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年级识字课
如何上好一年级识字课
内容摘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材时,我惊讶于其内容的新颖,识字编排上的形式多样,同时又为一年级上下册要认识700多个汉字那么大的识字量所深深震撼。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通过实践,我找到了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识字量 主动识字 小学语文 主动学习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课堂授课是识字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学好生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思考,下面是本人授课过程的几点体会。
一、设置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难度,就必须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识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字。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虫+马=?”(蚂)、“早+草头=?”(草)。“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二、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人教社新编的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在连、涂、画、拼、摆等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启迪心智。
1、读读背背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里学生熟悉的古诗,让他们自己自主学习,读读背背古诗的内容,这样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有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如学生学习古诗《静夜思》、《春晓》、《村居》这些内容,学生自主识字字,在背诵古诗时,学生能够把字读准确、读流利,正确地背诵。
2、认认涂涂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我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
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采用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说说自己平常认识哪些字,展示识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识字心得体会,最后结合园地的练习,让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这样做,能够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读读画画中自主识字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认偏旁,析字形进行识字,效果较好。如语文园地三的读读画画,把你认识的偏旁和相对应的字画上相同的颜色。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三、创设“游戏乐园”,巩固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我认为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
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开?生:从我们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也可以把生字发给若干名学生,请他们分别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学生读后交朋友。
教师随机给予表扬、鼓励。
轻松的教学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孩子们愉快地学习,加深所学知识印象,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3、以课外“识字锦本”巩固识字量
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锦本”。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识字锦本”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再每天早上将本子里的字读一遍。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孩子们的识字量逐渐增多了,知识也更加丰富了。
另外,教材还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盛的特色。根据这些特色,课堂中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识字6”“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时,不光让学生看,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教学“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谜藏……”时,也可以部署学生戴头饰分别演一演“蜻、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等小动物。这样,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坚持在必定高度,就可以达到了高效率识字的目地。
三、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
小导游”“逛家”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持之以恒,让学生插上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尽情翱翔。
第二篇:如何上好一年级识字课
如何上好一年级识字课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课堂授课是识字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学好生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思考,下面是本人授课过程的几点体会。
一、设置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难度,就必须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识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字。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虫+马=?”(蚂)、“早+草头=?”(草)。“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二、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人教社新编的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在连、涂、画、拼、摆等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启迪心智。
1、读读背背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里学生熟悉的古诗,让他们自己自主学习,读读背背古诗的内容,这样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有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如学生学习古诗《静夜思》、《春晓》、《村居》这些内容,学生自主识字字,在背诵古诗时,学生能够把字读准确、读流利,正确地背诵。
