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评议整改为契机推进劳保工作持续发展
市劳动保障局下属单位市医疗保险处今年被确定为全市重点行风评议单位。这次评议虽然重点是医保处,而实质上是对整个劳动保障系统的鞭策。市劳动保障局将以这次行风评议为契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真心诚意接受评议
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工作作
风转变的客观要求,是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群众监督、树立政府部门良好形象的有效形式。其根本目的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实质是对劳动保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对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倡导文明政风、规范行政行为、推动工作落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干部职工应端正思想认识,虚心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抓好整改,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把行风评议作为一次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在这次评议中,行评代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实地跟踪调查,对受评对象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的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受评对象应端正思想认识,虚心接受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的评议,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应付了事,更不能把评议看作是找麻烦,而应该认真接受整改意见,以评促纠,以纠促建,加强管理,并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导向,通过改进不足,实现机关作风的根本性好转,真正达到我们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跃上一个台阶,达到让市委市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二、认认真真抓好整改
开展评议不是为评议而评议,而是要通过评议找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促进我们的工作。整改既是评议的目的,更是评议的关键。只有认真抓好整改,才能保持行风评议的完整性、有效性,才能提高评议的质量,深化评议的内容,巩固评议的效果。对于各位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受评对象应高度重视,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专门班子,采取有力措施,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项分析原因,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的方法,不仅要在措施上让人民群众满意,而且在完成时间和质量上也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同时,举一反三,加强查找,进一步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而又尚未发现的问题,努力确保这次行风评议工作取得实效。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多带有共性,涉及到劳动保障工作的许多方面,不仅受评对象要认真整改,局属其他部门也应认真对照检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切切实实转变作风
行风评议开始时,局党组提出,要通过评议实现“三个转变”(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服务方式、转变机关作风)、达到“三个提高”(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质量)、促进“三个好转”(干部素质明显好转、机关效能明显好转、机关形象明显好转)的行风评议工作目标,这是我们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应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切切实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在任何时候、面临任何情况、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坚持依法行政,讲规矩,讲程序。严格执行亮证执法制、错案追究制、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以及优化经济环境“十条禁令”,坚决纠正和查处多头检查、交叉检查、重复检查、滥检查以及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现象。二是坚持优质服务。继续坚持做到“五四三二一”,即做到“五个没有”:没有态度不好,服务不优的行为;没有索拿卡要,为政不廉的行为;没有办事拖延,效率低下的行为;没有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的行为;没有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坚持“四个不要”:不要骄横粗暴;不要心浮气躁;不要高高在上;不要冷漠麻木。对来访、投诉的人员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突出“三个坚持”:坚持履行工作职责;坚持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实现“两个满意”:所服务的职工群众满意;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满意。树立“一个形象”:劳动保障工作和机关工作人员在社会上树立勤政为民、规范执法、服务热情、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三是坚持勤政廉政。干部职工应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努力做到不义之财不取、非责之权不争、非份之事不为,小事不越轨,大事守规矩,努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部门领导应切实担负起廉政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切实管好自己的人,严格把好自己的门,确保不出任何纰漏。
四、扎扎实实推进工作
行风评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议,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具体就是要按照市委提出“保二争一”的目标,一切工作要争创一流。第一,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决心不能动摇。这是关键,特别为民办实事的指标,这是政府的承诺,要坚决完成或超额完成。第二,各项工作要树立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按照市委提出的在“保二”的基础上拿“第一”、站排头。这就要求每一位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珍惜岗位资源,发挥岗位作用,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争第一、站排头的激情,这是检验我们干部精神状态、工作热情的试金石。没有激情就干不好事业,没有热情就没有闯劲、冲劲。全体干部应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干事激情,勤政务实、忘我工作的奉献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市委提
出的“保二争一”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才能在全市有为和有位,才能达到了行风政风评议之目的,才能真正做到使劳动保障工作让市委市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满意。
第二篇:以整改为契机 提升管理水平
以整改为契机 提升管理水平
为强化税源管理,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采取以下措施改进税源管理工作。
一、认真落实户籍管理责任片区和责任人,加强日常巡查和管户清查,及时发现责任片区内漏征漏管户并及时纳入正常税务管理,减少漏征漏管。
二、认真做好税务登记基础信息录入校对工作,确保纳税人基础登记信息的准确性,把好源头监控。
三、建立纳税人分类管理制度。按特别监控类、重点管理类、一般管理类及个体“双定”类予以划分。
1.特别监控类。对农副产品收购行业、运输行业、零申报及明显税负偏低企业、辅导期商贸企业等,列入特别监控类企业进行管理。
