燕
语文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说”的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说,二是会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适时表扬鼓励,使学生有话敢说。
小孩子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谈。刚入学后对于新的环境,接触的同学难免有些生疏,感到害羞,甚至感到害怕,学生便不爱说话了。他们怕说得不好,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勇气是成功的希望,只有鼓起学生说话的勇气,才有希望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说话训练中,要因人而宜,分别对待。不要过早肯定哪个学生说得好,而要表扬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说不同句子的学生。对于差一些的学生来说,首先不能打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为了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即使是所答非所问,也不马上给予批评,而要肯定他能积极举手,敢于说自己的话。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说话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但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具体形象的,因此说话内容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紧密相联: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说说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介绍自己居家布置,尤其是自己的卧室;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小物件;夸夸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等。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产生说的欲望,使每个学生“说”起来。平时布置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目的在于使他们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有了交际的欲望和一定的能力。
三、强化训练意识,使学生说好。
感兴趣固然重要,但针对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实际,我总是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如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将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小结,第二天用精练的语言向老师汇报,每周讲一件最令人难忘的事给大家听。这样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说话训练,强化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他们敢于说话的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具有热情、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这样做了,语言的训练从小学低年级抓起,相信每个学生都将会是未来社会的语言天才。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看说结合训练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画面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经常从课本和课外书中找一些形象性、趣味性强的图画,一边引导观察图画,一边指导说话。如《上课》这幅图的说话训练,我先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有谁?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从而让学生感知观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要有重点、要有层次
性。然后指导学生用几句连贯的话完整地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画面上老师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等内容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出来。这种说话训练方式,既调动了说话兴趣,又渗透了观察方法,从而使说话训练有层有序、活泼有效。
二、听说结合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益智的故事,以增强他们的有意注意。要求他们听清内容,抓住重点,听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由于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所以听起来认真,讲起来绘声绘色,生动感人。
三、课内课外结合在训练说话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训练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如举行踢毽子、跳绳、小制作等活动比赛,活动后让说说活动过程或比赛场面。这样练练说说、赛赛说说、做做说说,大范围练习,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使人人参与说,人人敢说,人人乐说。
宽松和谐的气氛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现在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但是有的同学喜欢多说,有的同学不爱说。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会说、敢说才不至于在竞争中失败,所以现在必须好好锻炼自己。语文活动课上,读绕口令,交流积累的精彩片断,讲《小红帽》等栏目的故事等,总是鼓励中下等学生先读先说,或以优秀生带动中下等学生来读来说,老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或目光赞许,或点头示意,或微笑鼓励,或语言点拨......让全体学生都从老师那里得到鼓励,从而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另外,在练说过程中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感情,进步快的同学,奖一朵小红花,以资鼓励,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人人乐说。
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在认识了规律,掌握了说话方法。
第五篇:小学生藏语说话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藏语说话能力的培养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要想有较高的说话水平,只有通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藏语教学中学生的口头表达其实和笔头表达是同样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更偏重笔头的倾向。为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藏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开口,同时在四十分钟之内,调动学生每一个神经细胞,让学生以饱满精神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每一环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创设让学生说的氛围,给学生更多说话的机会。而眼下学校推行的“小班化教学”,为有效组织学生用藏语口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说话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但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具体形象的,因此说话内容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紧密相联: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说说自己的爱好和理想。
二、教师提示示范,把握说话要点
在每次训练学生说话时,教师首先要示范,以便让学生在脑海中树立起说话主题的鲜明印象。这样,当学生在听老师说话示范时,就可以思考如何才算扣住说话主题,可以说些什么内容,以便在学生说话前,不仅思考主题是什么,还可以有比较明确的说话内容的引领,大致明白要说什么。这样,在学生说话前,对于具体可以说些什么,就能够有所思考。
三、降低难度,诱导学生开口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本来就不太愿意开口;还有一些后进生,他们开口比较吃力。基于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降低说话的难度,逐步诱发他们开口。随着多开口,这类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五.利用活动,促使学生开口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会组织学生参加游戏、唱歌、舞蹈、画画、故事、儿歌、猜谜、竞赛等藏语活动,这些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说藏语创造了比较自然的氛围和条件。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六.采取合作学习,方便学生自然开口
“小班化教学”要求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同龄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的特别好,二有些学生说话也结结巴巴,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让一些表现好的学生先说,然后让一些学困生再模仿者说,给学生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总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说话,把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