2、认认涂涂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我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采用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说说自己平常认识哪些字,展示识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识字心得体会,最后结合园地的练习,让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这样做,能够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读读画画中自主识字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认偏旁,析字形进行识字,效果较好。如语文园地三的读读画画,把你认识的偏旁和相对应的字画上相同的颜色。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三、创设“游戏乐园”,巩固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我认为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
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开?生:从我们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也可以把生字发给若干名学生,请他们分别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学生读后交朋友。教师随机给予表扬、鼓励。
轻松的教学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孩子们愉快地学习,加深所学知识印象,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3、以课外“识字锦本”巩固识字量
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锦本”。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识字锦本”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再每天早上将本子里的字读一遍。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孩子们的识字量逐渐增多了,知识也更加丰富了。
另外,教材还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盛的特色。根据这些特色,课堂中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识字6”“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时,不光让学生看,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教学“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谜藏……”时,也可以部署学生戴头饰分别演一演“蜻、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等小动物。这样,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坚持在必定高度,就可以达到了高效率识字的目地。
三、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持之以恒,让学生插上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尽情翱翔。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年级识字课
如何上好一年级识字课
内容摘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材时,我惊讶于其内容的新颖,识字编排上的形式多样,同时又为一年级上下册要认识700多个汉字那么大的识字量所深深震撼。怎样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通过实践,我找到了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识字量 主动识字 小学语文 主动学习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课堂授课是识字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学好生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思考,下面是本人授课过程的几点体会。
一、设置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识记一定数量的字词,再学习拼音。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难度,就必须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识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字。
1、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虫+马=?”(蚂)、“早+草头=?”(草)。“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二、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人教社新编的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在连、涂、画、拼、摆等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识字,启迪心智。
1、读读背背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里学生熟悉的古诗,让他们自己自主学习,读读背背古诗的内容,这样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有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如学生学习古诗《静夜思》、《春晓》、《村居》这些内容,学生自主识字字,在背诵古诗时,学生能够把字读准确、读流利,正确地背诵。
2、认认涂涂中自主识字 在识字教学时,我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采用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说说自己平常认识哪些字,展示识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识字心得体会,最后结合园地的练习,让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这样做,能够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读读画画中自主识字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认偏旁,析字形进行识字,效果较好。如语文园地三的读读画画,把你认识的偏旁和相对应的字画上相同的颜色。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三、创设“游戏乐园”,巩固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我认为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开火车(分小组进行)
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问:火车、火车从哪开?生:从我们这里开!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认字及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也可以把生字发给若干名学生,请他们分别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学生读后交朋友。教师随机给予表扬、鼓励。
轻松的教学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孩子们愉快地学习,加深所学知识印象,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3、以课外“识字锦本”巩固识字量
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锦本”。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识字锦本”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再每天早上将本子里的字读一遍。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孩子们的识字量逐渐增多了,知识也更加丰富了。