2.重点管理类。对重点税源大户、列入特别监控类之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及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小规模纳税人等,列入重点管理类进行管理。
3.一般管理类。对列入特别监控类和重点管理类以外的其余自行申报纳税人,列为一般管理类进行管理。
第三篇:以医改为契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以医改为契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8-17 10:17:42 编辑:体制改革处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促进医患和谐等方面担负了大量的工作,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新医改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新的护理需求急剧上升,传统护理模式亟待改变,护理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契机,从五方面入手,解决长期束缚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发展。夯实护理人才队伍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护理 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已达到
5%以上,建立了57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强化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透析等8个专科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联合山西省妇联印发了《关于加强合同制护士聘用管理,稳定护士队伍的指导意见》,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保障护士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截至2014年底,山西注册护士数达到12.7万名,在岗注册护士7.9万名,约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7.74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总的床护比达到1:0.63,平均医护比达到1:1.58,医护比例倒置和临床护士短缺的现象逐步得到扭转。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群众的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护士数量相对不足,特别是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配备还有一定差距。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的长效机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任务。要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综合服务能力,尤其要重视充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使护理队伍建设适应医改需要。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国家“十二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推动的一项重点工程,是一项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医改目标、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的惠民工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改革沿用几十年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士从原来的简单执行医嘱,转变为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强调人文关怀,全面履行照顾患者的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要求是“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管理水平”。五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目前,三级医院实现优质护理病区全覆盖,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病区达到80%以上,2014年,山西省三级医院第三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45所医院平均满意度达到了95.6%,充分说明优质护理已经得到社会及患者的普遍认可,在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广下去,并且要由“转模式”逐步向“强内涵”深化。在服务模式上,要体现护士对患者全面、全程、连续、延续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服务能力上,要突出体现护士专科护理技术、观察病情、医护配合、健康指导和做好患者心理调适的能力水平;在工作目标上,要锁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改革护理管理方式
公立医院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管理,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护士占医院卫技人员总数近一半,在医院改革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优先推进护理管理改革,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借公立医院改革“东风”改革护士队伍管理方式,既可以解决当前护士管理中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建立以“实行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在护理管理方式的改革上,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科学设置护士岗位。以满足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力需求为基础,以护士岗位胜任力为主要指标,结合护士的经验能力、学历等条件,进行岗位设置,实现能级对应。二是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破除身份界限,建立同岗同酬、岗动薪动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三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体现护士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按照护理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同工同酬。推动护理资源下沉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有效手段。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要求,医、药、护、技都要进行对口支援;支援医院要帮扶指导受援医院落实深化优质护理、平安医院建设、就医基础整治等重点工作,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落实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要求,也是广大护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省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专门启动了护理对口支援和优质资源下沉工作,安排49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 74所县级医院,确定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重点部门专科护理能力、推广护理适宜技术等六项重点工作和具体指标。联合山西省护理学会,开展“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专项行动,组织护理专家走进县医院进行指导帮扶和整改跟进;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优质护理及护理管理培训,并列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已为基层免费培训护理骨干2500余名。通过实施以人才、技术、专科为重点的护理对口帮扶,推动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流动,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护理工作薄弱的难题,为构建分级诊疗新机制夯实了基础。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作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同时,要求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可以预期,未来的“十三五”,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业将快速发展,护理服务空间将迅速扩大,护理工作将会从单一的临床护理,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服务的新格局,我们护理队伍要做好充分准备。
今年以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把“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协作机制,加快发展康复护理、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健康服务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动,协同民政部门,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探索开展养老、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试点工作。与山西省民政厅联合印发《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要求医疗机构提高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加强老年病科和全科医学科建设,研究制定延伸护理服务工作制度及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护士在老年、康复、长期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中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嵇慧斌 2011年07月06日12:5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现有社会组织党组织8家,党员190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探索与实践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多措并举,不断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一是抓组建。根据社会组织规模不等、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抓党组织组建工作,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奠定基础。目前,全区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二是抓队伍。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把发展党员重点放在经营管理者、科技骨干和一线优秀青年上,在发展过程中,严把程序关、质量关。同时,在社会组织中开展了把业务能手、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能手、管理骨干“双向培养”工作,目前,全区社会组织共培养党员能手18人,发展能手党员42人。三是抓管理。区委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结合”的原则,将有规模、有潜力、员工队伍稳定的5户社会组织党组织纳入企业工委直接管理,其他3户社会组织党组织划归乡镇、街道管理。制定了《区委常委包扶社会组织党建联系点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党建联系点8个,区委领导主动深入联系点指导工作26次。
二、建立机制,确保“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区委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先后实施了“先锋基础工程”、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党员示范街”、“党员先锋岗”、“科学发展在身边”等主题实践活动,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区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创建“五个好”党组织的意见》、《关于对全区社会组织党组织派驻党建联络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建立目标机制。各级党组织自上而下层层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区委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社会组织党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的典型事例,以点带面,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党组织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三、丰富载体,推动“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区委针对社会组织的特点,采取“五个三”措施,即做到“三个有利于”,坚持一切有利于学习、一切有利于工作、一切有利于员工心情舒畅的原则;做到“三个兼顾”,兼顾学习和工作、兼顾提高思想认识和提高劳动效率、兼顾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与提高社会组织的整体效益;做到“三个明确”,明确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努力做到“三个满足与三个期待”,满足职工获得更大实惠的新期待,满足职工更高精神需求的新期待,满足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新期待;努力做到“三个建立”,建立起社会组织与职工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起社会组织与党组织、群团组织新型的工作关系,建立起安全、稳定的工作秩序。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与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全区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创建党建品牌。区委努力创建具有西安区社会组织特色的党建品牌,形成了具有西安区特点的党建品牌。西安区个私协党委创建的党员示范街,被评为市级党建品牌,示范街的党员、积极分子诚信经营、不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营业额也增长了30%以上。西安区阳光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创建的“心聚党旗下,永远跟党走”的党建品牌围绕精心育人目标,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党总支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多多摄影党支部开展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靺鞨绣的攻关活动,成功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专利,靺鞨绣代表黑龙江进入上海世博会,产品已畅销国内外,销售额突破300万元。阳光外国语学院党组织以开展“五爱教育”为载体,通过联合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方式,在学生中普及党的知识,树立了党的威信。博爱医院党总支开展了“创五好、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党员先锋示范岗,在全院掀起了创先争优活动热潮。
第五篇:做好三项工作 推进持续发展
做好三项工作
推进持续发展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理事、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邢智勇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作为老年教育工作者,应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这一民生工程作为最高追求,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老年教育普惠老年人,让广大老年人真正成为时代的主人,成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幸福老人。多年的探索,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必须争取党委政府重视老年教育,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搭建展示平台彰显办学效益,努力凝聚正能量,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争取党委政府重视老年教育是办学的关键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由于现阶段我国老年教育的特殊性,要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满意的学校,没有党委政府的重视,那真是寸步难行,有了党委政府的支持,许多工作就水到渠成。