另外,教材还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盛的特色。根据这些特色,课堂中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识字6”“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时,不光让学生看,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教学“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谜藏……”时,也可以部署学生戴头饰分别演一演“蜻、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等小动物。这样,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坚持在必定高度,就可以达到了高效率识字的目地。
三、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儿童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持之以恒,让学生插上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尽情翱翔。
第四篇:如何上好识字课
如何上好识字课
通常情况下,一堂识字活动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导入,儿歌识字,游戏。
第一阶段“导入”。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儿童原有的经验于当前的学习内容联结起来。
故事导入法。通过自编的故事,融入本次课相关的学习内容,巧妙的引出要学习的儿歌。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集中常用的方法。
游戏导入法。当孩子们精力不够旺盛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指游戏或身体游戏来加以调动
谈话导入法。上课前,老师可以和孩子们就天气、节日、某些新近发生的事等等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最好是与当天的学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和孩子们谈话时,一定要随和、随便,老师就如同一个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平等、自由地和孩子们交谈,千万不可一板一眼。第二阶段是“儿歌识字”。从形式上讲,这个阶段包括:老师朗读儿歌、儿童指读儿歌、自由朗读儿歌、辨析生字、识记生字、组词、造句、看图说话、汉字书写等环节。从内容上讲,这个阶段是“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方法也是如此。对于不同的汉字,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来识记汉字的字形、读准汉字的字音、理解汉字的意义。2.指读儿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开书,找到要学习的儿歌。此时,有经验的老师是不先急着让孩子们直接指读儿歌的,而是请孩子们通过“找朋友”的方式找到老师写在黑板上或出示的字卡上的汉字。然后,再在老师的带领下“划指”儿歌。
3.辨析生字。这是最体现老师教学功力环节。首先,我们提倡“发现学习”,引导孩子发现所学习的一组生字字音、字形、字义上的规律。4.识记生字。让孩子们识记生字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在孩子理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方式多次点读儿歌和汉字。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模仿小狗读、模仿小熊读、模仿大象读、模仿小鸡读„„男孩读一遍、女孩读一遍、高的读一遍、矮的读一遍、胖的读一遍、瘦的读一遍„„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自编的小游戏。
5.组词造句,看图说话。组词造句的方式有很多,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在看图(包括自制的词卡图片)的过程中进行。前文已就如何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做出解释,在此不再赘述开展游戏识字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收录了60多个游戏,这些游戏不要求每个都做,老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及孩子的喜好,做好20来个就足够了。一些游戏只要稍稍变换一下形式和内容,就能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既然是游戏,就一定要好玩。老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跟大家一起无拘无束的玩,要忘情得投入其中。如果老师自己都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孩子们也一定不会获得快乐的。其三,一定要按照教参的说明准备好足够丰富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上好识字课的第三步,希望老师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汉字起源、发展、演变的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识字方法。上好识字课的第四步,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
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课、能否把枯燥乏味的纯认字变为生动有趣的汉字学习、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思维训练活动,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细分
1.从每首儿歌中挑出重点识记的汉字(以及跟其中某些汉字在字形、字义、字音上有联系的字)、词语、句子; 2.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知识;
3.汉字的读音及在不同词语、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4.汉字的笔画名称、书写笔顺;
5.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6.学习者“听”的能力的训练; 7.学习者表达能力训练; 8.学习者理解能力的训练; 9.学习者阅读能力的训练。
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目标通常是教师最为重视的目标,它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在语言教学上,认知领域的目标的设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
情感领域的目标通常为教学者所忽略。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人的情感会影响人做出的行为选择。由于人的情感反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抽象性,因而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相对难以编写。概括起来,识字教学在情感领域的目标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激发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B、激发学习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C、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行为习惯
D、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E、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读”的教学目标包括:
A、汉字的音与形没有联系,要逐个认读、记忆;
B、结合字义、字形认读同音字; C、根据词义读准多音字;
D、在部分方言地区,通过训练,区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第五篇:如何上好识字课上好识字课
如何上好识字课
上好识字课,不仅要拥有一套好教材,而且要掌握好灵活运用教材的方法,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达成目标。
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系统、全面的了解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内容特点(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6页)。
从结构上看,《识字儿歌三百首》每首儿歌包含四个部分:标题、儿歌正文、插图、“请你认”。
从内容上看,这四个部分又分别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来说说标题。
《识字儿歌三百首》总共收录了328首儿歌,每首儿歌以一个重点字作为标题。作为标题的300多个汉字都是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汉字。这些汉字又按类别进行划分,具体包括数字、身体器官、方位、颜色、自然天象、学习生活、植物、动物、家庭人物等16个主题,如此划分便于孩子集中了解某一类的事物,也便于幼儿园及学校开展主题教学。这些汉字作为标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儿歌当中出现的、要掌握的生字与其有字形、字音、字义上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就是母亲,诸多生字就是她的孩子。
其次来看看儿歌正文。
教材收录的300多首儿歌都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即将一组汉字按造字规律编成一首儿歌、将近2000个必备常用字按主题汇集成300多收儿歌,这些儿歌包含了儿童必备的多元文化知识。例如,“贝”和“见”这两个字在字形上有相似和不同之处,“见(见)”其本义与眼睛(目)相关,“观、现、视、觉”这一组含有“见”字的字其意义也与眼睛相关。我们来看看《识字儿歌三百首》上册第29页的儿歌《见》。
贝和见,差一点,仔细观察能发现。
看电视,不睡觉,容易变成近视眼。
这首儿歌不仅提醒小朋友要仔细辨别事物的异同,而且要告诉小朋友要注意用眼卫生。最重要的是,儿歌巧妙的将“贝、见、观、现、视、觉”这一组字编在一首儿歌里面了。
同样,一首描绘儿童月下嬉戏的儿歌《亮》(上册第61页):小月亮,高高挂/月光照在凉亭下/凉亭下,三个娃/分享快乐忘回家。儿歌将“亮、高、凉(京)、亭(停)、享”这样一组含有共同部件的汉字编在了一起,让孩子通过观察、对比来学习和记忆。
儿歌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就儿歌类型来说,主要包含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游戏歌、谜语歌等七种。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个静谧、恬美的世界,为孩子能安然入睡创造出恬静的环境。如上册的《睡》、中册的《蓝》等。
2.数数歌。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如下册的《袜》、《个》等。3.问答歌。这类儿歌通过自问自答,引发儿童的兴趣与思考,告诉了儿童事物的特征。如中册的《叶》、《会》、《不》等。
4.连锁调。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所谓顶真,就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如中册的《学》、下册的《蛙》等。
5.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其特点是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使之读起来十分绕口,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好帮手。如四川儿歌《布补鼓》:“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买块布来补;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中册的《楼》、《瓜》、《梨》、下册的《狮》等。
6.游戏歌,即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如《找朋友》,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做这种“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做游戏,一边唱着这首儿歌。这类儿歌还包括颠倒歌,如下册的《哥》、《拍》等。
7.叙事歌。以歌谣形式叙述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这类儿歌很多,如上册的《今》、中册的《兵》、下册的《国》、《抬》等等。
不同类型的儿歌有不同的朗读方式和教学方法,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同的乐趣。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将会讲到。
再次,我们来看看“请你认”。
这是针对每首儿歌出现的生字和词提出的建议性的教学重点,供老师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特点及学习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二》,“请你认:
二、两、对、双、只”,除了提出的这几个跟二相关的量词,还可以教孩子们掌握“鞋子、老虎、脚、羊”,以及一些由“二和一”组成的成语,如:一清二白;一干二净;一不做,二不休;独一无二;数一数二;一清二楚……
再如《见》,除了认识“贝、见、观、现、视、觉”以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能力情况延伸出与“贝”(金钱)相关的一些汉字如:财、贪、败、赚……
最后,我们来看看儿歌的插图。
儿歌的插图具有四种功能:
1.解释儿歌;
2.看图组词;
3.看图说话。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体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小班的孩子,目标是要求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相关的事物或者局部说出图画描述的事物;中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描述图画的内容;大班的孩子,目标是让孩子能完整的描述图画的内容,并能发现图画间所隐藏的逻辑关系。
4.涂色。教材使用黑白插图,决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减轻教材使用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涂色的素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蜡笔或着彩铅,给自己喜欢的图画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好识字课的第二步是通过自身体验,逐步掌握儿歌识字的教学流程(参加《教师指导用书》第13页)。通常情况下,一堂识字活动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导入,儿歌识字,游戏。
第一阶段“导入”,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儿童原有的经验于当前的学习内容联结起来。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集中常用的方法。
故事导入法。通过自编的故事,融入本次课相关的学习内容,巧妙的引出要学习的儿歌。这种方法不仅要求老师有很强的编故事的能力,而且要会讲故事。编故事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儿歌扩充、改编成故事。比如儿歌《兵》,其故事主要情节为某一天蚂蚁兵外出找食物,看到了一个白色的乒乓球,他们以为是鸡蛋,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鸡蛋运回去。他们请来蚂蚁皇后、蚂蚁王国的皇亲国戚来分享一顿美餐,结果可想而知。讲故事的时候,老师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用丰富而夸张的表情、动作、声音来描绘这个略带滑稽的故事,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逐个讲要学习的生字“兵、丘、乒、乓、宾”板书出来并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很自然的就能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游戏导入法。当孩子们精力不够旺盛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指游戏或身体游戏来(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1页)加以调动。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复习上一次课所学的内容。