实践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坐等领导重视,要发挥各显神通的本领,多措并举争取重视。一是重视领导,引起重视。主动向领导汇报办学情况,介绍外地先进经验,邀请领导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来校视察调研;二
是借帆出航,唤起重视。巧借承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老年远程教育第四次年会和西南地区协作会以及重庆市农村老年教育座谈会等国家、市级会议或提供参观现场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挖掘资源,争取重视。学校在创办初期老领导参与行政管理,独立建制后聘请老领导担任顾问,“拉着老领导,促进现领导”也不失为良策;四是主动作为,赢得重视。老年大学不能扮演一个索取的角色,要抓住机遇将学校工作主动融入到党政全局工作中,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如去年20周年校庆,当时区里还没有迎接十八大的大型活动计划,而单纯的校庆引起领导重视的程度未必高,于是向区委建议,将区里迎接十八大召开和校庆整合。此议切合党政工作大局,于是“喜迎十八大、庆祝建校20周年”主题活动就定格为党委政府主办、学校承办的大型庆典。组织部义务制作校庆宣传片、会议PPT,区委办统筹协调会务,发出参会通知,要求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区属单位和镇街负责人均参加活动,极大的宣传了老年大学,扩大了社会影响。
我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老年教育。首先在配备校级领导班子上,明确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出任名誉校长,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长兼任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校委会成员,并形成常态机制,让聘任专业师资、协调活动场地等办学中的具体问题成为校务委员们的“自家事”。其次,区委、区政府把老年教育工作放在全区工作大局来思考,出台了将老年教育发展
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办学经费纳入财政一级预算、重大事项纳入党政议事日程、实施效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等“四纳入”的政策文件。将新建老年大学纳入“十二五”规划,把老年大学列为直属老干部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在编人员8名,结束了长期以来“散兵游勇”的办学历史,实现了立足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成立区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建立24所镇街分校和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的319个村(社区)老年学校,形成三级办学体系,实现了老年教育的全覆盖。
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是办学的动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校长必须将老年大学打造为老年人求知的学园、健康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凝聚更多的老年人,使学校发展拥有最基本的主体依托。
建设物质文化,凸显特色魅力。夸美纽斯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于此,按照绿化、美化、净化和科学性、教育性的原则,突显老的特点,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如:每间教室办有展示学习成果的学习园地,配有与专业相关的字对画屏;过道上建有展示师生诗书画影新作的文化长廊;楼梯间墙上悬挂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教学设施实现教室功能化、课桌椅标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让校园成为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其独具特色的魅力。
构建管理文化,彰显人性之美。学校管理制度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核心理念,《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社团章程》等做到宽严适度、认同有序。将制度的刚性与柔性科学融合,突出一切为了学员、一切服务于学员的服务理念。努力实现从以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规范化管理转变,从主观意志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从行政命令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打造精神文化,铸就群体灵魂。坚持传承传统文化和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课程,积极做好“唱、制、树、办、建”,打造校园人文品牌。“唱”校歌,提振士气;“制”校徽校旗,展示学校形象标志;“树”校风教风学风,铸造学校精神;“办”校刊校报校园网站,强化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建”校园社团,彰显办学效益。通过校园人文品牌的打造,凝炼老年大学精神,用先进文化的精、气、神燃放学员第二春,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成就最好的自己。
强化理论研究,提升办学水平。学校组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小组,坚持两年召开一届理论研讨会,不断优化理论研究的队伍、机制、方法和成果,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和带动作用。通过参与《中国老年教育若干问题研究》《老年远程教育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助推了理论研究创新,促进了理研成果转化,对理研队伍建设起了孵化作用,对教学方法改进起了促进作用,对教学质量提高起了推动作用,对老年教育发展起了先导作用。
三、搭建展示平台彰显办学效益是办学的突破 作为老教人要坚持创新意识,在优化教学管理,搞好“三教”建设,整合“三个课堂”的同时,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理念,积极搭建展示平台,彰显办学效益。
拓展宣传渠道,扩大社会影响。我校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报道办学情况,宣传办学成果。每年召开宣传工作会,按照制定的奖励办法,表彰奖励以学校名义、所学专业形式、在区级以上媒体投稿被刊用或参加展赛被评奖的师生。这些举措不仅激励了师生的教学热情,也展示了办学成果,增加了社会认识老年大学、了解老年教育的渠道,促进了党政重视老年教育是德政、社会支持老年教育是义举、教师从事老年教育是荣耀、学员接受老年教育是时尚的良好风尚的形成。
打造特色品牌,服务中心工作。根据校情,努力培植亮点,组建社团组织,打造特色品牌,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在“中国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龙水五金博览会”等国家级大型节会和区春晚、迎“国庆”等重大庆典上,艺术团、威风锣鼓队等表演团队倍受瞩目;在与农委、市政园林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农村建设”“五个大足建设”等大型主题展的50余场城乡展览中,书画诗影专业研究学会师生尽显风流。社团活动由原来的学校出资被动寻找展示平台转变为社会主动联姻搭建合作平台。
深入社会基层,活跃城乡文化。充分发挥学员专业所长,让他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社会,学有所用发挥余热,成
为基层文化、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的骨干力量。如:关心下一代,到中小学、幼儿园老少同乐;做以学促为志愿者,引领广场文化;与相关部门携手,共办“同心文化”、社区科普大学;传播先进文化,送诗书画影进校园(机关、企业、宗教、农村、社区)系列活动。学员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再现价值、收获幸福,为当地文化注入新活力、增添新亮点,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领导,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加上一代又一代老教人的不懈努力,老年教育这一夕阳工程、朝阳事业将会更加辉煌壮丽。