谈话导入法。上课前,老师可以和孩子们就天气、节日、某些新近发生的事等等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最好是与当天的学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和孩子们谈话时,一定要随和、随便,老师就如同一个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平等、自由地和孩子们交谈,千万不可一板一眼。
第二阶段是“儿歌识字”。从形式上讲,这个阶段包括:老师朗读儿歌、儿童指读儿歌、自由朗读儿歌、辨析生字、识记生字、组词、造句、看图说话、汉字书写等环节。从内容上讲,这个阶段是“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方法也是如此。对于不同的汉字,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来识记汉字的字形、读准汉字的字音、理解汉字的意义。
首先来说说形式上的安排吧。
1.老师朗读儿歌。在没有出现文字和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老师用适宜的语速和语调给孩子们背诵一遍儿歌,然后出示自制的儿歌挂图,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看着挂图指读。一遍,两遍,还是多遍,完全由老师们自己掌握。在第二遍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可以把重点生字板书出来。
2.指读儿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翻开书,找到要学习的儿歌。此时,有经验的老师是不先急着让孩子们直接指读儿歌的,而是请孩子们通过“找朋友”的方式找到老师写在黑板上或出示的字卡上的汉字。然后,再在老师的带领下“划指”儿歌。
3.辨析生字。这是最体现老师教学功力环节。首先,我们提倡“发现学习”(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4页),引导孩子发现所学习的一组生字字音、字形、字义上的规律。如《一》中与“一”意义上有联系的有“冠军”、“第一”、“最大”、“最小”等等;形状上有联系的是笔画“横”。与“1”意义上有联系的是数字的排列;形状上有联系的是笔画“竖”。又如《火》,与“火”字字形有联系的是“人”以及笔画“点、撇”;与其意义上有联系的有火字旁的一系列字:燃、烧、焰、灯、炮……其次,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汉字字形特点的时候,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汉字字形上的规律有许多种(参加《教师指导用书》第15页),如具有相同部件(高、京、亮、亭、享);象形、会意、指事三种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字形、字义上有着明显的特点;形声字表声表义的规律;形近字的特点(人和入、士和土、兔和免);一些合体字含有独立成字的部分(尖、秋、硬、赢、骑)。对于具有不同特点的汉字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辨析(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8页),这些方法包括直观演示法、举例法、形象展示法、奇特联想法、字理辨析法、系统归纳法、猜谜法、口诀法、组字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老师们要熟记于心,灵活运用。最后,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不管使用何种方式讲解汉字字形结构及其读音、意义,都得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及经验水平。对于汉字字形的讲解要生动、形象(但千万不可胡编乱造),如“闲人免进”,孩子可能会以为是“闲人兔进”,对于“免”和“兔”这两个字的对比解释,我们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即“兔子有个短短的小尾巴(点),免得少一点”。又如 “力”和“刀”,可以这样给孩子解释:一撇力气很大,把上面都顶破了。对于汉字意义的讲解要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进行,切不可晦涩难懂(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0页)。
4.识记生字。让孩子们识记生字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在孩子理解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方式多次点读儿歌和汉字。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模仿小狗读、模仿小熊读、模仿大象读、模仿小鸡读……男孩读一遍、女孩读一遍、高的读一遍、矮的读一遍、胖的读一遍、瘦的读一遍……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自编的小游戏。
5.组词造句,看图说话。组词造句的方式有很多,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也可以在看图(包括自制的词卡图片)的过程中进行。前文已就如何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做出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6.汉字书写。对于尚未达到书写能力的学前孩子,我们不提倡让孩子们写字,尤其是抄写生字,至多写少量的字,如自己的名字或极其简单的字(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4页)。其次,我们来说说这一阶段内容上的安排吧。
正如上文所说,教孩子识字、阅读,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带来理想的效果。一位好的语言教师要想练好深厚的教学内功,就得自己不管的研究和学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考《教师指导用书》第8页)。
现如今,网络资源极其发达,老师日常教学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在网上基本上都搜到。书店资源也非常丰富,只要老师们耐心去寻找,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不要怕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因为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财富的。没有勤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第三阶段是“游戏识字”。这一阶段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以融合在前面两个环节当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透过游戏的手段,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23页至42页)。
开展游戏识字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教师指导用书》收录了60多个游戏,这些游戏不要求每个都做,老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及孩子的喜好,做好20来个就足够了。一些游戏只要稍稍变换一下形式和内容,就能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既然是游戏,就一定要好玩。老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跟大家一起无拘无束的玩,要忘情得投入其中。如果老师自己都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孩子们也一定不会获得快乐的。其三,一定要按照教参的说明准备好足够丰富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下图是儿歌识字全部流程。上好识字课的第三步,希望老师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汉字起源、发展、演变的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识字方法。
从小,老师就没有教我们汉字到底是什么来的。它与我们的祖先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其实,只要认真的去看一看有关汉字研究的书籍,就会被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深深吸引(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1页)。一些关于汉字研究的书籍写得非常非常好,如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密码》,还有就是《说文解字》等等。可以把一些有趣的、简单的甲骨文字、金文描下来,在上课的时候一遍讲一遍拿给孩子们看,既生动、有形象。
没有一种识字方法能解决认识所有汉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需通过学习了解多种识字方法,吸收各种方法的经验和精髓,结合自身的经验,加以灵活运用(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8页)。正如前文介绍,儿歌识字本身是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中本身就融入了当前较为成功的各种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字理识字、阅读识字、韵语识字、听读识字等等。《识字儿歌三百首》为教学提供一套便捷的材料,只要将它与教师本身的经验、与各种适宜的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上好识字课的第四步,就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
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课、能否把枯燥乏味的纯认字变为生动有趣的汉字学习、能否把识字课变为语言思维训练活动,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细分(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3页、第42~45页)。
首先说说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以《一》和《二》为例加以说明。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从每首儿歌中挑出重点识记的汉字(以及跟其中某些汉字在字形、字义、字音上有联系的字)、词语、句子;
2.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知识;
3.汉字的读音及在不同词语、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4.汉字的笔画名称、书写笔顺;
5.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6.学习者“听”的能力的训练;
7.学习者表达能力训练;
8.学习者理解能力的训练;
9.学习者阅读能力的训练。
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目标通常是教师最为重视的目标,它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在语言教学上,认知领域的目标的设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3页)。
情感领域的目标通常为教学者所忽略。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人的情感会影响人做出的行为选择。由于人的情感反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抽象性,因而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相对难以编写。概括起来,识字教学在情感领域的目标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激发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B、激发学习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C、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行为习惯
D、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E、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我们来看看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识字教学中,“读”和“写”是两大重要的动作技能。以往,识字教学以“四会”,即“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作为识字的质量衡量标准。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要求简化为“认识”和“会写”,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这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读”的教学目标包括:
A、汉字的音与形没有联系,要逐个认读、记忆;
B、结合字义、字形认读同音字;
C、根据词义读准多音字;
D、在部分方言地区,通过训练,区分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由于低龄儿童手部肌肉和神经发育不够完善,写起字来比较费尽。因此,识字的总目标是“识写分开,多人少写”。“写”的教学目标包括:
A、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笔顺;
B、会“对空写字”;
C、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笔画简单的汉字
D、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些汉字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掌握传递情感的动作,包括动词及表达情绪(如喜、怒、哀、乐、忧、愁、等)的形容词。
有了教学内容,有了教学目标,老师就可以充分的准备好教学材料,并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教案写的越详细越好。但是教案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提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变动,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下面是一个示范教案。
秋
禾叶黄,像着火,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装满一筐又一箩。儿歌简析:儿歌描绘的是秋收的情形。稻子熟了,禾叶黄了,远远看去,就像是稻田里着了火。各种粮食、瓜果蔬菜也都大丰收了,把箩筐装得满满的。
教学内容
1.通过秋收认识秋天
2.学习与庄稼有关的禾字旁的常用汉字:禾 火 秋 季 稻 种子 和
3.适当延伸其它禾字旁的字:秀 稼 香 秧 科等
4.看图组词、看图说话
5.请孩子自己描绘秋天的情形,可以是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绘画来描述
教学目标
1.理解所学习汉字的基本含义;
2.学习归类;
3.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发现画面细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能看图组词、造句、说话;
4.喜欢学习汉字、喜欢朗读儿歌;
5.能给黑白图画涂上恰当的颜色。
教学材料
1.准备一些秋天的照片,尤其是稻田的照片 2.有条件的,准备一些稻穗、大米
3.图书人手一册;
4.自制儿歌小挂图
5.自制小字卡
6.涂色工具(最好是彩色铅笔)教学过程
导入
讨论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2.展示图片,并做简单的讲解
秧苗――禾苗――稻谷――大米――米饭
3.到了秋天,田里的稻谷熟了,农民伯伯收割稻子,把稻谷运回家,再把谷子外面金黄色的壳去掉,就成了雪白的大米了。秋天,不仅是稻谷熟了,其它的粮食也都熟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秋天的儿歌吧!
儿歌识字
1.老师朗读一遍儿歌 二
禾叶黄,像着火,秋季稻熟种子落。
粮和米,瓜和果,装满一筐又一箩。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儿歌所表现的秋天的情形。
3.用图书法和系统归纳法教授汉字
A、禾-火-秋
a)禾:木加一撇变成禾苗的禾字
解析:甲骨文,下部分“木”,表示植物,上部分像是沉甸甸的谷穗。简体字“禾”上面的一撇我们可以想像成那是禾苗的尖尖的叶子。
b)秋天,包括禾苗在内的许多植物的叶子都变黄了,远远地看去,就像着火了一样,因此,“禾”加“火”就是秋天的秋。
B、季 稻 种 和 香 秀
a)给孩子们呈现这一组汉字,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原来它们都有一个“禾”字旁,这些字啊,都跟农作物有关。季节的季:小小的禾苗,春夏秋冬有四季
水稻的稻: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水稻结出来的
种子的种:稻谷是禾苗的种子
祥和的和:在古代人看来口中有东西吃了(禾),家里就会和睦、祥和
香:下面本来是一个“甘”现在变成一个“日”了,就好像嘴巴和小舌头,大米吃起来,当然是香喷喷的了
优秀的秀:稻谷嫩嫩的时候,里面有好多白色浆,就像奶汁一样
4.指读儿歌。老师伸出左手食指,将书正对着小朋友,老师示范一边读儿歌一边指汉字(划指),然后请小朋友跟老师做,读一遍或两遍儿歌(先慢后快)5.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诵读儿歌,并认读一下汉字
6.看图说话
用填空的形式逐步培养孩子看图说话能力,并引导孩子学会仔细观察。
中飞着的是什么?它要飞到哪里去?
识字游戏
(识字游戏可以放在下一次活动,用它来复习汉字)如《摘果子》
〔目的〕
1.复习本课所学汉字
2.观察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准备〕自制的字卡
〔玩法〕将字卡贴在黑板上。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点字卡,说一个字点一下:金果果,银果果,摘到哪个吃哪个。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停住,请孩子们认读最后点到的汉字并组词。待孩子们熟悉规则以后,请两个小朋友上台,其中一个背向黑板,另外一个孩子点豆豆。最后请背向黑板的孩子猜点豆豆的小朋友最后点的是哪一个字。猜中的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课外涂色游戏
让孩子把书带回家,除了把儿歌或朗读或背诵给爸爸妈妈听,还要在家长陪同下,给黑白图片图上颜色,使它变成彩色图书。
上好识字课的第五步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上好课。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教学风格。对于幼儿园来说,我们更愿意把“课”称之为“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活动”的“活”是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要活泼、幽默、风趣,肢体语言要丰富,语言要丰富、生动、形象,别像中小学老师那样一板一眼,直白地说,老师要像主持人毕福剑、崔永元、吴宗宪那样,为教学营造一个快乐、宽松、自由的环境。“动”,既要求老师积极地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也要让孩子们充分的运动起来。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孩子(参见《教师指导用书》第1~2页)。
有关上课的方法就先写到这。其实,这也不过是我们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写下来,既是对自己以往工作的简单总结,也是希望它能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